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折叠公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9910阅读:1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折叠公章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章,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折叠公章。



背景技术:

现有公章一般做成底部呈圆柱形,上面一个手柄,体积偏大,外形不扁平,携带不方便,而且,印章上的印泥容易污染携带者的衣物等,此外,印泥和印章需要各自携带。目前出现了折叠公章,但是,现有折叠公章的折叠机构极其复杂,部件多,操作复杂,易损坏,不易修复。因此,研发一种折叠机构简单,不易损坏的折叠公章,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折叠公章。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折叠公章,包括印模、压板、底盖和两侧手柄;两个手柄下端设有轴部,两个手柄上端内侧设有相互配合的定位凸点和定位凹孔,防止手柄摆动不稳;

所述印模背面两侧设有手柄折叠缺口槽,手柄折叠缺口槽内侧设有用于放置手柄轴部的轴部底槽,所述压板底面设有与手柄轴部相配合的轴部盖槽,压板通过螺丝锁定在印模上;

所述手柄外侧设有圆弧部,圆弧部设有定位弹珠组件;

所述底盖内设有外环凹槽和内环凹槽,内环凹槽处设有印泥毛毡。

所述手柄外侧设有指捏凹部,指捏凹部设有防滑凸起。

所述手柄上端设有挂绳孔。

所述定位弹珠组件包括弹珠外壳和弹珠,弹珠外壳内装有弹珠和顶出弹珠的弹簧,所述弹珠被限定在弹珠外壳开口内侧,露出球冠部分。

所述底盖的底面设有若干个防磨凸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不易损坏,容易修复,方便折叠和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手柄及定位弹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底盖的外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印模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展开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折叠收藏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述。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新型折叠公章,包括印模1、压板2、底盖3和两侧手柄4;两个手柄4下端设有轴部4-1,两个手柄4上端内侧设有相互配合的定位凸点4-2和定位凹孔4-3,防止手柄4摆动不稳;

所述印模1背面两侧设有手柄折叠缺口槽1-1,手柄折叠缺口槽1-1内侧设有用于放置手柄轴部4-1的轴部底槽1-2,所述压板2底面设有与手柄轴部4-1相配合的轴部盖槽2-1,压板2通过螺丝锁定在印模1上;

所述手柄4外侧设有圆弧部4-4,圆弧部4-4设有定位弹珠组件5;

所述底盖3内设有外环凹槽3-1和内环凹槽3-2,内环凹槽3-2处设有印泥毛毡(图中未示出)。

所述手柄4外侧设有指捏凹部4-5,指捏凹部4-5设有防滑凸起4-6。

所述手柄4上端设有挂绳孔4-7。

所述定位弹珠组件5包括弹珠外壳5-1和弹珠5-2,弹珠外壳5-1内装有一向外顶出弹珠5-2的弹簧(图中未示出)。

所述定位弹珠组件5包括弹珠外壳5-1和弹珠5-2,弹珠外壳5-1内装有弹珠5-2和顶出弹珠的弹簧(图中未示出),所述弹珠5-2被限定在弹珠外壳5-1开口内侧,露出球冠部分。

所述底盖3的底面设有若干个防磨凸点3-3。

如图5、图6所示,使用时,当要收起或携带时,将公章放入底盖内,再将两侧手柄4分开并往下压,安装在手柄4上的定位弹珠组件5,会越过底盖3的上边缘,卡在底盖3的外环凹槽3-1内,使公章和底盖成为一个扁平体,方便携带和收藏。

本实用新型的印章不但可以做成圆形,也可是椭圆形或方形或其它形状。当为非圆形时,外环圆弧凹槽便可用圆弧形凹孔(即球冠的一部分)代替,制造时更为方便。多少个弹珠对应多少个圆弧形凹孔,折叠时,弹珠卡入圆弧凹孔,起到定位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