标签带产生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8507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标签带产生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产生标签带的一标签带产生设备。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公开申请号6-247431(1994)、第4-5页、图7揭示了用于产生标签的一传统的已知的产生标签设备,例如这些标签被卷绕在电源线周围。利用该标签识别该电源线和用标签产生设备产生这些标签。
在这标签产生设备中,通过按照电源线的粗细设定所要求的卷绕范围长度和在所设定的卷绕范围的两表面上打印字符产生标签。当将这些标签卷绕和粘附于诸电源线时,因为用在新设定的卷绕范围的两表面上的字符在不同类型的电源线之间作区分,所以易于进行电源线的识别工作。

发明内容
但是,虽然在传统的标签产生设备中按照电源线的粗细设定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但是没有按照电源线的粗细设定位于卷绕范围部分的两侧面上要打印的字符尺寸和打印部分的长度。由操作者单独地设定卷绕范围部分或在初步确定的固定值的基础上进行一设定。不过,在初步确定的固定值的基础上进行一设定时,字符的尺寸或打印部分的长度始终是相同的与导线的粗细无关。从而相对于导线或卷绕范围部分的尺寸平衡变得较差,以及所需的在诸导线类型之间的区分仅在打印的字符的基础上进行。
并且,当操作者单独地进行一设定时,操作者需要依据字符的适当尺寸或打印部分的长度进行一输入,这使操作麻烦。
因此本发明尤其还提供了能够产生对应于诸导线粗细的,易于看见的标签带的一带产生设备,以及用该标签带通过极简单的操作能够易于区分导线的类型。这是因为它可以在输入的导线直径的基础上设定关于尺寸或长度的适当数值,同时操作者不需要单独地自己设定关于打印的字符尺寸或标记部分的长度。
按照本发明的一示范性方面,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提供了包括一打印装置,一第一输入装置和一第一设定装置的一标签带产生设备,该打印装置在包括围绕一圆柱形件的一周边卷绕的一卷绕范围部分和与卷绕范围部分一致地形成的一标记部分的一标签带上打印字符,其中在标记部分上打印字符,第一输入装置用于输入圆柱形件的一直径,第一设定装置用于在如由第一输入装置输入的圆柱形件的直径的基础上设定标记部分的一长度和卷绕范围部分的一长度。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示范性方面,提供包括一打印装置、一第一输入装置和一第一设定装置的一标签带产生设备,该打印装置在包括围绕一圆柱形件的一周边卷绕的一卷绕范围部分和与卷绕范围部分一致地形成的一标记部分的一标签带上打印字符,其中在标记部分上打印字符,第一输入装置用于输入圆柱形件的一直径,第一设定装置用于在如由第一输入装置输入的圆柱形件的直径的基础上设定用于打印装置按其进行打印的一字符尺寸和卷绕范围部分的一长度。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示范性方面,提供包括一打印装置和一第一输入装置、一第二输入装置、一第三输入装置和一第一设定装置的带打印设备,该打印装置在包括围绕一圆柱形件的一周边卷绕的一卷绕范围部分和与卷绕范围部分一致成形的一标记部分的一标签带上打印字符,其中在标记部分上打印字符,第一输入装置用于输入圆柱形件的一直径,第二输入装置用于输入标记部分的长度,第三输入装置用于输入打印装置按其进行打印的一字符尺寸,第一设定装置用于在如第一输入装置输入的圆柱形件的直径,如第二输入装置输入的标记部分的长度和如第三输入装置输入的字符尺寸的基础上设定卷绕范围部分的一长度,从而将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设定得大于圆柱形件的一周边长度。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示范性方面,提供包括一打印装置、一第一输入装置、一第二输入装置、一第三输入装置和一第一设定装置的一标签带产生设备,该打印装置在包括围绕一圆柱形件的一周边卷绕的一卷绕范围部分和与卷绕范围部分一致地形成的一标记部分的一标签带上打印字符,其中在标记部分上打印字符,第一输入装置用于输入一圆柱形件的一直径,第二输入装置用于输入标记部分的一长度,第三输入装置用于输入打印装置按其进行打印的一字符尺寸,第一设定装置用于在如第一输入装置输入的圆柱形件的直径、如第二输入装置输入的标记部分的长度和如第三输入装置输入的字符尺寸的基础上设定卷绕范围部分的一长度。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示范性方面,提供包括一打印装置、一第一输入装置、一第二输入装置、一第三输入装置、一第四输入装置和一第一设定装置的一标签带产生设备,该打印装置在包括围绕一圆柱形件的一周边卷绕的一卷绕范围部分和与卷绕范围部分一致地形成的一标记部分的一标签带上打印字符,其中在标记部分上打印字符,第一输入装置用于输入圆柱形件的直径,第二输入装置用于输入圆柱形件的根数,第三输入装置用于输入标记部分的一长度,第四输入装置用于输入打印装置按其进行打印的一字符尺寸,第一设定装置用于在如第一输入装置输入的圆柱形件的直径、如第二输入装置输入的诸圆柱形件的根数、如第三输入装置输入的标记部分的长度和如第四输入装置输入的字符尺寸的基础上设定卷绕范围部分的一长度,以使卷绕范围部分的该长度成为比圆柱形件的一周边长度较长。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示范性方面,提供包括一打印部件、一输入部件和一控制器的一带产生设备,该打印部件在包括围绕一圆柱形件的一周边卷绕的一卷绕范围部分和与卷绕范围部分一致地形成的一标记部分的一标签带上打印字符,其中在标记部分上打印字符,输入部件输入圆柱形件的一直径,该控制器在如该输入部件输入的圆柱形件的直径的基础上设定标记部分的一长度和卷绕范围部分的一长度。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示范性方面,提供包括一打印部件、一输入部件和一控制器的一标签带产生设备,该打印部件在包括围绕一圆柱形件的一周边卷绕的一卷绕范围部分和与卷绕范围部分一致地形成的一标记部分的一标签带上打印字符,其中在标记部分上打印字符,该输入部件输入圆柱形件的一直径,该控制器在如该输入部件输入的圆柱形件直径的基础上设定打印部件按其进行打印的一字符尺寸和卷绕范围部分的一长度。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示范性方面,提供包括一打印部件、一输入部件和一控制器的一标签带产生设备,该打印部件在包括围绕一圆柱形件的一周边卷绕的一卷绕范围部分和与卷绕范围部分一致地形成的一标记部分的一标签带上打印字符,其中在标记部分上打印字符,该输入部件输入圆柱形件的一直径、标记部分的一长度和打印部件按其进行打印的一字符尺寸,该控制器在如输入部件输入的圆柱形件的直径、标记部分的长度和字符尺寸的基础上设定卷绕范围部分的一长度,以使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成为比圆柱形件的一周边长度较长。