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丝印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86909发布日期:2018-12-14 23:20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化丝印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丝印设备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自动化丝印设备。

背景技术

丝网印刷属于孔版印刷,它与平印、凸印、凹印一起被称为四大印刷方法,孔版印刷包括誊写版、镂孔花版、喷花和丝网印刷等,孔版印刷的原理是印版在印刷时,通过一定的压力使油墨通过孔版的孔眼转移到承印物上,形成图象或文字,印刷时通过刮板的挤压,使油墨通过图文部分的网孔转移到承印物上,形成与原稿一样的图文,丝网印刷应用范围广常见的印刷品有彩色油画、招贴画、名片、装帧封面、商品标牌以及印染纺织品等。现有技术中,丝网印刷有着批量大、价格便宜、色彩鲜艳、保存期长、交货快等优势,被越来越多的行业认可。目前,丝网印刷通常将油墨直接倒在网板上,这样不仅影响了工作环境的整洁,而且对油墨也是一种浪费,另外在人工进行丝印的时候,不仅效率低,而且不良品的产生率较高,所以急需一种自动化丝印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自动化丝印设备,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自动化丝印设备,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工作台的顶端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模具,所述工作台的顶端且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两侧设置有相对称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板一,所述固定板一顶端中部设置有气缸一,且所述气缸一的输出端贯穿并延伸至所述固定板一的下方,所述气缸一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贯穿并延伸至所述固定板一下方的限位机构,所述气缸一的输出端与所述限位机构的底端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端中部设置有自动刮板机构,所述顶板的底端两侧设置有相对称的吊板一,所述吊板一的底端设置有底板,两个所述吊板一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固定板二,所述固定板二与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固定杆一,所述固定杆一的底部套设有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活动套板一,所述活动套板一与所述固定板二之间设置有套设在所述固定杆一上的弹簧一,所述活动套板一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之间设置有丝印网板,且所述连接块的底部设置有缓冲机构;其中,所述自动刮板机构包括吊板二,所述吊板二位于所述顶板的底端且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吊板二之间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上套设有活动套板二,所述活动套板二的底端设置有活动壳体,所述活动壳体的顶部一侧设置有油墨注入口,所述述活动壳体的一侧与气缸二的输出端连接,且所述气缸二位于所述固定板二的顶端,所述固定板二位于所述活动壳体的一侧设置有挤压杆一,所述挤压杆一的一端设置有挤压板一,所述活动壳体位于所述挤压板一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挤压板一相配合的触碰按钮一,所述活动壳体的底端中部设置有刮板,所述活动壳体内的上半部设置有油墨储存室,所述油墨储存室的底端设置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油墨储存室相连的油墨输送管,所述油墨输送管的底端设置有油墨暂存管,所述油墨暂存管的顶部设置有开关阀一,所述油墨暂存管的底部设置有开关阀二,所述油墨暂存管的底端设置有贯穿所述活动壳体并延伸至所述刮板内的油墨输出管,且所述油墨输出管与所述刮板一侧底端的油墨输出口相连接,所述控制面板分别与所述气缸一、所述气缸二、所述开关阀一、所述开关阀二、所述触碰按钮一、所述触碰按钮二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模具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内槽一以及凹槽,所述内槽一内设置有相对称的固定杆二,所述固定杆二上套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与所述固定模具之间设置有弹簧二,所述活动板位于所述弹簧二相反的一侧设置有贯穿所述固定模具并延伸至所述凹槽内的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位于所述凹槽内的一端设置有活动块。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块位于所述活动杆相反的一侧为梯形柱结构,且活动块的一侧套设有保护垫。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贯穿所述固定板一并与所述顶板连接的限位杆一,所述限位杆一的底部套设有位于所述顶板顶端的弹性垫,所述限位杆一的顶端设置有限位片一,所述限位片一与所述固定板一之间设置有弹簧三。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位于所述连接块上的内槽二,所述内槽二内设置有底端贯穿并延伸至所述连接块外的限位杆二,所述限位杆二的顶端设置有限位片二,所述限位杆二的底端设置有缓冲板一,所述缓冲板一与所述连接块之间设置有相对称的弹簧四。

