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机电子追印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42874发布日期:2018-10-23 22:35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印刷设备领域,具体涉及的是印刷机电子追印系统。



背景技术:

印刷机是一种把着墨面压在媒体面(如纸和布料)的机械装置,以此来成像。最早由德国人古腾堡于1440年发明。现代印刷机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输纸(包括折叠)等机构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先将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装在印刷机上,然后由人工或印刷机把墨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间接地转印到纸或其他承印物(如纺织品、金属板、塑胶、皮革、木板、玻璃和陶瓷)上,从而复制出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印刷机的发明和发展,对于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现有技术的印刷机为达到鲜艳、逼真的效果,多采用多着墨辊分段着墨的方式使承印物达到最佳的印刷效果,着墨辊数量越多,印刷成品效果越好,我国目前可以制造的印刷机基本为4-8根着墨辊,更多着墨辊的印刷机基本都靠进口,而进口印刷机的价格极其昂贵,而且维修保养也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数量少着墨辊印刷效果不好,多着墨辊价格过高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使较少着墨辊的印刷机达到较多着墨辊印刷效果的印刷机电子追印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印刷机电子追印系统,包括给纸机组、胶印机组、加工和折页机组、主控制站、光电传感器、张力控制器,所述给纸机组包括伺服电机、传送皮带,伺服电机数量为两个,平行排列,传送皮带套接在伺服电机外侧,胶印机组包括步进电机、着水辊、着墨辊、胶版滚筒,所述步进电机位于传送皮带下部,胶版滚筒位于传送皮带上部并与步进电机相对应,着水辊位于胶版滚筒上方一侧,着墨辊位于胶版滚筒上方另一侧,光电传感器位于胶版滚筒侧方,张力控制器包括齿滚轮、齿距微调器,所述齿距微调器为条形体,中间带有横向凸条,位于传送皮带后端下部,齿滚轮数量为两个,一个位于传送皮带前端下部,一个位于传送皮带后端下部。

所述着水辊包括着水辊轴、着水辊轮、水绒层,着水辊轮为横置筒状体结构,着水辊轴为横向穿过着水辊轮轴心的柱状体,水绒层位于着水辊轮外侧。

所述着墨辊包括着墨辊轴、着墨辊轮、胶套层,着墨辊轮为横置筒状体结构,着墨辊轴为横向穿过着水辊轮轴心的柱状体,胶套层位于着墨辊轮外侧。

所述水绒层为脱脂水绒布。

所述胶套层为20mm厚的橡胶复合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在使用时先由给纸机组给纸进行一次印刷,在由加工和折页机组收到一次印刷成型的纸张后,再次进入给纸机组,在进纸过程中,光电传感器记录下因第一次印刷使纸张着水着墨造成的膨胀拉伸系数,传导回主控制站,主控制站根据膨胀拉伸系数控制张力控制器上的齿距微调器进行拉伸,使第二次印刷的纸张上的墨痕与第一次印刷时重合,达到以少量着墨辊印刷出多着墨辊印刷的鲜艳逼真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印刷机电子追印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印刷机电子追印系统着水辊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印刷机电子追印系统着墨辊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请参阅图1-2所示的本发明印刷机电子追印系统的实施例。

实施例:

印刷机电子追印系统,包括给纸机组1、胶印机组2、加工和折页机组3、主控制站4、光电传感器5、张力控制器6,所述给纸机组包括伺服电机7、传送皮带8,伺服电机数量为两个,平行排列,传送皮带套接在伺服电机外侧,胶印机组包括步进电机9、着水辊10、着墨辊11、胶版滚筒12,所述步进电机位于传送皮带下部,胶版滚筒位于传送皮带上部并与步进电机相对应,着水辊位于胶版滚筒上方一侧,着墨辊位于胶版滚筒上方另一侧,光电传感器位于胶版滚筒侧方,张力控制器包括齿滚轮13、齿距微调器14,所述齿距微调器为条形体,中间带有横向凸条,位于传送皮带后端下部,齿滚轮数量为两个,一个位于传送皮带前端下部,一个位于传送皮带后端下部。

所述着水辊包括着水辊轴15、着水辊轮16、水绒层17,着水辊轮为横置筒状体结构,着水辊轴为横向穿过着水辊轮轴心的柱状体,水绒层位于着水辊轮外侧。

所述着墨辊包括着墨辊轴18、着墨辊轮19、胶套层20,着墨辊轮为横置筒状体结构,着墨辊轴为横向穿过着水辊轮轴心的柱状体,胶套层位于着墨辊轮外侧。

所述水绒层为脱脂水绒布。

所述胶套层为20mm厚的橡胶复合材料。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