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机及其印刷头的倾斜调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2203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打印机及其印刷头的倾斜调整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使印刷头不会沿着记录介质的宽度方向动作而进行印刷的行式打印机及用于调整该印刷头的姿势的倾斜调整机构。
背景技术
在沿着能够覆盖记录介质的宽度整体的宽度排列喷嘴且不会使印刷头沿着记录介质的宽度方向扫描而进行印刷的行式喷墨打印机中,印刷头的宽度大,故印刷头的倾斜对于印刷品质的影响大。例如,在印刷头旋转而形成相对于纸宽方向倾斜的姿势的情况下、或者在产生了记录介质的歪斜的情况下,在从记录介质的左端至右端的宽广范围内构成喷嘴列倾斜排列的状态,因此,左端侧的喷嘴与右端侧的喷嘴的位置偏离量增大。对此,采用了以能够通过设置倾斜调整机构来调整印刷头的姿势(倾斜)的方式构成的打印机。作为现有技术的印刷头的倾斜调整机构,采用的是可调整印刷头相对于滑架的安装角度的机构。另外,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一种在行式的头单元上设有倾斜调整机构的结构。在专利文献I的打印机中,在横长的头单元的右端设有转动轴,并能够以其为中心使头单元旋转,在头单元的左端设有位置修正装置。位置修正装置具有丝杠轴及滚珠丝杠螺母,通过使丝杠轴旋转而能够使头单元的左端沿着前后方向动作。由此,能够基于单页纸的倾斜来调整头单元的倾斜。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11-25523号公报对印刷头相对于滑架的安装角度进行调整这一方式的倾斜调整机构被搭载在滑架内,故角度调整范围狭窄,欲要取得使调整范围变大,则需要使滑架大型化,存在装置变大这样的问题点。另外,由于滑架的重量的增加,还存在用于使滑架移动的消耗电能增加这样的问题点。进而,在相对于滑架来安装印刷头之际能够安装成最佳的角度,不过,在头安装后难以进行倾斜调整。另外,专利文献I的倾斜调整机构需要使丝杠轴旋转的驱动机构及驱动源,结构复杂。另外,专利文献I的倾斜调整机构中能够以行式的头单元作为整体来倾斜,不过,在头单元的一端固定有倾斜调整机构,并不是能够应用在使头单元沿着宽度方向移动并从记录纸之上退避的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课题就是鉴于这样的问题点而作出的,其提供一种角度调整范围大,并能够借助单纯且轻量的结构来调整印刷位置中的印刷头的倾斜的倾斜调整机构及具备其的打印机。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印刷头的倾斜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具有搭载有印刷头,且被支承为能够以支承轴为中心旋转的滑架;在所述滑架位于与记录介质对置的印刷位置时,将该滑架向预先设定的旋转方向按压的按压机构;与所述滑架对置的倾斜调整构件;安装所述倾斜调整构件,且能够调整该倾斜调整构件的安装位置的支承构件,当所述滑架向所述印刷位置移动时,在所述按压机构的按压力作用下,所述滑架被向所述倾斜调整构件按压,在与该倾斜调整构件向所述支承构件安装的安装位置对应的旋转位置处对所述滑架进行定位。本实用新型根据这样的结构,将在印刷位置形成能够以支承点为中心旋转的状态的滑架向倾斜调整构件一侧按压,并能够将滑架定位于被按压在倾斜调整构件上的位置。并且,调整倾斜调整构件的安装位置,由此能够调整滑架的旋转位置,从而调整滑架的倾斜。这样,能够利用使搭载印刷头的滑架能够以其一端为中心旋转的结构来进行倾斜调整,作为需要的结构,仅仅设有按压滑架的按压机构、与滑架对置的倾斜调整构件及其支承构件即可。因而,无需使滑架大型化,而能够形成简单且轻量的结构。因而 ,对于装置的小型化有利,也能够抑制用于使滑架移动的消耗电能的增大。另外,由于滑架以其一端为中心旋转,故角度调整范围大。进而,通过按压构件将滑架按压在倾斜调整构件上来定位,故能够进行支承滑架的机构的偏斜倚靠,从而具有能够消除印刷位置处的滑架晃动这样的优点。在本实用新型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滑架在与所述倾斜调整构件对置的部分上具有抵接部,作为所述倾斜调整构件,采用具备与所述抵接部对置的斜面的楔状构件。这样,通过使倾斜调整构件(楔状构件)相对于设有滑架的抵接部的侧面平行移动,从而能够使斜面相对于抵接部而进退动作。