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版印刷机的排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4194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孔版印刷机的排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孔版印刷机的排版装置,它具有排版用罩壳;原型纸收 纳容器,该原型纸收纳容器出入自如地收纳在该罩壳内且其上面开放;以及上 下一对引入辊,该对引入辊夹持印刷使用后的孔版原型纸而将之引入所述原型 纸收纳容器内。
背景技术
孔版印刷机通常具有制版装置、带有供墨机构的印刷用版本体和排版装 置,将由制版装置制版的孔版原型纸装在印刷用版本体的外周面上,通过使印 刷用版本体旋转而将印刷用纸的孔版原型纸的图像转印到印刷用纸上。
在规定张数的印刷结束后要印刷别的图像时,将印刷用版本体表面的使用 过的孔版原型纸通过所述引入辊的旋转而向排版用罩壳的原型纸收纳容器内 排出,再将下一张新的孔版原型纸装在印刷用版本体上。
在所述原型纸收纳容器内,使用过的孔版原型纸不断地被推入,在大致要 满的状态时,将原型纸收纳容器从罩壳内拉出,将贮存在原型纸收纳容器内的 孔版原型纸抛弃到垃圾箱等中,随后将空的原型纸收纳容器再次装在罩壳内。
可是,随着原型纸收纳容器中贮存的孔版原型纸数量的增加,有时最后引 入的孔版原型纸无法从引入辊完全排到原型纸收纳容器内,而是以孔版原型纸 的末端部被夹在引入辊间的状态残留下来或者以孔版原型纸的末端部因油墨 而附着在引入辊上的状态残留下来。在这样的状态下将原型纸收纳容器从罩壳 内拉出的话,所述最后的孔版原型纸会从原型纸收纳容器漏落而残留在罩壳 内。
孔版原型纸残留在罩壳内的话,当然会因附着在孔版原型纸上的油墨而将 孔版印刷机内部弄脏,而且,要将残留的孔版原型纸取出的操作也很费力。此外,在取出时,手还会被油墨弄脏。
为了消除这样的孔版原型纸在罩壳内的残留,以往已有如图8和图9所示
的设有在原型纸收纳容器IOO装满时将位于罩壳105内侧的孔版原型纸N夹紧 的夹紧装置的排版装置(参照专利文献l)。在该夹紧装置中,上下摆动驱动 并具有前端弯曲部101a的上侧夹紧臂101以及由弹性构件构成的下侧固定夹 紧臂102安装在原型纸收纳容器100上。也就是说,在将原型纸收纳容器IOO 从罩壳105内向箭头S方向拉出时,如图9所示,首先通过按钮106的操作使 上侧夹紧臂101的前端弯曲部101a下降,将内端的孔版原型纸N的末端部夹 紧在该上侧夹紧臂101的前端弯曲部101a与下侧夹紧臂102之间,再将孔版 原型纸N的末端部从辊IIO上拉开。
专利文献l:日本专利特开2005 — 74810号公报
但是,要采用图8和图9的夹紧结构来作为夹紧装置,就必须设置上下相 对的两个夹紧臂IOI、 102,部件个数多。此外,两个夹紧臂IOI、 102均安装 在原型纸收纳容器100上,而且上侧的夹紧臂101配置在原型纸收纳容器100 的整个滑动方向上,因此,在将贮存在原型纸收纳容器IOO内的孔版原型纸N 抛弃到垃圾箱等中时,就必须取下上侧夹紧臂101,抛弃操作很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版装置,其部件个数少、结构简单,在抛弃 处理贮存在原型纸收纳容器内的孔版原型纸时,能可靠地防止孔版原型纸残留 在罩壳内,同时又能简单地将所有孔版原型纸从原型纸收纳容器抛弃掉。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孔版印刷机的排版装置,它具有排版 用罩壳;原型纸收纳容器,该原型纸收纳容器出入自如地收纳在该罩壳内且上 面开放;以及上下一对引入辊,该对引入辊夹持印刷使用后的孔版原型纸而将 之引入所述原型纸收纳容器内,所述罩壳具有将所述原型纸收纳容器滑动自如 地支承的支承部以及配置在所述原型纸收纳容器上方的顶棚部,在所述原型纸 收纳容器的靠所述引入辊侧的端部形成有可从下方与刚通过所述引入辊的原 型纸卡合的向上的把持用爪,在所述顶棚部形成有可供所述把持用爪从下方插入的把持用孔或凹部。
