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的选择表、确定方法及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1698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的选择表、确定方法及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改善由具有多个记录部件的记录头(诸如喷墨头等)中的故障记录部件引起的图像形成缺陷的校正技术,更具体而言,涉及适合确定用于校正处理的参数的参数选择表,以及参数确定方法,参数确定装置和使用参数选择表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利用喷墨方法的图像形成中,在开始使用喷墨头时,喷嘴因堵塞或故障而出现喷射失效的状态。具体而言,在使用单行程方法的图像形成中,喷射失效喷嘴位置处察觉出白色条纹,因此需要进行校正。此外,迄今已经有很多关于喷射失效校正技术的提议(例如,日本申请公开No. 2008-168592)。图四示出了喷射失效校正的基本概念的示意图。当打印头800中出现喷射失效喷嘴时,在与该喷嘴对应的图像形成区中出现白色条纹。因此,在校正喷射失效时,通过增加与喷射失效喷嘴相邻的喷嘴(以下称为“喷射失效校正喷嘴”)所形成的图像的浓度来减小白色条纹的可见性。存在很多种通过喷射失效校正喷嘴来增加所形成图像的浓度的方法,例如⑴校正输出图像和⑵增强喷射信号以使喷射点的直径更大,等。(1)校ιΗ输出图像的方法如果在周围区域形成图像时的图像浓度被视为Ddrfault,则可以通过将用于喷射失效校正喷嘴的图像浓度设定为DN°Print ( > Ddefault),来增加喷射失效校正喷嘴的图像形成浓度,从而减小白色条纹的可见性。这些图像浓度之间的比率可以定义为喷射失效校正喷嘴
图像浓度增量Pdmsity。(2) 曾强Bt#H言号禾Π 曾大Bt身寸点f径的方法如果在周围区域形成图像时的点直径被视为Rdrfault,则可以通过将用于喷射失效校正喷嘴的点直径设定为Rn° Print (> Rdefault),来增加喷射失效校正喷嘴的点直径,从而减小白色条纹的可见性。这些点直径之间的比率可以定义为喷射失效校正喷嘴点直径增量Pd°t。在本说明书中,一般将喷射失效校正喷嘴形成图像时的增量,诸如上述两个典型实施例中的喷射失效校正喷嘴图像浓度增量Pdensity和喷射失效校正喷嘴点直径增量Pdrt, 及其类似校正量定义为喷射失效校正参数P。如果喷射失效校正参数P太大,则会因校正过度而形成黑色条纹,并且如果喷射失效校正参数P太小,则会因校正不足而形成白色条纹。因此,需要寻找P的最佳值的技术。曰本专利申请公开No. 2008-168592中披露的方法的概沭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 2008-168592中,根据最佳值选择表,基于由光学读取装置产生的扫描数据来计算喷射失效校正参数。图30示出了日本专利申请公开 No. 2008-168592中所披露的测量程序的概况。通过以下程序来计算对于喷射失效所产生的浓度不勻性的校正参数R。
[1]输出均勻图像(“标准测试图案”),其中基于与多个不同浓度对应的各个测量色调以均勻的浓度在一页纸张的指定区域上形成图像,并且扫描该图像以测量平均色调值 Ra。[2]禁止多个喷嘴喷射,输出与上述类似的均勻图像(“忽略喷嘴的测试图案”),并且扫描该图像以测量平均色调值Rb。[3]计算Ra/Rb的比率,并且将其设定为喷射失效校正参数。然而,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 2008-168592所述的方法中,由于以下原因喷射失效校正参数的测量准确度可能降低。<1>未考虑人的视觉特性。在由扫描仪读取的色调和人的视觉特性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同。此外,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 2008-168592所述的方法中,测量结果随扫描仪的读取分辨率而变化。测量准确度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而降低。<2>在应用喷射失效校正参数之后没有执行评估。由喷射失效喷嘴附近的喷射失效校正喷嘴形成的图像与周围均勻图像区域相比色调更深。因此,换句话说,喷射失效校正结果的可见性的对比变化量相对于喷射失效校正参数变得更大。此外,在喷射失效喷嘴附近由于各种因素(诸如位置误差、点直径变化、着陆干涉等)而导致可见性剧烈变化。此外,对于单行程方法,通常采用以下构造的打印头800 如图四所示,具有相同设计的多个头组件802沿与纸张820的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布置。如果将相同的喷射失效校正参数应用于如图31A所示的各个头组件802,则理论上获得相同的校正结果,但实际上如图31B所示,校正结果的可见性在头组件之间变化。<3>如果喷墨打印机输出测试图案(表),则在位置误差、非均勻喷射和其它因素的影响下出现非均勻图像。这是在基于测试图案的输出结果来测量喷射失效校正参数时出现误差的原因。在按照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 2008-168592中所述的程序测量平均色调值的方法中,不可能完全消除图像非均勻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这些背景下产生,其目的是提供以下故障记录部件参数选择表其改进了常规校正技术的缺点,并且可以准确地测量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以便通过利用其他记录部件形成图像来校正由故障记录部件引起的图像形成缺陷。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根据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选择表的输出结果来确定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的最佳值的方法和装置,并且提供具有使用该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的校正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以下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选择表,该表由图像形成装置输出,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在传送记录头和记录介质中的至少一个以使所述记录头与所述记录介质相对运动的同时,通过包含在所述记录头中的多个记录部件来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在所述多个记录部件中出现至少一个不能执行记录的故障记录部件时使用所述表,以便确定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所述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表示用于校正由所述至少一个故障记录部件引起的图像形成缺陷的校正量,从而用除所述至少一个故障记录部件以外的记录部件形成图像。所述表包括基准斑,其由均勻图像构成,所述均勻图像是以基于恒定色调的均一浓度而形成在所述记录介质的区域上的图像;以及至少一个测量斑,其中在将已形成基准斑的一个或多个记录部件设定为非记录状态时的状态下,利用与表示校正量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的候选值对应的校正量进行校正之后的状态被再现,所述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的候选值应用于以下图像形成部分所述部分由记录部件形成,所述记录部件在已形成所述基准斑并且已设定为非记录状态的所述一个或多个记录部件的非记录位置附近执行记录。通过连续式或阶梯式改变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来形成一个或多个测量斑,以便能够确定在不同校正量的条件下所形成的图像(校正结果)。通过比较表中的测量斑和基准斑,可以选择校正后的状态最接近基准斑图像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的值作为最佳值。“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是包括上述喷射失效校正参数P的术语。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是泛指与位于故障记录部件附近(故障记录校正记录部件)且用于校正由故障记录部件引起的图像形成缺陷的记录部件有关图像形成的增加量的术语,诸如图像浓度增量或点直径的增量,或者类似校正量。为了校正任一个故障记录部件中的图像形成缺陷,对在故障记录部件附近的像素执行记录的一个或多个记录部件的输出进行校正,但是希望作为该输出校正对象(故障记录校正记录部件)的记录部件的范围包括在故障记录部件的非记录位置的两侧附近的记录位置(像素)处执行图像形成的至少两个记录部件。希望,通过改变候选值来形成多个测量斑的图像。通过形成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阶梯式改变的多个测量斑,并且将测量斑与基准斑进行比较,可以选出最佳参数。希望,包含在表中的基准斑布置在斑排列的中部,在所述斑排列中布置有与基准斑进行比较的多个测量斑。根据本发明的该方面,可以实现针对歪斜(诸如在形成表图像的期间记录头与记录介质之间的相对歪斜(平面内的旋转角),或者在读取表的期间记录介质与光学读取装置之间的歪斜)的鲁棒性较高的参数测量。希望,用于至少一个测量斑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的候选值在所述至少一个测量斑中连续变化。也可以采用以下模式所使用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值在一个测量斑内连续变化。希望,为每一个色调形成具有相同色调的基准斑和至少一个测量斑的多种组合。希望的模式是,为多个色调的每一个分别形成基准斑和(多个)测量斑。根据该模式,可以为每一个色调确定适当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希望,记录头包括多个头组件,并且每一个头组件形成基准斑和至少一个测量斑。根据该模式,可以为每一个头组件确定适当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为了到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确定方法,包括表读取步骤,其用光学读取装置读取如上述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选择表;以及最佳值确定处理步骤,其根据由所述表读取步骤中的光学读取装置获取的被捕捉图像的数据,来确定所述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的最佳值。希望的模式是,通过分析由读取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选择表获得的读取图像数CN 102381026 A
说明书
4/32 页
据来自动指定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的最佳值。希望,最佳值确定处理步骤包括计算评估值的评估值计算步骤,所述评估值形成用于评估所述基准斑的被捕捉图像与所述至少一个测量斑的被捕捉图像之间的差异的评估指数;并且在最佳值确定处理步骤中,根据所述评估值来确定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的最佳值。希望,在评估值计算步骤中计算基准斑的被捕捉图像与至少一个测量斑的被捕捉图像之间的差异信息,或者基准斑的被捕捉图像与至少一个测量斑的被捕捉图像之间的校正信息。在计算评估指数时,例如,存在使用基准斑的被捕捉图像与至少一个测量斑的被捕捉图像之间的差异数据的模式,或者计算两个被捕捉图像之间的校正系数的模式。希望,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确定方法包括分别计算基准斑的被捕捉图像与至少一个测量斑的被捕捉图像的积分曲线的积分曲线生成步骤,其中通过比较基准斑的被捕捉图像的积分曲线与至少一个测量斑的被捕捉图像的积分曲线来确定所述评估值。通过对基准斑和测量斑的被捕捉图像的分量(二维图像数据)进行积分,并且相互比较各个积分曲线(一维数据),可以减小计算负荷。希望,对基准斑的被捕捉图像与至少一个测量斑的被捕捉图像分别实施光滑处理。根据该方面,可以减小计算负荷。希望,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确定方法包括差异数据生成步骤,在该步骤中根据基准斑的被捕捉图像与至少一个测量斑的被捕捉图像来生成表示基准斑的被捕捉图像与至少一个测量斑的被捕捉图像之间的差异的差异数据,其中对差异数据实施光滑处理。可以对基准斑的被捕捉图像和至少一个测量斑的被捕捉图像实施光滑处理,然后生成被捕捉图像之间的差异数据,并且可以在光滑处理之前生成被捕捉图像之间的差异数据,然后对差异数据实施光滑处理。希望,视觉传递函数用作所述光滑处理。根据该模式,可以选择与人的视觉特性相匹配的最佳值。希望,根据基准斑的被捕捉图像与至少一个测量斑的被捕捉图像来生成表示基准斑的被捕捉图像与至少一个测量斑的被捕捉图像之间的差异的差异数据;并且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的最佳值通过定义差异数据的分量的平方和或者平方和的平方根来确定,以作为评估指数。可以使用差异数据的分量的平方和或者平方和的平方根作为评估指数。希望,根据基准斑的被捕捉图像与至少一个测量斑的被捕捉图像来生成表示基准斑的被捕捉图像与至少一个测量斑的被捕捉图像之间的差异的差异数据;并且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的最佳值通过定义差异数据的分量的方差值和或者差异数据的分量的最大值来确定,以作评估指数。可以使用差异数据的分量的方差或者最大值作为评估指数。希望,通过在基于下述坐标系的图上采用评估值绘制点所导出的两条回归线的交点处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的值来确定最佳值在所述坐标系中,第一轴线表示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或者根据该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所计算的值,所述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
