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正打印媒介歪斜的校正机构及其相关热升华式印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6202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校正打印媒介歪斜的校正机构及其相关热升华式印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校正机构及其相关热升华式印表机,特别涉及一种用来校正打印媒介歪斜的校正机构及其相关热升华式印表机。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现有技术的热升华式印表机利用输送机构将纸卷上的打印媒介输送至热打印头模块,然后将图像利用热转印原理转印于打印媒介上。然而,在打印过程中,当打印媒介的纸头的两侧若彼此不对齐,即打印媒介的纸头相对于输送方向产生歪斜(skew)时,热打印头模块所转印于打印媒介上的图像即会相对打印媒介产生歪斜。因此,上述的打印媒介与所转印的图像间的歪斜现象会导致图像无法正确地转印至打印媒介边缘处,例如打印媒介边缘处会产生空白或未完整打印的图像,进而影响打印品质,大大降低产品在市面上的竞争优势。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来校正打印媒介歪斜的校正机构及其相关热升华式印表机,以解决上述打印媒介与所转印的图像间歪斜现象会导致图像无法正确地转印至打印媒介边缘处的技术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揭露一种用来校正一打印媒介歪斜的校正机构,所述打印媒介由一输送机构以一第一线速度输送,所述校正机构包括有一第一校正滚轮、一第二校正滚轮以及一第一扭力限制件。所述第一校正滚轮用来以大于所述第一线速度的一第二线速度输送所述打印媒介的一第一侧,且所述第二校正滚轮用来以所述第二线速度输送所述打印媒介的一第二侧。所述第一扭力限制件耦接于所述第一校正滚轮,且所述第一扭力限制件于所述打印媒介的所述第一侧达到一预定张力时停止带动所述第一校正滚轮,以使所述打印媒介的所述第二侧相对所述第一侧前进,可以对齐所述第一侧。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还揭露一第二扭力限制件,其耦接于所述第二校正滚轮,所述第二扭力限制件于所述打印媒介的所述第二侧达到所述预定张力时停止带动所述第二校正滚轮,以使所述打印媒介的所述第一侧相对所述第二侧前进,可以对齐所述第二侧。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还揭露所述校正机构还包括有一致动件、一传动杆件以及一传动齿轮组。所述传动杆件用来传递扭力至所述第一扭力限制件以及所述第二扭力限制件。所述传动齿轮组分别啮合于所述致动件与所述传动杆件,所述传动齿轮组用来传递所述致动件所产生的扭力至所述传动杆件。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还揭露所述校正机构还包括有一第一惰轮以及一第二惰轮。所述第一惰轮用来与所述第一校正滚轮共同输送所述打印媒介的所述第一侧,且所述第二惰轮用来与所述第二校正滚轮共同输送所述打印媒介的所述第二侧。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还揭露所述校正机构还包括有一长杆构件,其用来穿设于所述第一惰轮以及所述第二惰轮,且所述第一惰轮以及所述第二惰轮分别相对于所述长杆构件转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还揭露所述校正机构还包括有一第一软垫与一第二软垫,所述第一软垫覆盖于所述第一校正滚轮的表面,且所述第二软垫覆盖于所述第二校正滚轮的表面。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还揭露所述第一软垫以及所述第二软垫分别由橡胶材质所制成。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还揭露一种热升华式印表机,其包括有一输送机构以及一校正机构。