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工件回转支撑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39131发布日期:2019-07-10 10:54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工件回转支撑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工件回转支撑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随着工件各加工工序的结束,一般会根据需要在其表面进行铭牌打印,或者打印装饰用的图案。现有技术中,上述打印操作一般采用气动的打标机来完成。打标机的气动点刻端头在控制器和位置调节装置的作用下进行程控地走位,在工件表面完成预设内容的打印。对于工件的打印面为平面的情况来说,工件只需保持固定在位置即可。而对于打印面是曲面的情况来说,上述打印过程则稍显复杂。打标机的气动点刻端头在其自有平面内进行位置调节,工件必须将当前需要加工的位置转动至正对气动点刻端头的位置,因此一种结构合理的回转支撑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调节便捷的用于工件回转支撑的装置。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工件回转支撑的装置包括由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支撑的工作台,在所述工作台上安装有导轨,在所述导轨上设有移动基座;还包括与所述导轨平行设置、外端设有手轮的丝杠,在丝杠上设有丝母,丝母与移动基座固定连接;在所述移动基座的顶部设有减速箱及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轴连接至所述减速箱的输入端,所述减速箱的输出轴为竖直的支撑转轴,在所述支撑转轴的顶部设有转盘,在所述转盘上沿周向设有多个通孔,在每个通孔内均设有下压组件;所述下压组件包括插设于所述通孔内的螺纹杆,在该螺纹杆的顶部固接有压板、底部设有螺母,在所述螺母与转盘之间的螺纹杆部分还设有弹簧。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了上述设计,本发明结构简单。工件通过压紧装置固定于支撑盘的中央,通过摇动手轮控制移动基座的横向位置,调节便捷。电机与控制器连接,接收控制指令,通过正转和反转调节工件表面当前的位置,辅助加工效果好。

优选地:在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的中部之间设有加强横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立柱;2、导轨;3、电机;4、支撑转轴;5、下压组件;6、转盘;7、减速箱;8、移动基座;9、加强横梁;10、工作台;11、丝杠;12、轴座;13、手轮;14、第二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见图1,本发明的用于工件回转支撑的装置包括支架包括由第一立柱1和第二立柱14支撑的工作台10,在第一立柱1与第二立柱10的中部之间设有加强横梁9。

在工作台10上安装有导轨2,在导轨2上设有移动基座8。

还包括与导轨2平行设置、外端设有手轮的丝杠13,在丝杠13上设有丝母,丝母与移动基座8固定连接。

在移动基座8的顶部设有减速箱7及电机3,电机3的电机轴连接至减速箱7的输入端,减速箱7的输出轴为竖直的支撑转轴4,在支撑转轴4的顶部设有转盘6,在转盘6上沿周向设有多个通孔,在每个通孔内均设有下压组件5。

下压组件5包括插设于所述通孔内的螺纹杆,在该螺纹杆的顶部固接有压板、底部设有螺母,在螺母与转盘6之间的螺纹杆部分还设有弹簧。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工件回转支撑的装置。包括由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支撑的工作台,在所述工作台上安装有导轨,在所述导轨上设有移动基座;还包括与所述导轨平行设置、外端设有手轮的丝杠,在丝杠上设有丝母,丝母与移动基座固定连接;在所述移动基座的顶部设有减速箱及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轴连接至所述减速箱的输入端,所述减速箱的输出轴为竖直的支撑转轴,在所述支撑转轴的顶部设有转盘,在所述转盘上沿周向设有多个通孔,在每个通孔内均设有下压组件;所述下压组件包括插设于所述通孔内的螺纹杆,在该螺纹杆的顶部固接有压板、底部设有螺母,在所述螺母与转盘之间的螺纹杆部分还设有弹簧。

技术研发人员:刘娅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越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31
技术公布日:2019.07.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