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版装置及孔版印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2389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排版装置及孔版印刷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卷绕在印刷滚筒外周面上的使用后也被称之为孔版原纸的印版排出的排版装置,以及具有该排版装置的孔版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热敏数字式的孔版印刷装置,其中,将加热穿孔制成的印版卷装在自由旋转的印版滚筒的外周面上,由设置在印版滚筒内部的墨供给机构供给墨,采用按压辊或者与印版滚筒直径大致相同的按压滚筒等按压机构将印刷纸张(以下称“纸张”)连续地按压在印版滚筒上的制版后印版上,并使墨从印版滚筒开孔部、印版穿孔部渗出以进行印刷。
印版滚筒具有下述结构,即,在多孔性的支承圆筒体上卷装多层树脂或金属网体的丝网。以下,在本说明书中,“印刷滚筒”这一术语表示在其外周部具备“印版滚筒”,有时“印版滚筒”指“印刷滚筒”。
印版具有叠层结构,在热塑性树脂薄膜(以下简称为“薄膜”)上粘贴构成多孔质支承体(以下简称为“支承体”)的日本纸纤维或合成纤维、或者日本纸和合成纤维混抄所得的材料。薄膜的厚度一般为大致1~2μm左右。使印版的薄膜面与热敏头的发热元件接触,使热敏头向主扫描方向动作,通过作为输送机构的压版辊等使印版向副扫描方向移动,同时进行加热穿孔制版。
供印刷使用后的印版由排版装置的排版辊对夹持,将其从印版滚筒的外周面剥离并收纳到排版盒内。
作为现有的排版装置的优选例,已知有如下排版装置,其中,在排版辊对的一个辊的侧面设有多个弹性叶片沿其离心方向呈放射状延伸的叶片辊,弹性叶片辊在弹性弯曲变形的同时与另一个辊的外周面抵接,用弹性叶片引入已剥离的印版(以下称为“剥离后印版”),并且,利用弹性叶片的弹性变形产生的复原回弹力拍打剥离后印版,防止其卷绕在上述一个辊的外周面上。弹性叶片的截面形成为长方形的棱柱或板状,一个辊和弹性叶片以大致相等的宽度比例接触另一个辊的周面(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还公知有孔版印刷装置中的原纸卡止装置,该装置具有弹性薄板(推出机构),该弹性薄板在夹紧/保持制版后印版的末端部的可开闭的夹持器(保持机构)附近,配置成能与夹持器的开闭动作联动地摆动,并且沿印刷滚筒的轴线方向具有多个爪状部件,该爪状部件将卷绕在印刷滚筒外周面上的使用后印版的末端部向印刷滚筒的大致离心方向推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根据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6-247031号公报(=日本特许第2803954号公报))记载的技术,可以获得如下效果可以将夹持器打开到供版和排版所需的既定角度,从而可以采用机构较简单的自动供版和自动排版装置,并且,夹持器在排版位置被打开到排版所需的大角度,与夹持器联动地摆动的弹性薄板向从凹部朝向印刷滚筒(印版滚筒)的离心方向突出的方向摆动,所以,可以可靠地进行使用后印版(原纸)的排出,而且,由于该机构的简单化,可实现装置的小型轻量化,可提供可靠性高且可廉价生产的原纸卡止装置。
另外,根据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195873号公报)记载的排版装置,在由保持机构释放使用后印版的末端部之前,开始排版辊对的旋转,并且,将由上述排版辊对夹持使用后印版的末端部的状态下的上述排版辊对的旋转动作保持既定时间,这样,即使对于支承体厚度较薄的低强度印版,也可以可靠地使排版辊对(的咬入部)和印刷滚筒外周面之间的使用后印版伸展、而后进行排版收纳动作,可以可靠地进行排版辊对对使用后印版的末端部的夹持,防止在使用后印版的一侧或局部没有被夹持而松弛的状态下进行排版收纳动作,可以在印版的宽度方向上的大致整个面上将一定量的印版送入到例如印版收纳部中,可以稳定使用后印版收纳时的折叠动作,防止在途中弯折或钩挂而导致排版堵塞的问题。
另外,在孔版印刷装置中,墨通过作为多孔质支承体的日本纸纤维和薄膜的穿孔部而转移到印刷纸张上,若支承体厚的话,则进入到该支承体的空隙部而被丢弃的浪费的废墨量增多,或者在支承体纤维复杂地相互纠缠而结成块的部分或粗纤维横切穿孔部分等情况下,产生阻碍墨的通过而导致图像的实体部空白、或者细线或文字中断或擦失(すれ)的被称之为“纤维眼(繊維目)”的现象。
因此,近年来进行了尝试,以在降低废墨等的同时使多孔质支承体自身的厚度变薄,或者使支承体的纤维变细来减轻因纤维眼而导致的画质劣化。
这样,若承担印版强度的支承体变薄或者密度减小,则印版自身的强度(刚性/刚度)大幅下降,比以往更容易弯曲。另外,制作这样的印版需要较高技术水平,所以印版自身变得昂贵。
日本特开2000-4339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6-247031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195873号公报。
关于防止印版卷绕到排版辊对上的对策,采取了几种防止对策,作为其中一个示例,已知有例如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6-247031号公报(=日本特许第2803954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195873号公报)等所记载的对策。
在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6-247031号公报(=日本特许第2803954号公报))记载的技术中,上述弹性薄板(推出机构)与夹持器联动地摆动,向从形成于夹持器基座上的U字形槽部(凹部)朝向印刷滚筒(印版滚筒)的离心方向突出的方向摆动,所以,可以可靠地进行使用后印版(孔版原纸)的排出。
但是,却很难完全消除使用后印版向排版辊对上的卷绕,从夹持器释放的印版的末端部被急速开始旋转的排版辊弹回而变得动作不稳定,成为仅该印版的单侧或局部没有被夹持在排版辊对中的状态,产生印版卷绕到排版辊对上的问题。特别是,当从印刷滚筒的外周面剥离并排出支承体厚度较薄的低强度印版时,即使采用上述弹性薄板(推出机构),由于印版的硬挺度(强度)下降,使用后印版的末端部被从夹持器释放时该印版末端部的动作也会变得不稳定,容易产生波动,有向排版装置的进入变得不稳定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195873号公报)记载的排版装置中,即使是前述那样的支承体厚度较薄的低强度印版,也可以可靠地进行排版辊对对使用后印版的末端部的夹持,可以防止在途中弯折、钩挂而导致排版堵塞的问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3中,也很难完全消除使用后印版向排版辊对的卷绕,有下述问题从夹持器释放的使用后印版的末端部被旋转的排版辊弹回,动作变得不稳定,成为仅该印版的单侧没有夹持在排版辊对中的状态,从而印版卷绕到排版辊对上。