进一步的,所述丝印网板的内侧对称设置有废弃油墨导流槽,且所述废弃油墨导流槽贯穿所述丝印网板并延伸进所述连接块内,所述废弃油墨导流槽位于所述连接块内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废弃油墨导流槽相通的废弃油墨收集槽,所述废弃油墨收集槽的底端一侧设置有废弃油墨释放口。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块为l形结构,所述丝印网板的两侧均与所述连接块相配合的之字形结构,所述丝印网板与所述连接块通过螺母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滑杆远离所述气缸二的一端设置有缓冲板二,所述缓冲板二的一侧顶部设置有挤压杆二,所述挤压杆二的一端设置有挤压板二,所述缓冲板二与所述吊板二之间设置有套设在所述滑杆上的弹簧五,所述吊板二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挤压板二相配合的触碰按钮二。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板的顶端设置有引流板,且所述引流板为环形向内倾斜的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的自动化丝印设备,在需要对外壳进行丝印时,首先将外壳放置在传送带顶端的固定模具上,外壳的侧边挤压活动块的上斜面,使得活动块向内槽一内移动并通过活动杆挤压活动板,使得活动板一侧的弹簧二蓄力,当外壳的侧边位于活动块的下方时,弹簧二释放蓄力挤压活动板,从而使得活动块向外壳的内侧面移动,直到活动块抵住外壳的内侧面,达到固定外壳的效果,固定好外壳后,通过控制面板控制气缸一向下推动顶板,从而使得缓冲机构进行缓冲,当丝印网板接触固定模具上的外壳时,与丝印网板通过连接块相连的活动套板一向上挤压弹簧一,直到刮板接触丝印网板后,关闭气缸一并启动气缸二,气缸二的输出端推动刮板顶端的活动壳体,从而带动刮板平行移动,同时,当触碰按钮一脱离挤压板一的时候,开关阀一关闭以及开关阀二开启,从而使油墨暂存管内的油墨通过油墨输出管以及油墨输出口流入丝印网板上,刮板则在丝印网板上进行刮动,当活动套板二挤压缓冲板二并使得挤压板二挤压触碰按钮二时,开关阀二关闭,同时气缸二的输出端拉回活动壳体,当活动壳体一侧的触碰按钮一被挤压板一挤压时,气缸二关闭以及开关阀一开启,油墨通过油墨输送管流入油墨暂存管,同时气缸一的输出端拉动顶板带动自动刮板机构向上运动,最终完成丝印,该自动化丝印设备丝印方便,且能有效的减少油墨在丝印过程中产生的损耗,从而减少丝印成本,此外自动化丝印设备减少了人工操作步骤,增加了丝印效率以及良品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自动化丝印设备的总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图1中自动刮板机构部位的放大图。

图中:

1、工作台;2、控制面板;3、传送带;4、固定模具;5、支撑柱;6、固定板一;7、气缸一;8、限位机构;9、顶板;10、自动刮板机构;11、吊板一;12、底板;13、固定板二;14、固定杆一;15、活动套板一;16、弹簧一;17、连接块;18、丝印网板;19、缓冲机构;20、吊板二;21、滑杆;22、活动套板二;23、活动壳体;24、油墨注入口;25、气缸二;26、挤压杆一;27、挤压板一;28、触碰按钮一;29、刮板;30、油墨储存室;31、密封板;32、油墨输送管;33、油墨暂存管;34、开关阀一;35、开关阀二;36、油墨输出管;37、油墨输出口;38、内槽一;39、凹槽;40、固定杆二;41、活动板;42、弹簧二;43、活动杆;44、活动块;45、保护垫;46、限位杆一;47、弹性垫;48、限位片一;49、弹簧三;50、内槽二;51、限位杆二;52、限位片二;53、缓冲板一;54、弹簧四;55、废弃油墨导流槽;56、废弃油墨收集槽;57、废弃油墨释放口;58、螺母;59、缓冲板二;60、挤压杆二;61、挤压板二;62、弹簧五;63、触碰按钮二;64、引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化丝印设备。