采用上述结构,(1)即使排到原型纸收纳容器内的最后的孔版原型纸的 末端部被引入辊夹持或者因油墨而附着在引入辊上,在将原型纸收纳容器从罩 壳内拉出时,也可用把持用爪和把持用孔等来夹持所述孔版原型纸的末端部并 将之从引入辊拉开,能可靠地防止孔版原型纸残留在罩壳内。
(2) 在原型纸收纳容器上设有把持用爪,而作为与该把持用爪协作来夹 持孔版原型纸的要素,在罩壳侧形成了把持用孔或凹部,因此,与如图8所示 的以往的结构相比,可减少部件个数、降低成本。
(3) 作为与把持用爪协作来夹持孔版原型纸的要素而在罩壳侧形成了把 持用孔或凹部,因此,在将原型纸收纳容器从罩壳中拉出时,原型纸收纳容器 的上面呈大致完全开放的状态,无须进行特别的操作,只需将原型纸收纳容器 上下颠倒就能简单地将原型纸收纳容器内的所有孔版原型纸抛弃掉。
在所述孔版印刷机的排版装置中,较佳的是,可设置通过将所述原型纸收 纳容器从罩壳内拉出的动作来使所述把持爪上升并使之插入所述把持用孔等 的上升引导机构。
采用上述结构,就可通过将原型纸收纳容器拉出而自动地将最后的孔版原 型纸把持并从引入辊上拉开。
在具有所述上升引导机构的孔版印刷机的排版装置中,最好所述上升引导 机构系由向下的引导突起和引导孔或凹部构成,该引导突起形成在所述原型纸 收纳容器上,该引导孔或凹部设置在所述支承部上,以在所述原型纸收纳容器 收纳在所述罩壳内的状态下与所述引导突起嵌合,在将所述原型纸收纳容器拉 出时,通过所述引导突起从所述引导孔或凹部登上所述支承部来使原型纸收纳 容器上升。作为所述支承部,例如可利用罩壳的底板,作为顶棚部,例如可利 用顶棚板。
采用上述结构,就能以简单的结构低成本地制造上升引导机构。


图1是具有本发明的排版装置的孔版印刷机的纵向剖视简图。图2是从前斜上方来看的、图1的排版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从后斜下方来看的、图1的排版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从前斜上方来看的、图1的排版装置的原型纸收纳容器的立体图。
图5是图1的排版装置的放大的纵剖侧视图。
图6是表示原型纸收纳容器拉出过程中的状态的、与图5相同的排版装置 的放大的纵剖侧视图。
图7是表示原型纸收纳容器大致完全拉出状态的、与图5相同的排版装置 的放大的纵剖侧视图。
图8是已有技术的排版装置纵剖侧视图。
图9是表示拉出时的状态的、图8的排版装置的纵剖侧视图。 (符号说明)
1印刷机本体
4印刷单元
5制版装置
7排版装置
41排版用罩壳
43原型纸收纳容器
51罩壳的底板(支承部的一例)
52罩壳的顶棚板(顶棚部的一例)
64把持用爪
65上升引导机构的引导突起 67把持用长孔 70上升引导机构的引导孔 N孔版原型纸
具体实施方式

(孔版印刷机的总体概况)
图1 图7是具有本发明的排版装置的孔版印刷机,根据这些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一种实施形态。图1是表示孔版印刷机总体的纵剖侧视图, 为了说明方便,以下将印刷用纸P的运送方向M的上游侧作为"前侧"、 将运送方向M的下游侧作为"后侧"来进行说明。
在图1中,在印刷机本体1的前下部设置有供纸装置2,在印刷机本 体1的后下部设置有排纸装置3,在供纸装置2与排纸装置3的前后方向之 间设置有印刷单元4,在印刷机本体1的前上部设置有制版装置5,在印刷 机本体1的后上部设置有排版装置7。此外,在印刷机本体1的上侧设置有 图像读取装置9。
印刷单元4具有将制版完成后的孔版原型纸N装在外周面上的圆筒形 印刷用版本体11以及可从下方自由抵接、远离地与该印刷用版本体11相 对的推压辊12,在印刷用版本体11内藏有带有墨辊lla的供墨机构。也就 是说,将印刷用纸P夹持在旋转的印刷用版本体11与推压辊12之间,通 过一面沿运送方向M运送、 一面从印刷用版本体11内供墨,而将孔版原型 纸N的图像转印(印刷)到印刷用纸P的上面。
供纸装置2具有供纸台21、设置在该供纸台21后端部的供纸辊22 和处理构件23、以及设置在供纸辊22的后方的一对同步辊24。也就是说, 利用供纸辊22和处理构件23每次从最上层取出一张积载于供纸台21上的 印刷用纸P,从而能在印刷用纸P的规定位置上进行印刷,同步辊24与印 刷用版本体11的旋转同步地在适当时间进行动作,将印纸P送入到印刷单 元4的印刷部A中。
