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识别机械压动打码的物联网印章及验证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544721发布日期:2019-04-29 15:13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识别机械压动打码的物联网印章及验证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印章技术领域,一种可识别机械压动打码的物联网印章及查询验证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印章的使用无法被有效的管理和记录,大部分用户仅是用表格进行简单的使用登记,或者是使用用章审批单进行简单管理。但由于传统印章本身的使用痕迹不具备可记录性,仅靠人为的手工记录或者审批管理,无法对印章的每次使用进行有效管理和记录,致使印章使用管理混乱,为用户带来很多的风险隐患。而近年一些企事业提出的智能印章,主要是侧重于印章生成、打印,但因为打印的机械及其控制部分过于复杂,虽然功能优于传统印章,但其损失了便携性、实用性、经济性,不利于推广。有一款物联网云智能印章,能够在盖印的同时,识别并记录时间的、地点和盖印内容。但是所盖的印没有变化的唯一标记,不利于后期根据盖印文件实物进行查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识别机械压动打码的物联网印章,能够将当次盖印序号与盖印信息进行关联,传送到云端服务器,用户可以通过文件上的打码序号,申请鉴别印章真伪和查询印章盖印信息,完全做到对印章的使用进行实时管理、云端记录、防伪查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识别机械压动打码的物联网印章,包括:

印章头,用于盖印出章面文字;

机械压动打码器,其设置在印章头的周围和/或内部,其用于盖印出盖印序号,并在每一次盖印时通过压力自动转动盖印出下一个盖印序号;

印章智能模块,用于识别盖印信息和盖印序号,并将盖印信息和盖印序号进行关联后传送到云端服务器;

所述印章头盖印时,盖印物上同时盖印出章面文字和盖印序号。

进一步地,所述印章智能模块包括:

印章使用识别模块,用于识别盖印动作;

盖印序号识别传感器,用于识别所述机械压动打码器的盖印序号;

信息处理模块,其根据盖印动作获取盖印信息,并将盖印信息和盖印序号进行关联,发送至网络模块;

网络模块,用于将盖印信息和盖印序号关联后的数据发送到云端服务器。

进一步地,所述印章智能模块还包括图像取证模块,其用于获取盖印物本身和/或盖印场景的盖印图像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机械压动打码器包括:

并排安装的若干个单向转轮,该单向转轮上沿其圆周开设有十个拨码卡槽和一个进位槽,拨码到进位码“0”时,拨码卡槽和进位槽重叠,其中进位槽的深度从个位的单向转轮开始依次递减;

拨码排杆,其包括对应于单向转轮数量的位数排杆,该位数排杆的伸向进位槽的长度从个位开始也相应依次递减,位数排杆每个长度递减尺寸与对应位置的进位槽深度递减尺寸相同;拨码排杆与单向转轮的对应位置拨码卡槽接触卡位,由于拨码排杆个位最长,其他位递减,因此每次个位排杆接触个位的单向转轮拨码卡槽时,其他位置排杆和拨码卡槽悬空不接触。该拨码排杆通过所述印章头向下盖印的压力带动,每次拨动个位数转轮的一个拨码卡槽位置。当由“1”拨动9个数字到“0”时,拨码卡槽与进位槽重合,拨码排杆深入到进位槽中,此时第二排即十位数的位数排杆与对应的第二个单向转轮的拨码卡槽接触卡位;当次盖印下压力使第二排十位数位置上的排杆带动拨动第二个转轮转动一个数字码;再一次盖印时,第一排个位位置排杆接触并拨动“1”卡槽,非进位槽,第二排又悬空不接触,以此类推,每一次下压拨动转轮一次给位数数字码,当拨动到进位数“0”时,拨码排杆深入进位槽中,下一个位数排杆带动拨动对应位置的单向转轮一个数字码,完成进位操作。以此类推,可完成由个位到十位到更高位的拨码操作;

辅助转轮,该辅助转轮设置在若干个单向转轮的一侧并能够与单向转轮同步转动,该辅助转轮上设置有与所述拨码卡槽对应的十个打码序号识别区。每一次拨码排杆拨动转轮,所述盖印序号识别传感器与打码序号识别区接触。

优选地,所述打码序号识别区采用若干个触点变化、电信号变化、导电变化或电阻变化的方式,所述印章智能模块通过盖印序号识别传感器与打码序号识别区接触产生不同的信号,用于识别单向转轮的转动。

一种物联网印章的机械压动打码序号验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印章使用识别模块识别到盖印压力,信息处理模块启动图像取证模块拍照,同时,信息处理模块识别记录当次盖印的印章id号,时间,并与当次图像关联形成并记录当次盖印信息;

