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盒和喷墨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0976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墨盒和喷墨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多个墨室的墨盒,每一个墨室具有随墨的消耗而下降的活动件。本发明还涉及包括装有这种墨盒作为供墨源的喷墨打印机。
背景技术
在相关的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墨盒中,构造袋式相关技术墨箱,从而充满墨的柔性墨袋处于刚性塑料外壳中。作为选择,可以构造泡沫式墨箱,从而吸墨泡沫或毛毡处于刚性塑料外壳中。
然而,相关技术墨箱具有各种问题和缺点。例如,但不限于此,从袋和泡沫或毛毡吸墨效率很低。而且,墨的填充效率低。结果,减小墨箱尺寸较难。此外,袋式墨箱由于墨袋密封不良具有漏墨的可能性。
再者,当墨袋和容纳墨袋的塑料外壳在运输期间摩擦时墨袋会破裂,从而墨从袋中泄漏出来。防止摩擦和袋破损的相关技术的尝试包括了增加形成墨袋的柔性材料的刚性和强度。然而,在这种改进的相关技术墨袋中,供墨负压增加,并且出现各种问题。例如,但不限于此,增加了墨消耗量,并且剩余墨量不同。
此外,在相关技术泡沫式墨箱中,异物会进入从泡沫供给的墨中。异物进入墨中并流入打印头中,由此引起打印头堵塞。
图7示出了相关技术的墨盒100。4个墨室102(1)至102(4)并排设置,它们上端在外壳101内开口。L形废墨室110从那些墨室的上部延伸到其侧部。
墨室102(1)至102(4)分别包括盖子103(1)至103(4),盖子103(1)至103(4)可沿那些室的内周边表面102a垂直移动。墨出口104(1)至104(4)形成在4个墨室102(1)至102(4)的底部表面中。储墨槽105分别由墨室的底部表面102b和内周边表面102a以及可移动盖子103(1)至103(4)形成。
可移动盖子103(1)至103(4)由弹簧件106沿向上的方向推动。结果,储墨槽105受到负压。选择在每一个内周边表面102a和那些可移动盖子103(1)至103(4)中相关的一个之间的间隙中形成的墨水弯月面的强度,以便墨水弯月面不被对墨出口施加压力的打印头的墨水吸力损坏。
上述相关技术墨盒100可以用于多色墨盒,其中不同颜色的墨水储存在4个墨室102(1)至102(4)中。
然而,可移动盖子103(1)至103(4)中的每一个由在墨室内周边表面102a和可移动盖子外周边表面之间的间隙中形成的墨水弯月面保持在墨室102(1)至102(4)中的相关一个内,以在可移动盖子的下侧中形成储墨槽。因此,当冲击施加到墨盒100上时墨水弯月面会损坏,从而,墨水泄漏到可移动盖子的上侧(即,接近废墨室110的一侧)。
当墨水泄漏到可移动盖子的上侧时,从各个储墨槽105泄漏的墨水会与其它储墨槽泄漏的墨水混合。然后,混合的墨水会返回到各个储墨槽105。此外,由于废墨室110填充有泡沫或毛毡等吸墨件,包含在吸墨件中的细颗粒会与泄漏的墨水混合并且进入储墨槽105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克服上述相关技术的问题,以及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熟知的其他问题。然而,本发明并不要求旨在解决上述相关技术问题中的任何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墨盒,该墨盒能够防止异物进入储墨槽,并且避免与从其它储墨槽泄漏的墨水的混合。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装有这种墨盒作为供墨源的喷墨打印机。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一种墨盒,该墨盒包括外壳主体,该外壳主体包括多个隔壁和多个墨水出口,所述多个隔壁从所述外壳主体的底板延伸;盖板,所述盖板封闭所述外壳主体的开口;以及隔离件,所述隔离件设置在所述外壳主体的内部并且封闭空间的开口,所述空间由所述多个隔壁和外壳主体限定以将所述外壳主体的内部分隔成多个墨室和废墨室,所述墨室中的每一个都与所述多个墨水出口中的一个连通。