因而,能够调整滑架的倾斜。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按压机构可以具有按压构件,该按压构件配置在所述滑架和与该滑架在印刷位置对置的侧框架之间,该按压构件在所述滑架移动到印刷位置时弹性变形而按压该滑架。这样,能够利用侧框架,而仅在滑架移动到印刷位置时对滑架施加按压力。在此,所述滑架可以向从所述印刷位置退避的退避位置移动,所述支承构件采用沿着在所述印刷位置与所述退避位置之间移动的所述滑架的移动路径而延伸的滑架框架。这样,能够利用滑架移动机构的结构构件来支承倾斜调整构件,故能够使结构单纯化,从而能够削减构件个数。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构成为,所述滑架框架具有安装所述倾斜调整构件的开口,所述倾斜调整构件以从所述开口向所述滑架一侧突出的状态,在从所述开口的一端至另一端的范围内滑动,所述倾斜调整机构具有将所述倾斜调整构件固定在从所述开口的一端至另一端的范围内的任意位置的固定机构。这样,能够连续对倾斜调整构件的安装位置进行调整,从而能够对印刷头的倾斜进行微调整。此时,优选所述倾斜调整机构沿着所述倾斜调整构件的滑动方向设有刻度。这样,能够参考刻度,将倾斜调整构件容易地安装在基准安装位置。另外,在滑架的倾斜调整完成后能够读取倾斜调整构件的安装位置,在为了维护等而拆除倾斜调整构件的情况下,也能够准确地安装在原来的位置。接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在与记录介质对置的印刷位置能够喷出墨液的印刷头;搭载有该印刷头,且被支承为能够以支承轴为中心旋转的滑架;倾斜调整机构,其具有在所述滑架位于与记录介质对置的印刷位置时将该滑架向预先设定的旋转方向按压的按压机构、与所述滑架对置的倾斜调整构件以及安装所述倾斜调整构件且能够调整该倾斜调整构件的安装位置的支承构件;向所述印刷位置搬运所述记录介质的搬运机构,当所述滑架向所述印刷位置移动时,在所述按压机构的按压力作用下,所述滑架被向所述倾斜调整构件按压,在与该倾斜调整构件向所述支承构件安装的安装位置对应的旋转位置处对所述滑架进行定位。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使搭载印刷头的滑架能够以其一端为中心旋转的结构来进行倾斜调整,作为需要的结构,仅设有按压滑架的按压机构、与滑架对置的倾斜调整构件及其支承构件即可。因而,无需使滑架大型化,而能够形成简单且轻量的结构。因而,对 于装置的小型化有利,也能够抑制用于使滑架移动的消耗电能的增大。另外,由于滑架以其一端为中心旋转,故角度调整范围大。进而,通过按压构件将滑架按压在倾斜调整构件上来定位,故能够进行支承滑架的机构的偏斜倚靠,从而还存在能够消除印刷位置中的滑架的晃动这样的优点。

图I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整体结构的纵向剖视图。图2是喷墨头及头移动机构的说明图。图3是表示由头移动机构所实现的滑架的移动过程的说明图。图4是由头移动机构所实现的滑架的移动区域的说明图。图5是头移动机构的侧视图。图6是头移动机构的印刷位置侧的端部及压板间隙检测器的立体图。图7是头移动机构的从斜上方观察时的立体图。图8是单轨机构的说明图。图9是倾斜调整机构的说明图。附图标号说明I…喷墨打印机(打印机)、2…辊筒纸装填部、3…辊筒纸、4…压板、5…记录纸搬运路径、6…纸张导向件、7…抽出辊(搬运机构)、8…搬运辊对(搬运机构)、8a…驱动辊、8b···从动辊、9…送纸电动机(搬运机构)、10…滑架、IOa…角部、IOb…角部、IOc…右侧面、11…喷墨头(印刷头)、Ila…喷嘴面、IlA…第一头、IlB…第二头、12···墨盒安装部、13···维护单元、14···头移动机构、15···滑架框架(支承构件)、15a···垂直板部、15b…水平板部、16···滑架电动机、17···悬挂框架、18···单轨机构、19···滑动引导机构、20···导轨、20A…第一直线轨道部、20B…圆弧状轨道部、20C…第二直线轨道部、21···悬挂部、22a…壁部、22b…水平部、23···突出部、24···行走部、25···行走辊、26···导向辊、27···棍单元、30···滑架轴、31···滑块、31a···槽、31b···轴保持部、32···驱动带机构、33···旋转轴(支承轴)、34···筒状部、35···圆板状部分、36···上部导向辊、37···上部导向件、37a···侧面、38···下部导向辊、39···下部导向件、39a…侧面、40···ΑΡ6机构、41···凸轮构件、41a…凸轮面、42···凸轮销、44···压板间隙检测器、45···检测部、45a…槽部、46···检测凸部、50···