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水补充套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3024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墨水补充套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向墨盒补充墨水的墨水补充套件,特别是适于向 填充有负压材料的墨盒补充适当量的墨水的墨水补充套件。
背景技术
喷墨打印机等打印装置通过将液体墨水喷射到被打印物上进行打印。 打印装置,尤其是家庭用小型打印装置,墨水储存在墨盒中, 一边从墨盒 向打印头提供墨水, 一边进行打印。但是,由于需要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因此采用体积小的墨盒,故其容量也受到限制。但考虑到打印机的使用频 率较高,所以需要频繁更换墨盒或向墨盒补充墨水。
从资源的有效利用方面考虑,优选对墨盒补充墨水,不更换墨盒,但 现实情况是, 一般消费者在向墨盒补充墨水时,会因误操作导致注入到负 压材料的墨水量在其吸收容量以上,再使用时多会产生墨水从墨水供给口 向喷墨头溢出(以下,称为"溢落"。)等故障。因此,进行了以下尝试 通过自重将墨水补充到墨盒中,利用墨水堵塞配置在墨盒内负压材料上部 的、且和墨水瓶相连通的空气口,从而无法继续注入墨水(参照专利文献 1)。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255517号公报(第5页、图1及图2) 但是,在上述尝试中,为了堵塞空气口,注入的墨水必须超过负压材 料,结果导致无法完全防止墨水的溢落。此外,由于是通过自重补充墨水,且用于向墨盒注入墨水的墨水供给口和连通到墨水瓶的空气口相邻而设, 所以注入到负压材料中的墨水在充分扩散之前,堵塞空气口的可能性很高。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向墨盒补充墨水的墨水补充套件及 墨水补充方法,可以防止再使用时墨水溢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如图1所示, 一种墨水补充套件,用于向填充有 负压材料的墨盒补充墨水,具备被补充到上述墨盒中的墨水;存放上述墨水的墨水槽,其具有存放空气的空间部,且形成有用于使 上述墨水从上述墨水槽流出的墨水排出口和使空气流入上述空间部的空气孔;插入到上述墨盒的负压材料特定深处,和上述墨水排出口连通,将存 放在上述墨水槽中的墨水注入到上述负压材料内的墨水注入针;插入到上述墨盒的负压材料内,插入的深度比上述墨水注入针的插入 深度浅,和上述空气孔连通,用于从上述墨盒中吸出空气的排气喷嘴;以 及和上述空气孔连通,配置在上述墨水槽内的特定长度的供气喷嘴。 所述墨水注入针在插入到上述负压材料内的前端部以外的位置处,形 成有将上述墨水注入上述负压材料内的墨水通道。所述墨水通道是从插入到上述负压材料内的前端部开始形成的槽。 所述排气喷嘴在插入到上述负压材料内的前端部以外的位置处,形成有空气通道,吸出上述空气。所述空气通道是从插入到上述负压材料内的前端部开始形成的槽。 所述墨水补充套件,其中具备空气管,用于连接上述空气孔和上述排气喷嘴,上述被吸出的空气流动于其中,且可以目测确认流动于该空气管内部的墨水。所述墨水补充套件,其中上述排气喷嘴内、上述供气喷嘴内或上述排 气喷嘴与上述供气喷嘴之间具有止回阀,防止空气从上述墨水槽流向上述 墨盒;用手按压上述墨水槽,则墨水槽会产生变形,内容积减少。 所述墨水补充套件,其中具备墨水管,用于连接上述墨水排出口和上述墨水注入针,且可以改变上述墨水排出口距上述墨水注入针的高度。 所述墨水补充套件,其中上述墨水槽具有墨水瓶和嵌合构件,墨水瓶存放上述墨水,并形成有一个开口,嵌合构件嵌合到上述开口中,并形成有上述墨水排出口和上述空气孔。一种墨水补充套件,用于向填充有负压材料的墨盒补充墨水,具备 被补充到上述墨盒中的墨水;存放上述墨水的墨水槽,其具有存放空气的空间部,且形成有用于使 上述墨水从上述墨水槽流出的墨水排出口 ;插入到上述墨盒的负压材料特定深处,和上述墨水排出口相连通,将 存放在上述墨水槽中的墨水注入到上述负压材料内的墨水注入针;将上述空间部和大气相连通,保持上述空间部为大气压力的吸气通道;插入到上述墨盒的负压材料内,插入的深度比上述墨水注入针的插入 深度浅,用于从上述墨盒吸出空气的排气喷嘴;以及和上述排气喷嘴相连通,配置到上述空间部以上的高度处的均压管;且,上述墨水注入针及上述排气喷嘴具有嵌合部,气密地保持上述墨盒。所述的墨水补充套件是向填充有负压材料120的墨盒100补充墨水10的墨水补充套件1,具备被补充到墨盒100中的墨水10;存放墨水10的墨水槽(6),其具有存放空气的空间部14,且形成有用于使墨水10从墨水槽6流出的墨水排出口 32和使空气流入空间部14的空气孔34;插入到墨盒100的负压材料120特定深处,和墨水排出口 32连通,将存放在墨水槽6中的墨水10注入到负压材料120内的墨水注入针50;插入到墨盒100的负压材料120内,插入的深度比墨水注入针50的插入深度浅,和空气孔34连通,用于从墨盒100中吸出空气的排气喷嘴60;以及和空气孔34连通,配置在墨水槽6内的特定长度的供气喷嘴80。根据这种结构,由于和墨水瓶的墨水排出口相连通的墨水注入针插入到墨盒的负压材料特定深处,和墨水瓶的空气孔相连通的排气喷嘴插入到负压材料内的深度比墨水注入针的插入深度浅,因此墨水槽内的墨水可以注入到墨盒中,如果墨水注入到排气喷嘴所插入的深度处,墨水会逐渐上升至供气喷嘴,当墨水槽内和墨盒内的液面压差与供气喷嘴内和墨盒内的液面压差相等时,会自动停止注入墨水。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的墨水补 充套件可以防止注入特定量以上的墨水。此外,如图l及图3 (a)所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水补充套件是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水补充套件1中,墨水注入针50可以在 插入到负压材料120内的前端部52以外的位置处形成墨水通道54,将墨 水10注入到负压材料120内。根据这种结构,由于是注入到负压材料内,即使形成于注入针前端部 的孔被负压材料堵塞,仍可确保用于注入墨水的通道,因此可以防止用于 注入墨水的阻力变大。此外,如图3 (a)所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3所述的墨水补充套件 是在权利姜求2所述的墨水补充套件1中,墨水通道可以是从插入到负压 材料内的前端部52开始形成的槽54。