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9535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印刷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至少一个电子照相的印刷机构的印刷设备,为所述印刷机构配设一传输媒介用于在传输转移区内将色料转移到各基底上,其中,一个或多个基底可借助一传送系统被导引通过所述传输转移区。
由US 5988068已知一种此类印刷设备。在那里为电子照相的印刷机构配设一条连续循环带作为传输媒介。为了输送一个由色料组成的图像,一个光电导体在所述传输媒介上滚动。可以将所述色料图施加到一基底上。为此,基底借助一传送系统导引在传输媒介旁经过。在这里,传输媒介在要印刷的基底表面上滚动。为了改善色料传输,US 5988068建议使用两个加热元件。第一个加热元件将基底加热到温度60℃以上。第二个加热元件使传输媒介具有高于160℃的温度。在此设计中业已证实在印刷陶瓷色料时是不利的,剩余的色料粘附在传输媒介上。由于在此温度时粘稠的稠度,它们很难去除或不再能完全去除。此外,在持续的工作中热量通过传输媒介传入到电子照相的印刷机构中。这导致使图像质量恶化。借助由US5988068已知的印刷设备只能实施单色印刷。
但除此之外由先有技术还已知通过采取下述措施实现一种多色印刷设备,即串联地设置多个基本上相同结构的印刷设备,将要印刷的基底先后输入各个印刷机构中,以便施加各种不相同的单色印刷。在这里,在每个印刷机构内提供一种具有另一种颜色的色料。在通过整个印刷区段后形成一个已多色印刷的基底。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各印刷机构彼此间的温度影响,输入到整个印刷设备内的热量可能很大,所以上述在印刷尤其陶瓷色料时存在的问题会更加突出。
本发明的目的是创造一种前言所述类型的印刷设备,借助它可以更好地将色料从传输媒介传输到基底上。此外,印刷设备即使在多色印刷设备中使用,也应避免尤其基于过多热量的输入而造成的已知问题。
为达到此目的采取的措施是,所述传送系统对应于所述基底分别具有一个可加热的承接装置,与所述承接装置对应配设一个或多个用于将热能输入到所述基底内的加热元件。采用这种结构,将要加热的区域基本上限定到基底上,从而限制了除此之外加热所述印刷机构或限制了热量输入。由此,在多个印刷机构相邻布置的情况下也降低了彼此间的热影响。
除此之外为各个印刷机构的传输媒介配设一个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从传输媒介吸取热能。
由于对传输媒介实施冷却,从而保证色料粉在完成向基底传输后不会粘附在传输媒介的表面上,而是在传输时几乎完全分离。通过冷却也防止或至少在一可靠的程度上降低向印刷机构内、尤其向敏感的光电导体内的热量输入。
基本上局限于基底上的加热是这样达到,即,将所述每个加热元件在所述基底的背对所述传输媒介的那一侧装在所述传送系统的每个承接装置上。因此,基底的下侧基本上被全面加热,从而保证直至基底表面的良好热透。避免了对周围环境的过度加热。
为了将向承接装置内不希望的散热减小到最低程度并与此同时保证将所述加热装置安置在基底下侧的区域内的承接装置上,所述承接装置具有一种大体框状的支座形状,用于分别支承一个基底。由此实现在承接装置上至少部分支承及固定所述基底。
按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形式,通过多个串联的印刷机构可例如实现一种多色印刷设备。其中在每个印刷机构内实施一次单色印刷,以及在不同的印刷机构内使用不同颜色的色料。
按有利的方式由所述传送系统导引多个串联排列的基底通过每个印刷机构的传输转移区。由此,尤其在传送系统连续导引各自的基底或基底的装置时可以达到特别高的生产能力。
按照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形式,沿所述承接装置的传送方向,在所述串联的印刷机构的第一个印刷机构前,可以分别在一个独立的承接装置内容纳所述基底。接着,将在相应的承接装置内的基底或基底的串联结构先后送往各个印刷机构。在串联的印刷机构的最后一个印刷机构之后,可以将每一个印刷好的基底重新从各自的承接装置取出。
在这里,可以将每个基底在从承接装置取出后转移到一个转送装置或分选装置中,由此实现对已印刷的基底的一种半自动或全自动操作。
