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面印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26063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一种表面印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线缆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牢固度表面印字装置。



背景技术:

缆的表面印字是线缆外观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晰的表面印字能够快速识别线缆的特性、原产地和其他信息,永久牢固的表面印字能够有效提高线缆线路施工、维护、维修等后续线路工程的效率,表面印字也是线缆出厂检验的重要项目,清晰和高质量的表面印字标识也是最终用户进行供应商管理的基础。因此,清晰、牢固的表面印字成了必须要攻克的难题。

目前,线缆制造厂通用的表面印字设备包括以下几种:

机械计米印字机采用印字轮方式进行表面印字,印字方式为压印,基本原理是热转印。通过安装在加热块上印字轮,将需要印制的内容在印字带上压印在线缆表面。装置结构简单,容易维护,环境要求低,但需要印字带作为介质,且印字带无法重复使用,浪费大,环保差,印字质量不容易保持一致,印字内容更换不快捷(印字内容需要更换时,需要重新更换印字轮),通用性差(小线径线缆不适用),字体牢固度较差,字迹容易磨损。

喷码机采用墨水喷印方式印字,印字方式为喷印,基本原理是通过墨滴加载电荷,通过高压偏转板使墨滴有序偏转喷射方向,从而构成字符。装置结构比较复杂,维护保养比较困难,需要使用大量溶剂作为喷印耗材,溶剂容易挥发,在喷印过程会造成空气污染,对于比较光滑线缆表面,印字牢固度低,容易擦除。设备通用性好。但设备使用环境要求比较高,故障率比较高,维修过程中会产生有害废弃物,造成二次污染。

激光印标机的基本原理是采用低功率激光在线缆表面烧灼,形成印字内容。装置结构比较复杂,对线缆表面材质有一定的要求,通用性差,印字过程中容易产生挥发性气体,造成空气污染,激光发生器对焦困难,不适合小线径、多字符的高速印标,字体牢固度良好,但由于利用激光烧灼显色,不同材料显色效果不同,会造成字迹清晰度不同。

印字轮的基本原理是油墨转印,通过印字轮凹刻的字符,吸附墨水,然后通过一定的压力将字符转印到线缆表面。装置结构简单,维护方便,但需要使用溶剂作为耗材,容易产生挥发性气体,造成空气污染,通用性差,印字内容更换不快捷(印字内容需要更换时,需要重新更换印字轮),字体牢固度良好,字迹清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本发明一种高牢固度表面印字装置,可以保证字体牢固度和清晰度的同时,制造过程中无有害废气排放,通用性强,维护方便快捷。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表面印字装置,其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墨水箱、驱动器、印字组件,所述印字组件包括若干印字单元和与所述印字单元配合的印字板,所述驱动器设置在所述墨水箱与印字组件之间,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印字单元上下动作完成印刷,所述印字板上设有若干小孔,若干所述小孔呈矩阵排列,若干所述印字单元的排列方式与所述小孔对应;

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印字单元上下动作,同一时间内不同所述印字单元上下动作,在所述印字板上的小孔矩阵内形成待印刷字符的点阵图,待印刷字符的点阵图通过所述印字单元在待印字线缆表面形成相同的点阵图,墨水显色后,在线缆表面形成字符标识。

进一步包括,所述印字单元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墨水缓存器,所述壳体中间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顶部与所述墨水缓存器连接,所述容置腔的底部为敞开口,所述容置腔内部设有印字杆,所述印字杆由电磁铁驱动其在所述容置腔中动作;

所述印字杆的内部为中空腔体,所述中空腔体为印字杆内部的油墨存储器,所述中空腔体的顶端与所述墨水缓存器贯通,所述中空腔体的底端为敞开口,在所述中空腔体中设有印字珠和第一止回弹簧,所述印字珠设置在近所述中空腔体敞开口端,所述第一止回弹簧设置在所述印字珠与所述墨水缓存器之间;

所述电磁铁通电后,所述电磁铁驱动所述印字杆向下运动,所述印字杆的自由端压入线缆表面,线缆表面的反作用力使所述印字珠向上运动,所述印字珠压缩所述第一止回弹簧,所述印字珠与所述印字杆的自由端之间形成间隙,印字杆内部油墨存储器中的油墨被所述印字珠压迫后从间隙中压出,进入所述印字杆在线缆表面形成的凹痕中,完成印字;

电磁铁失电后,所述印字杆向上运动,所述第一止回弹簧的弹力驱动所述印字珠向下运动,所述印字珠与所述印字杆的自由端之间形成的间隙闭合,停止出墨,所述印字杆在所述电磁铁失电后回复到原来位置。

进一步包括,还包括第一直线轴承和第二直线轴承,所述第一直线轴承和第二直线轴承分别设置在所述电磁铁的两端,所述第一直线轴承和第二直线轴承之间的距离为所述印字杆上下移动的行程距离。

进一步包括,所述电磁铁套设在所述印字杆外部,所述电磁铁与所述印字杆之间设有间隙。

进一步包括,所述中空腔体的顶端与所述墨水缓存器贯通连接处设有墨水注入口,所述墨水注入口中设有墨水注入阀,所述墨水注入阀设置在所述墨水缓存器中,所述墨水注入阀控制所述墨水注入口开关,所述墨水缓存器中的墨水通过所述墨水注入口向印字杆内部油墨存储器中补给墨水。

进一步包括,所述墨水缓存器的顶部设有连通器,所述连通器将所述墨水缓存器与墨水箱连接贯通,所述连通器与第二止回弹簧连接,所述第二止回弹簧上下动作控制所述连通器开关。

