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循环输送工作线的瓶体丝印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17600发布日期:2018-10-09 21:43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丝网印刷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使用循环输送工作线的瓶体丝印工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有瓶体丝印机要完成单色或多色丝网印刷,需经机械传送机构,一步一步把瓶子(或其他承印物)从上一个工位搬运到下一个工位,传送过程中因为要经过多次夹紧和松开承印物,光印一色,从上料到下料,就得搬运十几次,经常会出现传输失误,特别是印刷玻璃瓶子时,由于玻璃瓶子具有坚硬和易碎的特性,且碎片边缘锋利无比,当其在搬运过程中掉落,被搬运机构挤压或冲撞,造成瓶体破损崩裂、碎片四溅时,会对机器或人员造成严重的伤害,因此搬运速度不能太快,工作效率低下且故障率高;因为装夹次数多,几十个夹瓶机构按着节拍同时夹紧瓶子,产生很大的噪音;另外现有丝印机采用3千瓦到5千瓦高压汞灯固化方式固化油墨,能耗较高,不符合当前节能减排的环保理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使用循环输送工作线的瓶体丝印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使用循环输送工作线的瓶体丝印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

a,上料定位:将待印瓶体竖直置放在传送带上,待印瓶体随着传送带向循环输送工作线方向移动,经过上料机械手取瓶位置时,传送带停止工作,待印瓶体静止在取瓶位置;

b,夹持翻转:设置在传送带末端的上料机械手伸出并抱紧待印瓶体,抱紧待印瓶体后,上料机械手退回并翻转瓶体到达循环输送工作线的上方;

c,装夹、机械手复位:循环输送工作线上设置有动子,安装在动子上的夹具打开,当上料机械手将待印瓶体装送到夹具后,夹具夹紧,上料机械手复位;

d,火焰处理:夹具带着待印瓶体随着动子向丝网印版方向移动,设置在机台上的火焰枪喷射高温火焰对待印瓶体进行快速加热,加热时间0.3s~2s,,加热温度为600℃~1500℃;

e,预定位:所述的待印瓶体根据待印区域进行调整位置,为油墨印刷做好准备;

f,油墨印刷、刮刀复位:待印瓶体到达丝网印版的下方,刮刀下压将丝网印版贴紧待印瓶体上,在30-100n的压力下,横向移动丝网印版,走完印刷行程,丝网印版和刮刀退回原位;

g,油墨固化:夹具随着动子继续前移,瓶体到达固化位置,设置在机台上的紫外线或电子束的对瓶体上的油墨进行固化,固化时间为0.3~2s,瓶体上的油墨干燥成膜;

h,下料:印刷完成后,瓶体通过下料机械手从循环输送工作线上撤下瓶体。

在上述的使用循环输送工作线的瓶体丝印工艺中,所述的步骤f和步骤g根据印刷区域的不同进行反复印刷和固化。

在上述的使用循环输送工作线的瓶体丝印工艺中,在所述的步骤g与步骤h之间具有烫金步骤,具体为:所述的夹具随着动子继续前移,瓶体到达烫金位置,设置在机台上的橡胶轮把烫金纸滚压在瓶体的烫金区域完成烫金。

在上述的使用循环输送工作线的瓶体丝印工艺中,所述的步骤a中,在机台上设置有激光位移传感器或者红外线传感器,当其检测到传送带上的待印瓶体后,传送带停止,待印瓶体达到夹持位置。

在上述的使用循环输送工作线的瓶体丝印工艺中,所述的步骤b中,所述的机械手抱紧待印瓶体后在翻转的过程中根据待印瓶体的形状不同向后翻转80°~100°达到指定的预装夹位置。

在上述的使用循环输送工作线的瓶体丝印工艺中,所述的步骤c中,所述的夹具打开,待印瓶体进入装夹位置,夹具将待印瓶体夹持住。

在上述的使用循环输送工作线的瓶体丝印工艺中,所述的步骤c中,所述夹具为可根据瓶体的直径大小进行调整的旋转式夹具。

在上述的使用循环输送工作线的瓶体丝印工艺中,所述的步骤d中,所述的高温火焰的原料为气体混合物,气体混合物为压缩空气与天然气的混合物或者压缩空气与煤气的混合物。

在上述的使用循环输送工作线的瓶体丝印工艺中,所述的气体混合物中混合有氧气。

在上述的使用循环输送工作线的瓶体丝印工艺中,所述的预定位通过视觉图像定位系统或者位移传感器系统对待印瓶体进行位置检测。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发明在传输瓶体时采用的循环输送工作线,其核心是线性电机磁悬浮运动机构和环形导轨组,本线性电机磁悬浮运动机构是动磁结构,永磁体为动子,线圈板为定子,伺服系统对动子进行速度、位置伺服控制,该输送系统传输速度快重复定位精准(正负10um内),动子上的夹具一次性夹紧瓶体直到完成全部印刷流程后,再松开等待下料或烫金后下料,中途无需反复做容易发生伤人危险的频繁松开、夹紧,再松开,再夹紧的机械动作,安全可靠噪音低,并提高了套印精度、印刷质量和印刷速度;另外故障率也相对较低。