尤其在多色印刷设备中,所述传送系统可以具有一个输送装置,它将所述承接装置沿一个导引装置传送。其中,所述输送装置可以具有一种至少一条齿形皮带、传送带或此类输送元件的结构。这种输送元件使各自的承接装置处于进给运动之中。导向杆或导轨或此类导引元件的配置可以承担导引功能。
按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所述导引装置为了传送所述承接装置可以构成一个闭合的路径或传送回路。采用这种配置可以实现一种特别紧凑的印刷设备。在这里承接装置可以设有准确导向的纵向支承,它们在传送回路的转向区内离开所述导引元件,以及在通过转向区后重新落入设计为锥形的导引元件内并对中。
按特别有利的设计,在所述闭合的路径或传送回路上设置一用于所述承接装置的清洁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可靠地去除尤其在对基底进行印刷时承接装置上不可避免的污物。优选地,所述清洁装置沿所述承接装置的传送方向设在所述串联的印刷机构的最后一个印刷机构之后。在取出各基底后可将所述每个承接装置)置入所述清洁装置内。在通过清洁装置后已清洁的承接装置重新用于承接一个要印刷的基底。为此目的,清洁装置沿承接装置的传送方向设在串联的印刷机构的第一个印刷机构前。按本发明的一项设计方案规定,传输媒介在与基底构成的传输转移区内至少在接触表面的区域内具有比基底表面低的温度。由此保证热流同样可以从基底向传输媒介传递。冷却装置然后将这些热量,至少绝大部分热量,有控制地排出。在这里传输媒介可以设计为传输辊或传输带,它至少具有冷却装置的一部分。
作为补充或替代方式,基底也可以安置在承接装置上的导电基层上。与带负电荷的色料相反,高基层充正电荷。当色料充正电荷时则基层相应地带负电荷。充电电压可以有利地以这样的方式减小,即,使得不再产生如在纯粹只通过静电场产生色料转移时发生的负的场效应。
为了达到特别良好的色料传输,所述基底可借助于所述传送系统与所述传输媒介的圆周速度同步地运动经过所述传输媒介。在这里可以在所述传送系统内的承接装置上相对于所述传输媒介施加一个与所述色料的电荷极性相反的电压。
特别有效地加热基底可以这样实现,即,基底可以借助一个设计为红外辐射器和/或一个设计为热风机的加热元件和/或借助火焰被输入热能。在这里,温度应根据使用的色料调整用固体份额(颜料、半熔的玻璃原料)为50至70%的陶瓷色料做试验表明,基底表面温度从220℃至150℃是特别有利的。在成功地传输转移色料后,色料应在基底上熔接或熔化。当色料完全熔化时,必要时可以省去接着来的固定步骤。
一种对基底特别有效的加热可以借助金属带或金属膜加热器来进行,在这些加热器内产生的温度波长准确地与基底和色料的塑料基体的最大吸收量相匹配。金属或金属膜加热器另一个优点在于其加热导体的质量小并因而有非常陡的加热和冷却特征线。
一方面,印刷媒介可以由热塑性塑料基体组成,为了显色在塑料基体内可以贮藏有机或无机颜料和/或玻璃状微粒流。
在另一种情况下,塑料基体由一种硬树脂和粘合树脂的混合物亦即由聚合物组成,它们在温度>160℃时反应成热固性塑料的,亦即通常空间交联的结构,在此结构内仍可以为了显色贮藏有机或无机的颜料。
此外也可以含有其他添加剂,例如导电颗粒或硬质材料颗粒,它们以后例如造成一个导电层或防刮层。
与所述要印刷的基底相适应地可能要求,将基底的温度保持得尽可能的低。这尤其在对温度敏感的塑料基底或在耐温度差性能小的玻璃情况下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将印刷媒介的塑料基体调整为,同样降低基体的软化点。这在下列情况下尤为重要,即,指具有例如陶瓷颜料或玻璃颗粒流这样的添加剂的情况,所述软化温度随塑料基体内固体份额的增加而升高。
通过添加聚合物添加剂如蜡来实现在提高固体份额时降低软化温度,或通过使用另一种低熔点的塑料基体来实现在提高固体份额时降低软化温度。
为了达到控制基底温度的目的,可以规定,为所述基底配设一个温度传感器,例如高温计,以及,所述加热元件和/或传送系统可借助于一控制器根据由温度传感器发出的信号来控制。
温度可以在基底进给时间内或基底在传输转移区外部的区域内的停留时间内通过对传送系统的作用来调整。为此例如当基底未处于传输转移区内,例如处于两个相邻印刷机构之间的区域内时,在多个印刷机构串联配置的情况下可以减小加热元件的加热功率。
