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版滚筒自动分区抽真空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0462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制版滚筒自动分区抽真空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印刷行业的制版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版滚筒自动分区抽真空机构。
背景技术
制版在整个印刷流程中是一道重要的工艺程序,在CTP制版机中,滚筒的设计对制版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需要滚筒能平稳的旋转,还需使印版紧紧的附着在滚筒上,尽量避免在制版过程中出现飞版、走版现象。目前的制版技术中,对不同幅面大小的印版大都采用对最大幅面印版的区域进行抽气,而没有针对不同大小区域进行抽真空调节的相应装置。当使用最小印版时,只有被印版覆盖的区域是有效抽气,其它未被覆盖的区域均漏气,这就大大减小了滚筒与印版之间的真空度,使印版对滚筒的吸附力降低了很多。一些制版机采取调节真空泵抽气量大小的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印版幅面大小给滚筒吸附带来的问题,但会使得滚筒与大幅面印版和小幅面印版之间所产生的真空度差不多相同,即并没有从根本上进行解决,反而增加了生产成本。这时,需要一些可用于对不同幅面的印版进行可调节抽气,使印版吸附在滚筒表面的装置。而且根据印版的幅面大小不同,印版的尾端位置不同,可使用活动版夹夹紧,使其不会因为滚筒转速太快而出现飞版状况。现有技术中针对滚筒上印版的吸附问题,有不少的研究。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200620022755. 2中,通过1#区,2#区,3#区,4#区这四个区对不同幅面印版进行抽气, 其主体上呈棋盘式分布的气室(如图1所示)相互连接,但由于滚筒上的气孔、气室和滚筒外表面的通气槽较多,且形状复杂,增加了滚筒的加工难度,影响了印版的成像质量,降低了制版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对滚筒结构进行改造,简化滚筒上抽气孔的设置,使抽真空更为方便简洁。 本发明中去除了错综复杂的主体棋盘式分布的气室,在内层配气滚筒表面按尺寸要求开少量的几条通气道,避免外层成像滚筒表面过度复杂,从而大大降低了滚筒的设计加工难度以及成像质量。本发明利用真空泵通过滚筒上的各个气孔、气道和两端外圆盘上的气槽对印版和滚筒表面之间的间隙进行抽真空,使得滚筒与印版之间的间隙能够形成负压,将印版紧紧的包覆在滚筒表面。本发明中自动分区抽真空机构的设计原理是将滚筒分为外层滚筒和内层配气滚筒,两者紧密封闭式固定的套装在一起。外层滚筒的表面在周向开有能扣住尾版夹并让其能在滚筒圆周方向上活动的凹槽。凹槽呈梯形,沿滚筒轴向均勻分布,在凹槽里开有抽气孔,以此可吸附在其表面的印版。内层滚筒上设计有与外层滚筒的内壁所形成的狭长的密闭气室和数个通气道与中空的滚筒内部相通进行通气。中空的滚筒轴作为连接外部真空泵的抽气管,在其上还开有进气孔。在滚筒的两端部位也开有气室,可由开在支撑滚筒轴和配气滚筒的支撑环上的过气孔连通。当使用最小幅面印版时,可使用上述在内层滚筒上开的永久气室和通气管道。除永久通气管道外,其余内层配气滚筒上的通气管道均通向滚筒的两端部位。并在滚筒两端设置有可随活动的尾版夹的运动而旋转的外圆盘,圆盘上开有弧形的抽气槽。当尾版夹随着印版幅面大小而在滚筒上周向移动时,带动圆盘转动,圆盘上的抽气槽也会转动。当抽气槽转动到与内层滚筒上开向两端的通气管道相连通时,气体可进入滚筒两端的气槽,从而通过轴上的进气孔进入轴内,实现抽气。只有当外端圆盘上的抽气槽与内层滚筒上开向两端的通气道形成有效配合时,才能连通外层滚筒上的抽气孔,进行抽真空,否则不能起到抽气作用。因此,可实现根据印版幅面大小进行调节抽气。本发明改善了现有技术中的缺陷,简化了错综复杂的滚筒设计,解决了同一台制版机对不同幅面印版的适用问题,不仅能有效的吸附不同幅面大小的印版,也能降低生产成本,使用方便,易于实施。