进一步包括,所述印字杆的自由端为尖端,所述印字珠设置在所述尖端处。

进一步包括,还包括过线轮,所述过线轮设置在所述印字组件的下方,所述过线轮用于输送待印字的线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印字装置用于线缆表面印字,通过使用机器来替换工人的工作,使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从而也减少了人力疲惫和取样受伤的弊端。对于检测效率和检测的准确性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降低了取样难度。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印字装置的上视图;

图3是本发明印字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印字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架,2-墨水箱,3-驱动器,4-印字组件,5-过线轮,6-线缆,7-设备连接电缆,41-印字板,42-小孔,40-印字组件,401-壳体,402-墨水缓存器,403-容置腔,404-连通器,405-墨水注入口,406-墨水注入阀,407-第二止回弹簧,408-印字杆,409-尖端,410-中空腔体,411-印字珠,412-第一止回弹簧,413-第一直线轴承,414-第二直线轴承,415-电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参照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表面印字装置,其包括机架1,设置在上述机架1上的墨水箱2、驱动器3、印字组件4,以及与印字装置配合的过线轮5,过线轮5设置在印字组件4的下发,上述过线轮5用于输送待印字的线缆6。

如图3-4所示,上述印字组件4包括若干印字单元40和与上述印字单元40配合的印字板41,上述驱动器3设置在上述墨水箱2与印字组件4之间,上述驱动器3驱动上述印字单元40上下动作完成印刷,上述印字板41上设有若干小孔42,若干上述小孔42呈矩阵排列,若干上述印字单元40的排列方式与上述小孔42对应。

上述驱动器3驱动上述印字单元40上下动作,同一时间内不同上述印字单元40上下动作,在上述印字板41上的小孔42矩阵内形成待印刷字符的点阵图,待印刷字符的点阵图通过上述印字单元在待印字线缆表面形成相同的点阵图,墨水显色后,在线缆表面形成字符标识。

具体的,如图4所示,上述印字单元40包括壳体401,上述壳体401的顶部设有墨水缓存器402,上述墨水缓存器402的顶部设有连通器404,上述连通器404将上述墨水缓存器402与墨水箱2连接贯通,上述连通器404与第二止回弹簧407连接,上述第二止回弹簧407上下动作控制上述连通器404开关。通过连通器404开关来完成向墨水缓存器402冲补充墨水。

上述壳体401中间设有容置腔403,上述容置腔403的顶部与上述墨水缓存器402连接,上述容置腔403的底部为敞开口,上述容置腔403内部设有印字杆408,上述印字杆408由电磁铁415驱动其在上述容置腔403中动作。

上述印字杆408的内部为中空腔体410,上述中空腔体410为印字杆内部的油墨存储器,上述中空腔体410的顶端与上述墨水缓存器402贯通,上述中空腔体410的顶端与上述墨水缓存器贯402通连接处设有墨水注入口405,上述墨水注入口405中设有墨水注入阀406,上述墨水注入阀406设置在上述墨水缓存器402中,上述墨水注入阀406控制上述墨水注入口405开关,上述墨水缓存器402中的墨水通过上述墨水注入口405向印字杆内部油墨存储器中补给墨水。

上述中空腔体410的底端为敞开口,在上述中空腔体410中设有印字珠411和第一止回弹簧412,上述印字珠411设置在近上述中空腔体410敞开口端,上述第一止回弹簧412设置在上述印字珠411与上述墨水缓存器402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印刷,上述印字杆408的自由端为尖端409,上述印字珠411设置在上述尖端409处。

电磁铁415通电产生电磁场是驱动上述印字杆408上下运动的动力,上述电磁铁415套设在上述印字杆408外部,上述电磁铁415与上述印字杆408之间设有间隙。

还设置了第一直线轴承413和第二直线轴承414来限制印字杆408的行程,上述第一直线轴承413和第二直线轴承414分别设置在上述电磁铁415的两端,上述第一直线轴承416和第二直线轴承414之间的距离为上述印字杆408上下移动的行程距离。

上述印字组件4的工作原理:

当控制器发送信号,使电磁铁415通电,电磁铁415驱动印字杆408往下运动,印字杆408的尖端409通过电磁铁415作用,尖端409压入线缆表面,由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原理,在进入线缆6表面后,线缆6与印字珠411接触,线缆6的反作用力使印字珠411往上运动,印字珠411和印字杆408尖端409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隙,印字杆408内的中空腔体410(印字杆内部油墨存储器),印字杆内部油墨存储器中的油墨由于被印字珠411压迫后,从空隙内压出,进入被印字杆408尖在线缆6表面压出的凹痕内,印字完成;电磁铁415失电,印字杆408往上运动,印字珠411在第一回弹簧412作用下,向下运动,原先和印字杆408形成的空隙封闭,印字杆408通过第一直线轴承413和第二直线轴承414的作用,往上运动,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完成一次印字后,墨水注入阀406工作,墨水注入口405被打开,将墨水缓存器401内墨水注入印字杆408内部油墨存储器中,补足印字杆408中空腔体410内部的墨水。墨水补给完成后,第二止回弹簧407往下运动,打开连通器404,将墨水箱2内的墨水注入墨水缓存器402中,完成墨水缓存器402的墨水补给动作。

本实施例中的印字装置的工作流程:

将需要表面印字的内容通过计算机输入后,通过设备连接电缆输送到控制器,控制器主要控制印字单元的电磁铁的上下动作,从而驱动印字杆的上下动作,通过在同一时间内不同印字单元的上下动作,在印字单元矩阵内形成字符的点阵图,点阵图通过印字杆尖在需要印字线缆表面形成的相同的点阵图,通过墨水显色后,在线缆表面形成字符标识。

印字装置用于线缆表面印字,通过使用机器来替换工人的工作,使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从而也减少了人力疲惫和取样受伤的弊端。对于检测效率和检测的准确性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降低了取样难度。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