优选地以这样的方式进行调节,即,使基底始终具有恒定的表面温度地导入到一传输转移区内。基底表面应在传输期间均匀地加热。
为了实现对传输媒介有效地调温,可以规定,冷却装置的一个或多个液体冷却的接触辊在传输媒介上滚动,和/或,将一种经调节温度的空气流对准通到所述传输媒介的表面。
还可以设想,将传输媒介设计为传输辊,它该传输辊至少具有冷却装置的一部分。在这里冷却装置也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珀尔帖(Peltier)元件。作为替代或补充方式,传输辊也可以通过水或空气冷却。
若规定所述冷却装置沿所述传输媒介的传送方向在所述传输转移区之后和在所述印刷机构的光电导体之前从所述传输媒介上吸取热能,则可靠地防止将热量传入到所述光电导体中。
下面借助附图表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
其中

图1以简化侧视图表示一个具有一个印刷机构的单色印刷设备;以及图2以简化侧视图表示一个具有六个图1所示的串联排列的印刷机构和一个清洁装置的多色印刷设备,其中,所述清洁装置用于清洁在印刷回路内循环地承接要印刷的基底用的承接装置。
图1表示一个具有一个电子照相的印刷机构10.1的印刷设备。该印刷机构有一个辊状光电导体30。该光电导体通过一带电电晕32在其表面上施加统一的电荷。通过随后的LED记录头或激光装置34又将这种对应于要印刷主题的电荷部分消除,从而形成一个侧面的电荷图。显影装置36将色料粉涂敷在光电导体表面上的已去除电荷的区域上。如此显影的色料图在一传输转移区内被输送到一个传输媒介12上。此传输媒介12有一个辊基体12a。在该辊基体12a上安置一个半导体的弹性中间层12b。它可以例如有硅酮、EPDM或聚氨酯。间接或直接在中间层12b上设置一个构成辊表面的防粘附涂层12c。
在光电导体30旁设置一清洁装置31以及在传输媒介12旁设置一清洁装置13,它们借助清洁刷和适用的刮具去除残余色料,以及借助适用的色料回收螺旋器将残余色料回送到显影装置36内。
在传输媒介12的下方设一传送系统16。它有一个大体框状的可以水平地向右沿箭头A的方向运动的承接装置18.1,基底14.1可在此承接装置14.1上进行输送。传送系统16在这里设置为使传输媒介12在基底14.1要印刷的表面上滚动。在这种情况下,在传输媒介上的色料粉被转移到基底14.1上。
传送系统16包括一导向杆52,承接装置18.1借助(未表示的)互相啮合的导引装置沿该导向杆导引。沿方向A的前进运动通过一电机驱动的齿形皮带50实现。
在承接装置18.1内部设一个面状加热元件或多个单个的加热元件20.1。它们作用在基底14.1的下侧并以这样的方式加热基底,即,将表面均匀地加热到一个处于160℃与170℃之间的范围内的温度。在加热元件20.1与传输媒介12之间设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26用于温度监测。它们向一个或多个调节器23发送一个温度信号。调节器23通过一控制器24读入一个规定值。借助一比较电路对该规定值与所述温度信号进行比较。在有温度差的情况下可以再次调节加热元件20.1。为此目的,加热元件20.1通过母线25供电。
辅助地还可以在传输媒介12前的区域内调整传送系统16的传送速度。以此方式保证基底14.1始终以近似恒定的表面温度进入到所述传输转移区。
沿传送系统16的传送方向A,在传输媒介前的区域内设一传感器38.1,它按光栅的类型将印刷机构10.1置于运行之中,一旦检测到这一状况,便使基底14.1或承接装置18.1和置入其中的基底14.1一起进入传输转移区内。此检测信号可输入所述控制器24,该控制器通过调节器23提高加热元件20.1的加热功率,使得在基底14.1上达到对于热传输所需的或优选的温度。
为传输媒介12配设一个冷却装置28。它有一个送风通道40。气态的冷却剂,优选为已调温的空气,可以通过该送风通道吹在传输媒介12的表面上。空气从传输媒介12上吸取热能。然后,被加热的气流可以经排气通道42又被抽出。排气通道42防止在冷却区之外形成气流,因为这种气流会导致损坏保持在传输媒介12或光电导体30上的色料图。
按另一种(未表示的)实施形式,冷却装置具有一个或多个水冷的与传输媒介表面处于接触状态的辊子。这些辊子与一调温单元连接并从传输媒介上吸取热能。调温单元通过一个循环系统导入来自辊子的水。水在调温单元内被冷却并重新被导入辊子内。