倾斜调整机构、51…开口、51a…刻度、52···楔形间隔件(倾斜调整构件/楔状构件)、52a…斜面、52b…板状部分、52c…长孔(固定机构)、52d…固定螺丝(固定机构)、53…抵接辊(抵接部)、54…突出构件、55···按压构件、56…侧框架、A···印刷位置、B···初始位置(退避位置)、G···压板间隙、L···旋转轴线、P···记录纸(记录介质)、Q···重心、R···移动区域、Rl…移动区域、Tl…移动路径、Tla…第一直线路径、Tlb…圆弧状路径、Tlc…第二直线路径、T2···移动路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打印机及其印刷头的倾斜调整机构进行说明。(整体结构)图I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整体结构的纵向剖视图。喷墨打印机I (以下,称之为“打印机I”)是采用多种彩色墨在长条状的记录纸P(记录介质)上进行印刷的装置。在打印机I的后侧部分设有辊筒纸装填部2,从装填于该辊筒纸装填部2的辊筒纸3中 拉出的记录纸P沿着经由配置在辊筒纸装填部2的前方的压板4的表面的记录纸搬运路径5,而朝向打印机前方搬运。在辊筒纸装填部2的上方配置有用于防止记录纸P的歪斜的纸张导向件6,在其后方配置有用于从辊筒纸3拉出记录纸P的抽出辊7。记录纸P在从辊筒纸3朝向抽出辊7而向斜后方拉出之后,被卡挂卷绕在抽出辊7上。并且,从抽出辊7向前方拉出的记录纸P在经由配置在纸张导向件6的后方的未图示的负载辊之后,经由配置在纸张导向件6及其前方的搬运辊对8,以通过压板4的表面的方式安置。搬运辊对8具有从下侧与记录纸P抵接的驱动辊8a ;从上方向驱动辊8a —侧施力的从动辊Sb。在搬运辊对8的下侧配置有用于使驱动辊8a向正反方向旋转的送纸电动机9。通过抽出辊7、搬运辊对8、送纸电动机9等来构成用于使记录纸P沿着记录纸搬运路径5而向正反方向搬运的搬运机构。在压板4的上方配置有被搭载于滑架10的喷墨头11 (印刷头)。另一方面,在压板4的下方设有墨盒安装部12。在墨盒安装部12安装有分别贮存青色、深红色、黄色及黑色这四种颜色的墨液的墨盒。当在墨盒安装部12上安装墨盒时,构成经由墨液供给管(省略图不)而将墨液供给用的栗机构(省略图不)和墨盒内的墨te连接而成的状态,从而能够向喷墨头11供给墨液。图2是喷墨头及头移动机构的说明图,图2 (a)是表示俯视结构的说明图,图2 (b)是表示从打印机前表面侧观察时的概略剖视结构的说明图。如图2(a)所示,喷墨头11是具备第一头IlA及第二头IlB的复合头,在第一头IlA形成有喷出黑色及青色的墨液的喷嘴列,在第二头IlB形成有喷出黄色及深红色的墨液的喷嘴列。第一及第二头IlAUlB形成为比记录纸P宽幅,各头中的喷嘴列被排列在能够覆盖记录纸P的印刷区域整体的宽度的区域之内。如图2(b)所示,第一及第二头IlAUlB使喷嘴面Ila朝向下方地搭载在滑架10上,且构成为在使滑架10水平时使喷嘴面Ila变得水平。滑架10将喷墨头11保持在形成有在各头的喷嘴面Ila与压板4的表面之间预先设定的尺寸的压板间隙G的高度上。在压板4的侧方配置有维护单元13。滑架10使喷墨头11在从压板4的上方的印刷位置A至维护单元13的上方的初始位置B (退避位置/在图2 (a) (b)中由单点划线表示的位置)的范围内进行往复移动。喷墨头11在印刷位置A构成为使长度方向朝向与记录纸P的搬运方向X正交的方向的横向的姿势,且在第一及第二头IlAUlB上设置的各种颜色的喷嘴列覆盖记录纸P的印刷区域。另一方面,在初始位置B,喷墨头11构成为从印刷位置A下的姿势旋转90度的姿势,且构成为使长度方向与搬运方向X —致的纵向的姿势。[0038]打印机I通过将喷墨头11定位在印刷位置A而停止,并在该状态下在每次以按照规定间距的方式搬运记录纸P来进行墨的喷出动作,从而进行向记录纸P的印刷。另外,打印机I在印刷结束时,使喷墨头11向从压板4之上离开的初始位置B退避,并在初始位置B待机。在待机过程中,通过维护单元13,来进行用于防止或者消除喷墨头11的喷嘴的堵塞的维护动作。即,使设于维护单元13的上端的头盖上升而对喷嘴面Ila进行压盖,根据需要来进行向头盖内的墨液的喷出动作或来自头盖侧的墨液吸引动作。或者是,在维护单元13设有擦拭(wiping)机构,从而对喷嘴面Ila进行擦拭。在使印刷再开始时,使头盖或擦拭机构向下侧退避之后,而使喷墨头11向印刷位置A移动。(头移动机构) 打印机I具备用于使喷墨头11及搭载其的滑架10在从印刷位置A至初始位置B的范围内进行往复移动的头移动机构14。图3是表示由头移动机构14实现的滑架10的移动过程的说明图,图4是由头移动机构14实现的滑架10的移动区域的说明图。以下,参照图3、4对由头移动机构14实现的滑架10的移动路径及移动区域进行说明。