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机以及打印机的工作模式设定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90988发布日期:2018-12-18 20:37阅读:1011来源:国知局
打印机以及打印机的工作模式设定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识别并设定打印机的工作模式的技术。



背景技术:

具有在带衬纸标签、无衬纸标签或者无粘着剂层的标签纸张等打印纸张打印规定的信息并发行的打印机(参照JP2010-33519A)。

但是,作为该打印机的打印部,在使用热转印墨带的热转印方式、或者采用热敏纸的热着色方式等的情况下,通过对其热敏打印头以及压纸辊部分的机构以及材质等进行研究,无论打印纸张的种类(带衬纸标签、无衬纸标签、或者无粘着剂层的标签纸张等)如何,均能够用一台打印机打印。

此外,存在在这种打印机连接有用于将在打印部打印完毕的打印纸张以规定的间距切断的刀具单元的情况。但是,需要适当地变更与打印部的打印纸张的种类对应的打印速度、打印浓度等具体的规格、打印纸张的位置检测用传感器的传感器方式、进一步还有刀具单元的切断后的打印纸张的停止位置等各种工作模式。

即,需要根据装填于打印机的打印纸张是哪个种类来预先设定打印机的工作模式。

以往,通过手动切换打印机的拨位开关等,由此切换打印机的工作模式。

然而,在装填于打印机的打印纸张的种类变更的情况下或当连接的刀具单元不同时,在打印机中切换上述拨位开关不只是麻烦,也存在无法否定产生切换错误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那样的各种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根据被连接的刀具单元而自动地识别打印机的工作模式的打印机。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方式,提供一种打印机,作为工作模式,其具备无衬纸标签工作模式和带衬纸标签工作模式,该打印机具备:打印部,其具有热敏打印头和压纸辊;连接部,其能够连接刀具单元;以及控制部,若上述刀具单元被连接于上述连接部,则该控制部基于上述刀具单元是切断无衬纸标签的刀具单元还是切断带衬纸标签的刀具单元来识别上述打印机的工作模式,并基于识别结果将上述打印机的工作模式设定为上述无衬纸标签工作模式或者上述带衬纸标签工作模式。

另外,根据其它的方式,提供与该打印机对应的打印机的工作模式设定方法。

根据这些方式,通过经由连接端子将刀具单元与打印机连接,能够识别打印机的打印部以及刀具单元的适当的工作模式。因此,无需以往的对拨位开关的操作等麻烦的操作,仅通过刀具单元朝打印机的简单并且单纯的连接操作便能够自动地切换打印机的工作模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热敏打印机以及刀具单元的简要侧视图。

图2是用于对热敏打印机侧的打印机侧连接端子以及刀具单元侧的单元侧连接端子进行说明的图。

图3是依次示出打印纸张为带衬纸标签的情况下的打印纸张的移送、打印以及切断的工作的俯视图。

图4是依次示出打印纸张是无衬纸标签的情况下的打印纸张的移送、打印以及切断的工作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作为连接打印机与刀具单元的连接端子,除了用于对使刀具单元工作的信号进行授予与接受的工作用信号接口之外,还追加了用于识别打印机的工作模式的模式识别用信号接口。因此,通过刀具单元朝打印机的连接这样的单纯并且简单的操作,实现了能够在打印机的工作模式的切换时没有操作失误的打印机。另外,实现了在将刀具单元连接于打印机时能够识别打印机的工作模式的打印机。另外,实现了能够根据填装于打印机的打印纸张是哪一种类而适当地进行与刀具单元的配合工作的打印机。

接下来基于图1~图4,列举了例如以热敏打印机1为例作为打印机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进行说明。

图1是热敏打印机1(打印机)以及刀具单元2的简要侧视图,热敏打印机1具有打印纸张3的供给部4、检测部5、打印部6、以及控制部7。

刀具单元2具有切断无衬纸标签的刀具单元和切断带衬纸标签的刀具单元这两种,例如,为了不使在切断无衬纸标签时无衬纸标签的背面的胶附着于刀具,切断无衬纸标签的刀具单元具有实施了防粘涂层的刀刃,在该点上与切断带衬纸标签的具有未实施防粘涂层的刀刃的切断带衬纸标签的刀具单元不同。