为了至少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非限定性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墨盒,包括外壳主体,所述外壳主体包括允许大气进入其中的第一室和其中储存墨水的第二室;盖件,所述盖件沿垂直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二室内,同时将所述第二室分隔成在盖件之上的第一空间和在盖件之下用于储存墨水的第二空间,盖件这样构成,即,在盖件的外周边和所述第二室的内周边之间形成间隙,从而,在其间形成墨水弯月面;隔离件,所述隔离件将第一室与第二室隔离,所述隔离件设置在第二室的上端并具有形成在远离所述第二室的内周边的部分上的通孔,所述通孔允许大气进入第二室;以及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室中,以向上推动盖件,从而保持所述第二室的第二空间在负压。
在这种结构中,由于与大气连通的第一室与第二室分隔,因此从第二室的第二空间通过盖件的外周边泄漏的墨水几乎不通过第一室流到墨盒的外面。
这种结构可以用于多色墨盒,其中设置有用于储存多色墨水的多个第二室。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一种颜色的墨水泄漏到第二室的第一空间,该墨水也不会与其它颜色的墨水混合。因此,当泄漏的墨水返回到第二室的第二空间时可以避免由于墨水混合造成的麻烦。
优选方式是,所述的墨盒还包括凸起,所述凸起形成在所述通孔周围,以便从所述隔离件朝着所述第一室突出。
在这种结构中,泄漏到第一室的墨水将不返回到第二室。由此,可以避免异物与泄漏的墨水混合所引起的问题和/或缺点。
优选方式是,所述的墨盒还包括吸墨件,所述吸墨件设置在第一室内以便围绕通孔面向第一室的端部。
在这种结构中,由于泄漏到第一室的墨水被吸墨件吸收,因此,可以避免至少相关技术中异物与泄漏的墨水混合所引起的问题。
这里,优选方式是所述吸墨件位于远离通孔的端部的位置。
如果墨水吸收器接触通孔,泄漏到第二室的第一空间的墨水会被吸墨件吸取。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结构,仅仅泄漏到第一室的墨水被吸墨件吸收,从而浪费很少的墨水。
优选方式是,所述的墨盒还包括设置在隔离件面向第二室的第一空间的表面和盖件的上表面至少其中一个上的凸起。
在这种结构中,由于盖件和隔离件实质上彼此线接触,因此可以避免由于面接触引起的这些件的附着。
这里,优选方式是所述凸起绕所述通孔形成,以便从所述隔离件朝向第二室突出。
优选方式是所述第二室的内周边的尺寸朝向所述第二室的下端逐渐减小。
当盖件由于墨水消耗接近第二室的下端时,弹性件的推动力增加,从而形成在盖件的外周边和第二室的内周边之间的间隙中的弯月面趋于被损坏。然而,根据上述结构,随着墨水消耗间隙变窄,从而增加了弯月面的强度。因此,即使此时气泡也不能进入第二室的第二空间。
优选方式是,所述墨盒还包括连接到所述第一室的入口,设置所述入口的结构以将废墨供给到第一室;在所述第二室的下端连接到所述第二室的出口,通过所述出口墨水供给到墨盒的外面;以及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形成在墨盒的顶部以便允许大气进入第一室。第一室在墨盒顶部与大气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室具有L形的空间,所述L形的空间形成在第二室上方并且与之横交,用于收集和储存废墨。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室包括分别填充有黑色墨水,青色墨水,品红色墨水以及黄色墨水的第一至第四供给室。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喷墨打印机,包括打印头;以及上述墨盒,墨盒从第二室供给打印头墨水。
由于上述墨盒能够防止墨水混合,异物或气泡侵入,因此可以避免打印头喷嘴堵塞。从而,确保高质量的打印操作。