按另一种(未表示的)实施形式,传输辊的辊芯用一种良好导热的材料、例如铜、铝或象SiC或Si3N4的陶瓷制成,以及必要时设有散热片和通过气流在传输辊内部被冷却。辊芯被敷设1至2mm厚的、良好导热的弹性材料涂层,例如填加玻璃料或矿物质的PTFE、FPM、硅酮或PUR塑料涂层。
还可以设想一种带有内置鼓风机的传输带,从而可以用比较小的气流有效地实现大面积的冷却。
有利的是,沿通过供入的基底的宽度而确定的印刷宽度在承接装置18.1上设(未表示的)区段加热器。采用这种区段加热器可以在基底表面的边缘区内分别独立于中心区地调整加热功率。这样做的优点是可以沿印刷宽度更好地调节表面温度,并由此能改善沿印刷宽度的温度恒定性。为此,为每个区段加热元件分别配设各自的调节器23和温度传感器26。在这里,温度传感器26有利地由检测基底14.1的表面温度的高温计组成。
图2以简化侧视图表示一个具有六个串联排列的印刷机构10.1、......、10.5、10.6和一个清洁装置54的多色印刷设备,其中,所述清洁装置用于清洁在印刷回路内循环地承接要印刷的基底14.1、...14.5、14.6用的承接装置18.1、......、18.5、18.6。在图2中为了看得清楚起见只表示出了六个印刷机构中的三个。
印刷机构10.1、...、10.5、10.6是电子照相单元,如借助图1已说明的那样。但也可以与之不同对各印刷机构进行不同的设计。各印刷机构10.1、...、10.5、10.6可以通过一个设置在对应的印刷机构前的传感装置38.1、...、38.5、38.6来激活。
印刷机构10.1、...、10.5、10.6按模件的结构方式安装在一公共的支承框架60上。基于这种模件式结构,所以更方便于够到各个印刷机构10.1、...、10.5、10.6,从而尤其在维护、修理以及在更换色料时保证低成本地实施。六个印刷机构10.1、...、10.5、10.6彼此串联使在各印刷机构内使用不同的色料时可以实现一种直接的全色印刷,在全色印刷时可以在一个道次中施加全套彩色印刷。
作为要印刷的基底14.1、...、14.5、14.6在这里考虑采用电子仪器的操作板、平板玻璃、塑料板、用于广告工业的轻质材料粘合板、铭牌或类似的适用于热传输法的介质。
借助传送系统16将基底14.1、...、14.5、14.6输送通过多色印刷设备。每个基底14.1、...、14.5、14.6安放在一个可加热的承接装置18.1、...、18.5、18.6内。承接装置18.1、...、18.5、18.6具有一个或多个加热元件20.1、...、20.5、20.6用于将热能输入到基底14.1、...、14.5、14.6内。为此每个加热元件设在基底14.1、...、14.5、14.6的背对印刷机构10.1、...、10.5、10.6的那一侧,所以始终加热基底的下侧。热量贯穿基底材料,从而也加热表面。
承接装置18.1、...、18.5、18.6的加热元件20.1、...、20.5、20.6如已借助图1说明的那样通过一个由调节器23、控制器24和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26组成的装置来控制。在这里在所有处于六个印刷机构10.1、...、10.5、10.6区域内的承接装置18.1、...、18.5、18.6上调整为相同的温度状况。为此目的在此区域内设一母线25,通过它向加热元件20.1、...、20.5、20.6供电。但与之不同也可以设想对各个承接装置18.1、...、18.5、18.6的各个加热元件20.1、...、20.5、20.6独立进行控制。
为了可靠地穿过多色印刷设备传送,每个基底14.1、...、14.5、14.6至少部分区域支承地固定在对应配设的承接装置18.1、...、18.5、18.6上。这在图示的实施形式中是这样实现,即,每个承接装置18.1、...、18.5、18.6具有一个用于每个基底14.1、...、14.5、14.6的大体框形的支座形状。
传送系统16设计为可将多个基底14.1、...、14.5、14.6先后连续地导引通过每个印刷机构10.1、...、10.5、10.6的传输转移区。
沿传送系统16的传送方向A,在串联的印刷机构10.1、...、10.5、10.6的第一个印刷机构10.1前设一输入单元62,在输入单元内容纳每一个在一个单独的承接装置18.1、...、18.5、18.6内的要印刷的基底并先后将所述基底输入印刷机构10.1、...、10.5、10.6。