头移动机构14在滑架10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侧的角部IOa和另一端侧的角部IOb这两个部位对滑架10进行支承,且构成为在该两个部位处沿着不同的移动路径进行引导。角部IOa位于印刷位置A的靠初始位置B的一侧,角部IOb位于与初始位置B相反的一侧。如图3所示,角部IOa的移动路径Tl从与搬运方向X正交的方向转换方向为与搬运方向X平行的方向,方向转换部分构成圆弧状移动路径。另一方面,角部IOb的移动路径T2为沿着与搬运方向X正交的方向延伸的直线状移动路径。如图3(a)所示,角部IOa的移动路径Tl呈将从印刷位置A侧依次为与搬运方向X正交的短的第一直线路径Tla、圆弧状路径Tlb及与搬运方向X平行的第二直线路径Tlc连结的形状。在滑架10位于印刷位置A时,角部IOa位于第一直线路径Tla上,角部IOb位于移动路径T2的始端部分(印刷位置A侧的端部)。圆弧状路径Tlb被设定为随着朝向初始位置B侧而从移动路径T2离开的形状。在滑架10从印刷位置A向初始位置B移动时,首先,如图3(b)所示,角部IOa沿着第一直线路径Tla而向与搬运方向X正交的方向移动。此时,角部IOb也同样地向与搬运方向X正交的方向移动,故滑架10以保持与印刷位置A相同姿势的状态而沿着宽度方向移动。接着,如图3(c)所示,角部IOa沿着圆弧状路径Tlb移动。此时,角部IOb沿着移动路径T2呈直线状前进,而角部IOa从移动路径T2离去。由此,滑架10 —边以角部IOb为中心而顺时针旋转一边移动。滑架10在这样的由旋转引起的姿势能够变化的状态下被支承。接着,角部IOa沿着第二直线路径Tlc移动,角部IOb沿着移动路径T2的终端部分(初始位置B侧的端部)移动时,角部IOa也从移动路径T2离去,故滑架10 —边顺时针旋转一边移动。如图3(d)所示,在滑架10到达初始位置B时,构成从印刷位置A时的姿势旋转了90度的姿势。在从初始位置B返回印刷位置A时,在其相反的过程下移动。在印刷位置A与初始位置B之间移动时的滑架10及搭载于其的喷墨头11的移动区域R如图4所示。移动区域R构成为在记录纸P的左端部分稍向印刷位置A的后方(图4的上方)露出但没有从印刷位置A露出很大的区域。在此,为了比较,在图4中示出了将滑架10以其一端为中心而旋转时的移动区域Rl (基于现有技术的移动方法的头移动区域)。移动区域Rl形成为向印刷位置A的后方露出很大的扇形的区域。[0044]接着,对头移动机构14的各部分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2(a)所示,头移动机构14具备沿着与基于记录纸搬运路径5的搬运方向(图2(a)的X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滑架框架15 ;被支承在滑架框架15的初始位置B侧的端部的滑架电动机16。滑架框架15被支承在打印机I的装置主体框架上。滑架框架15的初始位置B侧的端部延伸至初始位置B的左端,且在该部分上安装有沿着初始位置B的左端位置而向搬运方向上游侧(图2(a)的上方)延伸的悬挂框架17。滑架框架15具有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垂直板部15a(参考图5)和从垂直板部15a的上端朝向搬运方向上游侧而水平延伸的水平板部15b,且在水平板部15b的下侧固定有悬挂框架17的基端部。图5是头移动机构14的侧视图(从图2 (a)的Yl方向观察时的侧视图),省略了比图2(a)的Z-Z线靠右侧的部分的图示。另外,图6是头移动机构14的印刷位置A侧的端部及压板间隙检测器的立体图(从图2(a)的Y2方向观察时的立体图),图7是从头移动机构14的斜上方观察时的立体图。并且,图8是用于悬挂滑架10的单轨机构的说明图, 图8(a)是表不俯视结构的说明图,图8(b)是局部立体图。头移动机构14具有从上方吊起初始位置B侧的角部IOa而沿着包括圆弧状路径Tlb在内的移动路径Tl而进行引导的单轨机构18 ;对与初始位置B相反侧的角部IOb沿着直线状的移动路径T2而进行引导的滑动引导机构19。单轨机构18具有形成在悬挂框架17中的压板4侧的缘部的导轨20 ;为了从该导轨20悬挂滑架10的角部IOa而设置在角部IOa上的悬挂部21。如图2 (a)所不,导轨20具有对第一直线路径Tla加以限定的较短的第一直线轨道部20A ;对圆弧状路径Tlb加以限定,从第一直线轨道部20A的左端朝向搬运方向上游侧而呈圆弧状延伸的圆弧状轨道部20B ;对第二直线路径Tlc加以限定,从圆弧状轨道部20B的后端与搬运方向X平行地延伸的第二直线轨道部20C。如图5、图8所示,导轨20的各部分具有朝向下方地延伸的垂直的壁部22a和从壁部22a的下端向壁部22a的两侧水平延伸的水平部22b,其呈使T字型上下翻转的剖面形状。