2、本发明采用紫外线或电子束对瓶体上的油墨进行固化,实际使用中,用3百瓦到4百瓦的led灯来固化油墨,即开既亮,有瓶固化时亮,无瓶时不亮,有效节约能源。

3、本发明还可以集成烫金、移印等功能于一身,对一些形状不规则的玻璃瓶,也可以顺利完成印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选择描述:

参见图1所示,一种使用循环输送工作线的瓶体丝印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

a,上料定位:将待印瓶体竖直置放在传送带上,待印瓶体随着传送带向循环输送工作线方向移动,经过上料机械手取瓶位置时,传送带停止工作,待印瓶体静止在取瓶位置;

b,夹持翻转:设置在传送带末端的上料机械手伸出抱紧待印瓶体,抱紧待印瓶体后,上料机械手退回并翻转瓶体到达循环输送工作线的上方;

c,装夹、机械手复位:循环输送工作线上设置有动子,安装在动子上的夹具打开,当上料机械手将待印瓶体装送到夹具后,夹具夹紧,上料机械手复位;

d,火焰处理:夹具带着待印瓶体随着动子向丝网印版方向移动,设置在机台上的火焰枪喷射高温火焰对待印瓶体进行快速加热,加热时间0.3s~2s,,加热温度为600℃~1500℃;

e,预定位:所述的待印瓶体根据待印区域进行调整位置,为油墨印刷做好准备;

f,油墨印刷、刮刀复位:待印瓶体到达丝网印版的下方,刮刀下压将丝网印版贴紧待印瓶体上,在30-100n的压力下,横向移动丝网印版,走完印刷行程,丝网印版和刮刀退回原位;

g,油墨固化:夹具随着动子继续前移,瓶体到达固化位置,设置在机台上的紫外线或电子束的对瓶体上的油墨进行固化,固化时间为0.3~2s,瓶体上的油墨干燥成膜;

h,下料:印刷完成后,瓶体通过下料机械手从循环输送工作线上撤下瓶体。

所述的步骤f和步骤g根据印刷区域的不同进行反复印刷和固化。

在所述的步骤g与步骤h之间具有烫金步骤,具体为:所述的夹具随着动子继续前移,瓶体到达烫金位置,设置在机台上的橡胶轮把烫金纸滚压在瓶体的烫金区域完成烫金。

所述的步骤a中,在机台上设置有激光位移传感器或者红外线传感器,当其检测到传送带上的待印瓶体后,传送带停止,待印瓶体达到夹持位置。

所述的步骤b中,所述的机械手抱紧待印瓶体后在翻转的过程中根据待印瓶体的形状不同向后翻转80°~100°达到指定的预装夹位置。

所述的步骤c中,所述的夹具打开,待印瓶体进入装夹位置,夹具将待印瓶体夹持住。

所述的步骤c中,所述夹具为可根据瓶体的直径大小进行调整的旋转式夹具。可根据瓶体的直径公差,灵活调整夹具的大小,以使每次夹紧瓶体时都能卡紧瓶体,消除因瓶体直径的差异而产生的夹瓶间隙,有利于提高多色印刷的套色精度。

所述的步骤d中,所述的高温火焰的原料为气体混合物,气体混合物为压缩空气与天然气的混合物或者压缩空气与煤气的混合物。

所述的气体混合物中混合有氧气。

所述的预定位通过双目视觉图像定位系统或者位移传感器系统对待印瓶体进行位置检测。

本发明中,循环输送工作线系统包括伺服控制系统、环形导轨组、线圈板、动子和装置在动子上的瓶体夹具等组成,利用线性电机原理,伺服系统对动子进行伺服控制,驱动或控制动子的精准运行和停止位置,使动子带着夹具依照环形导轨限定的路径上行走。本线性电机磁悬浮运动机构是动磁方式,永磁体为动子,线圈板为定子。以印刷一个圆柱体玻璃瓶为例,印刷主要采用丝印工艺以及相应的丝印机械结构,待印瓶体经上料机构送到安装在循环输送工作线的动子上的夹具中,夹具夹着瓶体,经印前处理、预定位后到达丝网印版的下方,并精准的停在设定的位置,在丝网印版上方的刮刀下压将印版贴到待印瓶体并保持一定的压力,再横向移动丝印网板,走完设定的印刷距离后完成一个印刷程序。接着,刮刀返回原位置,等待下一次印刷,同时,动子带着夹具、瓶体走向led灯固化工位,到达后,led灯亮,完成油墨固化后再到下一个印刷工位直到完成所有的印刷和固化任务后,再经下料机构退出循环输送工作线、退出丝印机。

本发明使用了循环输送工作线系统来输送瓶体,循环输送工作线系统包括:设置在机台上的循环输送工作线,循环输送工作线包括环形导轨组、线性电机磁悬浮运动机构,本线性电机磁悬浮运动机构是动磁方式,永磁体为动子,线圈板为定子。在线性电机磁悬浮运动机构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沿导轨路径做循环移动的动子,动子上设置有瓶体夹具,伺服系统控制着动子按设定的位置、速度,带着瓶体,逐步走完瓶体印前火焰处理、预定位及各项印刷装潢等流程。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