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玻璃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41764发布日期:2019-01-28 13:04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玻璃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玻璃打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玻璃打印机。



背景技术:

玻璃打印机就是一款可以直接在玻璃上打印彩色图案的机器,不论是简单的块色图案,或是具有渐变色的图案,都能一次打印出来,无需制版、无需晒版和重复套色,色彩艳丽丰富,效果逼真,图像防水,防晒,耐磨损,不褪色,操作简单方便,完全符合印刷工业标准。现有技术中的玻璃打印机在打印技术上已很成熟,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打印机对玻璃进行打印时前需要对玻璃进行预热,但现有技术中对玻璃的预热未采取与打印机一体的方式,延长了打印时间且效率不高;

2.不同的玻璃有不同的厚度,现有技术的打印机在打印时通过调整玻璃在机身上的高度来调节打印喷头与玻璃的距离,在应用过程中,其很难确保打印喷头与玻璃的距离从而影响打印成品的质量;

3.打印喷头在未作业的情况下需要进行保湿,目前的打印喷头保湿机构与打印机本身处于分离状态,需要人为对保湿机构进行拆装,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4.打印喷头完成作业后,喷头上沾有墨水,为延长玻璃打印机的使用寿命,需要对打印喷头上的墨水进行清理,现有技术常通过从墨盒内部喷射墨水对喷头进行清理,这样的方法浪费了大量墨水,而采用清理机构对喷头进行处理的方法也是需要另外安装清理机构才可实现,未能起到准确且高效的清理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高效玻璃打印机,其能够方提高玻璃打印机的工作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效玻璃打印机,包括机身、移动横梁、设有打印喷头的打印车头、预热灯组及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沿所述机身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移动横梁滑动地设于所述机身上,所述移动横梁的设置方向与所述传送装置的传送方向垂直;所述打印车头滑动地设于所述移动横梁上;所述预热灯组设于所述移动横梁上且位于所述移动横梁与所述打印车头之间;所述打印车头上设有能够驱动其朝远离或者靠近所述机身方向运动的升降机构。

优选地,所述高效玻璃打印机还包括一移动板,所述打印车头通过所述移动板滑动地设于所述移动横梁上;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固定块,所述打印车头与通过所述升降固定块与所述移动板连接。

优选地,高效玻璃打印机还包括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设于所述移动横梁朝向地面的一侧;所述清理机构包括柔性刮片及刮片传动组件,所述刮片传动组件与所述柔性刮片连接且所述刮片传动组件能够带动所述柔性刮片沿所述打印喷头的设置方向运动。

优选地,所述清理机构还包括输液管、落墨盘及墨盘传动组件,所述输液管设于所述柔性刮片的初始位置;所述落墨盘设于所述柔性刮片背离所述打印喷头的一侧,所述落墨盘朝向所述柔性刮片的一侧设有接墨口;所述墨盘传动组件与所述落墨盘连接且所述墨盘传动组件能够带动所述落墨盘朝远离或者靠近所述打印喷头的位置移动。

优选地,所述落墨盘包括接墨盘及储墨盒,所述接墨盘设于所述柔性刮片背离所述打印喷头的一侧,所述接墨盘背离所述柔性刮片的一侧可拆连接所述储墨盒;所述接墨口设于所述接墨盘朝向所述柔性刮片的一侧,所述接墨口与所述储墨盒的内部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刮片传动组件包括刮片导轴、刮片滑块、刮片同步轮、刮片电机及刮片滑块,所述刮片传送带沿所述传送装置的传送方向设置,所述刮片传送带的内部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所述刮片同步轮,所述刮片电机与所述刮片同步轮连接;所述刮片导轴沿所述刮片传送带的长度方向设置;刮片滑块套设于刮片导轴上,刮片滑块的一侧连接所述刮片滑块,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柔性刮片。

优选地,高效玻璃打印机还包括保湿机构,所述保湿机构设于所述移动横梁朝向地面的一侧;所述保湿机构包括托盘、喷头垫及托盘传动组件,所述托盘朝向所述移动横梁的一侧设有所述喷头垫,所述托盘传动组件与所述托盘连接且所述托盘传动组件能够带动所述托盘朝远离或者靠近所述打印喷头的位置移动。

优选地,所述移动横梁朝向所述打印车头的一侧设有电机定子。

优选地,所述移动横梁对应所述电机定子设有金属光栅。

优选地,所述打印车头上设有高度调节装置。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本发明中,预热灯组能够随着移动横梁移动,能够对从机身上传送的玻璃进行预热;预热灯组设于移动横梁上且位于移动横梁与打印车头之间,移动横梁沿打印车头朝预热灯组方向运动过程中,能够实现对玻璃先预热后打印对效果;打印车头通过升降机构能够朝远离或者靠近机身方向运动,能够调整打印喷头与不同厚度的玻璃打印面的距离,以保证高效高质量的打印作业。