根据这种结构,即使是在细墨水注入针的前端部,也很容易加工。此外,如图l及图3 (b)所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4所述的墨水补 充套件是在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墨水补充套件1中,排气喷嘴 60可以在插入到负压材料120内的前端部68以外的位置处形成空气通道 69,吸出空气。根据这种结构,由于是注入到负压材料内,即使形成于排气喷嘴前端 部的孔被负压材料堵塞,仍可确保用于吸出空气的通道,因此可以防止用 于吸出空气的阻力变大。此外,如图3 (b)所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5所述的墨水补充套件 是在权利要求4所述的墨水补充套件1中,空气通道可以是从插入到负压 材料内的前端部68开始形成的槽69。根据这种结构,即使是在细排气喷嘴的前端部,也很容易加工。此外,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6所述的墨水补充套件是在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墨水补充套件1中,可以具备空气 管70,用于连接空气孔34和排气喷嘴60,被吸出的空气流动于其中,并 且可以目测确认流动于空气管70内部的墨水10。根据这种结构,由于墨水注入到排气喷嘴所插入的深度处,且可以目 测确认墨水流动于空气管内部,因此很容易确认已注入特定量的墨水。此外,如图1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7所述的墨水补充套 件是在权利要求1到6中任一项所述的墨水补充套件1中,在排气喷嘴60 内、供气喷嘴80,内或排气喷嘴60与供气喷嘴80之间具有止回阀36,防 止空气从墨水槽6流向墨盒100;墨水槽6可以构成为,通过手按压而产 生变形,内容积减少。根据这种结构,在墨水开始注入及注入途中墨水流动困难时,用手按 压墨水槽,从而产生超过墨水通道中所产生的阻力的压力,可以通过止回 阀来防止空气从墨水槽流向墨盒,因此墨水从墨水排出口流出,通过墨水 注入针,注入到墨盒内,之后墨水顺畅地流动。此外,如图1及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8所述的墨水补充套 件是在权利要求1到7中任一项所述的墨水补充套件1中,可以具备墨水 管170,用于连接墨水排出口 32和墨水注入针50,并且可以改变墨水排 出口 32距墨水注入针50的高度。根据这种结构,当墨水槽内的墨水量减少时,仍可以确保墨水槽内的 墨水液面与墨盒内的墨水液面为固定差值,因此可以防止因自重的降低, 即墨水注入压力的降低造成的墨水注入速度的降低。此外,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9所述的墨水补充套件是在权利要求1到8中任一项所述的墨水补充套件1中,墨水槽6可以具有墨 水瓶20和嵌合构件30,墨水瓶20存放墨水10,并形成有一个开口22, 嵌合构件30嵌合到开口 22中,并形成有墨水排出口 32和空气孔34。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可以分别制造墨水瓶和嵌合构件,因此容易制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如图l、图2及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是向填充 有负压材料120的墨盒100补充墨水10的墨水补充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向存放墨水10,并具有存放空气的空间部14的墨水槽6连接墨水注入针 50,以便向负压材料120内注入墨水10的工序(S20);向墨水槽6连接 用于从墨盒100吸出空气的排气喷嘴60,并将排气喷嘴60和配置在墨水 槽6内的供气喷嘴80连通的工序(S30);将墨水注入针50插入到墨盒100 的负压材料120特定深处的工序(S50);将排气喷嘴60插入到墨盒100 的负压材料120中的工序(S40),和墨水注入针50相距特定长度,且插 入深度比墨水注入针50的插入深度浅;倾斜墨水槽6,以便将墨水10引 导入墨水注入针50内的工序(S60); 4冬端部84配置到空间部14的工序 (S60),该端部84位于供气喷嘴80中、和排气喷嘴60相连通侧的相反 侧;以及将墨水槽6配置在墨盒100的上部,使墨水10从墨水槽6流向 墨盒100的工序(S70)。根据这种结构,连接到墨水瓶的墨水注入针插入到墨盒负压材料内的 特定深处,和供气喷嘴相连通的排气喷嘴插入到负压材料内,插入的深度 比墨水注入针的插入深度浅,墨水流入到墨水注入针内,排气喷嘴通过墨 水供给喷嘴连通到空间部,因此,墨水槽的墨水被注入到墨盒内,墨水注 入到排气喷嘴所插入的深度处时,墨水逐渐上升至供气喷嘴,当墨水槽内和墨盒内的液面压差与供气喷嘴内和墨盒内的液面压差相等时,会自动停 止注入墨水。也就是说,本墨水补充方法无法注入特定量以上的墨水。再 者,由于排气喷嘴和墨水注入针相距特定长度,因此可以防止从墨水注入 针注入到负压材料中的墨水在充分扩散到负压材料之前,被排气喷嘴吸 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11所述的墨水补充套件是向填充有负压材料120的墨盒100补充墨水10的墨水补充 套件201,具备被补充到墨盒100中的墨水10;存放墨水10的墨水槽 206,其具有存放空气的空间部14,且形成有用于使墨水10从墨水槽206 流出的墨水排出口 32;插入到墨盒100的负压材料120特定深处,和墨水 排出口 32连通,将存放在墨水槽206中的墨水10注入到负压材料120内 的墨水注入针50;将空间部14和大气相连通,保持空间部14为大气压力 的吸气通道290;插入到墨盒100的负压材料120内,插入的深度比墨水 注入针50的插入深度浅,用于从墨盒100吸出空气的排气喷嘴260;以及 和排气喷嘴260相连通,配置到空间部14以上的高度处的均压管280;且, 墨水注入针50及排气喷嘴260具有嵌合部248、266,气密地保持墨盒100。 根据这种结构,舉水槽的墨水被注入到墨盒中,如果墨水注入到排气 喷嘴所插入的深度处,则墨水会逐渐上升到均压管内,当墨水槽内和墨盒 内的液面压差与均压管内和墨盒内的液面压差相等时,会自动停止注入墨 水。