如图1-4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自动化丝印设备,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2,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设置有传送带3,所述传送带3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模具4,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且位于所述传送带3的两侧设置有相对称的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板一6,所述固定板一6顶端中部设置有气缸一7,且所述气缸一7的输出端贯穿并延伸至所述固定板一6的下方,所述气缸一7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贯穿并延伸至所述固定板一6下方的限位机构8,所述气缸一7的输出端与所述限位机构8的底端设置有顶板9,所述顶板9的底端中部设置有自动刮板机构10,所述顶板9的底端两侧设置有相对称的吊板一11,所述吊板一11的底端设置有底板12,两个所述吊板一11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固定板二13,所述固定板二13与所述底板12之间设置有固定杆一14,所述固定杆一14的底部套设有位于所述底板12上方的活动套板一15,所述活动套板一15与所述固定板二13之间设置有套设在所述固定杆一14上的弹簧一16,所述活动套板一15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连接块17,两个所述连接块17之间设置有丝印网板18,且所述连接块17的底部设置有缓冲机构19;其中,所述自动刮板机构10包括吊板二20,所述吊板二20位于所述顶板9的底端且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吊板二20之间设置有滑杆21,所述滑杆21上套设有活动套板二22,所述活动套板二22的底端设置有活动壳体23,所述活动壳体23的顶部一侧设置有油墨注入口24,所述述活动壳体23的一侧与气缸二25的输出端连接,且所述气缸二25位于所述固定板二13的顶端,所述固定板二13位于所述活动壳体23的一侧设置有挤压杆一26,所述挤压杆一26的一端设置有挤压板一27,所述活动壳体23位于所述挤压板一27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挤压板一27相配合的触碰按钮一28,所述活动壳体23的底端中部设置有刮板29,所述活动壳体23内的上半部设置有油墨储存室30,所述油墨储存室30的底端设置有密封板31,所述密封板31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油墨储存室30相连的油墨输送管32,所述油墨输送管32的底端设置有油墨暂存管33,所述油墨暂存管33的顶部设置有开关阀一34,所述油墨暂存管33的底部设置有开关阀二35,所述油墨暂存管33的底端设置有贯穿所述活动壳体23并延伸至所述刮板29内的油墨输出管36,且所述油墨输出管36与所述刮板一侧底端的油墨输出口37相连接,所述控制面板2分别与所述气缸一7、所述气缸二25、所述开关阀一34、所述开关阀二35、所述触碰按钮一28、所述触碰按钮二63电连接。