排纸装置3具有吸气式运送带机构31和收纸台32,它利用运送带机 构31 —面对印刷单元4印刷好的印刷用纸P吸气一面将其向后方运送,再 排到收纸台32上。
制版装置5具有孔版原型纸巻35、热头37以及与该热头37抵接的压 板辊36,根据图像读取装置9所读取的图像的数据,用热头37来对孔版原 型纸巻35进行制版,并将制版后的孔版原型纸N装在印刷单元4的印刷用 版本体11的外周面上。
(排版装置的结构)排版装置7具有排版用罩壳41、上下一对引入辊42以及上面开放状 的原型纸收纳容器43,排版用罩壳41安装在印刷机本体1内,引入辊42 安装在该罩壳41的前上端部,而原型纸收纳容器43则从后方滑动自如地 插入在所述罩壳41内。
所述版引入辊42位于与印刷用版本体11的后上端部相对应的位置上, 构成为将装在印刷用版本体11的外周面上的、印刷使用后的孔版原型纸N 的前端部夹持住,通过旋转而将之送入罩壳41的原型纸收纳容器43内。
图2是从前斜上方看的、排版装置7的立体图,图3是从后斜下方看 的、排版装置7的立体图,图4上从前斜上方看的、原型纸收纳容器43的 立体图,图5是收纳了原型纸收纳容器43后的状态的排版装置7的放大纵 剖侧视图,图6是开始拉出原型纸收纳容器43的状态的排版装置的放大纵 剖侧视图,图7是大致完全拉出原型纸收纳容器43的状态的排版装置的放 大纵剖侧视图。
在图2中,罩壳41由左右方向间隔配置的一对侧板50、将两侧板50 的下端部彼此连接的底板51以及将两侧板50的上端部彼此连接的顶棚板 52构成为大致长方体形状,前面和后面开口。侧板50、底板51和顶棚板 52分别是金属板制的独立构件,用螺栓等相互连接在一起。底板51用作为 支承部,以滑动自如地支承原型纸收纳容器43,此外,顶棚板52用作为形 成后述把持用长孔67的顶棚部。
一对引入辊42的辊轴部42a的左右端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左右侧板50, 上侧的辊轴部42a通过同步带式传动机构53连动连接于驱动马达55的输 出轴。驱动马达55通过安装台54支承在一边的侧板50上。上侧的引入辊 42在所述驱动马达55的带动下经由传动机构53朝箭头Rl方向旋转。下侧 的引入辊42在配置于左右侧板50的内侧附近的左右一对拉伸弹簧56的作 用下与上侧的引入辊42压接,由此,随同上侧引入辊42朝箭头R1的方向 旋转而朝箭头R2的方向从动旋转。也就是说,上下引入辊42、 42将使用 过的孔版原型纸N夹持住,通过分别朝R1、 R2方向旋转而将孔版原型纸N 引入到罩壳4内。在图4中,原型纸收纳容器43由左右方向间隔配置的一对侧壁60、 将两侧壁60的下端部彼此连接的底壁61、将两侧壁60的前端部彼此连接 的前壁62以及将两侧壁60的后端部彼此连接的后壁63构成为上面开口的 条箱形状,侧壁60、底壁61、前壁62和后壁63利用树脂构件一体成形。 前壁62形成为比后壁63低,以确保用于配置所述引入辊的空间。在如图5 所示的收纳状态中,原型纸收纳容器43的上方被罩壳41的顶棚板52覆盖。 此外,如图3所示,在原型纸收纳容器43的后壁63上一体形成有向后方 突出的抓手68。
(防止孔版原型纸残留用的把持机构)
在图2中,在罩壳41的顶棚板52上形成有作为防止孔版原型纸N残 留的把持机构的一个要素的、三个把持用长孔67。这三个长孔67配置在罩 壳41的左右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位置以及从该中央位置向左右空开大致均 等间隔的左右位置共三个部位,各长孔67从顶棚板52的前端直至顶棚52 的后端部附近细长地延伸,在各长孔67的后端部弯曲成形有分别向前上方 突出的切成突起片67a。
作为与所述长孔67协作而防止孔版原型纸N残留的其它要素,如图所 示,在原型纸收纳容器43的前壁62的上端部与前壁62 —体地形成有向前 上方突出的三个把持用爪64,各把持用爪64配置在左右宽度方向的大致中 央位置以及从该中央位置向左右空开大致均等间隔的左右位置上。
在图5中,原型纸收纳容器43的各把持用爪64,其前端向两个引入 辊42的夹持部42b的稍下侧延伸,由此,从引入辊42的夹持部42b向后 方传送的孔版原型纸N通过各把持用爪64的上方并被排到原型纸收纳容器 43内。