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示范性方面,提供包括一打印部件、一输入部件和一控制器的一标签带产生设备,该打印部件在包括围绕一圆柱形件的一周边卷绕的一卷绕范围部分和与卷绕范围部分一致地形成的一标记部分的一标签带上打印字符,其中在标记部分上打印字符,该输入部件输入圆柱形件的一直径、标记部分的一长度和打印部件按其进行打印的一字符尺寸,该控制器在如输入部件输入的圆柱形件的直径、标记部分的长度和字符尺寸的基础上设定卷绕范围部分的一长度。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示范性方面,提供包括一打印部件、一输入部件和一控制器的一标签带产生设备,该打印部件在包括围绕一圆柱形件的一周边卷绕的一卷绕范围部分和与卷绕范围部分一致地形成的一标记部分的一标签带上打印字符,其中在标记部分上打印字符,该输入部件输入圆柱形件的一直径、圆柱形件的根数、标记部分的一长度和打印部件按其进行打印的一字符尺寸,该控制器在如输入部件输入的圆柱形件的直径、圆柱形件的根数、标记部分的长度和字符尺寸的基础上设定卷绕范围部分的一长度,以使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成为比圆柱形部分的一周边长度较长。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示范性方面,提供控制一标签带产生设备的一方法,该设备产生包括围绕一圆柱形件的一周边卷绕的一卷绕范围部分和与卷绕范围部分一致地形成的一标记部分的一标签带,该方法包括对标记部分进行字符的打印,以及一经输入圆柱形件的一直径,就在圆柱形件的输入直径的基础上设定标记部分的一长度和卷绕范围部分的一长度的诸步骤。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示范性方面,提供控制一标签带产生设备的一方法,该设备产生包括围绕一圆柱形件的一周边卷绕的一卷绕范围部分和与卷绕范围部分一致地形成的一标记部分的一标签带,该方法包括对标记部分进行字符的打印,以及一旦输入圆柱形件的一直径就设定按其进行打印的一字符尺寸和卷绕范围部分的一长度的诸步骤。
附图简述以下将是参照附图详细地叙述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是按照本发明的一示范性实施例的标签带产生设备的一外观的一示意立体图;图2是按照本发明的一示范性实施例的标签带产生设备的一示意剖视图;图3是按照本发明的一示范性实施例的一示意底视图,它示出了一状态,其中在安装于标签带产生设备的一后盖被拆卸后安装了一带盒;图4是示出按照本发明的一示范性实施例的一段多层带的一简图;图5是示出按照本发明的一示范性实施例的一段接受带(receptor tape)的一视图;图6是按照本发明的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示出一标签带粘附于一导线之后的一状态的一前视图;图7是按照本发明的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示出在将标签带粘附于一导线之前的一状态的一前视图;图8是按照本发明的另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示出在将标签带粘附于一导线之前的一状态的一前视图;图9是按照本发明的一示范性实施例的标签带产生设备的控制原理图;图10是按照本发明的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关于一标记部分的一长度的一数字表格;图11是按照本发明的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关于一标记部分的一长度的一数字表格;图12是按照本发明的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关于字符尺寸的一数字表格;图13是按照本发明的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关于字符尺寸的一数字表格;图14是按照本发明的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关于一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的一公式;图15是按照本发明的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关于一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的一数字表格;图16是示出捆扎多根导线的一卷绕范围部分的一示意图;图17是按照本发明的一示范性实施例的标签带产生设备的一基本控制程序的一流程图;
图18是按照本发明的一示范性实施例的标签带产生设备的标记设定程序的流程图。
图19是示出了显示在一液晶显示器上的一输入屏幕的一说明性视图;以及图20是按照本发明的一示范性实施例的标签带产生设备的一打印控制程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在体现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同时参照附图将详细叙述按照本发明的标签带产生设备。首先在图1和2的基础上将叙述按照实施例的标签带产生设备的一示意结构。图1是按照本发明的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带产生设备外观的示意立体图,以及图2是按照本发明的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带产生设备的一示意剖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标签带产生设备1包括由合成树脂制造的主体2和合成树脂制作的后盖3。以一自由地可附连的/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后盖3,以便覆盖主体2的整个后表面部分(当使用标签带产生设备1时与一使用者相对的一表面相反的表面)。当从水平观察时在主体2的纵向中基本对应于上半侧的一部分被形成为有些圆。一水平方向、长的窗口部分4穿透地被形成在其上表面的从基本中央部分向左右的方向中、以及在窗口部分4的下方提供一液晶显示器5。在主体2的液晶显示器5的左方一侧表面部分处提供一切刀控制杆6。通过利用使用者的拇指或类似物向内推压切刀控制杆6,由后面将叙述的一切割刀片9(见图3)能够切断已打印过的和从形成在一上端部的一带释放狭槽7(见图3)放出的打印带8(见图3)。
将主体2的纵向中基本对应于下半侧的一部分的一水平方向尺寸形成较其上部的一水平方向尺寸窄一些。将下半侧的左和右侧表面上的诸角部也形成为倒圆角,以便构成一握持部分10。将对应于握持部分10的后盖3的一部分的左和右侧表面上的诸角部也形成为倒圆角。将附连于主体2的后盖3形成使标签带产生设备1的一厚度尺寸从与带盒11相对的一部分至握持部分10平缓地变小,以及将握持部分10的一厚度尺寸形成小于其中容纳带盒11的一部分的一厚度尺寸。从而,将握持部分10设置成使操作者能够易于握持标签带产生设备1。
一键盘20其中包括通过它们产生文件资料组成的文本的诸字符输入键12、输入空格的一空格键13、每次按压该键在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之间转换的一转换键14、指示文件打印的一打印键15、在显示例如字母的字符的液晶显示器5上左右方向移动光标的一光标键16、转换电源ON和OFF的一电源按钮17、指示字符选择和其它的一返回键18、从通常打印至旗帜打印转换的和执行旗帜打印的设定的一旗帜打印设定键19,该键盘被设置在握持部分10的表面上。该诸键还由软橡胶或类似材料形成。