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的墨水补充套件可以防止注入特定量以上的墨 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墨水补充套件,由于其具备被补充到墨盒中的墨水;存放墨水的墨水槽,其具有存放空气的空间部,且形成有用于使墨水 从墨水槽流出的墨水排出口和使空气流入空间部的空气孔;插入到墨盒的 负压材料特定深处,和墨水排出口连通,将存放在墨水槽中的墨水注入到 负压材料内的墨水注入针;插入到墨盒的负压材料内,插入的深度比墨水 注入针的插入深度浅,和空气孔连通,用于从墨盒中吸出空气的排气喷嘴; 以及和空气孔相连通,配置在墨水槽内的特定长度的供气喷嘴;因此,墨 水槽的墨水被注入到墨盒中,如果墨水注入到排气喷嘴所插入的深度处, 则墨水会逐渐上升至供气喷嘴,当墨水槽内和墨盒内的液面压差与供气喷 嘴内和墨盒内的液面压差相等时,会自动停止注入墨水。也就是说,本实 用新型的墨水补充套件无法注入特定量以上的墨水。从而可以防止墨水溢 落。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其具备向存放墨水,并具有存放空气 的空间部的墨水槽连接墨水注入针,用于向负压材料内注入墨水的工序; 向墨水槽连接用于从墨盒吸出空气的排气喷嘴,并将排气喷嘴和配置在墨 水槽内的供气喷嘴连通的工序;将墨水注入针插入到墨盒的负压材料特定 深处的工序;将排气喷嘴插入到墨盒的负压材料中的工序,和墨水注入针 相距特定长度,且插入深度比墨水注入针的插入深度浅;倾斜墨水槽,以 便将墨水引导入墨水注入针内的工序;将端部配置到空间部的工序,该端 部位于供气喷嘴中、与排气喷嘴相连通侧的相反侧;以及将墨水槽配置在 墨盒的上部,使墨水从墨水槽流向墨盒的工序;因此,连接到墨水槽的墨 水注入针插入到墨盒的负压材料特定深处,和供气喷嘴相连通的排气喷嘴 插入到负压材料内,插入的深度比墨水注入针的插入深度浅,墨水注入针内的墨水流出,排气喷嘴通过墨水供给喷嘴连通至空间部,因此,墨水槽 的墨水被注入到墨盒内。墨水注入到排气喷嘴所插入的深度处时,墨水逐 渐上升至供气喷嘴,当墨水槽内和墨盒内的液面压差与供气喷嘴内和墨盒 内的液面压差相等时,会自动停止注入墨水。也就是说,本墨水补充方法 无法注入特定量以上的墨水。从而可以防止墨水溢落。再者,由于排气喷 嘴和墨水注入针相距特定长度,因此可以防止从墨水注入针注入到负压材 料中的墨水在充分扩散到负压材料之前,被排气喷嘴吸出。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向填充有负压材料的墨盒补充墨水的墨水补 充套件,由于其具备被补充到墨盒中的墨水;存放墨水的墨水槽,其具 有存放空气的空间部14,且形成有用于使墨水从墨水槽流出的墨水排出 口;插入到墨盒的负压材料特定深处,和墨水排出口相连通,将存放在墨 水槽中的墨水注入到负压材料内的墨水注入针;将空间部和大气相连通, 保持空间部为大气压力的吸气通道;插入到墨盒的负压材料内,插入的深 度比墨水注入针的插入深度浅,用于从墨盒吸出空气的排气喷嘴;以及和 排气喷嘴相连通,配置到空间部以上的高度处的均压管;且墨水注入针及 排气喷嘴具有嵌合部,气密地保持墨盒;因此,墨水槽的墨水被注入到墨 盒中,如果墨水注入到排气喷嘴所插入的深度处,则墨水会逐渐上升到均 压管内,当墨水槽内和墨盒内的液面压差与均压管内和墨盒内的液面压差 相等时,会自动停止注入墨水。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的墨水补充套件可 以防止注入特定量以上的墨水。从而可以防止墨水溢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向墨盒补充墨水的墨水补充套件,可以防止再使用时墨水溢落。

图1是表示将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套件安装到墨盒上的状态的截面图;图2是表示在将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套件安装到墨盒 上的状态下,注入了特定量墨水的状态的截面图;图3是说明墨水注入针前端部和排气喷嘴的喷嘴插入部前端部构造的 正视图,图3 (a)表示的是墨水注入针的前端部,图3 (b)表示的是排气 喷嘴的喷嘴插入部前端部;图4是用于说明嵌合构件的截面图,该嵌合构件的空气孔中具有止回阀;图5是嵌合构件的截面图,该嵌合构件由硬质塑料形成,且设有弹簧阀;图6是墨水排出喷嘴的墨水管的说明图,图6 (a)表示的是未使用墨 水管的情况下,墨水排出喷嘴和墨水注入针的连接,图6 (b)表示的是在 墨水排出喷嘴和墨水注入针之间使用墨水管时的连接,图6 (c)表示的是 在使用墨水管的情况下.,墨水补充套件安装到墨盒的状态;图7是表示向墨盒,补充墨水的方法的流程图;图8是表示将作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套件安装到墨 盒上的状态的截面图;图9是表示在将作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套件安装到 墨盒上的状态下,注入了特定量墨水的状态的截面图;图10是表示墨水补充套件的截面图,该墨水补充套件中的吸气通道由吸气口和用于密封吸气口的橡胶塞构成;标号说明1墨水补充套件6墨水槽10墨水14,空间部(液面上部空间)20墨水瓶22开口30、130嵌合构件32、132墨水排出口34空气孔36止回阀40、41墨水排出喷嘴42墨水通路44嵌合部46扩展部47、48插入部49突起50墨水注入针52前端部154槽(墨水通道)56盖子60排气喷嘴62空气通路64扩展部65排气旋钮66喷嘴插入部68喷嘴前端部69槽(空气通道)70 空气管.so供气喷嘴84前端(端部)100墨盒102墨水供给口110墨盒壳112墨水注入孔114排气孔120负压材料134、 135 O型环136管用嵌合部138供气喷嘴用嵌合部140弹簧阀141脚部142弹簧支撑件143平板144阀板146弹簧160接头170墨水管201、301墨水补充套件206、306 墨水槽214墨盒内的墨水液面上的空间220、320墨水瓶240墨水排出喷嘴248插入部260排气畋嘴268喷嘴前端部280均压管284开放端290、390吸气通道292、392 吸气口294吸气管296旋塞394橡胶塞396嵌入部分18398旋钮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另外,对各图中相同或 相当的装置赋予相同符号,省略重复说明。图1是表示将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套件1安装到墨盒 100上的状态的截面图。墨盒100是用于例如打印装置(图中未显示)中 的墨盒,墨水可以大致全部用完。