2)印章盖下时,机械压动打码器和印章头同时接触纸张,文件上同时印出章面文字和盖印序号;

3)印章每一次下压使用时,压力带动机械压动打码器自动转动一个盖印序号;

4)信息处理模块连接的盖印序号识别传感器识别到当次序号,信息处理模块将识别的当次盖印序号与当次盖印信息关联,并通过网络模块传输到云端服务器;

5)向云端服务器发送查询申请,通过文件上的盖印序号,申请查询该盖印序号对应的盖印信息;

6)云端服务器在审核申请并通过后,向申请用户提供该序号对应的当次盖印信息。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通过在智能印章中设置自动机械压动打码器,在盖印的同时,不用通过电动驱动或手动拨码,就能在文件上自动印上唯一的盖印序号,并将每一次盖印信息和盖印序号关联,极大方便了印章管理,同时将关联信息通过网络模块发送到云端服务器,云端用户可以实时对印章的使用进行记录、监督、管理、查询和验证,也可进行云端签章;通过本发明,既保持了传统印章的便携性、实用性和经济性和使用习惯,又使传统印章具备了云物联网查证功能,更方便管理和使用,彻底解决了社会假章查证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物联网印章的轴测图;

图2为本发明物联网印章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机械压动打码器的安装位置;

图3为本发明中印章智能模块的原理框图;

图4为本发明中机械压动打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并排安装的单向转轮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拨码卡槽和进位槽;

图6为并排安装的单向转轮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辅助转轮与盖印序号识别传感器的配合;

图7为拨码排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盖印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2所示,所述物联网印章包括印章头1、机械压动打码器2和印章智能模块3,活动内罩5,本实施例中,所述印章头、机械压动打码器和印章智能模块、活动内罩均内置在印章壳体4内,活动内罩5在印章壳体4内壳上下滑动,其中印章头的章面和机械压动打码器的打码区均位于印章壳体的下端,并均朝向盖印物设置。

所述印章头1和机械压动打码器2,在可上下滑动的保护罩5内,盖章下压时,保护罩5被压向上滑动缩回印章壳体4内,印章头和机械压动打码器就可以接触到盖印纸张。盖印后,保护罩5在弹簧弹力作用下弹出。可通过内置的弹簧弹力和盖印的压力,进行往复运动。

所述机械压动打码器2可以设置在印章头的周围,也可以设置在印章头的内部,其用于盖印出盖印序号,并在每一次盖印时通过压力自动转动盖印出下一个盖印序号。

盖印时,机械压动打码器2的刻字与印章头1同时接触纸面,完成盖印和盖印序号,参照图8。同时,印章智能模块3通过传感器与机械压动打码器和印章头相连,识别当次盖印信息和盖印序号。

所述印章智能模块3用于识别盖印信息和盖印序号,并将盖印信息和盖印序号进行关联后传送到云端服务器。如图3所示,所述印章智能模块3包括信息处理模块31,以及与该信息处理模块均信号连接的印章使用识别模块32、盖印序号识别传感器33、网络模块34、图像取证模块35、存储器36和电源模块37,其中信息处理模块采用arm架构处理器。

所述印章使用识别模块32用于识别盖印动作,本实施例中采用印章压感传感器,在受到压力达到设定的阈值后,将信号发送至信息处理模块,作为一次盖印动作信号。

所述盖印序号识别传感器33的一端与信息处理模块31连接,另一端与机械压动打码器的打码序号识别区连接,用于识别所述机械压动打码器的盖印序号。

所述图像取证模块35,其用于获取盖印物本身和/或盖印场景的盖印图像信息,本实施例中,图像取证模块采用微型摄像单元。所述印章使用识别模块识别到印章有效使用时,所述图像取证模块同时拍摄取证。

所述信息处理模块31根据盖印动作获取盖印信息,并将盖印信息和盖印序号进行关联,发送至网络模块,该网络模块,用于将盖印信息和盖印序号关联后的数据发送到云端服务器。所述的关联方式,可以采用印章id号+盖印序号+盖印信息时间+盖印图片等信息合成一个不可更改的新信息文件。

所述盖印信息包括印章身份信息、盖章时间地点、有效盖章的序数、授权状态和盖印图像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如图4所示,所述机械压动打码器2包括若干个单向转轮21、一个拨码排杆22和一个辅助转轮23。