10数用作应用于至少一个测量斑的候选值,并且第二轴线表示评估指数。根据该模式,可以避免噪声的影响,并且以更高的准确度来确定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的最佳值。希望,通过在基于坐标系的图上采用评估值绘制点所导出的两条回归线的交点处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的值来确定所述最佳值在所述坐标系中,第一轴线表示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或者根据该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所计算的值,所述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用作应用于至少一个测量斑的候选值,并且第二轴线表示评估指数。通过根据离散测量数据的插值曲线图而确定的最小值或最大值,可以以更高的准确度来确定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的最佳值。希望,通过在基于下述坐标系的图上采用与所述评估指数的最小值或最大值对应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的值来确定所述最佳值在所述坐标系中,第一轴线表示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或者根据该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所计算的值,所述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用作应用于至少一个测量斑的候选值,并且第二轴线表示评估指数。根据本发明的该方面,类似于上述方面,可以以较高的准确度来确定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的最佳值。希望,通过在基于下述坐标系的图上采用与所述评估指数的最小值或最大值对应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的值来确定所述最佳值在所述坐标系中,第一轴线表示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或者根据该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所计算的值,所述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用作应用于至少一个测量斑的候选值,并且第二轴线表示评估指数。根据本发明的该方面,尤其可以提高阴影区(高浓度部分)和高亮区(低浓度部分)中的最佳参数选择准确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确定方法,包括重建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选择表的步骤,在该步骤中,根据由上述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确定方法确定的最佳值来进一步减小应用于所述至少一个测量斑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的候选值的步长大小,并且通过将上述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确定方法应用于重建的表来进一步选择最佳值。通过重复多次应用根据上述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选择方法,可以实现逐渐接近最佳值的处理模式。根据本发明的该方面,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以更高的准确度确定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的最佳值。希望,对在表读取步骤中所获得的被捕捉图像实施歪斜校正处理。通过执行旋转处理等来校正被捕捉图像中的歪斜,可以以更高的精度测量参数。一种利用根据上述方面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确定方法来分析表的读取图像数据的装置,该装置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实现。利用计算机来实现该分析功能的程序可以应用于包含在打印机等中的中央处理器(CPU)的操作程序,并且也可以应用于计算机系统 (诸如个人计算机)。该种分析处理程序可以记录在CD-ROM、磁盘或者其它信息存储介质 (外部存储装置)上,并且可以利用该信息记录介质向第三方提供程序,或者可以经由诸如因特网等通信线路来提供程序下载服务,或者程序可以作为ASP (应用服务提供商)的服务来提供。
希望,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安装的嵌入式扫描仪用作光学读取装置。根据本发明的该方面,可以在一个图像形成装置中输出表并且读取输出结果,并且基于该分析可以有效地分析并获取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希望,多个记录部件将液滴从喷嘴喷出,并且使所喷射的液滴附着在记录介质上, 以便在记录介质上执行图像形成;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确定方法包括着陆干涉图案指定测试表形成步骤,在该步骤中,基于表示多种着陆干涉图案和多个记录部件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对应信息,在与不同的多种着陆干涉图案对应的不同记录部件中执行人为禁止喷射的喷射禁止处理,所述多种着陆干涉图案限定成与着陆干涉诱导因素对应,其中所述着陆干涉诱导因素包括液滴在记录介质上的附着时序,所述附着时序受所述记录头的多种记录部件的排列构造和相对运动方向控制,并且,分别形成与多种着陆干涉图案对应的多种测试表;并且根据为多种着陆干涉图案分别形成的多种测试表的输出结果,为多种着陆干涉图案分别确定用于喷射失效校正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根据本发明的该方面,可以确定考虑了记录介质上由喷射失效喷嘴周围的其它喷嘴喷射的液滴的着陆干涉影响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此外,通过该参数来执行喷射失效校正,还进一步提高校正性能。记录介质上位于喷射失效喷嘴的不可喷射位置的两侧附近的两个喷嘴(一对相邻喷嘴)所喷射的液滴之间的附着位置间距,在其它喷嘴喷射液滴的情况下,因着陆干涉的影响而变化。因此,希望的模式是根据由该着陆干涉引起的附着位置间距的变化量来指定“着陆干涉图案”。存在或不存在着陆干涉以及着陆干涉的情况取决于喷射失效喷嘴周围的其它喷嘴的液滴喷射时序。此外,除了液滴喷射时序以外,着陆干涉诱导因素包括点直径(与喷射液滴体积有关的值)和各个喷嘴的喷射位置误差(附着位置误差)等。希望的模式为同样考虑这些因素来指定校正参数。为了到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确定装置,包括光学读取装置,其读取以上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选择表,并且生成被捕捉图像数据;以及最佳值确定处理装置,其根据经由光学读取装置获取的被捕捉图像数据来执行信号处理,以确定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的最佳值。在故障读取部件校正参数确定装置中可以合并上述特征。可以提供包括处理装置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确定装置,该处理装置执行上述方法发明中的每一步处理步骤。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记录头,其具有多种记录部件;以及传送装置,其传送至少一个记录头和记录介质,以使所述记录头与所述记录介质相对移动,其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在使所述记录头与所述记录介质相对移动的同时,通过所述多个记录部件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表输出控制装置,其控制图像形成,以便输出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选择表;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存储装置,其存储根据所述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选择表的输出结果所确定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故障记录部件位置信息获取装置,其获取故障记录部件位置信息,该信息表示所述记录头的多个记录部件中不能用于图像形成的故障记录部件的位置;以及故障记录部件校正装置,其根据所述故障记录部件位置信息以下述方式应用所述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由所述故障记录部件引起的图像形成缺陷通过除所述故障记录部件以外的记录部件的图像形成来校正。还可以采用以下模式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安装根据上述方面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确定装置。希望,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作为光学读取装置的嵌入式扫描仪,该嵌入式扫描仪读取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选择表并且生成被捕捉的图像数据。希望,多个记录部件将液滴从喷嘴喷出,并且使所喷射的液滴附着在记录介质上, 以便在记录介质上执行图像形成;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着陆干涉图案指定测试表形成装置, 该装置基于表示多种着陆干涉图案和多个记录部件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对应信息,在与不同的多种着陆干涉图案对应的不同记录部件中执行人为禁止喷射的喷射禁止处理,所述多种着陆干涉图案限定成与着陆干涉诱导因素对应,其中所述着陆干涉诱导因素包括液滴在记录介质上的附着时序,所述附着时序受所述记录头的多种记录部件的排列构造和相对运动方向控制,并且,分别形成与所述多种着陆干涉图案对应的多种测试表;并且根据为多种着陆干涉图案分别形成的多种测试表的输出结果,为多种着陆干涉图案分别确定用于喷射失效校正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并且为多种着陆干涉图案分别确定的用于喷射失效校正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存储在所述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存储装置中。根据本发明,与常规方法相比,可以以较高精度测量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通过这种方法,提高了对由故障记录部件引起的图像形成缺陷的校正性能,并且可以获得输出图像质量的改进。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以及其它目的和优点,在附图中所有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并且其中图1是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有关的喷射失效校正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示出喷射失效校正参数最佳值选择表的实例的示意图;图3A至图3D是对扫描数据进行分析的步骤的示意图,通过读入喷射失效校正参数最佳值选择表而获得该扫描数据;图4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喷射失效校正参数最佳值选择表的说明性视图;图5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喷射失效校正参数最佳值选择表的原理部分的说明性视图;图6A和图6B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喷射失效校正参数最佳值选择表的说明性视图;图7A至图7E是根据第六实施例的扫描数据分析步骤的说明性视图;图8是根据第十二实施例的最佳参数选择程序的说明性视图;图9是示出喷墨头中喷嘴排列的实例的平面图;图10是示出图9中的头以旋转余量(Δ θ )进行安装的状态的视图;图11是示出图9中的头在构成头的一个头组件中以剩余排列散度(Ad)进行安装的状态的视图;图12Α至图12D是用于说明与普通喷射失效校正技术有关的问题的概念13
图13A和图13B是用于说明由从喷嘴周围到喷射失效喷嘴的液滴喷射引起的着陆干涉影响的说明性视图;图14是与第十四实施例有关的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图15是示出头中喷嘴排列的一个实例的平面图;图16是示出用于校正LUT测量的测试表实例的说明性视图;图17A示出了用于具有着陆干涉图案A的喷嘴的一个校LUT的实例,并且图17B 示出了用于具有着陆干涉图案B的喷嘴的一个校正LUT的实例;图18A至图18D是示出实现图14中的图像输出流程的状态的概念性视图;图19是示出与第十五实施例有关的头组件的喷嘴排列实例的平面图;图20A和图20B是由图19中的头组件产生的着陆干涉图案的说明性视图;图21是示出根据第十四实施例的喷射失效校正参数最佳值选择表的实例的视图;图22是示出根据第十五实施例的喷射失效校正参数最佳值选择表的实例的视图;图23是与本发明实施例有关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总体示意图;图24A和图24B是示出喷墨头的构造实例的俯视透视图;图25A和图25B是示出将多个头组件连接在一起所构成的喷墨头的实例的视图;图26是沿图24A和图24B中的线26_26截取的剖视图;图27是示出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构造的框图;图28是示出用于分析表的喷射失效校正参数确定装置的构造的另一个实例的框图;图29是喷射失效校正的基本方法的概念性视图;图30是示出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 2008-168592中所披露的喷射失效校正参数测量程序的概况的说明性视图;图31A和图31B是示出根据不同的头组件而不同的喷射失效校正结果的说明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例图1是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有关的喷射失效校正方法的流程图。根据本实施例的喷射失效校正处理大致分为“喷射失效校正参数创建流程”,其获取与校正喷射失效所需的校正参数有关的信息;以及“图像输出流程”,其利用该校正参数执行校正处理。喷射失效校IH参数创建流程的描述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喷射失效校正处理中,首先,[1]输出用于选择喷射失效校正参数的最佳值的测量表(下文中,该测量表可以称为“喷射失效校正参数最佳值选择表”或简称“最佳值选择表”)(步骤Si)。诸如扫描仪等图像读取装置对以该方式输出的最佳值选择表(TCl)进行扫描(步骤S2),以获取表的扫描数据(DATA2)。对该扫描数据(DATA2)进行数字分析(步骤S3),并且计算喷射失效校正参数(DATA3)。此外,与直到确定喷射失效校正参数(DATA3)的上述步骤(Si至S3)独立的是,在这些步骤(Si至S3)之前或者这些步骤(Si至S3)之后,确定用于校正喷射失效所需的喷射失效喷嘴位置信息(步骤S4)。喷射失效喷嘴位置信息构成如下例如<1>根据用于确定喷射失效喷嘴位置的指定测试图案的输出结果所测得的信息(例如,包含所有喷嘴的线图案的所谓1开N关测试图案),以及<2>已被判定为故障喷嘴(已知的喷射失效喷嘴、喷射偏离、液滴体积异常、常开电路等)并且被禁止喷射从而不能使用的喷嘴的位置,等。喷射失效喷嘴位置信息(DATA4)存储在装置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或者存储在硬盘或另一种存储装置上,并且必要时适当地更新该信息。