在沿传送系统16传送方向A的最后一个印刷机构10.6后设一取料单元64,在取料单元内可以将每一个已经印好的基底14.1、...、14.5、14.6从对应配设的承接装置18.1、...、18.5、18.6中取出。除此之外,每个基底14.1、...、14.5、14.6在可自动进行的从承接装置18.1、...、18.5、18.6中取出后,可以被转移到一个(未表示的)转送单元或分选单元内。
传送系统16有一输送装置50,该输送装置将每个承接装置18.1、...、18.5、18.6沿导向杆52输送。也可以与之不同地将承接装置18.1、...、18.5、18.6在一导轨上或类似的导引元件上导引。
输送装置50由一种通过电动机驱动的齿形皮带装置组成,齿形皮带可被施加牵引力地连接在每个承接装置18.1、...、18.5、18.6上。另外,也可以采用由连续的循环带或类似的输送元件组成的装置。借助此输送装置50以相同的方式运动所有的承接装置18.1、...、18.5、18.6。在这里通过导引装置52构成了一个用于传送承接装置18.1、...、18.5、18.6的闭合的路径或传送回路。
传送系统16设计为在闭合路径的转向点70.1和70.2处使承接装置18.1、...、18.5、18.6的啮合在导向杆52内(未表示)的导引器件脱开,以及通过在导向杆52上的锥部(Konen)实现移入到纵向支承内。
在闭合的路径或传送回路上设一清洁装置54,用于从承接装置18.1、...、18.5、18.6上除去污垢或残余印刷墨。该清洁装置54沿传送系统16的传送方向A设在所述串联的印刷机构10.1、...10.5、10.6最后一个印刷机构10.6之后和取料装置64之后。每个承接装置18.1、...、18.5、18.6在取出每个基底14.1、...、14.5、14.6后被置入该清洁装置54内。在这里,清洁装置54沿传送系统16的传送方向A设在输入单元62前以及第一个印刷机构10.1之前。
与在各承接装置18.1、...、18.5、18.6处的温度调节器配合作用,通过计算装置66和控制电路68控制传送系统16。除此之外,在计算装置66内还储存针对各个印刷机构10.1、...、10.5、10.6所需要的印刷软件和相应的软件工具。在此计算装置66内还可以实施印版的图像处理。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至少一个电子照相的印刷机构(10.1)的印刷设备,为所述印刷机构(10.1)配设一传输媒介(12)用于在传输转移区内将色料转移到各基底(14.1、…、14.5、14.6)上,其中,一个或多个基底(14.1、…、14.5、14.6)可借助一传送系统(16)被导引通过所述传输转移区,其特征为所述传送系统(16)对应于所述基底(14.1、…、14.5、14.6)分别具有一个可加热的承接装置(18.1、…、18.5、18.6),与所述承接装置对应配设一个或多个用于将热能输入到所述基底(14.1、…、14.5、14.6)内的加热元件(20.1、…、20.5、20.6),以及,为所述印刷机构的传输媒介(12)配设一个冷却装置(28),该冷却装置(28)从所述传输媒介(12)吸取热能。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为将所述每个加热元件(20.1、…、20.5、20.6)在所述基底(14.1、…、14.5、14.6)的背对所述传输媒介(12)的那一侧装在所述传送系统(16)的每个承接装置(18.1、…、18.5、18.6)上。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为所述每个基底(14.1、…、14.5、14.6)至少部分区域支承地固定在所述每个承接装置(18.1、…、18.5、18.6)上。
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为所述每个承接装置(18.1、…、18.5、18.6)具有一种大体框状的支座形状,用于分别支承一个基底(14.1、…、14.5、14.6)。
5.按照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串联的印刷机构(10.1、…、10.5、10.6),用于用不同颜色的色料印刷所述基底(14.1、…、14.5、14.6)。
6.按照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为所述传送系统(16)导引多个串联排列的基底(14.1、…、14.5、14.6)通过每个印刷机构(10.1、…、10.5、10.6)的传输转移区。
