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打印机用外部供墨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5025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喷墨打印机用外部供墨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墨打印机用外部供墨容器。该供墨容器可用来向喷墨打 印机的内置墨盒提供不间断的墨水供应。
背景技术
喷墨打印机是现代办公领域俯拾即现的常见必备办公器材,与其配套的墨 水供应装置一_墨盒业已成为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重要分支部门。早期墨盒常 见的结构通常未考虑墨盒本身的循环利用问题,因而在墨水耗尽后即成为原材 料回收对象。这不仅造成墨盒使用成本居高不下,也加大了后续废旧原材料回 收流程中的劳动强度,不利于提高劳动效率和节约有限的物质资源。为此,不 少可以回收或者可反复利用的墨水供应装置应运而生。
例如,国内实用新型专利CN200320117037. X,公开了一种可组合式连续 供墨容器,它采用二只或二只以上相互独立的基本密封的壳体,每只壳体上有 一个带盖的注墨口、空气过滤器及一个出墨口。这样,每只壳体内盛墨后成为 一只连续供墨容器,出墨口接上管子后可向对应的打印头或墨盒供墨。每只连 续供墨容器壳体上有与相邻连续供墨容器壳体连接的连接部。多个容器可通过 这个连接部相互连接形成一体。有利于提高使用方便性和相对降低制造、使用 成本。但这种连续供墨装置在技术构造方面尚欠完美,以致其使用性能表现欠 佳。例如,打印头供墨机制要求墨盒内部应当具备恰当的墨水吸持能力,或者 墨盒内部的储墨腔具有适当的负压,以防止墨水泄漏。但这种连续供墨容器解 决墨水泄漏的技术措施却尚不能很好地阻止墨水外溢。因此,虽然它有助于解 决墨盒使用寿命以及供墨容器组装方便性的问题,但仍然会出现墨水渗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不间断供应墨水且墨水渗漏几率极小的 喷墨打印机用外部供墨容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具有如下构造形式的喷墨打印机用外部 供墨容器,它包括用来储藏墨水的储墨腔和用来调节储墨腔内部压力的调压 室。储墨腔和调压室之间由隔板分断。沿着隔板围绕调压室延伸的线路,于隔 板中设置有连通储墨腔和调压室的连接管道。
通常,前述喷墨打印机用外部供墨容器,其连接管道连通调压室的端口位 于调压室的铅垂向最低部位。
较好地,前述喷墨打印机用外部供墨容器,其连接管道连通储墨腔的端口 在储墨腔铅垂方向上位于储墨腔最高部位和最低部位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喷墨打印机用外部供墨容器,在用于分断储墨腔和调压室的 隔板上开设了连通储墨腔和调压室的连接管道。这样, 一方面加长了储墨腔和 调压室之间的连通管路的长度,使得异常情况下,例如储墨腔内压力增大,储 墨腔内所贮墨水进入调压室的时间因管路较长而大部分滞留于该连通管路中, 而不会或很少流到调压室内;另一方面,连接管道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 了调压室的墨水储藏能力,使得从储墨腔逆流入调压室的墨水能够收贮于调压 室内;再者连接管道连通储墨腔的端口设置在储墨腔铅垂向上最高部位和最低 部位之间,也即连接管道连通储墨腔的端口可以选择在储墨腔铅垂向最高部位 和最低部位之间的任意位置,这将有利于根据喷墨打印机内置墨盒的内部压力 设计状态来选择或者配用适宜的外部供墨容器,以获得所需的恒压高度,达到 提高打印品质的目的。
图面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喷墨打印机用外部供墨容器透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喷墨打印机用外部供墨容器结构分解透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喷墨打印机用外部供墨容器之调压室透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喷墨打印机用外部供墨容器之调压室结构分解透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喷墨打印机用外部供墨容器之调压室放大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喷墨打印机用外部供墨容器之调压室实施方式二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
图1 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喷墨打印机用外部供墨容器及其相应构件 的结构状态。
参见
