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盒以及包括所述墨盒的喷墨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9748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墨盒以及包括所述墨盒的喷墨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作喷墨打印机的墨水供给源的墨盒。更详细地说,本发明涉及这样一种墨盒当所述墨盒安装在喷墨打印机上时,所述墨盒能够利用墨水供给针提供墨水,所述墨水供给针位于喷墨打印机侧面并插入针插入孔中,所述针插入孔形成在连接至墨水出口的垫圈上。
背景技术
在该类型的墨盒中,例如,如日本专利出版物No.2001-113723A和2002-192739A中所公开的一样,从压装配至墨水出口的垫圈的圆周向外突出的环形突起形成在垫圈的外圆周表面,并且垫圈的密封被保证。即,如果垫圈压装配至墨水出口,则环形突起被强行挤压,其中墨水出口的内圆周表面与垫圈的外圆周表面之间的间隙被密封。结果,防止空气经过垫圈的外圆周表面与墨水出口的内圆周表面之间的间隙从外部侵入墨盒内的墨水储存器。并且,防止气泡从墨水储存器中流出。
连接至墨水出口的垫圈由诸如硅橡胶、氯丁二烯橡胶、丁基橡胶等橡胶材料或者诸如弹性体树脂等弹性材料制成。这些橡胶材料和弹性体树脂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质,并且它们的塑性变形变得更严重。因此,由于随着时间流逝而累积的恶化减弱了垫圈的密封性能,存在这样一种担忧即,在连接墨盒和拆卸墨盒时作用在垫圈上的力的作用下,空气通过垫圈的外圆周表面与墨水出口的内圆周表面之间的间隙从外部向内侵入,或者气泡从内部逸出到外部。并且,在墨盒被储存或者墨盒保持连接在打印机中较长时间的情况下,存在着这样的担忧即,空气逐渐侵入垫圈的外圆周表面与墨水出口的内圆周表面之间,从而气泡在墨水出口处被沉积。由此,气泡可能随着墨水一起被供给到喷墨打印机的喷墨头侧,结果导致墨水液滴的错误排放和不能排放,产生打印质量的恶化。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墨盒,所述墨盒能够较长时间地保证墨水出口与垫圈之间的空气密封。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这种墨盒作为墨水供给源的喷墨打印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墨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形成有储存墨水的第一室和具有墨水出口的第一凹部,在第一室中的墨水通过所述墨水出口流出;具有第一通孔的弹性第一垫圈,所述弹性第一垫圈被装配在第一凹部中;以及具有第二通孔的第一垫圈阻止件,所述第一垫圈阻止件装配在第一凹部中,第一垫圈压在第一凹部的内表面上。
通过该结构,通过垫圈阻止件来保持垫圈与墨水出口之间的空间的气密性。因此,与仅由垫圈的弹性恢复力保持密封的组装相反,即使垫圈随着时间流逝而损坏,在该结构中的密封也能够保持气密,其中能够防止空气通过所述空间。并且,由于垫圈阻止件是直接压装配在盒体的第一凹部中并且保持在其中,因此能够在保证垫圈位置的同时防止垫圈阻止件掉落或掉落。由此,能够提高可靠性。
优选的是,第一垫圈阻止件具有与第一凹部的内表面的侧部接触的第一表面和与第一垫圈接触的第二表面,以便将第一垫圈压在第一凹部的内表面的底部上。
在这种情况下,当将垫圈阻止件压装配在第一凹部中时,能够控制它的插入量。由此,能够控制空气密封。
这里,优选第一凹部的内表面的底部设有围绕所述墨水出口的环状突起。
在这种情况下,突起切入垫圈的第二表面,从而垫圈与墨水出口之间的空气密封能够被保证。
优选的是,第一垫圈具有适于与第一垫圈阻止件装配在一起的突起。
在这种情况下,在将垫圈压装配在第一凹部中之前,为垫圈装配垫圈阻止件。由此,两个部件能够同时装配在第一凹部中,并且组装工作能够被简化。
可选的是,优选第一垫圈阻止件具有与第一凹部的内表面的第一侧部接触的第一表面和与第一垫圈的第一通孔的内表面接触的第二表面,从而将第一垫圈压在在第一凹部的内表面的第二侧部上。
