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打印机在点阵图形上添加复合色组的方法及防伪标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7865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利用打印机在点阵图形上添加复合色组的方法及防伪标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打印机在点阵图形上添加复合色组的方法,包括:采用黑色K墨在介质表面植入点阵图形;利用打印机将由蓝色C墨、红色M墨与黄色Y墨混合调制的黑色油墨复合色组遮盖在点阵图形上。上述方法中带有复合色组的防伪标识,由同色系的点阵图形与复合色组构成,点阵图形采用黑色K墨植入在介质表面,复合色组利用打印机将由蓝色C墨、红色M墨与黄色Y墨混合调制的黑色油墨打印在点阵图形上,以形成用于对点阵图形进行遮盖的复合色组。本发明利用作为打印机在点阵图形上覆盖复合色组的工具,可使操作方式更为便利,还可以降低加工成本,可满足在小批量点阵图形上印制复合色组的需求。
【专利说明】利用打印机在点阵图形上添加复合色组的方法及防伪标识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形隐藏方法,尤其是一种利用打印机在点阵图形上添加复合色组的方法及防伪标识。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当需要在现有的防伪标签上设置可视图案层时,一般都是通过印刷设备采用多种印刷方式完成,从而使可视图案层覆盖在防伪标签之上,起到对防伪标签进行遮挡的作用。
[0003]然而,由于印刷设备的费用很高,在对小批量的防伪标签上印刷可视图案层时,所产生的费用过高。
[0004]因此,急需出现一种更适用于在小批量的防伪标签上印制可视图案层的方法。

【发明内容】

[0005]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使复合色组覆盖在点阵图形上的方式更为便利,降低加工成本的利用打印机在点阵图形上添加复合色组的方法及防伪标识。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打印机在点阵图形上添加复合色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0、采用黑色K墨在介质表面植入点阵图形;
[0008]S20、利用打印机将由蓝色C墨、红色M墨与黄色Y墨混合调制的黑色油墨复合色组遮盖在点阵图形上。
[0009]上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10中,所述点阵图形为肉眼无法分辨、且带有指定形状的标识,所述点阵图形的有效面积不小于3*3平方毫米,由至少一组直径为30?40微米的信息点按规律排列构成,所述信息点中包括方向参考点、中心参考点与检验码,相邻两个所述信息点之间的间距为80微米。
[0010]上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S20中,包括以下步骤:
[0011]根据防伪标识的有效识别面积设置复合色组的面积,并保证复合色组能够完全覆盖在防伪标识上;
[0012]将植入有防伪标识的介质放置在打印机的打印端一侧;
[0013]将打印信号传输给打印机,打印机对打印信息进行处理,并将复合色组打印在防伪标识的顶部,从而将其完全覆盖。
[0014]上述的方法,其中,在调制后的黑色油墨中,蓝色C墨、红色M墨与黄色Y墨的混合比例为1:1:1。
[001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带有复合色组的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由同色系的点阵图形与复合色组构成,所述点阵图形采用黑色K墨植入在介质表面,所述复合色组利用打印机将由监色C墨、红色M墨与黄色Y墨混合调制的黑色油墨打印在所述防伪标识上,以形成用于对所述防伪标识进行遮盖的所述复合色组。
[0016]上述的带有复合色组的防伪标识,其中,所述点阵图形为肉眼无法分辨、且带有指定形状,所述点阵图形的有效面积不小于3*3平方毫米,由至少一组直径为30~40微米的信息点按规律排列构成,所述信息点中包括方向参考点、中心参考点与检验码,相邻两个所述信息点之间的间距为80微米。