将诸字符输入键12设置成每次按压该键在许多字母数字字符之间转换时可以执行输入。例如,当在一字符输入键12的一上表面部分上印有“a,b,c,2”字符时,每次按压这字符输入键12时在液晶显示器5上的一光标部分处顺序显示“a”,“b”,“c”和“2”字符。通过按压返回键18,确定该输入字符。每次按压转换键14,以一转换方式显示小写字母“a”和大写字母“A”、小写字母“b”和大写字母“B”,以及小写字母“c”和大写字母“C”。通过按压返回键18,确定该字符。
如图2所示,设置一基底21、在基底21的一上表面部分上设置键盘20。尤其,位于主体2的握持部分10的一后表面部分上的基底21的前表面部分上设置相应的诸字符输入键12、空格键13、转换键14、打印键15、光标键16、电源按钮17、返回键18和旗帜打印设定键19。将其上设置一控制电路部分的一控制基底22设置在主体2的握持部分10和液晶显示器5之间的一后表面上。在相对于后面将叙述的一热头23的一相对侧上的、主体2的纵向中、控制基底22的一上侧上,将通过一齿轮组(未示出)转动地驱动一压辊24(见图3)的一驱动电动机25设置在主体2的一后表面部分上。
在合成树脂制造的一分隔件30的一后表面上形成盒接纳部分27。盒接纳部分27(见图3)容纳带盒11,如后面将叙述的那样。在分隔件30的后表面上还形成一电池接纳部分29。电池接纳部分29串联地容纳每两个一排的多排诸干电池28。螺钉31延伸到主体2的后表面侧的一孔,相应的诸基底21、22、液晶显示器5或驱动电动机25等形成在该后表面侧上(见图3)。
现在将在图3的基础上叙述分隔件30的结构。图3是按照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示出安装至标签带产生设备1的一后盖被拆去时安装带盒11的状态下的一示意底视图。
如图3所示,在分隔件30的纵向中、一上半侧上的一部分处设置了一盒接纳部分27,该部分形成为具有几乎等同于带盒11的外形的一基本矩形的水平剖面,以及被形成为凸出向后几乎等同于带盒11的一厚度尺寸的一深度尺寸。在切刀控制杆6侧上、盒接纳部分27的一端边附近的一底表面部分上,以一对齐方式设置了许多加热元件(未示出)。沿着主体2的纵向以一直角、面朝外的方向将一热头23设置于一板状热头安装部分32,该热头通过一打印色带(未示出)在打印带8上进行打印字符等。与热头23相对的盒接纳部分27的一侧表面部分开槽口,同时将压辊保持架33设置在与开槽口部分相对的、分隔板30的一后表面部分上,将压辊保持架设置得要绕在其一下端部处的一转轴34可转动。
在盒接纳部分27的一底部上还设置许多检测开关35(在本实施例中为5个),其中当带盒11被安装至盒接纳部分27时诸检测开关35通过形成在带盒11的一底表面上的许多(在本实施例中为5个)凸起和凹入部分(未示出)被选择地转换ON和OFF。
打印带8和打印色带被结合在带盒11内,以及在按照本发明标签带产生设备1内所使用的带盒11的类型,通过包括有打印带8和打印色带的组合而显示特色。其中,有六种类型,即对于打印带8的带宽的6毫米、9毫米、12毫米、18毫米、24毫米和36毫米,以及两种带子,即一层叠带40和一接受带41。
现在将通过利用图4和5叙述层叠带40和接受带41的结构。图4是为示意形式示出层叠带的结构的一剖面图,以及图5是为示意形式示出接受带的结构的一剖面图。
层叠带40包括一透明带42、一透明粘接剂层43、一基底材料44、一粘接剂层45和一分隔层46。当进行打印时,通过热头23和打印色带在透明带42上进行打印,以及包括透明粘接剂层43、基底材料44、粘接剂层45和分隔层46的一双侧粘接剂带47衬在被打印的透明带42的后面,随后该带子从带子释放狭槽7放出。于是将打上的印墨设置在透明带42和透明的粘接剂层43之间。
然后,在使用之前剥离分隔层46之后将上述结构的层叠带40粘接于一目标。此时,从透明带42直至粘接剂层45的带厚度D1为0.1毫米。
另方面,接受带41包括待打印的一带子49、一粘接剂层45和一分隔层46。当进行打印时,通过热头23和打印色带在要打印的带子49上进行打印,以及包括粘接剂层45和分隔层46的一双侧粘接剂带50衬在已经历了打印的被打印的带子49的后面,然后从带子释放狭槽7放出该带子。于是,被打上的印墨48粘附于被打印的带子49的表面上。
然后,在使用之前剥离分隔层46之后将上述接受带子41粘附在一目标上。此时从被打印的带子49直至粘接剂层45的带子厚度D2为0.07毫米。
因此,在带子宽度和打印带8的类型的组合的基础上可以有12种(6×2)组合。对此,以下述方式检测结合在带盒11内的带宽和打印带8的类型的组合。
如以上所述,在带盒11的底表面上选择地形成诸凹入和凸起部分,用于规定结合在带盒11内的带宽度和打印带8的类型的一组合,当带盒在盒11被放在在盒接纳部分27内时这些凹入和凸起部分选择地转换5个检测开关35ON或OFF。以这方式,从诸相应的检测开关35得到其中这些ON和OFF信号被组合的转换信号图形。
另方面,后面将叙述的一ROM(只读存储器)66其中储存有带盒检测图表,在该图表中包含在带盒11内打印带8的打印色带类型的组合和从诸相应的检测开关35得到的转换信号图形的组合相互有关。
通过相互参考当带盒11安装至盒接纳部分27时来自诸相应的检测开关35的转换信号图形输出和带盒检测图表,将检测带宽度和包含在带盒11内的打印带8的类型的组合。
现在将利用图6和7叙述使用上述带产生设备1产生的一标签带53的总结构。图6是使用标签带将它卷绕在一导线周围的一状态下的该标签带的一前视图。图7是标签带被卷绕在导线周围之前的标签带的一前视图。
标签带53基本包括围绕一导线54的周边卷绕的一卷绕范围部分55和与卷绕范围部分55一致地形成的并在其上打印例如指示导线类型的字符的标记部分56。当产生标签带53时,一第一标记部分57和一第二标记部分58位于两侧,同时卷绕范围部分55夹在其中,其中在第一标记部分57和第二标记部分58上分别打印相同尺寸的相同字符。在卷绕范围部分55的一中央位置处,在带子的一宽度方向打印一虚线形式的一基准线59。此时,第一标记部分57的长度和第二标记部分58的长度都是L1,以及卷绕范围部分55的长度为L2。在这方面,将L1和L2的各自的数值根据导线54的直径R和在要捆扎多根导线54时导线的根数N自动地设定为适当值。后面将详细叙述这一设定机构。如图6所示,导线54具有一圆形横剖面。如应该理解的那样,导线54可以具有任何横剖面。也如应该理解的那些,导线54可以是目前可得到的和以后研制的、能够通过使用标签带53标记或区分的任何结构。
通过将导线54抵靠着卷绕范围部分55和通过相互粘接第一标记部分57和第二标记部分58形成标记部分56,将这样产生的标签带粘接于导线54。此外,应该通过利用打印在卷绕范围部分55的中央位置上作为一基准的基准线59,将带子卷绕在单根或多根导线54的周边的周围进行粘接。从而这样可以产生能够易于和可靠地附连于各种导线54的一标签带53。就附连于导线54的标签来说,例如指示导线类型的字符能够易于从所有的方向观察到,从而可以易于确认导线的类型。
如应该理解的那样,可以得到关于产生不同于其中第一标记部分57和第二标记部分58位于卷绕范围部分55的两侧上的一类型的标签带53的其它例子。例如可以产生如图8所示的带子,其中卷绕范围部分55、第一标记部分57和第二标记部分58是以这顺序排列的。也可以反过来以第一标记部分57、第二标记部分58和卷绕范围部分55的次序排列。
其次将叙述包括驱动和控制一打印机构PM和液晶显示器5的控制单元CU的一控制系统。图9是按照本发明的一示范性实施例的标签带产生设备的一控制原理图。
如图9所示,键盘20、打印机构PM、液晶显示器5通过一显示驱动电路63,以及检测带盒11类型的,即打印带的带宽度和类型的诸检测开关35连接于控制单元CU。