图像输出流稈的描述下面对图像输出流程进行描述,该图像输出流程包括利用上述喷射失效喷嘴位置信息(DATA4)和喷射失效校正参数(DATA3)的喷射失效校正处理。首先,输入作为图像形成对象的图像数据(步骤S5)。用于输入图像数据的装置 (输入接口)可以采用从诸如存储卡或光盘等外部存储介质(可移动介质)获取信息的媒体接口,或者通信接口(有线或者无线)。此外,也可以将传输输入图像数据的信号输入线路称为“图像数据输入装置”。此处,假定为喷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每一种油墨颜色提供多值色调图像数据(例如,为与CMYK四种颜色对应的每一种颜色提供256色调图像数据)。众所周知,如果输入24位的RGB全彩色图像数据(每种颜色8位),或者如果喷墨图像形成装置的输入图像的分辨率与输出分辨率不同,则执行颜色转换处理和分辨率转换处理。下面,在打印图像数据(DATA5)的过程中,执行喷射失效校正处理,并且打印喷射失效校正后的图像数据(已经过喷射失效校正处理的数据)(步骤S6)。在执行该喷射失效校正的过程中,基于喷射失效喷嘴位置信息(DATA4)和图像数据(DATA5)的浓度值来查询喷射失效校正参数(DATA3)的查找表(LUT),并且为每一个喷射失效喷嘴指定用于喷射失效校正的喷射失效校正参数。如上所述,此处所提到的喷射失效校正参数是包含喷射失效校正喷嘴形成图像时的增强量或者类似校正量的统称,诸如喷射失效校正喷嘴图像浓度增量Pdmsity或者喷射失效校正喷嘴点直径增量Pd°t。例如,该参数可以是在半色调处理之前校正图像数据(图像浓度)的校正系数,或者是校正与喷嘴对应的致动器的驱动电压信号的校正系数。通过上述步骤S5至S6来获得喷射失效校正后的图像的打印(PIM6)。喷射失效校ιΗ参数最佳倌选择表的描述图2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喷射失效校正参数最佳值选择表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在图2中,附图标记1表示喷墨打印机的头组件,而附图标记3表示构成记录介质的纸张。纸张3在图2中从左向右传送。此处,以基于单行程方法的打印机作为实例。在头组件1中根据能够以指定记录分辨率(例如,1200dpi)记录点的喷嘴排列沿与纸张传送方向 (y方向)垂直的方向(χ方向)形成多个喷嘴。没有特别限制喷嘴排列。最佳值选择表5 (其与“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选择表”对应)具有以下构造沿纸张3的传送方向布置着具有相同色调L的多块斑6、7_i(i = 1、2、……)。两种斑,即由附图标记6表示的基准斑Frf和由附图标记7_i(i = 1、2、……)表示的测量斑Iimeas(Pi)平行地布置。此处,“i”是与各个测量斑对应的下标。基准斑Frf是均勻施加色调L所获得的均勻图像。相对于基准斑rrf,在测量斑Ii^(Pi)的一个或多个位置处设置模拟喷射失效喷嘴出现的白色条纹8 (在图2中,白色条纹8设置在各个测量斑中的两个位置处),并且喷射失效校正参数Pi实际上或者人为地应用在各个白色条纹8的任一侧(两侧)上(在 χ方向上的任一侧)。实际上,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形成测量斑的图像将喷射失效信号用于被视为喷射失效喷嘴(不喷射的喷嘴)的喷嘴,并且将喷射失效校正参数用于由在喷射失效喷嘴的任一侧上执行记录的喷嘴所形成的图像,并且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产生测量斑用图像数据人为地复制校正后图像以产生用于测量斑的图像数据,并且将该图像数据输出在纸张3 上(在纸张3上形成图像)。将具有不同值的喷射失效校正参数Pi应用于各个测量斑I广aIPi)。应用于各个测量斑的喷射失效校正参数Pi与“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的候选值”对应。在图2的实例中,对于每一个色调值L,形成有在纸张传送方向上共布置7个斑的斑行9,即一个基准斑Iref和六个测量斑Ii1^s(Pi) (i = 1、2、……6)。六个测量斑I广IPi) 使用分别具有不同值的喷射失效校正参数Pi (i = 1、2、……6)。此外,在图2中,色调值分四步变化,并且在纸张的χ方向上的各个位置处形成基于各个色调值的斑行。如果图2中最上方位置处所示的斑行的色调值由Ll表示,其下方(从顶部算起的第二位置)的斑行的色调值由L2表示,其下方(从顶部算起的第三位置)所示的斑行的色调值由L3表示,以及最下方位置(从顶部算起的第四位置)处的斑行的色调值由L4表示,则从顶部开始按色调剂值增加的顺序的关系Ll < L2 < L3 < L4成立。在图2中,沿纸张传送方向布置的多个测量斑Iin^(Pi)(其中i = 1、2、……)按喷射失效校正参数Pi的值增大的顺序从左到右放置(由于校正而增量逐渐增大),但是测量斑的排列顺序与喷射失效校正参数Pi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不限于该实例。在图2中,为了简化附图,只描绘了少量的斑,但对基于相同色调值的测量斑的数量或者对色调值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如果存在η个不同的色调值,并且每一个色调值(相同的色调)具有m个测量斑,则每个模块(一个模块)形成有nX (1+m)个斑的组。 此外,如果在同一模块中通过区分被视为喷射失效喷嘴(不喷射的喷嘴)的喷嘴位置来形成k个测量斑(图案)以便考虑模块中喷射失效喷嘴位置的位置相关性,则所形成的斑的数量是上述数量的k倍(其中n、m和k分别为不小于1的整数)。如果所有的斑不能记录在一张纸张上,则将斑记录在多页纸张上。此外,在图2中,只描述了一个头组件,但是如果各种颜色的油墨使用多个打印头,则针对每一种颜色的油墨输出的类似的图表。扫描数据分析方法的描述图3A至图3B是示出对扫描数据进行分析的步骤的示意图,通过读入喷射失效校正参数最佳值选择表而获得该扫描数据。最佳值选择表由打印机输出,并且该表由诸如平头扫描仪等光学读取装置扫描。图3A表示通过扫描具有某一色调值L的斑行而获得的扫描数据。各个斑的扫描数据由SMOuyhSimeasOuyJi)表示。在分析扫描数据时,首先利用考虑到人类视觉特性的视觉传递函数VTF对扫描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图3B表示VTF处理之后的数据。
如果VTF函数由VTF(U,ν)表示(其中(u,ν)是基于空间频率的二维坐标系统), 并且如果对扫描数据S(x,y)进行VTF处理之后的数据由V(x,y)表示,则V与VTF之间的关系可以由以下等式1表示。等式1:
V = G-1CVTFsi4S(S))在公式1中,“*”表示各分量的乘积,“ ζ ”表示傅里叶变换,并且各个大写字母表示各种分布。下面,通过从经过VTF处理后的测量斑数据ViHieas (x、y、Pi)中减去经过同样的VTF 处理后的基准斑数据(x、y)来创建差异数据。图3C表示了该差异数据。最后,计算差异数据的各个分量的平方和的平方根Ei (Pi)。该值由以下表达式 (等式2)表示。等式2:尽⑷)=/ΣΣ(^λ,3^)_广'(W))2 \ χ y还可以直接使用在求平方根之前的平方和(等式2中平方根符号内的表达式)作为评估指数,以代替使用上述Ei (Pi)(与“评估值”对应)作为评估指数。图3D是将如此计算的评估指数值按照与喷射失效校正参数Pi的值的关系进行排序的图表。水平轴表示喷射失效校正参数Pi的值,而纵轴表示评估指数Ei (Pi)的值。如果喷射失效校正结束(在理想状态下),则评估指数Ei (Pi)的值变为0。从而,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方法中,选择评估指数Ei(Pi)变为最小值的测量斑作为最佳斑,并且选择应用该斑的喷射失效校正参数Pi作为所谈及的色调值L的最佳参数。通过根据本方法计算测量斑与基准斑之间的差异数据的处理,可以极大地减小由头组件的状态引起的图像非均勻性的影响,并且提高参数选择的准确性。此外,通过执行 VTF处理,可以以类似于视觉测量的准确度来测量参数。第二实施例如图4所示,如果打印头2由多个头组件l_j(j = 1、2、……、N)构成,则在与各个头组件l_j(j = 1、2、……、N)对应的图像形成区中形成如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喷射失效校正参数最佳值选择表(参见图4),并且对各个头组件l_j (j = 1、2、……、N)执行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的分析。通过这种方法,将各个头组件的喷射失效校正参数最优化,并且如结合图31B的描述,可以克服校正结果的可见度变化。第三实施例代替作为结合图2描述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喷射失效校正参数最佳值选择表中的斑排列,如图5所示,还可以采用以下模式基准斑6布置在测量斑7_i(i = 1、2、……、 6)的对准中心附近。在扫描最佳值选择表的过程中,由于扫描期间纸张的定位而容易出现歪斜。此外, 在图像形成期间,根据打印头与纸张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在打印头与纸张之间可能出现小角度偏差。由于这些原因,最佳值选择表的扫描数据中出现歪斜。歪斜影响越小,则具有相同色调值L的基准斑6与各个测量斑7_i(i = 1、2、……6)之间的差异越小。因此,如果采用图5所示的斑的布置,则与图2的布置相比,可以实现针对歪斜的鲁棒性(robust) 更强的参数测量。第四实施例图6A和图6B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最佳值选择表的实例。在图2所示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最佳值选择表中,描述了对于相同色调值L在校正参数呈阶梯式变化的情况下形成多个测量斑的实例,但是,代替多个这种测量斑沿纸张传送方向布置的模式,如图6A 所示,还可以连续地改变喷射失效校正参数。即使一个测量斑呈喷射失效校正参数连续变化的连接带状,仍可以用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的方式计算评估指数Ei (Pi)。在第一实施例中, 获取根据各个测量斑的下标i离散地计算出的评估指数值,然而在第四实施例中,如图6B 所示,喷射失效校正参数连续变化,进而根据该变化分别计算每一个喷射失效校正参数的值的评估指数值。从而,可以提高喷射失效校正参数测量的分辨率。第五实施例通过重复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所述的选择喷射失效校正参数的最佳值的程序,可以提高选择准确度和最佳值的分辨率。该程序可以概括如下。(步骤1)打印并且分析最初的最佳值选择表,并且(首次)计算喷射失效校正参数的最佳值。(步骤2)接着,以根据先前表分析所计算出的喷射失效校正参数的最佳值为基础,通过改变应用于该最佳值任一侧的测量斑上的喷射失效校正参数Pi来重建最佳值选择表。(步骤3)打印并且分析步骤2中重建的最佳值选择表,并且计算喷射失效校正参数的最佳值。(步骤4)此后,可以通过再次重复步骤2至步骤3,来进一步提高选择准确度。在上述步骤2中重建最佳值选择表期间,可以通过对用于测量斑的喷射失效校正参数Pi的值设定更精细的分度来提高选择喷射失效校正参数的最佳值的分辨率。第六实施例在分别根据第一实施例至第五实施例的扫描数据分析程序中,为了减小计算负荷,可以计算在纸张传送方向(y方向)上的每一组斑数据的积分曲线,并且在将数据转换成一维数据之后通过类似于图3A至图3D的计算程序来分析数据。图7A至图7E示出了该分析程序的示意图。图7A表示通过扫描某一色调值L的斑行而获得的扫描数据(类似与图3A)。通过沿y方向对图7A所示的各个斑的扫描数据 Sref (x, y),Si-sU, y,Pi)进行积分来获得一维曲线数据。图7B示出了由各个斑计算出的积分曲线(一维数据)。随即,对每一个斑的一维数据进行VTF处理。图7C表示VTF处理后的数据。随即,通过从经过VTF处理之后的测量斑数据减去经过VTF处理之后的基准斑数据来创建差异数据。图7D表示该差异数据。最后,计算每一个差异数据的分量的平方和的平方根(或者每一个差异数据的分量的平方和)作为评估指数。图7E是将如此计算的评估指数值按照与喷射失效校正参数 Pi的值的关系进行排序的图表。从而,选择通过这种方式所计算出的评估指数为最小值时的测量斑来作为最佳斑,并且选择用于该斑的喷射失效校正参数Pi来作为所谈及的色调值L的最佳参数。在根据图2所所的第一实施例的分析计算中,执行二维快速傅里叶变换(FFT),但是图7A和图7E所述的第六实施例涉及执行一维FFT,因此减小了计算负荷。第七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至第六实施例中,还可以对扫描数据执行图像旋转校正处理。如第三实施例所述,由于在扫描期间纸张的定位(纸张与扫描仪之间的相对角度)或者在打印表期间纸张相对于打印头歪斜等,可能会导致测量表的扫描数据可能出现歪斜。通过图像处理(例如,图像旋转处理)校正该歪斜的影响,可以实现更高准确度的参数测量。第八实施例在根据第一实施例至第七实施例的扫描数据分析程序中,有效地执行用于校正由纸张、扫描仪等引起的MTF(调制传递函数)影响的处理。如果残留着MTF的影响,则将导致高频分量的对比度降低,从而导致扫描数据中的喷射失效校正部分的准确度降低。因此, 通过执行MTF校正处理,可以实现更准确的参数测量。第九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至第八实施例中,代替对扫描数据进行VTF处理的模式,还可以替换为与视觉特性无关的光滑处理(诸如利用低通滤波器(LPF)、带通滤波器(BPF)的滤波),或者移动平均处理,或者对测量表的低分辨率扫描,等。与LPF、BPF或移动平均处理相比,VTF处理涉及较大的计算负荷。从而,可以通过用除VTF以外的另一种滤波程序取代VTF来减小计算负荷。第十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至第九实施例中,VTF处理(或者以光滑处理代替)和创建差异数据的顺序可以颠倒。更具体而言,即使在计算出测量斑数据和基准斑数据的差异数据后,再对该差异数据进行VTF处理(或者以光滑处理代替),仍得到类似的结果。通过首先创建差异数据,可以减少执行VTF处理(光滑处理)的次数,因此可以减小计算负荷。第H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至第十实施例中,代替使用差异数据的分量的平方和的平方根(或者直接使用差异数据的分量的平方和)作为评估指数的模式,还可以使用另一个值作为评估指数。例如,即使基于测量斑与基准斑之间的相关系数,或者差异数据分量的方差值,或者差异数据分量的最大值,或者它们的适当组合等来确定最佳参数,仍获得类似的有益结^ ο第十二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至第十一实施例中,根据评估指数的最小值来指定最佳参数,但也可以使用下述步骤来从评估指数中选择最佳参数。(步骤1)由各个差异数据分量的平方和的平方根计算评估指数,并且该评估指数与光量成正比。(步骤2)将喷射失效校正参数Pi转换成与喷射失效校正喷嘴的液滴喷射速率成正比的值。