2.在本发明中,清理机构能够对打印喷头进行清理,保湿机构能够使打印喷头保持湿润,打印车头通过升降机构实现与清理机构、保湿机构功能部件上的连接,实现了高效玻璃打印机作业与维护的一体化,提高了玻璃打印机的维护与保养能力。

3.在本发明中,电机定子与金属光栅能够通过感应移动板而实现高效玻璃打印机的定位,以确保打印玻璃时打印车头能够与玻璃进行准确位置识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方式中高效玻璃打印机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移动横梁与打印车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右视图。

图4为图1中机身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在a处的放大图。

图6为清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清洗液瓶与落墨盘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为保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机身、11-基座、12-纵向导轨条、13-齿条、14-第一安装梁、141-导轮、15-第二安装梁、151-万向球、16-纵向定位条、17-横向定位条、18-吸盘、181-真空气缸、19-真空气缸发生器、2-移动横梁、21-电机定子、22-金属光栅、23-支撑柱、24-纵向滑块、25-纵向电机、251-纵向齿轮、26-横向导轨条、27-减速机、3-打印车头、31-安装板、32-背板、33-打印板、34-盖体、35-二级墨盒、36-打印喷头、37-高度调节装置、4-预热灯组、5-移动板、51-横滑块、6-传送装置、61-送料电机、62-传动轴、63-传动带、64-传送单元、641-送料皮带、642-传送同步轮、71-升降固定块、72-升降电机、73-升降螺杆、74-竖向导轨条、8-清理机构、81-落墨盘、811-接墨盘、812-储墨盒、821-墨盘传送带、822-墨盘同步轮、823-墨盘电机、824-墨盘导轨条、825-墨盘滑块、826-墨盘第一传感器、827-墨盘第二传感器、83-柔性刮片、841-刮片导轴、842-刮片传送带、843-刮片同步轮、844-刮片滑块、845-刮片限位传感器、85-输液管、86-清洗泵、87-清洗液瓶、9-保湿机构、91-托盘、92-喷头垫、93-托盘传动组件、931-托盘滑块、94-缓存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高效玻璃打印机,包括机身1、移动横梁2、设有打印喷头36的打印车头3、预热灯组4、移动板5及传送装置6。传送装置6沿机身1的长度方向设置,移动横梁2滑动地设于机身1上,移动横梁2的设置方向与传送装置6的传送方向垂直。预热灯组4设于移动横梁2上且沿移动横梁2的长度方向设置,预热灯组4位于移动横梁2与打印车头3之间。打印车头3通过移动板5滑动地设于移动横梁2上。打印车头3上设有能够驱动其朝远离或者靠近机身1方向运动的升降机构。预热灯组4能够随着移动横梁2移动,能够对从机身1上传送的玻璃进行预热;预热灯组4设于移动横梁2上且位于移动横梁2与打印车头3之间,移动横梁2沿打印车头3朝预热灯组4方向运动过程中,能够实现对玻璃先预热后打印对效果;打印车头3通过升降机构能够朝远离或者靠近机身1方向运动,能够调整打印喷头36与不同厚度的玻璃打印面的距离,以保证高效高质量的打印作业。

在本实施方式中,机身1包括基座11,传送装置6包括送料电机61、传动轴62、传动带63及若干个传送单元64,送料电机61、传动轴62及传动带63均设于基座11的一侧,若干个传送单元64排列设于基座11上。每一传送单元64包括送料皮带641及传送同步轮642。若干传送单元64的送料皮带641沿机身1的宽度方向排列,送料皮带641沿机身1的长度方向设置,送料皮带641内部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传送同步轮642,传动轴62穿设若干传送单元64的位于同一端的传送同步轮642。送料电机61设于传动轴62的下方,传动带63环绕传动轴62与送料电机61的传动端。送料电机61的运转能够通过传动带63带动传动轴62转动,从而通过传送同步轮642带动送料皮带641运转,起到传送玻璃的作用。