各把持用爪64分别配置成与罩壳41的顶棚板52的各把持用长孔67 的左右方向的位置相对应,各把持用爪64的左右宽度比各把持用长孔67 的左右宽度窄,由此,如图6所示,各把持用爪64分别从下方插入到相对 应的把持用长孔67中,从而成为突出于上方。此外,在各引入辊42上, 在与各把持用爪64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形成有环形沟槽72,以可通过各把持用爪64。
(原型纸收纳容器43的上升引导机构)
在图5中,作为在原型纸收纳容器43作引出动作时使原型纸收纳容器 43的前端部(即把持用爪64)上升的上升引导机构,在原型纸收纳容器43 的底壁61前端部的下表面上形成有向下的引导突起65,另一方面,在罩壳 41的底板51的前端部形成有与处于收纳状态的原型纸收纳容器43的引导 突起65嵌合的引导孔70。所述引导突起65具有后倾状(向后倒下状)的 左端边缘65a,在引导孔70的后端边缘上弯曲形成有与所述引导突起65 的后倾状的后端边缘65a相对应地倾斜的引导片70a。此外,在罩壳41的 底板51的后端部形成有相对于水平方向向后下方倾斜的倾斜部71,当原型 纸收纳容器43的前端部如图6所示地上升时,原型纸收纳容器43后端部 的下表面成为向下倾斜。
在图3中,所述引导孔70成对地形成在罩壳41的底板51的左右两端 部附近,原型纸收纳容器43的引导突起65也成对地形成在与孔70相对应 的位置上。
(作用)
孔版印刷机的印刷方法已在各装置说明部分作了说明,而且其是众所 周知的内容,故在此予以省略,仅就孔版原型纸N的制版、排版和抛弃的 顺序来作说明。
在图1中,制版装置5根据图像读取装置9所读取的原图像的数据、 或者根据其它装置所读取的数据,用热头37对孔版原型纸巻35加热穿孔, 从而对孔版原型纸N制版,并将孔版原型纸N装在印刷单元11的外周面上。
将装在印刷用版本体11上的所述孔版原型纸N的图像印刷到规定张数 的印刷用纸P上后,更换成新的孔版原型纸N,以印刷下一个图像。在更换 时,首先将印刷用版本体ll停止在规定的排版旋转角度上,将使用过的孔 版原型纸N的起始端部从印刷用版本体11上分离下来,并用适当的引导装 置将其引导至排版装置7的引入辊42,然后使印刷用版本体11和引入辊 42同时旋转,将使用过的孔版原型纸N拉到排版用罩壳41的原型纸收纳容器43内。
在上述排版作业后,将用制版装置5制版的新的孔版原型纸N装在印 刷用版本体ll上,印刷下一个图像,在规定张数的印刷用纸P的印刷结束 之后,如上述同样地利用引入辊42将使用过的孔版原型纸N拉到原型纸收 纳容器43内。
将孔版原型纸N逐渐地贮存在原型纸收纳容器43内,原型纸收纳容器 43大致满了后,把持用爪68而将原型纸收纳容器43从罩壳41内向后方拉 出,再将原型纸收纳容器43内的使用过的孔版原型纸N抛弃到垃圾箱等中。
图5 图7依次表示如上所述地将原型纸收纳容器43从罩壳41拉出 时的状态的变化,如图5所示,在拉出前的状态下,引导突起65嵌合在引 导孔70中,原型纸收纳容器43的底壁61成为与罩壳41的底板51大致平 行的状态(大致水平的状态),此外,把持用爪64的前端大致朝向引入辊 42的夹持部42b。将原型纸收纳容器43从该状态开始向后方拉时,原型纸 收纳容器43的底壁61开始在罩壳41的底板51上向后滑动,但引导突起 65的后端边缘65a与引导片70a抵接而被向上推,由此,原型纸收纳容器 43的前端部和把持用爪64开始上升。此时,引导突起65的后端边缘65a 和引导片70a两者皆形成为后倾姿势,故引导突起65和原型纸收纳容器43 的前端部平滑上升。
在原型纸收纳容器43的前端部上升时,把持用爪64通过引入辊42的 环形沟槽72而上升, 一直进入到顶棚板52的把持用长孔67内。此时,将 位于引入辊42的正后位置的最后的孔版原型纸N的末端部拉住,如图6所 示,将之把持在把持用爪64与把持用长孔67之间。
由此,如图5所示,即使拉出前最后的孔版原型纸N的末端部被引入 辊42的夹持部42b夹持,如图6所示,也可将孔版原型纸N的末端部向后 拉,从而将其从引入辊42向后方分离开来。
而后,如图7所示,在原型纸收纳容器43被从罩壳41大致完全拉出 的状态下,不会在罩壳41内残留孔版原型纸N。
拉出后,例如使原型纸收纳容器43朝下,就可没有障碍地将所有的孔版原型纸N从原型纸收纳容器43中抛弃掉。