(步骤3)如图8所示,各个测量斑的评估指数绘制在以下图中水平轴线表示液滴喷射速率,而竖直轴线表示评估指数,并且根据图上的绘制点来计算表示校正不足的回归线RLl和表示校正过度的回归线RL2。(步骤4)接着,计算两条回归线RLl和RL2的相交点,计算在该点处的液滴喷射速率,并且重新计算该值以作为喷射失效校正参数值。通过该方式得出的值视为最佳参数。通过上述步骤1至步骤4,提高在阴影区(图像浓度较高的部分)或高亮区(图像浓度较低的部分)中选择最佳参数的准确度。更具体地说,通常在阴影区和高亮区测量灵敏度更差。对于这一点,可以通过对步骤1至步骤4的回归线RL1、RL2利用插值处理确定评估指数变为最小值的点来增加关于噪声的鲁棒性。其它分析实例代替根据图8所示的两条回归线RL1、RL2的交点来确定光学值的方法,还可以通过在类似坐标系(或者用“喷射失效校正参数”取代图8中的水平轴线坐标系)上的根据绘制点拟合的曲线来确定近似曲线,并且根据该近似曲线确定最小值。顺便提及,根据评估指数的定义,也可能为以下情形评估指数变为最大值的点与最佳值对应。此外,也可以将在基于类似图8的坐标系(或者用“喷射失效校正参数”取代图8 的水平轴线的坐标系)的图上二阶微分变为最小值或最大值的点确定为“最佳值”。第十三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至第十二实施例中,使用集成在喷墨打印机中的嵌入式扫描仪作为用于扫描测量表的光学读取装置是有益的。根据这种模式,可以在打印测量表的同时读入测量表,此外,可以省略诸如剪辑表等工作等,并且可以有效地进行分析。第十四实施例下面,对适宜与第一实施例至第十三实施例结合使用的其它喷射失效校正技术进行描述。首先,对第十四实施例将要解决的校正技术问题进行描述。问题描述在喷墨图像形成的领域,为了用喷墨头形成具有高分辨率的图像而采用了多种方法。例如,如图9所示,喷墨头300由以下结构构成多个喷嘴头组件301以交错构造的形式布置,并且使纸张340 (图像记录介质)上的记录位置间距Δ χ比头组件310中喷嘴320 的间距Pm小,从而提高记录分辨率等。在图9的实例中,喷墨头300构造有以下喷嘴排列 (交错排列)纸张340上的记录位置间距ΔΧ接近Pm/2。通过沿与喷墨头300的纵向大致平行的方向勻速地传送纸张340并且控制喷嘴 320的液滴喷射定时,可以在纸张340上形成期望的图像。此处,假定纸张340从图9中下侧向上侧传送。如果纸张340的传送方向为y方向,并且与y方向垂直的纸张的宽度方向为χ方向,则可以在纸张340上沿χ方向以Δχ的间距形成点(通过附着液滴形成的记录点)。此处,Δ χ是与记录分辨率对应的值(在1200dpi的情况下,接近21. 2 μ m)。能够在纸张340上沿χ方向按与记录分辨率对应的间距(Δχ)形成点行的喷嘴 320的排序(通过将喷墨头300中的喷嘴排列投影到χ轴线上所获得的喷嘴排序)给出了有效的喷嘴排列。在本说明书中,在该有效喷嘴行(投影在χ轴线上的喷嘴行)的喷嘴排序中具有相邻位置关系的喷嘴称为“相邻喷嘴”。换句话说,当看作投影在纸张340的χ轴线上的喷嘴行时,如果喷嘴排列在相邻位置处,则即使该喷嘴未必处于喷墨头300的喷嘴布置中的相邻位置处,仍称为“相邻喷嘴”。当将这种喷墨头安装在打印装置中时,必须调整喷墨头的安装角度和安装位置, 但机构调整精度有限。因此,存在以下情形如图10所示,喷墨头300稍稍转离指定位置 (根据设计的理想安装位置),并且喷墨头300在具有旋转余量(△ Θ)的状态下安装在打印装置上。此外,存在以下情形如图11所示,头组件301的布置位置稍微分散,并且喷墨头300在具有排列位置的残余分散度(Ad)的状态下安装在打印装置中。当油墨在这种状态下从喷墨头300的喷嘴320喷出时,在纸张340上附着位置存在误差(也称为“附着位置误差”)。当在具有附着位置误差和喷射液滴体积误差的喷墨头中使用常规喷射失效校正技术时,如果对所有的喷射失效喷嘴使用相同的校正系数,则根据喷嘴的布置状态,校正可能会过度或者不足,并且可能在纸张的表面上出现黑色条纹或者白色条纹。图12A至图12D是该现象的示意图。此处,通过实例来描述以下情形(图12A) 如结合图10的描述,喷墨头300在具有旋转余量(△ Θ )的情况下进行安装,并且上部喷嘴 NA_j和下部喷嘴NB_k是发生喷射失效的喷射失效喷嘴。在该情况下,普通喷射失效校正技术对与喷射失效喷嘴前后相邻(在有效喷嘴行的排序中的喷射失效喷嘴的前面和后面) 的喷嘴对应的像素值(表示浓度色调等级的图像设定值)进行校正。在图12中,对与位于喷射失效喷嘴NA_j前后的相邻喷嘴NB_j-l和相邻喷嘴NB_j+l对应的位置处的图像设定值进行校正,此外对与位于喷射失效喷嘴NB_k前后的相邻喷嘴NA_k-l和相邻喷嘴NA_k+l 对应的位置处的图像设定值进行校正。图12B示出了在图12A的喷墨头300中利用普通喷射失效校正技术来形成具有某一浓度(色调值)的致密图像(均勻浓度图像)的状态的示意图。由于在纸张上的与喷射失效喷嘴NA_j、NB_k对应的位置处(在χ方向上)不能形成点,因此在图像的对应部分上不能获得指定的浓度。为了对其进行补偿,执行校正来增加相邻喷嘴的输出浓度。图12C 示出了与各个喷嘴位置对应的像素的图像设定值。在色调值Dl表示致密图像的浓度的情况下,在与喷射失效喷嘴的相邻喷嘴对应的位置处利用指定的校正系数来执行校正,以便将图像设定值修正至更高的值(D2)。然而,宏观地观察校正后的输出结果,如图12D所示,与纸张上的喷射失效喷嘴 NA_j对应的位置校正过度,输出浓度变高,并且观察到“黑色条纹”。此外,与喷射失效喷嘴 NB_k对应的位置校正不足,输出浓度较低,并且观察到所谓的“白色条纹”。此外,常规喷射失效校正技术所关注的作为支配要素的物理条件主要为以下两项喷射液体附着位置和点直径(与喷射液滴的体积相关的值),但喷墨头所执行的图像形成处理不能完全由这两个物理条件来说明,并且不可能通过只关注这两项的校正技术来达到满意的校正性能。常规喷射失效校正技术中未考虑的支配要素的一个实例为“着陆干涉”。着陆干涉为以下现象当液滴结合在一起时,由于液体的表面能的作用,在后附着的液滴被吸向在前附着的液滴,导致点移动,从而点形成在与原来想要附着的位置偏离的位置处。着陆干涉是与附着位置和点直径紧密相关的现象。例如,在附着位置误差相同的状态下,出现或者不出现着陆干涉的变化取决于点直径的尺寸。此外,在点直径相同而附着位置误差的大小改变的情况下,出现和不出现着陆干涉同样以相似的方式变化。
21
此外,出现或者不出现着陆干涉还随着点及其周围点之间的液滴喷射的时间差, 即附着时序而变化。图13A和图13B是描述根据附着时序而出现或不出现着陆干涉的示意图。图13A和图13B假定了以下理想状态在结合图9所述的喷墨头300中喷嘴320的附着位置误差和点直径对于所有的喷嘴均相同,并且示出了喷墨头300中的一些喷嘴发生喷射失效的情形。图13A示出了在喷墨头300中位于纸张传送方向的上游侧的喷嘴行(图9中的下部喷嘴行;以下也称为“上游喷嘴行”)的一个喷嘴生喷射失效的情形。在图9的喷墨头300中,首先从位于纸张340的传送方向的上游侧的上游喷嘴行执行喷射,接着从下游侧的喷嘴行(图9中的上部喷嘴行)执行喷射。换句话说,从上游喷嘴行喷射的液滴与从下游喷嘴行喷射的液滴之间存在时间差 (艮P,附着时间差)。图13A中的左侧视图示出了从上游喷嘴行中的喷嘴喷射的液滴350B 在从下游喷嘴行中的喷嘴喷射的液滴350A之前到达纸张340的表面的状态。如果属于上游喷嘴行的喷嘴NB_k发生喷射失效,则纸张表面上的与喷射失效喷嘴NB_k对应的位置处没有液滴出现。在图13A中,虚线表示喷射失效。在该情况下,从喷射失效喷嘴NB_k附近的喷嘴(下文中,与喷射失效喷嘴相邻的喷嘴称为“相邻喷射失效喷嘴”)喷射的液滴350A_k-l和350A_k+l与由更靠外的相邻喷嘴在先喷射的液滴350B_k-2和350B_k+2聚集在一起。相邻喷射失效喷嘴的附着位置误差因为该聚集作用(着陆干涉)而增大,并且喷射失效喷嘴NB_k前后的液滴喷射间距(点之间的间距)增大。更具体而言,由一对相邻喷射失效喷嘴喷射的液滴所形成的点之间的间距 Δ SA变大(参见图13Α的右侧视图)。另一方面,图13Β示出了在图9所示的喷墨头300中位于纸张传送方向的下游侧的喷嘴行(图9中的上部喷嘴行;以下也称为“上游喷嘴行”)的一个喷嘴NA_j发生喷射失效的情形。在该情况下,由位于喷射失效喷嘴NA_j前后的相邻喷嘴(相邻喷射失效喷嘴) 喷射的液滴350B_k-l和350B_k+l首先附着在纸张表面上,因此不会出现上述的聚集作用 (着陆干涉)。因此,喷射失效喷嘴NA_j前后的液滴喷射间距(点之间的距离)比图13A 的情形要窄。换句话说,如图13B的右侧视图所示,由一对相邻喷射失效喷嘴喷射的液滴所形成的点之间的间距Δ SB变窄(Δ SB < Δ SA)。在图13Α和图13Β中,附着在纸张表面上的液滴(点)描述为球形,但这是为了简化以便于理解喷射液滴350Α与350Β之间的关系,而在实际应用中附着液滴(点)具有以受液体性质和纸张表面的表面特性影响的接触角遍布于纸张表面的形状。如上所述,即使在图13Α和图13Β所示的喷墨头300中喷嘴320的附着位置误差和点直径对于所有喷嘴均相同的情形下,位置误差可能根据附着时序而增加,喷射失效喷嘴前后的液滴喷射间距变得更大或更小,并且条纹的可见度明显变化。如此,在通过喷墨头形成图像的过程中,不可能忽视着陆干涉的影响。喷射失效校正技术同样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同样在结合图1所述的第一实施例中,预先计算各个喷嘴的附着位置误差(图1中的步骤S4),但在本实施例中,必须创造以下条件在待测量位置误差的喷嘴附近不执行图像形成,从而不会出现着陆干涉。然而,在实际执行图像形成时,如图13Α和图13Β所示,存在着陆干涉,因此在着陆
22干涉未出现的条件下所测得的位置误差的测量值远远偏离实际值。因此,利用仅考虑附着位置误差和喷射液滴体积误差的常规技术的校正技术可能产生以下结果在纸张的表面上可以看到黑色条纹和白色条纹的组合。因此,希望执行考虑到喷嘴位置和附着时序(附着图案)的喷射失效校正处理。希望的是,结合第一至第十三实施例所述的喷射失效校正参数的最佳值的选择来确定考虑到喷嘴位置和附着时序(附着图案)的喷射失效校正参数。根据第十四实施例的喷射失效校IH处理的细节图14是与第十四实施例有关的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图。为了全面描述根据第十四实施例的图像校正处理的整个流程,首先,[1]输出用于喷射失效校正LUT测量的测试表,[2]通过分析该测试表来创建喷射失效校正LUT,以及[3]利用如此创建的喷射失效校正LUT对图像数据执行校正。在图14中,在获取喷射失效校正LUT(图14中DAT A27)之前的步骤称为“喷射失效校正LUT创建流程”,并且利用该喷射失效校正LUT对输入图像数据实际执行校正处理的步骤(图14中S30至S36)称为“图像输出流程”。喷射失效校|H LUT创津流稈的描述首先,将描述喷射失效校正LUT创建流程。在本实施例中,需要喷墨头中喷嘴位置和着陆干涉图案的对应信息。这类对应信息需要根据喷墨头设计信息和头安装状态等,基于制作者(设计并制作该装置的人)的判断来创建(步骤S10)。此处,为了简化描述,设想出图15所示的喷墨头10 (与“记录头”对应;下文中简称“头”)。该头10具有与图9所述的头300类似的结构,并且通过以交错构造的方式布置多个头组件12来构造。这些头组件12具有以均勻间距Pm布置多个喷嘴20的喷嘴行。为了便于描述,所示出的喷嘴数量有所减少,并且描绘了在每个头组件12的一行上布置5个喷嘴20的喷嘴行,但是在实际的头中,可以在各个头组件中设置几十至几百个喷嘴,此外, 可以采用在二维空间中布置几百至几千个喷嘴的模式。将由布置在图15的上部的头组件(以下用附图标记“12_A”标识的头组件)构成的喷嘴行22A中的喷嘴组称为“喷嘴组A”,并且将由布置在图15的下部的头组件(以下用附图标记“12_B”标识的头组件)构成的喷嘴行22B中的喷嘴组称为“喷嘴组B”。形成图像接收介质的纸张40相对于具有该种喷嘴排列的头10,从图15的下侧传送至上侧。将纸张传送方向视作y方向,并且与y方向垂直的纸张的宽度方向视作χ方向。 头10和纸张40应该能够相对于彼此移动,只是纸张40可以不动而头10可以从图15的上侧向下侧移动,或者头10和纸张40可以同时移动。图15示出了头10在具有旋转余量(Δ θ)的状态下安装在打印装置中的状态。如果头10在没有任何旋转(△ Θ =0)的情况下安装在规定位置处,则如图9所示,获得喷嘴 20沿χ方向以均勻间距(Pm/2)布置的理想构造。当根据图15所示的纸张40和头10的传送方向在纸张40上形成图像时(例如, 在X方向上形成线),从位于纸张传送方向上游侧的喷嘴组B包含的喷嘴(下文中,标记为喷嘴“20B”)喷射的液滴首先着陆在纸张40上,接着从下游侧的喷嘴组A包含的喷嘴(下文中,标记为喷嘴“20A”)喷射的液滴着陆在纸张40上。换句话说,喷嘴组B和喷嘴组A的液滴喷射定时之间存在时间差,从而从喷嘴组B 的喷嘴20B喷射的液滴首先着陆在纸张40上,接着从喷嘴组A的喷嘴20A喷射的液滴着陆在由先前附着的液滴所形成的点之间,以覆盖在先前附着的液滴(从喷嘴组B的喷嘴20B 喷射的液滴所形成的点)之间。如此,在纸张40上形成连续点行,并且由该点行来实现行记录,在所述点行中由喷嘴20B喷射的附着液滴(先附着液滴)和由喷嘴20A喷射的附着液滴(后附着液滴)沿χ方向交替布置。在图15的实例中,属于上部喷嘴组A的一个喷嘴NZ_A(图15中由白色圆圈表示) 发生喷射失效,并且属于下部喷嘴组B的一个喷嘴NZ_B (图15中由白色圆圈表示)发生喷射失效。如结合图13A和图13B的描述,在各个喷射失效喷组周围的着陆干涉的影响与以下情况不同属于上游喷嘴行的喷嘴组B的喷嘴NZ_B发生喷射失效的情况和属于下游喷嘴行的喷嘴组A包含喷嘴NZ_A发生喷射失效的情况。换句话说,如果属于喷嘴组B的喷嘴NZ_B发生喷射失效,则如图13A所示,在与喷射失效喷嘴NZ_B对应的喷射失效位置(不可记录的点位置)的左右两侧附近的点(即,由喷嘴组A的喷嘴20A喷射液滴所形成的点)分别被吸向先前已附着在纸张40上的先附着液滴(参见图13A)。由于该聚集的影响(着陆干涉),与喷射失效喷嘴NZ_B相邻的喷嘴(相邻喷射失效喷嘴)的附着位置误差增加,该对相邻喷射失效喷嘴的点之间的间距增加,从而在与喷射失效喷嘴NZ_B对应的缺失点位置的两侧附近的点之间的间距增大。另一方面,如果属于喷嘴组A的喷嘴NZ_A发生喷射失效,则如图13B所示,在与喷射失效喷嘴NZ_A对应的缺失点位置的左右两侧附近的点(即,由喷嘴组B的喷嘴20B喷射的液滴所形成的点)先着陆在纸张40上,因此没有出现如上所述的聚集(着陆干涉)。因此,与喷嘴组B的喷嘴NZ_B发生喷射失效的情况相比,在与喷射失效喷嘴NZ_A对应的缺失点位置的两侧附近的点之间的间距变窄。如此,着陆干涉的影响根据喷射失效喷嘴的位置(根据喷射失效喷嘴所归属的组)而变化,并且由喷射失效引起的图像缺陷(白色条纹或浓度不均勻)的形态改变。如果属于同一喷嘴组A的另一个喷嘴20A发生喷射失效,则产生与喷嘴NZ_A发生喷射失效时类似的影响。此外,如果属于同一喷嘴组B的另一个喷嘴20B发生喷射失效,则产生与喷嘴NZ_B出现失效时类似的影响。当属于喷组组A的喷嘴20A发生喷射失效时所引起的着陆干涉的显现图案(特征)称为“着陆干涉图案A”,并且属于喷嘴组B的喷嘴20B发生喷射失效时所引起的着陆干涉的显现图案称为“着陆干涉图案型式B”。换句话说,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属于相同喷嘴组A的所有喷嘴20A具有与属于同一组A的喷嘴NZ_A相同的着陆干涉图案A诱导因素, 并且属于喷嘴组B的所有喷嘴20B具有与属于组B的喷嘴NZ_B相同的着陆干涉图案B诱导因素。着陆干涉图案A和B由于喷嘴组A和B的着陆干涉诱导因素(此处,附着时序)而有所不同。如上所述,属于喷嘴组A的喷嘴20A与“着陆干涉图案A”对应,而属于喷嘴组B的喷嘴20B与“着陆干涉图案B”对应。在图14的步骤SlO中,创建定义该对应关系的信息 (对应信息)。在图15所示的本实施例的头结构中,虽然描述了与喷嘴组A和B对应的两种着陆干涉图案A和B,但是根据头的设计,着陆干涉图案可以分成两种以上的类型。此外,虽然此处描述了出现或不出现着陆干涉取决于图15的头结构中的喷嘴组A或B,但也可以考虑其他因素,诸如喷射液滴体积(点直径)和附着位置等,并且可以控制作为着陆干涉的特征(图案)的着陆干涉影响范围(因着陆干涉而导致位置误差变化量的改变)。基于如此创建的对应信息(DATA 11)来创建用于校正LUT测量的测试表(步骤 S24)。图16示出了用于校正LUT测量的测试表的实例。图16的左侧所示的表是用于校正与着陆干涉图案A对应的LUT测量的测试表,并且图16的右侧所示的测试表是用于校正与着陆干涉图案B对应的校正LUT测量的表。以这种方式为各个着陆干涉图案分别创建用于校正LUT测量的测试表。为了对着陆干涉图案A创建用于校正LUT测量的表,针对属于与着陆干涉图案A对应的喷嘴组A的特定喷嘴(至少一个喷嘴,并且希望是以适当间距间隔的多个喷嘴),将喷嘴组A的图像形成位置处的图像设定值视为0,或者作为选择地向头驱动器(驱动电路)发送禁止喷射命令,以禁止喷射油墨(以使特定喷嘴不能进行图像形成)。通过这种方式人为地设定在喷射失效状态的喷嘴称为“人为喷射失效喷嘴”。在该禁止喷射处理的同时,在人为喷射失效喷嘴前后的相邻喷嘴的图像形成位置处的图像设定值设定成通过校正系数乘以与指定浓度 (色调值)的致密图像对应的基本图像设定值所获得的值。在应用于与特定浓度对应的基本图像设定值的校正系数阶梯式变化的同时形成多个斑。在图16中,为了简化附图,校正系数分五阶进行变化,并且形成与五个不同的校正系数对应的五个斑,但对校正系数变化的阶数没有限制。此外,文中仅仅描述了与对应于特定浓度的一个基本图像设定值有关的表(斑组),但是,对于不同浓度(色调值)的多个基本图像设定值形成类似的斑组。