优选方式是所述喷墨打印机还包括沿进给纸的方向进给记录纸的压纸滚筒,其中打印头的喷嘴面向压纸滚筒;沿主扫描方向往复移动打印头的滑架;墨盒保持器,其接纳墨盒并且通过与至少一种颜色的墨水对应的至少一个喷嘴供给打印头至少一种颜色的墨水;以及控制喷墨打印机操作的驱动控制器。
这里,优选方式是墨盒保持器包括用于从第二室去除墨水的供墨针,以及将废墨供给第一室的墨回收针。
进一步的优选方式是墨回收针由位于喷嘴盖和墨回收针之间的抽吸装置通过废墨收集通道从喷嘴盖接收废墨。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非限定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非限定性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的结构;图2A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非限定性实施例的墨盒的俯视图;图2B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非限定性实施例的墨盒的侧视图;图2C和2D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非限定性实施例的墨盒的侧视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非限定性实施例的墨盒的透视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非限定性实施例的墨盒拆开状态的透视图;图5A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非限定性实施例的沿图2A中线5A-5A的墨盒的剖视图;图5B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非限定性实施例的墨盒中的墨室的底部的放大视图;图6A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非限定性实施例的墨盒中的隔板上侧的透视图;图6B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非限定性实施例的墨盒中的隔板下侧的透视图;以及图7是相关技术墨盒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非限定性实施例。
图1示意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非限定性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该喷墨打印机1包括用于沿纸张供给方向Y供给记录纸2的压纸滚筒3;具有面向压纸滚筒3的喷嘴面4a的打印头4;用于沿主扫描方向X往复移动打印头4的滑架5;用于接收供给打印头4的墨水喷嘴不同颜色墨水的多色墨盒10的墨盒保持器7;以及用于控制相关元件驱动操作的驱动控制器8。
墨盒10包括,例如,但不是限定性的,容纳例如黑色墨水,青色墨水,黄色墨水和品红色墨水的四个独立的墨室,以及用于收集废墨水的废墨室14(后面将详细描述)。墨盒保持器7设有用于从墨室移动墨水的供墨针7(1)至7(4),以及用于供给废墨室14废墨的墨水回收针7(5)。当墨盒10连接到墨盒保持器7时,形成供墨通道,该通道从墨盒10供给打印头4不同颜色的墨水。
喷墨打印机1包括位于沿打印方向X离开压纸滚筒3的喷嘴盖9。喷嘴盖9通过泵6连接到墨水回收针7(5)。当墨盒10连接到墨盒保持器7时,通过墨水回收针7(5)在墨盒10内从喷嘴盖9到废墨室14的范围形成废墨收集通道。为了从打印头4收集废墨,打印头4的喷嘴面4a覆盖有喷嘴盖9。在这种状态下,驱动墨泵6。
如图2A至5B所示,墨盒10包括具有横向较长的盒子状的墨盒外壳12;四个墨室13(1)至13(4);以及废墨室14。墨盒外壳12包括外壳主体12a和覆盖外壳主体12a顶端开口的盖板12b。盖板12b是薄板,并且其后侧大体是平面。在外壳主体12a的底板21中形成用于从墨室13(1)至13(4)取出墨水的墨水出口15(1)至15(4),以及用于将废墨供到废墨室14中的墨水进口16。