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自动化丝印设备,在需要对外壳进行丝印时,首先将外壳放置在传送带3顶端的固定模具4上,固定好外壳后,通过控制面板2控制气缸一7向下推动顶板9,从而使得缓冲机构19进行缓冲,当丝印网板18接触固定模具4上的外壳时,与丝印网板18通过连接块17相连的活动套板一15向上挤压弹簧一16,直到刮板29接触丝印网板18后,关闭气缸一7并启动气缸二25,气缸二25的输出端推动刮板29顶端的活动壳体23,从而带动刮板29平行移动,同时,当触碰按钮一28脱离挤压板一27的时候,开关阀一34关闭以及开关阀二35开启,从而使油墨暂存管33内的油墨通过油墨输出管36以及油墨输出口37流入丝印网板18上,刮板29则在丝印网板18上进行刮动,当活动壳体23一侧的触碰按钮一28被挤压板一27挤压时,气缸二25关闭以及开关阀一34开启,油墨通过油墨输送管32流入油墨暂存管33,同时气缸一7的输出端拉动顶板9带动自动刮板机构10向上运动,最终完成丝印,该自动化丝印设备丝印方便,且能有效的减少油墨在丝印过程中产生的损耗,从而减少丝印成本,此外自动化丝印设备减少了人工操作步骤,增加了丝印效率以及良品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固定模具4来说,所述固定模具4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内槽一38以及凹槽39,所述内槽一38内设置有相对称的固定杆二40,所述固定杆二40上套设有活动板41,所述活动板41与所述固定模具4之间设置有弹簧二42,所述活动板41位于所述弹簧二42相反的一侧设置有贯穿所述固定模具4并延伸至所述凹槽39内的活动杆43,所述活动杆43位于所述凹槽39内的一端设置有活动块44,在固定模具4上放入需要进行丝印的外壳时,活动块分别能卡在外壳的两个内侧面,增加外壳的固定性,防止外壳在丝印的时候出现晃动导致出现不合格品。实际应用中,弹簧二42的常态为伸张状态,活动杆43以及活动块44的一部分应位于凹槽39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活动块44来说,所述活动块44位于所述活动杆43相反的一侧为梯形柱结构,且活动块44的一侧套设有保护垫45,梯形柱结构有利于将外壳放入模具进行固定以及从模具上拿出外壳,在保持固定性的同时增加丝印效率,而保护垫45则防止外壳内部被刮花。实际应用中,活动块44的表面也可以设置为弧形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限位机构8来说,所述限位机构8包括贯穿所述固定板一6并与所述顶板9连接的限位杆一46,所述限位杆一46的底部套设有位于所述顶板9顶端的弹性垫47,所述限位杆一46的顶端设置有限位片一48,所述限位片一48与所述固定板一6之间设置有弹簧三49,增加设备工作时的稳定性,防止设备在工作时,自动刮板机构出现晃动的情况,此外,限位机构8分担了气缸一7输出端所述受到的拉力。实际应用中,在常态状态下,弹簧三49在气缸一7向下运动过程中压缩的距离应大于丝印网板18与固定模具4之间的距离以及丝印网板18与刮板29之间的距离之和。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缓冲机构19来说,所述缓冲机构19包括位于所述连接块17上的内槽二50,所述内槽二50内设置有底端贯穿并延伸至所述连接块17外的限位杆二51,所述限位杆二51的顶端设置有限位片二52,所述限位杆二51的底端设置有缓冲板一53,所述缓冲板一53与所述连接块17之间设置有相对称的弹簧四54,在进行丝印连接块17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缓冲板一53首先接触传送带3,受到压力后向上挤压弹簧四54,来进行首次缓冲。实际意义中,弹簧四54分别于缓冲板一53与连接块17固定连接,常态状态下,弹簧四54受到压缩的长度应小于限位片二52至内槽二50顶部之间的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丝印网板18来说,所述丝印网板18的内侧对称设置有废弃油墨导流槽55,且所述废弃油墨导流槽55贯穿所述丝印网板18并延伸进所述连接块17内,所述废弃油墨导流槽55位于所述连接块17内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废弃油墨导流槽55相通的废弃油墨收集槽56,所述废弃油墨收集槽56的底端一侧设置有废弃油墨释放口57,方便对丝印网板18内废弃的油墨进行收集,防止废弃的油墨过多堵塞丝印网板18导致出现无法丝印的情况。实际应用中,废弃油墨导流槽55可以设置成一定的倾斜角,方便对废弃油墨的收集。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连接块17和丝印网板18来说,所述连接块17为l形结构,所述丝印网板18的两侧均与所述连接块17相配合的之字形结构,所述丝印网板18与所述连接块17通过螺母58连接,在需要进行不同的丝印时,方便对丝印网板的更换和安装。实际应用中,丝印网板18与所述连接块17之间可以增加软垫来增加紧密性,从而使得丝印网板18固定后不会出现晃动,从而增加丝印的良品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滑杆21来说,所述滑杆21远离所述气缸二25的一端设置有缓冲板二59,所述缓冲板二59的一侧顶部设置有挤压杆二60,所述挤压杆二60的一端设置有挤压板二61,所述缓冲板二59与所述吊板二20之间设置有套设在所述滑杆21上的弹簧五62,所述吊板二20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挤压板二61相配合的触碰按钮二63,在自动刮板机构10平行运动时,缓冲板二59有利于缓冲活动壳体23的速度,在挤压板二61挤压触碰按钮二63的时候,气缸二25开始拉回活动壳体23,防止活动壳体23底端的刮板29碰撞丝印网板18的侧面。实际应用中,在常态状态下,挤压板二61到触碰按钮二63之间的距离应小于缓冲板二59挤压弹簧五62后移动的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来说,所述密封板31的顶端设置有引流板64,且所述引流板64为环形向内倾斜的结构,方便油墨的流动,以及方便对油墨储存室30的清洗。实际应用中,引流板64也可以设置为弧形面结构,引流板64与油墨储存室30的内壁可以使用胶体密封粘贴,引流板64与密封板31之间则可以使用螺母来固定。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自动化丝印设备,在需要对外壳进行丝印时,首先将外壳放置在传送带3顶端的固定模具4上,外壳的侧边挤压活动块44的上斜面,使得活动块44向内槽一38内移动并通过活动杆43挤压活动板41,使得活动板41一侧的弹簧二42蓄力,当外壳的侧边位于活动块44的下方时,弹簧二42释放蓄力挤压活动板41,从而使得活动块44向外壳的内侧面移动,直到活动块44抵住外壳的内侧面,达到固定外壳的效果,固定好外壳后,通过控制面板2控制气缸一7向下推动顶板9,从而使得缓冲机构19进行缓冲,当丝印网板18接触固定模具4上的外壳时,与丝印网板18通过连接块17相连的活动套板一15向上挤压弹簧一16,直到刮板29接触丝印网板18后,关闭气缸一7并启动气缸二25,气缸二25的输出端推动刮板29顶端的活动壳体23,从而带动刮板29平行移动,同时,当触碰按钮一28脱离挤压板一27的时候,开关阀一34关闭以及开关阀二35开启,从而使油墨暂存管33内的油墨通过油墨输出管36以及油墨输出口37流入丝印网板18上,刮板29则在丝印网板18上进行刮动,当活动套板二22挤压缓冲板二59并使得挤压板二61挤压触碰按钮二63时,开关阀二35关闭,同时气缸二25的输出端拉回活动壳体23,当活动壳体23一侧的触碰按钮一28被挤压板一27挤压时,气缸二25关闭以及开关阀一34开启,油墨通过油墨输送管32流入油墨暂存管33,同时气缸一7的输出端拉动顶板9带动自动刮板机构10向上运动,最终完成丝印,该自动化丝印设备丝印方便,且能有效的减少油墨在丝印过程中产生的损耗,从而减少丝印成本,此外自动化丝印设备减少了人工操作步骤,增加了丝印效率以及良品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