如图8(b)所示,悬挂部21具有从滑架10的角部IOa朝向导轨20而朝向上方地突出的突出部23 ;设置在突出部23的前端的行走部24。行走部24安装成相对于突出部23而能够以垂直的旋转轴线(省略图示)为中心旋转。行走部24为使具备在轴线方向上水平的行走辊25及夹着其配置的一对导向辊26的辊单元27空开与壁部22a的厚度对应的空隙而对置配置的结构。各导向辊26以轴线方向为垂直方向的方式配置。行走部24以将壁部22a插入辊单元27的空隙中且形成为在水平部22b之上载置各行走辊25的状态的方式安装在导轨20上。由此,能够一边使壁部22a的表背两表面由导向棍26进行引导,一边在水平部22b上不会使各行走辊25下降地进行行走。当使行走部24沿着导轨20行走时,角部IOa在被悬挂在导轨20上的状态下,沿着由第一直线轨道部20A、圆弧状轨道部20B、第二直线轨道部20C限定出的移动路径Tl进行移动。如图5、图7所示,滑动引导机构19具有沿着滑架框架15的垂直板部15a而向与搬运方向X正交的方向且水平延伸的滑架轴30 ;能够滑动地支承在该滑架轴30上的滑块31 ;用于使滑块31沿着滑架轴30而往复移动的驱动带机构32。驱动带机构32根据滑架电动机16的输出旋转而被驱动。如图5所示,在滑块31形成有水平延伸的方型截面的槽31a,在槽31a的内部安装有滑架轴30。滑块31 —边在滑架轴30的表面上沿着槽31a的内侧面滑动,一边沿着滑架轴30滑动。在滑块31中的槽31a的背面侧形成有轴保持部31b。轴保持部31b保持能够旋转的安装在滑架10的角部IOb上的垂直的旋转轴33 (支承轴)。如图5、图6所示,在滑架10的角部IOb的上部形成有筒状部34,并在其中插通有旋转轴33。另外,在角部IOb的下端部分形成有与筒状部34同轴状配置的圆板状部分35,在圆板状部分35的中央的轴孔插通有旋转轴33的下端侧的部分。在旋转轴33使滑架10呈水平的姿势时,其旋转轴线L安装成相对于喷嘴面Ila及与其对置的记录纸P的印刷面垂直。滑架10中的筒状部34的下侧形成能够安装滑块31的轴保持部31b的凹陷形状。在其中插入有轴保持部31b,在轴保持部31b的轴孔中插入旋转轴33的中央部分。在这样的结构的作用下,形成经由旋转轴33而将滑架10旋转自如地由滑块31保持且经由滑块31将滑架10的角部IOb侧的重量由滑架轴30支承的状态。当使滑块31沿着滑架轴30往复 移动时,与其相伴地,滑架10的角部IOb及旋转轴33沿着滑架轴30而向与搬运方向X正交的方向往复移动。旋转轴33的上端向筒状部34之上突出,在其前端安装有上部导向辊36。在设于滑架框架15的上端部分的水平板部15b的下侧安装有朝向下方地突出的矩形截面的上部导向件37。在上部导向件37和滑架框架15中的垂直板部15a的上端部分之间配置有上部导向辊36,上部导向件37相对于上部导向辊36而从图5的右侧抵接。同样地,旋转轴33的下端向圆板状部分35的下侧突出,在其前端安装有下部导向辊38。在滑架框架15的垂直板部15a的下端部分,且在与下部导向辊38同一高度的部分安装有向下部导向辊38 —侧突出的下部导向件39。下部导向件39相对于下部导向辊38而从图5的左侧抵接。在滑架10沿着滑架轴30往复移动时,上部导向辊36沿着上部导向件37的侧面37a被引导,且下部导向辊38在沿着下部导向件39的侧面39a被弓I导地同时进行移动。在此,滑架10经由对旋转轴33的中央部分进行支承的滑块31而被支承为单臂状态,滑架10的重心Q从旋转轴33偏离。由此,对旋转轴33作用有使旋转轴33的上端向滑架10的重心一侧(图5的右侧)倾斜的旋转力(向图5的顺时针的方向的旋转力)。但是,相对于上部导向辊36而在滑架10的重心Q —侧(图5的右侧)配置有上部导向件37,相对于下部导向辊38而在滑架10的重心Q的相反侧(图5的左侧)配置有下部导向件39,因此,防止了由于滑架10的重量所引起的旋转轴33向倾斜方向的倾斜,从而使滑架10保持为水平的姿势。(压板间隙调整机构(APG机构))如上所述,滑架10经由滑块31而安装在滑架轴30上,且通过滑架轴30来限定上下位置。本例的打印机I具有APG机构40,该APG机构40通过将滑架轴30支承为能够上下动作的状态,且使滑架轴30上下动作而对滑架10的上下位置进行调整,由此用于对喷墨头11的喷嘴面Ila与压板4的距离(压板间隙G)进行调整。APG机构40具有安装在滑架轴30的印刷位置A侧及初始位置B侧的各端部上的凸轮构件41 ;配置在其下侧的凸轮销42。凸轮构件41呈现基于旋转位置而使直径尺寸连续变化的外周形状,凸轮构件41的外周面用作凸轮面41a。凸轮构件41通过与凸轮面41a抵接的凸轮销42而从下侧支承。APG机构40具备用于经由滑架轴30而使凸轮构件41旋转的APG电动机(省略图示)。当凸轮构件41旋转时,与凸轮销42抵接的凸轮面41a的位置发生变化,与其相应地,滑架轴30上下动作。