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机预充电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4481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打印机预充电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打印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打印机预充电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便携式打印的方式主要如下(1)笔记本电脑外接打印机模组;(2)笔记本电脑内置打印机模组。由于打印机模块需要满足电机对瞬间大电流的要求,所以在打印机模块电机输入 5V处都放置了大电容,但是这会造成开机时瞬间对大电容充电,而把提供5V给打印机的主板DC/DC模块输出电压拉低,从而导致DC/DC模块欠压保护而无法开机。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印机预充电电路,其可为打印机进行预充电, 使打印机开机时,避免电压过低而无法开机。本实用新型实现其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预充电电路包括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第二场效应晶体管、第三场效应晶体管、第一三极管及第二三极管。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连接到一开关信号端,其源极接地,漏极连接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用于连接一第一直流输入电源,其集电极串连一第一电阻,该第一电阻再连接到一电源输出端;第二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用于连接上述第一直流输入电源,其源极连接到上述电源输出端;第三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串连一第二电阻,该第二电阻连接到上述开关信号端,第三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接地,其漏极连接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一第一电容连接于第三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与源极之间;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用于连接到一第二直流电源,其集电极依次串连一第三电阻及一第二电容,该第二电容再连接到第二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与上述电源输出端之间的节点;第二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连接到上述第三电阻与上述第二电容之间的节点,然后再通过一第三电容接地。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及第二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用于连接第一直流输入电源。使用时,开关信号端接入控制信号后,上述第一直流输入电源可对电源输出端输出电源。此时电源输出端可以给打印机进行小电流预充电,使得打印机的大电容开始充电。上述开关信号端输出的控制信号,经过第二电阻和第一电容的延时后,第三场效应晶体管导通,第二直流电源经过第三电阻和第二电容延时后,达到第二场效应晶体管的开启电压,此时第二场效应晶体管导通,第一直流输入电源可经第二场效应晶体管输入到上述电源输出端,由电源输出端对打印机的大电容进行大电流充电。由此,使得在打印机开机时,打印机的大电容不需要瞬间充电,从而避免打印机因电压过低而无法开机。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打印机预充电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打印机预充电电路用于给便携式打印机预充电。该便携式打印机内置于笔记本电脑。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打印机预充电电路包括第一场效应晶体管Q 1、 第二场效应晶体管Q3、第三场效应晶体管Q5、第一三极管Q2及第二三极管Q4。第一场效应晶体管Ql的栅极连接到开关信号端10,其源极接地,漏极连接到第一三极管Q2的基极。第一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第一直流输入电源20,其集电极连接串连电阻Rl,串连电阻Rl再连接于电源输出端40。在实施例中,第一直流输入电源20为5V直流电源。该电源输出端40用于输出5V电源,用于给便携式打印机供电。第三场效应晶体管Q5的栅极通过串连电阻R5连接到开关信号端10,其源极接地, 漏极连接于第二三极管Q4的基极。电容C4连接于第三场效应晶体管Q5的栅极与源极之间。第二三极管Q4发射极连接于第二直流电源30,其集电极依次串连电阻R2、电阻R3 及电容C2,电容C2再连接到第二场效应晶体管Q3的源极与上述电源输出端40之间的节点。电阻R2与电阻R3之间的节点通过电阻R4接地。电阻R3与电容C2之间的节点通过电容C3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直流电源30为12V直流电源。第二场效应晶体管Q3的漏极连接到第一直流输入电源20,其源极连接到上述电源输出端40,栅极连接到电阻R3与电容C2之间的节点,然后再通过电容C3接地。电容Cl 的一端连接到第二场效应晶体管Q3的源极与上述电源输出端40之间的节点,另一端接地。使用时,开关信号端10输出控制信号,开关信号端10电平变为高电平,第一场效应晶体管Ql的栅极变成高电平,此时第一场效应晶体管Ql导通,使得第一场效应晶体管Ql 的漏极由高电平变成低电平。此时第一三极管Q2的基极变成低电平,第一三极管Q2导通, 第一直流电源20的电流通过电阻Rl后,到达上述电源输出端40。此时电源输出端40可以给打印机进行小电流预充电,使得打印机的大电容开始充电,大电容的电压上升。开关信号端10输出控制信号,经过电阻R5和电容C4的延时后,第三场效应晶体管Q5的栅极变成高电平,此时第三场效应晶体管Q5导通,第三场效应晶体管Q5的漏极由高电平变成低电平。同时,第二三极管Q4的基极也是由高电平变成低电平,此时第二三极管Q4导通,第二直流电源30经过电阻R2及电阻R4分压后,再经过电阻R3和电容C3延时后,达到第二场效应晶体管Q3的开启电压,此时第二场效应晶体管Q3导通,第一直流输入电源20可经第二场效应晶体管Q3输入到上述电源输出端40,由电源输出端40对打印机进行大电流充电。因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预充电电路提前给便携式打印机的大电容提供了电流,使得便携式打印机打开时,避免了便携式打印机将供电电源拉低而无法开机。