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智能印章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58764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物联网智能印章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联网智能印章系统。



背景技术:

印章一般用于签署重要文件,因此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市面上应用的印章一般都只具有盖章功能,任何人只要持有印章就可以进行盖印,且无法追溯印章的历史盖印信息,因此,盖印人的利益无法保证。

现有技术中,提出一种印章系统,为印章分配唯一的标识,当盖印人进行盖印操作时,控制模块将包含标识的印章使用请求发送至印章管理服务器;印章管理服务器将印章使用请求分发给至少一个印章授权客户端;印章管理服务器从至少一个印章授权客户端处获取授权指令并将授权指令发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将印章解锁;控制模块记录印章的盖章次数并将记录的盖章次数关联至印章的标识上。

但是,上述方法只能够记录印章的盖印次数,但是对印章具体盖印信息,如盖印地址、盖印时间、盖印人信息等无法进行记录,因此具有一定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物联网智能印章系统,用于对印章的历史盖印信息进行记录,从而能够防止印章被不法分子盗取而给盖印人造成的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物联网智能印章系统,包括:印章和服务器,所述印章包括无线通信部件、定位模块、计时部件、处理器、盖印操作检测部件;其中,所述无线通信部件、所述定位模块、所述计时部件以及所述盖印操作检测部件分别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盖印操作检测部件用于检测盖印操作是否完成;当盖印操作完成时,所述定位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印章所处地点的定位信息;所述计时部件用于记录盖印操作完成时的时间信息;所述无线通信部件用于将所述定位信息和所述时间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所述服务器用于对所述定位信息和所述时间信息进行存储;所述定位模块和所述计时部件分别与所述无线通信部件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印章还包括指纹检测部件;所述指纹检测部件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指纹检测部件用于检测盖印操作人的指纹信息;所述无线通信部件还用于将所述盖印操作人的指纹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进一步地,所述印章还包括拍摄设备;所述拍摄设备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拍摄设备用于采集检测盖印操作人的图像信息;所述无线通信部件还用于将所述盖印操作人的图像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进一步的,所述印章还包括音频采集模块;所述音频采集模块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音频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盖印操作人盖印时的音频信息;所述无线通信部件还用于将所述盖印操作人的音频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进一步地,所述盖印操作检测部件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盖印操作人对所述印章按压的压力信息;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压力信息确定所述盖印操作人是否完成了盖印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盖印操作检测部件包括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用于监测所述印章的行程信息;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印章的行程信息确定所述印章是否完成了盖印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印章还包括:锁定部件,所述锁定部件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锁定部件用于锁定所述印章的印章主体。

进一步地,所述锁定部件包括锁销与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分别与所述处理器和所述锁销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锁定部件包括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分别与所述处理器和所述锁销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物联网智能印章系统,还包括: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用于识别所述印章上的标识信息,并根据所述标识信息从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印章所属用户的用户信息,所述用户信息至少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照片、指纹、联系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设备还用于根据所述印章所属用户的用户信息,验证所述盖印操作人的合法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物联网智能印章系统,通过设置有定位模块、计时部件,从而能够对盖印时间、地点进行记录,通过设置有无线通信部件,从而能够与服务器进行通信,将印章的历史盖印记录进行存储,能够防止印章被不法分子盗取而给盖印人造成的损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智能印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智能印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智能印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印章; 2-服务器;

3-处理器; 4-无线通信部件;

5-锁定部件; 6-拍摄设备;

7-定位模块; 8-盖印操作检测部件;

9-计时部件; 10-指纹检测部件;