图1、 2,是本实用新型喷墨打印机用单只外部供墨容器的相应透视 图。该供墨容器A由储墨腔1和调压室2构成。供墨容器A是一个整体上基本 密封的内部中空的容器,其储墨腔1和调压室2由多个隔板3分断供墨容器A 的内部空间后得到。供墨容器A通常用透明或半透明的塑料制作,以利于对容 器内部所储藏的墨液量进行目测观察,以便在墨水告罄时及时地把墨水补充到 其储墨腔1中。
储墨腔1是一个内部中空的壳体4。在壳体4的铅垂方向最低部位,亦即 储墨腔1的铅垂方向最低部位,开设有出墨口 5。储墨腔1内部容纳的墨水可 以通过出墨口 5经由外部输墨软管(图中未示出)被输运至喷墨打印机的内置 墨盒(图中未示出)中。壳体4的一个侧壁由下文描述的构成调压室2的多个
隔板3和壁板6所取代。如此,壳体4在同调压室2结合之前,其视觉效果呈 现为带有侧壁开口 7的一个中空容器。除了侧壁开口 7夕卜,壳体4仅在其铅垂 方向最低部位开设有连通储墨腔1和外部大气的出墨口 5。
调压室2是由多个隔板3和一块壁板6构成的中空容器,它在壁板6上设 置有连通外部的通气孔10,参见
图1、 2。通气孔10位于调压室2的铅垂向最 高部位。为了保持调压室2生产工艺的简便性和可操作性,多个隔板3中的一 块(例如活动壁板301)采取同壁板6可活动装卸的形式予以固定,其余的隔 板3同壁板6之间保持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方式。当调压室2被装配在壳体4 上时,壳体4的前述侧壁开口 7被壁板6封闭,壳体4成为仅带有出墨口 5的 封闭的储墨腔1。调压室2装配在储墨腔1上之后,调压室2和储墨腔1之间 保持相互隔绝的状态,但是储墨腔1却通过灌墨口 8同外部保持连通状态。灌 墨口 8横向穿过调压室2,然而它同调压室2之间却保持隔绝状态,它是把外 部墨水注入储墨腔1的墨水通道。在储墨腔1内部灌装有墨水的情形,灌墨口 8被硅胶(图中未示出)之类的软塞阻塞封闭。参见图3 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喷墨打印机用外部供墨容器A之调压室2 的构造状态。沿着隔板3围绕调压室2延伸的线路(如图4、 5所示),于隔板3上同 调压室2的构成件即活动壁板301扣接的部位挖掘出一条凹槽9。在活动壁板 301扣接到隔板3上时,凹槽9由活动壁板301封盖而成为一条密封的连接管 道。由凹槽9构成的连接管道,它的一端901在调压室2的铅垂向最低部位连 通调压室2,另一端902在储墨腔1铅垂方向的最高部位和最低部位之间连通 储墨腔l (这里,连接管道的两个端口 901、 902在调压室2和储墨腔1中的位 置状态,以调压室2装配到壳体4上之后构成了完整的外部供墨容器A的状态 为参照基准)。连接管道的端头902在储墨腔1铅垂方向的最高部位和最低部 位之间的位置具有可选择性或者任意性,这种选择性可以通过具体位置的选择 来实现(参见图6所示,端头902、是把连接管道端头902选择在其它位置时的 构造状态),也可以通过附设活动管口来实现。在这种构造状态下,使储墨腔 1和调压室2之间的连通管路之长度得以加长,延长了储墨腔1内所贮墨^C在 异常情形下进入调压室2的时间,或使墨水很少流到调压室2内;此外,异常 情形下从储墨腔1逆流入调压室2的墨水能够收贮于由凹槽9构成的连接管道 内;并且连接管道的端头902可以选择在储墨腔1铅垂向最高部位和最低部位 之间任意位置的方式,有利于根据喷墨打印机内置墨盒的内部压力设计状态来 择用适宜的外部供墨容器A,以获得所需的恒压高度。
权利要求1.喷墨打印机用外部供墨容器,包括用来储藏墨水的储墨腔和用来调节所述储墨腔内部压力的调压室,所述储墨腔和所述调压室之间由隔板分断,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隔板围绕所述调压室延伸的线路于所述隔板中设置有连通所述储墨腔和所述调压室的连接管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机用外部供墨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连接管道连通所述调压室的端口位于所述调压室铅垂向最低部位。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打印机用外部供墨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连接管道连通所述储墨腔的端口在所述储墨腔铅垂方向上位于所述储墨腔最高 部位和最低部位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喷墨打印机用外部供墨容器,它包括用来储藏墨水的储墨腔和用来调节储墨腔内部压力的调压室。储墨腔和调压室之间由隔板分断。沿着隔板围绕调压室延伸的线路,于隔板中设置有连通储墨腔和调压室的连接管道。该供墨容器利用储墨腔和调压室之间的连接管道可达到延缓或者阻止储墨腔内的墨水流入调压室进而溢流至供墨容器的外部,以有效避免墨水外溢。
文档编号B41J2/175GK201176027SQ20082004549
公开日2009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22日
发明者亮 吴, 陈达飞, 亮 高, 黄振超 申请人: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