所述输送机构用来以一第一线速度输送一打印媒介,且所述校正机构用来校正由所述输送机构所输送来的所述打印媒介。所述校正机构包括有一第一校正滚轮、一第二校正滚轮以及一第一扭力限制件。所述第一校正滚轮用来以大于所述第一线速度的一第二线速度输送所述打印媒介的一第一侧,且所述第二校正滚轮用来以所述第二线速度输送所述打印媒介的一第二侧。所述第一扭力限制件耦接于所述第一校正滚轮,且所述第一扭力限制件于所述打印媒介的所述第一侧达到一预定张力时停止带动所述第一校正滚轮,以使所述打印媒介的所述第二侧相对所述第一侧前进,可以对齐所述第一侧。本发明的优点为:利用扭力限制件以及校正滚轮的配合,可以校正打印媒介的两侧于输送时所产生的歪斜。当打印媒介的两侧的其中一侧达到预定张力时,扭力限制件即无法传递扭力至用来带动所述侧的校正滚轮,即打印媒介的所述侧由输送机构所带动而以第一线速度移动。此时,打印媒介的两侧的另一侧持续通过被扭力限制件所驱动的校正滚轮来带动,即此时打印媒介的所述另一侧通过校正滚轮带动而以第二线速度移动。由于第二线速度大于第一线速度,因此被校正滚轮所带动的打印媒介的所述另一侧可以第二线速度与第一线速度的速差相对于被输送机构所带动的打印媒介的所述侧前进。如此一来,本发明的校正机构即可达到校正打印媒介纸头的两侧于输送时所产生歪斜的功效,可以消除打印媒介边缘处的空白或未完整打印的缺失,进而改善打印品质,大大提升产品于市面上的竞争优势。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发明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一热升华式印表机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热升华式印表机的内部元件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校正机构与打印媒介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第一校正滚轮以及第一扭力限制件的元件爆炸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第二校正滚轮以及第二扭力限制件的元件爆炸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打印媒介处于第一歪斜状态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打印媒介处于第二歪斜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以及图2,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一热升华式印表机30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热升华式印表机30的内部元件示意图。如图1以及图2所不,热升华式印表机30包括有一壳体32以及一支撑件34。支撑件34可设置于壳体32的底部,且用来承载一打印媒介36,例如一纸卷等。此外,热升华式印表机30还包括有一输送机构38以及一热打印头模块40。输送机构38用来将打印媒介36沿一输送方向D以一第一线速度Vl输送至热打印头模块40,以使热打印头模块40可进行后续的热转印等的动作,可以将图像转印于打印媒介36上。此外,热升华式印表机30还包括有一校正机构42,其用来校正由输送机构38所输送来的打印媒介36,可以消除打印媒介36的纸头于所述输送方向D被输送时产生歪斜。因此,热打印头模块40所转印于打印媒介36上的图像便不会相对打印媒介36产生歪斜。图像可正确地转印至打印媒介36的边缘处,可以消除打印媒介36边缘处的空白或未完整打印的缺失,进而改善热升华式印表机30的打印品质。请参阅图3,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校正机构42与打印媒介36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校正机构42包括有一第一校正滚轮44、一第二校正滚轮46、一第一扭力限制件48、一第二扭力限制件50、一第一惰轮52以及一第二惰轮54。