[0017]上述的带有复合色组的防伪标识,其中,在调制后的黑色油墨中,蓝色C墨、红色M墨与黄色Y墨的混合比例为1:1:1。
[0018]上述的带有复合色组的防伪标识,其中,用于识别点阵图形的光谱与用于识别复合色组的光谱不同,用于识别点阵图形的光谱能够透过所述复合色组直接识别所述点阵图形。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0020]1、由于打印机属于日常的办公设备,而打印机所使用的油墨的价格要远低于印刷设备所使用的油墨价格,因此,利用作为打印机在点阵图形上覆盖复合色组的工具,可使操作方式更为便利,还可以降低加工成本,可满足在小批量点阵图形上印制复合色组的需求;
[0021]2、由于复合色组覆盖在点阵图形上,并将点阵图形完全遮挡、隐藏在其底部,肉眼只能观察到复合色组,却无法观察到点阵图形的形状,从而增强了点阵图形的防伪性能;
[0022]3、由于用于识别点阵图形为肉眼不可见光的光谱与用于识别复合色组的肉眼可光的光谱不同,因此,即使在点阵图形上覆盖有复合色组也不会影响对点阵图形的读取与识别;
[0023]4、由于复合色组在肉眼下呈现出黑色、或与黑色极为近似的颜色。在此种情况下,点阵图形的颜色可以完全被覆盖住,极大增加了防伪的安全性;
[0024]5、由于点阵图形的精度极高,且点阵图形中的信息点微小,在肉眼情况下无法分辨点阵图形的结构,同时,由于点阵图形带有特定的形状,因此,该点阵图形无法通过复印或者扫描的方式复制,从而提高了点阵图形的防伪性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发明中防伪标识的结构图;
[0026]图2为特定点阵图形的构成示意图;
[0027]图3为本发明中方法部分的流程图。
[0028]主要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9]1-载体2-点阵图形
[0030]3-复合色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如图1所示,该防伪标识包括点阵图形2与复合色组3,其中,防伪标识被植入在载体I上,该载体I为需要对其信息进行识别的物品。在本实施例中,点阵图形2设置在载体I的外侧表面。点阵图形2为带有加密标识信息,用于与载体建立对应关系,并识别载体的信息,点阵图形在破坏后无法被读取。在本实施例中,点阵图形2的有效面积不小于3*3平方毫米,为肉眼无法分辨、且由至少一组直径为30?40微米的信息点按规律排列构成。其中,信息点中包括方向参考点、中心参考点与检验码,相邻两个信息点之间的间距为80微米。
[0032]由于点阵图形中的信息点微小,在肉眼情况下无法分辨点阵图形的结构。另外,由于点阵图形带有特定的形状,因此,该点阵图形无法通过复印或者扫描的方式复制。
[0033]点阵图形2采用能够被肉眼不可见光所识别的涂料,并利用印制、喷涂、绘制中的至少一种方式附着在载体的空白区域上,能够被肉眼不可见光所识别的涂料为含碳的可见涂料或含碳的隐形涂料中的一种,含碳的可见涂料为含碳的可见油墨或墨水,含碳的隐形涂料为含碳的无色油墨或墨水。
[0034]由于含碳的可见油墨或墨水,以及含碳的无色油墨或墨水能够吸收特定波段的红外线,因此,只有红外线识别装置能够对点阵图形中的信息进行识别。
[0035]在本实施例中,点阵图形采用能够吸收肉眼不可见光的含碳的隐形油墨,并利用打印机附着在载体的空白区域上。由于使用的是含碳的隐形油墨,因此,肉眼在观察载体时,不会观察到点阵图形的颜色与形状,可进一步提高点阵图形的防伪性能。
[0036]在点阵图形2上覆盖有一层用于对其进行遮挡、不会对其识别造成影响并且肉眼可识别的复合色组3。复合色组利用打印机将由蓝色C墨、红色M墨与黄色Y墨混合调制的黑色油墨打印在点阵图形上,以形成用于对点阵图形进行遮盖的复合色组。其中,复合色组为不含碳的可见涂料,不含碳的可见涂料为不含碳的带有颜色的油墨或墨水。其中,在调制后的黑色油墨中,蓝色C墨、红色M墨与黄色Y墨的混合比例为1:1:1。由于复合色组在肉眼下呈现出黑色、或与黑色极为近似的颜色。在此种情况下,点阵图形的颜色可以完全被覆盖住,极大增加了防伪的安全性。在此种情况下,点阵图形的颜色可以完全被覆盖住,极大增加了防伪的安全性。