控制单元CU包括通过一总线64相互连接的一CPU(中央处理器)65、一ROM66、一RAM(随机存取存储器)67、用于打印的一CG-ROM68、关于对液晶显示器5显示的用于显示的一CG-ROM69、一输入接口70、以及一输出接口71。键盘20和诸检测开关35分别连接于输入接口70。
ROM66用于存储多种程序,包括其中存储一基本控制程序(后面将叙述)的一程序存储器73、一打印控制程序(后面将叙述)和用于控制标签带产生设备1所必需的其它程序。CPU65在存储于ROM66内的多种程序的基础上进行多种计算。
ROM66其中根据由对应于导线数据的相应字样(粗体字型字样、Mincho型字样)进行的分类,存储关于限定相应字符轮廓的轮廓数据,用于存储在一字符数据存储器74内的例如字母的许多字符的每个字符。ROM66还存储多种数字表格75,其中关系到用于围绕导线的周边卷绕带子所要求的卷绕范围的长度,待打印的字符尺寸,以及对应于打印部分的标记部分的长度的诸相应数值被设置成对应于导线54的上述直径R和诸导线54的根数的诸表格。ROM66还存储通过诸计算相应数值得到的公式数据76。
将RAM67设置成暂时地存储已由CPU65计算出的诸相应的计算结果,以及RAM67设置有多个存储器。在此,RAM67设置有存储输入数据的一输入缓冲器77、存储关于打印数据的一打印缓冲器78、移位寄存器79和其它许多计算器和寄存器。一卷绕范围存储器80存储对应于导线54的直径R输入的卷绕范围部分55的数据。一字符尺寸存储器81和一旗帜存储器82是用于存储字符尺寸和对应于导线54的直径R和导线根数N输入的与标记部分56相关的数据。
在用于打印的CG-ROM68中,存储了包括打印目标的许多字符点图案数据,同时与导线数据有关。用于显示的CG-ROM69存储关于显示字符的许多点图形数据,它包括打印的诸目标,同时与导线数据有关。
并且,连接于输出接口71的有一头驱动电路84、一电动机驱动电路85和显示驱动电路63,头驱动电路84驱动构成打印机构PM的热头23,电动机驱动电路85驱动用于转动和驱动也构成打印机构PM的压辊24的驱动电动机25。
此时在图10至15的基础上说明数字表格75和公式数据76。首先,表1关系到是标签带53所粘附的目标的导线54的数量为1时导线54的直径R和标记部分56的长度L1。在这方面,在如后面所述的旗帜设定过程中由操作者输入导线的根数和导线的直径R,其中关于导线的根数量N的一输入单位至少是1,以及关于导线的直径R尺寸的一输入单位至少是1毫米(见图18和19)。
如在图10中所见,例如当直径R大于4毫米但不大于6毫米时,选择40毫米为标记部分56的长度。由于关于标记部分56的长度L1的一最大长度为160毫米,当直径R大于12毫米时,选择160毫米为标记部分56的长度。
其次,表2涉及导线54的根数量N和导线54的直径R与标记部分56的长度L1的关系。其中指出了直径R的导线54的根数N被标签带53捆扎和卷绕的标记部分56的长度L1。
如图11所示,例如在导线根数N为3和直径R大于4毫米但不大于6毫米时,选择80毫米作为标记部分56的长度。
表3表示在导线54的根数N为1时导线54的直径R、在标记部分56上打印的字符尺寸S以及打印点的数量的相互关系。
如图12所示,例如当直径R大于4毫米但不大于6毫米时,选择字符尺寸S为3,并以32×32点的打印点数在标记部分56上进行打印。由于关于字符尺寸S的一最大值为7,当直径R大于12毫米时选择字符尺寸为7,并以128×128点的打印点数在标记部分56上进行打印。
其次,表4涉及导线54的根数N和直径R与在标记部分56上打印的字符尺寸S的关系。其中指出了直径R的导线54的根数N被捆扎和然后被标签带53卷绕的字符尺寸S。
如图13所示,例如当导线根数为3和直径R大于4毫米但不大于6毫米时,选择字符尺寸S为5和以64×64点的打印点数在标记部分56上进行打印(见关于在字符尺寸S和打印点数之间关系的图12)。
其次,公式1涉及当导线54的根数N为1时导线54的直径R和卷绕范围部分55的长度L2的关系。
如图14所示,卷绕范围部分55的长度L2为通过将带子的厚度D的两倍与导线的直径R相加后乘以圆周率π得到的一数值。在这方面,带子的厚度D是将带子粘接于一目标之后带子的一厚度,但不包括分隔层46的厚度。
对于这结构,卷绕范围部分55的长度L2将变得大于导线54的周边长度。在带子曾经被卷绕在该导线周围的一状态中,卷绕范围部分55的长度L2不小于包括被卷绕带子的导线的周边长度。因此,当将一带子要粘附于已经用一标签带53粘接的导线54上时,卷绕范围部分55的长度将不会不足而可以被粘接。并且,当在导线的实际直径和由操作者已输入的导线的直径R之间产生一误差且实际导线的直径是较大时,可以防止其中卷绕范围部分55的长度不足的一情况。此外,当将标签带53粘接于导线54上和它可能发生相对于导线54倾斜粘接带子或在带子上产生皱纹时,不用担心卷绕范围55的长度不足。
在这方面,在本实施例中,不论使用层叠带40和接受带41两种类型的带子中的任一种,都用该带子的较大厚度的一种厚度值作为带子的厚度D。关于这结构,对于所使用的每根带子不需要改变带子的厚度D的数值,且能够易于执行过程。
如以上所述,层叠带子40从透明带42至粘接剂层45的带子厚度D1为0.1毫米,以及接受带子41从被打印的带子49至粘接剂层45的带子厚度D2是0.07毫米(见图4和5)。这样本实施例被设置成带子的厚度D是一固定数值0.1毫米。
可以将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L2设定为比由公式1所确定的值更长的一数值,公式1所确定的值是通过将带子的厚度D的两倍与导线的直径R相加后再乘以圆周率π而得到的。
其次,表5涉及导线54的根数N和直径R与卷绕范围部分55的长度L2的关系。如图16所示,当导线的根数N是多根时将卷绕范围部分55卷绕在处于一捆扎状态中的诸导线54的周边周围。图16是示出当导线的根数是2至5时,诸导线54被捆扎在一卷绕范围部分55之中的示意图。
如图15所示,例如当导线的根数为3和直径R大于4毫米但不大于6毫米时,选择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L2为37毫米。卷绕范围部分的该长度L2被确定为大于当具有6毫米直径R的三根导线被捆扎(见图16)时所要求的最小长度(36.84毫米)。因此,也在导线的实际直径和由操作者输入的导线的直径R之间存在一误差的且实际导线的直径是较大的情况下,可以防止其中卷绕范围部分55的长度不足的一情况。并且,当将标签带53粘接于导线54上和可能发生相对于导线54倾斜粘接该带子或在该带子上产生皱纹时,不用担心卷绕范围55的长度不足。
现在在图17至20的基础上将叙述以上设置的标签带产生设备1的操作。图17是标签带产生设备1的一基本控制程序的流程图。
首先,当接通ON电源时,在步骤(以下简称为“S”)1中执行预置,例如对相应的诸存储器清除有关的存储内容。在执行多个预置设定之后,执行基本控制。
在S2中,确定是否已操作了键盘20的任何键,以及如果没有操作任何键(S2否),等待键操作。当操作了一键之后(S2是),确定是否已操作了字符输入键12或例如旗帜打印设定键19的一功能键的一个键(S3)。如果已操作了诸字符输入键12的一个键(S3是),通过它的字符输入键12已输入的字符存储在输入缓冲器77(S4)内,随后程序返回到S2。在反复执行S2到S4的过程时,产生了例如对应于导线名称的诸字母的文本,以及这些文本随后被存储在输入缓冲器77内。
如果在S2中确定已操作了一功能键(S3否),进一步确定在S5中是否操作了旗帜打印设定键19。如果已操作了旗帜打印设定键19(S5是),将通常的打印方式转变至旗帜打印方式,随后将液晶显示器5转换至旗帜打印设定显示,以及一旦执行了多个设定过程(S6)程序就返回至S2。
