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3915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墨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而言涉及墨盒。特别地,本发明针对可以与喷墨打印 机结合使用的墨盒。
背景技术
一种已知的喷墨打印机构造成将墨分送到纸张上,以在该纸张上 记录图像。这种已知的喷墨打印机具有记录头。该记录头构造成选择 性地从喷嘴喷射墨到纸张上。 一种已知的墨盒构造成可拆卸地安装到 喷墨打印机。该墨盒具有构造成在其内存储墨的墨腔室,并且当墨盒 安装到喷墨打印机时,墨从该墨腔室供应到记录头。
墨盒具有设置在墨腔室中的可移动构件。该可移动构件构造成基 于存储在墨腔室中的墨量而枢转。当墨被消耗并且墨腔室中的墨量变 得少于足够的墨量时,可移动构件的端部从可移动构件的端部被检测 器如光学传感器检测处的第一位置移动到可移动构件的端部不被该检 测器检测处的第二位置。因此,可以基于可移动构件的端部位置来确 定墨腔室是否在其内存储了足量的墨。
当墨腔室具有大致大于足够墨量的墨量时,可移动构件浸在墨中。 随着墨腔室中墨逐渐减少,可移动构件逐渐变为露在墨表面以上。当 可移动构件从墨表面露出时,在可移动构件和墨腔室的内壁之间可形成网形的墨薄膜或气球形的墨薄膜。该薄膜可阻止或限制可移动构件 的枢轴运动,并且可能不会精确地检测到可移动构件的端部。例如, 当可移动构件试图枢转离开墨的表面时,薄膜可将可移动构件吸向墨 腔室的内壁。

发明内容
因此,已经出现了对克服相关技术的这些及其它缺点的墨盒的需 求。本发明的技术优点在于,可移动构件可容易地在离开墨表面的方 向上枢转。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一种墨盒包括框架、透光部分、可移 动构件、信号阻挡部分和臂部。至少该框架在其中限定墨腔室,并且 该墨腔室构造成在其中存储墨。在第一方向上从框架延伸出的透光部 分具有在其中形成的内部空间,并且该内部空间构造成与墨腔室流体
连通。可移动构件构造成基于墨腔室中的墨量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之间在第二方向上、以及在第二位置和第一位置之间在与第二方向相 反的第三方向上在墨腔室内选择性地移动。第一方向大致垂直于第二 方向和第三方向,并且可移动构件包括构造成位于透光部分的内部空 间内的信号阻挡部分和连接到该信号阻挡部分上的臂部。该臂部位于 墨腔室内且位于透光部分外部,并且该臂部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中的一个方向上相对于第二部分升高第一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 一种墨盒包括框架和可移动构件。至 少该框架在其中限定墨腔室,并且该墨腔室构造成在其中存储墨。可 移动构件构造成在第一方向和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在墨腔室 内移动。可移动构件包括多个凸起,并且所述多个凸起中的每个凸起 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中的一个方向上从可移动构件的表面延伸出。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墨盒包括框架和可移动构件。至少该框架在其中限定墨腔室,并且该墨腔室构造成在其中存储墨。可移动 构件构造成在第一方向和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在墨腔室内移 动,并且可移动构件具有在其中形成的至少一个沟槽。由第一部分、 与第一部分相对的第二部分、以及连接到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上的基 部界定所述至少一个沟槽。该基部面向所述至少一个沟槽的开口,并 且基部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中的一个方向上暴露出。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墨盒包括框架、可移动构件和分隔板。 至少该框架在其中限定墨腔室,并且该墨腔室构造成在其中存储墨。 可移动构件构造成在墨腔室内移动。分隔构件从框架朝向可移动构件 延伸,且包括从分隔构件的表面朝向可移动构件延伸的多个凸起。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墨盒包括框架、可移动构件和分隔板。 至少该框架在其中限定墨腔室,并且该墨腔室构造成在其中存储墨。 可移动构件构造成在墨腔室内移动。分隔构件从框架朝向可移动构件 延伸,且具有至少一个在其中形成的沟槽。由第一部分、与第一部分 相反的第二部分界定所述至少一个沟槽。该基部连接到第一部分和第 二部分上且面向所述至少一个沟槽的开口,并且在朝向可移动构件的 方向上暴露出。
参照附图,从以下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实施例的其它 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显见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为了更全面理解本发明、由此而满足的需求、以及本发明的目的、 特征和优点,现在参考下面结合附图的描述。
图l(A)和图l(B)分别是根据本发明的墨盒10的前侧和后侧的透 视图。
图2是图l(A)和图l(B)的墨盒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图l(A)和l(B)的墨盒的侧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墨容器的放大透视图。