这里,优选在第一垫圈的外圆周表面上形成环形突出,并且所述环形突出与第一凹部的内表面的第二侧部接触,以便保证垫圈与墨水出口之间的密封。
优选的是,第一阀体设置在第一室中,这里,第一弹性件将第一阀体推向第一凹部,以便第一垫圈的第一通孔被第一阀体关闭。
优选的是,盒体形成有用于储存废墨水的第二室和具有墨水入口的第二凹部,废墨水从所述墨水入口流入。墨盒进一步包括弹性第二垫圈,其具有第三通孔并且装配在第二凹部中;以及第二垫圈阻止件,其具有第四通孔并且装配在第二凹部中,这样第二垫圈被压在第二凹部的内表面上。
通过该结构,能够可靠地防止废墨水通过墨水入口泄漏。
这里,优选的是,第二垫圈阻止件具有与第二凹部的内表面的侧部接触的第一表面和与第二垫圈接触的第二表面,从而将第二垫圈压在第二凹部的内表面的底部上。
进一步优选的是,第二凹部的内表面的底部设有围绕墨水出口的环形突起。
还优选的是,第二垫圈具有适于与第二垫圈阻止件装配在一起的突起。
可选的是,优选第二垫圈阻止件具有与第二凹部的内表面的第一侧部接触的第一表面和与第二垫圈的第三通孔的内表面接触的第二表面,以便将第二垫圈压在第二凹部的内表面的第二侧部上。
这里,优选在第二垫圈的外圆周表面上形成环形突出,并且所述环形突出与第二凹部的内表面的第二侧部接触。
优选的是,第二阀体设置在第二室中。这里,第二弹性件将第二阀体推向第二凹部,以便第二垫圈的第三通孔被第二阀体关闭。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喷墨打印机,包括喷墨记录头;以及第一中空针,所述第一中空针的尖端处具有第一孔,并且所述第一中空针能够在经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同时扩大第一通孔的同时插入上述墨盒的墨水出口,以便将第一室中的墨水通过第一孔供至喷墨记录头。
优选的是,喷墨打印头还包括第二中空针,所述第二中空针在尖端处具有第二孔,并且所述第二中空针能够在通过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并且扩大第三通孔的同时,插入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墨盒的墨水入口,以便通过第二孔将废墨水供至第二室。
通过上述结构,由于能够可靠地防止空气通过墨水出口与垫圈之间的空间侵入墨盒,因此能够防止侵入的空气形成的气泡与墨水一起供至喷墨记录头,并且能够防止不合格的排放和防止不能排放墨滴,从而保持打印质量。此外,能够可靠地防止废墨水通过墨水入口而泄漏。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墨盒,包括墨室,所述墨室具有形成在壳体内侧的凹部和墨水出口;弹性垫圈,所述弹性垫圈装配在凹部的底部;可动盖,所述可动盖通过凹部的顶部插入,可动盖隔开墨水储存器和大气连通室;以及卷簧,所述卷簧将可动盖推向墨水储存器,其中,当墨水填充入墨水储存器中时,墨水侵入可动盖与凹部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形成墨水弯液面(meniscus),其中所述间隙的尺寸为使墨水弯液面的强度大于作用在墨水出口上的墨水拉力。
优选卷簧的推力小于墨水弯液面的强度。
附图简述通过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发明的以上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明显,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包括墨盒的喷墨打印机的示意图;图2A是墨盒的上透视图;图2B是墨盒的下透视图;