如果S5中确定没有操作旗帜打印设定键19(S5否),就确定是否操作了打印键15(S7)。如果已操作了打印键15(S7是),执行对应于设定方式(通常打印方式或旗帜打印方式)的打印过程(S8)。如果没有执行打印(S7否),执行对应于一输入键、例如输入、删除或文件数据编辑的其它过程(S9),以及程序返回到S2。
其次,现在将参照图18叙述S6的旗帜打印设定过程。图18是一旗帜设定过程的流程图。
首先在S10中将标签带产生设备1从通常打印方式转换至旗帜打印方式。然后,将液晶显示器5转换至旗帜打印设定显示屏幕(S11)它是通过其输入一导线的直径的一屏幕,该导线是一标签带围绕其卷绕的目标。图19是示出显示在液晶显示器5上相应输入屏面的一说明性视图。
如图19所示,在液晶显示器5上首先示出了通过它输入一导线54的一直径R的一输入屏面,以及由一最明亮的部分86指出了一输入部分。如果通过使用带有一最小单位为1毫米的字符输入键12输入直径的一数值(S12),该输入数值显示在液晶显示器5上且也存储在输入缓冲器77内。其次,在液晶显示器5上显示通过其输入导线的根数N的一输入屏面,以及由一最明亮的部分87指示这输入部分。当通过使用带有一最小单位为1的字符输入键12输入根数N(S13)时,该输入数值被类似地显示在液晶显示器5上且被存储在输入缓冲器77内。
然后将液晶显示器5转换至通常显示屏面(S14),以及终止了旗帜打印设定过程。
现在将参照图20叙述打印过程S8。图20是一打印控制程序的流程图。
在S20中,首先确定标签带产生设备1的目前打印方式是通常打印方式或旗帜打印方式。如果方式已从通常打印方式转换到旗帜打印方式(S20是),程序前进到用于执行关于旗帜打印的特定打印过程的S21。另方面,如果方式是通常打印方式(S20否),程序前进到关于执行通常打印过程的S27。
在S21中,通过使用存储在ROM66的数字表格75内和存储在旗帜存储器82内的表格1和表格2(见图10和11),在S12和S13中在存储于输入缓冲器77内的导线54的直径R和根数N的基础上选择标记部分56的一长度L1。
在S22中,通过使用存储在ROM66的数字表格75内和存储在字符尺寸存储器81内的表格3和表格4(见图12和13),在S12和S13中,在存储于输入缓冲器77内的导线54的直径R和根数N的基础上类似地选择在标记部分56上进行打印的一打印尺寸S,随后程序前进到S23。
在S23中,确定在S13中存储在输入缓冲器77内的导线54的根数N是否是2或更多。如果根数是2或更多(S23是),通过使用存储在ROM66的数字表格75内和存储在卷绕范围存储器80内的表格5(见图15),在存储于输入缓冲器77内的导线54的直径R和根数N的基础上选择卷绕范围部分55的一长度L2。另方面,如果导线的根数为1(S23否),通过使用存储在ROM66的公式表格76(见图14),在存储于输入缓冲器77内的导线54的直径R的基础上计算卷绕范围部分55的长度L2,其结果被存储在卷绕范围存储器80内。
然后确定在存储于RAM67的相应存储器80、81和82内的打印数据的基础上确定上述S21、S22、S24和S25是否发生打印面积差错。在发生一打印面积差错情况例子是其中按照如在S22中确定的一字符尺寸S、在具有如于S21内确定的一L1长度的标记部分56上打印在S4内已存储在输入缓冲器77的打印文本时,已确定字符太大不能容纳在标记部分56内。当按照如在S22内确定的字符尺寸S打印的字符比容纳在标签带产生设备1内的带子8的宽度(6毫米、9毫米、12毫米、18毫米、24毫米或36毫米)大时或当标记部分的长度L1两倍和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L2的总和超过标签带产生设备1能够产生的一带子的一最大带子长度(在这实施例中为1,000毫米)时也发生一打印面积差错。在这方面,由诸检测开关35检测带子宽度。
如果确定将不发生打印面积差错(S26否),从CG-ROM读出的、用于打印33的,对应于如存储在输入缓冲器77内的文本的文件数据的点图形数据被扩展和存储在打印缓冲器78内(S27)。然后热头23按照存储在打印缓冲器78内的点图形数据进行打印操作(S28)。如果已转换至旗帜打印方式,在存储在卷绕范围存储80、字符尺寸存储器81和旗帜存储器82内的相应数据的基础上执行包括卷绕范围部分55、第一标记部分57、第二标记部分58和基准线59等的旗帜打印(见图7和8)。
另一方面,如果确定将发生一打印面积差错(S26是),执行对应于诸相应差错的误错纠正过程(S29)。例如,如果由于对应于打印面积的带子8的宽度或标记部分的长度L1较小产生了一差错,那么将如在S22内确定的字符尺寸S缩小到能实现一可打印面积的这样程度。如果超过了标签带产生设备1能够产生的一带子的最大带子长度,那么将如在S21内确定的旗帜长度L1缩短至要产生的带子的长度变得不大于能够产生的最大带子长度的这样程度。所纠正的字符尺寸S和标记部分长度L1的相应数据被更新和存储在相应的存储器81和82内。
在执行了差错纠正过程(S29)之后,在RAM67的所纠正的数据的基础上再次确定是否将产生一打印面积差错(S30)。如果确定将不会产生打印面积差错(S30否),程序前进至S27,以及在纠正的数据的基础上执行打印操作。
另方面,如果通过差错纠正过程(S29)不能消除打印面积差错(S30是),那么在液晶显示器5上指示不能执行打印的差错(S31),随后终止打印过程。
在按照本实施例的,以上已详细叙述的标签带产生设备1中,通过在旗帜打印设定过程(S6)期间输入的导线54的直径R和根数N的基础上从预先已存储在ROM66的数字表格75和公式数据76选择或计算,设定一标签带53的标记部分56的长度L1、字符尺寸S和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L2的诸相应数值(S21,S22,S24,S25)。在诸设定值(S28)的基础上,以致设定标签带53的字符尺寸S和标记部分的长度L1和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L2,它们都适合于直径R的导线54的被捆扎的根数N,再进行打印(S28)。这样,操作者不需单独地自己设定关于字符尺寸,标记部分的长度和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因此可以通过极简单的操作产生适合于被粘附的导线54的粗细和根数的标签带53。导线越细和要捆扎的导线54的根数越少,被打印的字符尺寸越小和标记部分的长度越短,以致导线类型的区分将变得较容易。
并且,由于将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L2设定得长于卷绕和捆扎导线54所要求的周边长度,因此不要担心这在旗帜打印设定过程(S6)期间作为输入的导线的直径R和实际导线直径之间存在一误差的情况下,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L2不足。还在围绕导线54卷绕时或带子倾斜地卷绕在导线54周围时在带子内产生皱纹或扭曲的情况中,充分地保证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L2,以致可以粘接带子。并且在带子以一重叠方式重新粘接在已在导线54周围卷绕的标签带53上时,可以防止其中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L2不足的情况。
在这方面,本发明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以及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情况下肯定地可以进行各种改进和变化。