另外,通过使多孔质支承体自身的厚度变薄、或者使支承体的纤维变细来减轻因纤维眼而导致的画质劣化的印版,其制作需要高技术水平,所以会导致印版自身的价格变得昂贵。因此,在无需高画质的情况下,采用低廉的印版、即强度高的印版。在用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195873号公报)记载的排版装置排出这样的高强度印版的情况下,高强度的印版的末端部是飞入到旋转的排版辊对中,所以,与低强度印版的情况相比,该印版的末端部更加会被弹回而变得动作不稳定,产生向排版辊对卷绕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排版装置以及具有该排版装置的孔版印刷装置,无论从印刷滚筒剥离下来的印版的强度如何,都能防止其卷绕到排版辊对上,并且,可以用简单且廉价的结构来防止印版卷绕到排版辊对上。
另外,在第一目的的基础上或与之相独立地,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排版装置以及具有该排版装置的孔版印刷装置,通过适当地控制排版辊对的旋转速度,可以将使用后印版的末端部可靠地引入并夹持在排版辊对的咬入部,可以使印版大致均匀地伸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并达到上述目的,在各个技术方案的发明中,采用以下特征的手段/发明特定事项(以下称为“结构”)。
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涉及一种排版装置,具有排版辊对,该排版辊对夹持并剥离卷绕在印刷滚筒外周面上的使用后印版,同时将其引入,该印刷滚筒具有保持制版后印版的末端部的保持机构,在该排版辊对的一个辊侧设有与该一个辊同步旋转的叶片部件,该叶片部件具有比所述一个辊的外周面更向其离心方向延伸的多个弹性叶片,该弹性叶片边弹性变形边与所述排版辊对的另一个辊的外周面接触,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叶片部件的旋转轴向所述离心方向延伸的所述多个弹性叶片的长度,在所述辊的圆周方向上形成得不同,并且,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形成得大致相同。
在此,“所述多个弹性叶片的长度在所述辊的圆周方向上形成得不同”,除了包括如后述的实施方式和变型例等所示的那样,在辊的圆周方向上一个一个地交错的状态、或者几个几个地交错的状态以外,还包括在长弹性叶片之间形成多个短弹性叶片组的状态、在沿辊的圆周方向连续形成有多个长弹性叶片的长弹性叶片叶片组之间形成至少一个短弹性叶片的状态。
另外,“在旋转轴线方向上形成得大致相同”,除了包括弹性叶片的长度在叶片部件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相等的情况以外,还包括弹性叶片的长度在公差设定范围内的情况。换言之,意味着弹性叶片的末端处于同一圆周面上、即弹性叶片的末端对齐(以下同样)。
关于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排版装置中,与所述长度不同的所述多个弹性叶片相对应地,包含该叶片的厚度在内的形状不同。
关于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或2记载的排版装置中,在所述保持机构释放使用后印版的末端部后,使所述排版辊对开始旋转,边从所述印刷滚筒剥离使用后印版边将其引入,此时所述排版辊对的旋转速度设定为,在由所述排版辊对夹持住使用后印版的末端之前,旋转速度低于夹持住所述已剥离的使用后印版的末端进行剥离输送时所述排版辊对的旋转速度,然后使其旋转速度逐渐加快。
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是一种排版装置,具有排版辊对,该排版辊对夹持并剥离卷绕在印刷滚筒外周面上的使用后印版,同时将其引入,该印刷滚筒具有保持制版后印版的末端部的保持机构,在该排版辊对的一个辊侧设有与该一个辊同步旋转的叶片部件,该叶片部件具有比所述一个辊的外周面更向其离心方向延伸的多个弹性叶片,该弹性叶片边弹性变形边与所述排版辊对的另一个辊的外周面接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持机构释放使用后印版的末端部后,使所述排版辊对开始旋转,边从所述印刷滚筒剥离使用后印版边将其引入,此时所述排版辊对的旋转速度设定为,在由所述排版辊对夹持住使用后印版的末端之前,旋转速度低于夹持住所述已剥离的使用后印版的末端进行剥离输送时所述排版辊对的旋转速度,然后使其旋转速度逐渐加快。
技术方案5的发明是一种孔版印刷装置,具有印刷滚筒、推出机构以及排版装置,所述印刷滚筒具有保持制版后印版的末端部的保持机构,并将该制版后印版卷绕在外周面上,所述推出机构可摆动地配置在所述保持机构附近,沿所述印刷滚筒的轴线方向具有多个爪状部,该爪状部将卷绕在所述印刷滚筒外周面上的使用后印版的末端部向所述印刷滚筒的大致离心方向推出,所述排版装置剥离所述印刷滚筒外周面上的使用后印版并将其排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版装置是技术方案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解决上述课题的新型排版装置以及具有该排版装置的孔版印刷装置。下面例举本发明的主要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从叶片部件的旋转轴向离心方向延伸的多个弹性叶片的长度,在辊的圆周方向上形成得不同,并且,在旋转轴线方向上形成得大致相同,由此,在排版时,对于任何强度的使用后印版,均能可靠地将其末端部夹持在排版辊对之间,所以,可以防止因使用后印版的回弹而变得不稳定或卷绕在排版辊对上的问题,并且,可以用简单且廉价的结构来实现这一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与长度不同的多个弹性叶片相对应地,包含该叶片的厚度在内的形状不同,所以,即使弹性叶片的长度在辊的圆周方向上互不相同,也可以防止因排版辊对在旋转时振动而导致的下述问题,即,在使用后印版的末端部的引入时和输送中,使用后印版波动而卷绕到排版辊对上。
根据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根据上述结构,可以将使用后印版的末端部可靠地引入并夹持在排版辊对的例如咬入部中,可以使印刷滚筒的外周面和排版辊对之间的使用后印版大致均匀地伸展,这样,与在使用后印版的单侧或局部没有被夹持而松弛的状态下进行排版收纳动作的情况不同,可以在印版宽度方向上的大致整个面内将一定量的印版送入到例如印版收纳部,由此,可以稳定使用后印版收纳时的折叠动作,还可以防止在途中折叠、钩挂而导致排版堵塞的问题,并且,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发明的效果的基础上,可以更加可靠地防止使用后印版卷绕到排版辊对上,进行良好的排版动作。
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根据上述结构,可以将使用后印版的末端部可靠地引入并夹持在排版辊对的例如咬入部中,可以使印刷滚筒的外周面和排版辊对之间的使用后印版大致均匀地伸展,这样,与在使用后印版的单侧或局部没有被夹持而松弛的状态下进行排版收纳动作的情况不同,可以在印版宽度方向上的大致整个面内将一定量的印版送入到例如印版收纳部,由此,可以稳定使用后印版收纳时的折叠动作,还可以防止在途中折叠、钩挂而导致排版堵塞的问题。