基座11的两侧沿长度方向设有纵向导轨条12及齿条13,移动横梁2通过纵向导轨条12与齿条13的配合实现在基座11上滑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送料皮带641的一侧通过一第一安装梁14设有导轮141,导轮141的转动方向与送料皮带641的传送方向一致,能够减小玻璃与送料皮带641的摩擦且对玻璃起到导向作用。送料皮带641的两侧还分别通过一第二安装梁15设有万向球151,万向球151设于第二安装梁15背离地面的一侧。送料皮带641通过送料气缸(图未示)与基座11连接,送料气缸能够驱动送料皮带641的升降。初始状态下,送料皮带641低于万向球151的最高点。通过导轮141与万向球151的配合,能够实现对玻璃位置的调整。

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两个送料皮带641之间设有吸盘18、真空气缸181、真空气缸发生器19,吸盘18的盘面朝向背离地面的一侧,吸盘18与真空气缸发生器19连接,真空气缸发生器19工作时吸盘18盘面产生吸力,能够吸牢玻璃。吸盘18与真空气缸181连接,真空气缸181能够使吸盘18升降。

在本实施方式中,传送装置6的侧边设有纵向定位条16,纵向定位条16沿基座11的长度方向延伸;传送装置6内设有横向定位条17,横向定位条17的延伸方向与传送装置6的传送方向垂直,纵向定位条16与横向定位条17分别通过定位气缸(图未示)与基座11连接。纵向定位条16与横向定位条17上分别设有玻璃感应器,能够感应玻璃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移动横梁2包括外壳及设于外壳内的扁平型直线电动机(图未示)。外壳沿基座11的宽度方向设置且与送料皮带641的设置方向垂直。扁平型直线电动机设有电机定子21的一侧暴露于外壳外部且电机定子21沿移动横梁2的长度方向延伸,打印车头3设于外壳暴露电机定子21的一侧,设于打印车头3上的移动板5为扁平型直线电动机的动子。移动横梁2对应电机定子21的设置方向在背离预热灯组4的一侧设有金属光栅22,金属光栅22能够通过感应移动板5而实现对打印车头3的定位,以确保打印玻璃时打印车头3能够与玻璃进行准确位置识别。外壳通过一支撑柱23滑动支撑于基座11上。支撑柱23背离外壳的一侧设有纵向滑块24,纵向滑块24上对应纵向导轨条12设有凹槽,纵向滑块24通过凹槽滑动安装于纵向导轨条12上。外壳背离打印车头3的一侧设有纵向电机25,纵向电机25朝向基座11的一端设有纵向齿轮251,纵向齿轮251上的齿印与齿条13相啮合。纵向电机25启动后带动纵向齿轮251转动,纵向齿轮251与齿条13相配合,实现了移动横梁2在基座11上的滑动;纵向滑块24沿着纵向导轨条12滑动,起到对移动横梁2运动方向的导向。纵向电机25还设有一减速机27,其能够减缓纵向电机25的运转速度,从而减缓移动横梁2的滑动速度,确保机器的运行安全。

在本实施方式中,打印车头3包括安装板31、背板32、打印板33、盖体34、二级墨盒35、打印喷头36及高度调节装置37。安装板31设于移动横梁2背离机身1的一侧,背板32设于移动横梁2电机定子21暴露的一侧,背板32与安装板31的一端固定连接且背板32朝地面的方向延伸,背板32的延伸末端连接打印板33,打印板33与安装板31平行且朝远离移动横梁2的方向延伸。盖体34的一侧与安装板31远离背板32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侧超靠近背板32的方向延伸,延伸的末端朝打印板33方向延伸并最终与打印板33固定,以将二级墨盒35、打印喷头36及高度调节装置37装设于打印车头3上。二级墨盒35设于打印板33上,打印喷头36连接二级墨盒35,打印喷头36穿设打印板33设置并朝地面方向延伸。高度调节装置37设于打印板33上,高度调节装置37同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7059522u的uv平板打印机机头高度调节装置。移动板5位于背板32与电机定子21之间。二级墨盒35与打印喷头36的运行通过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7291317u的uv打印机的循环供墨系统进行控制。

在本实施方式中,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固定块71、升降电机72、升降螺杆73及竖向导轨条74。升降固定块71设于移动板5背离电机定子21的一侧,升降电机72设于安装板31背离地面的一侧,升降螺杆73朝地面延伸且升降螺杆73穿设升降固定块71设置,升降固定块71内对应升降螺杆73设有螺纹。升降螺杆73相对升降电机72的一端设有螺母(未标识),防止升降螺杆73脱离升降固定块71。竖向导轨条74固定于背板32朝向电机定子21的一侧,升降固定块71上对应竖向导轨条74设有配合槽,竖向导轨条74通过配合槽与升降固定块71滑动连接,竖向导轨条74起到对打印车头3运动导向的作用。升降电机72带动升降螺杆73转动,升降螺杆73相对升降固定块71上升或者下降:当升降螺杆73上升时,打印车头3朝远离基座11的方向运动;当升降螺杆73下降时,打印车头3朝靠近基座11的方向运动,打印喷头36对玻璃进行打印。可见,升降机构能够带动打印车头3升降以调整打印喷头36与不同厚度的玻璃打印面的距离。