图3是墨盒的分解状态的透视图;图4A是墨盒的俯视图;图4B是沿图4A中线IVB-IVB取的剖视图;图5A是墨盒中墨水出口的放大剖视图,示出了墨水供给针未插入墨水出口中的状态;图5B是墨水出口的放大剖视图,示出了墨水供给针插入墨水出口中的状态;以及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墨盒中的墨水出口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喷墨打印机1包括滚筒3,用于沿箭头Y的方向传送打印介质2;喷墨头4,所述喷墨头的喷嘴表面4a与滚筒3相对;托架5,用于使喷墨头4沿箭头X所示的方向往复运动;盒安装部7,所述盒安装部7能够安装墨盒10,所述墨盒10将各个颜色的墨水供至喷墨头4的各个墨水喷嘴;以及控制器8,所述控制器8被构造用来驱动喷墨打印机1中的各个部分。
墨盒10设有四个独立的墨室,各个墨室中分别储存着黑色墨水、青色墨水、黄色墨水和品红色墨水,并且设有用于收集废墨水的废墨水室。盒安装部7设有墨水供给针7(1)至7(4),用于从各个室取出墨水,并且设有废墨水供给针7(5),用于将废墨水供至废墨水室。当墨盒10安装在盒安装部7中,墨水供给通路被形成,所述通路将各个颜色的墨水从墨盒10供至喷墨头4。
喷墨打印机1在沿打印方向X偏离滚筒3的位置处包括喷嘴盖9。喷嘴盖9通过墨泵6与废墨水供给针7(5)连接。因此,如果墨盒10安装在盒安装部7中,则通过在墨盒10中的墨水供给针7(5)从喷嘴盖9至废墨水室形成废墨水收集通路。如果在喷嘴盖9被盖在喷墨头4的喷嘴表面4a上的状态下驱动墨泵6,则能够从喷墨头侧将废墨水收集到废墨水室中。
如图2A至4B所示,墨盒10包括四个墨室12(1)至12(4)和一个废墨水室13,这些墨室形成在横向伸长的壳体11中。壳体11包括壳体主体11a和盖板11b,用于密封壳体主体11a的顶部开口。盖板11b是薄的,并且它的后侧几乎是平的。各个墨室12(1)至12(4)的墨水出口14(1)至14(4)以及用于将废墨水收集到废墨水室13中的废墨水入口15形成在壳体主体11a的底部。
壳体主体11a设有圆柱形壳体21至25,它们横向排列并且它们的顶端是开口。每个相邻壳体通过薄的垂直板26连接。壳体21至25的上端部连接至横向连接板27。外周框28形成在横向连接板27的外周边缘,具有预定的高度。圆柱形壳体21至25的底部通过横向连接板29彼此连接。壳体主体11a是通过注塑模制的物品。
四个墨室12(1)至12(4)均具有圆形截面和开口的顶端,所述墨室形成有圆柱形壳体21至24。各个墨室12(1)至12(4)的开口顶端由诸如塑料等材料制成的隔板30阻挡,所述隔板30安装在横向连接板27的外周框28的内侧。沿隔板30的厚度方向穿过隔板30的圆柱形大气连通口30a形成在与各个墨室12(1)至12(4)对应的点处。壳体主体11a的外周板部28的开口顶端被盖板11b阻挡,并且沿横向方向延伸的细长空间形成在隔板30与盖板11b之间。从上述空间延伸至壳体25中的空间的L形空间被形成以构成废墨水室13。废墨水室13填充有诸如泡沫或毛毡材料等形成的墨水吸收体17。
用于使废墨水室13与大气连通的大气连通口18形成在盖板11b中且在与壳体25相对的端部相反的端部处。大气连通口18设有凹部18a,所述凹部具有圆形截面并且形成在盖板11b的外表面上;形成在盖板11b的外表面上的凹槽18b;通孔18c,所述通孔穿透盖板11b并且与废墨水室13连通;以及密封膜18d。凹槽18b的一个端部与凹部18a连通,并且其另一个端部与通孔18c连通。密封膜18d粘接至盖板11b的外表面,以便气密地密封通孔18c和凹槽18b,从而只有凹部18a在盖板11b的外表面被暴露。
在废墨水室13中,具有矩形截面并且没有墨水吸收体17填充在其中的空部13a形成在大气连通口30a设置在隔板30中的部分处。因此,大气连通口30a通过相应的空部13a与墨水吸收体17隔离开。类似地,具有矩形截面并且没有墨水吸收体17填充在其中的空部13b形成在盖板11b的通孔18c设置的部分处,其中通孔18c与墨水吸收体17隔离开。
接着,将描述墨室12(1)至12(4)的结构。各个颜色(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的墨水填充在墨水室12(1)至12(4)中。各个墨室12(1)至12(4)的结构彼此一致。因此,下面只描述墨室12(1)的结构,并且其他墨室12(2)至12(4)的单独描述将被省略。