下面将详细描述墨盒10的各个部分。如图4和5A所示,墨盒外壳12的外壳主体12a形成有具有墨水出口15(1)至15(4)和墨水进口16的底板21,从底板21的长边缘延伸的相对侧壁22和23,以及从底板21的短边缘延伸的相对端部24和25。端板部分25为弓形,并且平滑地连续到侧壁22、23。
每一个都具有圆形横截面的四个墨室13(1)至13(4)形成在墨盒外壳12的外壳主体12a内。那些墨室顶端开口,并且由四个隔壁26至29分隔,每一个隔壁连接到侧壁22、23。例如,但不是限定性的,墨室13(1)至13(4)的顶端开口13a由隔板20密封地封闭,隔板20由塑料材料制造。
图6A和6B是分别从顶部和底部观看时描述隔板20的透视图。四个环状凸起20a设置在隔板20的下表面上,同时位置与墨室13(1)至13(4)的顶端开口13a的圆形边缘13b对应。环状凸起20a热熔合到边缘13b上,从而,隔板20接合到边缘13b。
管状凸起20c形成在环状凸起20a的中心,并且管状凸起20d形成在隔板20的上表面上,从而,与凸起20c对应。气孔20b从凸起20d的上端延伸到凸起20c的下端,同时沿隔板20的厚度方向穿过隔板20。
如图5A所示,作为墨水储存湾的空间在隔板20和盖板12b之间横向伸长,并且用于收集废墨的空间在侧壁24和隔壁26之间垂直伸长,从而,形成作为废墨室14的L形空间。诸如泡沫或毛毡的吸墨件17设置在废墨室14中。气孔12d位于盖板12b相对墨室13(1)横向的位置。
每一个横截面都呈圆形且其中不存在吸墨件17的空的空间14a与隔板20的气孔20b对应。由那些空的空间14a,气孔20b与吸墨件17留有间隔。
墨室13(1)至13(4)分别填充黑色墨水,青色墨水,品红色墨水和黄色墨水。由于那些墨室13(1)至13(4)的结构相同,因此将作为代表描述墨室13(2)的结构,并且在描述剩余的墨室13(1)、13(3)和13(4)中,采用相同的幅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墨室13(2)包括由底板21、侧壁22和23,以及隔壁27和28限定的圆筒形容器31。圆筒形容器31的上端开口,即,墨室13(2)的顶端开口13a,由隔板20密封。螺旋弹簧34和可移动盖子33在隔板20热熔合到圆筒形容器之前通过顶端开口13a插入圆筒形容器31中。可移动盖子33由螺旋弹簧34向上施加载荷。墨水出口15(2)形成在圆筒形容器31的底部表面31b的中心部分。
储备墨水的储墨槽35由底部表面31b,内周边表面31a,以及可移动盖子33限定。可移动盖子33的上部空间38与通过隔板20的气孔20b开口到大气的废墨室14连通。
可移动盖子33沿圆筒形容器31的内周边表面31a垂直可移动。可移动盖子33包括盘状盖子部分33a和从盖子部分33a的外周边缘向下延伸的圆筒形部分33b。通过设计圆筒形主体部分33b具有预定长度,可移动盖子33可以平稳地移动,而不会在内周边表面31a上发出卡嗒卡嗒声或费力地移动。将容器31填充墨水,墨水前进到可移动盖子33和内周边表面31a之间的间隙37中,以在其中形成墨水弯月面。如果设计间隙37使其具有适当的尺寸,在间隙37中形成的墨水弯月面的强度大于作用在墨水出口15(2)上的墨水吸力,从而即使在吸墨操作时墨水弯月面也不会损坏。
具体地说,可移动盖子33的圆筒形主体部分33b的外径小于圆筒形容器31的内周边表面31a的内径大约0.1mm。当可移动盖子33以同轴方式插入圆筒形容器31中时,其间形成约0.1mm宽的环状间隙37。为了防止可移动盖子33沿内周边表面31a费力地移动,圆筒形主体部分33b的长度为约8mm。
此外,储墨槽35始终处于这样的状态,即由螺旋弹簧34所引起的可移动盖子33的上升力所施加预定负压。因此,当吸墨力不作用在墨水出口15(2)上时,墨水不会经由墨水出口15(2)从储墨槽35泄漏出来。
螺旋弹簧34所引起的可移动盖子33的上升力小于墨水弯月面的强度和出口15b所施加的吸墨力。因此,墨水弯月面不会被螺旋弹簧34的上升力损坏,并且气泡不会前进到储墨槽35中。
当从墨水出口15(2)吸墨水时,可移动盖子33根据吸墨量朝向墨水出口15(2)移动。例如,考虑到间隙37内的弯月面的强度,螺旋弹簧34施加的上升力选择为在约5gf至约15gf的范围。
由于每一个可移动盖子33上表面的中心部分是平的,当可移动盖子33向上移动时,可移动盖子33的上表面大体与隔板20的凸起20c的下端线接触,以停止可移动盖子33的向上移动(见图5A)。