图5是示出图4的墨容器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6是图4的墨容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7是图4的墨容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臂的透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撑块的透视图。
图10是沿着线X-X的图6的墨盒的剖视图。
图11是沿着线XI-XI的图6的墨盒的剖视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加强板的前端的放大透视图。
图13是从由图12中箭头所指示方向观察的加强板的前端的样式图。
图14是沿着图IO中线XIV-XIV的加强板的前端的剖视图。 图15是沿着图11中线XV-XV的加强板的前端的剖视图。 图16是图4中XVI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17是示出设有穿透部分的加强板的前端的样式图。 图18是示出加强板的前端的样式图,其中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之 间的相交部分以及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之间的相交部分被斜切。
图19是示出加强板的前端的样式图,其中加强板上形成有弯曲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
通过参考图l(A)至图19,可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以及这些实施例 的特征和技术优点,在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对 应部分。
参考图l(A)和图l(B),墨盒10可构造成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到 喷墨记录设备(未示出)如喷墨打印机。例如,当墨盒10沿插入方向30 插入时,墨盒IO可安装在该记录设备的盒存储部分(未示出)中。墨盒io可具有大致扁平的六面体形状例如大致长方体形状,并且
墨盒10可以在如箭头31所示的宽度方向上比在如箭头32所示的高度 方向上以及如箭头33所示的深度方向上窄。参考图1(A)至图2,墨盒 10可包括墨容器20、箱体(例如壳体26)、可移动构件(例如滑动件27)、 以及一对螺旋弹簧23和24,其中壳体26和滑动件27可形成墨盒10 的外壳。墨容器20可包括框架50、空气连通阀80以及供墨阀90。
壳体26可构造成保护墨容器20。例如,墨容器20的除前表面41 之外的每个部分都可被壳体26覆盖。壳体26可包括构造成包围墨容 器20的第一盖21和第二盖22。第一盖21可通过位于第一盖21的内 表面上的多个接合爪12连接到墨容器20的右侧表面46,所述多个接 合爪12与位于墨容器20上的接合沟槽13接合。因此,第一盖21覆 盖墨容器20的右侧表面46。类似地,第二盖22连接到墨容器20的左 侧表面45,使得第二盖22覆盖墨容器20的左侧表面45。盖21和22 可具有允许盖21和22避免与框架50、空气连通阔80以及供墨阀90 相干涉的形状。
滑动件27可构造成保护空气连通阀80和供墨阀90。滑动件27 可以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到墨容器20,并且滑动件27的内表面可接触 螺旋弹簧23和24。螺旋弹簧23可安装到形成在墨容器20的前表面 41的上部处的弹簧接收器23A,螺旋弹簧24可安装到形成在前表面 41的底部处的弹簧接收器24A,并且接合爪15和16可分别与位于滑 动件27上的一对接合沟槽17和18接合,使得滑动件27覆盖壳体26 的前部28。
墨容器20可包括框架50、臂70、支撑块170、保护构件150、空 气连通阀80、供墨阀90、以及至少一个薄膜65例如一对薄膜65。框 架50可以是限定出表面41至46的墨容器20的壳体。框架50可包括 透光树脂如透明树脂,并可通过注模来形成。例如,框架50可包括聚 丙烯、聚縮醛、尼龙等或它们的任何组合。框架50可包括外周壁51和多个内壁52。内壁52布置在外周壁 51内侧。外周壁51和内壁52可以与框架50成一体。外周壁51和内 壁52可从墨容器20的左侧表面45延伸到右侧表面46。外周壁51可 沿着前表面41、上表面43、后表面42以及下表面44设置成环形形状, 以在这些表面的内部限定出空间。相应地,可在框架50的左侧表面45 和右侧表面46中的每一个上设置开口 57。
所述一对薄膜65(例如透光薄膜)可通过粘附方法例如热粘附方法 分别连接到例如粘附到框架50的左侧表面45和右侧表面46。更具体 地,薄膜65可粘附到外周壁51的沿宽度方向31的两个端部。因此, 开口 57被薄膜65覆盖,并且外周壁51和薄膜65所包围的空间被定 义为墨腔室100。或者,可使用仅在一侧敞开的箱形框架来代替框架 50。在这种情况下,墨腔室100由粘附在该箱形框架的敞开侧上的薄 膜65限定。
内壁52可被外周壁51包围。框架50可包括与外周壁51成一体 的分隔面板53,分隔面板53在宽度方向31的中央处将墨腔室100的 上部空间分隔开。内壁52可与外周壁51或分隔面板53成一体。薄膜 65可在内壁52沿宽度方向31的两个端部处粘附到内壁52。因此,可 防止或抑制薄膜65的向内变形。此外,尽管第一盖21和第二盖22可 朝墨容器20变形,但内壁52可防止或抑制第一盖21和第二盖22的 变形。因此,墨容器20和薄膜65可不被损坏。墨腔室100的下部例 如分隔面板53下方的空间102可以在宽度方向31上不被分隔。
参考图4至图6,可在由壁51包围的范围内设置肋107-112。参 考图10和图12,框架50可包括与壁51成一体的加强板53,加强板 53在宽度方向31的中央处将墨腔室100的上部空间分隔开。肋107-112 可以与壁51或加强板53成一体。因此,可由加强板53或肋107-112 加强壁51。薄膜65也可以在宽度方向31上的两端部分处粘附到肋107-112。参考图7,墨腔室100的下部例如分隔面板53下方的空间102 可以在宽度方向31上不被分隔。