11-锁销; 12-音频采集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方便说明,放大或者缩小了不同层和区域的尺寸,所以图中所示大小和比例并不一定代表实际尺寸,也不反映尺寸的比例关系。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智能印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智能印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智能印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物联网智能印章系统,包括:印章1和服务器2,所述印章1包括无线通信部件4、定位模块7、计时部件9、处理器3、盖印操作检测部件8;其中,所述无线通信部件4、所述定位模块7、所述计时部件9以及所述盖印操作检测部件8分别与处理器3电连接;所述盖印操作检测部件8用于检测盖印操作是否完成;当盖印操作完成时,所述定位模块7用于检测所述印章所处地点的定位信息;所述计时部件9用于记录盖印操作完成时的时间信息;所述无线通信部件4用于将所述定位信息和所述时间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2;所述服务器2用于对所述定位信息和所述时间信息进行存储;所述定位模块7和所述计时部件9分别与所述无线通信部件4电连接。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物联网智能印章系统包括印章和服务器2,印章1上设置有无线通信部件4,具体的,无线通信部件4可以为NB-IOT(窄带物联网通讯),也可以但不限于蓝牙模块、2G模块,3G模块、4G模块、5G模块、NFC模块等。因此,印章可以通过无线通信部件4直接与服务器2进行通信,例如印章通过无线通信部件4向服务器2发送盖印请求,印章通过无线通信部件4接收服务器2发送的盖印指示等。通过在印章上设置无线通信部件4,使印章1与服务器2直接进行通信,印章1与服务器2之前的信息交互无需经过第三方转发,因此能够避免不法分子经第三方获取盖印信息或修改盖印权限等不法操作,从而能够提高印章的安全性,进而能够防止盖印人的利益受损失。

此外,印章1上还设置有定位模块7、计时部件9、处理器3、盖印操作检测部件8,无线通信部件4、定位模块7、计时部件9以及盖印操作检测部件8分别与处理器3电连接,其中,盖印操作检测部件8用于监测盖印操作是否完成,定位模块7用于监测盖印操作完成时印章所处的地点,具体的,定位模块7可以但不限于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计时部件9用于监测盖印操作完成时的时间,计时部件9可以为任何能够实现此功能的装置,本发明在此不作限制。定位模块7和计时部件9分别与无线通信部件4电连接,因此,无线通信部件4可将盖印信息发送至服务器2进行保存,以便后续因为盖印操作而引起纠纷时调用,其中,盖印信息包括盖印时间、盖印地点。

举例来说,盖印人甲与2017年9月11日星期一在A处通过盖印的方式签收了一件快递,定位模块7定位到盖印人甲的位置,计时部件9记录盖印完成时的时间,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本次盖印信息发送至服务器2进行存储。但是后续由于某种原因,快递所有人声称没有收到快递,此时,则可以通过服务器2中存储的盖印记录确认该快递已被盖印人甲签收,因此,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印章所属用户若发现自己的印章丢失,则可以在售后点等官方服务机制上报挂失信息,则挂失阶段,印章1所有的盖印操作都与印章所属用户无关,从而进一步的保证了印章所属用户的利益不受损失。

本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智能印章系统,通过在印章1上设置盖印操作检测部件8、无线通信部件4、定位模块7、计时部件9,从而能够实时检测盖印操作是否完成,并且能够在盖印完成的情况下记录印章的盖印信息并发送至服务器2进行存储,从而能够完整的记录印章的全部盖印信息,以便后续调用。

进一步的,所述印章1还包括指纹检测部件10;所述指纹检测部件10与所述处理器3电连接;所述指纹检测部件10用于检测盖印操作人的指纹信息;所述无线通信部件4还用于将所述盖印操作人的指纹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2。

具体地,印章1上还设置有指纹检测部件10,该指纹检测部件10与处理器3电连接,用于检测盖印操作人的指纹信息,无线通信部件4还用于将盖印操作人的指纹信息发送给服务器2。实际应用中,盖印操作人想要进行盖印操作时,需将预设的手指放置在指纹检测部件10上,指纹检测部件10读取盖印操作人的指纹信息,并通过无线通信部件4发送至服务器2,服务器2将接收到的指纹信息与历史存储的印章所属用户标准指纹信息进行对比,若一致,则认为该盖印人身份合法,进而可以判定本次盖印操作合法,并授权盖印对盖印信息进行记录,若不一致,则认为该盖印人身份不合法,进而可以判定本次盖印操作可能不合法,则服务器2不对本次盖印请求进行授权。