墨盒100中,在塑料制墨盒壳110内形 成有用于向打印装置提供墨水的墨水供给口 102。墨盒壳110的内部空间 填充有负压材料,UO。在墨盒壳110中,与墨水供给口 102的形成面相对 向的面上,形成有墨水注入孔112和排气孔114。也可以预先形成墨水注 入孔112和排气孔114,待墨水用完后,需要补充墨水时再形成墨水供给 口 102。由于墨盒壳110为塑料制,因此可以用钻头等简单工具(图中未 显示)形成孔。墨盒IOO被放置为墨水供给口 102朝上、墨水注入孔112和排气孔114 朝下。在墨盒壳110内部空间中,负压材料120偏离下方,故在上部形成 有微小间隙。负压材料120由海绵、棉花、无纺布等可以通过毛细管现象 保留墨水10的材料构成。墨水瓶20中存放有墨水10,墨水瓶20的开口 22由嵌合构件30加塞。 嵌合构件30中形成有墨水排出口 32和空气孔34,是用于连通墨水瓶20 内部和外部的贯通孔。由于是利用墨水瓶20储存墨水10,因此,为了密 封墨水排出口32及空气孔34,安装有图中未显示的盖子。墨水瓶20和嵌 合构件30构成墨水槽6。墨水瓶20典型的是由聚丙烯形成,用手按压即容易产生变形。此外,嵌合构件30可以如下构成由会产生弹性变形的橡胶等材料形成,和开口22密接,此外,后述墨水排出喷嘴40及墨水供 给喷嘴80等与墨水排出口 32及空气孔34紧密嵌合。空气孔34连接有供气喷嘴80,该供气喷嘴80配置于墨水瓶20的内 部,延伸到墨水瓶20的开口 22相反侧,即底部(图1中所示的墨水瓶20 上下颠倒,因此图1中的底部描绘在上侧)附近。另外,本书中所说的"连 接"包括两种情况孔、通道等的空间相连的情况,以及在具有孔、通道 等的空间的构件之间, 一个构件的空间内插入其它构件的情况。在墨水瓶 20的开口22朝下时,供气喷嘴80具有如下长度即可其与空气孔34连 接侧的相反侧端部,即前端84到达液面上部空间14内,该液面上部空间 14是指墨水IO的液面上、空气滞留的空间部;前端84到达墨水10的液 面上部空间14内的长度为特定长度。供气喷嘴80优选刚性材料形成,例 如氯乙烯等塑料,以便插入到嵌合构件30的空气孔34中,此外,无论墨 水瓶20的配置朝向如何,前端84均位于墨水瓶20的底部附近。空气管70连接到空气孔34的供气喷嘴80插入侧的相反侧。空气管 70典型的是由软质氯乙烯形成,具有柔软性。此外,优选将空气管70制 成透明,从而可以目测确认墨水10在空气管70内的流动。关于这方面, 在使用墨水补充套件1,向墨盒100补充墨水10的方法处进行说明。空气 管70的另一端连接到排气喷嘴60的空气通路62。排气喷嘴60为嵌合到墨盒壳110的排气孔114中的构件,具有圆柱 形喷嘴插入部66、扩展部64和排气旋钮65,喷嘴插入部66是从排气孔 114插入,其前端部68插入到负压材料120内;扩展部64为圆柱形,和喷嘴插入部66同轴相连,截面比喷嘴插入部66宽,覆盖排气孔114;排 气旋钮65连接到扩展部64,形状、大小均适合用手旋转。从前端68起, 沿喷嘴插入部66的轴,形成空气通路62,空气通路62在扩展部64处90 度弯曲,贯通扩展部64的侧面,从而和空气管70连接。喷嘴插入部66 的长度为其前端部68插入到负压材料120内少许时的长度。排气喷嘴 60典型的是由尺寸稳定性良好的聚甲醛等塑料形成。嵌合构件30的墨水排出口 32中嵌入有墨水排出喷嘴40。墨水排出喷 嘴40具有圆柱形嵌合部44、圆柱形插入部48以及扩展部46,嵌合部44 嵌入到墨水排出口 32中,插入部48嵌入到墨盒壳110的墨水注入孔112 中,扩展部46连接嵌合部44和插入部48,为截面面积宽于两者的圆柱形, 且覆盖墨水注入孔112。形成有墨水通路42,从嵌合部44起,经过扩展 部46,贯通插入部48。,墨水通路42的插入部48侧连接有墨水注入针50。 墨水排出喷嘴40典型的是由尺寸稳定性良好的聚甲醛等塑料形成。墨水注入针50为细钢制中空针,插入到墨盒100的负压材料120深 处,如果在墨盒壳110的墨水供给口 102的形成面附近或墨水供给口 102 周围设置有过滤器等装置,则墨水注入针50可以到达这些装置附近。墨 水注入针50可以通过插入到墨水排出喷嘴40的墨水通路42中而被固定, 也可以使用胶粘剂等周定方法进行固定。接着,对使用墨水补充套件1向墨盒100补充墨水10的方法进行说 明。如图1所示,具体状态为在墨盒100的上部,将墨水瓶20的开口 22朝下配置,墨水排出喷嘴40的嵌合部44侧的前端位于墨水10中,供 气喷嘴80的前端84为突出到墨水瓶20中的墨水10的液面上部空间14。于是,形成如下通道从墨水瓶20中的墨水10起,经过墨水排出喷嘴40的墨水通路42、墨水注入针50的中空部、墨盒的内部、排气喷嘴 60的空气通路62、空气管70、供气喷嘴80,到达墨水瓶20内的液面上 部空间14。因此,墨水瓶20内的墨水10通过墨水通路42、墨水注入针 50,落入墨盒100内。也就是说,墨水10从墨水瓶20被注入到墨盒100 内。相应于被注入到墨盒100内的墨水10的体积,墨水瓶20内减压,但 与该体积相等的空气会从墨盒IOO起,通过空气通路62、空气管70及供 气喷嘴80,流入液面上部空间14,因此压力保持平衡,墨水10被持续注 入到墨盒100内。墨水'10通过负压材料120,向墨盒100内扩散,墨水滞 留于墨盒100内。另外,也有可能发生以下情况开始注入墨水10时, 例如在从墨盒100的负压材料120流向空气通路62、空气管70及供气喷 嘴80的空气中会混入残存于负压材料120内的微量墨水10,在空气通路 62、空气管70及供气喷嘴80内产生气泡,从而导致墨水10难以流动。 发生这种情况时,可以预先在墨水瓶20的底部附近形成吸气通道390 (参 照图IO)等,开放吸气通道390等,使墨水10流动。也就是说,可以通 过开放吸气通道390等,保持液面上部空间14为大气压力,确保墨水IO 可以通过墨水通路42、墨水注入针50而流动。墨水10开始流动后,立刻 密封吸气通道390等。可以通过开始流动的墨水10,来消除空气通路62、 空气管70及供气喷嘴80内所产生的气泡。如图2所示,如果墨水10滞留到排气喷嘴60的喷嘴插入部66前端 部68内,则空气通路62、空气管70及供气喷嘴80内部会流入墨水10, 而不是空气。图2是表示在将墨水补充套件1安装到墨盒100上的状态下,注入了特定量墨水10的状态的截面图。墨水10流入供气喷嘴80内,由 空气通路62、空气管70及供气喷嘴80、液面上部空间14、墨水瓶20内 的墨水10、墨水排出喷嘴40的墨水通路42及墨水注入针50的中空部构 成封闭的通道系统,该通道系统具有两个液体通道,夹住液面上部空间14, 液体通道内即充满墨水10。当供气喷嘴80内的液面与墨水瓶20内的墨水 10的液面一致哼,封闭的通道系统内的两个液体通道压力平衡,墨水10 不流动。另外,由于滞留在墨盒100的负压材料120内的墨水10会流入 空气通路62、空气管70及供气喷嘴80侧,因此会巻入空气。 