凸轮构件41及凸轮销42被配置在滑架轴30的印刷位置A侧及初始位置B侧的各端部,故滑架轴30以始终保持水平姿势的状态进行上下动作。打印机I具有用于对压板间隙G进行检测的压板间隙检测器44,打印机I的控制部根据压板间隙检测器44的检测输出来控制APG机构40的APG电动机,使凸轮构件41旋转至适当的旋转位置,从而进行将压板间隙G调整为基准尺寸的处理。如图6所示,压板间隙检测器44具有设于压板4的右端位置的检测部45 ;设置在滑架10的右侧面IOc中的与检测部45对应的位置上的检测凸部46。在检测部45形成有能够插入检测凸部46的朝向上方的槽部45a,夹着槽部45a而对置配置有发光部和受光部(省略图示)。检测部45 的结构为,根据来自受光部的输出对因进入了槽部45a内的检测凸部46而遮蔽了来自发光部的检查光的情况进行检测,并基于此,对滑架10下降到基准位置的情况进行检测。(倾斜调整机构)图9是倾斜调整机构的说明图。如上所述,滑架10被支承为能够以设于角部IOb的旋转轴33为中心而旋转,不过,另一角部IOa借助单轨机构18而仅上端被支承。单轨机构18被安装成构成行走部24的部件相对于导轨20而存在稍许间隙的状态。因而,在该间隙的范围内角部IOa的位置有可能变动,如图9中的虚线C所示,在印刷位置A,滑架10以旋转轴33为中心旋转,有可能形成相对于记录纸P的宽度方向倾斜的姿势。当在滑架10相对于记录纸P的宽度方向倾斜的状态下进行印刷时,被搭载于滑架10的喷墨头11的喷嘴列以相对于记录纸P的纸宽方向(与搬运方向X正交的方向)倾斜排列的状态进行印刷,导致印刷精度的降低。由此,在本例的打印机I中设有用于对滑架10的倾斜进行调整的倾斜调整机构50。倾斜调整机构50具有具备形成有横长的开口 51 (参考图7、图9)的垂直板部15a的滑架框架15(支承构件);被安装在该开口 51中的楔形间隔件52(倾斜调整构件/楔状构件);设于与楔形间隔件52对置的滑架10的部分上的抵接辊53 (抵接部)。在本例中,在滑架10的角部IOa的下端部分配置有抵接辊53。另外,倾斜调整机构50具有从滑架10的右侧面IOc向右侧突出的突出构件54 ;用于对突出构件54向右侧按压的按压构件55 ;配置在印刷位置A中的滑架10的右侧方的侧框架56。突出构件54的前端与侧框架56对置。突出构件54、按压构件55及侧框架56在印刷位置A构成了用于将滑架10向左侧按压的按压机构。在本例中,上述的压板间隙检测器44的检测凸部46呈筒状形成,且在该筒状部内安装有突出构件54。突出构件54构成为能够在从检测凸部46向右侧较大突出的突出位置和向滑架10的右侧面IOc —侧后退的后退位置之间移动。按压构件55配置在检测凸部46内,对突出构件54从检测凸部46的前端朝向右侧突出的方向进行按压。作为按压构件55,可以采用压缩弹簧等。楔形间隔件52呈楔形形状,横向安装在开口 51中。楔形间隔件52在通过开口 51而向滑架10 —侧突出的部分的前端上形成有斜面52a。斜面52a的倾斜方向构成为随着从开口 51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侧(图9的左侧)朝向另一端侧(图9的右侧)而向滑架10侧的突出尺寸增大的方向。如图7所示,在楔形间隔件52的下端部分设有与形成开口 51的下端缘的滑架框架15的局部重叠地延伸的板状部分52b,在该部分上形成有长孔52c (固定机构)。通过使板状部分52b与滑架框架15抵接,由此确定出楔形间隔件52向滑架10侧的突出位置。开口 51形成为比楔形间隔件52宽幅。通过在开口 51内使楔形间隔件52沿着左右方向滑动,从而能够沿着左右方向来调整楔形间隔件52的安装位置。在对楔形间隔件52进行定位之后,通过在长孔52c中螺纹紧固固定螺丝52d (固定机构),从而能够将楔形间隔件52固定在开口 51内的任意位置处。在开口 51的上端缘形成有沿着楔形间隔件52的滑动方向延伸的刻度51a,因此,能够根据该刻度51a而将楔形间隔件52安装在预先设定的基准安装位置。另外,在滑架10的倾斜调整后能够读取楔形间隔件52的安装位置并记录。另外,在暂时拆除楔形间隔件52之后,也能够根据刻度51a而再次安装在与拆除之前相同的位置。如图9所示,当滑架10到达印刷位置A时,突出构件54与侧框架56碰撞、或按 压构件55沿着压缩方向弹性变形。按压构件55借助其弹性复位力而将突出构件54向右侧按压,从而对侧框架56进行按压。由于侧框架56被固定,故对滑架10中的按压构件55及突出构件54的安装位置作用有朝向侧框架56的相反侧的反作用力。即,在印刷位置A,基于按压构件55的按压力,作用有使滑架10向图9的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按压力。由该按压力引起的滑架10的旋转动作因抵接辊53与楔形间隔件52的斜面52a碰撞而停止。