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品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0721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印刷品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刷品烘干设备,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刷品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印刷品的印刷加工过程中,印刷在印刷品上的油墨层一般含有挥发性溶齐U,为了使挥发性溶剂快速挥发,必须采用印刷品烘干装置对印刷品上的油墨层进行烘干处理,使印刷品油墨层的挥发性溶剂快速地挥发。现有的印刷品烘干装置一般是在机架上设有印刷品输送机构,上述印刷品输送机构的一侧为进料区,印刷品输送机构的另一侧为出料区,在进料区和出料区之间设有矩形烘干箱,上述矩形烘干箱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上述矩形烘干箱的进料口位于进料区上, 矩形烘干箱的出料口位于出料区上;上述矩形烘干箱内设有热气产生机构和热气输送机构,上述热气输送机构一般包括风机和送风电机,上述风机和送风电机均安装在矩形烘干箱内,上述送风电机通过皮带等传动件与风机的转轴传动连接,上述热气产生机构位于风机的出风口上。进行印刷品烘干时,当印刷品进入到印刷品输送机构的进料区后,进料区上的印刷品由印刷品输送机构连续地向前输送,这样,印刷品便从矩形烘干箱的进料口输入到矩形烘干箱内,再从矩形烘干箱的出料口输出到印刷品输送机构的出料区上,出料区上的印刷品再由印刷品输送机构输送给其它设备;当印刷品在矩形烘干箱内由印刷品输送机构连续地向前输送时,矩形烘干箱内热气产生机构产生的热气,由热气输送机构的风机吹送而形成热风,热风吹拂在矩形烘干箱内的印刷品输送机构及印刷品上,并对印刷品输送机构上的印刷品进行烘干处理,使印刷品油墨层的挥发性溶剂快速地挥发。由于现有的印刷品烘干装置一般采用矩形烘干箱,而矩形烘干箱的占用面积比较大,所以,机架上的大部分空间被矩形烘干箱占用了,因此,热气输送机构中的送风电机及其传动件等部件一般均设在矩形烘干箱内;又由于热气输送机构中的送风电机及其传动件等部件均设在矩形烘干箱内,所以,矩形烘干箱的内部空间必须设计得比较大,因此,矩形烘干箱内热风的加热速度慢,因而现有印刷品烘干装置的烘干速度慢、烘干效率低、用电功率大、电耗高;由于热气输送机构中的送风电机及其传动件等部件均设在矩形烘干箱内,所以,现有印刷品烘干装置的安装和维护不方便;由于热气输送机构中的送风电机及其传动件等部件在工作时处于高温环境中,所以,热气输送机构中的送风电机及其传动件等部件容易损坏,因此,现有印刷品烘干装置的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和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烘干速度快、烘干效率高、省电节能的印刷品烘干装置。[000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印刷品烘干装置,包括机架、印刷品输送机构、烘干箱、热气产生机构和热气输送机构;上述印刷品输送机构设在机架上,印刷品输送机构的一侧为进料区,印刷品输送机构的另一侧为出料区;上述烘干箱设在进料区和出料区之间;其特征在于上述烘干箱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下箱体的上周边密封地安装在机架上,下箱体的侧壁呈漏斗状,下箱体位于印刷品输送机构的下面;上箱体的下周边密封地安装在机架上且与下箱体的上周边相对应,上箱体位于印刷品输送机构的上面,上箱体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上箱体的进料口位于进料区上,上箱体的出料口位于出料区上;上述热气产生机构设在下箱体内,热气产生机构的出气口伸入在上箱体内;上述热气输送机构包括风机和送风电机,上述风机设在下箱体内且位于下箱体的底面上,风机的出风口与热气产生机构的进气口相接,风机的转轴伸出在下箱体的外面;上述送风电机设在机架上且位于下箱体的外面,送风电机通过传动件与风机的转轴传动连接。