例如,将色调范围0至255平均分成32个阶,并且对于各个色调(浓度)的基本图像设定值,通过改变20个阶的校正系数来形成20个斑组。换句话说,为一个人为喷射失效喷嘴创建32X20个斑。从提高测量准确度(提高测量可靠度)的角度出发,希望具有多个喷射失效喷嘴,并且为多个人为喷射失效喷嘴中的每一个形成类似的斑组。如图16的右侧所示,如果为着陆干涉图案B创建用于校正LUT测量的表,则对属于与着陆干涉图案B对应的喷嘴组B的特定喷嘴(至少一个喷嘴并且希望是以适当间距间隔的多个喷嘴)执行类似上述的禁止喷射处理,将人为喷射失效喷嘴前后的相邻喷嘴的图像形成位置处的图像设定值类似上述地设置成通过基本图像设定值乘以校正系数所获得的值,并且通过阶梯式地变化校正系数来形成多个斑。此外,如果为与多种颜色(例如,C、M、Y和K四种颜色)油墨对应的各种油墨颜色设置多个头,则同样为各种颜色创建各个表(指定头的表)。尽管希望在一页纸张40上形成用于着陆干涉图案A的所有校正LUT表和用于着陆干涉图案B的校正LUT表,但也可以将用于各个着陆干涉图案A和B的表输出在单独的几页纸张40上,或者将用于各种油墨颜色(各个头)的表输出在单独的几页纸张上。与着陆干涉图案A和B有关的用于校正LUT测量的表通过真实设备(喷墨记录装置)以该方式形成并输出(图14中的步骤S24),并且通过测量输出结果(表)来创建喷射失效校正LUT (步骤S26)。更具体而言,在步骤S26的测量中,从使用不同的校正系数形成在校正LUT表中的多个斑中选择以下斑使用产生最佳视觉印象(最佳输出图像质量且没有醒目条纹)的校正系数的斑。如此,为各个基本图像设定值和各个着陆干涉图案A和B确定出最佳校正系数,并且获得各个着陆干涉图案的喷射失效校正LUT (DATA 27)(参见图17A和图17B)。图 17A示出了具有着陆干涉图案A的喷嘴的校正LUT的一个实例,并且图17B示出了具有着陆干涉图案B的喷嘴的校正LUT的一个实例。图17A和图17B中的水平轴线表示在形成测试表时指明所指定的致密浓度(基色调值)的图像设定值,而竖直轴线表示产生最佳校正效果的校正系数所对应的值。图17A 和图17B示出了光滑连续图,但是如果在值为0至255的范围内分成32阶的基色调值创建测试表,则获得与各个值对应的离散数据。利用普通插值法根据这些离散数据值来估算中间数据。此外,独立于上述(图17A和图17B)获取各个着陆干涉图案的喷射失效校正LUT 的步骤(S24至S26),在执行这些步骤(S24至S26)之前或者这些步骤(S24至S26)之后, 确定校正喷射失效所需的喷射失效喷嘴位置信息(步骤S20)。获取喷射失效喷嘴位置信息的方法与结合图1所述的实例类似。图像输出流稈的描述下面对图像输出流程进行描述,该图像输出流程包括使用上述的喷射失效喷嘴位置信息和喷射失效校正LUT来进行喷射失效校正处理。首先,输入作为图像形成对象的图像数据(图14中的步骤S30)。接着,对输入数据(DATA 31)执行喷射失效校正处理(步骤S32)。在执行该喷射失效校正过程中,基于喷嘴位置和着陆干涉图案之间的对应信息(DATA 11)和喷射失效喷嘴位置信息(DATA 21)并通过查询喷射失效校正LUT(DATA 27)来选择用于各个喷射失效喷嘴的喷射失效校正的校正LUT。将由所选择的校正LUT获得的校正系数与喷射失效喷嘴前后的图像设定值相乘,以创建喷射失效校正的图像数据。根据图15至图17B的实例,如果喷射失效喷嘴位置信息所指示的喷射失效喷嘴是属于喷嘴组A的喷嘴,则查询具有着陆干涉图案A的喷嘴的校正LUT (图17A),并且获取与对应像素位置的图像值(图像设定值)相关的校正系数的值。使用如此获得的校正系数来校正喷射失效喷嘴周围的图像数据。此外,如果喷射失效喷嘴位置信息所指示的喷射失效喷嘴是属于喷嘴组B的喷嘴,则查询具有着陆干涉图案B的喷嘴的校正LUT (图17B),并且获取与对应像素位置的图像值(图像设定值)相关的校正系数的值。使用如此获得的校正系数来校正喷射失效喷嘴周围的图像数据。将如此获得的喷射失效校正图像数据(DATA 33)转换成N值(步骤S34)以获取N 值图像数据(DATA 35)。步骤S34中执行N值转换处理的装置可以采用公知的利用误差分散、高频振动、阈值矩阵或浓度图案等的半色调装置。半色调处理通常将具有M值(M>3) 的色调图像数据转换成具有N值的色调图像数据(N<M)。在最简单的实例中,将图像数据转换成具有2个值的点图像数据(点开/点关),但在半色调处理中,还可以执行基于与不同种类的点尺寸(例如,三种点大点、中等点和小点)对应的多个值的量化处理。将步骤S34中通过N值转换所获得的N值图像数据(DATA 35)发送至喷墨头驱动器的格式转换处理单元,并且转换成喷墨头驱动器的数据格式(步骤S36)。如此,将数据转换成具有可打印数据格式的图像数据,并且获得用于输出的图像数据。通过基于该输出图像数据控制喷墨头的喷嘴的液滴喷射并且输出图像(在纸张
2640上执行图像形成),来形成喷射失效校正的图像。图18A至图18D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校正结果的示意图。与结合图12A至图12D所述的方法相比,显然,在图18A至图18D所示的本实施例中,在属于喷嘴组A的喷射失效喷嘴NZ_A周围的校正系数和在属于喷嘴组B的喷射失效喷嘴NZ_B周围的校正系数是与各个着陆干涉图案A和B对应的适当值,并且喷射失效喷嘴NZ_A周围的图像设定值和喷射失效喷嘴NZ_B周围的图像设定值均被校正至最佳值(参见图18C)。从而,可以解决结合图12D所述的方法中的问题,即由着陆干涉引起的校正过度或校正不足(参见图18D),并且可以形成喷射失效喷嘴所引起的条纹不显眼的优质图像。当将该第十四实施例与上述第一至第十三实施例组合起来时,例如,在纸张上输出由浓度(色调L)相同且附着图案不同的斑的排列而构成的测量表,并且通过读入该测量表并且分析所读入的图像来选择最佳喷射失效校正参数(校正系数)。换句话说,如第十四实施例所示,由于喷射失效校正的最佳参数根据喷射失效喷嘴的位置而改变,因此希望根据喷嘴位置确定喷射失效校正参数的最佳值。因此,希望在改变禁止喷射的喷嘴位置(人工喷射失效喷嘴)的同时形成浓度(色调L)相同(色调L)的测量斑组。第十五实施例在第十四实施例中,给出了头组件12中的喷嘴布置成线状的实例。在实现本发明时,喷嘴的排列模式不限于此。第十五实施例描述了喷嘴布置成矩阵形式的实例。图19示出了关于第十五实施例的头组件50的喷嘴排列的实例。如果将纸张40的传送方向看作y 方向,并且将与y方向垂直的纸张的宽度方向看作χ方向,则头组件50的喷嘴排列具有在y 方向上的不同位置的四个喷嘴行。图19中的最下部称为第一喷嘴行,第一喷嘴行之上的部分称为第二喷嘴行,第二喷嘴行之上的部分称为第三喷嘴行,以及最上部称为第四喷嘴行。具体来看各个喷嘴行,各个行中喷嘴在χ方向上的间距Pm相同。以第一喷嘴行的喷嘴位置作为基准,第二喷嘴行的喷嘴位置沿X方向移动Prn/2。第三喷嘴行的喷嘴位置相对于第一喷嘴行的喷嘴位置沿χ方向移动Pm/4,并且第四喷嘴行的喷嘴位置相对于第一喷嘴行的喷嘴位置沿χ方向移动PmX3/4。如果将上述包括四行喷嘴的以交错方式构造的喷嘴组投影在χ轴线上,则喷嘴20以等间距Pm/4沿χ方向对齐。换句话说,该头组件50在纸张40的χ方向上具有Pm/4的最小记录间距(点间距)。在传送纸张40时,位于纸张传送方向(y方向)上的最上游侧的第一喷嘴行首先执行喷射,其后,各个喷嘴行按照第二行、第三行和第四行的顺序(即按照第二行、第三行和第四行的次序)并按照液滴喷射定时来执行液滴喷射,所述液滴喷射定时具有由纸张传送速度ν和喷嘴行间距(喷嘴行之间在y方向上的距离)Lm指定的时间差(Lm/v)。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形成沿χ方向对齐的一行点。在图19中,喷嘴行之间的间距(y方向上的距离)Lm相等,但是也可以采用行间距改变的模式。观察纸张40中的沿χ方向的相邻位置对齐的点的排序与记录各个点的喷嘴之间的对应关系,相对于由图19中的头组件50沿χ方向记录的线(点行),第三行喷嘴喷射的液滴所形成的点位于第一行喷嘴所形成的点的右侧相邻位置处,第二行喷嘴喷射的液滴所形成的点形成在上述点的右侧相邻位置处,并且第四行喷嘴喷射的液滴所形成点形成在上述点右侧相邻位置处。第一行喷嘴喷射的液滴所形成的点位于由第四行喷嘴喷射的液滴所形成的点的右侧相邻位置处,接着连续地重复类似的顺序。换句话说,如果形成沿X方向对齐的点行的喷嘴行数量以点排序的方式表示,则存在基于四个喷嘴的重复单元的周期 “1 — 3 — 2 — 4—1 — 3 — 2 — 4—……”(SP,按 1、3、2、4、1、3、2、4……的顺序)。如此,当用在χ方向上的不同喷嘴位置处有效地对齐成一行的喷嘴行(投影在χ 轴线上的喷嘴行)替换图19所示的矩阵形喷嘴排列,并且观察所得到的喷嘴排序时,得到基于喷嘴行数的序列“1 — 3 — 2 — 4”的周期性排列。此处,重复单元为“1 — 3 — 2 — 4”,但重复单元也可以为“3-2-4- 1”、 “2 — 4 — 1 — 3” 或者 “4 — 1 — 3 — 2”。在喷墨图像形成装置配置了具有该喷嘴排列的头组件50的情况下,首先,根据喷嘴所属的着陆干涉图案对喷嘴进行分类。如上所述,图19中的头组件50的喷嘴排列具有基于四个喷嘴重复单元的周期。因此,首先,基于周期将喷嘴组划分成喷嘴组a至喷嘴组d。随即,研究在属于各个组(图19中的喷嘴Nz_a、Nz_b、Nz_c、Nz_d)的喷嘴发生喷射失效时实际出现的着陆干涉种类。图20A示出了喷嘴Nz_a和喷嘴Nz_b发生喷射失效时的状态,图20B示出了喷嘴Nz_c或喷嘴Nz_d发生喷射失效时的状态。因与图13A和图13B所示结果相类似的原因,如图20A所示,喷嘴Nz_a和喷嘴Nz_b具有相同的着陆干涉图案,并且如图20B所示,喷嘴Nz_c和喷嘴Nz_d具有相同的着陆干涉图案。换句话说,在喷射失效喷嘴Nz_a和Nz_b前后附近的喷嘴(即,相邻喷射失效喷嘴) 属于喷嘴组c和d (参见图19),并且在喷嘴组a和b喷射液滴之前,附着从属于这些组c和 d的相邻喷射失效喷嘴喷射的液滴。因此,即使随后喷射液滴的喷嘴组a和b的喷嘴Nz_a 和喷嘴Nz_b发生喷射失效,先前附着的液滴也不会出现着陆干涉。该状态类似于图13B所示的状态。从而,如图20A的右侧视图所示,由与喷射失效喷嘴Nz_a相邻的一对相邻喷射失效喷嘴喷射的液滴所形成的点之间的间距ASa,和由与喷射失效喷嘴Nz_b相邻的一对相邻喷射失效喷嘴喷射的液滴所形成的点之间的间距ASb不受因着陆干涉而导致的误差增大的影响,并且这些间距较窄(ASa= Δ Sb)。另一方面,喷射失效喷嘴Nz_c和Nz_d前后相邻的喷嘴(即,相邻喷射失效喷嘴) 属于喷嘴组a和b,并且在喷嘴组c和d喷射液滴之后附着从属于这些组a和b的相邻喷射失效喷嘴喷射的液滴。因此,如果在先喷射液滴的喷嘴组c和d的喷嘴Nz_c和喷嘴Nz_d 发生喷射失效,则后续喷射的液滴出现着陆干涉。该状态类似于图13A所示的状态。从而, 如图20B的右侧视图所示,由与喷射失效喷嘴Nz_c相邻的一对相邻喷射失效喷嘴喷射的液滴所形成的点之间的间距△ Sc,和由与喷射失效喷嘴Nz_d相邻的一对相邻喷射失效喷嘴喷射的液滴所形成的点之间的间距ASd均受到因着陆干涉而导致的误差增大的影响,因此这些间距较宽(Δ Sc = ASd > Δ Sa)。因此,可以将着陆干涉图案划分成两种如图20Α所示的着陆干涉图案A和如图 20Β所示的着陆干涉图案B。通过上述处理来完成着陆干涉图案的分类。属于喷嘴组a和b的喷嘴与着陆干涉图案A相关,属于喷嘴组c和d的喷嘴与着陆干涉图案B相关。如此,获取着陆干涉图案与喷嘴之间的对应信息。其后,类似于第十四实施例,根据与各个着陆干涉图案对应的测试表来测量用于各个着陆干涉图案的校正LUT,并且对实际输入的图像数据执行喷射失效矫正(参见图 14)。
28
图21是根据第十四实施例的喷射失效矫正参数选择表的实例,并且图22是根据第十五实施例的喷射失效校正参数选择表的实例。在这些附图所描绘的表中,通过头10 或头组件50同时形成各种着陆型式的选择表。然而,不一定要在一页纸张3上同时形成与多个着陆图案对应的选择表的图像,因此表可以分布在多页纸张上。用于各种着陆图案的选择表的选择斑(测量斑)中的喷射失效位置设定成与头10或者头组件50中的该着陆图案的位置相符。通过分析这种表,使用根据第一至第十三实施例的分析装置,可以在各个模块中为每一个着陆图案的各个色调选择喷射失效校正参数的最佳值。其它实施例变形实例1在第十四实施例和第十五实施例中,通过增加喷射失效喷嘴前后的图像设定值来执行喷射失效矫正。作为选择或者结合这种图像设定值的矫正,还可以通过增加喷射失效喷嘴前后的点直径或者增大喷射失效喷嘴前后的液滴喷射浓度来执行喷射失效矫正。此外,在图14中,在N值转换处理之前对图像数据进行矫正,也可以采用在N值转换处理之后对图像数据进行矫正(对转换成N值的图像数据进行矫正)的模式。变形实例2在第十五实施例中,在喷嘴20以矩阵构形布置在头组件50上的实例中,基于喷嘴排列的周期来对着陆干涉图案进行分类。如果喷嘴排列具有另一种规则图案(例如,对称),则可以考虑这些特征来限制着陆干涉图案的分类。喷墨记录装置的说明图23是关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构造的实例。该喷墨记录装置 100 (对应于图像形成装置)是使用下述加压鼓直接图像形成方法的喷墨记录装置通过喷墨头172M、172K、172C和172Y将多种颜色的墨滴喷射在记录介质124 (对应于“记录介质”, 为了方便以下也称为“纸张”)上来形成期望的彩色图像,所述记录介质124保持在图像形成单元116的加压鼓(图像形成鼓170)上。喷墨记录装置100是采用以下双液体反应 (聚集)方法的请求式图像形成装置通过在喷射墨滴之前在记录介质124上附着处理液体(此处,聚集处理液体),并且使处理液体与油墨液体共同起反应来在记录介质124上形成图像。如图23所示,喷墨记录装置100主要包括供纸单元112、处理液体附着单元114、 图像形成单元116、烘干单元118、定影单元120和纸张输出单元122。供纸单元供纸单元112是将记录介质124供应至处理液体附着单元114的机构,并且记录介质124是叠置在供纸单元112中的切片纸。记录介质124从供纸单元112的供纸托盘 150逐页地供应至处理液体附着单元114。在根据本实例的喷墨记录装置100中,记录介质124使用切片纸(剪纸),但还可以采用以下构造纸张由连续纸卷(卷筒纸)供应并且被切成所需尺寸。处理液体附着单元处理液体附着单元114是将处理液体附着在记录介质124的记录表面上的机构。 处理液体包括着色材料聚集剂,该着色材料聚集剂使图像形成单元116所附着的油墨中的着色材料(在本实施例中为颜料)聚集,并且因处理液体与油墨相互接触而促使油墨分离成着色材料和溶剂。处理液体附着单元114包括供纸鼓152、处理液体鼓154和处理液体施涂装置 156。处理液体鼓154包括设置在其外周表面上的钩形夹持装置(夹子)155,并且设计成以下形式通过将记录介质124夹持在保持装置155的钩子与处理液体鼓154的外周表面之间来保持记录介质124的前端。处理液体鼓154可以包括设置在其外周表面上的抽吸孔, 并且与经由抽吸孔进行抽吸的抽吸装置连接。通过装置方式,可以相对于处理液体鼓154 的外周表面紧固地保持记录介质124。处理液体施涂装置156在处理液体鼓的外部与处理液体鼓154的外周表面对置。 处理液体施涂装置156包括处理液体容器,其存储处理液体;传墨辊,其部分地浸没在处理液体容器的处理液体中;以及橡胶辊,其通过将传墨辊和记录介质124按压在处理液体鼓154上来将一定剂量的处理液体传送至记录介质124。根据本处理液体施涂装置156,可以在调节处理液体的量的同时来将处理液体施涂在记录介质124上。在本实施例中,描述了使用基于辊的施涂方法的构造,但方法不限于此,并且还可以采用各种其它方法,诸如喷溅法或喷墨法等。上面通过处理液体附着单元114附着了处理液体的记录介质124从处理液体鼓 154经由中间传送单元126传送至图像形成单元116的图像形成鼓170。图像形成单元图像形成单元116包括图像形成鼓170、纸张挤压辊174和喷墨头172M、172K、 172C和172Y。类似于处理液体鼓154,图像形成鼓170包括位于鼓的外周表面上的钩形保持装置(夹子)171。喷墨头172M、172K、172C和172Y均为长度与记录介质124上的图像形成区的最大宽度对应的全行式喷墨记录头,并且在各个头的油墨喷射表面中形成有在图像形成区的整个宽度上布置的用于喷射油墨的喷嘴的喷嘴行。喷墨头172M、172K、172C和172Y布置成沿与记录介质124的传送方向(图像形成鼓170的旋转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当喷墨头172M、172K、172C和172Y朝向紧固地保持在图像形成单元170上的记录介质124的记录表面喷射相应着色油墨的液滴时,油墨与由处理液体附着单元114预先附着在记录表面上的处理液体接触,分散在油墨中的着色材料(颜料)聚集,并且形成着色材料集合体。