根据技术方案5记载的发明,可以提供具有起到上述各发明效果的排版装置的孔版印刷装置。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孔版印刷装置的局部截面主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孔版印刷装置中的夹持器、排版装置周边的主要控制结构及它们的动作的局部截面放大主视图。
图3是表示图1的孔版印刷装置中的夹持器、夹持器基座以及推出部件周边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图1的孔版印刷装置中的夹持器以及推出部件周边在供版位置上的动作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图1的孔版印刷装置中的夹持器以及推出部件周边在排版位置上的动作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图4的动作的局部截面主视图。
图7是表示图5的动作的局部截面主视图。
图8(a)、(b)、(c)是表示图1的孔版印刷装置中的排版装置的排版辊对的主视图。
图9是表示图1的孔版印刷装置中的排版装置的排版辊对的主视图。
图10是表示排版辊对的旋转速度(圆周速度)控制的具体示例的速度线图。
图11(a)、(b)、(c)、(d)是表示在排版辊对的旋转速度(圆周速度)控制中使旋转速度从第一圆周速度向第二圆周速度变化的各种方式的速度线图。
图12(a)是变型例1中的排版装置的叶片辊的主视图,(b)是该叶片辊的侧视图。
图13是表示变型例2中的排版装置的叶片辊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包含实施例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在各实施方式以及变型例等中,对具有同样功能和形状等的部件和构成零件等构成要素进行一次说明后,采用同样的附图标记,其说明尽量省略。在附图中,为了简化说明,对于成对构成的没有必要特别加以区分说明的构成要素,仅通过适当说明其中的一个来代替其说明。为了简化附图和说明,即使对于应该在图中表示出来的构成要素,如在该图中没有特别说明的必要的话,则也适当地省略。在引用公开专利公报等中的构成要素进行说明的情况下,用带括号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以与各实施方式等的构成要素加以区别。
(第一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11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对本实施方式的孔版印刷装置100的结构进行简要说明。孔版印刷装置100具有图像读取装置(扫描装置)50、制版装置51、供纸装置52、印刷滚筒1、排纸输送装置53、作为排纸台的排纸托盘54、排版装置55等。所述图像读取装置(扫描装置)50读取未图示的原稿的图像,为公知的结构。所述制版装置51,根据由该图像读取装置50读取的图像信息或由未图示的个人电脑等外部连接设备输入的图像信息,对印版8进行制版,并且进行供版。所述供纸装置52供给作为供纸台的供纸托盘58上的印刷纸张P(以下称为“纸张P”)。所述排纸输送装置53吸引并输送从该印刷滚筒1上剥离下来的印刷后纸张P。所述排纸托盘54收纳由该排纸输送装置53输送来的纸张P。所述排版装置55从印刷滚筒1的外周面剥离并收纳使用后印版8。
下面对上述各装置和印刷滚筒1周边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制版装置51具有未图示的保持部件、压辊10、热敏头11、切断器12、反转辊对13和导板14。
印版8可以从呈卷状卷绕在芯材8b上的印版卷8a抽取。印版卷8a通过芯材8b可旋转地支承在未图示的保持部件上。印版8采用具有叠层结构的印版,例如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系的薄膜上通过粘接剂贴合作为支承体的日本纸纤维或合成纤维、或者日本纸和合成纤维混抄所得的材料。
对于印版8来说,若采用现有的印版,则使用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系等的薄膜厚度为大致1~2μm左右、其支承体的厚度为45~55μm左右、总厚度为50~60μm左右的印版。与之相对,在采用高画质的印版8的情况下,例如,可以使用薄膜结构与上述现有印版同样,而其支承体为25~30μm左右,总厚度为30~35μm左右的印版。该高画质的印版8在减少排版动作时的废墨等的同时,还减小了多孔质支承体自身的厚度,或使支承体纤维变细,从而可以降低由纤维眼导致的画质劣化。这样,与现有的印版相比,高画质的印版8的厚度较薄且强度较低,所以,高画质的印版8的强度与现有印版的强度相比下降30~50%。
在印版8的抽出方向X1的下游,设置有旋转自如地支承在未图示的制版部侧板上的压辊10、以及在其主扫描方向上具有多个发热元件的热敏头11。利用受到未图示的弹簧部件等施力机构施力的热敏头11,将印版8按压到压辊10上。热敏头11隔着印版8而相对于压辊10接近远离。
压辊10由未图示的步进马达向顺时针方向旋转驱动,从而可以从印版卷8a抽出印版8。
在压辊10的更下游侧,设有按既定长度切断制版后印版8的闸刀式切断器12。切断器12具有作为可动刀的上刀12a和作为固定刀的下刀12b。切断器12并不限于上述结构,也可以采用旋转刀移动型结构。
在切断器12的下游侧,配置有旋转自如地支承于上述制版部侧板上的反转辊对13,该反转辊对13以相互压接的状态设置。反转辊对13的速度设定为稍快于压辊10的圆周速度,在其与印版8之间滑动,同时对印版8施加适当的张力。在反转辊对13的下游侧,设置有将制版后印版8的末端部向后述的夹持器7引导的弯曲的导板14。
虽然未加以图示,但在图像读取装置50的上部,设有分离并输送原稿的自动原稿输送装置(ADF)。图像读取装置50具有公知的结构/功能,其按顺序自动输送由ADF输送来的原稿,同时进行读取,或者读取并未采用ADF而是载置于未图示的承载玻璃面上的原稿。
如图1和图2所示,印刷滚筒1具有设置在其外周部的圆筒状的印版滚筒。该印版滚筒在由开设有墨通过性的多个开孔的开孔部1a和墨不通过性的非开孔部1b构成的支承圆筒体的外周,卷装有多层未图示的丝网。
具有开孔部1a和非开孔部1b的上述支承圆筒体由例如不锈钢等金属薄板形成。在图1和图2中,开孔部1a表示为梨皮图案,在除夹持器7配置部周边之外的圆周上形成在既定范围内。在图1和图2中,非开孔部1b用阴影线表示,形成在夹持器7配置部的周边。上述丝网具有卷绕在与上述支承圆筒体的非开孔部1b大致对应的区域中且由例如树脂或金属制成的网体状的墨通过性区域部、以及与该墨通过性区域部相连的作为墨不通过性区域的皮革部。
如图2所示,上述支承圆筒体的两端部固定在作为端板的一对滚筒凸缘9上,该滚筒凸缘9配置在纸面的近前侧和里侧(在图2中表示纸面的里侧)。印刷滚筒1通过一对滚筒凸缘9旋转自如地支承在兼作支轴5的供墨管5周围。印刷滚筒1通过例如齿轮或皮带等公知的驱动传递机构与作为印刷滚筒驱动机构的主马达15相连,接受来自主马达15的驱动力,而被向图1和图2中的箭头A方向(顺时针)旋转驱动。主马达15由例如DC马达构成,固定在孔版印刷装置主体侧。
印刷滚筒1可在兼作其初始位置的排版位置和供版位置附近分别停止。在此,如图2所示,初始位置(排版位置)指的是,夹持器7位于印刷滚筒1的大致横向左侧或左斜上方的印刷滚筒1旋转位置,表示邻近排版辊对30的位置。供版位置指的是,夹持器7在图1中大致横向右侧的印刷滚筒1旋转位置。