本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智能印章系统,通过在印章1上设置指纹检测部件10,获取盖印操作人的指纹信息并发送至服务器2进行比对,从而能够保证印章被非印章所有人以外的人员盗取进行盖印,进而能够保证印章所属用户的利益不受损失。

进一步的,所述印章1还包括拍摄设备6;所述拍摄设备6与所述处理器3电连接;所述拍摄设备6用于采集检测盖印操作人的图像信息;所述无线通信部件4还用于将所述盖印操作人的图像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2。

具体的,印章1上还设置有拍摄设备6,该拍摄设备6与处理器3电连接,用于拍摄盖印操作人的影像,无线通信部件4用于将该设备拍摄的盖印操作人图像发送至服务器2,服务器2对该图像作为盖印记录进行存储,以便后续调用。实际应用中,当盖印操作检测部件8检测到当前完成盖印,则拍摄设备6立即对当前盖印操作人进行拍照获取影像信息,并通过无线通信部件4发送至服务器2作为盖印信息进行存储。

承接上例来说,盖印人甲与2017年9月11日星期一在A处通过盖印的方式签收了一件快递,印章上的拍摄设备6对盖印人甲的影像信息进行采集,并通过无线通信部件4发送至服务器2进行存储。事后,快递所有人声称没有收到快递,则可以调取服务器2中的盖印记录进行查看,发现盖印人甲的影像信息,可以判定盖印人甲盗取印章进行盖印,从而可以找回快递,并且也可知晓印章曾被盗取,进而印章所有人可以对印章实施更为严密的保护措施。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服务器2也可将该影响图像与历史存储的印章所属用户标准图像进行对比,若相似度较高,则可以判定该盖印人身份合法,进而可以判定本次盖印操作合法,并授权盖印对盖印信息进行记录,若相似度较低,则认为该盖印人身份不合法,进而可以判定本次盖印操作可能不合法,则服务器2不对本次盖印请求进行授权。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印章1上还可以设置照明装置、环境光传感器,其中,照明装置与环境光传感器均与处理器3相连接,环境光传感器用于监测待盖印时环境的亮度,若检测到当前亮度低于预设的阈值,则处理器3控制照明装置开启,从而能够保证拍摄设备6能够拍到清晰的影响信息,进而能够使服务器2存储的信息较为清晰准确。

本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智能印章系统,通过在印章1上设置拍摄设备6,在盖印时获取盖印操作人的信息并发送至服务器2进行存储,从而可以进一步的完善盖印记录,防止非印章所有人盗取印章进行盖印而给印章所有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进一步的,所述印章1还包括音频采集模块12;所述音频采集模块12与所述处理器3电连接;所述音频采集模块12用于采集盖印操作人盖印时的音频信息;所述无线通信部件4还用于将所述盖印操作人的音频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2。

具体的,印章1上还设置有音频采集模块12,与处理器3电连接,用于对盖印操作人在盖印操作过程中的音频信息进行采集,并通过无线通信部件4将盖印操作人在盖印操作过程中的音频信息发送至服务器2进行存储,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印章1中可以设置语音存储模块,对音频采集模块12采集的音频信息进行存储,以便后续进行调用。在实际应用中,当盖印操作人应用印章1进行盖印时,音频采集模块12可以将盖印过程中盖印操作人与接收盖印人的交流进行录音,当盖印操作结束时,可以通过无线通信部件4将盖印操作人在盖印操作过程中的音频信息发送至服务器2进行存储,从而可以进一步的完善盖印记录,防止非印章所有人盗取印章1进行盖印而给印章所有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服务器2中可以预存印章所属用户的标准音频信息,当盖印操作人想要通过印章进行盖印操作时,音频采集模块12还可以对盖印操作人的音频信息进行采集,并通过无线通信部件4发送至服务器,将盖印操作人的音频信息与印章所属用户的标准音频信息进行比对,若二者相似度超过预设的阈值,则可以认为盖印操作人的身份合法,并授权印章1进行盖印,并对本次盖印时间、地点、音频信息进行存储,以便后续调用。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印章1中可以设置语音存储模块,可以将印章所属用户的标准音频信息存储至语音存储模块,当盖印操作人想要通过印章进行盖印操作时,音频采集模块12还可以对盖印操作人的音频信息进行采集,并将盖印操作人的音频信息于语音存储模块存储的印章所属用户的标准音频信息进行比对,若二者相似度超过预设的阈值,则判定盖印操作人的身份合法。