作为打印纸张3的种类,如在图1的假想线圆内将其剖面放大而示出的那样,为带衬纸标签8、无衬纸标签9或者无粘着剂层的标签纸张10等。

带衬纸标签8具有:带状的衬纸11、经由粘着剂层12而临时固定于衬纸11的标签片13、以及预先打印于衬纸11的背面的位置检测用标识14。此外,也能够将标签片13之间的标签间隙15用于位置检测。

另外,作为标签片13能够使用具有感热着色剂层的热敏纸,或可以使用能够进行基于热转印墨带16(图1中为假想线)打印的纸张。

无衬纸标签9不使用衬纸11,其在背面具有粘着剂层12,并具有能够感热着色的热敏标签17、热敏标签17的上层的剥离剂层18、以及预先打印在热敏标签17的背面的位置检测用标识14。

标签纸张10不使用衬纸11以及粘着剂层12,其具有:由具有感热着色剂层的热敏纸所形成的标签材料19、以及预先打印在标签材料19的背面的位置检测用标识14。作为标签材料19,与带衬纸标签8同样,也可以使用能够进行基于热转印墨带16(图1中,假想线)打印的纸张。

在热敏打印机1能够填装上述带衬纸标签8、无衬纸标签9或者标签纸张10等打印纸张3,需要根据其结构(种类)而在打印部6以适当的打印速度进行打印。

例如,无衬纸标签9与带衬纸标签8以及标签纸张10比较,作为打印速度优选为低速。另外,根据各个标签片13(带衬纸标签8)、热敏标签17(无衬纸标签9)或者标签材料19(标签纸张10)的厚度、材料的不同,除了打印速度之外,还需要分别适当地选择打印浓度。例如,在为厚度较薄的打印纸张3的情况下,需要使打印速度较慢并且作为打印浓度需要较浓。

另外,作为用于检测打印纸张3相对于打印部6、刀具单元2的相对的位置的检测部5所使用的位置检测用传感器,也需要使用适当的类型的传感器。例如,在带衬纸标签8具有位置检测用标识14或者标签间隙15,因此能够采用透射式以及反射式中的任一种的传感器。对于无衬纸标签9,则只能预先形成位置检测用标识14,因而需要反射式的传感器。标签纸张10也同样,需要反射式的传感器。

另外,根据打印纸张3的种类,刀具单元2的纸张切断后的、直至下一次打印工作开始为止的待机时间内的打印纸张3的前端部的待机位置不同(参照图3以及图4,并之后进行叙述)。

打印部6具有热敏打印头20以及压纸辊21,并且在它们之间以规定打印压夹持打印纸张3(或者打印纸张3和热转印墨带16),驱动压纸辊21使其旋转,并且对热敏打印头20供给打印数据,从而能够在打印纸张3进行打印。此外,压纸辊21在正反任一个方向均能够被驱动而旋转,而且能够根据需要将打印纸张3向下游方向以及上游方向移送。

控制部7分别对上述检测部5以及打印部6、刀具单元2进行控制。即,控制部7能够经由I/O接口22以及打印机侧连接端子23,进而经由刀具单元2侧的单元侧连接端子24以及单元电缆25与刀具单元2连接。

另外,控制部7具有非易失性RAM等的工作模式存储器26。

工作模式存储器26根据上述那样的打印纸张3的种类来存储热敏打印机1的工作模式的适当的各规格数据。

即,工作模式存储器26根据打印纸张3的种类,作为热敏打印机1的工作模式而存储打印部6的打印纸张3的适当的打印速度以及打印浓度、打印纸张3的位置检测传感器的适当的类型,此外还存储在刀具单元2中切断了的打印纸张3的适当的停止位置以及待机位置。

图2是用于对热敏打印机1侧的打印机侧连接端子23以及刀具单元2侧的单元侧连接端子24进行说明的图。通过打印机侧连接端子23以及单元侧连接端子24,能够将热敏打印机1与刀具单元2机械连接以及电连接。

打印机侧连接端子23具有:用于对使刀具单元2工作的信号进行授予与接受的例如6个打印机侧工作用信号接口27;以及用于识别热敏打印机1的工作模式的例如2个打印机侧模式识别用信号接口28。