使印刷滚筒1定位停止在初始位置(排版位置)和供版位置上的结构,采用与例如本申请的申请人所提出的日本特开平6-247031号公报的图1所示结构相同的结构。也就是说,如上述公报的图1所示那样,主要包括排版用定位销(22),植设在印刷滚筒1(在上述公报中为印版滚筒5)的滚筒凸缘9上,用来规定初始位置(排版位置);供版用定位销(21),用来规定供版位置;以及定位导向件(39),配置在孔版印刷主体侧(上述公报的图2中所示的侧板23)并固定在排版用动作臂(32)的另一端侧的弯曲(32a)部的里侧,形成有喇叭状的具有较大正面宽度的开口部(37)以及与该开口部(37)相连通的定位槽(38),该开口部(37)兼用于与排版用定位销(22)卡合和与供版用定位销(21)相卡合。
孔版印刷装置100具有检测印刷滚筒1的旋转角度、即印刷滚筒1的旋转位置的角度检测机构(旋转位置检测机构)。如图2所示,该角度检测机构由编码器板16、编码器传感器17、滚筒传感器探针18以及滚筒初始位置传感器19构成。
在主马达15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具有多个狭缝的编码器板16。在编码器板16附近的孔版印刷装置主体侧,配置有与编码器板16隔开既定间隔的、由光遮断器(透过型的光学传感器)构成的编码器传感器17。由主马达15的旋转驱动使编码器板16进行旋转动作,由编码器传感器17检测出与该编码器板16的旋转动作协动产生的脉冲数,从而检测印刷滚筒1的旋转角度和旋转速度。编码器板16和编码器传感器17是光旋转编码器,构成增量型的脉冲编码器。
在图2所示的印刷滚筒1里侧的滚筒凸缘9上,固定滚筒传感器探针18。该滚筒传感器探针18检测并算出印刷滚筒1的旋转位置,呈从滚筒凸缘9进一步向里侧突出的正面观察为大致“ㄑ”字形的形状。
另一方面,在与图2所示的印刷滚筒1里侧的滚筒凸缘9相对的孔版印刷装置主体侧的既定位置上,配置作为滚筒初始位置检测机构的滚筒初始位置传感器19。在处于也是排版位置的初始位置时,该滚筒初始位置传感器19通过与滚筒传感器探针18卡合而检测该初始位置。滚筒初始位置传感器19由透过型的光学传感器构成。
图2所示的印刷滚筒1的旋转位置,表示印刷滚筒1占据并停止于初始位置的状态。此时,滚筒初始位置传感器19的光路被印刷滚筒1侧的滚筒传感器探针18遮断,处于正检测出印刷滚筒1的初始位置的状态。该初始位置为印刷滚筒1的旋转角度(旋转位置)的检测基准。
除了将上述脉冲编码器配置于主马达15侧以外,还可以将其配置于印刷滚筒1侧。若在印刷滚筒1侧配置与上述脉冲编码器同样的编码器,则可以排除因连接主马达15和印刷滚筒1之间的齿轮或皮带等(旋转驱动力传递机构)的齿隙或皮带的伸长所导致的印刷滚筒1的旋转角度偏差/变动等,可以直接且准确地检测印刷滚筒1的旋转角度。
在印刷滚筒1的内部,未图示的侧板沿其轴线方向隔开间隔地固定在供墨管5上。支承墨辊2的轴部被支承在这些侧板之间,从而旋转自如。在未图示的齿轮或皮带等驱动传递机构的作用下,墨辊2与印刷滚筒1同步地向同一方向旋转驱动。
与墨辊2的外周面隔开微小间隔地设置刮刀辊3,该刮刀辊3计量形成于墨辊2和刮刀辊3之间的断面呈大致楔形的墨池4中的墨,并呈薄膜状地将其供给到墨辊2的外周面上。墨池4的墨由未图示的墨供给装置从设置在印刷滚筒1外部的墨盒等吸取,从供墨管5的供给孔5a以滴下的方式供给,通过墨辊2和刮刀辊3的旋转而混炼。印刷滚筒1相对于孔版印刷装置主体构成沿其轴线方向与上述墨供给装置和上述墨盒等一体化了的滚筒组件,可相对于孔版印刷装置主体装卸。
如图1至图3所示,在印刷滚筒1的非开孔部1b表面上,沿着印刷滚筒1的一条母线,设有具有平坦面的平台6和作为印版夹持部件的夹持器基座48。夹持器基座48由例如强磁性体构成。如图3至图7所详细表示的那样,在夹持器基座48上,沿夹持器轴25的方向形成有多个呈大致U字形的槽部48a、48b。在该槽部中松动地嵌入与后述推出部件36一体成形的多个爪状部36a、36b。
作为与平台6和夹持器基座48平行地夹持/保持制版后印版8末端部的保持机构的夹持器7,通过夹持器轴25可旋转既定角度地得到支承,即夹持器7的自由端部可摆动地得到支承。如图3所示,夹持器7和夹持器基座48至少长于所使用的最大尺寸(双点划线所示)印版8的印版宽度方向Y的尺寸,沿着印刷滚筒1的轴线方向延伸设置。
如图3至图7所详细表示的那样,夹持器7主要由磁体板7a和夹持板7b构成,与固定在平台6上的夹持器基座48相对地自由开闭。该磁体板7a由弹性的永久磁体(例如橡胶磁体)制成。在夹持板7b的夹持器轴25方向上的两端部,一体形成有弯曲成曲柄状的升降爪7c和下垂片7d。夹持板7b由例如不锈钢等金属一体成型。磁体板7a由适当的双面粘接带等粘贴/固定在夹持板7b上。
图1和图3表示通过夹持器7的关闭动作而将从制版装置51供给来的制版后印版8末端部夹持/夹紧在其与夹持器基座48之间的状态。
在夹持器轴25的一端,实质上一体地安装有与上述日本特开平6-247031号公报的图8和图9所示的夹持器驱动杆(20)同样的夹持器驱动杆26。在夹持器驱动杆26上形成有卡合面26a。在上述日本特开平6-247031号公报的图1、图2、图6和图7所示供版用动作臂(25)或排版用动作臂(32)处于第一或第三位置时,该卡合面26a与供版用动作臂(25)或排版用动作臂(32)的各卡合部(26,35)相卡合。
另一方面,在孔版印刷装置主体侧,配置有与上述日本特开平6-247031号公报的图1、图2、图6和图7所示的原纸卡止装置(60)相同的开闭装置(未图示)。该开闭装置具有与印刷滚筒1处于初始位置(排版位置)和供版位置时开闭夹持器7的供版用动作臂(25)、排版用动作臂(32)、以及与齿条驱动马达(45)相同的图2所示齿条驱动马达45等。
在夹持器7附近,可摆动地设置推出部件36。推出部件36具有作为推出机构的结构/功能,沿印刷滚筒1的轴线方向具有多个将卷绕在印刷滚筒1外周面的使用后印版8末端部向印刷滚筒1的大致离心方向推出的爪状部36a、36b。推出部件36由例如不锈钢等具有弹性的薄板构成,相对于印刷滚筒1的轴线方向的中央呈对称形状地设置在其左右两侧。在推出部件36上,除了呈梳齿状形成在其自由端部侧的上述多个爪状部36a、36b外,在其两端部一体地形成有可与夹持板7b的升降爪7c接触的卡合爪36c。
在印刷滚筒1两端部的滚筒凸缘9的卡合爪36c附近,形成有在夹持器7开闭时防止与卡合爪36c干涉的退让凹部9a。在图4至图7中,夸张/放大地示出了滚筒凸缘9的形状、推出部件36和夹持器基座48的厚度等。
在日本特开2004-195873号公报(专利文献3)中,对于多个爪状部36a、36b的沿印刷滚筒1外周面方向上的长度,对应于使用后印版8的两侧缘侧配置的爪状部36a比对应于使用后印版8的内侧配置的爪状部36b长,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爪状部36a、36b的长度可以相同。
如图1和图3所示,当夹持器7关闭时,推出部件36的爪状部36a、36b嵌入/收纳在夹持器基座48的槽部48a、48b内。推出部件36的爪状部36a、36b,仅在如后述那样夹持器7大幅地张开既定角度θ2以上的排版工序中,从夹持器基座48向印刷滚筒1的大致离心方向突出,从而进行将使用后印版8的末端部向该方向推出的动作。
推出部件36的基端部固定在旋转轴37上。该旋转轴37可自由转动既定角度地支承在比夹持器轴25的配置部靠印刷滚筒1的图2中箭头方向A的后方的平台6上。旋转轴37沿印刷滚筒1的轴线方向与夹持器轴25平行地设置。推出部件36的自由端部与夹持器7的开闭动作联动地,在图2中,以旋转轴37为中心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摆动。