进行印刷品烘干时,当印刷品进入到印刷品输送机构的进料区后,进料区上的印刷品由印刷品输送机构连续地向前输送,这样,印刷品便从上箱体的进料口输入到烘干箱 内,再从上箱体的出料口输出到印刷品输送机构的出料区上,出料区上的印刷品再由印刷品输送机构输送给其它设备;当印刷品在烘干箱内由印刷品输送机构连续地向前输送时,烘干箱内热气产生机构产生的热气,由热气输送机构的风机吹送到上箱体内并形成热风,热风向下吹拂在烘干箱内的印刷品输送机构及印刷品上,并对印刷品输送机构上的印刷品进行烘干处理,使印刷品油墨层的挥发性溶剂快速地挥发;接着,风机再将经过印刷品输送机构的热风向下抽送给热气产生机构,由热气产生机构进行再次加热利用,这样便构成了上箱体和下箱体之间的热风循环再利用,有效地提高了热风的利用率,使印刷品快速烘干,达到节能、环保、低碳的目的;同时,由于热风向下吹拂在烘干箱内的印刷品输送机构及印刷品上,并且,下箱体底面上的风机将经过印刷品输送机构的热风向下抽送给热气产生机构,所以,烘干箱内的热风气流能够使印刷品有效地贴紧在印刷品输送机构上,从而防止印刷品输送机构上的印刷品在输送过程发生移位,使印刷品输送机构能够连续地向前输送印刷品,使印刷品的烘干处理能够顺利进行。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传动件的优选方案,所述传动件采用链条或皮带。作为本实用新型中热气产生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热气产生机构包括电热箱和电热管,上述电热箱设在下箱体内,电热箱的进气口与风机的出风口相接,电热箱的出气口伸入在上箱体内。当电热箱内的电热管通电发热时,电热管便会对电热箱内的空气进行加热,风机再将电热箱内的热气从电热箱的出气口吹出,从而在上箱体内形成热风;上箱体内的热风向下吹拂在烘干箱内的印刷品输送机构及印刷品上,并对印刷品输送机构上的印刷品进行烘干处理,从而使印刷品油墨层的挥发性溶剂快速地挥发。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箱体内设有隔板,上述隔板上设有多个吹风气嘴,上述吹风气嘴均匀地分布在隔板上。通过隔板上的吹风气嘴,热风能够均匀地向下吹拂在烘干箱内的印刷品输送机构及印刷品上,对印刷品输送机构上的印刷品进行烘干处理,使印刷品油墨层的挥发性溶剂更加快速地挥发,使印刷品的烘干变得更加均勻,提高了烘干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印刷品烘干装置的烘干速度、烘干效果以及生产效率,所述隔板上设有多组红外线灯管,上述多组红外线灯管均匀分布在隔板上。上述多组红外线灯管的热光波能够穿透印刷品的油墨层,使油墨层内的挥发性溶剂能够更加快速地挥发,这样,通过热风吹拂和多组红外线灯管的热光波照射,从而对印刷品形成双重烘干处理,使印刷品油墨层的挥发性溶剂快速地挥发,使得烘干速度变得更快,使得烘干效果变得更好;上述多组红外线灯管的热光波还能够穿透层叠在一起印刷品及各层印刷品上的油墨层,因此,本印刷品烘干装置适应于层叠在一起印刷品的烘干处理,从而进一步提闻了生广效率。为了更进一步提高本印刷品烘干装置的烘干效果,所述上箱体的外表面上和下箱体的外表面上分别设有保温隔热层。 通过上箱体外表面上的保温隔热层和下箱体外表面上的保温隔热层,能够防止烘干箱内的热风与烘干箱外的空气发生热传递,从而达到保温隔热的目的。作为本实用新型中印刷品输送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印刷品输送机构包括主动辊、从动辊、网状输送带、输送带电机和若干支承辊;上述主动辊和从动辊分别设在机架的两端上,主动辊与从动辊平行设置;上述网状输送带包覆在主动辊和从动辊上,上述网状输送带的一侧为进料区,网状输送带的另一侧为进料区;上述输送带电机安装在机架上,上述输送带电机与主动辊传动连接;上述支承辊与主动辊平行地设在上箱体和下箱体之间的机架上,上述支承辊位于网状输送带内且支承在网状输送带上。当输送带电机转动时,输送带电机驱动主动辊转动,主动辊便会带动网状输送带在主动辊、从动辊和支承辊上循环转动;当印刷品进入到网状输送带的进料区后,进料区上的印刷品由网状输送带从上箱体的进料口输入到烘干箱内,烘干箱内的印刷品在支承辊的滚动支承下由网状输送带连续地向前输送,烘干箱内连续向前输送的印刷品经烘干后,再从上箱体的出料口输出到网状输送带的出料区上,出料区上的印刷品再由网状输送带输送给其它设备。本实用新型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印刷品烘干装置其下箱体的侧壁呈漏斗状,而侧壁呈漏斗状的下箱体占用面积比较小,所以,机架上具有一定的空间可以用于安装其它零部件,这样,热气输送机构的送风电机便可方便地安装在机架上且位于下箱体的外面,热气输送机构其风机的转轴也可以伸出在下箱体的外面且与送风电机传动连接,因此,本印刷品烘干装置的安装和维护方便,并且,送风电机及其传动件工作时处于常温环境中,所以,送风电机及其传动件不易损坏,因此,本印刷品烘干装置的使用寿命长;同时,由于送风电机及其传动件没有设在下箱体内,所以,下箱体的内部空间可以设计得比较小,因此,烘干箱内热风的加热速度快,因而本印刷品烘干装置的烘干速度快、烘干效率高。由于本印刷品烘干装置的烘干箱包括上箱体和侧壁呈漏斗状的下箱体,所以,本印刷品烘干装置的烘干箱只有传统的矩形烘干箱的1/3体积左右,因此,本印刷品烘干装置其烘干箱的内部空间可以设计得比较小,从而大幅度地减少加热空间,节约加热升温时间,所以,本印刷品烘干装置高效、节能、省电。