(1) 在本发明中,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具有把持用爪和把持用长孔,但也可设置凹部或切口来代替把持用长孔。在形成把持用凹部的场合,例如形成向上方凹陷的凹部。
(2)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把持用爪和把持用孔等分别设置有三个,但也可分别设置一个或二个。但是,为了更可靠地将孔版原型纸把持住,最好设置三个以上。
(3)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作为将原型纸收纳容器滑动自如地支承的支承部,利用的是罩壳的底板,但也可例如在罩壳的左右侧板上设置作为支承部的支承导轨而将原型纸收纳容器滑动自如地支承在该支承导轨上。在这种场合下,例如在所述支承导轨上形成上升引导机构的引导孔。
(4)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罩壳的顶棚板是由金属板制成的,但也可用树脂来制成。
(5)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把持用孔是从顶棚板的前端直至后端部附近细长地延伸的形状,但本发明的把持用孔并不限定于所述细长形状,从顶棚板(顶棚部)的前端延伸至后端部附近且左右方向分开即可,左右宽度方向宽的形状的把持用孔也包括在本发明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孔版印刷机的排版装置,具有排版用罩壳;原型纸收纳容器,该原型纸收纳容器出入自如地收纳在所述罩壳内且上面开放;以及上下一对引入辊,该对引入辊夹持印刷使用后的孔版原型纸而将之引入所述原型纸收纳容器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具有将所述原型纸收纳容器滑动自如地支承的支承部以及配置在所述原型纸收纳容器上方的顶棚部,在所述原型纸收纳容器的靠所述引入辊侧的端部形成有可从下方与刚通过所述引入辊的原型纸卡合的向上的把持用爪,在所述顶棚部形成有可供所述把持用爪从下方插入的把持用孔或凹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版印刷机的排版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上 升引导机构,所述上升引导机构通过将所述原型纸收纳容器从所述罩壳内 拉出的动作来使所述把持用爪上升并插入所述把持用孔或凹部。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孔版印刷机的排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升引导机构系由向下的引导突起和引导孔或凹部构成,所述引导突起形成在所述原型纸收纳容器上,所述引导孔或凹部设置在所述支承 部上,以在所述原型纸收纳容器收纳在所述罩壳内的状态下与所述引导突 起嵌合,在将所述原型纸收纳容器拉出时,通过所述引导突起从所述引导孔或 凹部登上所述支承部来使原型纸收纳容器上升。
全文摘要
一种孔版印刷机的排版装置,能在孔版原型纸不残留在排版用罩壳内的情况下将原型纸收纳容器取出。该孔版印刷机的排版装置(7)具有排版用罩壳(41)、出入自如地收纳在该罩壳(41)内且上面开放的原型纸收纳容器(43)、以及夹持印刷使用后的孔版原型纸(N)而将之引入所述原型纸收纳容器(43)内的上下一对引入辊(42)。罩壳(41)具有将所述原型纸收纳容器(43)滑动自如地支承的支承部以及设在所述原型纸收纳容器(43)上方的顶棚部。在所述原型纸收纳容器(43)的所述引入辊(42)侧的端部形成可从下方与刚通过所述引入辊(42)的原型纸卡合的向上把持用爪(64),在顶棚板(52)上形成可供把持用爪(64)从下方插入的把持用孔(67)等。
文档编号B41L13/14GK101559680SQ200810127909
公开日2009年10月21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5日
发明者池田幸生, 长田优辅 申请人:迅普精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