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网制网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7190阅读:6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网制网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花机械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圆网制网机。



背景技术:

圆网制网机是利用计算机控制技术与喷墨打印原理,通过打印喷头将数字图像以模拟液滴的形式直接打印在已上好感光胶的圆网上,并通过曝光、冲洗来制造网板的设备。

目前,公告号为CN20570567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圆网制网机,它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控制台,控制台内设置有驱动轴,由于圆网是金属制造的圆形薄壁长筒状的物件,所以在圆网的两端均设置有闷头,闷头与圆网的两端端部嵌设配合,其中一个闷头固定在驱动轴上,另一个闷头固定在尾架上,尾架可以沿着设置在机架上的导轨移动,在导轨上还设置有移动扫描器,移动扫描器与控制台之间连接有传输线,移动扫描器可沿着轨道方向来回往复移动,尾架通过扳手直接锁定在轨道上。

这种圆网制网机可以通过在导轨上移动调整尾架的位置来固定不同长度的圆网,但是移动扫描器只能在导轨上沿着圆网的长度方向移动,而圆网有多种直径不同的规格,当需要制网的圆网直径较大时,移动扫描器的打印喷头被遮挡,制网效果变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圆网制网机,通过设置第二导轨和定位条,达到了移动扫描器的打印喷头与圆网之间的距离可以进行调节,打印喷头不容易被遮挡,制网效果更好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圆网制网机,包括机架、第一导轨、移动扫描器以及用于固定圆网的控制台和尾架,所述控制台和所述第一导轨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尾架沿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移动扫描器位于所述控制台和尾架之间,还包括底座和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二导轨,所述移动扫描器沿所述机架的宽度方向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导轨上,所述底座沿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导轨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移动尾架将圆网固定在控制台和尾架之间,沿着第二导轨调节移动扫描器的打印喷头与圆网之间的距离,当需要制网的圆网直径较大时,移动扫描器的打印喷头向远离圆网的一侧移动,移动扫描器通过定位螺栓固定连接在底座上,移动扫描器相对于底座不再发生移动,制网过程中打印喷头与圆网之间的距离不发生变化,打印喷头不容易被遮挡,制网效果得到改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定位条,所述定位条上开有用于固定所述定位螺栓的定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定位条上根据常用圆网的直径开设定位孔,相对于直接将定位螺栓固定在底座上,定位孔的设置使固定效果更好,制网更稳定,且使用常用圆网时,可将定位螺栓直接固定在对应的定位孔中,省去了多次重复调整的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开有条形孔,所述定位条通过紧固螺栓和螺母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紧固螺栓依次穿过所述定位条和条形孔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条可以在条形孔中相对移动从而调整定位条相对于底座的位置,并通过紧固螺栓和螺母将定位条固定在底座上,当设备使用较长时间后,各部件之间的位置难免发生偏移,条形孔的设置方便对定位条的位置进行校准和调整,而且当临时需要对不常用的规格的圆网进行制网时,可以通过条形孔临时调整定位条的位置,而不需要重新制作不同规格定位条,更省时和省力,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条上刻有刻度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记录定位螺栓在定位条上的位置,方便再次使用该规格圆网进行制网时能更快调整好移动扫描器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限位块,若干个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二导轨自身长度方向的两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扫描器在第二导轨上滑动到两端时会抵触限位块,移动扫描器的滑动范围受到了限制,降低移动扫描器从第二导轨上滑落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罩设在所述移动扫描器上的机罩,所述机罩上设置有供打印喷头进出的喷头开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机对移动扫描器起到一定保护和防尘作用,减少外界对移动扫描仪的损坏以及灰尘对移动扫描仪打印效果的影响,降低机器的维修频率,提高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第一导轨、第二导轨、定位条和底座的设置,制网机适用于各种不同规格的圆网,而条形孔的设置,除了方便校准以外,当临时需要对不同于常用规格的圆网进行制网时,可以通过条形孔临时调整定位条的位置,而不需要重新制作不同规格定位条,使圆网制网机的使用更方便,同时制网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圆网制网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底座、定位条和第二导轨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5为底座、第二导轨和条形孔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架;2、控制台;21、驱动轴;3、尾架;31、连接部;4、移动扫描器;41、打印喷头;5、底座;6、机罩;11、第一导轨;12、平台;13、空腔;51、第二导轨;53、定位条;531、定位孔;532、刻度条;54、定位螺栓;55、限位块;56、条形孔;57、定位块;58、紧固螺栓;61、喷头开口;62、排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参照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圆网制网机,包括机架1和控制台2,控制台2固定在机架1上且控制台2内转动连接有驱动轴21,驱动轴21绕着自身轴心旋转,机架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导轨11,第一导轨11包括两条相互平行且都平行于机架1长边的轨道,第一导轨11正上方设置有与机架1上表面平行的长方体的平台12,平台12的一端固定在控制台2上,另一端固定在机架1远离控制台2的一端,平台12与第一导轨11之间形成一个空腔13。

机架1远离控制台2的一端设置有尾架3,尾架3通过一个套设在平台12上的连接部31滑动连接在第一导轨11上,连接部31的下端沿第一导轨11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在第一导轨11上,尾架3沿着平台12在机架1的长度方向上移动,圆网两端分别固定在驱动轴21和尾架3上,尾架3通过扳手(图中未标出)锁定在第一导轨11上。

第一导轨11上滑动连接一个底座5,底座5套设在平台12上且位于控制台2和尾架3之间,如图3所示,底座5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导轨51,移动扫描器4滑动连接在第二导轨51上,第二导轨51包括两条垂直于第一导轨11的轨道。底座5上固定有两个圆台状的限位块55,两个限位块55分别位于第二导轨51右侧的轨道的前后两端。移动扫描器4上罩设有机罩6,机罩6固定连接在底座5上,机罩6靠近圆网的一侧开有供打印喷头41进出的圆形的喷头开口61,机罩6靠近尾架3的右侧壁上开有排气口62。

如图5所示,底座5上开有条形孔56,条形孔56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二导轨51,如图3和图4所示,定位条53通过紧固螺栓58和螺母固定在底座5上,紧固螺栓58依次穿过定位条53和条形孔56(参考图5),与下方的螺母螺纹连接,定位条53位于第二导轨51的两条轨道之间且平行于第二导轨51,定位条53上开有四个定位孔531,四个定位孔531均为螺纹孔,定位条53上表面刻有刻度条532,定位条53上方的移动扫描器4上固定连接有定位块57,定位块57上开有圆形孔,定位螺栓54自上而下穿过定位块57的圆形孔旋入定位孔531中,移动扫描器4被固定在底座5上,在机架1宽度方向上不再移动。

综上所述,拧开定位螺栓54,将移动扫描器4滑动到远离圆网的一端,将定位螺栓54旋入定位孔531中,将移动扫描器4固定在底座5上,防止圆网装卸过程中损坏打印喷头41,将圆网两端分别固定在驱动轴21和尾架3上,将尾架3的扳手(图中未标出)扳下,锁定在第一导轨11上。然后旋开定位螺栓54调整打印喷头41与圆网之间的距离,将定位螺栓54固定在定位孔531中使移动扫描器4固定在底座5上,进行制网。

制网结束后,拧开定位螺栓54,将移动扫描器4滑动到远离圆网的一端,将定位螺栓54旋入定位孔531中,将移动扫描器4固定在底座5上,扳开扳手(图中未标出)滑动尾架3将圆网取下即可。通过第二导轨51和定位条53的设置,移动扫描器4可以在机架1的宽度方向上移动,即使圆网的直径较大也不容易遮挡移动扫描器4的打印喷头41,制网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