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商业票据印刷生产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499908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商业票据印刷生产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商业票据印刷生产装置,沿着纸张传递方向,它依次由待印纸张滚筒(1)、出纸滚筒(2)、纸张纠偏器(3)、导纸辊(4)、平版印刷组(5)、后加工组(7)、叠纸器(8)和产品收卷辊(9)构成,平版印刷组有结构相同的三组,且沿着纸张传递方向,在平版印刷组的组与组之间,或在平版印刷组的最后一组的后面设置有凹版印刷组(6)。本实用新型能同时实现凹版印刷在商业票据轮转印刷上的共同应用,达到平版印刷与凹版印刷优势共同使用、相互补充的目的。
【专利说明】一种商业票据印刷生产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刷装置,具体说是一种融合平板印刷和凹版印刷工艺的商业票据印刷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应用的印刷技术共有四种。分别是平版印刷、凸版印刷、凹版印刷和漏版印刷。其中以前三种为主。各种印刷技术都有它的优点和不足。例如平版印刷技术,它的印刷部份与非印刷部分均没有高低之差别,亦即是平面的,利用水油不相混合原理使印纹部分保持一层富有油脂的油膜,而非印纹部分上的版面则可以吸收适当的水分,设想在版面上油墨之后,印纹部分便排斥水分而吸收了油墨,而非印纹部分则吸收水分而形成抗墨作用,利用此种方法印刷的方法,就称为“平版印刷”。因此,它的制版工作简便,成本低廉。套色装版准确,印刷版复制容易。印刷物柔和软调。可以承印大数量印刷。但同时,因印刷时水胶之影响,色调再现力减低,鲜艳度缺乏。版面油墨稀薄。特殊印刷应用有限。
[0003]而凹版印刷简称凹印,是四大印刷方式其中的一种印刷方式。凹版印刷是一种直接的印刷方法,它将凹版凹坑中所含的油墨直接压印到承印物上,所印画面的浓淡层次是由凹坑的大小及深浅决定的,如果凹坑较深,则含的油墨较多,压印后承印物上留下的墨层就较厚;相反如果凹坑较浅,则含的油墨量就较少,压印后承印物上留下的墨层就较薄。凹版印刷的印版是由一个个与原稿图文相对应的凹坑与印版的表面所组成的。印刷时,油墨被充填到凹坑内,印版表面的油墨用刮墨刀刮掉,印版与承印物支一定的压力接触,将凹坑内的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完成印刷。由此而形成了它所特有的特点:凹版印刷以按原稿图文刻制的凹坑载墨,线条的粗细及油墨的浓淡层次在刻版时可以任意控制,不易被模仿和伪造,尤其是墨坑的深浅,依照印好的图文进行逼真雕刻的可能性非常小。因此,目前的纸币、邮票、股票等有价证券,一般都用凹版印刷,具有较好的防伪效果。特点之二是一般的软材料都可以作为凹版印刷的承印物。如塑料、纸张、铝箔等,特别对于一些易于延伸变形的材料,如纺织材料等,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这是凸版印刷和平版印刷所不能比拟的。
[0004]商业票据轮转达印刷,主要用于商业票据、有价证券、证照等特种材料和特种产品的印刷。一直以来,均采用平版印刷作为其主要手段,由于平版印刷的一些缺陷,导致了长期以来票据印刷中出现的不足不能解决,如特种油墨与水或润版液反应造成功能减弱或退化、变化线条还原或防伪功能降低、特种油墨使用受到限制等等。
[0005]由于二种印刷方式原理上的不同和应用上的局限,导致长限以来都采用单一的平版印刷作为商业轮转票据印刷的主要方式。
[0006]到目前为止,我国凹印技术在商业票据轮转印刷上的应用仍然是空白。本实用新型较好地解决了不同技术在同一设备和产品上的多层次应用。

【发明内容】

[0007]为了克服商业票据印刷中存在的限制和平版印刷存在的不足,促进商业票据印刷技术的多技术融合应用,解决单一采用平版印刷所导致的色泽变化、介质反应、用墨受限、防伪不足等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商业票据印刷生产装置,它不仅具有良好地保持了原平印技术的优点,而且能同时实现凹版印刷技术在商业票据轮转印刷上的共同应用,达到平版印刷技术优势与凹版印刷技术优势共同使用、相互补充的目的。
[0008]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9]一种商业票据印刷生产装置,沿着纸张传递方向,它依次由待印纸张滚筒、出纸滚筒、纸张纠偏器、导纸辊、平版印刷组、后加工组、叠纸器和产品收卷辊构成,平版印刷组至少有结构相同的三组,且沿着纸张传递方向,在平版印刷组的组与组之间,或在平版印刷组的最后一组的后面设置有凹版印刷组。
[0010]上述中,平版印刷组由平版压印滚筒、橡皮滚筒、平版印版滚筒、印墨墨槽、出墨辊、递墨辊、传墨辊、窜墨辊、版面墨辊、重辊、匀墨辊、版面水辊、匀水辊、窜水辊、水槽辊和印水水槽组成。