单元侧连接端子24具有:用于与打印机侧工作用信号接口27连接而对使刀具单元2工作的信号进行授予与接受的例如6个单元侧工作用信号接口29;以及用于与打印机侧模式识别用信号接口28连接来识别热敏打印机1的工作模式的例如2个单元侧模式识别用信号接口30。

打印机侧工作用信号接口27以及单元侧工作用信号接口29之间的连接形态、以及打印机侧模式识别用信号接口28与单元侧模式识别用信号接口30之间的连接形态能够采用任意的结构。例如,能够采用卡合销与卡合孔的组合结构,或者采用基于磁力的拆装结构等。

经由单元电缆25以及单元侧连接端子24,将刀具单元2连接于热敏打印机1的打印机侧连接端子23,由此控制部7能够基于存储于工作模式存储器26的各工作模式的各规格数据来根据打印纸张3的种类对热敏打印机1的工作模式进行识别。

即,设置一个(一组)或者多个(多组)打印机侧模式识别用信号接口28以及单元侧模式识别用信号接口30。通过预先设定于模式识别用信号接口28、30的二进制代码,能够识别热敏打印机1的工作模式。

具体而言,经由单元电缆25以及单元侧连接端子24,作为刀具单元2将切断无衬纸标签的刀具单元或者将切断带衬纸标签的刀具单元与热敏打印机1的打印机侧连接端子23连接。此时,通过切断无衬纸标签的刀具单元与切断带衬纸标签的刀具单元对打印机侧连接端子23的打印机侧模式识别用信号接口28输送不同的二进制代码,从而热敏打印机1识别被连接的刀具单元2是切断无衬纸标签的刀具单元还是切断带衬纸标签的刀具单元。

控制部7基于识别结果,在连接了切断无衬纸标签的刀具单元时,将热敏打印机1的工作模式设定为无衬纸标签工作模式,在连接了切断带衬纸标签的刀具单元时,将热敏打印机1的工作模式设定为带衬纸标签工作模式。

刀具单元2的种类的识别也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进行,即:在打印机侧模式识别用信号接口28与单元侧模式识别用信号接口30之间的连接中,使卡合销与卡合孔的组合不同。接口28、30可以设置一个(一组)或多个(多组)。

在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打印机侧模式识别用信号接口28以及单元侧模式识别用信号接口30分别设置有两个。例如,作为热敏打印机1的工作模式,在基于模式识别用信号接口28、30的二进制代码为“10”的情况下识别为打印纸张3为带衬纸标签8的情况下的工作模式(带衬纸标签工作模式),为“11”的情况下识别为打印纸张3为无衬纸标签9的情况下的工作模式(无衬纸标签工作模式),如已叙述的那样,根据需要切换适于各个打印纸张3的打印速度、打印浓度、检测部5的位置检测用传感器的类型、以及通过刀具单元2切断的打印纸张3的待机位置(参照图3以及图4,且之后进行叙述)。

另外,在基于打印机侧模式识别用信号接口28以及单元侧模式识别用信号接口30的二进制代码为“00”、“01”的情况下,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对打印纸张3的种类及其他工作模式的识别。当然,若仅是以识别打印纸张3为带衬纸标签8或者无衬纸标签9为目的,则仅设置一个(一组)打印机侧模式识别用信号接口28以及单元侧模式识别用信号接口30即可。

此外,作为二进制代码的设定方法能够采用如下任意方法,即:机械式地“形成”、“未形成”打印机侧模式识别用信号接口28以及单元侧模式识别用信号接口30的上述卡合销或卡合孔、或者即使同时形成卡合销以及卡合孔但作为电信号设定“1”、“0”等方法。

另外,通过使打印机侧模式识别用信号接口28以及单元侧模式识别用信号接口30的个数为任意的多数,可以进一步增加能够识别的工作模式的数量。

刀具单元2具有固定刃31以及可动刃32,并能够在它们之间使打印完毕的打印纸张3通过,且以规定间距将打印纸张3切断。

另外,刀具单元2具有能够检测在打印部6打印完毕的打印纸张3被移送至刀具单元2的部位这一情况的纸张传感器33。纸张传感器33的类型能够采用透射式或反射式的任一类型。