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I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和图2所示,本优选实施例中的印刷品烘干装置,包括机架I、印刷品输送机 构2、烘干箱3、热气产生机构4和热气输送机构5,上述印刷品输送机构2包括主动棍21、从动辊22、网状输送带23、输送带电机24和若干支承辊25,上述烘干箱3包括上箱体31和下箱体32,上述热气产生机构4包括电热箱41和电热管42,上述热气输送机构5包括风机51和送风电机52 ;上述主动辊21和从动辊22分别设在机架I的两端上,主动辊21与从动辊22平行设置;上述网状输送带23包覆在主动辊21和从动辊22上,上述网状输送带23的一侧为进料区231,网状输送带23的另一侧为进料区232 ;上述输送带电机24安装在机架I上,上述输送带电机24与主动辊21传动连接;上述烘干箱3设在进料区231和出料区232之间,下箱体32的上周边密封地安装在机架I上,下箱体32的侧壁呈漏斗状,下箱体32位于印刷品输送机构2中网状输送带23的下面;上箱体31的下周边密封地安装在机架I上且与下箱体32的上周边相对应,上箱体31位于印刷品输送机构2中网状输送带23的上面,上箱体31上设有进料口 311和出料口312,上箱体31的进料口 311位于进料区231上,上箱体31的出料口 312位于出料区232上;上箱体31的外表面上设有保温隔热层310,下箱体32的外表面上设有保温隔热层320 ;上述支承辊25与主动辊21平行地设在上箱体31和下箱体32之间的机架I上,上述支承辊25位于网状输送带23内且支承在网状输送带23上;上述电热箱41设在下箱体32内,上述电热箱41的出气口 412伸入在上箱体31内;上述风机51设在下箱体32内且位于下箱体32的底面321上,风机51的进风口511与下箱体32连通,风机51的出风口 512与电热箱41的进气口 411相接,风机51的转轴510伸出在下箱体32的外面;上述送风电机52设在机架I上且位于下箱体32的外面,送风电机52通过传动件520与风机51的转轴510传动连接,上述传动件520采用皮带;上箱体31内设有隔板6,上述隔板6上设有多个吹风气嘴60和多组红外线灯管61,上述吹风气嘴60均匀地分布在隔板6上,上述多组红外线灯管61均匀分布在隔板6上。烘干时,先让电热箱41内的电热管42通电发热,同时,启动送风电机52,送风电机52通过传动件520驱动风机51的转轴510旋转,从而使风机51工作,通电发热的电热管42便会对电热箱41内的空气进行加热,风机51再将电热箱41内的热气从电热箱41的出气口 412吹出,从而在上箱体31内形成热风;[0040]上箱体31内的热风通过隔板6上的吹风气嘴60均匀地向下吹拂在烘干箱3内的网状输送带23上,接着,风机51再将经过网状输送带23的热风向下抽送到电热箱41内,由电热管42进行再次加热利用,这样便构成了上箱体31和下箱体32之间的热风循环再利用的热风烘干系统;当输送带电机24转动时,输送带电机24驱动主动辊21转动,主动辊21便会带动网状输送带23在主动辊21、从动辊22和支承辊25上循环转动;当印刷品10进入到网状输送带23的进料区231后,进料区231上的印刷品由网状输送带23从上箱体31的进料口 311输入到烘干箱3内,烘干箱3内的印刷品10在支承辊25的滚动支承下由网状输送带23连续地向前输送;印刷品10在烘干箱3内的连续输送过程中,上箱体31内的热风通过隔板6上的吹风气嘴60均匀地向下吹拂在烘干箱3内的网状输送带23及印刷品10上,对网状输送带23上的印刷品10进行烘干处理,使印刷品10油墨层的挥发性溶剂快速地挥发,同时,隔板·6上多组红外线灯管61的热光波能够穿透印刷品10的油墨层,使油墨层内的挥发性溶剂能够更加快速地挥发,这样,通过热风吹拂和多组红外线灯管61的热光波照射,从而对印刷品10形成双重烘干处理,使得烘干速度变得更快,使得烘干效果变得更好;当烘干箱3内连续向前输送的印刷品10经烘干后,再由网状输送带23从上箱体31的出料口 312输出到网状输送带23的出料区232上,出料区232上的印刷品再由网状输送带23输送给其它设备,这样,本印刷品烘干装置便完成对印刷品10的烘干处理。在印刷品10的烘干过程中,由于热风向下吹拂在烘干箱3内的网状输送带23及印刷品10上,并且,下箱体32底面321上的风机51将经过网状输送带23的热风向下抽送到电热箱41内,所以,烘干箱3内的热风气流能够使印刷品10有效地贴紧在网状输送带23上,并且,支承辊25对网状输送带23上的印刷品10具有滚动支承作用,从而防止网状输送带23上的印刷品10在输送过程发生移位,使网状输送带23能够连续地向前输送印刷品10,使印刷品10的烘干处理能够顺利进行;同时,上述多组红外线灯管61的热光波还能够穿透层叠在一起印刷品及各层印刷品上的油墨层,因此,本印刷品烘干装置适应于层叠在一起印刷品的烘干处理,从而进一步提闻了生广效率;另外,通过上箱体31外表面上的保温隔热层310和下箱体32外表面上的保温隔热层320,能够防止烘干箱3内的热风与烘干箱3外的空气发生热传递,从而达到保温隔热的目的。图I中的虚线箭头表示热风的流动方向,图2中的实线箭头表示印刷品的输送方向。以上具体实施方式