例如,虽然将在本实施例的公式1中选择的带子厚度D确定为是所使用的诸带子类型的最厚的层叠带40的厚度D1,但是也可以在由诸检测开关35检测到带子类型和通过使用公式1进行计算时,在如存储于ROM66中的诸带子的相应类型的基础上读出带子厚度D。
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L2应该大于导线的直径R乘圆周率π得出的一数值,以及可以乘以一特定比例而把它限定得较长,而与带子的厚度D无关。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较佳地利用一适当编程的普通用途的计算机、例如一微处理机、微控制器或其它处理装置(CPU或MPU)提供一控制器(CPU65)。本领域的那些熟练人员会理解到该控制器还可以被制成为一单个特定目的的集成电路(例为ASIC),它具有关于总的、系统级控制的一主要即中央处理器部分和在中央处理器部分的控制下执行多种不同的特定计算、功能和其它处理的诸单独的部分。还能够利用多个单独专用的或可编程的集成的或其它电子电路或装置(例如硬布线连接的电子的或逻辑电路,例如诸分立的元件电路,或例如PLDS,PLAS等的可编程的逻辑电路)提供该控制器。还可以利用一适当地已被编程的普通用途的计算机与一个或多个外围的数据和信号处理装置(例如集成电路)相结合提供该控制器。总之,能够使用在其上一有限状态的装置能够完成上述诸过程的任何装置或诸装置的组合都可作为本发明的控制器。
按照本发明的多个示范性的方面,当通过使用标签带产生设备产生包括围绕一导线的一周边卷绕的一卷绕范围部分和与卷绕范围部分一致地形成的、用于指示该导线或类似物的一类型的一标记部分的一标签带时,标签带产生设备在输入的导线的直径的基础上设定标记部分的长度和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从而设定了适合于导线的直径的标记部分的长度和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同时操作者不需要自己单独地设定标记部分和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数值。该标签带产生设备还在输入至该设备的导线直径的基础上设定要打印的字符尺寸和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以致设定了适合导线直径的一字符尺寸和卷绕范围部分的一长度,同时操作者不需要自己单独地设定一字符尺寸或标记部分的长度。因此可以产生对应于导线直径的和通过简单操作易于可见的一标签带,以及由于标记部分的长度是按照导线的直径来改变的,所以,在该带子被卷绕使用时,还可以产生更加易于进行区分导线类型的一种标签带。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示范性方面,标签带产生设备还设定标记部分的一长度。在这情况中,标签带产生设备在输入的导线直径的基础上设定要打印的字符尺寸、标记部分长度、卷绕范围部分长度,以致设定了适合导线直径的一字符尺寸、标记部分的一长度和卷绕范围部分的一长度,同时操作者不需要自己单独地设定一字符尺寸、标记部分的一长度或卷绕范围部分的一长度。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示范性方面,标签带产生设备在输入的导线直径和输入的导线根数的基础上设定了标记部分的长度和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以致当产生指示被卷绕在处于一捆扎状态下的多根导线周围的诸导线类型或相似物的一标签带时,设定了适合处于一捆扎状态下的诸导线的标记部分的一长度和卷绕范围部分的一长度。因此可以产生对应于处于一捆扎状态中的诸导线的粗细的一标签带和通过一简单的操作易于看到该标签带,以及由于标记部分的长度是按照导线的根数和它的直径来改变的,所以,还可以产生当诸导线被捆扎时较容易地进行区分被捆扎的诸导线的类型的一种标签带。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示范性方面,标签带产生设备在输入的导线直径和输入的导线根数的基础上设定字符尺寸、标记部分的长度和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以致当产生指示被卷绕在处于一捆扎状态下的多根导线周围的、诸导线类型或相似物的一标签带时,设定适合处于一捆扎状态的诸导线的一字符尺寸、标记部分的一长度和卷绕范围部分的一长度。因此可以产生对应于处在一捆扎状态下诸导线的粗细的和通过简单的操作易于看到的一种标签带,以及由于字符尺寸和标记部分的长度是按照导线的根数和它的直径来改变的,所以,还可以产生在诸导线被捆扎时较较容易地进行区分被捆扎的导线的类型的一种标签带。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示范性方面,由于将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设定得较导线的周边长度较长,因此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不会不足,而在输入的导线直径和导线的实际直径之间存在一误差的情况下也可以被粘接。还在带子围绕导线卷绕或还在相对于导线错误地倾斜卷绕带子时在带子上产生皱纹或扭曲时,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不会不足。还当一新带子粘接于一导线上、以重叠已经粘接于其上的一标签带时,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也不会不足。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示范性方面,由于将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设定为不小于通过将带子厚度的两倍与导线直径相加后乘以圆周率所得的一数值,当粘接一带子以重叠已经粘接至导线的一带子时,将超过包括已在周围卷绕的带子的导线的周边长度的一长度确定为重新卷绕的标签带的卷绕范围部分,从而卷绕部分的长度将不会不足,以致可以可靠地粘接带子。
虽然已经参照示范性实施例叙述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局限于示范性实施例或结构。虽然以示范性的各种组合和结构示出了示范性实施例的各个部分,包括更多、更少或仅一单一另件的其它组合和结构也在本发明的原理和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标签带产生设备,它包括在包括围绕一圆柱形件的一周边卷绕的一卷绕范围部分和与卷绕范围部分一致地形成的一标记部分的一标签带上打印字符的一打印装置,其中在标记部分上打印字符;用于输入圆柱形件的一直径的一第一输入装置,以及用于在如第一输入装置输入的圆柱形件的直径的基础上设定标记部分的一长度和卷绕范围部分的一长度的一第一设定装置。
2.按照权利要求1的标签带产生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输入圆柱形件的根数的一第二输入装置;以及用于在如第一输入装置输入的圆柱形件的直径和如第二输入装置输入的圆柱形件的根数的基础上设定标记部分的长度和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的一第二设定装置。
3.按照权利要求1的标签带产生设备,其特征在于将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设定为比圆柱形件的一周边长度较长。