在本实施方式中,背板32朝向移动横梁2的一侧通过移动板5滑动设于移动横梁2上,具体为:移动横梁2的外壳沿长度方向设有横向导轨条26,移动板5朝向移动横梁2的一侧设有与横向导轨条26相配合的横滑块51,横滑块51上设有与横向导轨条26对应的凹槽,横滑块51通过凹槽滑动安装于横向导轨条26上。扁平型直线电动机能够驱动移动板5沿着外壳的长度方向运动,横滑块51沿着横向导轨条26滑动,以此实现打印车头3在移动横梁2上滑动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高效玻璃打印机还包括清理机构8,清理机构8通过一钣金机构设于移动横梁2的外壳左端朝向地面的一侧,清理机构8能够对打印喷头36进行清理。清理机构8包括落墨盘81、墨盘传动组件、柔性刮片83、刮片传动组件、输液管85、清洗泵86及清洗液瓶87。落墨盘81包括接墨盘811及储墨盒812,接墨盘811背离移动横梁2的一侧可拆连接储墨盒812;接墨盘811背离储墨盒812的一侧设有接墨口,接墨口与储墨盒812的内部相连通,起到承接墨水的作用。

储墨盒812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墨盘传动组件,墨盘传动组件包括墨盘传送带821、墨盘同步轮822、墨盘电机823、墨盘导轨条824、墨盘滑块825、墨盘第一传感器826及墨盘第二传感器827。墨盘传送带821沿垂直于移动横梁2的方向设置,墨盘传送带821的内部两端设有墨盘同步轮822,墨盘电机823连接其中一端的墨盘同步轮822,另一端的墨盘同步轮822由一固定块(未标识)加以固定其位置。墨盘导轨条824沿墨盘传送带821的长度方向设置,墨盘滑块825的固定套设于墨盘传送带821上,墨盘滑块825背离储墨盒812的一侧与墨盘导轨条824滑动连接,墨盘滑块825朝向储墨盒812的一侧与储墨盒812固定连接。墨盘第一传感器826设于墨盘传送带821对应移动横梁2的位置,墨盘第二传感器827设于靠近其中一墨盘同步轮822的一侧。墨盘电机823驱动其中一墨盘同步轮822转动从而带动墨盘传送带821转动,墨盘传送带821带动墨盘滑块825沿墨盘导轨条824滑动。

刮片传动组件固定于储墨盒812背离地面的一侧,柔性刮片83设于接墨盘811朝向移动横梁2的一侧,刮片传动组件连接柔性刮片83且刮片传动组件能够带动柔性刮片83沿打印喷头36的设置方向运动,具体为:刮片传动组件包括刮片导轴841、刮片传送带842、刮片同步轮843、刮片电机(未标识)、刮片滑块844及刮片限位传感器845,刮片传送带842沿墨盘传送带821的长度方向设置,刮片传送带842的内部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一刮片同步轮843,刮片电机与刮片同步轮843连接,刮片导轴841沿刮片传送带842的长度方向设置。刮片滑块844套设于刮片导轴841上,刮片滑块844的一侧连接刮片传送带842,另一侧固定连接柔性刮片83。刮片导轴841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一刮片限位传感器845,用以对柔性刮片83的位置进行感应。柔性刮片83朝向移动横梁2的一侧设有海绵。刮片电机驱动刮片同步轮843转动,从而带动刮片传送带842传动,刮片滑块844在刮片传送带842的带动下沿刮片滑块844移动,从而带动柔性刮片83在接墨盘811上方移动。