进一步的,所述盖印操作检测部件8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盖印操作人对所述印章按压的压力信息;所述处理器3根据所述压力信息确定所述盖印操作人是否完成了盖印操作。

具体的,盖印操作检测部件8可以为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盖印人对印章施加的按压的压力信息,从而可以通过该压力信息判断当前印章是否移动至接触纸面进行盖印。若检测到当前施加的压力能够使印章移动至接触纸面进行盖印,则处理器3即控制定位模块7、计时部件9以及拍摄设备6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盖印操作检测部件8包括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用于监测所述印章的行程信息;所述处理器3根据所述印章的行程信息确定所述印章是否完成了盖印操作。

可选的,盖印操作检测部件8还可以为行程开关,用于监测印章的行程信息,其中,行程开关与印章之间相对运动,行程开关上设置有连杆驱动开关,当印章处于初始位置时,印章与行程开关相连接,当印章向下运动时,印章离开行程开关,故行程开关上的连杆驱动开关的接点断开,当印章向上运动时,印章重新接触行程开关,故行程开关上的连杆驱动开关的接点闭合。当检测到行程开关上的连杆驱动开关断开后重新闭合,则可以判断印章向下运动进行盖章后又重新回到初始位置,从而可以判断印章完成一次盖章。若检测到当前印章完成盖章,则处理器3即控制定位模块7、计时部件9以及拍摄设备6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智能印章系统,通过设置盖印操作检测部件8,从而能够精确的判断印章是否完成盖章,若完成,则处理器3即控制定位模块7、计时部件9以及拍摄设备6运行获取盖印信息,并通过无线通信部件4上传至服务器2,从而能够对盖印记录进行准确的获取,进而避免盖印人的利益受损失。

进一步地,所述印章1还包括:锁定部件5,所述锁定部件5与所述处理器3电连接;所述锁定部件5用于锁定所述印章的印章主体。

具体地,印章1上还设置有锁定部件5,与处理器3电连接,锁定部件5用于对印章进行锁定。一般情况下,为了保证印章1的安全性,印章1处于锁定状态,无法实现盖印操作。若盖印人想进行盖印操作,需将预设的手指放置在指纹检测部件10上,指纹检测部件10读取盖印操作人的指纹信息,并通过无线通信部件4发送至服务器2,服务器2对获取到的指纹进行比对,若该指纹合法,则通过无线通信部件4指示处理器3控制锁定部件5进行解锁,故盖印人可以移动印章进行盖印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锁定部件5包括锁销11。

进一步地,所述锁定部件5包括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分别与所述处理器3和所述锁销11连接。

具体地,锁定部件5上设置有可弹出的锁销11,相应的,印章上设置有与锁销11大小匹配的印章锁定孔,其中,所述锁定部件5包括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为电磁铁和/或电动机;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锁销11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锁销11弹出或收回。实际应用中,若盖印人想进行盖印操作,需将预设的手指放置在指纹检测部件10上,指纹检测部件10读取盖印操作人的指纹信息,并通过无线通信部件4发送至服务器2,服务器2对获取到的指纹进行比对,若该指纹合法,则通过无线通信部件4指示处理器3控制驱动部件驱动锁销11收回,从而使印章可以在竖直方向进行移动,进而接触纸面进行盖印;若检测到指纹验证结果指示指纹不匹配,即盖印操作不合法时,则若当前印章处于解锁状态,则驱动部件驱动锁销11弹出,从而实现对印章的锁定,从而使印章无法按下进行盖印,若当前印章处于锁定状态,则不对锁定部件5进行操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物联网智能印章系统,通过向服务器2发送指纹验证信息,并根据反馈的验证结果控制锁销11的弹出或收回,能够实现对印章的锁定于解锁,从而能够避免违法盖印,进而可以防止非法盖章给个人、集体以及国家带来损失。