如图5和图7所示,当未图示的排版用动作臂(32)摆动到第三位置而与夹持器驱动杆26相卡合,使得夹持器7张开到既定角度θ2以上时,推出部件36与该夹持器7的敞开动作联动地进行摆动。
虽然说明分前后,但是夹持器基座48的多个槽部48a、48b配置成,在夹持制版后印版8和未制版印版8时,比该印版8的末端更靠内侧,印版8的末端部由夹持器基座48和夹持器7夹持/夹紧。
在图1和图2中,配置于印刷滚筒1左侧的排版装置55具有排版辊对30。该排版辊对30夹持卷绕在印刷滚筒1外周面上的使用后印版8,一边将其剥离一边将其引入。该排版辊对30具有相互压接的上排版辊31和下排版辊33,构成这些辊的轴部的旋转轴38、39旋转自如地支承在未图示的排版组件侧板上。在下排版辊33上固定未图示的驱动齿轮,通过与之相啮合的未图示的齿轮列等驱动传递机构,下排版辊33与作为驱动机构的例如步进马达75相连。
步进马达75具有用于旋转驱动排版辊对30的作为驱动机构的功能。由此,上排版辊31和下排版辊33如图2所示在步进马达75的驱动下向相反方向旋转,在该图2中,上排版辊31顺时针旋转,下排版辊33逆时针旋转。上述驱动机构也可以是DC马达等,但现采用容易改变旋转速度、容易控制、价格较为低廉的步进马达75。
如图9所示,排版辊对30沿印刷滚筒1的轴线方向隔开间隔地设有多个,在各排版辊对30的上排版辊31的侧面,设有与该上排版辊31同步旋转的作为叶片部件的叶轮32(以下改称为“叶片辊32”)。
如图2、图8和图9所示,叶片辊32具有辊状的辊基部32b和多个弹性叶片32a。该辊基部32b固定在上排版辊31的旋转轴38上。该多个弹性叶片32a从该辊基部32b沿上排版辊31的离心方向(半径方向)呈放射状地延伸,并具有使其末端(自由端)比上排版辊31的外周面/外径更向外方突出的长度。上排版辊31和叶片辊32由具有耐油性/耐墨性的例如丁腈橡胶或硅橡胶等弹性体形成。若用相同材料一体成型上排版辊31和叶片辊32,则容易制造和组装。
弹性叶片32a有与使用后印版8末端部接触而将使用后印版8引入上排版辊31和下排版辊33之间的咬入部的作用,并有通过拍打使用后印版8来防止已剥离的印版8粘附到上排版辊31周面上的功能。
如图8所详细表示的那样,弹性叶片32a的形状为,从包含旋转轴38的辊基部32b向离心方向延伸的多个弹性叶片32a的长度在叶片辊32的圆周方向上互不相同地形成,并且,在旋转轴38的轴线方向(以下称为“旋转轴线方向”)上形成得相同,也就是说,其末端在该旋转轴线方向上对齐地形成。在该特有的弹性叶片32a的形状的作用下,容易钩挂使用后印版8的末端部。
在此,在将弹性叶片32a中长的叶片32a(以下简称“长叶片”)的长度设为1时,按0.5~0.7左右的比例设定/形成短的叶片32a(以下简称“短叶片”)的长度。另外,叶片的厚度为0.5~2mm左右,例如当长叶片为1.5~2mm左右时,设定短叶片为0.5~1.5mm左右。这是为了在其与下排版辊33之间输送使用后印版8时,消除长/短叶片的输送力之间的差异。图9用截面表示叶片辊32中的弹性叶片32a的短叶片部位,表示弹性叶片32a的短叶片长度在旋转轴线方向上相等且其末端对齐的状态。
如图8(a)、图8(b)所示,当弹性叶片32a即将到达图2所示的状态时,即如后面详述的那样,在由推出部件36推起使用后印版8的末端部,从而弹性叶片32a与被释放了的使用后印版8末端部相接触、进行排版时,弹性叶片32a的末端部与下排版辊33的外周面抵接而弯曲变形。此时,弹性叶片32a的长度变短,弹力变强,作用如图8(b)的粗箭头所示那样的下压下排版辊33的力F1。因此,如图8(c)所示,在以相同的厚度t用相同材料形成长/短叶片时,如该图的粗箭头所示那样,在排版辊对30上作用力F2(>F1),当向图中箭头方向旋转时,排版辊对30振动,从而会导致印版8末端部的引入和输送变得不稳定,因此,希望长/短叶片的厚度t存在差值。若产生振动,则在印版8的末端部的引入时和输送中,印版8产生波动,容易产生向排版辊对30的卷绕。在此,“向排版辊对30的卷绕”指的是,使用后印版8的末端部卷绕在上排版辊31、叶片辊32和下排版辊33中的至少一个上。
长/短弹性叶片32a的叶片宽度(在图8中为纸面进深方向上的尺寸,在图9中为左右方向上的尺寸)均设定/形成为3~5mm。
也就是说,若将所有弹性叶片32a的尺寸均形成得较长并使其末端对齐,则使用后印版8的末端部会被弹回,但是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叶片辊32在圆周方向上交错形成短叶片,所以,在被长叶片夹入的短叶片部分形成空间40,印版8的末端部进入该空间40,不会被弹回,而是能被可靠地引入排版辊对30的咬入部。通过加宽设置弹性叶片32a的间距,容易使印版8的末端部进入,但却会导致排版辊对30的咬入部的输送力变弱,从而对间距的增加有所限制。关于间距的适当范围的示例,以叶片辊32的旋转轴38的旋转中心为中心,将相邻的弹性叶片32a之间所成的角度设为45°~72°左右为宜。
本实施方式的排版装置55具有排版辊对30,该排版辊对30具有弹性叶片32a的长/短叶片形成为上述那样的特有形状/长度的叶片辊32。而日本特开2004-195873号公报(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排版装置(55)具有排版辊对(30),该排版辊对(30)具有叶片均形成为长叶片(弹性叶片32a)的叶轮(32)。在本实施方式的排版装置55和对比文件3的排版装置(55)中,将印版8变化为多种强度来进行比较试验,结果发现,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8(a)、图8(b)所示的装置不会产生向排版辊对30的卷绕,而且也不发生排版堵塞,在效果方面可以获得明显的差别。
下排版辊33由树脂(例如ABS树脂或聚缩醛树脂)形成,并进行了齿形加工或滚花加工处理,以便能够减小下排版辊33与使用后印版8的接触面积,从而减轻含有墨的使用后印版8贴附其外周面上的问题。
由于弹性叶片32a具有与使用后印版8接触得少的柱状形状,所以,与日本特开2000-43394号公报的图3所示的现有弹性叶片(13)相比,可以减轻使用后印版8贴附的问题。
在排版辊对30的左侧,设有作为压缩部件的压缩板34。该压缩板34的一端侧可旋转地支承在上述排版组件侧板之间,以轴部为中心沿箭头方向(上下方向)摆动。压缩板34的自由端侧通过与排版辊对30邻近的位置,边按压由排版辊对30排出的已剥离印版8即废印版8d,边沿排版盒35的壁面移动,从而在使废印版8d移动到排版盒35里部的同时对其进行压缩收纳。
压缩板34由未图示的马达等在既定的时刻驱动。排版盒35可自由装卸地设置于未图示的排版装置主体,可以适当地废弃装满的废印版8d。
下面参照图2,对孔版印刷装置100的夹持器7的开闭控制结构和排版控制结构进行说明。
在图2中,控制机构77用来进行本实施方式的孔版印刷装置100中的主要是夹持器7的开闭控制以及排版控制中的、对排版辊对30的驱动控制。以下为了简化说明,对下述情况进行说明,即,设有对孔版印刷装置100的除上述控制以外的所有动作进行控制的未图示的主控制机构,该主控制机构和控制机构77彼此收发指令信号和开/关信号或数据信号等。
控制机构77具备微型计算机,该微型计算机具有未图示的CPU(中央运算处理装置)、I/O(输入输出)端口、RAM(可读写的存储装置)、ROM(只读存储装置)以及未图示的计时器等,并具有通过信号总线将这些装置加以连接的结构。
