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墨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4166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墨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墨盒。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环保、资源节约的倡导力度越来越大;墨盒作为办公用品中的需要经常更换的消耗品,如果在墨盒内墨水用尽之后直接丢弃,不仅使得用户使用成本增加,还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因此,很多厂家开始研究对墨盒重新注入墨水的方法。常用的重新注墨的方法就是通过墨盒的进气口和出墨口,向墨盒的墨水腔内重新注墨,如专利CN100387431C所述,墨盒的进气口和出墨口内设置有阀件,所述阀件可以有选择地打开或者关闭进气口和出墨口,向墨盒重新注入墨水的方法是,首先用夹具向进气口或者出墨口内的阀部件施加一个偏置力,使得阀部件偏离关闭位置,然后通过进气口或者出墨口中一个将墨水注入墨盒的墨水腔内,并从进气口或者出墨口中另一个将墨水腔内气体排出;这样墨盒就可以重新利用。然而上述注墨方法中,需要单独的打开进气口和出墨口内阀件的夹具,使得结构复杂,而且现有技术中,很多墨盒为了保证顺畅供墨的同时不漏墨,经常会在进气口和出墨口内设置单向阀,或者进气口和出墨口外围设置有其他部件,夹具不能很好地操作,这样注墨效果就很差。另一种常用的注墨方法可以避免从进气口和出墨口注入的问题,该方法主要通过在墨盒上重新钻开一个开口,通过该开孔向墨盒内注入墨水,如专利CN1004466982C 所述,通过在除进气口阀和出墨口阀所在侧壁之外的壳体部分上重新开设一个注墨口,使得墨水腔与墨盒外部连通,然后通过该注墨口将墨水注入墨盒内。但是上述墨盒注墨的方法,会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墨水腔的至少一部分是由柔性薄膜密封,并将墨水腔设置在外壳内部,这样直接在外壳上随便开孔,可能会将开口设置在柔性薄膜上,而柔性薄膜设置在外壳内部,在柔性薄膜上的开口大小很难控制,另外,由于柔性薄膜和外壳内壁之间还有预定距离,这样柔性薄膜被打开后就很难密封,造成重新注墨无法完成,而且还会弄脏用户的手。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向墨盒,以解决现有带柔性薄膜的墨水腔在被开口注入墨水时很难再密封和容易污染用户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墨盒,包括主体、出墨口和外壳,所述主体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至少一个侧面被柔性薄膜密封形成有可以储存墨水的墨水腔;所述出墨口与所述框架连接,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与主体配合的中空部,所述主体设置在外壳的中空部内;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开口部分,所述框架包括一部分外露于所述开口部分的外露部,其特征是,所述框架上设置有开孔位置部。所述开孔位置部位于所述框架外露于所述开口部分的外露部内。[0010]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与主体配合的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与主体配合的第三卡合部和第四卡合部,所述主体的上壁和下壁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合部匹配的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三卡合部匹配的第三凸部、与所述第二卡合部匹配的第二凸部和与所述第四卡合部匹配的第四凸部,所述外露部为第一凸部与第三凸之间的部分和第二凸部和第四凸部之间的部分。向该墨盒注入墨水的方法包括1、通过所述开口部分,在暴露在外部的框架上进行开孔,使得墨水腔与外部连通; 2、通过上述开孔向墨水腔内注入墨水;3、密封所述开孔。墨盒还包括设置在出墨口内的阀体,该阀体有选择地打开和关闭出墨口。墨盒还包括设置进气口,进气口内设置有选择地打开和关闭进气口的阀体。墨盒还包括设置在进气口或者出墨口两侧,位于外壳上的检测部件。上述注墨方法还包括在步骤1完成后,用一个胶塞将所述开口密封,然后通过注墨针将胶塞轧穿。上述注墨方法还包括在步骤2注墨过程中,可以通过向所述开孔、进气口、出墨口中至少一个对墨水腔内气体进行抽吸。上述注墨方法中密封所述开孔可以通过一个胶塞直接密封。上述注墨方法中密封所述开孔还可以在胶塞上焊接一个密封膜。在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因为墨盒的框架上设置有开孔位置部,向该墨盒注墨可以通过在框架上开孔位置部开孔,可以很方便地注墨,不会损害进气口和出墨口内的阀体,并且在框架一般采用硬度较强的材质构成,开孔后供墨针可以很好地插入,而且密封所述开孔也很容易,这样操作更可靠。