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凹版印刷冷却循环供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55904发布日期:2018-07-31 19:36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墨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凹版印刷冷却循环供墨系统。



背景技术:

供墨系统指的是目前市面上的针对喷墨打印机进行改装的一种可连续式提供墨水供给的一种装置。连续供墨系统简称连供,它是最近几年在喷墨打印机领域才出现的新的供墨方式。连续供墨系统,它采用外置墨水瓶再用导管与打印机的墨盒相连,这样墨水瓶就源源不断地向墨盒提供墨水。连续供墨系统最大的好处是实惠,价格比原装墨水便宜很多。其次供墨量大,加墨水方便,比原装墨盒墨水至少多5倍。其三连供墨水质量正稳步上升,较好的连供墨水也不会堵喷头,这为连供的生存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现有的凹版印刷机的供墨系统不具有对油墨进行冷却控制的功能,也不具有对油墨进行过滤处理的功能,油墨容易挥发,不能对油墨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冷却管可以对墨桶内的流体油墨进行冷却处理,保持流体油墨的温度稳定,防止流体油墨因温度过高而快速挥发;对流体油墨进行二级过滤处理,方便循环供墨的凹版印刷冷却循环供墨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凹版印刷冷却循环供墨系统,包括墨桶,墨桶的端部设有桶盖,墨桶上设有墨泵,墨泵安装在桶盖上,墨桶内设有输墨管道,墨泵安装在输墨管道的侧部位置,墨泵与输墨管道连接,输墨管道的下端安装在墨桶的内底部,输墨管道的上端设有过滤罐,过滤罐的端部设有端盖,过滤罐内设有过滤芯,过滤罐的下部侧壁位置设有出墨管道,出墨管道上设有控制开关;过滤芯包括第一固定环与第二固定环,第一固定环与第二固定环的外周面之间设有外过滤筒,第一固定环与第二固定环的内周面之间设有内过滤筒,内过滤筒与外过滤筒的表面为网状结构;过滤芯的轴向位置设有输墨腔;输墨腔的下端与输墨管道的上端连通;端盖盖住输墨腔的上端;墨桶的端部连接有进墨管道与水路管道;进墨管道的外端与印刷机的供墨系统连接,进墨管道的内端与墨桶的内部连通,墨桶的内底部设有冷却管,水路管道与冷却管连通;水路管道外接冷水机。

进一步地,所述水路管道包括出水软管与进水软管,出水软管的一端与冷却管的一端连接,进水软管的一端与冷却管的另一端连接,出水软管与进水软管的另一端外接冷水机。

进一步地,所述墨桶安装在底座上,底座的后部设有侧座,侧座的端部两侧均设有推把;底座的两侧均设有限位块,限位块的外侧设有侧架,侧架的下部设有脚架,脚架的下部设有移动轮。

进一步地,所述桶盖包括固定盖与翻盖,固定盖与翻盖之间通过折页连接,翻盖的上部设有拉把。

进一步地,所述输墨管道的上端侧部位置设有第一固定架与第二固定架,墨泵安装在第一固定架与第二固定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内过滤筒与外过滤筒均为筒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管呈水平布置,冷却管为U型形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凹版印刷冷却循环供墨系统,操作者将该冷却循环供墨系统安装在印刷机的侧部,进墨管道的外端与印刷机的供墨系统连接,出墨管道与印刷机的墨槽连接;墨桶通过进墨管道送入流体油墨,水路管道外接冷水机;冷水机通过水路管道给冷却管提供冷却水,可以给冷却管循环提供冷却水,通过冷却管可以对墨桶内的流体油墨进行冷却处理,保持流体油墨的温度稳定,防止流体油墨因温度过高而快速挥发;墨泵通过输墨管道抽取墨桶内的流体油墨,通过过滤芯可以对抽取上来的流体油墨进行过滤处理,通过内过滤筒对流体油墨进行一级过滤,通过外过滤筒对流体油墨进行二级过滤;通过出墨管道可以将过滤处理后的流体油墨输送到印刷机的墨槽内,从而方便给印刷机的墨槽循环供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凹版印刷冷却循环供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过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冷却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凹版印刷冷却循环供墨系统,包括墨桶1,墨桶1的端部设有桶盖2,墨桶1上设有墨泵3,墨泵3安装在桶盖2上,墨桶1内设有输墨管道4,墨泵3安装在输墨管道4的侧部位置,墨泵3与输墨管道4连接,输墨管道4的下端安装在墨桶1的内底部,输墨管道4的上端设有过滤罐7,过滤罐7的端部设有端盖8,过滤罐7内设有过滤芯9,过滤罐7的下部侧壁位置设有出墨管道10,出墨管道10上设有控制开关11;过滤芯9包括第一固定环12与第二固定环13,第一固定环12与第二固定环13的外周面之间设有外过滤筒14,第一固定环12与第二固定环13的内周面之间设有内过滤筒15,内过滤筒15与外过滤筒14的表面为网状结构;过滤芯9的轴向位置设有输墨腔16;输墨腔16的下端与输墨管道4的上端连通;端盖8盖住输墨腔16的上端;墨桶1的端部连接有进墨管道17与水路管道19;进墨管道17的外端与印刷机的供墨系统连接,进墨管道17的内端与墨桶1的内部连通,墨桶1的内底部设有冷却管18,水路管道19与冷却管18连通;水路管道19外接冷水机。

本实用新型凹版印刷冷却循环供墨系统,操作者将该冷却循环供墨系统安装在印刷机的侧部,进墨管道17的外端与印刷机的供墨系统连接,出墨管道10与印刷机的墨槽连接;墨桶1通过进墨管道17送入流体油墨,水路管道19外接冷水机;冷水机通过水路管道19给冷却管18提供冷却水,可以给冷却管18循环提供冷却水,通过冷却管18可以对墨桶1内的流体油墨进行冷却处理,保持流体油墨的温度稳定,防止流体油墨因温度过高而快速挥发;墨泵3通过输墨管道4抽取墨桶1内的流体油墨,通过过滤芯9可以对抽取上来的流体油墨进行过滤处理,通过内过滤筒15对流体油墨进行一级过滤,通过外过滤筒14对流体油墨进行二级过滤;通过出墨管道10可以将过滤处理后的流体油墨输送到印刷机的墨槽内,从而方便给印刷机的墨槽循环供墨。

优选地,水路管道19包括出水软管20与进水软管21,出水软管20的一端与冷却管18的一端连接,进水软管21的一端与冷却管18的另一端连接,出水软管20与进水软管21的另一端外接冷水机;所以冷水机通过出水软管20与进水软管21可以方便给冷却管18提供冷却水。

优选地,墨桶1安装在底座24上,底座24的后部设有侧座22,侧座22的端部两侧均设有推把23;底座24的两侧均设有限位块25,限位块25的外侧设有侧架26,侧架26的下部设有脚架27,脚架27的下部设有移动轮28;所以通过移动轮28可以方便该循环供墨系统的灵活移动;通过推把23可以对该循环供墨系统进行推动。

优选地,桶盖2包括固定盖29与翻盖30,固定盖29与翻盖30之间通过折页31连接,翻盖30的上部设有拉把32;所以通过翻盖30可以打开桶盖2的端部。

优选地,输墨管道4的上端侧部位置设有第一固定架5与第二固定架6,墨泵3安装在第一固定架5与第二固定架6之间;所以可以使桶盖2与墨泵3对接。

优选地,冷却管18呈水平布置,冷却管18为U型形状;所以通过U型形状的冷却管18可以大大增加冷却面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