[0037]在本实施例中,复合色组3采用不含碳的带有颜色的油墨,并利用打印机覆盖在点阵图形2上。由于点阵图形采用肉眼不可见的光对其进行识别,而复合色组采用肉眼可的光对其进行识别,因此,用于识别点阵图形的肉眼不可见光的光谱与用于识别复合色组的光谱不同。基于此种特性,复合色组对点阵图形识别装置不会起来阻挡作用,点阵图形识别装置透过复合色组仍然可以对点阵图形进行识别。
[0038]另外,在点阵图形与复合色组的颜色进行选择时,复合色组的颜色应与点阵图形颜色为同色系颜色,或者能够完成将点阵图形遮挡使其肉眼不可视的颜色。若点阵图形2由无色油墨生成,复合色组的颜色可选择为任意一种颜色。
[0039]如图2所示,该点阵图形以码点为最小单位,每个码点大小在30至40um之间;每相邻码点的间距(从一个点中心到另一点中西)为SOum左右;一个完整的编码单元块约占1.5mm*0.7mm大小。其中,点阵图形中的方向参考点包括RefO至Ref6、以及Ref23,定义RefO, RefU Ref2组成的直线与RefO、Ref3, Ref4组成的直线存在顺时针方向垂直的关系。RefT至Ref22为其他参考点,CRCO至CRC5为CRC检验码的码点。
[0040]除了 Ref2、Ref5所对应的九宫格只有4个小格可供放置码点外,从Ref7至Ref22对应的9个九宫格都有8个小格可供放置码点。我们定义每个九宫格除了其中心参考点之外,每个九宫格有且只有一个小格存在码点,相当于Ref2、Ref5对应的九宫格各含有2个bit的数据量,而RefT至Ref22对应的9个九宫格各含有3个bit的数据量。而参考点Ref23正下方对应的两个数据点各含有I个bit的数据量,故一个完整编码块含有的数据量为 2*2+3*16+2=54bit,即 18014398509481984。
[0041]如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打印机以生成带有复合色组的防伪标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2]S10、采用黑色K墨在介质表面植入点阵图形。
[0043]具体的,点阵图形采用能够被肉眼不可见光所识别的涂料,附着在载体的空白区域上,能够被肉眼不可见光所识别的涂料为含碳的可见涂料或含碳的隐形涂料中的一种,含碳的可见涂料为含碳的可见油墨或墨水,含碳的隐形涂料为含碳的无色油墨或墨水。由于含碳的可见油墨或墨水、以及含碳的无色油墨或墨水能够吸收特定波段的红外线,因此,只有红外线识别装置能够对点阵图形中的信息进行识别。
[0044]点阵图形采用含碳的可见黑色油墨,并利用打印机附着在载体的空白区域上。由于使用的是含碳的黑色油墨,因此,肉眼在观察点阵图形时只能看到一个浅黑色的色块,从而提高了点阵图形的防伪性能。
[0045]点阵图形为带有加密标识信息,用于与载体建立对应关系,并识别载体的信息,点阵图形在破坏后无法被读取。在本实施例中,点阵图形2的有效面积不小于3*3平方毫米,为肉眼无法分辨、且由至少一组直径为30?40微米的信息点按规律排列构成。其中,信息点中包括方向参考点、中心参考点与检验码,相邻两个信息点之间的间距为80微米。由于点阵图形中的信息点微小,在肉眼情况下无法分辨点阵图形的结构。另外,由于点阵图形带有特定的形状,因此,该点阵图形无法通过复印或者扫描的方式复制。
[0046]S20、利用打印机将由蓝色C墨、红色M墨与黄色Y墨混合调制的黑色油墨复合色组遮盖在点阵图形上。
[0047]当需要在点阵图形上覆盖复合色组时,根据点阵图形的有效识别面积设置复合色组的面积,并保证复合色组能够完全覆盖在点阵图形上。其中,复合色组的有效面积可大于或等于点阵图形的有效识别面积;
[0048]将植入有点阵图形的介质放置在打印机的打印端一侧;
[0049]将打印信号传输给打印机,打印机对打印信息进行处理,并将复合色组打印在点阵图形的顶部,从而将其完全覆盖。
[0050]复合色组为不含碳的可见涂料,不含碳的可见涂料为不含碳的带有颜色的油墨或墨水。其中,在调制后的黑色油墨中,监色C墨、红色M墨与黄色Y墨的混合比例为1:1:1。由于复合色组在肉眼下呈现出黑色、或与黑色极为近似的颜色。在此种情况下,点阵图形的颜色可以完全被覆盖住,极大增加了防伪的安全性。在此种情况下,点阵图形的颜色可以完全被覆盖住,极大增加了防伪的安全性。
[0051]在本实施例中,复合色组3采用不含碳的带有颜色的油墨,并利用打印机覆盖在点阵图形上。由于点阵图形采用肉眼不可见的光对其进行识别,而复合色组采用肉眼可的光对其进行识别,因此,用于识别点阵图形的肉眼不可见光的光谱与用于识别复合色组的光谱不同。基于此种特性,复合色组对点阵图形识别装置不会起来阻挡作用,点阵图形识别装置透过复合色组仍然可以对点阵图形进行识别。