在外周壁51的沿宽度方向的中央处可设置轴承板74,该轴承板 74可从该中央突出。轴承板74可在与由前表面41和下表面44限定的 角部相邻的位置处设置在壁51上。轴承板74可设置在壁51的右侧表 面46上的端部处,并可从该端部突出。轴承板74可具有设置在左侧 表面45侧的表面上的轴承67例如圆形轴承。轴77例如具有柱形的轴 可配合到轴承67,并且臂70的轴开口 78可配合在轴77上。因此,臂 70可布置在框架的宽度方向31上的大致中央处。轴77的另一端由支 撑块170支撑。
在框架50的后表面42处可设置墨注入部分105。墨注入部分105 可具有穿过墨注入部分105形成的圆形孔,该圆形孔可以允许后表面 42与墨腔室100之间的流体连通。墨注入部分105可在与后表面42的 前端相邻处与框架50成一体。墨注入部分105与墨腔室IOO连通。墨 通过墨注入部分105被注入到墨腔室100中。
框架50的前表面41可具有从该前表面41延伸的透光部分140。
该透光部分140可用来检测存储在墨腔室100中的墨量。透光部分140
可与框架50成一体,并可包括与框架50相同的材料。透光部分140
可被连接到记录设备的光学传感器例如光遮断器用光照射。该光学传 感器具有发光元件和光接收元件。在该实施例中,侧壁140B可被从所
述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照射,并且所述光接收元件可接收穿过侧壁140B 的被检测光。
透光部分140可从前表面41的与前表面41的中部相邻的部分向 外突出。透光部分140可由形成大致长方形形状的5个壁表面限定, 并且空间142可与透光部分140的内部相对应,并可具有中空的长方 形盒形。例如,透光部分140可由与前表面41平行地延伸的前壁140A、一对侧壁140B、上壁140C以及底壁MOD限定。前壁140A的宽度可 小于前表面41的宽度。
空气连通阀80可位于透光部分140上方。空气连通阀80可构造 成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通孔81,以允许与大气的流体连通。空气连通 阀80可包括阀体87、弹簧86、密封构件83以及帽85。当墨盒10安 装到记录设备时,空气连通阀80可以密封地打开通孔81,当墨盒10 没有安装到记录设备时,空气连通阀80可关闭通孔81。或者,可用乙 烯基粘合带或薄膜来代替空气连通阀80。
供墨阀90可位于透光部分140下方。供墨阀90可构造成选择性 地打开和关闭通孔91,以允许墨从墨腔室IOO的内部分送到墨腔室100 的外部。供墨阀90可包括阀体97、弹簧96、弹簧接收器94、密封构 件93以及帽95。当墨盒10没有安装到记录设备时,供墨阔90可关闭 通孔91,而当墨盒10安装到记录设备并且墨针(未示出)对供墨阀90 施加力时,供墨阀90可打开通孔91,使得墨经由针从墨腔室IOO流到 记录设备。
臂70可以用于确定墨腔室IOO中的墨量是否大于预定或足够的墨 量。臂70可以包括可位于臂70的第一端处的信号阻挡部分72。该信 号阻挡部分72可构造成基于墨腔室100中的墨量而位于内部空间142 内或位于内部空间142外部。臂70还可包括位于臂70的第二端处的 浮子部分73。臂70可具有在其大致中央处穿过该臂70而形成的轴孔 78。轴77可插入到轴孔78中。轴77可构造成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撑臂 70,并可在其第一端处由位于轴承板74上的轴承67支撑、且在其第 二端处由支撑块170支撑。臂70可以被轴77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撑, 从而臂70可在与所述宽度方向垂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枢转。轴 T7可与臂70分离或成一体。
浮子部分73的内部可以是中空的,且可浮在墨上。或者,浮子部分73可具有比墨的比重小的比重。因此,当腔室100中的墨的水平面
降到比预定墨水平面低时,浮子部分73可向上移动,并且臂70随着 浮子部分73的移动而转动。在该实施例中,浮子部分73可构造成允 许从轴孔78到浮子部分73的第二部分76浮在墨中。
信号阻挡部分72可构造成指示墨腔室100中的墨量是否少于足够 的墨量。当臂70如图5所示顺时针转动时,信号阻挡部分72移动到 透光部分140的空间142中。信号阻挡部分72可接触透光部分140的 底壁140D的内表面,以防止信号阻挡部分72进一步转动,并将臂70 定位在第一位置中。当臂70在图5中逆时针转动时,信号阻挡部分72 移动离开底壁140D的内表面,以将臂70定位在第二位置中。
在该实施例中,臂70的第二部分76可具有比从轴孔78朝信号阻 挡部分72延伸的臂70的第一部分75的重量大的重量,使得在空气中 第二部分76比第一部分75重。因此,当墨腔室100内的墨量相对较 低时,臂70在图5中绕轴77逆时针转动,并且信号阻挡部分72移动 到透光部分140的空间142外,以指示墨腔室100中的墨量小于足够 的墨量。
当浮子部分73位于墨中时,在浮子部分73处产生浮力,使得臂 70在图5中绕轴77顺时针转动,并且信号阻挡部分72移动到透光部 分140的空间142中并定位在第一位置处,这指示墨腔室100中的墨 量大于预定墨量。或者,可用浮动构件(未示出)来代替臂70,以提供关 于墨腔室中的墨量是否大于足够的墨量的指示。
第一部分75可以包括第一子部分63和第二子部分62。第一和第 二子部分63和62中每个均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子部分63的第 一端可以连接到信号阻挡部分72,第一子部分63的第二端可以连接到 第二子部分62的第一端,并且第二子部分63的第二端可以连接到轴 孔上。第一子部分62和第二子部分63可以在它们之间形成锐角,并且第一子部分62和第二子部分63的角部可以包括弯曲部分71。
第一部分75可以是薄板。例如,第一部分75可以具有在由箭头 35指示的预定方向上延伸的形状。第一部分75可以包括沿着第一部分 75的纵向方向设置的第一肋64。第一肋64可以位于第一部分75的左 侧表面和右侧表面上。第一部分75由肋64加强。