一旦巻入空 气,则空气通路62、空气管70或供气喷嘴80内会产生气泡。如果含有气 泡,则墨水10的自重会相应地减少,供气喷嘴80内的墨水10的液面会 上升到稍高于墨水瓶20内的墨水10的液面处,墨水10无法流动。空气 喷嘴80内的墨水10的液面上升相当于气泡量的高度的情况也包括在液面 一致时的概念中。如此一来,要注入特定量的墨水10至墨盒100内时, 便可以防止注入特定量以上的墨水10。因此,墨水10的注入量会对排气喷嘴60的喷嘴插入部66前端部68 的位置产生极大影响。向墨盒100注入墨水10的量优选是墨水10可以充 分扩散到负压材料120内的状态,并且可以保留负压材料120,不要注入 该量以上的墨水10。也就是说,如果墨水10的注入量在可以保留负压材 料120的量以上时,在安装到打印装置(图中未显示)时,产生墨水溢落 等现象的可能性很高,茵此优选墨水10的注入量在该界限以下,并且大 量地注入。为此,喷嘴插入部66的前端部68的插入位置优选是插入到负 压材料120内少许。如果位于负压材料120上方,则超过可以保留负压材料120的量的墨水10滞留在负压材料120上,然后,墨水10开始流入空 气通路62、空气管70及供气喷嘴80,从而导致墨水10的注入量在可保 留负压材料120的量以上。另一方面,如果插入到负压材料120的深度过 深,在墨水10充分扩散到负压材料120之前,墨水10会流入空气通路62、 空气管70及供气喷嘴80,导致墨水10的注入停止。此外,墨水注入针50优选插入到负压材料120深处,可以将墨水10 注入到负压材料120的如下位置处,即与喷嘴插入部66的前端部68的高 度差相差较大的位置处,墨水10扩散后,流入空气通路62、空气管70及 供气喷嘴80,从而可以注入大量的墨水10,但也可以不插入到深处。墨 水注入针50的插入深度比排气喷嘴前端68浅时,注入的墨水10在扩散 到墨盒100的底萍负压材料120前,会先到达排气喷嘴60的槽69内,进 而流入空气管70及/或供气喷嘴80,当墨盒100内的墨水注入针50的前 端52到墨水瓶20内的墨水液面的高度和排气喷嘴60的槽69到空气管70 或供气喷嘴80内的墨水液面的高度达到平衡时,停止注入墨水IO。换言 之,如果墨水10先注入到负压材料120.上部,则难以排除负压材料120 下部的空气,,有可能发无法充分发挥墨水补充套件1本来的功能。因此, 墨水注入针50的前端52优选插入到特定深度以上的位置处,不接触过滤 器等装置(图中未显示)。此处,特定深度会因墨盒100的形状、负压材 料120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图1或图2中是指切实插入到不平坦的负压 材料120上面的深度,优选墨盒100高度(墨水注入孔112的形成面和墨 水供给口 102的形成面之间的间隔)的二分之一以上的深度,更为理想的 是四分之三以上的深度,尤其好的是墨水供给口 102的形成面附近。此外,优选墨水注入针50的插入位置和喷嘴插入部66的插入位置远 离。插入墨水注入针50及喷嘴插入部66后,周围的负压材料120被相应 地挤压到一边,周围变紧密。于是,该部分的毛细管力上升,从墨水注入 针50注入的墨水10在向墨盒100内扩散之前,首先向墨水注入针50的 周围扩散。如果喷嘴插入部66插入到墨水注入针50附近,则从墨水注入 针50注入的墨水10会从墨水注入针50周围的毛细管力大的部分直接流 向喷嘴插入部66周围的毛细管力大的部分,在向墨盒100内充分扩散之 前,墨水10会从喷嘴插入部66的前端部68流入,从而停止注入墨水10。 因此,墨水注入针50的插入位置和喷嘴插入部66的插入位置间的间隔优 选如下长度在各自的周围,负压材料120变紧密的范围不会变为一个。 该长度是指墨水注入针50的插入位置到喷嘴插入部66的插入位置的特定 长度。由于负压材料120的材质等因素不同,特定长度也会有所不同,例 如,负压材料120的高度(图1上下方向的测量高度)为30mm、宽度(图 1左右方向的测量宽度)为55mm的墨盒100,间隔大于等于10mm,优选 大于等于15mm。如果空气管70的至少一部分构成为透明,以便目测确认流动于其中 的墨水10,则^"以确认墨水10流入空气通路62、空气管70及供气喷嘴 80的状态,故优选该结构。也就是说,如果空气管70内充满墨水10,用 户很容易就能识别墨水10的注入已结束。接下来,参照图3,对墨水注入针50的前端部52和排气喷嘴60的喷 嘴插入部66的前端部68的优选形状进行说明。图3是说明墨水注入针50 前端部52和排气喷嘴60的喷嘴插入部66前端部68构造的正视图,图3(a)表示的是墨水注入针50的前端部52,图3 (b)表示的是排气喷嘴 60的喷嘴插入部66前端部68。如图3 (a)所示,墨水注入针50的前端 部52被倾斜切割,以便插入到负压材料120 (参照图l)内,但为了确保 安全,可以将前端加工为平坦状或圆形,确保前端部52不锋利。此外, 槽54从前端部52开始形成为特定深度。墨水注入针50的中空贯通到前 端部52,但由于墨水注入针50较细,插入到负压材料120内时,负压材 料120有可能会堵塞中空。因此,形成槽54,在中空的前端被堵塞的情况 下,可以用作墨水通道。槽54形成为特定深度,以便能通过槽54注入墨 水10 (参照图1)。所谓特定深度,是指即使中空的前端被负压材料120 堵塞,但该深度处未被堵塞的深度,例如,如果墨水注入针50的长度为 30mm,则特定深度是指3mm左右的深度。也可以在墨水注入针50的前 端部52以外的位置处形成贯通孔,取代槽54,连通中空和外部,但优选 形成槽54,因其加工容易。槽54的形成数量没有限制,通常,墨水注入 针54使用的是钢制细中空针,典型的是形成1个或2个槽54。如图3 (b)所示,排气喷嘴60的喷嘴插入部66前端部68的形状也 和墨水注入针50的前端部52基本相同,形成作为空气通道的槽69。但是, 排气喷嘴60为塑料制,喷嘴插入部66比墨水注入针50粗,因此,通常 是通过增加槽69的个数或增加宽度来使排气喷嘴60变薄。在形成有槽69 的情况下,墨水,IO滞留到排气喷嘴60的喷嘴插入部66前端部68内的深 度(参照图2) g卩墨水10滞留到槽69最深部的深度。和墨水注入针50相 同,也可以形成贯通孔取代槽69,作为通向空气通路62的空气通道。接下来,参照图1及图4,对用于注入墨水的空气孔34的构造进行更精确的说明。图4是用于说明嵌合构件30的截面图,该嵌合构件30的空 气孔34中具有止回阀36。从供气喷嘴80侧观察空气孔34时,空气孔34 在嵌入供气喷嘴80的较粗部分处连续弯曲90度,并在此处变细,空气管 70连接到变细的部分。按照以下方式设置止回阀36:在从较粗的部分开 始变细的位置处设置台阶,将该台阶作为阀座,对空气孔34的变细部分 加盖。止回阀36可以是塑料制薄板,即所谓的摇摆式止回阀,可转动地 支撑止回阀36的上部,如果想要使空气从供气喷嘴80起,经过空气管70, 向墨盒100内回流,止回阀36会闭合,阻止空气的流动。