此时,滑架10的角部IOa被向滑架框架15的垂直板部15a侧按压,由此,能够将构成对滑架10进行支承的单轨机构18的各构件定位在一端侧。如图9中的虚线C所示,在滑架10及搭载于其的喷墨头11形成相对于记录纸P逆时针倾斜的姿势时,使楔形间隔件52向左侧滑动,从而使楔形间隔件52的安装位置向左侧移动。这样,由于斜面52a向左侧平行移动,故与抵接辊53正对的斜面52a的部分成为向滑架10侧的突出量较大的斜面52a的靠右端的部分。由此,安装有抵接辊53的滑架10的角部IOa克服按压力而被向滑架10 —侧压回。由此,滑架10克服按压力而顺时针旋转。通过使楔形间隔件52移动了适当的尺寸,能够使滑架10及喷墨头11旋转至返回为相对于记录纸P正交的姿势。从而,能够消除滑架10及喷墨头11的倾斜。另一方面,在滑架10及喷墨头11形成相对于记录纸P而向与虚线C的姿势相反的朝向(顺时针的方向)倾斜的姿势时,使楔形间隔件52的安装位置向右侧错动来调整倾斜。此时,与抵接辊53正对的斜面52a的部分成为向滑架10侧的突出量较小的斜面52a的靠左端的部分,因此,安装有抵接辊53的滑架10的角部IOa被向楔形间隔件52 —侧压出,滑架10进而向基于按压力的旋转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因而,能够使滑架10及喷墨头11返回相对于记录纸P正交的姿势,从而能够消除倾斜。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I中的倾斜调整机构50能够使搭载喷墨头11的滑架10以设于其一端侧的角部IOb的旋转轴33为中心旋转,并对其倾斜进行调整。具体而言,在印刷位置A,在滑架10的右侧面IOc设有施加逆时针的按压力的按压机构(侧框架56、突出构件54、按压构件55),另一方面,在滑架10的角部IOa配置抵接辊53,从而构成为能够将该抵接辊53按压在楔形间隔件52的斜面52a上并对滑架10进行定位。另外,通过能够使开口 51中的楔形间隔件52的安装位置沿着左右移动,而构成为能够对与楔形间隔件52的安装位置对应而确定的滑架10的旋转位置进行调整,从而能够对滑架10的倾斜进行调整。[0066]这样,在旋转轴33的作用下,能够利用旋转地支承滑架10的旋转机构来进行滑架10及搭载于该滑架10的喷墨头11的倾斜调整。作为要追加的结构,仅仅是利用位于印刷位置A的右侧的侧框架56来用于按压滑架10的突出构件54及按压构件55、形成在滑架框架15上的开口 51及能够滑动地安装在该开口 51中的楔形间隔件52及抵接辊53即可。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省略抵接辊53,而形成将角部IOa直接安装在楔形间隔件52上的结构。因而,无需使滑架10大型化,而能够形成简单且轻量的结构。因而,对于装置的小型化有利,也能够抑制用于使滑架10移动的消耗电能的增大。另外,滑架10以其一端为中心而整体旋转,故喷墨头11的角度调整范围大。进而,由于对滑架10沿着逆时针进行按压,因此,能够同时地进行支承滑架10的单轨机构18等的偏斜倚靠。因而,还具有能够消除印刷位置A中的滑架10的晃动这样的优点。(改变例) (I)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沿着左右方向来调整楔形间隔件52的安装位置,从而使斜面52a沿着左右方向移动,由此使抵接辊53沿着前后方向(图9的上下方向)移动,以对滑架10的旋转位置进行调整,不过,也可以将倾斜调整构件的形状或其移动方向设定为与此不同。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在与抵接辊53对置的位置配置立方体状的间隔件,将该间隔件安装成从垂直板部15a向抵接辊53 —侧突出的状态,通过使该间隔件的安装位置向相对于垂直板部15a垂直的方向移动,从而能够对该间隔件向抵接辊53—侧突出的突出尺寸进行调整。另外,也可以使楔形间隔件52的斜面52a形成为随着朝向其一端而向滑架10侧的突出量增大的弯曲面。(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滑架10的右侧面IOc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分设定在基于按压构件55的按压位置,不过,按压位置并不限定于这样的位置。优选的是,也可以构成为对从设有旋转轴33的角部IOb更为离开的位置施加按压力。例如,也可以在图9中的标号D所示的位置设置突出构件54及按压构件55。(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突出构件54及按压构件55设置在滑架10上,但也可以将这样的机构设置在侧框架56 —侧。另外,作为按压构件55也可以采用压缩弹簧以外的构件。即,也可以是,在侧框架56与滑架10之间设有滑架10的右侧面IOc与侧框架56接近时被夹持在之间而弹性变形的弹性构件,在该弹性构件的弹性复位力的作用下,将滑架10向侧框架56的相反侧按压的结构。