墨室12(1)设有形成在圆柱形壳体21内部的圆形凹部31;形成在圆形凹部31的底部表面的中心部分处的墨水出口14(1);通过墨室12(1)的开口部分(即,圆形凹部31的顶部开口部分)插入的可动盖32;和用于将可动盖32向上推的卷簧33。可动盖32使设置有墨水出口14(1)的下侧墨水储存器34与大气连通室35分隔开,其中所述大气连通室35通过大气连通口30a与废墨水室13连通。可动盖32被制成沿圆形凹部31的内圆周表面31a在垂直方向上往复运动。可动盖32设有盘形主体32a和圆柱形部分32b,所述圆柱形部分32b从主体32a的外圆周表面向下延伸。
当墨水填充在墨水储存器34中时,墨水侵入可动盖32与圆形凹部31的内圆周表面之间的间隙36,从而形成墨水弯液面。通过将间隙36的尺寸设置得足够大,在相应间隙36中形成的墨水弯液面的强度大于作用在墨水出口14(1)上的墨水拉力,从而在实施墨水拉动操作时能够防止墨水弯液面破裂。在本实施例中,例如,可动盖32的圆柱形部分32b被形成,以便它的外部尺寸被制成比圆形凹部31的内圆周表面31a的内部尺寸小大约0.1mm。因此,当可动盖32被插入以与圆形凹部31连接时,0.05mm宽的间隙36被形成,成为它们之间的环。
由于通过将可动盖32向上推动的板簧33,墨水储存器34的内部总是被保持在预定负压,因此能够在没有墨水拉力作用在墨水出口14(1)上的状态下,防止墨水从墨水储存器34通过墨水出口14(1)泄漏到外部。并且,即使墨盒10向侧面倾斜或颠倒,也没有墨水从圆形凹部31的内圆周表面31a与可动盖32之间的间隙36向与废墨水室13连通的大气连通室35泄漏。
卷簧33的推力被设定为小于墨水弯液面的强度和作用在墨水出口14(1)上的墨水拉力。因此,能够防止卷簧33的推力使墨水弯液面破损,并且能够防止气泡侵入墨水储存器34。并且,当墨水从墨水出口14(1)被抽吸时,可动盖32响应于墨水抽吸力而移向墨水出口14(1)。
参考图5A和5B,下面将描述墨水出口14(1)的气密结构。由于其他墨水出口14(2)至14(4)和废墨水入口15的气密结构与墨水出口14(1)的相同,因此它们的重复解释将被省略。
圆柱形部分41形成在墨水储存器34的底部表面的中心处,所述圆柱形部分41通过圆形凹部31的底板部31b并从其延伸,墨水出口14(1)被圆柱形部分41限定。具有形成在其中心处的插入孔42A(以下将详细描述)的垫圈42被安装在墨水出口14(1)。垫圈42被垫圈阻止件43从外部压至墨水出口侧部。阀体44总是从内侧被卷簧45推至垫圈42,从而插入孔42A被阀体44关闭。墨水出口14(1)的外侧开口(下端开口)被塑料膜46密封,用于消除杂质的过滤器47连接至墨水出口14(1)的内侧开口(上端开口)。
墨水出口14(1)能够插入其中的矩形定位框7a形成在喷墨打印机1侧部的盒安装部7处。墨水供给针7(1)从矩形框7a的中心向上突起。多个墨水孔71形成在墨水供给针7(1)的尖端部分,并且墨水通道72形成在墨水供给针7(1)的内部。
当墨盒10安装在盒安装部7处时,墨水供给针7(1)穿透塑料膜46并且插入插入孔42A中,同时垫圈42被扩宽,从而向上推阀体44。结果,墨水供给通道经由墨水供给针7(1)从墨水储存器34至喷墨打印机1中的喷墨头4的喷嘴孔被形成。如果墨盒10从盒安装部7移除,则阀体44在卷簧45的压紧力作用下再次被返回至阀体44邻接垫圈42的状态,从而墨水出口14(1)被返回至关闭状态。
形成墨水出口14(1)的圆柱形部分41的下半部分被制成外圆柱形部分51,所述外圆柱形部分51设有具有第一直径的圆形内圆周表面51a,圆柱形部分41的上半部分被制成内圆柱形部分52,所述内圆柱形部分52设有具有第二直径的圆形内圆周表面52a,所述第二直径小于第一直径。因此,环形端表面53形成在内圆周表面51a与内圆周表面52a之间的边界处。环形突起部分53a沿内圆周边缘部分形成在环形端表面53上。垫圈42和垫圈阻止件43设置在外圆柱形部分51中,阀体44和卷簧45设置在内圆柱形部分52中。
垫圈42由诸如硅橡胶、氯丁二烯橡胶、丁基橡胶等橡胶材料,或诸如弹性体材料等弹性材料制成,并且具有环形形状,所述垫圈42设置有外圆周表面42a,该外圆周表面42a与外圆柱形部分51的内圆周表面51a接触。环形端表面42b连接到外圆周表面42a的墨水储存器侧端部,并且突入内圆柱形部分52的环形阀座部分42c形成在环形端表面42b的内圆周边缘部分处。阀体44安置于环形阀座部分42c中。环形装配突起42d形成在垫圈42的另一环形端表面上。在垫圈42的中心处限定插入孔42A的内圆周表面设置有用于墨水供给针的引导表面42f,它向插入孔42A的外侧扩宽;以及圆形内圆周表面42g,它被墨水供给针7(1)扩宽并且以液密封状态与墨水供给针的外圆周表面接触。