第一惰轮52与第二惰轮54分别对应于第一校正滚轮44与第二校正滚轮46,且分别设置于第一校正滚轮44与第二校正滚轮46的相对侧,第一惰轮52用来与第一校正滚轮44共同夹持打印媒介36的一第一侧SI,可以输送打印媒介36的第一侧SI,第二惰轮54用来与第二校正滚轮46共同夹持打印媒介36的一第二侧S2,可以输送打印媒介36的第二侧S2。此外,校正机构42还包括有一致动件56、一传动杆件58以及一传动齿轮组60。致动件56可输出一扭力,可以驱动传动齿轮组60。在此实施例中,致动件56可为一直流马达,但不以此为限;举例来说,致动件56亦可为一步进马达。换言之,只要是可用来输出扭力的电动马达,皆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畴。进一步地,传动齿轮组60分别啮合于致动件56与传动杆件58。传动齿轮组60可用来传递致动件56所产生的扭力至传动杆件58,以使致动件56可驱动传动杆件58。此夕卜,传动杆件58连接于第一扭力限制件48以及第二扭力限制件50,可以传递传动齿轮组60所传递的扭力至第一扭力限制件48以及第二扭力限制件50。请参阅图4,图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第一校正滚轮44以及第一扭力限制件48的元件爆炸示意图。如图4所示,第一扭力限制件48耦接于第一校正滚轮44的端部。在此实施例中,当第一扭力限制件48与第一校正滚轮44间的内阻力小于一特定值时,第一扭力限制件48可克服所述内阻力,可以将传动杆件58所传递的扭力传递至第一校正滚轮44,故此时第一校正滚轮44即可被校正机构42的致动件56所驱动,可以驱动打印媒介36的第一侧SI于所述输送方向D移动。相反地,当第一扭力限制件48与第一校正滚轮44间的内阻力大于所述特定值时,第一扭力限制件48即无法克服所述内阻力,故此时第一扭力限制件48无法将传动杆件58所传递的扭力传递至第一校正滚轮44,如此一来第一校正滚轮44便无法被校正机构42的致动件56所驱动。因此,打印媒介36的第一侧SI持续由输送机构38带动,进而使打印媒介36的第一侧SI保持第一线速度Vl于所述输送方向D移动。请参阅图5,图5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第二校正滚轮46以及第二扭力限制件50的元件爆炸示意图。如图5所示,第二扭力限制件50亦耦接于第二校正滚轮46的端部。同样地,当第二扭力限制件50与第二校正滚轮46间的内阻力小于所述特定值时,第二扭力限制件50可克服所述内阻力,可以将传动杆件58所传递的扭力传递至第二校正滚轮46,故此时第二校正滚轮46即可被校正机构42的致动件56所驱动,可以驱动打印媒介36的第二侧S2于所述输送方向D移动。相反地,当第二扭力限制件50与第二校正滚轮46间的内阻力大于所述特定值时,第二扭力限制件50即无法克服所述内阻力,故此时第二扭力限制件50无法将传动杆件58所传递的扭力传递至第二校正滚轮46,如此一来第二校正滚轮46便无法被校正机构42的致动件56所驱动。因此,打印媒介36的第二侧S2持续由输送机构38带动,进而使打印媒介36的第二侧S2保持第一线速度Vl于所述输送方向D移动。值得一提的是,当打印媒介36的第一侧SI被第一校正滚轮44所驱动及/或打印媒介36的第二侧S2被第二校正滚轮46所驱动时,第一校正滚轮44及/或第二校正滚轮46可通过传动齿轮组60与致动件56的减数比的设计,以使第一校正滚轮44可沿所述输送方向D以大于第一线速度Vl的一第二线速度V2输送打印媒介36的第一侧SI,且使第二校正滚轮46亦可沿所述输送方向D以大于第一线速度Vl的第二线速度V2输送打印媒介36的第二侧S2。除此之外,校正机构42还包括有一长杆构件62,其用来穿设于第一惰轮52以及第二惰轮54,且第一惰轮52以及第二惰轮54可分别相对于长杆构件62转动。如此一来,第一惰轮52以及第二惰轮54便可被第一校正滚轮44以及第二校正滚轮46所驱动,可以与第一校正滚轮44以及第二校正滚轮46共同夹持打印媒介36,以使打印媒介36可沿所述输送方向D移动。如图4以及图5所示,校正机构42可还包括有一第一软垫64与一第二软垫66,第一软垫64覆盖于第一校正滚轮44的表面,且第二软垫66覆盖于第二校正滚轮46的表面。