的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所做出的各种等同变换,均被本实用新型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所覆盖。
权利要求1.一种印刷品烘干装置,包括机架、印刷品输送机构、烘干箱、热气产生机构和热气输送机构;上述印刷品输送机构设在机架上,印刷品输送机构的一侧为进料区,印刷品输送机构的另一侧为出料区;上述烘干箱设在进料区和出料区之间;其特征在于 上述烘干箱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下箱体的上周边密封地安装在机架上,下箱体的侧壁呈漏斗状,下箱体位于印刷品输送机构的下面;上箱体的下周边密封地安装在机架上且与下箱体的上周边相对应,上箱体位于印刷品输送机构的上面,上箱体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上箱体的进料口位于进料区上,上箱体的出料口位于出料区上; 上述热气产生机构设在下箱体内,热气产生机构的出气口伸入在上箱体内; 上述热气输送机构包括风机和送风电机,上述风机设在下箱体内且位于下箱体的底面上,风机的出风口与热气产生机构的进气口相接,风机的转轴伸出在下箱体的外面;上述送风电机设在机架上且位于下箱体的外面,送风电机通过传动件与风机的转轴传动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印刷品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采用链条或皮带。
3.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印刷品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气产生机构包括电热箱和电热管,上述电热箱设在下箱体内,电热箱的进气口与风机的出风口相接,电热箱的出气口伸入在上箱体内。
4.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印刷品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体内设有隔板,上述隔板上设有多个吹风气嘴,上述吹风气嘴均匀地分布在隔板上。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印刷品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上设有多组红外线灯管,上述多组红外线灯管均匀分布在隔板上。
6.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印刷品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体的外表面上和下箱体的外表面上分别设有保温隔热层。
7.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印刷品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品输送机构包括主动辊、从动辊、网状输送带、输送带电机和若干支承辊;上述主动辊和从动辊分别设在机架的两端上,主动辊与从动辊平行设置;上述网状输送带包覆在主动辊和从动辊上,上述网状输送带的一侧为进料区,网状输送带的另一侧为进料区;上述输送带电机安装在机架上,上述输送带电机与主动辊传动连接;上述支承辊与主动辊平行地设在上箱体和下箱体之间的机架上,上述支承辊位于网状输送带内且支承在网状输送带上。
专利摘要一种印刷品烘干装置,包括机架、印刷品输送机构、烘干箱、热气产生机构和热气输送机构;烘干箱包括上下箱体,下箱体的上周边密封地设在机架上,下箱体的侧壁呈漏斗状,下箱体位于印刷品输送机构下面;上箱体的下周边密封地设在机架上且与下箱体的上周边相对应,上箱体位于印刷品输送机构上面,上箱体的进料口位于进料区上,其出料口位于出料区上;热气产生机构设在下箱体内,热气产生机构的出气口伸入上箱体内;热气输送机构包括风机和送风电机,风机设在下箱体内且位于下箱体底面上,风机的出风口与热气产生机构的进气口相接,风机的转轴伸出在下箱体外面;送风电机设在机架上且位于下箱体外面,送风电机通过传动件与风机的转轴传动连接。
文档编号B41F23/04GK202528580SQ20122019545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5日
发明者陈丹青 申请人:陈丹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