[0052]另外,在点阵图形与复合色组的颜色进行选择时,复合色组的颜色应与点阵图形颜色为同色系颜色,或者能够完成将点阵图形遮挡使其肉眼不可视的颜色。若点阵图形由无色油墨生成,复合色组的颜色可选择为任意一种颜色。
[0053]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举凡熟悉此项技艺的专业人士。在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之后,自然能依据实际的需要,在本发明的教导下加以变化。因此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同等变化与修饰,曾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打印机在点阵图形上添加复合色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采用黑色K墨在介质表面植入点阵图形; S20、利用打印机将由蓝色C墨、红色M墨与黄色Y墨混合调制的黑色油墨复合色组遮盖在点阵图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0中,所述点阵图形为肉眼无法分辨、且带有指定形状的标识,所述点阵图形的有效面积不小于3*3平方毫米,由至少一组直径为30?40微米的信息点按规律排列构成,所述信息点中包括方向参考点、中心参考点与检验码,相邻两个所述信息点之间的间距为80微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0中,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点阵图形的有效识别面积设置复合色组的面积,并保证复合色组能够完全覆盖在防伪标识上; 将植入有防伪标识的介质放置在打印机的打印端一侧; 将打印信号传输给打印机,打印机对打印信息进行处理,并将复合色组打印在防伪标识的顶部,从而将其完全覆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调制后的黑色油墨中,蓝色C墨、红色M墨与黄色Y墨的混合比例为1:1:1。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中的方法制成的带有复合色组的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由同色系的点阵图形与复合色组构成,所述点阵图形采用黑色K墨植入在介质表面,所述复合色组利用打印机将由蓝色C墨、红色M墨与黄色Y墨混合调制的黑色油墨打印在所述防伪标识上,以形成用于对所述防伪标识进行遮盖的所述复合色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有复合色组的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点阵图形为肉眼无法分辨、且带有指定形状,所述点阵图形的有效面积不小于3*3平方毫米,由至少一组直径为30?40微米的信息点按规律排列构成,所述信息点中包括方向参考点、中心参考点与检验码,相邻两个所述信息点之间的间距为80微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有复合色组的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在调制后的黑色油墨中,蓝色C墨、红色M墨与黄色Y墨的混合比例为1:1:1。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所述的带有复合色组的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用于识别点阵图形的光谱与用于识别复合色组的光谱不同,用于识别点阵图形的光谱能够透过所述复合色组直接识别所述点阵图形。
【文档编号】B41M3/14GK103802519SQ201410054918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18日
【发明者】姚为, 熊振文 申请人: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