第一软垫64用来增加其与打印媒介36的第一侧SI间的摩擦力,可以防止打印媒介36的第一侧SI沿所述输送方向D移动时打滑。相同地,第二软垫66用来增加其与打印媒介36的第二侧S2间的摩擦力,可以防止打印媒介36的第二侧S2沿所述输送方向D移动时打滑。如此一来,校正机构42可更加稳定地以第二线速度V2输送打印媒介36。在此实施例中,第一软垫64以及第二软垫66可分别由橡胶材质所制成。请参阅图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打印媒介36处于一第一歪斜状态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打印媒介36相对所述输送方向D沿一逆时针方向CCW歪斜,即打印媒介36的第一侧SI的前缘相对第二侧S2的前缘于所述输送方向D上相对前进一距离R。此时,打印媒介36的第一侧SI相对打印媒介36的第二侧S2呈一绷紧状态。换言之,打印媒介36的第一侧SI内达到一预定张力,此时所述预定张力会导致第一扭力限制件48与第一校正滚轮44间的内阻力大于上述的所述特定值。因此,当第一校正滚轮44欲驱动打印媒介36的第一侧SI沿所述输送方向D以第二线速度V2前进时,因第一扭力限制件48无法克服所述内阻力,故第一扭力限制件48停止带动第一校正滚轮44,使得第一校正滚轮44无法带动打印媒介36的第一侧SI。此时,打印媒介36的第一侧SI持续由输送机构38带动,即使打印媒介36的第一侧SI持续保持第一线速度Vl沿所述输送方向D前进。另一方面,打印媒介36的第二侧S2相对打印媒介36的第一侧SI呈一松弛状态。换言之,打印媒介36的第二侧S2内未达到所述预定张力,此时第二扭力限制件50与第二校正滚轮46间的内阻力小于上述的所述特定值,故第二扭力限制件50可克服所述内阻力。因此,第二扭力限制件50与第二校正滚轮46可驱动打印媒介36的第二侧S2沿所述输送方向D以第二线速度V2前进。此时,打印媒介36的第二侧S2沿所述输送方向D的速度大于打印媒介36的第一侧SI沿所述输送方向D的速度,如此打印媒介36的第二侧S2即可相对第一侧SI沿所述输送方向D前进而赶上第一侧SI。如此一来,打印媒介36即可相对所述输送方向D沿一顺时针方向CW校正,直到第二侧S2的前缘相对第一侧SI的前缘前进距离R为止,藉达到使打印媒介36的第二侧S2对齐第一侧SI的功效。值得一提的是,当打印媒介36的第二侧S2对齐第一侧SI时,打印媒介36的第二侧S2内即达到所述预定张力,此时此预定张力会导致第二扭力限制件50与第二校正滚轮46间的内阻力大于上述的所述特定值。因此,当第二校正滚轮46欲驱动打印媒介36的第二侧S2沿所述输送方向D以第二线速度V2前进时,因第二扭力限制件50无法克服所述内阻力,故第二扭力限制件50停止带动第二校正滚轮46,使得第二校正滚轮46无法带动打印媒介36的第二侧S2。此时,打印媒介36的第二侧S2恢复由输送机构38带动,即使打印媒介36的第二侧S2恢复以第一线速度Vl沿所述输送方向D前进。此时,打印媒介36的第二侧S2与第一侧SI即无速差,进而使得打印媒介36的第二侧S2与第一侧SI可共同保持第一线速度Vl沿所述输送方向D前进。请参阅图7,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打印媒介36处于一第二歪斜状态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打印媒介36相对所述输送方向D沿所述顺时针方向CW歪斜,即打印媒介36的第二侧S2的前缘相对第一侧SI的前缘于所述输送方向D上相对前进距离R。此时,打印媒介36的第二侧S2相对打印媒介36的第一侧SI呈绷紧状态。换言之,打印媒介36的第二侧S2内达到所述预定张力,此时所述预定张力会导致第二扭力限制件50与第二校正滚轮46间的内阻力大于上述的所述特定值。因此,当第二校正滚轮46欲驱动打印媒介36的第二侧S2沿所述输送方向D以第二线速度V2前进时,因第二扭力限制件50无法克服所述内阻力,故第二扭力限制件50停止带动第二校正滚轮46,使得第二校正滚轮46无法带动打印媒介36的第二侧S2。此时,打印媒介36的第二侧S2持续由输送机构38带动,使打印媒介36的第二侧S2持续保持第一线速度Vl沿所述输送方向D前进。