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83670发布日期:2018-11-09 18:25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印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印刷机,具体为一种印刷机。



背景技术:

印刷机是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现代印刷机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输纸(包括折叠)等机构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先将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装在印刷机上,然后由人工或印刷机把墨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间接地转印到纸或其他承印物(如纺织品、金属板、塑胶、皮革、木板、玻璃和陶瓷)上,从而复制出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印刷机的发明和发展,对于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限制印刷机印刷速度的一大因素就是印刷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热量过大、过于集中会导致印刷机故障,现有的处理除了增大通风外,就是限制印刷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印刷机,解决了由于散热需要导致的限制限制印刷速度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印刷机,该印刷机包括印刷机本体(1)、设置在印刷机本体(1)上的进风口、设置在印刷机本体(1)上的出风口和设置在印刷机本体(1)下方的冷却模块;所述冷却模块包括冷却单元(2),冷却单元(2)的外表面设有多块散热鳍片;所述冷却模块还包括设置在进风口上的进气管(4)、设置在出风口上的出气管(3)、设置在进气管(4)上的进气泵和设置在出气管(3)上的排气泵。

所述冷却单元(2)上设有冷气出口和热风进口,所述进气管(4)远离进风口的一端与冷气出口连接,所述出气管(3)远离出风口的一端与热风进口连接。所述冷却单元(2)内设有冷却液,进气管(4)插入冷却单元(2)的一端在冷却液的液面的上方,出气管(3)插入冷却单元(2)的一端在冷却液的液面的下方。所以散热鳍片相互平行并且与水平面平行。所述散热鳍片为中空结构,散热鳍片与冷却单元(2)内部连通。所述冷却单元(2)外部还设有散热风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由于散热需要导致的限制限制印刷速度的问题,使得印刷机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印刷速度。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印刷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印刷机的冷却模块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印刷机,该印刷机包括印刷机本体1、设置在印刷机本体1上的进风口、设置在印刷机本体1上的出风口和设置在印刷机本体1下方的冷却模块。

所述冷却模块包括设置在进风口上的进气管4、设置在出风口上的出气管3、设置在进气管4上的进气泵、设置在出气管3上的排气泵和设置在印刷机本体1下方的冷却单元2。为了加快冷却速度,所述冷却单元2的外表面设有多块散热鳍片。

所述冷却单元2上设有冷气出口和热风进口,所述进气管4远离进风口的一端与冷气出口连接,所述出气管3远离出风口的一端与热风进口连接。进气泵通过进气管4将冷却单元2冷却后的冷空气送入印刷机本体1内,排气泵通过出气管3将印刷机本体1中的热量通过被印刷机本体1加热后的空气送入冷却单元2内。所述冷却单元2内设有冷却液,进气管4插入冷却单元2的一端在冷却液的液面的上方,以防止进气管4将冷却液带到印刷机本体1内,出气管3插入冷却单元2的一端在冷却液的液面的下方,以通过冷却液将出气管3带入冷却单元2的热气冷却。

为了散热均匀,所以散热鳍片相互平行并且与水平面平行,任意两个相邻的散热鳍片之间的距离相等。

为了加快对冷却液的散热效率,所述散热鳍片为中空结构,散热鳍片与冷却单元2内部连通,冷却液可直接进入散热鳍片内部。

为了进一步增加散热效率,所述冷却单元2外部还设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向散热鳍片吹风,以加快冷却散热鳍片内部的冷却液。

上面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印刷机,属于环保技术领域,为解决采取人工曝气措施复氧存在的运行管理不便的问题,一种印刷机,该机器人包括浮体、安装于浮体下方的吸水泵、安装于浮体上的矢量喷水口、安装于浮体上的吸气泵、安装于浮体上连接吸水泵与矢量喷水口的水管、设置在浮体上的第一绞盘、设置在第一绞盘上的通气管、设置在浮体下方与通气管连接的曝气盘和设置在浮体上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通过导线与矢量喷水口和第一绞盘连接,所述通气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吸气泵和曝气盘。能够有效的净化水质。

技术研发人员:程小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阜阳市飞扬印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14
技术公布日:2018.11.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