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涉及墨盒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图1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涉及墨盒另ー视角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涉及墨盒分解示意图;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涉及墨盒主体结构示意图;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涉及墨盒开孔工具与墨盒的示意图;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涉及墨水填充工具和墨盒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墨盒;2-墨水腔; 3-检测腔;4-浮标;5-出墨ロ; 6-进气ロ ;7-第一阀体;8-第二阀体;9-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11-第一突出部;12-第二突出部;13-检测部件;14-框架;14a/14b_外露部;15-第一通孔;16-第二通孔;17-开孔工具;18-胶塞;19-填充工具;101/102/103/104-第一、ニ、三、四凸部;[0037]201/202/203/204-第一、二、三、四卡合部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更容易理解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凡在本技术方案基础上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而作出的改变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如图1-图5所示,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涉及墨盒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图1 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涉及墨盒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涉及墨盒分解示意图,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涉及墨盒主体结构示意图。墨盒 1包括外壳,外壳又包括第一壳体9和第二壳体10,优选的实施方式采用黑色等不透明材料构成;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主体,主体上设置有具有较强硬度的框架14,框架上设置有开孔位置部,优选的实施方式采用透明的ABS材料构成,框架14内设置有墨水腔2,用于储存墨水,以及与墨水腔2连通的检测腔3 ;与框架连接的出墨口 5和进气口 6,优选的实施方案在墨盒1装入打印机后,进气口 6位于出墨口上方。如图2和图4所示,第二壳体10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5和第二通孔16,第一通孔15 在进气口 6的延伸方向上,使得墨盒1装入打印机后,打印机内的操作部件能够将进气口 6 打开;第二通孔16设置成出墨口 5能够穿过其内,向打印机供应墨水;该第二壳体10还包括用于在墨盒1装入打印机后被打印机检测的检测机构的一部分,检测机构包括位于第一通孔上方的第一突部11、位于第二通孔下方的第二突部12、位于第一突部11和第二突部12 之间的检测部件13,以及位于主体上的检测腔2及其内部浮标4,具体检测技术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的相关专利,如授权专利EP2045079B1和公开专利US20100245502A1 ;并且该第二壳体10上设置有与主体配合的第三卡合部203、第四卡合部204 ;该第二壳体10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成中空的,这样主体可以设置在其内。如图2、图4所示,第一壳体9上设置有与主体配合的第一卡合部201、第二卡合部 202 ;该第一壳体9至少一部分设置成中空的,并且与第二壳体10上的中空部分结合,形成与主体形状相对应;另外,如图3所示,该第一壳体9在墨盒1安装方向上的上壁和下壁上设置成敞开的,这样使得主体上的至少一部分Ha可以直接暴露在外面,同样的框架上的框架上的一部分14b也可以直接暴露在外面,即二者构成外露部。如图2、图4、图5所示,主体包括一个框架14,该框架14通常采用硬度和刚性较好的材料构成,可以避免主体发生变形;框架14采用柔性薄膜(未示出)密封,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密封的墨水腔2,可以储存大量的墨水,而且该墨水腔2内还设置有多个支撑柔性薄膜的肋;以及与墨水腔2连通的检测腔3,检测腔3通常由半透明材料构成,使得在墨盒1 内有墨水时,光不能透过该检测腔3,在墨盒1内没有墨水时,光可以透过该检测腔3 ;该主体上还设置有与框架14连接的出墨口 5,将墨水腔2内墨水供应至打印机,并且该出墨口 5 内设置有第二阀体8,该第二阀体8由一个弹簧、一个阀芯和一个密封圈构成,自然状态下, 第二阀体8将出墨口 5密封,只有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比如墨盒1安装至打印机内时才会被打开,为了保证墨水很好的流出,还可以选用单向阀,比如伞形阀或者薄膜构成的差压阀构成;该主体上还设置有进气口 6,该进气口 6在墨盒1安装至打印机内时,位于出墨口 5和检测腔3的上方,进气口 6内设置有第一阀体7,该第一阀体7优选的实施方式包括一个密