垫圈阻止件43由塑料刚性件制成,并且设有能被插入圆柱形部分41的内圆周表面51a中的外圆周表面43a,其中所述圆柱形部分41的内圆周表面51a限定墨水出口14(1)。连接至外圆周表面43a的墨水储存器侧端部的环形端表面43a具有与在墨水出口侧处的环形端表面53对应的尺寸。并且,垫圈42的装配突起42d能够被装配在垫圈阻止件43的内圆周表面43c上。
垫圈42以这样的状态被安装它被垫圈阻止件43的环形端表面43b压至墨水出口侧处的环形端表面53。并且,由于环形突起53a形成在环形端表面53处,因此垫圈42的环形端表面42b以环形突起部分53a切入环形端表面42b的状态被压至环形端表面53。换言之,垫圈42的环形端表面42b被垫圈阻止件43强制压在形成有环形突起部分53a的环形端表面53上。因此,即使垫圈42由于长期使用而损坏并且发生塑性变形,也能防止垫圈42与墨水出口14(1)之间的气密密封变差,并且能防止空气侵入形成在过滤器47与阀体44之间的小墨水室48中。此外,当连接和拆卸墨盒1时,能够防止空气在作用在垫圈42上的力的作用下从外部通过垫圈42和墨水出口14(1)侵入小墨水室48,并且能够防止气泡从小墨水室48流出到外部。
由于能够装配到垫圈阻止件43中的装配突起42d形成在垫圈42的环形端表面处,因此在垫圈42被装配到垫圈阻止件43的端部中之后,能够同时将部件42和43压装配到插入孔42A中。由此,与各个部件分别被压装配到插入孔42A中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组装。因此,在使用上述墨盒10作为墨水供给源的喷墨打印机1中,由于垫圈与墨水出口之间不充分的密封而引起空气向喷墨头侧的侵入被防止,从而墨滴不能喷射或者不适当的喷射能够被避免。由此,能够保持打印质量。
在墨水填充在墨室12(1)的墨水储存器34中的情况下,如图4B所示,可动盖32被定位在圆形凹部31的上端部位置的附近,从而使大气连通室35的容量最小化。
由于墨水弯液面形成在可动盖32与圆形凹部31的内圆周表面31a之间的间隙36中,因此与废墨水室13和墨水储存器34连通的大气连通室35通过可动盖32彼此隔离开。并且,由于可动盖32被卷簧33向着大气连通室35向上推,因此墨水储存器34的内部保持着预定的负压状态。
当由喷墨头4侧产生的墨水拉力作用在墨水出口14(1)上时,可动盖32对抗卷簧33的推力移至墨水出口14(1)侧,从而预定量的墨水从墨水出口14(1)供至喷墨头4。
由于形成在移动着的可动盖32与圆形凹部31的内圆周表面31a之间的间隙36中的墨水弯液面的强度大于墨水拉力,因此墨水弯液面不会被墨水拉力破坏。因此,能够防止气泡从大气连通室35侧通过间隙36侵入墨水储存器34侧。此外,没有墨水通过间隙36从墨水储存器34侧泄漏到大气连通室35。
这样,墨水储存器34的内部保持在充分的负压状态下,其中墨水能够被供给而不会与气泡混合并且不会使墨水泄漏。在墨水端部中,如图5B所示,可动盖32落到它与圆形凹部31的底部表面接触的位置,并且墨水储存器34的容量被最小化。
图6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根据本实施例的气密结构的基本构造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对应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对它们的重复描述将被省略。
根据该实施例的墨水出口的气密结构包括垫圈420,所述垫圈420被压装配至墨水出口140中,并且包括垫圈阻止件430。墨水出口140基本与图5A和5B所示的墨水出口14(1)相同。然而,环形端表面53被制成为平表面,并且未设置环形突起部分53a。垫圈420的中心处设有插入孔42A,并且外圆周部分421压装配在墨水出口140的内圆周表面51a中。环形突出422形成在外圆周部分421上。垫圈阻止件430整体上被制成环形,并且被形成为具有L形的横截面,其中圆柱形部分432从环形底板部分431的内圆周边缘部分向上延伸。
