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打印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38286发布日期:2018-06-19 21:06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喷墨打印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墨打印领域,具体说涉及可以联网打印的喷墨打印系统。



背景技术:

喷墨打印技术是通过将墨滴喷射到打印介质上以形成图像或文字的技术。目前的喷墨设备上设置主板和头板,主板用于控制打印介质和打印头在X轴和Y轴方向的运动,头板用于控制打印头按需喷墨,喷墨设备通过USB和PC通讯。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有USB通讯的固有缺点,包括,通讯距离短,通常不超过3米;对电磁环境要求高,容易受干扰;能端到端,只能一台PC控制一台喷墨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联网打印的喷墨打印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喷墨打印系统包括喷墨设备和计算终端,在喷墨设备上内嵌一转换板,喷墨设备与计算终端之间通过转换板连接,转换板的一端与喷墨设备连接,转换板的另一端与计算终端通讯连接。

上述的喷墨打印系统中,所述转换板包括TCP/IP模块、协议翻译模块和USB模块,在转换板上,TCP/IP模块收到数据后,把数据给协议翻译模块,协议翻译模块解析数据头,把相应的信息给USB模块,USB模块把数据用相应的EP端发送给喷墨设备。

上述的喷墨打印系统中,所述喷墨设备通过USB传输线与转换板的USB模块连接,所述转接板的TCP/IP模块通过网络与计算终端连接。

上述的喷墨打印系统中,所述转接板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与计算终端通讯连接。

上述的喷墨打印系统中,在喷墨设备到计算终端的数据传输过程中,在转换板上,USB模块接收到数据后,把数据和EP端信息给协议翻译模块,协议翻译模块生成数据头,把数据头和数据打包在一起发送给TCP/IP模块,TCP/IP模块把数据用网络发送到计算终端上,在计算终端,USB协议到网络协议的转换层把数据解包,把数据返回到正确的接收端。

上述的喷墨打印系统中,所述USB模块接收到的数据包括喷墨设备状态和PC端命令的反馈信息。

上述的喷墨打印系统中,在计算终端到喷墨设备的传输过程中,在计算终端,USB协议到网络协议的转换层会把USB数据加上EP端配置打包在一起,作为网络传输的内容。

上述的喷墨打印系统中,所述网络传输的内容包含数据头和USB数据,数据头包括EP端口,USB数据的长度;如果是EP0,还包括EP0命令字内容。

上述的喷墨打印系统中,所述计算终端为计算机、带计算功能的通讯设备、带计算功能的移动设备。

上述的喷墨打印系统中,所述喷墨设备的数量大于1。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喷墨打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列的喷墨打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喷墨打印系统包括喷墨设备和计算终端,在喷墨设备上内嵌一转换板,喷墨设备与计算终端之间通过转换板连接,转换板的一端与喷墨设备连接,转换板的另一端与计算终端通讯连接。转换板包括TCP/IP模块、协议翻译模块和USB模块,在转换板上,TCP/IP模块收到数据后,把数据给协议翻译模块,协议翻译模块解析数据头,把相应的信息给USB模块,USB模块把数据用相应的EP端发送给喷墨设备。

上述的喷墨打印系统中,所述喷墨设备通过USB传输线与转换板的USB模块连接,所述转接板的TCP/IP模块通过网络与计算终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转接板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与计算终端通讯连接。在喷墨设备到计算终端的数据传输过程中,在转换板上,USB模块接收到数据后,把数据和EP端信息给协议翻译模块,协议翻译模块生成数据头,把数据头和数据打包在一起发送给TCP/IP模块,TCP/IP模块把数据用网络发送到计算终端上,在计算终端,USB协议到网络协议的转换层把数据解包,把数据返回到正确的接收端。USB模块接收到的数据包括喷墨设备状态和PC端命令的反馈信息。

在计算终端到喷墨设备的传输过程中,在计算终端,USB协议到网络协议的转换层会把USB数据加上EP端配置打包在一起,作为网络传输的内容。网络传输的内容包含数据头和USB数据,数据头包括EP端口,USB数据的长度;如果是EP0,还包括EP0命令字内容。本实用新型的计算终端为计算机、带计算功能的通讯设备、带计算功能的移动设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