例如,凸起61、 68和69可以在与如下方向上从第一部分75的第 一平面表面66延伸,即与第一部分75在第二方向上在第一位置和第 二位置之间枢转的方向平行的方向。凸起65可以破坏或破裂在第一部 分75和墨表面之间形成的墨薄膜,或者可以防止在第一部分75和墨 表面之间形成墨薄膜。多个凸起61、 68和69中每个均可以具有连接 到第一平面表面66上的基部,以及峰部。而且,基部的厚度可以比峰 部的厚度大。从邻近轴孔78的部分到邻近信号阻挡部分72的部分以 预定间隔设置凸起61、 68和69。在第一部分75的上侧设置在第一平 面表面66上的凸起朝向加强板53的前端59突出。在第一部分75的 下侧设置在第一平面表面66上的凸起68朝向支撑块170(见图9)的支 撑部分189的上端159突出。在浮子部分73侧设置在第一部分75的 第一平面表面66上的凸起61朝向后表面42突出。
可以在臂70周围连接保护构件150。可通过弯曲线性钢构件如金 属丝或金属线来制造保护构件150。保护构件150可包括弯曲成U形 的U形部分150A(见图7)。可通过使该U形部分150A与形成在保护 构件150上的钩131接合、并将保护构件150的端部150B分别插入到 形成在轴承板74中的孔(未示出)和形成在支撑块170上的孔183中而 将保护构件150固定到框架50。
支撑块170可构造成支撑轴77(见图7)和薄膜65,使得支撑块170 可防止薄膜165向内变形,这可以使墨腔室100的存储容量最大化。 支撑块140可在空间102中位于墨腔室100的下部处,并可构造成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到框架50。或者,支撑块170可以与框架50—体地形成。
支撑块170可包括板和多个肋174至177。板171和肋174至177 可成一体,并可包括与框架50相同的材料。肋174和肋175可位于板 171的第一表面172上并可在垂直方向上突出。肋174和肋175可具有 L形状。肋174和肋175可与板171的上端187相邻地定位。在该实施 例中,肋174和肋175可以是分离的并可在它们之间限定开口 179,如 大致C形的开口。在该实施例中,臂70的第一部分75可插入到开口 179中,使得臂70可在开口 179的范围内枢转或移动。
支撑块170可具有大致在水平方向上从肋175延伸的支撑部分 189。支撑部分189可从肋175的大致中央部分在与肋174相反的方向 上延伸。支撑部分189可包括肋176和肋177。肋176和肋177可相互 分离,以分散地设置在空间102中。
加强板53可以是用于加强框架50的板形构件。加强板53可以具 有包括上边和下边的大致梯形形状,上边接触肋lll,下边接触前表面 41上的壁51。加强板53可以安装到前表面41上的壁51的内壁表面 55、上表面43上的内壁表面55以及后表面42上的内壁表面55。内壁 表面55可位于墨注入部分105正上方。
加强板53的前端59可以构造成经由肋IIO从内壁表面55朝向肋 111延伸。前端59可以从后表面42朝向前表面41倾斜向上延伸。在 该实施例中,前端59可以倾斜并且可以与臂70的延伸部37的方向大 致平行地延伸,例如,加强板53的前端59可以在第一部分75枢转的 方向中延伸。
加强板53可以包括从左侧表面145和右侧表面146竖直延伸的肋 107-112。因此,加强板53可以位于框架50的宽度方向31上的中央处。当轴77插入轴孔78内时,臂70可以通过布置在臂70的右侧表面46 上的轴承板74和布置在臂70的左侧表面45上的支撑块170定位在框 架50的宽度方向31上的大致中央处。换句话说,加强板53的前端59 可以定位在与臂70的旋转表面齐平的高度。臂70的旋转平面是当臂 70旋转时由第一部分75的轨迹限定的平面。
加强板53的前端59可以具有第一多个凹部121、123、125和127, 以及第二多个凹部122、 124和126。第一凹部121、 123、 125和127 位于加强板53的左侧表面145上,并且第二凹部122、 124和126位 于加强板53的右侧表面146上。第一凹部121、第二凹部122和第一 凹部123在肋111和肋109之间从前表面41到后表面42顺序地设置在 前端59上。第二凹部124、第一凹部125、第二凹部126和第一凹部 127在肋109和肋110之间顺序地设置在前端59上。因此,第一凹部 121、 123、 125和127以及第二凹部122、 124和126在纵向方向39上 交替地布置在左侧表面145上和右侧表面146上。
第一凹部127可以位于加强板53的前端59的左侧表面145上。 第一凹部127在加强板53的厚度方向40上从左侧表面145延伸。第 一凹部127可以成形为使得前端59的左侧表面145的一部分朝向右侧 表面146切除。加强板53的前端59可以形成有垂直部分135和倾斜 部分136。垂直部分135可以位于加强板53的厚度方向40上的大致中 央处,并且可以在高度方向32上延伸。倾斜部分136可以从垂直部分 135的上端朝向左侧表面145倾斜地向上倾斜。加强板53的第一凹部 127在厚度方向40上的深度设定成使得垂直部分135位于与第一凹部 127相邻的凹部126的垂直部分139的右侧表面146侧(见图13)。第一 凹部121、 123和125可以具有与第一凹部127相同的形状。
第二凹部126可以位于加强板53的前端59上的右侧表面146上。 第二凹部126在加强板53的厚度方向40上从右侧表面146延伸。第 二凹部126可以成形为使得加强板53的前端59的右侧表面146的一部分朝向左侧表面145去除。垂直部分139可以位于加强板53的厚度 方向40上的大致中央处,并且可以在高度方向32上延伸。倾斜部分 138可以从垂直部分139的上端朝向右侧表面146倾斜地向上倾斜。加 强板53的第二凹部126在厚度方向40上的深度可以选择成使得垂直 部分139相对于邻近第二凹部126的第一凹部127的垂直部分135位 于左侧表面145上。第二凹部122和124可以具有与第二凹部126大 致相同的形状。