另一方面,打印媒介36的第一侧SI相对打印媒介36的第二侧S2呈松弛状态。换言之,打印媒介36的第一侧SI内未达到所述预定张力,此时第一扭力限制件48与第一校正滚轮44间的内阻力小于上述的所述特定值,故第一扭力限制件48可克服所述内阻力。因此,第一扭力限制件48与第一校正滚轮44可驱动打印媒介36的第一侧SI沿所述输送方向D以第二线速度V2前进。此时,打印媒介36的第一侧SI沿所述输送方向D的速度大于打印媒介36的第二侧S2沿所述输送方向D的速度,如此打印媒介36的第一侧SI即可相对第二侧S2沿所述输送方向D前进而赶上第二侧S2。如此一来,打印媒介36即可相对所述输送方向D沿所述逆时针方向CCW校正,直到第一侧SI的前缘相对第二侧S2的前缘前进距离R为止,藉达到使打印媒介36的第一侧SI对齐第二侧S2的功效。值得一提的是,当打印媒介36的第一侧SI对齐第二侧S2时,打印媒介36的第一侧SI内即达到所述预定张力,此时此预定张力会导致第一扭力限制件48与第一校正滚轮44间的内阻力大于上述的所述特定值。因此,当第一校正滚轮44欲驱动打印媒介36的第一侧SI沿所述输送方向D以第二线速度V2前进时,因第一扭力限制件48无法克服所述内阻力,故第一扭力限制件48停止带动第一校正滚轮44,使得第一校正滚轮44无法带动打印媒介36的第一侧SI。此时,打印媒介36的第一侧SI恢复由输送机构38带动,即使打印媒介36的第一侧SI恢复以第一线速度Vl沿所述输送方向D前进。此时,打印媒介36的第一侧SI与第二侧S2即无速差,进而使得打印媒介36的第一侧SI与第二侧S2可共同保持第一线速度Vl沿所述输送方向D前进。本发明利用扭力限制件以及校正滚轮的配合,可以校正打印媒介两侧在输送时所产生的歪斜。当打印媒介的两侧的其中一侧达到预定张力时,扭力限制件即无法传递扭力至用来带动所述侧的校正滚轮,即打印媒介的所述侧由输送机构所带动而以第一线速度移动。此时,打印媒介的两侧的另一侧持续通过被扭力限制件所驱动的校正滚轮来带动,即此时打印媒介的所述另一侧通过校正滚轮带动而以第二线速度移动。由于第二线速度大于第一线速度,因此被校正滚轮所带动的打印媒介的所述另一侧可以第二线速度与第一线速度的速差相对于被输送机构所带动的打印媒介的所述侧前进。如此一来,本发明的校正机构即可达到校正打印媒介纸头的两侧于输送时所产生歪斜的功效,可以消除打印媒介边缘处的空白或未完整打印的缺失,进而改善打印品质,大大提升产品于市面上的竞争优势。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来校正一打印媒介歪斜的校正机构,所述打印媒介由一输送机构以一第一线速度输送,所述校正机构包括有: 一第一校正滚轮,用来以大于所述第一线速度的一第二线速度输送所述打印媒介的一第一侧; 一第二校正滚轮,用来以所述第二线速度输送所述打印媒介的一第二侧;以及 一第一扭力限制件,耦接于所述第一校正滚轮,所述第一扭力限制件在所述打印媒介的所述第一侧达到一预定张力时停止带动所述第一校正滚轮,以使所述打印媒介的所述第二侧相对所述第一侧前进,可以对齐所述第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机构,其特征为,还包括有: 一第二扭力限制件,其耦接于所述第二校正滚轮,所述第二扭力限制件于所述打印媒介的所述第二侧达到所述预定张力时停止带动所述第二校正滚轮,以使所述打印媒介的所述第一侧相对所述第二侧前进,可以对齐所述第二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校正机构,其特征为,还包括有: 一致动件; 一传动杆件,其用来传递扭力至所述第一扭力限制件以及所述第二扭力限制件;以及 一传动齿轮组,其分别啮合于所述致动件与所述传动杆件,所述传动齿轮组用来传递所述致动件所产生的扭力至所述传动杆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机构,其特征为,还包括有: 一第一惰轮,其用来与所述第一校正滚轮共同输送所述打印媒介的所述第一侧;以及 一第二惰轮,其用来与所述第二校正滚轮共同输送所述打印媒介的所述第二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校正机构,其特征为,还包括有: 一长杆构件,其用来穿设于所述第一惰轮以及所述第二惰轮,且所述第一惰轮以及所述第二惰轮分别相对于所述长杆构件转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机构,其特征为,还包括一第一软垫与一第二软垫,所述第一软垫覆盖于所述第一校正滚轮的表面,且所述第二软垫覆盖于所述第二校正滚轮的表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校正机构,其特征为,所述第一软垫以及所述第二软垫分别由橡胶材质所制成。