如图5B所示,在底部表面31b的附近内周边表面31a的部分31d,容器31的内径逐渐减小,从而使容器31的内径在容器31的下端部份31e与可移动盖子33的外径相同。下端部份31e经过弯曲的角部31f延续到底部表面31b。在这种结构中,盖子33和内周边表面31a之间的间隙变窄,同时可移动盖子33接近底部表面31b,从而在间隙中形成的弯月面的强度增加。当可移动盖子33达到下端部份31e时,可移动盖子被内周边表面31a固定。
在底壁21与底部表面31b的中心相对应的部分,形成圆形的开口41并且管状架42向下延伸以围绕开口41。形成有通孔的环形橡胶密封圈43装配到圆筒架42中,从而通孔用作墨水出口15b。管状架44从底部表面31b向上延伸以围绕开口41,限定储墨槽35和墨水出口15b之间的通道45。能够密封墨水出口15b的阀46设置在通道45中。阀46通过螺旋弹簧47始终压靠在橡胶密封圈43上,以密封墨水出口15b。
用于过滤出异物的过滤器49附到管状架44的上端。因此,过滤器49捕获从储墨槽35供给到供墨针7(2)的墨水中包含的异物,由此防止异物进入打印头4。
当墨室13(1)至13(4)的储墨槽35充满各个颜色的墨水时,可移动盖子33被置于如图5A所示的隔板20的附近。具体地说,可移动盖子33位于接近圆筒形容器31上端。
由于墨水弯月面每一个都形成在可移动盖子33和每一个圆筒形容器31的内周边表面31a之间,因此在可移动盖子33的上侧中与废墨室14连通的空间38由可移动盖子33与储墨槽35隔离。此外,由于可移动盖子33每一个都由螺旋弹簧34向上施加载荷,因此储墨槽35每一个都保持在预定的负压。
当吸墨力从喷墨打印机1的打印头4施加在每一个墨水出口15b上时,可移动盖子33克服螺旋弹簧34的弹簧力朝向墨水出口15b移动。结果,预定量的墨水经过墨水出口15b供给打印头。
在可移动盖子33和圆筒形容器31的内周边表面31a之间的间隙37中形成的墨水弯月面的强度大于吸墨力。结果,气泡不会从可移动盖子33的上侧经过间隙37前进到储墨槽35中。此外,墨水不会经过间隙37从储墨槽35泄漏到可移动盖子33的上侧。
当墨室13(1)至13(4)每一个都处于墨水终止状态(即,在墨室中实质上不再有剩余墨水)时,可移动盖子33被置于圆筒形容器31的下端部分,并且储墨槽35的容量减少到最小。当可移动盖子33下降时,螺旋弹簧34被压缩,用于升起可移动盖子33的力增加。因此,如果内径保持相同墨水弯月面会容易损坏。
然而,由于容器31的内径在锥状部分31d逐渐减小以便弯月面的强度增加,因此即使在墨水终止状态也能够避免气泡由于弯月面的损坏侵入到储墨槽35。
当墨盒10意外落下,或冲击力施加到墨盒10上时,可移动盖子33振动,由此墨水弯月面损坏。结果,墨水泄漏到可移动盖子上侧。然而,由于可移动盖子33的上侧中的各个空间38由用于墨室13(1)至13(4)中的每一个的可移动盖子33和隔板20彼此分离,因此,从各个储墨槽35泄漏的墨水将不会与其它储墨槽的墨水混合。此外,由于气孔20b与各自的内周边表面31a分开,因此,经过可移动盖子33的外周边泄漏的墨水将不经过气孔20b直接进入到废墨室14中。相反,泄漏到空间38的墨水沿内周边表面13a返回到各自的储墨槽35。
即使当墨水经过在凸起20d的上端形成并且从隔板20的上表面20e延伸的气孔20b泄漏到废墨室14的一侧时,泄漏的墨水也不会经过另一个气孔20b进入另一个墨室。泄漏的墨水而是被围绕凸起20d的吸墨件17吸收,由此防止泄露的墨水返回到墨室13(1)至13(4),同时防止泄露的墨水与另一种颜色的墨水混合。由于被吸墨件17吸收的泄漏的墨水不返回到墨室13(1)至13(4),来自吸墨材料17的异物不与泄漏到空间38的墨水混合,并且返回到储墨槽35。
即使当大量的墨水从储墨槽35泄漏并且空间38充满泄漏的墨水时,由于气孔20b与吸墨件17分开,因此泄漏的墨水也将不被吸墨件17吸取。由于仅仅经过气孔20b泄漏到废墨室14的墨水被吸墨件17吸收,因此致使很少的墨水无用,降低了墨水浪费。
此外,由于可移动盖子33与凸起20c的下端线接触,因此可移动盖子33的上表面不与隔板20面接触而吸附在其上。
本发明还具有各种优点,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优点,也不需要具有这些优点。例如,但不作为限定,浪费很少墨水,并且不同颜色的墨水不会彼此混合。此外,异物不再进入储墨槽,并且还实质上消除了与墨盒落下或冲击相关的相关技术的问题。