加强板53的前端59设有第一凹部125和127以及第二凹部124 和126,使得前端59形成有第二边缘212和214以及第三边缘206-209。 这些边缘是包括加强板53的前端表面58的前端59的周缘的一部分。 第二边缘212和214是前端59的具有第二分量的周缘。该第二组可以 是在前端59的周缘的方向分量40中在加强板53的厚度方向上延伸的 分量。换句话说,包括前端表面58且具有在厚度方向40上延伸的分 量的边缘与第二边缘212和214对应。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凹部125 和127的垂直部分135相对于第二凹部124和126的垂直部分139布 置在右侧表面146上。换句话说,第二凹部124和126的垂直部分139 相对于第一凹部125和127的垂直部分135布置在左侧表面145上。 因此,第二边缘212相对于垂直部分139延伸到右侧表面146。第二边 缘214相对于垂直部分135延伸到左侧表面145。第三边缘207和209 是包括垂直部分135的前端的边缘。第三边缘206和208是包括垂直 部分139的前端的边缘。第三边缘207和209可与设在加强板53的左 侧表面145上的第二边缘212相交。第三边缘206和208可与设在加 强板53的右侧表面146上的第二边缘214相交。
加强板53的前端59可以在厚度方向40上在两侧处具有在纵向方 向39上延伸的倾斜表面128。通过斜切在纵向方向39上延伸的前端 59的边缘而形成倾斜表面128。提供倾斜表面128并且倾斜表面128 相对于加强板53的前端表面58倾斜地向上倾斜。在左侧表面145上 的倾斜表面128从前端表面58朝向左侧表面145倾斜地向上延伸。因为倾斜表面128形成在前端59处,所以前端59在厚度方向40上相对 于左侧表面145在加强板53的内侧上形成有第一边缘211。在右侧表 面146上的倾斜表面128从前端表面58朝向右侧表面146倾斜地向上 延伸。因为倾斜表面128形成在前端59上,所以前端59在厚度方向 40上相对于右侧表面146在加强板53的内侧上形成有第一边缘213。
第一边缘211和213可以包括前端59的周缘的一部分,该部分包 括加强板53的前端表面58。第一边缘211和213是具有第一分量的前 端59的边缘。第一分量可以是在前端59的周缘的方向分量中在纵向 方向39上延伸的分量。前端59形成有两个第一边缘211。左侧表面 145上的第一边缘211形成在肋109和由第一凹部125形成的第二边缘 212中的一个第二边缘之间,以及形成在由第一凹部125形成的其它第 二边缘212和由第一凹部127形成的第二边缘212之间。右侧表面146 上的第一边缘213形成在由第二凹部124形成的第二边缘214和由第 二凹部126形成的第二边缘214中的一个第二边缘之间,以及形成在 由第二凹部126形成的其它第二边缘214和肋110之间。
加强板53的前端59通过第一边缘211和第二边缘212的相交而 形成有角部226。加强板53的前端59通过第一边缘213和第二边缘 214的相交而形成有角部225。角部226每个均通过大致彼此垂直相交 的第一边缘211和第二边缘212而形成,并且角部225每个均通过大 致彼此垂直相交的第一边缘213和第二边缘214而形成。第一边缘211 和第二边缘212经由角部226而连续。因此,在纵向方向39上延伸的 前端表面58的左侧表面145上的周缘(第一边缘211)经由角部226在厚 度方向40上弯曲。第一边缘213和第二边缘214经由角部225而连续。 因此,在纵向方向39上延伸的前端表面58的右侧表面146上的周缘(第 一边缘213)经由角部225在厚度方向40上弯曲。在该实施例中,角部 225和226设置在前端59上。然而,可以斜切第一边缘213和第二边 缘214之间的相交部分以及第一边缘213和第二边缘214之间的相交 部分。如上所述,第一边缘211和213通过设置在前端59上的倾斜表面 设置在前端59上。第二边缘212和214通过设置在前端59上的第一 凹部125和127以及第二凹部124和126设置在前端59上。因此,具 有包括所述一对第一边缘211和213、第二边缘212和214以及第三边 缘206-209的周缘的前端表面58形成在加强板53的前端59上。如上 所述,因为第三边缘207和209在厚度方向40上相对于第三边缘206 和208设置在右侧表面146上,因此前端表面58包括在纵向方向39 上重复连续的S形状(见图13)。
角部226设置在第一边缘211与第二边缘212相交的位置处,并 且角部225设置在第一边缘213与第二边缘214相交的位置处。因此, 在厚度方向40上线性延伸的前端表面58上的边缘(211和213)被分段。
可以与位于肋109和肋110之间的加强板53的前端59和前端表 面58相同的方式来构造位于肋111和肋109之间的加强板53的前端 59和前端表面56。因此,在纵向方向39上呈线形延伸的第一边缘201 被在厚度方向40上延伸的第二边缘202分段。而且,在纵向方向39 上呈线形延伸的第一边缘203被在厚度方向40上延伸的第二边缘204 分段。
在该实施例中,在肋111和肋109之间设置四个凹部(第一凹部 121、第二凹部122、第一凹部123和未示出的凹部),并且在肋109和 肋IIO之间设置四个凹部(第二凹部124、第一凹部125、第二凹部126 和第一凹部127)。然而,本发明中凹部的数目不限于此,并且布置在 加强板53的前端59上的凹部的数目可以根据肋111和肋109之间的距 离、肋109和肋IIO之间的距离、凹部的尺寸等如需进行改变。
参考图16,将要描述支撑块170的支撑部分189的上端159。如 图16所示,支撑部分189的上端159通过连接装到框架50的支撑块200810087244.2
170布置在臂70的第一部分75的大致正下方。具体地说,支撑部分
189的上端159布置在与臂70的旋转表面齐平的高度。在该情况下, 支撑部分189的上端159与臂70的第二子部分63(见图16)的延伸方向 大致平行地延伸。因此,支撑部分189的上端159布置在设于第一部 分75的下侧的第一平面表面66上的凸起68(见图8)的大致正下方。