4.按照权利要求3的标签带产生设备,其特征在于将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设定为不小于通过将带厚度的两倍与圆柱形件的直径相加后乘以圆周率所得到的一数值。
5.一标签带产生设备,它包括在包括围绕一圆柱形件的一周边卷绕的一卷绕范围部分和与卷绕范围部分一致地形成的一标记部分的一标签带上打印字符的一打印装置,其中在标记部分上打印字符;用于输入圆柱形件的一直径的一第一输入装置;以及用于在如第一输入装置输入的圆柱形件的直径的基础上设定打印装置按其进行打印的一字符尺寸和卷绕范围部分的一长度的一第一设定装置。
6.按照权利要求5的标签带产生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设定装置还设定标记部分的一长度。
7.按照权利要求5的标签带产生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输入诸圆柱形件的根数的一第二输入装置;以及用于在如第一输入装置输入的圆柱形件的直径和如第二输入装置输入的诸圆柱形件的根数的基础上设定打印装置按其进行打印的字符尺寸和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
8.按照权利要求7的标签带产生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设定装置还设定标记部分的一长度。
9.按照权利要求5的标签带产生设备,其特征在于将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设定为较圆柱形件的一周边长度较长。
10.按照权利要求9的标签带产生设备,其特征在于将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设定为不小于通过将带厚度的两倍与圆柱形件的直径相加后乘圆周率所得到的一数值。
11.一标签带产生设备,它包括在包括围绕一圆柱形件的一周边卷绕的一卷绕范围部分和与卷绕范围部分一致地形成的一标记部分的一标签带上打印字符的一打印装置,其中在标记部分上打印字符;用于输入圆柱形件的一直径的一第一输入装置;用于输入标记部分的一长度的一第二输入装置;用于输入打印装置按其进行打印的一字符尺寸的一第三输入装置;以及用于在如第一输入装置输入的圆柱形件的直径、如第二输入装置输入的标记部分的长度和如第三输入装置输入的字符尺寸的基础上设定卷绕范围部分的一长度、以致将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设定为较圆柱形件的一周边长度较长的一第一设定装置。
12.按照权利要求11的标签带产生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输入诸圆柱形件的根数的一第四输入装置;以及用于在如第一输入装置输入的圆柱形件的直径和如第四输入装置输入的诸圆柱形件的根数的基础上设定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的一第二设定装置。
13.按照权利要求11的标签带产生设备,其特征在于将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设定为不小于通过将带厚度的两倍和圆柱形件的直径相加后乘圆周率所得到的一数值。
14.一标签带产生设备,它包括用于在包括围绕一圆柱形件的一周边卷绕的一卷绕范围部分和与卷绕范围部分一致地形成的一标记部分的一标签带上打印字符的一打印装置,其中在标记部分上打印字符;用于输入圆柱形件的一直径的一第一输入装置;用于输入标记部分的一长度的一第二输入装置;用于输入打印装置按其进行打印的一字符尺寸的一第三输入装置;以及用于在如第一输入装置输入的圆柱形件的直径、如第二输入装置输入的标记部分的长度和如第三输入装置输入的字符尺寸的基础上设定卷绕范围部分的一长度的一第一设定装置。
15.按照权利要求14的标签带产生设备,其特征在于将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设定为比圆柱形件的一周边长度较长。
16.按照权利要求15的标签带产生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输入诸圆柱形件的根数的一第四输入装置;以及用于在如第一输入装置输入的圆柱形件的直径和如第四输入装置输入的诸圆柱形件的根数的基础上设定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的一第二设定装置。
17.按照权利要求15的标签带产生设备,其特征在于将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设定为不小于通过将带厚度的两倍和圆柱形件的直径相加后乘以圆周率得到的一数值。
18.一标签带产生设备,它包括在包括围绕一圆柱形件的一周边卷绕的一卷绕范围部分和与卷绕范围部分一致地形成的一标记部分的一标签带上打印字符的一打印装置,其中在标记部分上打印字符;用于输入圆柱形件的一直径的一第一输入装置;用于输入诸圆柱形件的根数的一第二输入装置;用于输入标记部分的一长度的一第三输入装置;用于输入打印装置按其进行打印的一字符尺寸的一第四输入装置;以及用于在如第一输入装置输入的圆柱形件的直径、如第二输入装置输入的诸圆柱形件的根数、如第三输入装置输入的标记部分的长度和如第四输入装置输入的字符尺寸的基础上设定卷绕范围部分的一长度、以致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比圆柱形件的一周边长度较长的第一设定装置。
19.按照权利要求18的标签带产生设备,其特征在于将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设定为不小于通过将带厚度的两倍和圆柱形件的直径相加后乘以圆周率所得到的一数值。
20.一标签带产生设备,它包括在围绕一圆柱形件的一周边卷绕的一卷绕范围部分和与卷绕范围部分一致地形成的一标记部分的一标签带上打印字符的一打印部件,其中在标记部分上打印字符;输入圆柱形件的一直径的一输入部件;以及在如输入部件输入的圆柱形件的直径的基础上设定标记部分的一长度和卷绕范围部分的一长度的一控制器。
21.按照权利要求20的标签带产生设备,其特征在于输入部件还能够输入诸圆柱形件的根数;以及控制器还在如输入部件输入的圆柱形件的直径和诸圆柱形件的根数的基础上设定标记部分的长度和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
22.按照权利要求20的标签带产生设备,其特征在于将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设定为比圆柱形件的一周边长度较长。
23.按照权利要求22的标签带产生设备,其特征在于将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设定为不小于通过将带厚度的两倍和圆柱形件的直径相加后乘以圆周率所得到的一数值。
24.一标签带产生设备,它包括在包括围绕一圆柱形件的周边卷绕的一卷绕范围部分和与卷绕范围部分一致地形成的一标记部分的一标签带上打印字符的一打印部件,其中在标记部分上打印字符;输入圆柱形件的一直径的一输入部件;以及在如输入部件输入的圆柱形体的直径的基础上设定打印部件按其进行打印的一字符尺寸和卷绕范围部分的一长度的一控制器。
25.按照权利要求24的标签带产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控制器还设定标记部分的一长度。