尽管参照具体的实例性非限定性实施例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根据上述启示各种变化和修改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变化和修改由于显而易见被认为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范围和意图内。
例如,但不作为限定,尽管上述实施例地墨盒10包括四个墨室,但是墨室数量可以少于或多于四个。
此外,可以省去凸起20d。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气孔20b泄漏的墨水也被围绕气孔20b的吸墨件17吸收。
在上面的实施例中,隔离板20和可移动盖35粘附其中的环移(ringing)现象通过管状凸起20c防止。管状凸起20c可以设置在隔离板20和可移动盖35至少其中一个上。
权利要求
1.一种墨盒,包括外壳主体,该外壳主体包括多个隔壁和多个墨水出口,所述多个隔壁从所述外壳主体的底板延伸;盖板,所述盖板封闭所述外壳主体的开口;以及隔离件,所述隔离件设置在所述外壳主体的内部并且封闭空间的开口,所述空间由所述多个隔壁和外壳主体限定以将所述外壳主体的内部分隔成多个墨室和废墨室,所述墨室中的每一个都与所述多个墨水出口中的一个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外壳主体还包括与所述废墨室连通的墨水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盖板还包括允许大气进入其中的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多个墨室中的每一个都包括盖件,该盖件沿垂直方向可移动,并且将所述墨室分隔成位于所述盖件之上的第一空间和位于所述盖件之下用于储存墨水的第二空间,其中在所述盖件的外周边和所述墨室的内周边之间形成间隙,从而在所述盖件的外周边和所述墨室的内周边之间形成墨水弯月面;以及弹性件,该弹性件向上推动盖件,并且将所述第二空间保持在负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隔离件具有通孔,所述通孔形成在远离所述墨室的内周边的部分,并允许大气进入所述墨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隔离件具有凸起,该凸起形成在所述通孔的周围,以便从所述隔离件朝着所述废墨室突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墨盒,还包括吸墨件,所述吸墨件设置在废墨室内并且围绕所述通孔的、面向所述废墨室的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吸墨件位于远离所述通孔的所述端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废墨室是形成在所述墨室的上方并且与之横交的L形的空间,用于收集和储存废墨。
10.一种墨盒,包括外壳主体,该外壳主体在所述墨盒的内部限定空间;盖板,所述盖板封闭所述空间的开口并且具有允许大气进入其中的气孔;以及隔离件,该隔离件将所述墨盒的内部分隔成第一室与所述第二室。
全文摘要
一种墨盒,包括外壳主体,该外壳主体包括多个隔壁和多个墨水出口,所述多个隔壁从所述外壳主体的底板延伸;盖板,所述盖板封闭所述外壳主体的开口;以及隔离件,所述隔离件设置在所述外壳主体的内部并且封闭空间的开口,所述空间由所述多个隔壁和外壳主体限定以将所述外壳主体的内部分隔成多个墨室和废墨室,所述墨室中的每一个都与所述多个墨水出口中的一个连通。
文档编号B41J2/175GK1931586SQ200610135628
公开日2007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10日
发明者山田高司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