控制机构77的上述CPU通过上述输入端口和各传感器输入电路,与编码器传感器17和滚筒初始位置传感器19电连接,从编码器传感器17接收有关印刷滚筒1的旋转角度的输出信号(数据信号脉冲信号)、从滚筒初始位置传感器19接收用来检测印刷滚筒1的初始位置的输出信号(开/关信号)。由此,控制机构77根据来自滚筒初始位置传感器19的作为印刷滚筒1旋转角度的基准的初始位置信号、以及有关主马达15的旋转量(转速)的来自编码器传感器17的脉冲数,计算印刷滚筒1的旋转位置,判断后述排版辊对30的起动(开始旋转驱动)时刻等。
控制机构77的上述CPU,通过包括上述输出端口和未图示的控制电路的马达驱动电路76,与步进马达75电连接,向马达驱动电路76发送控制步进马达75的指令信号。另外,控制机构77通过包括上述输出口和未图示的控制电路的马达驱动电路,与开闭夹持器7的上述开闭装置的齿条驱动马达45电连接,向该马达驱动电路发送控制齿条驱动马达45的指令信号。
控制机构77的RAM,暂时存储上述CPU的计算结果,或随时存储来自编码器传感器17的有关印刷滚筒1旋转角度的输出信号、来自滚筒初始位置传感器19的用于检测印刷滚筒1初始位置的输出信号,进行这些信号的输入输出。
在控制机构77的上述ROM中,预先存储有用于使上述CPU发挥后述控制功能的下述内容,即、“下述脉冲数的关系数据,所述脉冲数是用于以与排版辊对30的起动(旋转驱动开始)时刻和旋转驱动结束时刻相关的使用后印版8伸展所需时间旋转驱动排版辊对30的、供给到步进马达75的脉冲数”、“用于改变排版辊对30的圆周速度(旋转速度)的供给到步进马达75的脉冲的频率与下述脉冲数的关系数据,所述脉冲数是自编码器传感器17输出的、有关印刷滚筒1旋转速度的脉冲数”、“用于改变供给到步进马达75的脉冲的频率的程序”以及“与夹持器7的开闭动作和排版动作等有关的程序”等。
控制机构77的上述CPU具有如下控制功能参照来自编码器传感器17的有关印刷滚筒1旋转角度的输出信号(脉冲数信号)、来自滚筒初始位置传感器19的用于检测印刷滚筒1的初始位置的输出信号,起动齿条驱动马达45,从而夹持器7释放使用后印版8的末端部,然后,通过马达驱动电路76控制步进马达75使得排版辊对30开始旋转,并且,关于在从印刷滚筒1剥离使用后印版8的同时将其引入时排版辊对30的旋转速度(圆周速度),在用排版辊对30夹持住使用后印版8末端之前,通过马达驱动电路76控制步进马达75,使得排版辊对30以低于夹持并输送已剥离的使用后印版8末端时排版辊对30的旋转速度(圆周速度)的速度旋转,并且其旋转速度(圆周速度)逐渐加快。
在此,通过使逐渐加快排版辊对30的旋转速度(圆周速度)的控制动作持续既定时间,而使处于印刷滚筒1和排版辊对30的咬入部之间的使用后印版8伸展所需的时间,自然会随着例如构成排版辊对30的构成部件等的尺寸/形状或驱动时的圆周速度、以及由印版8支承体的厚度影响的印版强度(硬挺度)等变化。
排版辊对30的旋转速度(圆周速度)的改变,可通过下述方式容易地实现,即,通过控制机构77改变供给到步进马达75的脉冲的频率(pps脉冲数/秒),也就是改变脉冲间隔(若减小脉冲间隔则加速,若间隔恒定则匀速,若扩大脉冲间隔则减速)。就实施例而言,可以用例如市面上出售的微型计算机容易地构成控制机构77。
如图1等所示,在印刷滚筒1的下侧,设置有用于将纸张P按压在印刷滚筒1上的制版后印版8上的按压机构21。按压机构21具有旋转自如地支承在未图示的孔版印刷装置主体侧板上的臂轴22a、一端侧固定在该臂轴22a上的按压辊臂对22、以及轴部支承在该按压辊臂对22的另一端侧而旋转自如地设置的按压辊23。
在臂轴22a的一端侧,设有未图示的凸轮从动件,在未图示的拉簧等施力机构的作用下,按压辊23沿着与印刷滚筒1同步旋转的未图示的凸轮而接近、远离印刷滚筒1。除了印刷时以外,通过未图示的卡止机构,将按压辊23保持在离开印刷滚筒1的实线所示位置上。可以采用直径与印刷滚筒1的外径大致相同的按压滚筒等作为按压机构。
供纸装置52具有堆叠纸张P且升降自如的作为供纸台的供纸托盘58、从最上面的纸张P起将纸张P按顺序一张张分离并加以供给输送的作为分离供纸机构的供纸滚子59、60以及分离滚子61、和在既定时刻向印刷滚筒1和按压辊23之间的压印部输送被分离供给来的纸张P的校准调节辊对20。
在印刷滚筒1的左下侧设有剥离爪62,该剥离爪62与印刷滚筒1接近,将纸张P从印刷滚筒1的表面剥离,并以轴部为中心自由摆动。由剥离爪62剥离下来的纸张P在风扇64的吸引力作用下被排纸输送装置53的输送辊63吸附着输送,然后被排出到作为排纸台的排纸托盘54中。
下面说明孔版印刷装置100的动作。在孔版印刷装置100的初始状态下,在印刷滚筒1的外周面仍残留安装有在前一次印刷中使用过的使用后印版8,印刷滚筒1停止在夹持器7位于图2的大致横向左侧或左斜上方的印刷滚筒1旋转位置上,即停止在印刷滚筒1的旋转角度为0°(初始位置排版位置)的位置上。
在该初始状态下,原稿设置在未图示的ADF中,由未图示的操作面板的数字键等输入设定印刷张数。然后,通过按下配置在上述操作面板上的起动按钮等的操作等,发出起动信号,以此作为触发信号,首先进行排版工序。
以上述起动信号作为触发信号,起动用于开闭驱动夹持器7的未图示的开闭装置的齿条驱动马达45。通过驱动上述开闭装置的齿条驱动马达45,如图2所示那样夹持器7敞开,与之联动地,借助推出部件36进行推起使用后印版8末端部的动作。
也就是说,如图5和图7所示,未图示的排版用动作臂(32)向第三位置摆动,夹持器7成为张开到比供版所需的既定角度θ1更大的排版用角度θ2的状态,从而与升降爪7c的上升联动地抬升卡合爪36c,由此,推出部件36的爪状部36a、36b从槽部48a、48b向朝向印刷滚筒1的大致离心方向突出的方向摆动,由此,使用后印版8的末端部(包括其两侧缘部)在印版宽度方向Y上的整体被可靠地推起、释放,而变成自由状态,在该状态下,可以可靠地进行使用后印版8末端部向排版辊对30的交接。这样,可以更可靠地防止排版堵塞的发生。
接下来,根据来自控制机构77的指令,使步进马达75开始旋转驱动(起动),从而使排版辊对30开始低速旋转。然后,逐渐加快排版辊对30的旋转速度(圆周速度),在持续了既定时间后停止。通过进行这样的动作,在低速旋转的排版辊对30中,被释放了的使用后印版8末端部可靠地接触叶片辊32的弹性叶片32a,被可靠地引入并夹持在上排版辊31和下排版辊33的咬入部。并且,控制步进马达75,以达到使排版辊对30和印刷滚筒1外周面之间的使用后印版8大致均匀伸展所需的旋转速度。
从齿条驱动马达45起动(夹持器7敞开,使用后印版8的末端部成为释放/自由状态)到步进马达75起动的时间,与所采用的印版的强度有关,但从实验结果来看,希望是0.1~0.5秒左右的时间。若不足0.1秒,则与现有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同样,存在释放了的使用后印版8末端部被叶片辊32的弹性叶片32a弹回的问题;而若超过0.5秒,则存在包括装版印刷到得到最初印刷物的FPT(初次打印时间)长的问题,因而不优选。
参照图10和图11,对上述排版辊对30的旋转速度控制进行详细说明。
在图10和图11中,第一圆周速度指的是夹持/咬住使用后印版8的包括末端的末端部时排版辊对30的圆周速度(指上排版辊31的外周面的速度),设定为后述第三圆周速度的0.1~0.5倍。
第二圆周速度指的是夹持/咬住使用后印版8的末端部后、使该印版8在与印刷滚筒1之间大致均匀地伸展时排版辊对30的圆周速度,设定为后述第三圆周速度的0.5~1.0倍。
第三圆周速度指的是以第二圆周速度使使用后印版8大致均匀地伸展后、从印刷滚筒1剥离该印版并加以输送时排版辊对30的圆周速度,换言之,指的是夹持引入并剥离输送使用后印版8时的引入时排版辊对30的圆周速度,设定为印刷滚筒1的圆周速度的1.0~1.4倍。