在刀具单元2中,根据打印纸张3的种类,打印纸张3切断后的直至打印纸张3的下一次的打印开始为止的待机位置是不同的。

图3是依次示出打印纸张3为带衬纸标签8的情况下的打印纸张3的移送、打印以及切断的工作的俯视说明图。图3(1)示出在打印部6打印完毕的打印纸张3在刀具单元2被切断的状态。图3(2)示出压纸辊21反转,打印纸张3被向上游侧反向移送至打印部6的打印位置(热敏打印头20以及压纸辊21的部位),其前端部在打印部6处于打印待机的状态。图3(3)示出打印待机的打印纸张3开始打印的状态。图3(4)示出打印完毕的打印纸张3超过刀具单元2的切断位置而将打印纸张3的前端部移送至纸张传感器33的状态。

在打印纸张3为带衬纸标签8的情况下,即,在带衬纸标签工作模式的情况下,如上述那样,通过将切断后的无衬纸标签8的前端部反向移送至打印部6,能够开始下一次的打印。

对于带衬纸标签8而言,衬纸11位于其背面(参照图1的放大剖视图),因此即便其前端部以规定打印压被热敏打印头20以及压纸辊21夹持直至下一次的打印开始,打印以及移送开始时带衬纸标签8卷绕于压纸辊21的可能性减少。

另外,对自切断而经过规定时间后将打印纸张3(带衬纸标签8)移送至纸张传感器33的部位这一情况进行检测,由此能够对带衬纸标签8未卷绕于打印部6的压纸辊21这一情况进行检测,即能够对正常移送进行检测。

图4是依次示出打印纸张3为无衬纸标签9的情况下的打印纸张3的移送、打印以及切断的工作的俯视说明图。图4(1)与图3(1)相同,示出在打印部6打印完毕的打印纸张3在刀具单元2被切断的状态。图4(2)示出未将前端部以一个间距的量被切断后的打印纸张3向上游侧反向移送至打印部6的热敏打印头20位置,而在切断位置保持原样处于打印待机的状态。图4(3)示出从位于刀具单元2的切断位置的打印待机的状态在下一次的打印开始的时刻将打印纸张3(无衬纸标签9)向上游侧反向移送,使其前端部位于打印部6的状态。图4(4)与图3(4)同样,示出打印完毕的打印纸张3超越刀具单元2的切断位置而使打印纸张3的前端部移送至纸张传感器33的状态。

在打印纸张3为无衬纸标签9的情况下,即,在无衬纸标签工作模式的情况下,如上述那样,切断后未将无衬纸标签9的前端部反向移送至打印部6而在刀具单元2的部分待机,由此下一次的打印时使压纸辊21反转,从而能够避免无衬纸标签9向压纸辊21的贴付,并且能够开始打印。

对于无衬纸标签9而言,其背面没有衬纸11,粘着剂层12露出(参照图1的放大剖视图),因此若其前端部以规定打印压被热敏打印头20以及压纸辊21夹持直至下一次的打印开始,则在打印以及移送开始时存在无衬纸标签9卷绕于压纸辊21的可能性。

因此,热敏打印机1将在刀具单元2切断的状态保持原样使无衬纸标签9待机直至下一次的打印开始的时刻,伴随着下一次的打印开始,使压纸辊21反转。由此以将无衬纸标签9向上游侧进行一次反向移送后开始打印的方式进行移送控制。因此,能够减少无衬纸标签9卷绕于压纸辊21的可能性。

另外,优选无衬纸标签工作模式的情况下的打印速度比带衬纸标签工作模式的情况下的打印速度慢。这是因为,无衬纸标签9在热敏标签17的上层具有剥离剂层18,因此需要考虑到其厚度部分,可靠地通过热敏打印头20对热敏标签17施加热量。此外,也可以取代使打印速度变慢,而将打印浓度设定为较浓。

如上述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仅通过将刀具单元2连接于热敏打印机1的操作,便能够识别热敏打印机1的工作模式。因此,不用麻烦的操作从而能够提高操作性。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上述实施方式只不过示出本发明的应用例的一部分,不是将本发明的技术的范围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的结构的主旨。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4年8月5日在日本专利厅申请的特愿2014-159327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的内容根据参照写入本说明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