进一步地,所述印章1还包括电池。其中,电池可以为无线通信部件4、定位模块7、计时部件9、处理器3、盖印操作检测部件8供电。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印章上还可以设置有电量监控模块,用于监测电池电量,若检测到电池电量小于预设的阈值时,则控制电池只将电量供给无线通信部件4,以实现印章与外界的通信,同时,通过无线通信部件4向印章所有人发出提醒,提醒印章所有人对印章1进行充电,此外印章上还可以设置有蜂鸣器,当检测到电池电量低于预设的阈值时,可通过蜂鸣器发出报警,已提醒印章所属用户对印章1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物联网智能印章系统,还包括: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用于识别所述印章1上的标识信息,并根据所述标识信息从所述服务器2获取所述印章所属用户的用户信息,所述用户信息至少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照片、指纹、联系方式。

具体地,印章体上设置有包括印章文本与标识信息,其中,标识信息中嵌入有盖印验证标识码,进一步的,盖印验证标识码可以为二维码。具体的,由于每个用户的标识信息是固定的,因此可以在印章文本周围嵌入用于唯一标识该印章的盖印验证标识码。本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智能印章系统,还包括:终端设备,其中,终端设备用于识别印章1上的标识信息,通过终端设备扫描盖印的印章图案,识别其中的盖印验证标识码之后,向认证系统发送包括盖印验证标识码的验证请求,其中,认证系统中包含当前存储的各盖印验证标识码对应的印章所属用户的用户信息,根据盖印验证标识码在认证系统中进行查找,将查找到的印章所属用户的用户信息返回至终端设备,以便用户进行查看。从而用户可以根据识别标识信息而从服务器2获取的印章所属用户的用户信息对盖印人进行观察询问,以判断当前盖印人的身份是否合法。其中,用户信息至少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照片、指纹、联系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设备还用于根据所述印章所属用户的用户信息,验证所述盖印操作人的合法性。

具体地,终端设备还可以用于根据识别标识信息而从服务器2获取的印章所属用户的用户信息,与接收盖印人与盖印人现场沟通获得并输入至终端的实际信息进行比对,以判断当前盖印人的身份是否合法。

以实际应用来举例,甲、乙双方签订合同时,乙方接收到甲方的盖印,从而乙方可以通过随身携带的终端设备对盖印中的标识信息进行识别,从而获取到印章所属用户的用户信息,在于甲方签订合同过程中,乙方可以对甲方进行交流观察,以获取甲方的实际信息,并将实际信息输入至终端设备中,从而终端设备可以将根据识别标识信息而从服务器2获取的印章所属用户的用户信息与用户输入的实际信息进行对比,并判断二者是否一致,若一致,则判定盖印人的身份合法,同时可以判定该盖印合法,具有法律效力;若经过比对发现盖印人的实际信息与认证系统返回的印章所属用户标准信息不一致,则可以判定盖印人的身份不合法,则盖印的合法性不高。当检测到盖印人的的身份不合法,则无线通信部件4可以向服务器2以及印章所属用户发送报警信息,已提醒印章所属用户该印章可能被不法用户盗取。

本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智能印章系统,通过识别盖印人盖印的盖印并识别标识信息中的标识信息,向认证系统发送验证请求,从而根据获取到的盖印人实际信息与认证系统返回的印章所属用户的用户信息进行比对,判断盖印人的身份是否合法。可以防止不法分子盗取、伪造印章进行盖印,从而保证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