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干胶印刷设备。
背景技术:
不干胶的使用十分广泛,能够普遍见于各种产品包装,用于标识产品的价格信息、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具有灵活性强的特点。很多企业或厂家都需要在不干胶上加印自身的标识,因此目前的做法一般是通过不干胶印刷设备对不干胶进行批量印刷,使其表面具有企业或厂家要求的标识,然后在具体使用时再通过不干胶打印机将文字或条形码等打印在不干胶纸上。
目前的不干胶设备普遍存在印刷完毕后墨迹还没完全干透就被卷起的现象,造成墨迹模糊、重影等问题,从而影响不干胶的印刷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不干胶印刷设备,通过设置多个热烘干装置进行多重烘干,并在每个热烘干装置的热出口下方均设置导向辊,可以保证印刷后的不干胶带一定全部经过所有的热烘干装置的热出口下方进行烘干,有效保证印刷后的不干胶带在墨迹完全固化干燥后才被收卷起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不干胶印刷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依次设置有放卷转动轴、印刷装置和收卷转动轴,所述放卷转动轴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机架,所述收卷转动轴的一端连接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固定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印刷装置包括印刷辊、压印辊和色模辊,所述印刷辊位于所述压印辊的上方并与所述压印辊接触,所述色模辊则位于所述印刷辊的上方并与所述印刷辊相接触;所述不干胶印刷设备还包括有若干热烘干装置,所有的热烘干装置均匀分布在印刷装置和收卷转动轴之间;所述热烘干装置包括外壳体、设于所述外壳体内部的电热丝和设于所述外壳体底部的热出口,每个热烘干装置的热出口下方均设有导向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放卷转动轴和印刷装置之间还设有一导向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1、通过设置多个热烘干装置进行多重烘干,有效保证印刷后的不干胶带在墨迹完全固化后才被收卷起来。
2、在每个热烘干装置的热出口下方均设置导向辊,可以保证印刷后的不干胶带必然全部经过所有的热烘干装置的热出口下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热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机架、转动电机和收卷转动轴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本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一种不干胶印刷设备,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依次设置有放卷转动轴2、印刷装置和收卷转动轴3,所述放卷转动轴2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机架1,所述收卷转动轴3的一端连接有转动电机4(具体连接于转动电机4的输出轴41);所述印刷装置包括印刷辊5、压印辊6和色模辊7,所述印刷辊5位于所述压印辊6的上方并与所述压印辊6接触,所述色模辊7则位于所述印刷辊5的上方并与所述印刷辊5相接触;另外,所述不干胶印刷设备还包括有若干热烘干装置8,所有的热烘干装置8均匀分布在印刷装置和收卷转动轴3之间;所述热烘干装置8包括外壳体81、设于所述外壳体81内部的电热丝82和设于所述外壳体81底部的热出口83,每个热烘干装置8的热出口83下方均设有导向辊9。所述热烘干装置8通过其外壳体81固定在机架1上。所有的导向辊9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放卷转动轴1和印刷装置之间还设有一导向辊10。所述导向辊10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
所述不干胶印刷设备的工作原理在于:将整卷的未印刷的不干胶带11的中央部位插入到放卷转动轴2上,将该未印刷的不干胶带11的一端绕过印刷装置和放卷转动轴之间的导向辊10,然后穿过所述印刷辊5和压印辊6之间,使不干胶带的待印刷面与印刷辊5接触,其后依次绕过每个热烘干装置8的热出口下方的导向辊9,最后绕在所述收卷转动轴3上。打开所有用电设备的电源开关(包括转动电机的电源开关和电热丝的电源开关)。转动电机4的输出轴41开始转动,并带动所述收卷转动轴3转动,此时收卷转动轴3开始对不干胶带进行收卷。收卷转动轴3收卷过程中对不干胶带产生拉力,该拉力带动放卷转动轴2上的整卷的未印刷的不干胶带转动,从而带动与之连接的放卷转动轴2转动。色模棍7将墨水传递至印刷辊5,未印刷的不干胶带经过印刷辊5和压印辊6之间时在印刷辊5和压印辊6的配合下完成对经过的待印刷的不干胶带进行印刷。
经过印刷辊5和压印辊6之间后,已经完成印刷的不干胶带在导向辊9的引导下,依次经过每个热烘干装置8底部的热出口83的下方进行多重烘干。热烘干装置8在通电后,电热丝82开始发热产生热量,经过热烘干装置8的热出口下方的不干胶带上的墨迹在电热丝82发出的热量的作用下固化,然后最后收卷在收卷转动轴3上,成为整卷的已印刷的不干胶带12。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以上的技术方案和构思,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该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