在支撑部分189的上端159上设置四个凹部151-154。更具体地说, 凹部151和152在支撑部分189的上端159上设置在肋175和肋176 之间。凹部153和154在支撑部分189的上端159上设置在肋176和 肋177之间。凹部151和153设置在左侧表面45侧的支撑部分189的 上端159上。凹部152和154设置在右侧表面46侧的支撑部分189的 上端159上。凹部151和153可以具有与上下颠倒的第一凹部127(见 图14)大致相同的形状。凹部152和154可以具有与上下颠倒的第二凹 部126(见图15)大致相同的形状。上端59设有与倾斜表面128相同的 倾斜表面181。因此,上端表面156形成在支撑部分189的上端159上。 上端表面156在上端159上形成为包括作为周缘的一部分的第一边缘 231和第二边缘232。第一边缘231是在支撑部分189的纵向方向137 上延伸的边缘。第二边缘232是在支撑部分189的厚度方向40上延伸 的边缘。在纵向方向137上延伸的上端表面156的周缘(第一边缘231) 被彼此相交的第一边缘231和第二边缘232在厚度方向40上从纵向方 向137弯曲。因此,在纵向方向137上呈线形延伸的上端表面156的 周缘(第一边缘231)在与第二边缘232相交的位置处被分段。
如上所述,在纵向方向39上延伸的加强板53的前端59的边缘在 厚度方向40上从纵向方向39弯曲(见图12)。更具体地说,第一边缘 211与第二边缘212相交,第一边缘213与第二边缘214相交,第一边 缘201与第二边缘202相交,并且第一边缘203与第二边缘204相交。 因此,减少了在加强板53的前端59和臂70的第一部分75之间形成 墨薄膜的趋势。因此,防止了臂70的操作受到墨薄膜妨碍,并且臂70 可以平稳地枢转。在纵向方向137上延伸的支撑部分189的上端159的边缘在厚度 方向40上弯曲(见图16)。更具体地说,第一边缘231与第二边缘232 相交。因此,减少了在支撑部分189的上端159和臂70的第一部分75 之间形成墨薄膜的趋势。
加强板53的前端59设有角部255和256。因此,形成墨薄膜的 趋势比第一边缘211与第二边缘212相交的部分和第一边缘213与第 二边缘214相交的部分被斜切的情况小。
如上所述,前端表面58可以具有S形状。因此,加强板53的前 端59的边缘不在厚度方向40上呈线形延伸。因此,减少了沿着前端 59形成墨薄膜的趋势。
在该实施例中,朝向加强板53前端59突出的凸起69和朝向支 撑部分189的上端159突出的凸起68设置在臂70的第一部分75上。 因此,第一部分75的上侧和下侧形成有凹凸面。因此,减少了在臂70 的第一部分75和加强板53的前端59之间以及在第一部分75和支撑 部分189的上端159之间形成墨薄膜的趋势。
贯通部分169可以替换第一凹部121、 123、 125和127以及第二 凹部122、 124和126设置在加强板53的前端59上。贯通部分169设 置成在加强板53的厚度方向40上在左侧表面145和右侧表面146之 间贯穿前端59。贯通部分169以预定间隔在加强板53的纵向方向39 上布置。因此,加强板53的前端59形成为具有如下区域的形状,即 设有从其去除的贯通部分的区域。因此,加强板53的前端59包括在
纵向方向39上交替布置的贯通部分169和凸起162。
通过设置贯通部分169,加强板53的前端59形成有第二边缘165。 第二边缘165包括位于凸起162的前端处的周缘的一部分,并且在厚度方向40上在左侧表面145和右侧表面146之间延伸。
凸起162的前端形成有第一边缘164。 一对第一边缘164在前端 59的两侧设置成在纵向方向39上延伸。所述一对第一边缘164和与第 一边缘164相交的第二边缘165在凸起162的前端处限定前端表面166。 前端表面166相对于厚度方向40被贯通部分169分段。换句话说,在 前端表面166处在纵向方向39上延伸的第一边缘164被贯通部分169 分段。因此,减少了沿着加强板53的前端59形成墨薄膜的趋势。
角部225和226不一定要设置在加强板53的前端59上。换句话 说,如图18所示,可以斜切第一边缘211和第二边缘212之间的相交 部分以及第一边缘213和第二边缘214之间的相交部分。
在该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前端表面58形成为S形的模式。然而, 前端表面58可以形成为除S形之外的形状(例如见图19)。图19所示 的加强板53的前端59在厚度方向40上的两侧均设有弯曲部分217。 弯曲部分217形成为以弓形形状去除前端表面58。通过在前端表面58 上设置弯曲部分217,在纵向方向39上延伸的第一边缘221和223被 第二边缘222和224分段。
尽管已经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 将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上述实施例的变 体和变型。从考虑说明书或实施在此公开的本发明,其它的实施例对 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意图仅将说明书和所描述的示 例认为是示范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指示。
权利要求
1. 一种墨盒,包括框架,其中至少该框架在其中限定墨腔室,并且该墨腔室构造成在其中存储墨;在第一方向上从框架延伸出的透光部分,其中该透光部分具有在其中形成的内部空间,并且该内部空间构造成与墨腔室流体连通;和可移动构件,该可移动构件构造成基于墨腔室中的墨量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在第二方向上、以及在第二位置和第一位置之间在与第二方向相反的第三方向上在墨腔室内选择性地移动,其中第一方向大致垂直于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并且可移动构件包括构造成位于透光部分的内部空间内的信号阻挡部分;连接到该信号阻挡部分上的臂部,其中该臂部位于墨腔室内且位于透光部分外部,并且该臂部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中的一个方向上相对于第二部分升高第一部分。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具有第一边缘, 并且所述第二部分具有连接到该第一边缘上的第二边缘,并且第一边 缘和第二边缘是非圆边缘。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具有第一表面, 并且所述第二部分具有第二表面,并且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每个均具 有大致恒定的倾斜度。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倾斜度大于或小于零。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臂还包括第三部分,并且 在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中的一个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二部分 升高该第三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在第一方向上对准。