图1是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200620022755. 2的展开示意图;图2是滚筒的横截面图,示出了滚筒的结构部件;图3是滚筒的展开图,示出了长短不一的通气管道的位置与长度;图4是滚筒端面圆盘的A向图,示出了尾版夹的初始和终结处与外端圆盘上弧形通气槽的相对位置;图5是抽气孔在整个滚筒上分布的展开俯视图,示出了对称的抽气孔设计思路。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中的自动分区抽真空机构如图2所示,其中滚筒1由外层滚筒2和内层配气滚筒3紧密封闭套装组成。外层滚筒2上开有很多周向的梯形凹槽4,在外层滚筒2的外表面沿轴向均勻分布,并以此扣住可移动的尾版夹13(如图4所示),头版夹12固定于外层滚筒2上。沿凹槽方向在每个凹槽内部都按照要求开有抽气孔5。内层配气滚筒3与外层滚筒2内壁形成气室6,气室6位于内层配气滚筒3的中间部位。内层配气滚筒3内气室6的下方还开有第一通气管道7,以形成永久通气管道,使气体流向中空的滚筒1。支撑滚筒轴10和配气滚筒3的支撑环8上有过气孔9。滚筒轴10上开有数个进气孔11,由此,真空泵可通过滚筒轴10使中空滚筒1内部可连通的气体均抽走。头版夹12位置固定不动,尾版夹13在不受外力驱动时依靠摩擦力固定在滚筒表面,并能在滚筒旋转时保持两者相对静止。当印版幅面大小变化时,尾版夹13由外力驱动可在凹槽4内移动到相应的印版尾部,然后由外力打开其自身的弹簧版夹,夹紧印版供旋转曝光使用。因此不论印版幅面大小如何改变,头版夹12和尾版夹13都能紧紧的夹住印版。滚筒1的两端有两个外圆盘 14,与尾版夹13通过固定销相连,当尾版夹13移动时,外圆盘14会随着同步旋转。外圆盘 14靠近滚筒1的端面开有弧形气槽15可向滚筒1两端的气室通气。内层配气滚筒3上还开有长短不一的第二通气道16 (如图5所示),当与外圆盘14上的弧形气槽15相连通时, 气体可由抽气孔5进入此第二通气道16,再连通弧形通气槽15流向滚筒两端的气室,进入中空的滚筒1内部,最后被真空泵抽走。自动分区机构设计的技术特点是凹槽4呈梯形,在外层滚筒2上均勻分布,在每个凹槽4里开有一个抽气孔5,密闭气室6可以与滚筒1内部通过数个第一通气 道7相通进行抽气。滚筒1两端的内层配气滚筒3与圆盘14之间形成较大的气室,由支撑滚筒轴10 和内层配气滚筒3的支撑环8上的过气孔9连通。当使用最小幅面印版时,可使用上述永久气室6和通气道7。除永久通气道7外,其余第二通气道16均通向滚筒1的两端部位, 这些第二通气道16依据尾版夹13的活动而长度不一。滚筒两端设置有可随活动的尾版夹 13的运动而旋转的外圆盘14,当尾版夹13随着印版幅面大小而在滚筒1上周向移动时,带动圆盘14转动,弧形抽气槽15随之转动。尾版夹13转动到一定位置后,可使抽气孔5与相对应的第二通气道16相连通,弧形抽气槽15也随之转动到相应位置,与第二通气道16 相连通,气体因此可进入中空的滚筒内部,从而通过轴10上的进气孔11进入轴10内,实现抽气。但只有当弧形抽气槽15与第二通气管道16形成有效配合时,才能通过相应的第二通气道16连通抽气孔5,进行抽真空,否则第二通气道16与弧形抽气槽15不能连通,不能使气体进入滚筒1内部,不能起到抽气作用。因此,这个装置的设计可根据印版幅面大小的不同而对印版实现调节抽气,不会因为印版幅面大小变化影响到印版与滚筒1之间的真空度,可完美的实现自动分区抽真空的设计。第二通气道16的尺寸由各种规格的印版在滚筒 1上的包裹弧度计算后得到。滚筒1展开后第二通气道16在其上的分布状况如图3,5所
7J\ ο本发明从不同规格的印版所具有的不同幅面的对制版机上的抽气装置的影响出发,改进了滚筒的结构设计,使滚筒能满足可对不同幅面大小的印版进行抽气,从而保持制版机的正常工作。本发明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使一台制版机可适用于多种不同幅面规格的版材制版,并能稳固吸附印版,使其固定在滚筒上。本发明的滚筒设计无须复杂的平衡驱动控制系统,大大降低了滚筒的设计加工成本及制版机的生产成本,使用便捷,易于普遍实施。