环形底板部分431的外圆周表面433被压装配在墨水出口140的圆形内圆周表面51a中。圆柱形部分432的外圆周表面434被装配在内圆周表面423中,所述内圆周表面423限定垫圈420的插入孔42A,并且锥形针引导表面424与内圆周表面423连续。并且,圆柱形部分432的外圆周表面434以压装配的状态与垫圈420的环形突出422面对。
当垫圈420被压装配在墨水出口140中时,垫圈420的外圆周表面421以环形突出422被挤压的状态与内圆周表面51a接触。如果垫圈阻止件430被压装配在墨水出口140中,则圆柱形部分432的外圆周表面434被装配在垫圈420内侧,其中垫圈420被强制推至内圆柱形表面51a。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安装在墨水出口140上的垫圈中的外圆周表面421(环形突出422形成在此处)被垫圈阻止件430推至墨水出口侧处的内圆周表面51a,并且外圆周表面421与内圆周表面51a之间的气密密封被保证。因此,即使垫圈420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而损坏,并且当连接和拆卸墨盒10时力作用在垫圈420上,也能在它们之间保持气密密封。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它可以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尽管在实施例中描述了使用圆形凹部的墨水出口,但是也可以使用矩形的凹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垫圈和垫圈阻止件被成形以便垫圈和垫圈阻止件能够被装配在方形凹部中,则能够实现类似的效果。
并且,垫圈阻止件的外圆周表面的对压装配操作有贡献的部分不需要是整个圆周表面,可以是外圆周表面的一部分。并且,所述组件可以包括多个形成在垫圈外圆周表面上的环形突出。
权利要求
1.一种墨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形成有储存墨水的第一室和具有墨水出口的第一凹部,在第一室中的墨水从所述墨水出口流出;具有第一通孔的弹性第一垫圈,所述弹性第一垫圈被装配在第一凹部中;以及具有第二通孔的第一垫圈阻止件,所述第一垫圈阻止件装配在第一凹部中,使第一垫圈被压在第一凹部的内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第一垫圈阻止件具有与第一凹部的内表面的侧部接触的第一表面和与第一垫圈接触的第二表面,以便将第一垫圈压在第一凹部的内表面的底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第一凹部的内表面的底部设有围绕所述墨水出口的环形突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第一垫圈具有适于与第一垫圈阻止件装配在一起的突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第一垫圈阻止件具有与第一凹部的内表面的第一侧部接触的第一表面和与第一垫圈的第一通孔的内表面接触的第二表面,以便将第一垫圈压在在第一凹部的内表面的第二侧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墨盒,其中,在第一垫圈的外圆周表面上形成环形突出,并且所述环形突出与第一凹部的内表面的第二侧部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中,还包括第一阀体,所述第一阀体设置在第一室中;以及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将第一阀体推向第一凹部,以便第一垫圈的第一通孔被第一阀体关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盒体形成有用于储存废墨水的第二室和具有墨水入口的第二凹部,废墨水从所述墨水入口流入;以及所述墨盒进一步包括弹性第二垫圈,其具有第三通孔并且装配在第二凹部中;以及第二垫圈阻止件,其具有第四通孔并且装配在第二凹部中,以便第二垫圈被压在第二凹部的内表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第二垫圈阻止件具有与第二凹部的内表面的侧部接触的第一表面和与第二垫圈接触的第二表面,以便将第二垫圈压在第二凹部的内表面的底部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第二凹部的内表面的底部设有围绕所述墨水出口的环形突起。