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色墨水检测打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43520发布日期:2018-09-28 20:15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色墨水检测打印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墨水的检测首先需要用到墨水检测打印装置,现有技术中的墨水检测打印装置普遍是由固定的喷墨平台和移动的喷墨头组成的,通过控制喷墨头的以后来对固设在喷墨平台上的待加工工件进行喷墨,之后再对附着在待加工工件上的墨水进行检测,其中,待加工工件通常为纸张或布料。其中,移动喷墨头的制造成本较高,同时打印速度较慢,又因为制造成本高昂,现有技术中用一组喷墨头对不同颜色墨水进行喷墨检测,则喷墨平台上会有多种颜色的墨水的堆叠,无法实现单色墨水的回收,浪费了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单色墨水检测打印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单色墨水检测打印装置,其特点在于,所述单色墨水检测打印装置包括固定平台装置、喷墨平台、电机、丝杆和固定导轨;所述固定平台装置包括固定喷头和固定底座;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丝杆;所述电机和所述固定导轨固设于所述固定底座,所述喷墨平台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所述喷墨平台滑设于所述固定导轨。

较佳地,所述固定喷头正对于所述喷墨平台的上表面。

在本方案中,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固定喷头能更好的对固定于喷墨平台上的待加工工件进行喷墨加工。

较佳地,所述喷墨平台的内部形成有一容纳腔,所述喷墨平台的上表面设有若干孔洞,所述喷墨平台的下表面设有一漏液槽。

在本方案中,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多余的废墨可以通过喷墨平台的上表面的孔洞流入容纳腔,流至漏液槽进行回收利用。

较佳地,所述喷墨平台的下表面向所述漏液槽收窄。

在本方案中,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流入容纳腔并滴落至喷墨平台的下表面的废墨能更顺利的流入所述漏液槽中。

较佳地,所述单色墨水检测打印装置还包括废液收集槽,所述漏液槽与所述废液收集槽连接并连通。

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废液收集槽,并将漏液槽与所述废液收集槽连通,使得流至漏液槽的废墨最终流入废液收集槽进行回收利用。

较佳地,所述单色墨水检测打印装置还包括一外框,所述外框与所述喷墨平台的相适配,所述外框套设于喷墨平台的侧面,所述外框的内表面与所述喷墨平台的侧面紧密抵靠。

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外框,使得待加工工件能被牢固的固定于喷墨平台的表面,有利于后续的喷墨加工。

较佳地,所述喷墨平台的侧面设有一向外延伸的边缘,所述边缘的上表面与所述喷墨平台的上表面的延伸面间隔设置,所述边缘的上表面与所述外框的下表面相抵靠。

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向外延伸的边缘,限制了外框相对于喷墨平台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使得外框能稳固的固定于喷墨平台,从而使得外框能更好地将待加工工件固定在喷墨平台上。

较佳地,所述外框设有一开口,所述开口的两端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中对应设有定位通孔,所述定位通孔中设有紧固部件,所述紧固部件与所述突出部螺纹连接。

在本方案中,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外框能更加稳固的卡紧所述喷墨平台,从而使得外框能更好地将待加工工件固定在喷墨平台上。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将单色墨水检测打印装置中的喷墨头设置成固定不动的固定喷头,通过移动喷墨平台来实现单色墨水检测打印装置对待加工工件的喷墨,降低了喷墨头的加工成本,加快了打印速度,同时运用小型的步进电机或者伺服电机即可控制移动平台,使得单色墨水检测打印装置的体积减小,降低了设备成本,可实现对单色墨水的回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单色墨水检测打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单色墨水检测打印装置的部分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喷墨平台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外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单色墨水检测打印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固定平台装置100

固定喷头110

固定底座120

喷墨平台200

喷墨平台的上表面210

容纳腔220

喷墨平台的下表面230

漏液槽240

边缘250

孔洞260

电机300

丝杆400

固定导轨500

废液收集槽600

外框700

开口710

突出部720

定位通孔7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5所示的一种单色墨水检测打印装置包括固定平台装置100、喷墨平台200、电机300、丝杆400和固定导轨500。固定平台装置100包括固定喷头110和固定底座120。电机300用于驱动丝杆400。电机300和固定导轨500固设于固定底座120,喷墨平台200与丝杆400螺纹连接,喷墨平台200滑设于固定导轨500。

其中,固定喷头110正对于喷墨平台的上表面210。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固定喷头110能更好的对固定于喷墨平台200上的待加工工件进行喷墨加工。

如图4所示,喷墨平台200的内部形成有一容纳腔220,喷墨平台200的上表面210设有若干孔洞260,喷墨平台的下表面230设有一漏液槽240。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多余的废墨可以通过喷墨平台200的上表面210的孔洞260流入容纳腔220,流至漏液槽240进行回收利用。喷墨平台的下表面230向漏液槽240收窄。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流入容纳腔220并滴落至喷墨平台的下表面230的废墨能更顺利的流入漏液槽240中。

此外,单色墨水检测打印装置还包括废液收集槽600和一用于固定待加工工件的外框700。

如图1和图2所示,漏液槽240与废液收集槽600连接并连通。通过设置废液收集槽600,并将漏液槽240与废液收集槽600连通,使得流至漏液槽240的废墨最终流入废液收集槽600进行回收利用。

如图1-图5所示,外框700与喷墨平台200的相适配,外框700套设于喷墨平台200的侧面,外框700的内表面与喷墨平台200的侧面紧密抵靠。通常,待加工工件为纸张或布料,将布料或者纸张平铺与喷墨平台的上表面210,使得纸张或布料的边沿垂落至喷墨平台200的侧面,通过在喷墨平台200上套设外框700,将待加工工件固定在喷墨平台200上表面,有利于后续的喷墨加工。其中,待加工工件未在图中表示。

其中,如图4所示,喷墨平台200的侧面设有一向外延伸的边缘250,边缘250的上表面与喷墨平台的上表面210的延伸面间隔设置,边缘250的上表面与外框700的下表面相抵靠。通过这样的设置,限制了外框700相对于喷墨平台200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使得外框700能稳固的固定于喷墨平台200,从而使得外框700能更好地将待加工工件固定在喷墨平台200上。

如图5所示,外框700设有一开口710,开口710的两端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突出部720,突出部720中对应设有定位通孔721,定位通孔721中设有紧固部件,紧固部件与突出部720螺纹连接。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外框700能更加稳固的卡紧喷墨平台200,从而使得外框700能更好地将待加工工件固定在喷墨平台200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