通过这种方式来防止着色材料在记录介质124上流动等,并且在记录介质124 的记录表面上形成图像。换句话说,记录介质124通过图像形成鼓170来勻速地传送,并且可以通过仅执行一次以下操作来将图像记录在记录介质124的图像形成区上在传送方向上使记录介质 124和各个喷墨头172M、172K、172C和172Y相对移动(换句话说,通过单个副扫描操作)。 与具有串行(往复)式头的多行程式图像形成相比,具有该全行式(页宽)头的单行程式图像形成能够达到更高的打印速度,从而可以提高打印生产率,所述串联(往复)式头沿与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副扫描方向)垂直的方向(主扫描方向)前后往复移动。尽管本实施例中以具有CMYK规格的四种颜色的构造作为实例进行描述,但油墨颜色和颜色数量的组合不限于此。根据需要,可以增加浅色油墨、深色油墨和/或特定颜色的油墨。例如,可以存在增加了用于喷射浅色油墨(诸如浅蓝绿色和浅品红色)的喷墨头的构造。此外,对各种颜色头的布置顺序没有特定限制。图像形成单元116中形成有图像的记录介质124从图像形成鼓170经由中间传送单元128传送至烘干单元118的烘干鼓176。烘干单元烘干单元118是将通过着色材料的聚集作用分离出来的溶剂中包含的水分烘干的机构,并且包括烘干鼓176和溶剂烘干装置178。类似于处理液体鼓154,烘干鼓176包括设置在鼓的外周表面上的钩形保持装置(夹子)177,以便能够通过保持装置177保持记录介质124的前端。溶剂烘干装置178设置在与烘干鼓176的外周表面相对的位置处,并且由多个卤素加热器180和分别布置在卤素加热器180之间的热气喷射嘴182构成。通过适当调整从热气流喷射嘴182吹向记录介质124的热气流的温度和热气流体积,以及各个卤素加热器 180的温度,可以实现不同的烘干状态。在烘干单元118中执行了烘干处理的记录介质124从烘干鼓176经由中间传送单元130传送至定影单元120的定影鼓184。定影单元定影单元120由定影鼓184、卤素加热器186、定影辊188和嵌入式传感器190 (对应于嵌入式扫描仪)构成。类似于处理液体鼓154,定影鼓184包括设置在鼓的外周表面上的钩形保持装置(夹子)185,以便能够通过保持装置185保持记录介质124的前端。通过定影鼓184的旋转来传送记录表面面朝外侧的记录介质124,并且卤素加热器186对记录表面进行预热,定影辊188对记录表面进行定影处理,以及嵌入式传感器190 对记录表面进行检查。定影辊188是通过对干燥的油墨施加热和压力来熔融包含在油墨中的自分散聚合物微粒从而使油墨形成薄膜的辊部件,并且定影辊构造成向记录介质124施加热和压力。更具体而言,定影辊188设置成挤压定影鼓184,以便在定影辊188与定影鼓184之间创建咬合。通过这种方式,将记录介质124夹在定影辊188与定影鼓184之间,并且以预定的咬合压力(例如,0. 15Mpa)咬住,由此执行定影处理。此外,定影辊188由导热性良好的铝等的金属管所形成的加热辊构成,该加热辊的内部包含卤素灯,并且将定影辊188控制在预定温度(例如,60°C至80°C)。通过由该加热辊加热记录介质124,来施加等于或大于包含在油墨中的胶乳的Tg温度(玻璃态转变温度)的热量,由此使胶乳微粒熔融。采用这种方式,通过将胶乳微粒压入记录介质124的起伏内同时使图像表面的起伏整平并且获得光滑的表面光洁度来进行定影。另一方面,嵌入式传感器190是用于测量与形成在记录介质124上的图像有关的喷射故障检测图案、图像浓度和图像缺陷等的测量装置(包括图2所示的喷射失效校正参数最佳值选择表、图16所述的测试图案和用于确定喷射失效喷嘴的测试图案);嵌入式传感器190采用CCD嵌入式传感器等。根据具有上述构造的定影单元120,定影辊188对由烘干单元118形成的薄图像层中的胶乳微粒进行加热、加压并且熔融,由此可以将图像层定影在记录介质124上。此外, 定影鼓184的表面温度设置成不小于50°C。通过从后表面对保持在定影鼓184的外周表面上的记录介质124进行加热来促进烘干,因此可以防止定影期间图像损坏,此外,图像强度可以在图像温度的增大影响下而增强。除了包含高沸点溶剂和聚合物微粒(热塑性树脂微粒)的油墨以外,油墨还可以包括在紫外光作用下聚合和固化的单体。在该情况下,喷墨记录装置100包括用于将记录介质124上的油墨暴露在紫外光下的紫外光暴光单元,而非基于加热辊的加热和加压定影单元(定影辊188)。如此,如果使用包含活性光固化树脂的油墨(诸如紫外光固化树脂), 则设置发出活性光的装置(诸如紫外灯或紫外LD (激光二极管)阵列),而非用于加热定影的定影辊188。纸张输出单元在定影单元120之后设置有纸张输出单元122。纸张输出单元122包括输出托盘 192,并且在对置的输出托盘192与定影单元120的定影鼓184之间设置有转印鼓194、传送带196和张紧辊198。记录介质124由转印鼓194传送至传送带196,并且输出至输出托盘 192。没有示出由传送带196构造的纸张传送机构的细节,但是打印后的记录介质124的前端部夹子保持在横跨环形传送带196的杆(未示出)上,并且随着传送带196的旋转将记录介质传送至上方的输出托盘192。此外,尽管图23未示出,但是除了上述构造以外,根据本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 100包括将油墨供应至喷墨头172M、172K、172C和172Y的油墨存储和装载单元和将处理液体供应至处理液体附着单元114的装置,还包括头维护单元(维护部),其对喷墨头172M、 172K、172C和172Y进行清洁(喷嘴表面的擦拭和清洗以及喷嘴抽吸等);位置确定传感器, 其确定记录介质124在纸张传送路径上的位置;温度传感器,其确定装置的各个单元的温
FtF绝绝 I又,寸寸°头的结构下面,对头的结构进行描述。各个头172M、172K、172C和172Y具有相同的结构,并且下文中的附图标记250指定任一个头。图24A是示出头250的结构的实施例的平面透视图,并且图24B是头250的结构的实施例的局部放大视图。此外,图25A和图25B是示出头250的其它结构实施例的平面透视图,并且图26是示出作为记录部件单元的一个通道的液滴喷射部件(与一个喷嘴251 对应的墨室单元)的剖视图(沿图24A和图24B中的线26-26截取的剖视图)。如图24A和图24B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头250具有以下结构以交错矩阵形式在二维平面上设置多个墨室单元(液滴喷射部件)253,每一个墨室单元均包括形成有墨滴喷射孔的喷嘴251和与喷嘴251对应的加压室252等,从而投影(正投影)在头的纵向(与纸张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有效喷嘴间距(投影喷嘴间距)减小,从而实现了较高的喷嘴密度。喷嘴行的形成模式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其中喷嘴行的长度等于或大于记录介质 124的记录区在与记录介质124的纸张传送方向(箭头S表示的方向副扫描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箭头M表示的方向主扫描方向)上的整个宽度Wm。例如,除了图24A的构造以外,如图25A所示,通过以交错矩阵的形式布置并且组合短头组件250’而短头组件250’ 具有以二维形式排列的多个喷嘴251,可以形成具有长度与记录介质124的记录区的整个宽度对应的喷嘴行的直线头。如图25B所示,还可以将短头组件250”布置并且组合在一条线上。
设置在各个喷嘴251上的加压室252具有大致正方形的平面形状(参见图24A和图24B),并且在斜对角部之一上具有喷嘴251的出口和在另一个角部上具有用于接收所供应的油墨的入口(供应口)254。加压室252的平面形状不限于本实施例,并且可以是包括四边形(菱形和矩形等)、五边形、六边形、其它多边形、圆形和椭圆形的各种形状。如图26所示,头250通过将喷嘴板25IA和流槽板252P等堆叠并连接在一起来构造,喷嘴板251A中形成有喷嘴251,流槽板252P中形成有加压室252和包含公共流槽255 的流槽。喷嘴板251A构成头250的喷嘴表面(油墨喷射表面)250A,并且喷嘴板251A中形成有二维布置的喷嘴251,该喷嘴251分别与加压室252连通。流槽板252P构成加压室252的横向侧壁部,并且用作流槽形成部件,该流槽形成部件形成有供应口 254,该供应口作为将油墨从公共流槽255引向加压室252的单个供应槽的限制部(最窄部分)。为了便于说明而简化了图26,并且可以通过堆叠一个或多个基板来构造流槽板252P。喷嘴板251A和流槽板252P可以由硅制成,并且通过半导体制造工艺来形成所需的形状。公共流槽255与作为供应油墨的底部箱的油墨箱(未示出)连通,并且从油墨箱供应的油墨通过公共流槽255传送至加压室252。具有单个电极257的压电致动器258连接在膜片256上,所述膜片256构成加压室252的一部分面(图26中的顶面)。本实施例中的膜片256由具有镍(Ni)导电层的硅 (Si)制成,镍(Ni)导电层用作与多个压电致动器258的下电极对应的公共电极259,并且膜片256用作与各个加压室252对应设置的压电致动器258的公共电极。膜片256可以由诸如树脂等非导电材料形成,并且在这种情况下,由诸如金属等导电材料制成的公共电极层形成在膜片组件的表面上。还用作公共电极的膜片也可以由诸如不锈钢(SUS)等金属制成。当将驱动电压施加在单个电极257上时,压电致动器258发生变形,加压室252的体积发生变化,并且加压室252中的压力改变,以使加压室252内的油墨通过喷嘴251喷出。当在喷射油墨之后压电致动器258的位移返回至原始状态时,新的油墨通过供应口 254 从公共流槽255补充到加压室252中。如图24B所示,具有上述结构的多个墨室单元253按指定的矩阵布置图案沿着主扫描方向的行方向和相对于主扫描方向倾斜预定角度θ的列方向直线布置,从而在本实施例中形成高密度喷嘴头。在该矩形布置中,喷嘴251可以看成相当于沿主扫描方向以固定间距P = Ls/tan θ大致线性地布置,其中Ls是副扫描方向上的相邻喷嘴之间的距离。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头250中的喷嘴251的布置模式不限于附图中的实施例, 并且可以采用不同的喷嘴排列结构。例如,除了图24Α和图24Β所述的矩阵布置以外,还可以使用单一直线布置、V形喷嘴排列或者波浪形喷嘴排列,诸如重复V形喷嘴排列单元的Z 字形构造(诸如W形排列)。产生施加在从喷墨头的喷嘴喷射的液滴上的压力(喷射能)的装置不限于压电致动器(压电部件),并且可以采用不同的压力生成装置(能量生成装置),诸如热力系统中的加热器(加热部件)(利用加热器加热喷射油墨时的薄膜沸腾所产生的压力)和其它系统中的不同的致动器。根据采用该头的喷射系统,在流槽结构体中布置对应的能量生成装
33置。控制系统的描述图27是示出喷射记录装置100的系统构造的框图。如图27所示,喷射记录装置 100包括通信接口 270、系统控制器272、图像存储器274、R0M 275、电动机驱动器276、加热器驱动器278、打印控制器280、图像缓冲存储器282和头驱动器284等。通信接口 270是用于接收由主机286发送的图像数据的接口单元(图像输入装置)。通信接口 270可以使用串行接口,诸如USB(通用串行总线)、IEEE 1394、以太网(注册商标)和无线网络;或者并行接口,诸如Centronics接口。为了增加通信速度,可以在该部分中安装缓冲存储器(未示出)。喷墨记录装置100通过通信接口 270接收由主机286发送的图像数据,并且将图像数据暂时存储在图像存储器274中。图像存储器274是用于存储经过通信接口 270输入的图像的存储装置,并且数据经过系统控制器272从图像存储器274读出或写入图像存储器274。图像存储器274不限于由半导体部件构造的存储器,并且可以使用硬盘驱动器或者另外的磁性介质。系统控制器272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及其外围电路等,并且用作根据指定程序控制整个喷墨记录装置100的控制装置,也用作执行各种计算的计算装置。更具体而言,系统控制器272控制各个部分,诸如通信接口 270、图像存储器274、电动机驱动器276和加热器驱动器278等,同时控制与主机286的通信,以及对图像存储器274和ROM 275的读写操作,并且还可以产生用于控制传送系统和加热器289的电动机288的控制信号。此外,系统控制器272包括附着误差测量和计算单元272A,其根据由嵌入式传感器(嵌入式确定单元)190从测试表读入的数据来执行计算处理,以便生成表示失效喷嘴的位置的数据、附着位置误差异数据、表示浓度分布的数据(浓度数据)和其它数据;以及浓度校正系数计算单元272B,其根据与所测得的附着位置误差有关的信息和浓度信息来计算浓度校正系数。可以通过ASIC(专用集成电路)、软件或它们的适当组合来实现附着误差测量和计算单元272A以及浓度校正系数计算单元272B的处理功能。此外,系统控制器272 用作图1中步骤S3所述的扫描数据分析处理装置,并且用作指定喷射失效校正参数的最佳值的计算装置。由浓度校正系数计算单元272B获得的浓度校正系数数据存储在浓度校正系数存储单元290中。由系统控制器272的CPU执行的程序和控制程序所需的各种数据(包括用于测量喷射失效校正参数的表、喷射失效喷嘴信息和形成用于检测喷射失效喷嘴的测试表的附着数据等)存储在ROM 275中。ROM 275是不可写式存储装置,或者可以是可擦写式存储装置,诸如EEPR0M。利用ROM 275的存储区,ROM 275可以构造成还能够用作浓度校正系数存储单元290。图像存储器274用作图像数据的暂时性存储区,并且也用作程序开发区和CPU的计算工作区。电动机驱动器(驱动电路)276根据系统控制器272的指令来控制传送系统的电动机288。加热器驱动器(驱动电路)278根据系统控制器272的指令来控制烘干单元118 的加热器289,等。
打印控制器280为控制单元,其用作根据系统控制器272所执行的控制来执行各种处理程序和校正等的信号处理装置,以便根据图像存储器274中的图像数据(多值输入图像数据)来产生用于控制液滴喷射的信号;并且控制单元还用作通过将如此产生的油墨喷射数据供应至头驱动器284来控制头250的喷射驱动的驱动控制装置。换句话说,打印控制器280包括浓度数据生成单元280A、校正处理单元280B、油墨喷射数据生成单元280C和驱动波形生成单元280D。这些功能单元(280A至280D)可以通过ASIC、软件或它们的适当组合来实现。浓度数据生成单元280A是根据输入图像数据生成各种油墨颜色的初始浓度数据的信号处理装置,并且浓度数据生成单元280A执行浓度校正处理(包括UCR处理和颜色转换),并且必要时也执行像素数量转换处理。校正处理单元280B是利用存储在浓度校正系数存储单元290中的浓度校正系数执行浓度校正计算的处理装置,并且校正处理单元280B执行非均勻性校正处理。如图1和图14所示,该校正处理单元280B执行喷射失效校正处理。油墨喷射数据生成单元280C为包含半色调装置的信号处理装置,所述半色调装置将由校正处理单元280B生成的被校正数据(浓度数据)转换成二进制或多值点数据(对应于如图14所述的“N值图像数据”),并且油墨喷射数据生成单元280C执行二进制化(多值转换)处理。将由油墨喷射数据生成单元280C生成的油墨喷射数据供应至头驱动器284,所述头驱动器284相应地控制头250的油墨喷射操作。驱动波形生成单元280D是用于生成驱动信号波形以驱动与头250的各个喷嘴251 对应的压电致动器258 (参见图26)的装置。将由驱动波形生成单元280D生成的信号(驱动波形)供应至头驱动器284。由驱动波形生成单元280D输出的信号可以是数字波形数据,或者可以是模拟电压信号。驱动波形生成单元280D选择性地生成具有记录波形的驱动信号和具有异常喷嘴检测波形的驱动信号。各种波形预先存储在R0M275中,并且根据需要选择性地输出待使用的波形数据。本实施例所示的喷墨记录装置100采用将共同的驱动功率波形信号施加至头 250的压电致动器258的驱动方法,并且根据各个压电致动器258的喷射定时,通过打开和关闭与压电致动器258的单个电极相连的开关部件(未示出)来使与各个压电致动器对应的喷嘴251喷射油墨。图像缓冲存储器282设置有打印控制器280,当打印控制器280处理图像数据时, 图像数据、参数和其它数据暂时性地存储在图像缓冲存储器282中。图27示出了图像缓冲存储器282安装至打印控制器280的模式;然而,图像存储器274还可以用作图像缓冲存储器282。还可以存在以下模式打印控制器280和系统控制器272集成在一起而形成单个处理器。为了全面地描述从图像输入到图像输出的处理顺序,待打印的图像数据(初始图像数据)从外部信源经由通信接口 270输入并且存储在图像存储器274中。在该阶段,多值RGB图像数据存储在例如图像存储器274中。在该喷墨记录装置100中,通过改变附着浓度和由油墨(着色材料)形成的细小点的点尺寸来形成在人眼看来具有连续色调等级的图像,因此,必须将输入的数字图像转