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墨盒,还包括从所述框架朝向所述可移动 构件延伸的分隔构件,其中该分隔构件包括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并 且相对于第四部分升高第三部分,其中至少平行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 向的平面与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及第四部分中的每个部分相交。
7. —种墨盒,包括框架,其中至少该框架在其中限定墨腔室,并且该墨腔室构造成 在其中存储墨;以及可移动构件,该可移动构件构造成在第一方向和与第一方向相反 的第二方向上在墨腔室内移动,其中可移动构件包括多个凸起,其中 所述多个凸起中的每个凸起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中的一个方向上从 可移动构件的表面延伸出。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墨盒,还包括从所述框架延伸出的透光部分,其中该透光部分具有在其中形成的内部空间,并且所述可移动构 件包括信号阻挡部分和连接到该信号阻挡部分上的臂部,其中信号阻 挡部分构造成位于该内部空间内,并且该臂部位于内部空间外部,其 中所述多个凸起从臂部延伸出。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多个凸起中的每个凸起具有连接到所述表面上的边缘,其中所述边缘是非圆边缘,并且所述表 面是非弯曲表面。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多个凸起中的每个凸起具有连接到所述表面上的边缘,其中该边缘是非圆边缘,并且所述表 面是非弯曲表面。
11. 如权利要求IO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多个凸起中的每个凸起 具有特定表面,并且所述表面和该特定表面每个均具有大致恒定的倾斜度。
12. 如权利要求ll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倾斜度大于或小于零。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可移动构件构造成在第 一方向和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移动,并且所述多个凸起包括 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其中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在大致垂直于第一方 向和第二方向的方向上对准。
14.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墨盒,还包括从所述框架朝向所述可移动构件延伸的分隔构件,其中该分隔构件包括多个特定凸起,并且所 述多个特定凸起中的每个特定凸起从分隔构件的表面在所述第二方向 上延伸出,其中所述多个凸起包括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并且所述多 个特定凸起包括第三凸起和第四凸起,其中至少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 和所述第二方向的平面与第一凸起、第二凸起、第三凸起及第四凸起 中的每个凸起相交。
15. —种墨盒,包括框架,其中至少该框架在其中限定墨腔室,并且该墨腔室构造成 在其中存储墨;以及可移动构件,该可移动构件构造成在第一方向和与第一方向相反 的第二方向上在墨腔室内移动,其中可移动构件具有在其中形成的至少一个沟槽,其中由第一部分、与第一部分相对的第二部分、以及连 接到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上的基部界定所述至少一个沟槽,其中该基 部面向所述至少一个沟槽的开口,并且基部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中 的一个方向上暴露出。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墨盒,还包括从所述框架延伸出的透光 部分,其中该透光部分具有在其中形成的内部空间,并且所述可移动 构件包括信号阻挡部分和连接到该信号阻挡部分上的臂部,其中信号阻挡部分构造成位于该内部空间内,并且该臂部位于内部空间外部, 其中在臂部中形成所述至少一个沟槽。
17.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沟槽包括多个 沟槽。
18.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具有第一边缘, 所述第二部分具有第二边缘,并且所述基部具有连接到第一边缘上的 第三边缘和连接到第二边缘上的第四边缘,其中第一边缘、第二边缘、 第三边缘和第四边缘是非圆边缘。
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具有第一表面, 所述第二部分具有第二表面,并且所述基部具有第三表面,其中第一 表面、第二表面和第三表面每个均具有大致恒定的倾斜度。