7.按照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为所述传送系统(16)连续导引所述基底(14.1、…、14.5、14.6)。
8.按照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为沿所述承接装置(18.1、…、18.5、18.6)的传送方向(A),在所述串联的印刷机构(10.1、…、10.5、10.6)的第一个印刷机构(10.1)前,可以分别在一个独立的承接装置(18.1、…、18.5、18.6)内容纳所述基底(14.1、…、14.5、14.6)并可相继送往所述印刷机构(10.1、…、10.5、10.6)。
9.按照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为沿所述承接装置(18.1、…、18.5、18.6)的传送方向(A),在所述串联的印刷机构(10.1、…、10.5、10.6)的最后一个印刷机构(10.6)之后,可以将所述每个基底(14.1、…、14.5、14.6)分别从所述承接装置(18.1、…、18.5、18.6)中取出。
10.按照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为可以将所述每个基底(14.1、…、14.5、14.6)在从所述承接装置(18.1、…、18.5、18.6)取出后转移到一个转送装置或分选装置内。
11.按照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为所述传送系统(16)包括一个输送装置(50),它将所述承接装置(18.1、…、18.5、18.6)沿一个导引装置(52)传送。
12.按照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为所述输送装置(50)具有一种至少一条齿形皮带、传送带或此类输送元件的结构。
13.按照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为所述导引装置具有一种导向杆(52)或导轨或此类导引元件的结构。
14.按照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为所述导引装置(52)为了传送所述承接装置(18.1、…、18.5、18.6)而构成一个闭合的路径或传送回路。
15.按照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为在所述闭合的路径或传送回路上设置一用于所述承接装置(18.1、…、18.5、18.6)的清洁装置(54)。
16.按照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为所述清洁装置(54)沿所述承接装置(18.1、…、18.5、18.6)的传送方向设在所述串联的印刷机构(10.1、…、10.5、10.6)的最后一个印刷机构(10.6)之后,以及,在取出所述基底(14.1、…、14.5、14.6)后可将所述每个承接装置(18.1、…、18.5、18.6)置入所述清洁装置(54)内。
17.按照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为所述清洁装置(54)沿所述承接装置(18.1、…、18.5、18.6)的传送方向(A)设在所述串联的印刷机构(10.1、…、10.5、10.6)的第一个印刷机构(10.1)前。
18.按照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为所述每个基底(14.1、…、14.5、14.6)沿所述承接装置(18.1、…、18.5、18.6)的传送方向(A)在所述清洁装置(54)后和在所述串联的印刷机构(10.1、…、10.5、10.6)的第一个印刷机构(10.1)前可分别被安置在一单独的承接装置(18.1、…、18.5、18.6)内。
19.按照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为所述传输媒介(12)设计为传输辊或传输带,它至少具有冷却装置(12)的一部分。