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打印机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该预充电电路包括第一场效应晶体管(Q1)、 第二场效应晶体管(Q3)、第三场效应晶体管(Q5)、第一三极管(Q2)及第二三极管(Q4);第一场效应晶体管(Ql)的栅极连接到一开关信号端(10),其源极接地,漏极连接到第一三极管(Q2)的基极;第一三极管(Q2)的发射极用于连接一第一直流输入电源(20),其集电极串连一第一电阻(Rl),该第一电阻(Rl)再连接到一电源输出端(40);第二场效应晶体管 (Q3)的漏极用于连接上述第一直流输入电源(10),其源极连接到上述电源输出端(40);第三场效应晶体管(Q5)的栅极串连一第二电阻(R5),该第二电阻(R5)连接到上述开关信号端(10),第三场效应晶体管(Q5)的源极接地,其漏极连接于第二三极管(Q4)的基极;一第一电容(C4)连接于第三场效应晶体管(Q5)的栅极与源极之间;第二三极管(Q4)的发射极用于连接到一第二直流电源(30),其集电极依次串连一第三电阻(R3)及一第二电容(C2), 该第二电容(C2)再连接到第二场效应晶体管(Q3)的源极与上述电源输出端(40)之间的节点;第二场效应晶体管(Q3)的栅极连接到上述第三电阻(R3)与上述第二电容(C2)之间的节点,然后再通过一第三电容(C3)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该打印机预充电电路还包括一第四电阻(R2)及一第五电阻(R4),该第四电阻(R2)连接于第二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上述第三电阻(R3)之间;上述第五电阻(R4)的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到上述第四电阻 (R2)与上述第三电阻(R3)之间的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直流输入电源 (20)为5伏直流电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该打印机预充电电路还包括一第四电容(Cl),该第四电容(Cl)的一端连接到第二场效应晶体管(Q3)的源极与上述电源输出端(40)之间的节点,另一端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源输出端(40)用于连接到一便携式打印机。
6.一种打印机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该预充电电路包括第一场效应晶体管(Q1)、 第二场效应晶体管(Q3)、第三场效应晶体管(Q5)、第一三极管(Q2)及第二三极管(Q4);第一场效应晶体管(Ql)的栅极连接到一开关信号端(10),其源极接地,漏极连接到第一三极管(Q2)的基极;第一三极管(Q2)的发射极用于连接一第一直流输入电源(20),其集电极串连一第一电阻(Rl),该第一电阻(Rl)再连接到一电源输出端(40);第二场效应晶体管 (Q3)的漏极用于连接上述第一直流输入电源(10),其源极连接到上述电源输出端(40);第三场效应晶体管(Q5)的栅极连接到上述开关信号端(10),第三场效应晶体管(Q5)的源极接地,其漏极连接于第二三极管(Q4)的基极;第二三极管(Q4)的发射极用于连接到一第二直流电源(30),其集电极依次串连一第二电阻(R3)及一第一电容(C2),该第一电容(C2) 再连接到第二场效应晶体管(Q3)的源极与上述电源输出端(40)之间的节点;第二场效应晶体管(Q3)的栅极连接到上述第二电阻(R3)与上述第一电容(C2)之间的节点,然后再通过一第二电容(C3)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印机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三场效应晶体管 (Q5)的源极通过一第三电阻(R5)接地,其栅极与源极之间连接一第三电容(C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印机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该打印机预充电电路还包括一第四电阻(R2)及一第五电阻(R4),该第四电阻(R2)连接于第二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上述第二电阻(R3)之间;上述第五电阻(R4)的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到上述第四电阻 (R2)与上述第二电阻(R3)之间的节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打印机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该打印机预充电电路还包括一第四电容(Cl),该第四电容(Cl)的一端连接到第二场效应晶体管(Q3)的源极与上述电源输出端(40)之间的节点,另一端接地。
10.一种打印机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该预充电电路包括第一场效应晶体管(Ql)、 第二场效应晶体管(Q3)、第三场效应晶体管(Q5)、第一三极管(Q2)及第二三极管(Q4);第一场效应晶体管(Ql)的栅极连接到一开关信号端(10),其源极接地,漏极连接到第一三极管(Q2)的基极;第一三极管(Q2)的发射极用于连接一第一直流输入电源(20),其集电极串连一第一电阻(Rl),该第一电阻(Rl)再连接到一电源输出端(40);第二场效应晶体管 (Q3)的漏极用于连接上述第一直流输入电源(10),其源极连接到上述电源输出端(40);第三场效应晶体管(Q5)的栅极串连一第二电阻(R5),该第二电阻(R5)连接到上述开关信号端(10),第三场效应晶体管(Q5)的源极接地,其漏极连接于第二三极管(Q4)的基极;一第一电容(C4)连接于第三场效应晶体管(Q5)的栅极与源极之间;第二三极管(Q4)的发射极用于连接到一第二直流电源(30),其集电极串连一第三电阻(R3)的一端,该第三电阻(R3) 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二场效应晶体管(Q3)的栅极;第二场效应晶体管(Q3)的栅极接地。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打印机领域。公开一种打印机预充电电路,其第一场效应晶体管栅极连接开关信号端,源极接地,漏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第一三极管发射极连接第一直流输入电源,集电极串连第一电阻。第一电阻连接电源输出端。第二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连接第一直流输入电源,源极连接电源输出端。第三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依次串连第二电阻、开关信号端,源极接地,漏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第一电容连接第三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与源极之间。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二直流电源,集电极连接第二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与上述电源输出端之间的节点。第二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然后接地。本实用新型可避免打印机因电压过低无法开机。
文档编号B41J29/00GK202231613SQ20112031391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5日
发明者汪励, 洪育华 申请人:深圳市创智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