20.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倾斜度大于或小于零。
21.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沟槽包括第一 沟槽和第二沟槽,并且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在大致垂直于所述第一方 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的方向上对准。
22.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墨盒,还包括从框架朝向所述可移动构 件延伸的分隔构件,其中该分隔构件包括在其中形成的至少一个特定 沟槽,并且所述至少一个沟槽包括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其中所述至 少一个特定沟槽包括第三沟槽和第四沟槽,并且至少平行于所述第一 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的平面与第一沟槽、第二沟槽、第三沟槽及第四 沟槽中的每个沟槽相交。
23. —种墨盒,包括框架,其中至少该框架在其中限定墨腔室,其中该墨腔室构造成在其中存储墨;构造成在墨腔室内移动的可移动构件;以及从框架朝向可移动构件延伸的分隔构件,其中该分隔构件包括从 分隔构件的表面朝向可移动构件延伸的多个凸起。
24.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分隔构件将所述墨腔室 的一部分划分成第一腔室部分和第二腔室部分。
25. 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多个凸起中的每个凸起 具有连接到所述表面上的边缘,其中该边缘是非圆边缘,并且所述表 面是非弯曲表面。
26. 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多个凸起中的每个凸起 具有特定表面,并且所述表面和该特定表面每个均具有大致恒定的倾 斜度。
27. 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倾斜度大于或小于零。
28. 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可移动构件构造成在第 一方向和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移动,并且所述多个凸起包括 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其中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在大致垂直于第一方 向和第二方向的方向上对准。
29. —种墨盒,包括框架,其中至少该框架在其中限定墨腔室,并且该墨腔室构造成 在其中存储墨;以及构造成在墨腔室内移动的可移动构件;以及从框架朝向可移动构件延伸的分隔构件,其中该分隔构件具有至 少一个在其中形成的沟槽,并且由第一部分、与第一部分相反的第二 部分、以及连接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上的基部界定所述至少一个沟槽,其中该基部面向所述至少一个沟槽的开口,并且基部在朝向可移 动构件的方向上暴露出。
30. 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沟槽包括多个 沟槽。
31. 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分隔构件将所述墨腔室 的一部分划分成第一腔室部分和第二腔室部分。
32. 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具有第一边缘, 所述第二部分具有第二边缘,并且所述基部具有连接到第一边缘上的 第三边缘和连接到第二边缘上的第四边缘,其中第一边缘、第二边缘、 第三边缘和第四边缘是非圆边缘。
33. 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具有第一表面, 所述第二部分具有第二表面,并且所述基部具有第三表面,其中第一 表面、第二表面和第三表面每个均具有大致恒定的倾斜度。
34. 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倾斜度大于或小于零。
35. 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可移动构件构造成在第 一方向和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移动,并且所述至少一个沟槽 包括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其中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在大致垂直于第 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方向上对准。
全文摘要
一种墨盒包括框架和可移动构件。至少该框架在其中限定墨腔室,并且墨腔室构造成在其中存储墨。可移动构件构造成在第一方向和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在墨腔室内移动。可移动构件包括多个凸起,并且所述多个凸起中的每个凸起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中的一个方向上从可移动构件的表面延伸出。
文档编号B41J2/175GK101412319SQ2008100872
公开日2009年4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15日
发明者服部信吾, 神户智弘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