5封圈,操作杆和弹簧,自然状态下,该第一阀体7将进气口 6密封,并且在墨盒安装至打印机内时,打印机上的操作部件向操作杆施加一个外力,使得进气口 6被打开,为了防止墨盒1 内墨水回流,在进气口与墨水腔2连接处设置有迷宫型绕道,而且进气口 5和出墨口 6都可以设置成一个单独的构件,安装至墨盒1的主体上;在墨水腔2内设置有一个可以根据墨水量变化而上下移动的浮标4,该浮标一端位于墨水腔2内,另一端位于检测腔3内,这样当是墨盒1内墨水量大于预定值时,浮标4位于检测腔3内的部分,可以遮挡打印机上才光传感器,在墨盒1内墨水量小于预定量时,浮标4位于检测腔3内的部分,偏离遮挡打印机上光传感器通过路径的位置;另外在墨盒安装至打印机的方向上,主体的上壁和下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凸部101、第二凸部102、第三凸部103、第四凸部104,分别于外壳上的第一卡合部201、第二卡合部201、第三卡合部203、第四卡合部204配合,这样使得主体能够被稳定地安装至外壳内,而且使得主体一旦被装配很难被拆开,并且外壳上设置有开口部分;如图 2、图3、图4所示,在第一凸部101与第三凸部103之间的框架14上有一外露部14a,在第二凸部102和第四凸部104之间设置有外露部14b,外露部14a、14b设置成可以通过肉眼看到,外露部14a、14b的外表面直接与大气接触,可以开孔的开孔位置部设置在外露部14a、 14b 内。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这种类型的墨盒,因为进气口 6和出墨口 5与第一通孔 15和第二通孔16位置对应,而第一通孔15和第二通孔16两侧分别有第一突部11和第二突部12,这两个突部又是检测机构的一部分,不能被损害,因此如果直接从进气口 6或者出墨口 5注入墨水,操作很不方便,而且进气口和出墨口内还可能设置有阀体,使得直接注墨效果很差;而通过外壳的侧壁或者前壁、后壁直接开孔,不能看到墨水腔2,而且该墨盒的墨水腔2两侧是由柔性薄膜密封的,柔性薄膜与外壳的内壁之间还可能有一定的距离,因此这种开孔方式会出现两个问题a、柔性薄膜上的开孔大小不能预测,注墨针的孔径不能与开口大小匹配,容易出现漏墨现象;b、柔性薄膜不能很好的密封;C、前壁开孔,可能损害进气口,出墨口或者检测机构,后壁开口不能很好准确的在墨盒主体上打开注墨口。而且, 这种类型的墨盒通常制成拆卸非常困难,因此对于用户或者其他生产回收墨盒的厂家,重新注墨非常困难。如图6、图7所示,为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有效的向墨盒注墨的方法,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涉及墨盒开孔工具与墨盒的示意图,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涉及墨水填充工具和墨盒的结构示意图。向这种墨盒注入墨水的步骤包括(1)、将墨盒1上的外露部14a或者14b向上,使用一个开孔工具17在外露部1 或者14b上钻开一开口,使得墨水腔与外部连通;(2)、将所述外露部Ha或者14b的开口上装入一个胶塞18 ;(3)、用墨水填充工具19的出墨部分将所述胶塞18扎穿,并且填充工具19的出墨部分可以很好地被胶塞18密封,不会漏墨;(4)通过墨水填充工具19向墨水腔2注入墨水。当然为了保证墨水能够顺畅的从墨水填充工具19向墨水腔2内注入,可以对进气口、出墨口或者上述开口对墨水腔2进行抽吸,将墨水腔2内的气体排出。还可以在注墨完成之后,在上述开口焊接一个密封膜,使得墨盒内的墨水不会从该开口处泄漏。当然对该墨盒的注墨步骤还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0051](1)、将墨盒1上的外露部Ha或者14b向上,使用一个开孔工具17在外露部1 或者14b上钻开一开口,使得墨水腔与外部连通;(2)使用一个填充工具19上述开口将墨水注入墨水腔2内;(3)将一个胶塞装入该开口内。当然为了保证墨水填充效果,也可以对墨水腔2内的气体进行抽吸;在注墨完成后,也可以在上述开口上焊接一个密封膜。因为上述开口方式,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墨盒主体上开孔的位置,并且在不损坏墨盒外壳的情况下,可以很容易、有效地将墨水注入墨水腔2内。
权利要求1.一种墨盒,包括主体、出墨口和外壳,所述主体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至少一个侧面被柔性薄膜密封形成有可以储存墨水的墨水腔;所述出墨口与所述框架连接,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与主体配合的中空部,所述主体设置在外壳的中空部内;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开口部分,所述框架包括一部分外露于所述开口部分的外露部,其特征是,所述框架上设置有开孔位置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是,所述开孔位置部位于所述框架外露于所述开口部分的外露部内。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墨盒,其特征是,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与主体配合的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与主体配合的第三卡合部和第四卡合部,所述主体的上壁和下壁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合部匹配的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三卡合部匹配的第三凸部、与所述第二卡合部匹配的第二凸部和与所述第四卡合部匹配的第四凸部,所述外露部为第一凸部与第三凸之间的部分和第二凸部和第四凸部之间的部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墨盒,包括主体、出墨口和外壳,主体包括框架,框架的至少一个侧面被柔性薄膜密封形成有可以储存墨水的墨水腔;出墨口与框架连接,外壳内部设置有与主体配合的中空部,主体设置在外壳的中空部内;外壳上设置有开口部分,框架包括一部分外露于开口部分的外露部,框架上设置有开孔位置部。向该墨盒注墨可以通过在框架上开孔位置部开孔,可以很方便地注墨,不会损害进气口和出墨口内的阀体,并且在框架一般采用硬度较强的材质构成,开孔后供墨针可以很好地插入,而且密封所述开孔也很容易,这样操作更可靠。
文档编号B41J2/175GK202192855SQ20112026933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7日
发明者华海东 申请人: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