在将释放了的使用后印版8的末端部可靠地引入上排版辊31和下排版辊33的咬入部时,希望排版辊对30的旋转速度(圆周速度)为较低的速度,将其设定为较慢的第一圆周速度,即,排版辊对30与印刷滚筒1的旋转同时旋转、夹持引入并剥离输送使用后印版8时的引入时圆周速度即第三圆周速度的十分之一至一半(具体地说为第三圆周速度的0.1至0.5倍)。
另外,在将使用后印版8的末端部引入排版辊对30的咬入部后、使用后印版8在排版辊对30和印刷滚筒1的外周面之间大致均匀地伸展时,希望排版辊对30的速度快于第一圆周速度,将其设定为第三圆周速度的一半至与之相同的较慢的第二圆周速度(具体地说为第三圆周速度的0.5~1.0倍)。
也就是说,根据来自控制机构77的指令进行如下控制从上述ROM调用下述脉冲频率的脉冲数据,将该既定的脉冲供给到步进马达75,所述脉冲频率例如使得以第三圆周速度的0.2倍开始旋转,用两秒加速到圆周速度的1.0倍后停止。这样,从引入印版8的末端部到伸展之前,排版辊对30的圆周速度(从第一圆周速度到第二圆周速度)的加速时间(旋转动作所需的时间)为0.5~2秒。
在此,如果排版辊对30的圆周速度为恒定速度,且不足上述引入时圆周速度的0.5倍,则上述FPT过长,而且,在将使用后印版8的末端部引入排版辊对30的咬入部后,使用后印版8在排版辊对30和印刷滚筒1的外周面之间大致均匀伸展时的伸展力较弱,从这些方面考虑,是不优选的。
另外,若将释放了的使用后印版8末端部可靠地引入上排版辊31和下排版辊33的咬入部时的圆周速度超过0.5倍,则从以下方面考虑并不优选。即,排版辊对30的圆周速度相对于应夹持/咬住的使用后印版8来说过快,从而导致该印版8末端部的角部被弹回而成为折边状态或破损,进而导致卷绕。在将折边的印版8或末端部破损了的印版8排出并收纳在排版盒35中时,存在无法折叠成漂亮的褶皱状而减少了排出收纳量的问题、和破损的印版片或回弹的印版变得不稳定而卷绕在排版辊对30上成为下次排版时的障碍的问题等,所以,若将排版辊对的圆周速度设定为上述引入时圆周速度的0.1~0.5倍,则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不会产生使用后印版8末端部的角部的折边或破损的问题,可以可靠地夹持/咬入使用后印版8的末端部。
在上述的旋转速度控制中,通过控制机构77“逐渐加快其圆周速度”指的是,从由排版辊对30夹持/咬住使用后印版8末端部时起,到该印版8在排版滚对30与印刷滚筒1之间大致均匀地伸展之前,逐渐加快排版辊对30的旋转速度(圆周速度)(排版辊对30开始旋转后,从第一圆周速度变化到第二圆周速度)。在图10中,到达第一圆周速度、第三圆周速度之前的斜率,表示步进马达75的旋转驱动开始所需的延迟曲线。
在排版辊对30的旋转速度(圆周速度)从第一圆周速度变化到第二圆周速度的方式中,如图11(a)至图11(d)所示,存在几种变形(t”=0.5~2.0秒(s))。
第一,如图11(a)所示,例举了从第一圆周速度到第二圆周速度直线变化的情况。
第二,如图11(b)所示,例举了在将第一圆周速度维持了一定时间t’(=t”/3~t”/2)后,直线变化到第二圆周速度的情况。
第三,如图11(c)所示,例举了在将第一圆周速度维持了一定时间t’(=t”/3~t”/2)后,急剧变化到第二圆周速度并维持到t”的情况。
第四,如图11(d)所示,例举了曲线以描绘曲线R的方式变化(例如正弦曲线)的情况。
在使用后印版8的末端部被咬入排版辊对30、排版辊对30进行了既定时间的上述旋转动作后,当由未图示的检测机构检测到已剥离的印版8末端被引入到排版辊对30的咬入部后,暂时停止排版辊对30的旋转。然后,上述开闭装置动作,关闭夹持器7,紧接着开始旋转驱动(起动)主马达15,从而印刷滚筒1开始绕支轴5沿图2中双点划线所示的箭头A方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与此同时,再次驱动排版辊对30旋转,从而已剥离的印版8在印刷滚筒1旋转的同时被夹持在上排版辊31和下排版辊33之间,借助叶片辊32防止其粘附到上排版辊31上,同时将其从印刷滚筒1的表面依次剥离,然后将其以褶皱状叠放在压缩板34和排版盒35的空间部中并加以收纳。
作为上述检测机构的一例,例举有配置在图2中的排版辊对30的咬入部附近(通过图2的咬入部形成的排版路径的左上方附近)的、由反射型光学传感器构成的印版检测传感器。
在该排版动作时,根据来自控制机构77的指令,从上述ROM调用与既定脉冲频率的脉冲相关的数据,将该既定的脉冲供给到步进马达75,所述脉冲频率使得排版辊对30的上述引入时圆周速度达到等于排版时印刷滚筒1的圆周速度(滚筒圆周速度)或大于滚筒圆周速度的第三圆周速度(具体地说为滚筒圆周速度的1.0~1.4倍)。排版辊对30的旋转速度切换与印刷滚筒1的旋转同时进行。
在此,若排版辊圆周速度(引入时圆周速度)不足滚筒圆周速度的1.0倍,则有下述问题,即,由排版辊对30夹持引入并输送的印刷滚筒1上的使用后印版8积存过多而会产生排版堵塞,或者使用后印版8上附着的墨与孔版印刷装置100内部的构成零件或部件等接触而污染印刷装置内部;而若超过了1.4倍,则有下述问题,即,过度拉伸印刷滚筒1上的使用后印版8而导致夹持输送中的印版8破损,或无法得到折叠成漂亮的褶皱状等优点,从这点考虑,不优选。
完成使用后印版8从印刷滚筒1表面的剥离后,印刷滚筒1旋转到夹持器7位于图2中的大致横向右侧的供版位置,然后停止。在印刷滚筒1停止到供版位置的状态下,上述开闭装置动作、未图示的供版用动作臂(25)摆动到第一位置,如图4和图6所示,夹持器7成为打开到供版所需的既定角度θ1内的状态。此时,升降爪7c和卡合爪36c在抵接状态下位于退让凹部9a上方,推出部件36的爪状部36a、36b嵌入夹持器基座48的槽部48a、48b内,因此,供版时借助夹持器7和夹持器基座48进行的制版后印版8末端部的供版(装版),可不与爪状部36a、36b干涉地可靠进行。
当处于供版待机状态时,原稿被输送到图像读取装置50中,经由CCD、A/D转换器、制版控制装置等,对应于图像信息对热敏头11的发热元件以脉冲状通电。然后进行制版,即,使热敏头11向主扫描方向动作,并且未图示的步进马达旋转,由压辊10和反转辊对13等沿副扫描方向输送印版8,对印版8的薄膜部分进行加热穿孔。
借助于导板14,制版后印版8的末端部被引导到平台6的夹持器基座48和夹持器7之间,当根据未图示的步进马达的步数等信息判断出制版后印版8末端部到达夹持器7的夹持区域时,借助上述开闭装置关闭夹持器7,吸附并夹持制版后印版8的末端部。在夹持该制版后印版8的末端部的同时,以与印版8的输送速度大致相同的速度再次使印刷滚筒1旋转,进行使制版后印版8卷绕到印刷滚筒1的外周面上的印版卷装动作。
当根据未图示的步进马达的步数判断出制版完毕时,切断器12动作、切断印版8,并且,停止压辊10和反转辊对13等,当切断了的制版后印版8的后端在印刷滚筒1的旋转作用下被完全从制版装置51抽出时,完成印版向印刷滚筒1卷装的动作。
与该供版/卷装动作同时地,排版装置55的压缩板34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使呈褶皱状收纳着的废印版8d沿排版盒35的壁面移动,在向里部按压废印版8d并使之压缩的状态下停止在既定位置。在既定时间后,压缩板34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复原到初始位置。
当完成制版后印版8向印刷滚筒1的卷装时,供纸滚子59、60动作,在供纸滚子60和分离棍子61的分离作用下,来自供纸托盘58的纸张P被一张张地分离并向纸张输送方向X供给输送,由在既定时刻旋转的校准调节辊对20向印刷滚筒1和按压辊23之间输送。当由未图示的纸张传感器检测到纸张P的进入时,解除按压机构21的未图示的卡止机构,从而在未图示的凸轮的旋转和未图示的拉伸弹簧等施力机构所施加的力的作用下,按压辊23上升,将纸张P按压到印刷滚筒1上的制版后印版8上,向印版8填充墨,这样进行装版。
