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散热的打印机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8971发布日期:2018-10-30 23:24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散热的打印机外壳。



背景技术:

打印机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之一,用于将计算机处理结果打印在相关介质上。衡量打印机好坏的指标有三项:打印分辨率,打印速度和噪声。打印机的种类很多,按打印元件对纸是否有击打动作,分击打式打印机与非击打式打印机。按打印字符结构,分全形字打印机和点阵字符打印机。按一行字在纸上形成的方式,分串式打印机与行式打印机。按所采用的技术,分柱形、球形、喷墨式、热敏式、激光式、静电式、磁式、发光二极管式等打印机。

现有的打印机往往工作量大,长时间出于运转状态,且内部构造繁杂,零件的密集造成了内部空气流动缓慢,发热非常严重,因此需要一种高效散热的打印机外壳来解决打印机发热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打印机工作量大,长时间出于运转状态,且内部构造繁杂,零件的密集造成了内部空气流动缓慢,发热严重的问题,提出一种高效散热的打印机外壳。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效散热的打印机外壳,包括壳体,进纸板和出纸板,所述壳体包括左侧面、右侧面、正面和后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面、右侧面和后侧面均设置有网格散热板,所述左侧面和右侧面均设置有除尘板,所述后侧面设置有排风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现有的打印机内部构造复杂,各个零件设置紧密,空腔小,如果仅靠自然通风,很难达到散热的效果,且现有打印机多采用封闭外壳,此种情况下,打印机连续工作时,内部产生大量热量无法传递出去,可能导致内部零件受热变形或化学颜料受热变性,本技术方案通过使用网格散热板,增加了空气交换的可用通道,后侧面排风扇的设置,使用外力使打印机内部的空气进行被动交换,增加散热。

优选的,所述进纸板和出纸板之间的壳体上设置有局部的网格散热板,所述网格散热板的内侧设置有除尘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在后侧面的排风扇工作时,排风扇与打印机进纸板和出纸板之间的网格散热板之间的空气能够形成对流,除尘板能够有效的在进气通道对灰尘进行阻隔,防止灰尘进入打印机内部对打印状态造成影响。

优选的,所述除尘板上还镶嵌有进风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单一地使用排风扇实现散热需要对排风扇的转速、功率有一定要求,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排风扇的寿命,因此,进风扇的设置不仅能够减轻排风扇工作压力,还能够辅助进风,增加冷空气进入量,使散热效果达到更佳。

优选的,所述进风扇和排风扇均沿着直径方向设置有一条转轴,所述转轴外侧设置有与转轴相配适的滑轨,所述转轴与滑轨通过球铰接相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普通的固定风扇虽然也能产生较好的散热效果,但是难免会出现局部通风困难,散热死角的存在,与以往的固定风扇不同,转轴的设置使得打印机内与转轴垂直的面上都能够得到空气流动,滑轨的设置使得转轴可以360゜旋转,从而使打印机内的所有空气都能够得到交换,避免了散热死角的存在。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材料为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

优选的,所述壳体还包括底面,所述底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散热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传统的打印机底部壳体直接放置在支撑物上,壳体与支撑物之间没有空隙,因此传统打印机的底面几乎无任何散热效果,本设备中散热头的设计,通过凸出的散热头将打印机进行架空,底部使用了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使得打印机的散热效果进一步加强。

优选的,所述出纸板的上方设置有显示屏。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在打印时,通过显示屏对打印机的工作状态能够有很好的了解。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使用网格散热板,增加了空气交换的可用通道,后侧面排风扇的设置,使用外力使打印机内部的空气进行被动交换,增加散热。后侧面的排风扇工作时,排风扇与打印机进纸板和出纸板之间的网格散热板之间的空气能够形成对流,除尘板能够有效的在进气通道对灰尘进行阻隔,防止灰尘进入打印机内部对打印状态造成影响。进风扇的设置不仅能够减轻排风扇工作压力,还能够辅助进风,增加冷空气进入量,使散热效果达到更佳。转轴的设置使得打印机内与转轴垂直的面上都能够得到空气流动,滑轨的设置使得转轴可以 360°旋转,从而使打印机内的所有空气都能够得到交换,避免了散热死角的存在。通过凸出的散热头将打印机进行架空,底部使用了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使得打印机的散热效果进一步加强。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进风扇或排风扇示意图;

图中:1——壳体,2——进纸板,3——出纸板,4——左侧面,5——右侧面,6——后侧面,7——除尘板,8——排风扇,9——进风扇,10——转轴,11——滑轨,12——底面,13——散热头,14——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结合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一种高效散热的打印机外壳,包括壳体,进纸板和出纸板,所述壳体包括左侧面、右侧面、正面和后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面、右侧面和后侧面均设置有网格散热板,所述左侧面和右侧面均设置有除尘板,所述后侧面设置有排风扇,现有的打印机内部构造复杂,各个零件设置紧密,空腔小,如果仅靠自然通风,很难达到散热的效果,且现有打印机多采用封闭外壳,此种情况下,打印机连续工作时,内部产生大量热量无法传递出去,可能导致内部零件受热变形或化学颜料受热变性,本技术方案通过使用网格散热板,增加了空气交换的可用通道,后侧面排风扇的设置,使用外力使打印机内部的空气进行被动交换,增加散热。

优选的,所述进纸板和出纸板之间的壳体上设置有局部的网格散热板,所述网格散热板的内侧设置有除尘板,在后侧面的排风扇工作时,排风扇与打印机进纸板和出纸板之间的网格散热板之间的空气能够形成对流,除尘板能够有效的在进气通道对灰尘进行阻隔,防止灰尘进入打印机内部对打印状态造成影响。

优选的,所述除尘板上还镶嵌有进风扇,单一地使用排风扇实现散热需要对排风扇的转速、功率有一定要求,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排风扇的寿命,因此,进风扇的设置不仅能够减轻排风扇工作压力,还能够辅助进风,增加冷空气进入量,使散热效果达到更佳。

优选的,所述进风扇和排风扇均沿着直径方向设置有一条转轴,所述转轴外侧设置有与转轴相配适的滑轨,所述转轴与滑轨通过球铰接相连接,普通的固定风扇虽然也能产生较好的散热效果,但是难免会出现局部通风困难,散热死角的存在,与以往的固定风扇不同,转轴的设置使得打印机内与转轴垂直的面上都能够得到空气流动,滑轨的设置使得转轴可以360°旋转,从而使打印机内的所有空气都能够得到交换,避免了散热死角的存在。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材料为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

优选的,所述壳体还包括底面,所述底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散热头,传统的打印机底部壳体直接放置在支撑物上,壳体与支撑物之间没有空隙,因此传统打印机的底面几乎无任何散热效果,本设备中散热头的设计,通过凸出的散热头将打印机进行架空,底部使用了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使得打印机的散热效果进一步加强。

优选的,所述出纸板的上方设置有显示屏,在打印时,通过显示屏对打印机的工作状态能够有很好的了解。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