权利要求1.ー种印刷头的倾斜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具有 搭载有印刷头,且被支承为能够以支承轴为中心旋转的滑架; 在所述滑架位干与记录介质对置的印刷位置时,将该滑架向预先设定的旋转方向按压的按压机构; 与所述滑架对置的倾斜调整构件; 安装所述倾斜调整构件,且能够调整该倾斜调整构件的安装位置的支承构件, 当所述滑架向所述印刷位置移动时,在所述按压机构的按压力作用下,所述滑架被向所述倾斜调整构件按压,在与该倾斜调整构件向所述支承构件安装的安装位置对应的旋转位置处对所述滑架进行定位。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印刷头的倾斜调整机构,其特征在干, 所述滑架在与所述倾斜调整构件对置的部分上具有抵接部, 所述倾斜调整构件为具备与所述抵接部对置的斜面的楔状构件。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印刷头的倾斜调整机构,其特征在干, 所述按压机构具有按压构件,该按压构件配置在所述滑架和与该滑架在印刷位置对置的侧框架之间, 该按压构件在所述滑架移动到印刷位置时弹性变形而按压该滑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头的倾斜调整机构,其特征在干, 所述按压机构具有按压构件,该按压构件配置在所述滑架和与该滑架在印刷位置对置的侧框架之间, 该按压构件在所述滑架移动到印刷位置时弹性变形而按压该滑架。
5.如权利要求I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头的倾斜调整机构,其特征在干, 所述滑架向从所述印刷位置退避的退避位置移动, 所述支承构件为沿着在所述印刷位置与所述退避位置之间移动的所述滑架的移动路径而延伸的滑架框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印刷头的倾斜调整机构,其特征在干, 所述滑架框架具有安装所述倾斜调整构件的开ロ, 所述倾斜调整构件能够以从所述开ロ向所述滑架ー侧突出的状态,在从所述开ロ的一端至另一端的范围内滑动, 所述倾斜调整机构具有将所述倾斜调整构件固定在从所述开ロ的一端至另一端的范围内的任意位置的固定机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印刷头的倾斜调整机构,其特征在干, 所述倾斜调整机构沿着所述倾斜调整构件的滑动方向设有刻度。
8.—种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在与记录介质对置的印刷位置能够喷出墨液的印刷头; 搭载有该印刷头,且被支承为能够以支承轴为中心旋转的滑架; 倾斜调整机构,其具有在所述滑架位干与记录介质对置的印刷位置时将该滑架向预先设定的旋转方向按压的按压机构、与所述滑架对置的倾斜调整构件以及安装所述倾斜调整构件且能够调整该倾斜调整构件的安装位置的支承构件; 向所述印刷位置搬运所述记录介质的搬运机构,当所述滑架向所述印刷位置移动时,在所述按压机构的按压力作用下,所述滑架被向 所述倾斜调整构件按压,在与该倾斜调整构件向所述支承构件安装的安装位置对应的旋转位置处对所述滑架进行定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在印刷位置构成为能够以支承轴为中心旋转的滑架的倾斜调整机构,其形成为角度调整范围大单纯且轻量的结构。喷墨打印机(1)中的喷墨头(11)的倾斜调整机构(50)具有形成有横长的开口(51)的滑架框架(15);安装在开口(51)的楔形间隔件(52);设置在与楔形间隔件(52)对置的滑架(10)的部分上的抵接辊(53);配置在滑架(10)与侧框架(56)之间的按压构件(55)。滑架(10)在印刷位置(A)在按压构件(55)的按压力作用下而被向逆时针按压,并在抵接辊(53)与楔形间隔件(52)的斜面(52a)抵接的位置停止。当使楔形间隔件(52)向左右动作时,抵接辊(53)沿着斜面(52a)前后动作,故能够调整滑架(10)的倾斜。
文档编号B41J25/00GK202753597SQ20122041606
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日
发明者石田彻吾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