20.按照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为所述每个印刷机构(10.1…、10.5、10.6)的传输媒介(12),在与所述基底(14.1、…、14.5、14.6)构成的传输转移区内,至少在接触表面的区域内,具有比所述基底(14.1、…、14.5、14.6)表面低的温度。
21.按照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为所述每个基底(14.1、…、14.5、14.6)安置在所述承接装置(18.1、…、18.5、18.6)上的导电基层上;以及,所述基层被施加与所述色料的电荷极性相反的电荷。
22.按照权利要求1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为所述基底(14.1、…、14.5、14.6)借助于所述传送系统(16)与所述传输媒介(12)的圆周速度同步地运动经过所述传输媒介(12),以及在所述传送系统(16)内的承接装置(18.1、…、18.5、18.6)上相对于所述传输媒介(12)施加一个与所述色料的电荷极性相反的电压。
23.按照权利要求1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为所述基底(14.1、…、14.5、14.6)可借助一个或多个设计为红外辐射器和/或一个或多个设计为热风机的加热元件(20.1、20.5、20.6)和/或借助火焰被加入热能。
24.按照权利要求1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为所述每个基底(14.1、…、14.5、14.6)可借助金属带或金属膜加热被施加热能,其中,热辐射的波长可准确地与基底和/或色料的塑料基体的最大吸收量相匹配。
25.按照权利要求1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为为所述基底(14.1、…、14.5、14.6)配设一个温度传感器(26);以及,所述加热元件(20.1、…、20.5、20.6)和/或传送系统(16)可借助于一控制器(24)根据由温度传感器(26)发出的信号来控制。
26.按照权利要求1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为所述温度传感器(26)是一个高温计。
27.按照权利要求1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为将一种经调节温度的空气流对准通到所述传输媒介(12)的表面,和/或所述冷却装置(28)的一个或多个液体冷却的接触辊在所述传输媒介(12)上滚动。
28.按照权利要求1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为所述冷却装置(28)沿所述传输媒介(12)的传送方向在所述传输转移区之后和在所述印刷机构(10.1)的光电导体(30)之前从所述传输媒介(12)上吸取热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至少一个电子照相的印刷机构(10.1)的印刷设备,为所述印刷机构(10.1)配设一传输媒介(12)用于在传输转移区内将色料输送到各基底(14.1、…、14.5、14.6)上,其中,一个或多个基底(14.1、…、14.5、14.6)可借助一传送系统(16)被导引通过所述传输转移区。所述传送系统(16)对应于所述基底(14.1、…、14.5、14.6)分别具有一个可加热的承接装置(18.1、…、18.5、18.6),与所述承接装置对应配设一个或多个用于将热能输入到所述基底(14.1、…、14.5、14.6)内的加热元件(20.1、…、20.5、20.6),以及,为所述印刷机构的传输媒介(12)配设一个冷却装置(28),该冷却装置(28)从所述传输媒介(12)吸取热能。可以设置多个串联的印刷机构(10.1、…、10.5、10.6),用于用各种不相同色料印刷所述基底(14.1、…、14.5、14.6)。
文档编号B41M1/26GK1826562SQ200480021344
公开日2006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6日
发明者伯恩德·舒尔特海斯, 迪特尔·琼, 霍尔格·科布里奇 申请人:肖特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