通过接近/离开印刷滚筒1的剥离爪62,将纸张P从印刷滚筒1的表面剥离,并由排纸输送装置53等进行输送,排出并堆叠到排纸托盘54上。然后,按同样的动作进行设定张数的印刷。
第一实施方式的孔版印刷装置100以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43394号公报)所记载的排版装置为基础进行了改良,以获得上述效果,所以自然可以得到日本特开2000-43394号公报的第0038和0041段等所记载的基本效果(在以下的变型例中也是同样的)。
同样,第一实施方式的孔版印刷装置100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6-247031号公报)所记载的原纸卡止装置为基础进行了改良,以获得后述效果,所以自然可以得到上述现有技术和日本特开平6-247031号公报所记载的基本效果(在以下的变型例中也是同样的)。
图12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型例1。
与图8和图9所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排版辊对30的叶片辊32相比,该变型例1仅在用叶片辊32A来代替叶片辊32这一点上与之不同。与叶片辊32相比,叶片辊32A仅在下面一点上不同,即,不是在多个弹性叶片32a的短叶片的厚度t方面使长短叶片不同,而是如图12(b)所示那样,使短叶片在旋转轴线方向上的宽度b窄于长叶片的该宽度。
例如,设定/形成长叶片的宽度b为3~5mm,短叶片的宽度b为1.5~2mm左右。关于弹性叶片32a的厚度t,长/短叶片均设定/形成为1.5~2mm左右。在本变型例中,弹性叶片32a中的长/短叶片的离心方向长度,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设定/形成为特有的形状,其作用和优点与图8(a)、图8(b)等所示的相同。
图13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型例2。
与图8和图9所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排版辊对30的叶片辊32相比,该变型例2仅在用叶片辊32B来代替叶片辊32这一点上与之不同。叶片辊32B仅在以下方面与叶片辊32不同,即,多个弹性叶片32a中的长短叶片的厚度t均为相同程度的0.5~1.5mm,而且,仅在长叶片的根部作出10度(10°)左右的锥面以提高长叶片的弹力。多个弹性叶片32a中的长/短叶片在图纸进深方向上的宽度均设定/形成为相同。本变型例的作用和优点也与图8(a)、图8(b)等所示的相同。
在变型例1、2中,自然也可以应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包含排版辊对30的旋转速度控制动作等的控制动作,以获得上述效果。
上面,对本发明的包含实施例的特定实施方式等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等,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将其适当地组合而构成,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对应于其必要性和用途等可构成各种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也是不言而喻的。
权利要求
1.一种排版装置,具有排版辊对,该排版辊对夹持并剥离卷绕在印刷滚筒外周面上的使用后印版,同时将其引入,该印刷滚筒具有保持制版后印版的末端部的保持机构,在该排版辊对的一个辊侧设有与该一个辊同步旋转的叶片部件,该叶片部件具有比所述一个辊的外周面更向其离心方向延伸的多个弹性叶片,该弹性叶片边弹性变形边与所述排版辊对的另一个辊的外周面接触,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叶片部件的旋转轴向所述离心方向延伸的所述多个弹性叶片的长度,在所述辊的圆周方向上形成得不同,并且,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形成得大致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版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长度不同的所述多个弹性叶片相对应地,包含该叶片的厚度在内的形状不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持机构释放使用后印版的末端部后,使所述排版辊对开始旋转,边从所述印刷滚筒剥离使用后印版边将其引入,此时所述排版辊对的旋转速度设定为,在由所述排版辊对夹持住使用后印版的末端之前,旋转速度低于夹持住所述已剥离的使用后印版的末端进行剥离输送时所述排版辊对的旋转速度,然后使其旋转速度逐渐加快。
4.一种排版装置,具有排版辊对,该排版辊对夹持并剥离卷绕在印刷滚筒外周面上的使用后印版,同时将其引入,该印刷滚筒具有保持制版后印版的末端部的保持机构,在该排版辊对的一个辊侧设有与该一个辊同步旋转的叶片部件,该叶片部件具有比所述一个辊的外周面更向其离心方向延伸的多个弹性叶片,该弹性叶片边弹性变形边与所述排版辊对的另一个辊的外周面接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持机构释放使用后印版的末端部后,使所述排版辊对开始旋转,边从所述印刷滚筒剥离使用后印版边将其引入,此时所述排版辊对的旋转速度设定为,在由所述排版辊对夹持住使用后印版的末端之前,旋转速度低于夹持住所述已剥离的使用后印版的末端进行剥离输送时所述排版辊对的旋转速度,然后使其旋转速度逐渐加快。
5.一种孔版印刷装置,具有印刷滚筒、推出机构以及排版装置,所述印刷滚筒具有保持制版后印版的末端部的保持机构,并将该制版后印版卷绕在外周面上,所述推出机构可摆动地配置在所述保持机构附近,沿所述印刷滚筒的轴线方向具有多个爪状部,该爪状部将卷绕在所述印刷滚筒外周面上的使用后印版的末端部向所述印刷滚筒的大致离心方向推出,所述排版装置剥离所述印刷滚筒外周面上的使用后印版并将其排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版装置是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排版装置以及具有该排版装置的孔版印刷装置,对于从印刷滚筒剥离的任何强度的印版,都能防止其卷绕到排版辊对上,并且可以用简单且廉价的结构来防止印版卷绕到排版辊对上。关于排版辊对(30)的叶片辊(32)的弹性叶片(32a)的形状,从辊基部(32b)向离心方向延伸的多个弹性叶片(32a)的长度,在叶片辊(32)的圆周方向上彼此不同,并且,在旋转轴(38)的轴线方向上形成得相同,即其末端在该旋转轴线方向上对齐。
文档编号B41F27/12GK101037061SQ20071008560
公开日2007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15日
发明者椿健悟 申请人:东北理光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