[0011]而凹版印刷组由凹版压印滚筒、凹版印版滚筒、油墨槽、刮墨刀和墨刀调节器组成。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3]解决了不同技术在同一设备和产品上的多层次应用。
[0014]可以在商业轮转印刷的印刷加工过程中,增加凹印技术的应用,对产品形成有效的符合凹印特点的印刷效果。
[0015]克服商业票据印刷中存在的限制和平版印刷技术存在的不足,促进商业票据印刷技术的多技术融合应用,解决单一采用平版印刷所导致的色泽变化、介质反应、用墨受限、防伪不足等等问题。
[0016]同时实现凹版印刷技术在商业票据轮转印刷上的共同应用。达到平版印刷技术优势与凹版印刷技术优势共同使用、相互补充的目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平版印刷原理简图。
[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凹版印刷原理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商业票据印刷生产装置,沿着纸张传递方向,它依次由待印纸张滚筒1、出纸滚筒2、纸张纠偏器3、导纸辊4、平版印刷组5、后加工组7、叠纸器8和产品收卷辊9构成,平版印刷组5有结构相同的三组,且沿着纸张传递方向,在平版印刷组5的最后一组的后面设置有凹版印刷组6。
[0021]上述中,平版印刷组5由平版压印滚筒516、橡皮滚筒515、平版印版滚筒514、印墨墨槽501、出墨辊502、递墨辊503、传墨辊504、窜墨辊505、版面墨辊506、重辊507、匀墨辊508、版面水辊509、匀水辊510、窜水辊511、水槽辊512和印水水槽513组成。
[0022]而凹版印刷组6由凹版压印滚筒601、凹版印版滚筒602、油墨槽603、刮墨刀604和墨刀调节器605组成。[0023]图2为平版印刷原理图。印刷油墨由印墨墨槽501提供,通过出墨辊502,由递墨辊503按需量调整出墨量传递到传墨辊504,在重辊507、匀墨辊508和窜墨辊505的共同作用后,传递到版面辊506,印墨到达平版印版滚筒514。与此同时,供水系统由印水水槽513提供,通过水槽辊512传递到窜水辊11和匀水辊10并到达版面水辊509,并向印版提供通过控制的水份。此时,由于印版上的印刷部分具有吸墨排水性而非印刷部分具有吸水排墨性,使其版布同时按需分布上水和墨,水和墨同时传递到橡皮滚筒515,并通过平版压印滚筒516实现印迹转移到纸张上,完成印刷过程。
[0024]图3为凹版印刷原理图。印刷油墨由油墨槽603经过凹版印版滚筒602的转动,印版上浸上油墨,旋转后到达刮墨刀604,由于凹印印版是凹下去的,凹下去的印版则保留了与印版图案完全一致的印刷油墨,刮墨刀604将印版上的非凹下去部分的油墨全部刮掉,印版旋转到达凹版压印滚筒601时,纸张处于凹版印版滚筒602与凹版压印滚筒601之间并形成印刷压力,凹印印版上保留下来的油墨转移到纸张上,形成与印版相同的印迹。
[0025]使用时见图1,纸张通过出纸滚筒2和纠偏器3进入印刷区域,导纸辊4将纸张引导到所需的印刷范围,进入到平版印刷组5,图1显示的是三个,产品印刷不同的颜色时,可以同时增加平版印刷组5,凹版印刷组6放置在平版印刷组5最后插入成为一个单独的印色组,纸张印刷完成后,进入后加工区域进行各种需求的纸面加工,通过叠纸器或复卷机构进行最后处理,即完成了纸张印刷加工的全过程。
【权利要求】
1.一种商业票据印刷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着纸张传递方向,它依次由待印纸张滚筒(I)、出纸滚筒(2)、纸张纠偏器(3)、导纸辊(4)、平版印刷组(5)、后加工组(7)、叠纸器(8)和产品收卷辊(9)构成,平版印刷组(5)有结构相同的三组,且沿着纸张传递方向,且沿着纸张传递方向,在平版印刷组(5)的组与组之间,或在平版印刷组(5)的最后一组的后面设置有凹版印刷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商业票据印刷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平版印刷组(5)由平版压印滚筒(516)、橡皮滚筒(515)、平版印版滚筒(514)、印墨墨槽(501)、出墨辊(502)、递墨辊(503)、传墨辊(504)、窜墨辊(505)、版面墨辊(506)、重辊(507)、匀墨辊(508)、版面水辊(509)、匀水辊(510)、窜水辊(511)、水槽辊(512)和印水水槽(513)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商业票据印刷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凹版印刷组(6)由凹版压印滚筒(601)、凹版印版滚筒(602)、油墨槽(603、)刮墨刀(604)和墨刀调节器(605)组成。
【文档编号】B41F11/02GK203792862SQ201420188477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8日
【发明者】柯明 申请人:广东乐佳印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