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采用四个并排同轴安装的单向转轮21,分别代表个、十、百、千位。每个单向转轮有0-9共十个刻字,可印序号0000-9999。每一个单向转轮上沿其圆周开设有十个拨码卡槽211和一个进位槽212,十个拨码卡槽对应0-9的十个刻字。所述进位槽212与进位数o的拨码卡槽位置重叠,其深度比拨码卡槽深,且进位槽的深度从个位的单向转轮开始依次递减,并且若干个单向转轮的进位槽依次递减的深度相同。

如图7所示,所述拨码排杆22包括对应于单向转轮数量的位数排杆221,本实施例中,采用四个位数排杆,可以分别伸入进位槽内,该位数排杆的伸向进位槽的长度从个位开始依次递减,所述位数排杆221的长度大于其对应的进位槽212的深度,所述位数排杆依次递减的长度相同。

所述拨码排杆22与图1所述内套5联动或固定,盖印时候,压力把内套5向上挤压滑动,拨码排杆22同时被带动向上,并与拨码卡槽接触卡住拨码卡槽,拉动单向转轮转动,每次完整盖印下压,拨动单向转轮转动一个刻字序号。拨码排杆22有一定变形弹力,确保其始终恰当贴近转轮。在个位排杆深入到进位槽后,下一位排杆紧贴并卡住对应的转轮卡槽。完成进位转动操作。

每一个单向转轮都有一个进位槽212,个、十、百、千位转轮的四个进位槽深度依次相差n。第一个(个位)进位槽深度最深为a,其后每一个进位槽深度依次相差n,即第二个(十位)进位槽的深度为a-n,第三个(百位)进位槽的深度为a-2n,第四个(千位)进位槽的深度为a-3n。相应,每个位数排杆伸向相对应的进位槽的长度也相差n。对应第一个(个位)进位槽的位数排杆长度最长为b,第二个为b-n,第三个为b-2n,第三个为b-3n,b大于a。

每一个单向转轮都有一个进位卡槽,当刻字转动9时,紧接下一个o就是进位槽,当个位的位数排杆进入对应的个位转轮的进位槽后,深入槽内大于n时,隔邻的十位转轮对应的位数排杆卡住十位的拨码卡槽,卡住十位转轮转一个刻字,即0009进位成0010。以此类推,更高位数百、千位,原理相似。

在第一次盖章时,通过下压力带动拨码排杆22,第一根的位数排杆最长,其对应接触并拨动个位的单向转轮,此时,其他位数排杆短,接触不到其他单向转轮的卡槽,因此就只有第一排的个位单向转轮转动一个刻字序号。盖印完成后,印章头和机械压动打码器被内置弹簧弹回,内套伸出。拉回过程中,拨码排杆脱离单向转轮的拨码卡槽。每一次下压盖章,自动转动到下一个刻字序号。

根据需要,四位的单向转轮也可以增加更多转轮,位数可以根据需要和空间决定。

如图6所示,所述辅助转轮23设置在并排设置的单向转轮的一侧,并能够与单向转轮同步转动,该辅助转轮上设置有与所述拨码卡槽对应的十个打码序号识别区231,所述印章智能模块通过盖印序号识别传感器与打码序号识别区接触产生不同的信号,用于识别单向转轮的转动。

所述打码序号识别区231可以采用若干个导电触点的电气特性变化,导电触点与不同电阻值的电阻相连,盖印序号识别传感器与其接触产生不同的信号变化以识别转轮刻字的变化。也可以采用导电变化或电阻变化的方式。

所述盖印序号识别传感器33一端与信息处理模块31相连,另一端与辅助转轮的打码序号识别区231接触。每一次盖印转动一个打码刻字序号,信息处理模块通过盖印序号识别传感器与识别区接触,通过识别的数据识别当前刻字序号。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印章的机械压动打码序号的验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印章使用识别模块识别到压力,信息处理模块启动图像取证模块拍照,同时,信息处理模块识别记录当次盖印的印章id号,时间,并与当次图像关联形成并记录当次盖印信息;

2)印章盖下时,机械压动打码器和印章头同时接触纸张,文件上同时印出章面文字和盖印序号;

3)印章每一次下压使用时,压力带动机械压动打码器自动转动一个盖印序号;

4)信息处理模块连接的盖印序号识别传感器识别到当次序号,信息处理模块将识别的当次盖印序号与当次盖印信息关联,并通过网络模块传输到云端服务器;

5)向云端服务器发送查询申请,通过文件上的盖印序号,申请查询该盖印序号对应的盖印信息;

6)云端服务器在审核申请并通过后,向申请用户提供该序号对应的当次盖印信息。

申请用户比对盖印文件和云端服务器提供的盖印信息,完成验证。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