另一方面,止 回阀36沿图4的箭头方向移动,使空气从墨盒100起,经过供气喷嘴80, 流入墨水瓶20 (参照图1)而无阻塞。如果在空气孔34中设置止回阀36,则可以通过用手反复按压、释放 墨水瓶20的操作,强制性地使墨水瓶20内的墨水10通过墨水注入针50, 注入到墨盒100内,并将墨盒100内的空气送入墨水瓶20内。也就是说, 用手按压墨水瓶20,则墨水瓶20内的压力增高,通过压头差产生的压力 以及按压产生的压力,将墨水10从墨水瓶20注入到墨盒100内。通过供 气喷嘴80、空气孔34、空气管70及排气喷嘴60的空气可以利用止回阀 36停止流动。如果停止按压,释放墨水瓶20,例如由聚丙烯形成的墨水 瓶20会弹性恢复为原来形状,其内部变为减压状态。从而会通过排气喷 嘴60、空气管70、空气孔34及供气喷嘴80,从墨盒100吸出空气。通过 墨水注入针50等,也会吸出墨水IO,但由于墨水注入针50较细,且墨水 IO的粘度大于空气,因此事实上只吸出空气。将墨水补充套件l安装到墨 盒100上,墨水10开始流动时,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墨水10有可能很难流动,发生这种情况时,按照上述方式,用手按压墨水瓶20,强制性地使墨水10开始流动,该方法很有效。另外,止回阀36无需一定要设置在 空气孔34内,可以设置在排气喷嘴60的空气通路62到供气喷嘴80间的 空气通道任意位置处。接着,参照图5,说明嵌合构件30的变形例即嵌合构件130。图5是 说明嵌合构件130的截面图,该嵌合构件130由硬质塑料形成,且设有弹 簧阀140。嵌合构件130由例如聚甲醛等形成。如果由硬质塑料形成,为 了和墨水瓶20的开口 22 (参照图1)气密(包括液密)地嵌合,而配置 了0型环135,这点和由橡胶等形成的情况不同,因为橡胶会产生弹性变 形。此外,嵌入墨水排出喷嘴40的墨水排出口 132也配置了0型环134。 嵌合构件130和空气管70的连接方式为使喷嘴136突出,将空气管70 嵌入到喷嘴136中,该喷嘴136是和嵌合构件136 —体的管用嵌合部。如 果按照这种方式构成,在空气管70的弹性作用下,空气管70被气密地连 接到喷嘴136。嵌合构件130和供气喷嘴80的连接方式也一样,使作为供 气喷嘴用嵌合部的喷嘴138突出,将供气喷嘴80嵌合到喷嘴138中。依据覆盖嵌合构件130的墨水排出口 132的方式设置弹簧阀140。弹 簧阀140具有弹簧支撑件142、弹簧146及阀板144,弹簧支撑件142由 从嵌合构件130朝向墨水瓶20内侧方向(参照图1)上的多个脚部141和 由脚部141支撑的平板143构成,弹簧146为盘簧, 一端固定在弹簧支撑 件142的平板上,对阔板144施加朝向嵌合构件130的墨水排出口 132方 向的力,阀板144覆盖墨水排出口 132。阀板144被弹簧146施力,覆盖 墨水排出口 132,从而闭合墨水排出口 132。也就是说,墨水IO (参照图1)无法从墨水排出口 132流出。但是,通过向墨水排出口 132插入墨水 排出喷嘴40,嵌合部44使阀板144对抗弹簧146的施力,远离嵌合构件 130,墨水排出喷嘴40的墨水通路42 (参照图1)和墨水瓶20 (参照图1) 的内部连通,墨水10流出。由于嵌合部44的前端形成为倾斜状,因此墨 水通路42不会被阀板144闭合。由于嵌合构件130的结构为由硬质塑料形成,使用O型环134、 135 以及空气管70、供气喷嘴80气密地连接,因此,即使长时间使用后导致 气密性降低,也能很容易地更换零件,从而可以维持气密性。此外,由于 具备弹簧阀140,因此不安装墨水排出喷嘴40,墨水10便不会流出,从 而可以防止墨水10的漏出。另外,弹簧阀140的构造并不限于图5所示 的构造,也可以为其它众所周知的阀单元,或者使用众所周知的闭合单元 代替弹簧阀140。继而,参照图6,对墨水管170进行说明,墨水管170是当墨水瓶20 内的墨水10减少时,使墨水10的喷头工作的夹具。图6是墨水管170的 说明图,图6 (a)表乖的是未使用墨水管170的情况下,墨水排出喷嘴41 和墨水注入针50的连接,图6 (b)表示的是在墨水排出喷嘴41和墨水注 入针50之间使用墨水管170时的连接,图6 (c)表示的是在使用墨水管 170的情况下,墨水补充套件1安装到墨盒100的状态。如图6 (a)所示,墨水排出喷嘴41的细突起49从插入部47突出, 并和连接到墨水注入针50的盖子56嵌合。也就是说,盖子56的内径和 突起49的外径形成为相同尺寸。此外,盖子56的内径具有台阶,以便和 墨水注入孔112 (参照图1)嵌合。墨水通路42从插入部47开始延长至突起49,盖子56中形成有贯通孔,连通墨水注入针50的中空,墨水排出 喷嘴41的墨水通路42和墨水注入针50的中空相连通。如图6 (b)所示,为了使用墨水管170,将接头160连接到墨水排出 喷嘴41的突起49。接头160是通过弹性变形而和突起49气密地嵌合的管 子,其内径尺寸和突起49的外径相同,从而可以和突起49嵌合。将墨水 管170嵌合到接头160的突起49相反侧上。墨水管170是外径和突起49 的外径相等的管子,典型的是由硬质塑料形成。由于墨水管170的外径和 突起49的外径相等,因此可以将连接到墨水注入针50的盖子56嵌合到 墨水管170中。扭照这种方式,在墨水排出喷嘴41和墨水注入针50之间 配置墨水管170。如图6 (c)所示,要使用墨水管170,从墨水补充套件1向墨盒100 注入墨水10时,和图l所示的情况相同,安装墨水瓶20、排气喷嘴60等。 通过使用墨水管170,墨水瓶20和墨盒100的间隔变长。另外,由于空气 管70具有柔软性,因此,即使墨水瓶20和墨盒100的间隔变长,排气喷 嘴60和空气孔34 (参照图l)及供气喷嘴80的连通仍很容易。追加墨水 管170,提高墨水瓶20设置在墨盒100上的高度,因此,即便墨水瓶20 内的墨水10的量减少,墨水瓶20内的墨水10的液面到墨盒100内的墨 水10的液面的高度差所产生的压力降低,但由于喷头上升相当于墨水管 170长度的高度,所以墨水10仍能很容易地从墨水瓶20流向墨盒100。 另外,可以准备各种长度的墨水管170,根据墨水瓶20内的墨水10的剩 余量,改变所使用的墨水管170以抬高墨水瓶20。在此,参照图l、图2及图7,对以上所述的使用墨水补充套件l,向填充有负压材料120的墨盒100补充墨水10的方法进行归纳说明。另外, 以上是以使用图1及图2所示的墨水补充套件1补充墨水10的方法为例 进行说明的,也可以使用其它墨水补充套件。图7是表示向墨盒100补充 墨水10的方法的流程图。首先,在墨盒100中的、与墨水供给口 102形 成面相对向的面上形成墨水注入孔112和排气孔114 (步骤SIO)。孔112、 114的形成可以使用钻头等(图中未显示)。