8.一种热升华式印表机,其特征为,包括有: 一输送机构,其用来以一第一线速度输送一打印媒介;以及 一校正机构,其用来校正由所述输送机构所输送来的所述打印媒介,所述校正机构包括有: 一第一校正滚轮,其用来以大于所述第一线速度的一第二线速度输送所述打印媒介的一第一侧; 一第二校正滚轮,其用来以所述第二线速度输送所述打印媒介的一第二侧;以及 一第一扭力限制件,其耦接于所述第一校正滚轮,所述第一扭力限制件于所述打印媒介的所述第一侧达到一预定张力时停止带动所述第一校正滚轮,以使所述打印媒介的所述第二侧相对所述第一侧前进,可以对齐所述第一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升华式印表机,其特征为,所述校正机构还包括有:一第二扭力限制件,其耦接于所述第二校正滚轮,所述第二扭力限制件于所述打印媒介的所述第二侧达到所述预定张力时停止带动所述第二校正滚轮,以使所述打印媒介的所述第一侧相对所述第二侧前进,可以对齐所述第二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升华式印表机,其特征为,所述校正机构还包括有: 一致动件; 一传动杆件,其用来传递扭力至所述第一扭力限制件以及所述第二扭力限制件;以及 一传动齿轮组,其分别啮合于所述致动件与所述传动杆件,所述传动齿轮组用来传递所述致动件所产生的扭力至所述传动杆件。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升华式印表机,其特征为,所述校正机构还包括有: 一第一惰轮,其用来与所述第一校正滚轮共同输送所述打印媒介的所述第一侧;以及 一第二惰轮,其用来与 所述第二校正滚轮共同输送所述打印媒介的所述第二侧。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热升华式印表机,其特征为,所述校正机构还包括有: 一长杆构件,其用来穿设于所述第一惰轮以及所述第二惰轮,且所述第一惰轮以及所述第二惰轮分别相对于所述长杆构件转动。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升华式印表机,其特征为,所述校正机构还包括一第一软垫与一第二软垫,所述第一软垫覆盖于所述第一校正滚轮的表面,且所述第二软垫覆盖于所述第二校正滚轮的表面。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热升华式印表机,其特征为,所述第一软垫以及所述第二软垫分别由橡胶材质所制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来校正一打印媒介歪斜的校正机构,打印媒介由一输送机构以一第一线速度输送,且校正机构包括有一第一校正滚轮、一第二校正滚轮以及一第一扭力限制件。第一校正滚轮用来以大于第一线速度的一第二线速度输送打印媒介的一第一侧,且第二校正滚轮用来以第二线速度输送打印媒介的一第二侧。第一扭力限制件耦接于第一校正滚轮,且第一扭力限制件在打印媒介的第一侧达到一预定张力时停止带动第一校正滚轮,以使打印媒介的第二侧相对第一侧前进,对齐第一侧。本发明可达到校正打印媒介纸头的两侧于输送时所产生歪斜的功效,可以消除打印媒介边缘处的空白或未完整打印的缺失,进而改善打印品质,大大提升产品于市面上的竞争优势。
文档编号B41J3/00GK103171311SQ20121002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2日
发明者陈建儒 申请人:诚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