35换成点图案,所述点图案尽可能精确地再现所输入数字图像的色调等级(即,图像的光影色调)。因此,存储在图像存储器274中的初始图像数据(RGB数据)经过系统控制器272 发送至打印控制器280,并且经过打印控制器280的浓度数据生成单元280A、校正处理单元 280B和油墨喷射数据生成单元280C转换成各种油墨颜色的点数据。通常,通过对图像数据进行颜色转换处理和半色调处理来生成点数据。颜色转换处理为以下处理将由例如sRGB系统表示的图像数据(例如,8位RGB图像数据)转换成喷墨打印机所使用的各种颜色油墨的图像数据(在本实施例中为KCMY颜色数据)。半色调处理为以下处理利用误差扩散或阈值矩阵方法等,将通过颜色转换处理生成的各种颜色的色彩数据转换成各种颜色的点数据(在本实施例中为KCMY点数据)。换句话说,打印控制器280执行将所输入的RGB图像数据转换成K、C、M和Y四种颜色的点数据的处理。如图1和图14所示,在执行转换成点数据的处理时,执行校正喷射失效处理。通过打印控制器280如此生成的点数据存储在图像缓冲存储器282中。将该各种颜色的点数据转换成用于头250的喷嘴喷射的油墨的CMYK液滴喷射数据,从而形成待打印的油墨喷射数据。头驱动器284包括放大电路,并且基于由打印控制器280供应的油墨喷射数据和驱动波形信号,根据打印内容来输出用于驱动与头250的各个喷嘴251对应的压电致动器 258的驱动信号。头驱动器284中可以包括用于保持头的恒定驱动条件的反馈控制系统。通过以这种方式将由头驱动器284输出的驱动信号供应至头250,来使对应的喷嘴251喷射油墨。通过与记录介质124的传送速度同步地控制打印头250的油墨喷射,来在记录介质124上形成图像。如上所述,基于在打印控制器280中执行所需的信号处理所生成的油墨喷射数据和驱动波形信号,经过头驱动器284来控制来自各个喷嘴的墨滴的喷射体积和喷射定时。 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期望的点尺寸和点位置。如参考图23所述,嵌入式传感器(确定单元)190是包含图像传感器的方框。嵌入式传感器190读入打印在记录介质124上的图像,执行所需的各种信号处理操作,等等, 以确定打印位置(存在/不存在喷射、液滴喷射变化和光密度等),并且将这些确定结果供应至打印控制器280和系统控制器272。打印控制器280根据要求并基于由嵌入式传感器(确定单元)190获得的信息对头250进行各种校正,并且在必要时打印控制器280执行控制以进行清洁操作(喷嘴修复操作),诸如预喷射、抽吸或擦拭。维护机构294包括用于头维护操作的部件,诸如油墨容器、抽吸帽、抽吸泵和擦拭刮板等。形成用户界面的操作单元296包括操作员(用户)能够进行各种输入的输入装置 297和显示单元298。输入装置297可以采用各种形式,诸如键盘、鼠标、触摸面板或按钮等。操作员可以通过操作输入装置297来输入打印条件,选择图像质量模式、输入并且编辑附加信息和搜索信息等,并且可以通过显示单元298的显示来检查各种信息,诸如输入内容和搜索结果等。显示单元298还用作显示警告(错误)信息等的警告通知装置。此外,系统控制器272和打印控制器280的组合与“最佳值确定处理装置”、“表输出控制装置”和“故障记录部件校正装置”对应。浓度校正系数存储单元290与“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存储装置”对应,并且嵌入式传感器190和对来自传感器的信号进行处理的附着误差测量和计算单元272A与“故障记录部件位置信息获取装置”对应。还可以采用以下模式主机286具备通过如图27所示的附着误差测量和计算单元 272A、浓度校正系数计算单元272B、浓度数据生成单元280A和校正处理单元280B所执行的全部或部分的处理功能。使用分体式扫描仪的喷射失效校ιΗ参数确定装置的构造实例在图23至图27中描述了以下实例利用并入喷墨记录装置100的嵌入式传感器 190来读入表,并且在喷墨记录装置100中还安装有用于该读取图像的分析处理装置。但是,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过程中,还可以采用以下构造利用与喷墨打印机分离的分体式扫描仪等来读入表,并且通过诸如个人计算机等装置来分析所读取图像的数据。图28是示出用于分析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喷射失效校正参数测量表的喷射失效校正参数确定装置的构造实例。通过创建使计算机执行图1的步骤S3和图14的步骤S26所述的扫描数据分析处理算法的程序,并且利用该程序来使计算机运行,可以使计算机用作喷射失效校正参数确定装置(对应于“最佳值确定处理装置”)的计算装置。图28所示的喷射失效校正参数确定装置400包括平台扫描仪,其形成图像读取装置402 ;以及计算机410,其执行图像分析计算,等。图像读取装置402包括RGB行列传感器,该RGB行列传感器捕捉喷射失效校正参数最佳值选择表和其它表的图像,并且还包括用于沿读取扫描方向(扫描仪的副扫描方向)移动行列传感器的扫描机构和行列传感器驱动电路,以及将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成像信号)从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以获取指定格式的数字图像数据的信号处理电路,等。计算机410包括主机412、显示器(显示装置)414和输入装置416,诸如键盘或鼠标等(用于输入各种指令的输入装置)。在主机412中设置有中央处理器(CPU) 420 ;RAM 422 ;ROM 424 ;输入控制单元426,其控制从输入装置416输入的信号;显示控制单元428, 其将显示信号输出至显示监视器414 ;硬盘装置430 ;通信接口 432 ;媒体接口 434等,并且这些部件的各个电路经由总线436相互连接。CPU 420用作主体控制装置和计算装置(计算设备)。RAM 422用作数据的暂时性存储区和CPU 420运行程序时的工作区。R0M424是存储操作CPU 420的引导程序以及各种设定值、网络连接信息等的可擦写非易失性存储装置。在硬盘装置430中存储操作系统 (OS)、各种应用软件(程序)和数据等。通信接口 432是根据指定方法与外部装置和通信网络连接的装置,诸如USB (通用串行总线)、LAN或蓝牙(注册商标)。媒体接口 434是控制外部存储装置438的读写操作的装置,所述外部存储装置438 —般为存储卡、磁盘、磁光盘或光盘。在本实施例中,图像读取装置402与计算机410经由通信接口 432连接,并且由图像读取装置420读取的被捕捉图像数据输入至计算机410。还可以存在以下构造由图像读取装置402获取的被捕捉图像数据暂时性存储在外部存储装置438中,并且将被捕捉图像数据经由外部存储装置438输入至计算机410。用于根据与本发明实施例有关的喷射失效校正参数确定方法对表的读取图像进
37行分析的处理程序存储在硬盘装置430或外部存储装置438中,并且根据需要读出程序,程序在RAM 422中扩展并被执行。作为选择,可以采用以下模式由放置在经由通信接口 432 连接的网络(未示出)中的服务器来提供程序络;或者采用以下模式通过因特网服务器由ASP(应用服务提供商)的服务提供基于程序的计算处理服务。操作者能够在浏览显示监视器414上显示的应用窗口(未示出)的同时通过操作输入装置416输入各种初始值设定,并且能够确定显示监视器414上的计算结果。此外,计算结果数据(测量结果)可以存储在外部存储装置438中,或者可以经由通信接口 432输出到外部。测量结果信息经由通信接口 432或者外部存储装置438输入至喷射记录装置(利用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来执行校正处理的打印机)。记录介质“记录介质”是通过记录部件在上面记录点的介质的泛称,并且“记录介质”包括各种术语称呼,诸如打印介质、记录介质、图像形成介质、图像接收介质和喷射记录介质等在实现本发明时,对记录介质的材料、形状或其它特征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各种不同的介质而与材料或形状(诸如连续纸张、裁纸、封条纸、OHP片材即其它树脂片材、薄膜、布、形成有布线图等的印刷电路板和橡胶片材)无关。使头和纸张相对移动的装置在上述实施例中,给出了相对于静止的头来传送记录介质的实例,但在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时,还可以相对于静止的记录介质来移动头。基于单行程方法的全行式记录头通常布置在与记录介质的馈送方向(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但也可以为以下模式头布置在相对于传送方向的垂直方向成某指定角度的倾斜方向上。头构造的变形实例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了使用具有长度与记录介质的整个宽度对应的喷嘴行的页宽全行式头的喷墨记录装置,但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不限于此,并且本发明还可以用于以下喷射记录装置在移动诸如串行头(往复扫描头)等短记录头的同时头执行多次扫描动作,从而进行图像记录。本发明的应用实例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了应用于图像打印的喷墨记录装置,但本发明的应用范围不限于该实例。例如,本发明还可以广泛应用于利用液体功能材料来进行各种形状或图案的图像形成的喷墨系统,诸如形成具有电子电路的配线图案的图像的配线打印装置、各种器件的制造装置、使用树脂液体作为喷射的功能液体的防染打印装置、滤色器制造装置、使用材料沉积的材料来形成精细结构的精细结构形成装置,等。除喷墨式记录头以外的记录头的使用方式在上述描述中,给出了喷墨记录装置作为利用记录头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例,但是本发明的应用范围不限于此。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基于除喷墨方法以外的其它方法来执行点记录的图像形成装置,诸如包括以热元件作为记录部件的热转移式记录装置、包括以 LED元件作为记录部件的记录头的LED电子照相式打印机和具有LED行曝光头的卤化银照相式打印机等。应该理解,本文并不是想把本发明限制于所公开的确切形式,相反,本发明覆盖落入权利要求书所述的本发明范围和主旨内的全部变形、替换结构和等价形式。
权利要求
1.一种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选择表,其由图像形成装置输出,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在传送记录头和记录介质中的至少一个以使所述记录头与所述记录介质相对运动的同时,通过包含在所述记录头中的多个记录部件来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在所述多个记录部件中出现至少一个不能执行记录的故障记录部件时使用所述表,以便确定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所述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表示用于校正由所述至少一个故障记录部件引起的图像形成缺陷的校正量,从而用除所述至少一个故障记录部件以外的记录部件形成图像,所述表包括基准斑,其由均勻图像构成,所述均勻图像是以基于恒定色调的均一浓度而形成在所述记录介质的区域上的图像;以及至少一个测量斑,其中在将已形成基准斑的一个或多个记录部件设定为非记录状态时的状态下,利用与表示校正量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的候选值对应的校正量进行校正之后的状态被再现,所述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的候选值应用于以下图像形成部分所述部分由记录部件形成,所述记录部件在已形成所述基准斑且已设定为非记录状态的所述一个或多个记录部件的非记录位置附近执行记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选择表,其中通过改变候选值来形成多个测量斑的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选择表,其中包含在所述表中的基准斑设置在斑排列的中部,在所述斑排列中布置有用于与所述基准斑进行比较的多个测量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选择表,其中,用于所述至少一个测量斑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的候选值在所述至少一个测量斑中连续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选择表,其中对于每一个色调形成具有相同色调的所述基准斑和所述至少一个测量斑的多种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选择表,其中所述记录头包括多个头组件;并且每一个头组件形成所述基准斑和所述至少一个测量斑。
7.一种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确定方法,包括表读取步骤,其用光学读取装置读取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选择表;以及最佳值确定处理步骤,其根据由所述表读取步骤中的光学读取装置获取的被捕捉图像的数据,来确定所述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的最佳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确定方法,其中所述最佳值确定处理步骤包括计算评估值的评估值计算步骤,所述评估值形成用于评估所述基准斑的被捕捉图像与所述至少一个测量斑的被捕捉图像之间的差异的评估指数; 并且在所述最佳值确定处理步骤中,根据所述评估值来确定所述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的最佳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确定方法,其中在所述评估值计算步骤中计算所述基准斑的被捕捉图像与所述至少一个测量斑的被捕捉图像之间的差异信息,或者所述基准斑的被捕捉图像与所述至少一个测量斑的被捕捉图像之间的校正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确定方法,包括分别计算所述基准斑的被捕捉图像与所述至少一个测量斑的被捕捉图像的积分曲线的积分曲线生成步骤,其中,通过比较所述基准斑的被捕捉图像的积分曲线与所述至少一个测量斑的被捕捉图像的积分曲线来确定所述评估值。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确定方法,其中对所述基准斑的被捕捉图像与所述至少一个测量斑的被捕捉图像分别实施光滑处理。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确定方法,包括差异数据生成步骤, 在该步骤中根据所述基准斑的被捕捉图像与所述至少一个测量斑的被捕捉图像来生成表示所述基准斑的被捕捉图像与所述至少一个测量斑的被捕捉图像之间的差异的差异数据,其中,对所述差异数据实施光滑处理。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确定方法,其中视觉传递函数用作所述光滑处理。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确定方法,其中视觉传递函数用作所述光滑处理。