26.按照权利要求24的标签带产生设备,其特征在于输入部件能够输入诸圆柱形件的根数;以及控制器在如输入部件输入的圆柱形件的直径和诸圆柱形件的根数的基础上还设定打印部件按其进行打印的一字符尺寸和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
27.按照权利要求26的标签带产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控制器还设定标记部分的一长度。
28.按照权利要求24的标签带产生设备,其特征在于将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设定为比圆柱形件的一周边长度较长。
29.按照权利要求28的标签带产生设备,其特征在于将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设定为不小于通过将带厚度的两倍与圆柱形件的直径相加后乘以圆周率所得到的一数值。
30.一标签带产生设备,它包括在包括围绕一圆柱形件的一周边卷绕的一卷绕范围部分和与卷绕范围部分一致地形成的一标记部分的一标签带上打印字符的一打印部件,其中在标记部分上打印字符;输入圆柱形件的一直径、标记部分的一长度和打印部件按其进行打印的一字符尺寸的一输入部件;以及在如输入部件输入的圆柱形件的直径、标记部分的长度和字符尺寸的基础上设定卷绕范围部分的一长度、以致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变得比圆柱形件的一周边长度较长的一控制器。
31.按照权利要求30的标签带产生设备,其特征在于输入部件能够输入诸圆柱形件的根数;以及控制器在如输入部件输入的圆柱形件的直径和诸圆柱形件的根数的基础上还设定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
32.按照权利要求30的标签带产生设备,其特征在于将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设定为不小于通过将带厚度的两倍与圆柱形件的直径相加后乘以圆周率得到的一数值。
33.一标签带产生设备,它包括在包括围绕一圆柱形件的周边卷绕的一卷绕范围部分和与卷绕范围部分一致地形成的一标记部分的一标签带上打印字符的一打印部件,其中在标记部分上打印字符;输入圆柱形件的一直径、标记部分的一长度和打印部件按其进行打印的一字符尺寸的一输入部件;以及在如输入部件输入的圆柱形件的直径、标记部分的长度和字符尺寸的基础上设定卷绕范围部分的一长度的一控制器。
34.按照权利要求33的标签带产生设备,其特征在于将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设定为比圆柱形件的一周边长度较长。
35.按照权利要求34的标签带产生设备,其特征在于输入部件能够输入诸圆柱形件的根数;以及控制器在如输入部件输入的圆柱形件的直径和诸圆柱形件的根数的基础上还设定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
36.按照权利要求34的标签带产生设备,其特征在于将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设定为不小于通过将带厚度的两倍和圆柱形件的直径相加后乘以一圆周率得到的一数值。
37.一标签带产生设备,它包括在包括围绕一圆柱形件的一周边卷绕的一卷绕范围部分和与卷绕范围部分一致地形成的一标记部分的一标签带上打印字符的一打印部件,其中在标记部分上打印字符;输入圆柱形件的一直径、诸圆柱形件的根数、标记部分的一长度和打印部件按其进行打印的一字符尺寸的一输入部件;以及在如输入部件输入的圆柱形件的直径、诸圆柱形件的根数、标记部分的长度和字符尺寸的基础上设定卷绕范围部分的一长度、以致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变得比圆柱形部分的一周边长度较长的一控制器。
38.按照权利要求37的标签带产生设备,其特征在于将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设定为不小于通过将带厚度的两倍与圆柱形件的直径相加后乘以一圆周率所得到的一数值。
39.控制一标签带产生设备的一方法,该设备产生包括围绕一圆柱形件的一周边卷绕的一卷绕范围部分和与卷绕范围部分一致地形成的一标记部分的一标签带,该方法包括对标记部分进行字符的打印;以及一经输入圆柱形件的一直径就在输入的圆柱形件的直径的基础上设定标记部分的一长度和卷绕范围部分的一长度。
40.按照权利39的方法,还包括一经输入诸圆柱形件的根数,就在输入的圆柱形件的直径和输入的诸圆柱形件的根数的基础上设定标记部分的长度和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
41.按照权利要求39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设定为比圆柱形件的一周边长度较长。
42.按照权利要求4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设定为不小于通过将带厚度的两倍与圆柱形件的直径相加后乘以圆周率得到的一数值。
43.控制一标签带产生设备的一方法,该设备产生包括围绕一圆柱形件的一周边卷绕的一卷绕范围部分和与卷绕范围部分一致地形成的一标记部分的一标签带,该方法包括对标记部分进行字符的打印;以及一经输入圆柱形件的一直径,就设定按其进行打印的一字符尺寸和卷绕范围部分的一长度。
44.按照权利要求4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经输入圆柱形件的直径,就设定标记部分的一长度。
45.按照权利要求4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经输入诸圆柱形件的根数,就在输入的圆柱形件的直径和输入的诸圆柱形件的根数的基础上设定按其进行打印的字符尺寸和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
46.按照权利要求4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经输入圆柱形件的直径,就设定标记部分的一长度。
47.按照权利要求4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设定为比圆柱形件的一周边长度较长。
48.按照权利要求4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卷绕范围部分的长度设定为不小于通过将带厚度的两倍与圆柱形件的直径相加后乘以圆周率所得到的一数值。
全文摘要
包括一打印装置,一第一输入装置和一第一设定装置的一标签带产生设备,打印装置在包括围绕一圆柱形件的一周边卷绕的一卷绕范围部分和与卷绕范围部分一致地形成的标记部分的标签带上打印字符,其中在标记部分上打印字符,第一输入装置用于输入圆柱形件的一直径,第一设定装置在如第一输入装置输入的圆柱形件的直径的基础上设定标记部分的一长度和卷绕范围部分的一长度。
文档编号B41J3/36GK1603210SQ200410085128
公开日2005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29日
发明者丹岛直树, 板仓润, 铃木雄一郎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