输液管85设于柔性刮片83的初始位置,用于对柔性刮片83上的海绵进行输液。输液管85通过清洗泵86与清洗液瓶87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高效玻璃打印机还包括保湿机构9,保湿机构9通过一钣金机构设于移动横梁2的外壳右端朝向地面的一侧。保湿机构9包括托盘91、喷头垫92及托盘传动组件93,托盘91朝向移动横梁2的一侧设有喷头垫92,喷头垫92的材质为海绵,喷头垫92朝向托盘91的一侧连通托盘91内部,托盘91内部设有用于保持喷头垫92保湿的保湿液体。托盘传动组件93与托盘91连接且托盘传动组件93能够带动托盘91朝远离或者靠近打印喷头36的位置移动。托盘91与托盘传动组件93通过一缓存弹簧94连接,用以缓冲打印喷头36对托盘91下压时的压力。托盘传动组件93与墨盘传动组件的设置相同,其中,托盘传动组件93设有一托盘滑块931,托盘滑块931与托盘91固定连接,以使托盘传动组件93驱动托盘91朝远离或者靠近移动横梁2的方向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高效玻璃打印机还包括一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能够控制送料电机61、送料气缸、定位气缸、真空气缸发生器19、真空气缸181、扁平型直线电动机、纵向电机25、uv打印机的循环供墨系统、升降电机72、墨盘电机823及刮片电机的运行,同时接收玻璃感应器、电机定子21、墨盘第一传感器826、墨盘第二传感器827及刮片限位传感器845所发出的信号后进行处理分析,实现对高效玻璃打印机的控制。

高效玻璃打印机的打印功能使用步骤如下:

1.控制系统控制uv打印机的循环供墨系统开始对二级墨盒35进行供墨;控制系统控制定位气缸将纵向定位条16与横向定位条17同时升起,控制系统控制送料气缸将传送单元64升起高于万向球151,控制系统控制送料电机61开启,由送料皮带641将玻璃送至纵向定位条16与横向定位条17处进行定位。

2.纵向定位条16与横向定位条17上的感应器对玻璃的位置进行感应,控制系统接收玻璃位置的信号,控制系统控制送料电机61关闭,控制送料气缸将传送单元64下降。

3.此时检查玻璃位置是否完全准确,若出现偏差,操作人员施力于玻璃,通过万向球151的配合,移动玻璃位置进行调整。

4.控制系统控制吸盘18升起,真空气缸发生器19开始工作将玻璃吸牢,控制系统控制纵向定位条16与横向定位条17下降。

5.玻璃进行打印:

预热:控制系统控制预热灯组4开启,控制系统控制由纵向电机25开启,纵向齿轮251转动,纵向齿轮251与齿条13配合运动,纵向滑块24沿纵向导轨条12滑动,纵向滑块24往后滑动部分距离,从而使预热灯组4完成对玻璃位于前端的部分进行预热;

打印:控制系统控制扁平型直线电动机开启,通过移动板5的配合,打印车头3在横向滑块51的带动下沿着横向导轨条17滑动,打印车头3在移动过程中,移动板5与电机电子21相互感应,当打印车头3完成移动横梁2的一次移动后便完成了一次玻璃的扫描;在打印车头3扫描过程中,打印车头3在升降机构的作用下下降,打印喷头36通过高度调节装置37与升降机构的配合调整至合适玻璃打印的高度,打印喷头36对已预热完成对玻璃进行打印;打印车头3在移动板5的带动下沿移动横梁2来回运动,以完成对整块玻璃对打印;

高度调整:当更换不同厚度的玻璃时,升降机构带动打印车头3升降,高度调节装置37根据玻璃的厚度调整打印喷头36的高度后再进行打印。

清理机构8的使用方法如下:

1.控制系统控制扁平型直线电动机将打印车头3移动至清理机构8上方,启动升降电机71,打印车头3带动打印喷头36朝靠近清理机构8的方向下降,当靠近清理机构8时,关闭升降电机71;

2.启动墨盘电机823,墨盘电机823带动墨盘同步轮822转动,墨盘传送带821通过墨盘滑块825将落墨盘81沿着墨盘导轨条824带动至墨盘第一传感器826处,墨盘第一传感器826感应到落墨盘81的位置后,关闭墨盘电机823;

3.启动清洗泵86将清洗液从清洗液瓶87抽至输液管85,输液管85将清洗液输至柔性刮片83上;

4.启动刮片电机,刮片电机带动刮片同步轮843转动,刮片传送带842开始运转,柔性刮片83在刮片滑块844的带动下沿着刮片导轴841在设于两端的刮片限位传感器845之间来回运动,柔性刮片83得以对打印喷头36进行清理;

5.结束清理后,启动墨盘电机823将落墨盘81朝远离移动横梁2的位置移动,当落墨盘81移动至墨盘第二传感器827时,墨盘第二传感器827感应到落墨盘81的位置后关闭墨盘电机823。

保湿机构9的使用方法如下:

1.托盘91通过托盘传动组件93移动至移动横梁2下方;

2.控制系统控制扁平型直线电动机将打印车头3移动至保湿机构9上方,启动升降电机71,打印车头3带动打印喷头36朝靠近保湿机构9的方向下降,当打印喷头36对应上喷头垫92时,关闭升降电机71,打印喷头36得以得到保湿。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