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确定方法,其中根据所述基准斑的被捕捉图像与所述至少一个测量斑的被捕捉图像来生成表示所述基准斑的被捕捉图像与所述至少一个测量斑的被捕捉图像之间的差异的差异数据;并且所述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的最佳值通过定义差异数据的分量的平方和或者平方和的平方根来确定,以作为所述评估指数。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确定方法,其中根据所述基准斑的被捕捉图像与所述至少一个测量斑的被捕捉图像来生成表示所述基准斑的被捕捉图像与所述至少一个测量斑的被捕捉图像之间的差异的差异数据;并且所述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的最佳值通过定义差异数据的分量的方差值和或者差异数据的分量的最大值来确定,以作所述评估指数。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确定方法,其中通过在基于下述坐标系的图上采用评估值绘制点所导出的两条回归线的交点处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的值来确定所述最佳值在所述坐标系中,第一轴线表示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或者根据该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所计算的值,所述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用作应用于所述至少一个测量斑的候选值,并且第二轴线表示所述评估指数。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确定方法,其中通过在基于下述坐标系的图上采用评估值绘制点所导出的两条回归线的交点处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的值来确定所述最佳值在所述坐标系中,第一轴线表示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或者根据该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所计算的值,所述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用作应用于所述至少一个测量斑的候选值,并且第二轴线表示所述评估指数。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确定方法,其中通过在基于下述坐标系的图上采用与所述评估指数的最小值或最大值对应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的值来确定所述最佳值在所述坐标系中,第一轴线表示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或者根据该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所计算的值,所述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用作应用于所述至少一个测量斑的候选值,并且第二轴线表示所述评估指数。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确定方法,其中通过在基于下述坐标系的图上采用与所述评估指数的最小值或最大值对应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的值来确定所述最佳值在所述坐标系中,第一轴线表示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或者根据该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所计算的值,所述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用作应用于所述至少一个测量斑的候选值,并且第二轴线表示所述评估指数。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确定方法,其中通过在基于下述坐标系的图上采用二阶微分值为最小值或最大值时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的值来确定所述最佳值在所述坐标系中,第一轴线表示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或者根据该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所计算的值,所述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用作应用于所述至少一个测量斑的候选值,并且第二轴线表示所述评估指数。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确定方法,其中通过在基于下述坐标系的图上采用二阶微分值为最小值或最大值时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的值来确定所述最佳值在所述坐标系中,第一轴线表示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或者根据该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所计算的值,所述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用作应用于所述至少一个测量斑的候选值,并且第二轴线表示所述评估指数。
23.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确定方法,其中根据所述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所计算的值是与所述记录部件的液滴喷射速率成比例的值,所述记录部件在已经设定在非记录状态下的一个或多个记录部件的非记录位置附近执行记录。
24.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确定方法,其中根据所述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所计算的值是与所述记录部件的液滴喷射速率成比例的值,所述记录部件在已经设定在非记录状态下的一个或多个记录部件的非记录位置附近执行记录。
25.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确定方法,其中根据所述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所计算的值是与所述记录部件的液滴喷射速率成比例的值,所述记录部件在已经设定在非记录状态下的一个或多个记录部件的非记录位置附近执行记录。
26.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确定方法,其中根据所述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所计算的值是与所述记录部件的液滴喷射速率成比例的值,所述记录部件在已经设定在非记录状态下的一个或多个记录部件的非记录位置附近执行记录。
27.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确定方法,其中根据所述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所计算的值是与所述记录部件的液滴喷射速率成比例的值,所述记录部件在已经设定在非记录状态下的一个或多个记录部件的非记录位置附近执行记录。
28.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确定方法,其中根据所述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所计算的值是与所述记录部件的液滴喷射速率成比例的值,所述记录部件在已经设定在非记录状态下的一个或多个记录部件的非记录位置附近执行记录。
29.一种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确定方法,包括重建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选择表的步骤,在该步骤中,根据由权利要求7所述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确定方法确定的最佳值来进一步减小应用于所述至少一个测量斑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的候选值的步长大小,并且通过将权利要求7所述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确定方法应用于所述重建表来进一步选择最佳值。
3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确定方法,其中对在所述表读取步骤中所获得的被捕捉图像实施歪斜校正处理。
3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确定方法,其中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安装的嵌入式扫描仪用作光学读取装置。
3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确定方法,其中所述多个记录部件将液滴从喷嘴喷出,并且使所喷射的液滴附着在所述记录介质上, 以便在所述记录介质上执行图像形成;所述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确定方法包括着陆干涉图案指定测试表形成步骤,在该步骤中,基于表示多种着陆干涉图案和多个记录部件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对应信息,在与不同的多种着陆干涉图案对应的不同记录部件中执行人为禁止喷射的喷射禁止处理,所述多种着陆干涉图案限定成与着陆干涉诱导因素对应,其中所述着陆干涉诱导因素包括液滴在记录介质上的附着时序,所述附着时序受所述记录头的多种记录部件的排列构造和相对运动方向控制,并且,分别形成与所述多种着陆干涉图案对应的多种测试表;并且根据为所述多种着陆干涉图案分别形成的多种测试表的输出结果,为多种着陆干涉图案分别确定用于喷射失效校正的所述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
33.一种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确定装置,包括光学读取装置,其读取权利要求1所述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选择表,并且生成被捕捉图像数据;以及最佳值确定处理装置,其根据经由所述光学读取装置获取的被捕捉图像数据来执行信号处理,以确定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的最佳值。
34.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记录头,其具有多种记录部件;以及传送装置,其传送至少一个记录头和记录介质,以使所述记录头与所述记录介质相对移动,其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在使所述记录头与所述记录介质相对移动的同时,通过所述多个记录部件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表输出控制装置,其控制图像形成,以便输出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选择表;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存储装置,其存储根据所述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选择表的输出结果所确定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故障记录部件位置信息获取装置,其获取故障记录部件位置信息,该信息表示所述记录头的多个记录部件中不能用于图像形成的故障记录部件的位置;以及故障记录部件校正装置,其根据所述故障记录部件位置信息以下述方式应用所述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由所述故障记录部件引起的图像形成缺陷通过除所述故障记录部件以外的记录部件的图像形成来校正。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作为光学读取装置的嵌入式扫描仪,其读取所述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选择表并且生成被捕捉的图像数据。
36.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多个记录部件将液滴从喷嘴喷出,并且使所喷射的液滴附着在所述记录介质上, 以便在所述记录介质上执行图像形成;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着陆干涉图案指定测试表形成装置,该装置基于表示多种着陆干涉图案和多个记录部件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对应信息,在与不同的多种着陆干涉图案对应的不同记录部件中执行人为禁止喷射的喷射禁止处理,所述多种着陆干涉图案限定成与着陆干涉诱导因素对应,其中所述着陆干涉诱导因素包括液滴在记录介质上的附着时序,所述附着时序受所述记录头的多种记录部件的排列构造和相对运动方向控制,并且,分别形成与所述多种着陆干涉图案对应的多种测试表;并且根据为所述多种着陆干涉图案分别形成的多种测试表的输出结果,为所述多种着陆干涉图案分别确定用于喷射失效校正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并且为所述多种着陆干涉图案分别确定的用于喷射失效校正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存储在所述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存储装置中。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的选择表、确定方法及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选择表由图像形成装置输出,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在传送记录头和记录介质中的至少一个以使记录头与记录介质相对运动的同时,通过包含在记录头中的多个记录部件来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在多个记录部件中出现至少一个不能执行记录的故障记录部件时使用选择表,以便确定表示用于校正由至少一个故障记录部件引起的图像形成缺陷的校正量的故障记录部件校正参数,从而用除至少一个故障记录部件以外的记录部件形成图像。
文档编号B41J2/01GK102381026SQ20111024899
公开日2012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7日
发明者上岛正史 申请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