墨水注入孔112和排气孔114 相分离,以使从墨水注入针50注入的墨水10在充分扩散到负压材料120 之前,不会从排气喷嘴60被吸出。接着,将墨水注入针50连接到存放墨 水10的墨水槽6中(步骤S20)。连接时,可以在墨水槽6和墨水注入针 50之间夹入墨水管170 (参照图6)。接下来,将排气喷嘴60连接到墨水 槽6中(步骤S30)。即使是直接连接排气喷嘴60和墨水槽6,也可以在 两者之间插入空气管70并连接。排气喷嘴60通过和墨水槽6的连接,而 和供气喷嘴80连接。另外,供气喷嘴80预先和嵌合构件30的空气孔34 连通,固定在嵌合构件30上。从墨盒100的排气孔114插入排气喷嘴60,使其前端68插入到负压 材料120内(步骤S40)。然后,从墨盒100的墨水注入孔112插入墨水注 入针50,使其前端部52充分插入到负压材料120深处(步骤S50)。另外, 步骤S40和步骤S50的顺序也可以颠倒。这种情况下,由于墨水注入针50 连接到墨水槽6,因此用手握住墨水槽6进行插入。也就是说,倾斜(反 转)墨水槽6,使墨水瓶20在上、墨水排出口32在下,墨水注入针50朝 下,将墨水注入针50插入墨水注入孔112内,将墨水槽6设置在墨盒100 的上方(步骤S60)。由于墨水槽6被反转(墨水瓶20的开口22位于下方的状态),因此,墨水10被导入墨水注入针50内,供气喷嘴80的前端84 到达墨水槽6内的墨水液面上(墨水面上部空间)。按照以上所述的方式设置墨水槽6,然后开始注入墨水IO。通常,可 以通过目测确认气泡在空气管70或供气喷嘴80内流动,来确认已开始注 入墨水IO。开始注入墨水10时,如果墨水10难以流动(步骤S70),可 以用手按压墨水槽6 (步骤S80)。或者可以暂时开放吸气通道390 (参照 图10)等。墨水10流动后,目视墨水10是否流入空气管70。如果确认 空气管70内有墨水10或者墨水10流动,则表示墨水10已充分注入到墨 盒100内,因此,结束墨水10的补充(步骤S90)。另外,即便原样放置, 墨水10也会逐渐上升至供气喷嘴80,当墨水槽6内和墨盒100内的液面 压差与供气喷嘴80内和墨盒100内的液面压差相等时,会自动停止注入 墨水IO。由于墨水10的补充会自动结束,因此可以防止注入超过特定量 的墨水10。另外,以上所说明的各步骤顺序可以改变,或者可以同时进行。接着,参照图8,对其它类型的墨水补充套件201进行说明。图8是 表示将作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套件201安装到墨盒100 上的状态的截面图。和图l所示的墨水补充套件l共通的方面,省略重复 说明,仅说明不同的方面。在墨水槽206的墨水瓶220底部附近(图8中 所示的墨水瓶220上下颠倒,因此图8中的底部描绘在上侧)的侧面形成 有吸气口 292,吸气管294连接到吸气口 292。吸气管294中配置有作为 双位阀的旋塞296。吸气口 292、吸气管294及旋塞296构成吸气通道290。 此外,排气喷嘴260经过空气管70,和均压管280连通。均压管280的一 个前端即开放端284位于液面上部空间14内。均压管280和供气喷嘴80(参照图l)一样,配置在墨水瓶220内,但也可以配置在墨水瓶220夕卜, 只要其开放端284在液面上部空间14以上的高度处即可。液面上部空间 14以上的高度是指高于墨水瓶220内墨水10的液面的高度。其中,如果 将均压管280配置在墨水瓶220内,当墨水10的补充结束,将墨水瓶220 的开口 22恢复为朝上时,残留在均压管280内的墨水10会返回到墨水瓶 220内,故优选该配置。墨水补充套件201中,墨水排出喷嘴240的插入部248和形成于墨盒 100上的墨水注入孔112气密地嵌合。此外,排气喷嘴260的喷嘴插入部 266和形成于墨盒100上的排气孔114气密地嵌合。气密地密封墨水注入 孔112和排气孔114,从而连接墨盒100、墨水瓶220及这些单元的通道 42、 50、 62、 70、 280变为气密状态。如上所述,将墨水补充套件201安装到墨盒IOO后,开放旋塞296, 利用吸气通道290,使墨水瓶220内的液面上部空间14和大气连通。所谓 大气,是指墨水瓶220及墨盒100周围的空间。通过将液面上部空间14 和大气连通,可以将液面上部空间14的压力保持为大气压力。因此,墨 水瓶220内的墨水10从墨水通路42起,通过墨水注入针50,注入到墨盒 100内,墨盒100内的空气通过排气喷嘴260的空气通道62被吸出,经过 均压管280,被送到液面上部空间14内。另外,利用真空条件,不吸出空 气,而对被吸空间(此处指墨盒100内)加压,从而使空气流动于排气喷 嘴260的空气通道62的情况,也包括在"吸出空气"的概念中。如图9所示,如果墨水10滞留到排气喷嘴260的喷嘴插入部266的 前端68内,则墨水10会流入空气通路62、空气管70及均压管280内部。图9是表示在将墨水补充套件201安装到墨盒100上的状态下,注入了特 定量墨水10的状态的截面图。墨水10流入均压管280,进入墨水瓶220 内的墨水IO、墨水通路42、墨水注入针50的中空部、墨盒100内、空气 通路62、空气管70及均压管280,构成墨水10的通道系统。液面上部空 间14保持为大气压力,但包括墨盒100在内的上述通道系统被气密地密 封。此外,墨水注入针50的前端52及排气喷嘴260的前端68插入到负 压材料120内,位置在墨盒100的上表面(墨水注入孔112及排气孔114 的形成面)下方,因此,当墨水充满墨盒100内的排气喷嘴260的前端68 时,墨水会流入均压管280内。因此,当墨水瓶220内和墨盒100内的液 面压差与均压管280内和墨盒100内的液面压差相等时,会自动停止注入 墨水。如此一来,将特定量的墨水IO注入到墨盒100内后,可以防止继 续注入墨水10。另外,图9所示的墨盒100内的墨水10的液面上的空间 214较大,但是,通常空间214为小空间,因此墨盒100内的墨水10的液 面几乎不会随着压力的上升而上升相当于空气压缩量的高度。如图8所示,吸气通道290由吸气口 292、吸气管294及旋塞296构 成,要注入墨水10时,开放旋塞296,将液面上部空间14保持为大气压 力;不要注入墨水10时,关闭旋塞296,防止墨水10通过吸气通道290 漏出。吸气通道290优选将通道最狭窄部分的内径设为大于等于2mm,优 选大于等于3mm,从而可以防止墨水10堵塞吸气通道290内部,造成空 气不流动。此外,吸气通道290的内径通常优选小于等于10mm,从而可 以防止对本墨水补充套件201的使用造成阻碍。另外,吸气通道290的位 置只要是连通到正在补充墨水10的液面上部空间14内,则可以设置在任何地方,但优选设置在墨水瓶220的侧面,便于使用。此外,在补充墨水10时,可以将吸气管294水平设置或朝向墨水瓶220方向朝下设置,防止 补充墨水10时墨水10滞留。但是,如图10所示,吸气通道390也可以为其它结构。