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因此凡其它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该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制版滚筒的自动分区抽真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具有由外层滚筒(2)和内层配气滚筒(3)紧密封闭套装组成的滚筒(1);开有很多周向的梯形凹槽(4)的外层滚筒(2),所述凹槽(4)在外层滚筒(2)的外表面均勻分布,以此扣住可移动的尾版夹(13)(如图4所示);固定在外层滚筒(2)上的头版夹(12);在每个凹槽(4)内部都开有沿凹槽方向抽气孔(5);内层配气滚筒(3)与外层滚筒(2)的内壁形成气室(6),气室(6) 位于内层配气滚筒(3)的中间部位;内层配气滚筒(3)内气室(6)的下方还开有第一通气管道(7),以形成永久通气管道,使气体流向中空的滚筒(1);支撑滚筒轴(10)和配气滚筒(3)的支撑环⑶上有过气孔(9);滚筒轴(10)上开有数个进气孔(11),由此,真空泵可通过滚筒轴(10)使中空滚筒(1)内部可连通的气体均抽走;头版夹(12)位置固定不动,尾版夹(13)在不受外力驱动时靠摩擦力固定在滚筒表面,并能在滚筒旋转时保持两者相对静止;当印版幅面大小变化时,尾版夹(13)由外力驱动可在凹槽(4)内移动到相应的印版尾部,然后由外力打开其自身的弹簧版夹,夹紧印版供旋转曝光使用;因此不论印版幅面大小如何改变,头版夹(12)和尾版夹(13)都能紧紧的夹住印版;滚筒(1)的两端有两个外圆盘(14),与尾版夹(13)通过固定销相连,当尾版夹(13)移动时,外圆盘(14)会随着同步旋转;外圆盘(14)靠近滚筒(1)的端面开有弧形气槽(15)可向滚筒(1)两端的气室通气; 内层配气滚筒(3)上还开有长短不一的第二通气道(16),当与外圆盘(14)上的弧形气槽 (15)相连通时,气体可由抽气孔(5)进入此通气道(16),再连通弧形通气槽(15)流向滚筒两端的气室,进入中空的滚筒(1)内部,最后被真空泵抽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版滚筒的自动分区抽真空装置,其特点在于根据版材尺寸大小在内层配气滚筒(3)上开有长短不一的第二通气道(16),用以实现版材分区覆盖时的有效抽气功能;滚筒两端设置有可随活动的尾版夹(13)的运动而旋转的外圆盘(14),圆盘(14)上开有弧形的抽气槽(15);当尾版夹(13)随着印版幅面大小而在滚筒(1) 上周向移动时,带动圆盘(14)转动,圆盘(14)上的弧形抽气槽(15)也会随之转动;当尾版夹(13)转动到一定位置后,可使抽气孔(5)与相对应的第二通气道(16)相连通,弧形抽气槽(15)也随之转动到相应位置,与第二通气道(16)相连通,气体因此可进入中空的滚筒内部,从而通过进气孔(11)进入轴(10)内,实现自动分区抽气功能;但只有当弧形抽气槽(15)与第二通气管道(16)形成有效配合时,才能通过相应的第二通气道(16)连通抽气孔 (5),进行抽真空,否则第二通气道(16)与外圆盘(14)上的弧形抽气槽(15)不能连通,不能使气体进入中空的滚筒(1)内部,不能起到抽气作用。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制版滚筒的自动分区抽真空装置,其使得同一台制版机中的印版在对不同幅面印版的制作过程中,能够可牢固稳定的吸附在滚筒表面。所述装置的设计特点为滚筒(1)由外层滚筒(2)和内层配气滚筒(3)组成。外层滚筒(2)上周向的梯形凹槽(4)扣住可移动的尾版夹(13),并在凹槽内开有抽气孔(5)。内层配气滚筒(3)上的气室(6)与通气管道(7)相连通。并随尾版夹(13)的移动,内层配气滚筒(3)上长短不一的通气道(16)可与外圆盘(14)上的弧形气槽(15)相连通抽气。设计优点是使同一台制版机可制作多种幅面的印版,不仅滚筒设计简洁,易实施,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B41C1/00GK102176108SQ2011100503
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3日
发明者倪晓宇, 张 杰, 范静, 邢洁芳, 陈杜娟 申请人:南京林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