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第二垫圈具有适于与第二垫圈阻止件装配在一起的突起。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第二垫圈阻止件具有与第二凹部的内表面的第一侧部接触的第一表面和与第二垫圈的第三通孔的内表面接触的第二表面,以便将第二垫圈压在第二凹部的内表面的第二侧部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墨盒,其中,在第二垫圈的外圆周表面上形成环形突出,并且所述环形突出与第二凹部的内表面的第二侧部接触。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墨盒,其中,还包括第二阀体,所述第二阀体设置在第二室中;以及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将第二阀体推向第二凹部,以便第二垫圈的第三通孔被第二阀体关闭。
15.一种喷墨打印机,包括喷墨记录头;以及第一中空针,所述第一中空针的尖端处具有第一孔,并且所述第一中空针适于在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并且扩大第一通孔的同时插入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的墨水出口中,以便将第一室中的墨水经由第一孔供至喷墨记录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中,还包括第二中空针,所述第二中空针在尖端处具有第二孔,并且所述第二中空针适于在通过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并且扩大第三通孔的同时插入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墨盒的墨水入口中,以便经由第二孔将废墨水供至第二室。
17.一种墨盒,包括墨室,所述墨室具有形成在壳体内侧的凹部和墨水出口;弹性垫圈,所述弹性垫圈装配在凹部的底部;可动盖,所述可动盖通过凹部的项部插入,并且,该可动盖隔开墨水储存器和大气连通室;以及卷簧,所述卷簧将可动盖推向墨水储存器,其中,当墨水填充入墨水储存器中时,墨水侵入可动盖与凹部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以形成墨水弯液面,其中所述间隙的尺寸设置为使墨水弯液面的强度大于作用在墨水出口上的墨水拉力。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墨盒,其中,卷簧的推力小于墨水弯液面的强度。
全文摘要
盒体形成有储存墨水的室和具有墨水出口的凹部,在所述室中的墨水通过所述墨水出口流出。弹性第一垫圈具有第一通孔并且被装配在凹部中。垫圈阻止件具有第二通孔并且被装配在凹部中,从而垫圈压在凹部的内表面上。中空针的尖端处具有孔,并且所述中空针能够在经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并且扩大第一通孔的同时插入墨水出口中,以便将室中的墨水通过孔供至喷墨记录头。
文档编号B41J2/175GK1644379SQ2005100046
公开日2005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23日
发明者山田高司, 山田学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