图10是表示 墨水补充套件301的截面图,该墨水补充套件301中的吸气通道390由吸 气口 392和用于密封吸气口 392的橡胶塞394构成。墨水槽306的墨水瓶 320由塑料成形时,通常墨水瓶320的底部为非平面,而是成形为向内部 凹陷的形状。因此,在向内部凹陷的位置处,形成作为贯通孔的吸气口 392, 用橡胶塞394密封吸气口 392。橡胶塞394具有嵌入部分396和旋钮398, 嵌入部分396嵌入到吸气口 392内,当插入到吸气口 392时,旋钮398位 于墨水瓶320外侧。从墨盒100上拆下墨水瓶320,将开口 22朝向上方, 载置于平面上时,在未与平面抵接的厚度处形成旋钮398。要注入墨水IO 时,用手旋转旋钮398,从吸气口 392拆下橡胶塞394,从而可以使液面 上部空间14和大气连通。如果由吸气口 392和橡胶塞394构成吸气通道 390,则结构简单,制作也很容易。另外,可以将吸气口 392形成在墨水 瓶320的侧面,但优选尽可能地形成在平面或接近平面形状的部分上,从 而容易使用橡胶塞394进行密封。吸气通道的结构也可以为其它结构,例如,也可以由以下管道构成 从液面上部空间14起,贯通嵌合构件30,朝向大气开口。如果设为管道, 墨水10易滞留于其中,但在补充墨水10时,液面上部空间14和大气连 通,如果使开口22朝上,载置墨水瓶20,则墨水10不会通过吸气通道的 管道泄漏,故优选该结构。
权利要求1.一种墨水补充套件,其特征在于,用于向填充有负压材料的墨盒补充墨水,具备被补充到上述墨盒中的墨水;存放上述墨水的墨水槽,其具有存放空气的空间部,且形成有用于使上述墨水从上述墨水槽流出的墨水排出口和使空气流入上述空间部的空气孔;插入到上述墨盒的负压材料特定深处,和上述墨水排出口连通,将存放在上述墨水槽中的墨水注入到上述负压材料内的墨水注入针;插入到上述墨盒的负压材料内,插入的深度比上述墨水注入针的插入深度浅,和上述空气孔连通,用于从上述墨盒中吸出空气的排气喷嘴;以及和上述空气孔连通,配置在上述墨水槽内的特定长度的供气喷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水补充套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墨水注 入针在插入到上述负压材料内的前端部以外的位置处,形成有将上述墨水 注入上述负压材料内的墨水通道。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水补充套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墨水通 道是从插入到上述负压材料内的前端部开始形成的槽。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墨水补充套件,其特征在 于,上述排气喷嘴在插入到上述负压材料内的前端部以外的位置处,形成 有空气通道,吸出上述空气。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墨水补充套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空气通道是从插入到上述负压材料内的前端部开始形成的槽。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墨水补充套件,其特征在 于,具备空气管,用于连接上述空气孔和上述排气喷嘴,上述被吸出的空 气流动于其中,且可以目测确认流动于该空气管内部的墨水。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6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墨水补充套件,其特征在 于,上述排气喷嘴内、上述供气喷嘴内或上述排气喷嘴与上述供气喷嘴之 间具有止回阀,防止空气从上述墨水槽流向上述墨盒;用手按压上述墨7jC槽,则墨水槽会产生变形,内容积减少。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7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墨水补充套件,其特征在 于,具备墨水管,用于连接上述墨水排出口和上述墨水注入针,且可以改 变上述墨水排出口距上述墨水注入针的高度。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8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墨水补充套件,其特征在 于,上述墨水槽具有墨水瓶和嵌合构件,墨水瓶存放上述墨水,并形成有 一个开口,嵌合构件嵌合到上述开口中,并形成有上述墨水排出口和上述 空气孔。
10. —种墨水补充套件,其特征在于,用于向填充有负压材料的墨盒 补充墨水,具备被补充到上述墨盒中的墨水;存放上述墨水的墨水槽,其具有存放空气的空间部,且形成有用于使 上述墨水从上述墨水槽流出的墨水排出口 ;插入到上述墨盒的负压材料特定深处,和上述墨水排出口相连通,将 存放在上述墨水槽中的墨水注入到上述负压材料内的墨水注入针;将上述空间部和大气相连通,保持上述空间部为大气压力的吸气通道;插入到上述墨盒的负压材料内,插入的深度比上述墨水注入针的插入 深度浅,用于从上述墨盒吸出空气的排气喷嘴;以及和上述排气喷嘴相连通,配置到上述空间部以上的高度处的均压管;且,上述墨水注入针及上述排气喷嘴具有嵌合部,气密地保持上述墨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向墨盒补充墨水的墨水补充套件,可以防止再使用时墨水溢落。本实用新型的墨水补充套件是用于向填充有负压材料(120)的墨盒(100)填充墨水(10)的墨水补充套件(1),具备被补充到墨盒中的墨水;墨水槽(6),用于存放墨水,具有存放空气的空间部(14),且形成有用于使墨水从墨水槽流出的墨水排出口(32)和使空气流入空间部的空气孔(34);插入到负压材料特定深处,和墨水排出口连通,将存放在墨水槽中的墨水注入到负压材料内的墨水注入针(50);插入到负压材料内,插入的深度比墨水注入针的插入深度浅,和空气孔连通,用于从墨盒中吸出空气的排气喷嘴(60);以及和空气孔相连通,配置在墨水槽内的特定长度的供气喷嘴(80)。
文档编号B41J2/175GK201116021SQ200720181608
公开日2008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31日
发明者田口哲也, 石桥与志幸, 锻治邦雄 申请人:St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