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退出的墨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96868发布日期:2018-10-02 19:37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墨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便退出的墨盒。



背景技术:

目前,在打印耗材行业中墨盒是最常用的耗材之一,现有市场上的墨盒的装机扣位是设置在墨盒的底壳上,当安装墨盒时,向下按压墨盒,装机扣位与墨盒安装位扣紧,从而安装在墨盒安装室中,退出墨盒时,手动转动墨盒安装位使得装机扣位与墨盒安装位脱离,从而实现墨盒的退出,但由于墨盒安装室一般空间十分狭小,墨盒安装位一般又处于墨盒安装室中比较深的位置,人工用手操作墨盒安装位比较麻烦,费事费力,操作不当还易造成装机扣位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退出的墨盒,操作便捷,减少对装机扣位造成损坏的几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方便退出的墨盒,包括组装为一体的底壳和面盖,所述底壳侧面设置有一可转动的装机把手,所述底壳位于装机把手下方处设有与墨盒安装位配合的装机扣位,当墨盒退出打印机时,通过转动装机把手可带动墨盒安装位脱离装机扣位,使得墨盒退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底壳侧面中部间隔设有两连接板,两连接板上均开设一通孔,两通孔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装机把手的中部向两外侧延伸形成两凸轴,两凸轴分别插入两通孔中,当退出墨盒时,向底壳一侧转动装机把手上部使得装机把手下部推动墨盒安装位转动以远离装机扣位,从而使得装机扣位与墨盒安装位脱离。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装机把手上部设有多个凸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底壳上端开口,其内隔设有进气腔、调压腔和墨水腔,所述进气腔下端开有进气口,所述进气腔上端通过气路与调压腔连通,所述调压腔中设有与其腔室内部空间匹配的吸墨块,所述调压腔下部内壁从上至下依次开有第一换气孔和第二换气孔,所述第一、第二换气孔均与墨水腔连通,所述调压腔底部设有出墨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调压腔顶部设有补气口,所述补气口下端与吸墨块相连,所述气路两端分别与进气腔与补气口连通,所述气路上表面设有密封导气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吸墨块为海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出墨口下端安装有密封垫片和固定密封垫片的护罩,所述护罩与底壳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本墨盒通过在底壳侧面设置一可转动的装机把手,退出墨盒时,通过转动装机把手可带动墨盒安装位脱离装机扣位,即可使墨盒退出,不用再去操作墨盒安装位,操作便捷,省时省力,减少了对装机扣位造成损坏的几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3,一种方便退出的墨盒,包括组装为一体的底壳1和面盖2,所述底壳1侧面设置有一可转动的装机把手9,所述底壳1上位于装机把手9下方处设有与墨盒安装位配合的装机扣位10,装机扣位10为一凸台,其与底壳1一体成型,当墨盒退出打印机时,通过转动装机把手9可带动墨盒安装位脱离装机扣位10,使得墨盒退出。

所述底壳1侧面中部间隔设有两连接板11,两连接板11上均开设一通孔,两通孔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装机把手9的中部向两外侧延伸形成两凸轴12,两凸轴12分别插入两通孔中,当退出墨盒时,向底壳1一侧转动装机把手9上部使得装机把手9下部推动墨盒安装位转动以远离装机扣位10,从而使得装机扣位10与墨盒安装位脱离,所述装机把手9上部设有多个凸条13,便于增大装机把手9的摩擦力,方便人工拨动装机把手9。

所述底壳1上端开口,其内隔设有进气腔3、调压腔4和墨水腔5,所述进气腔3下端开有进气口,所述进气腔3上端通过气路6与调压腔4连通,所述调压腔4中设有与其腔室内部空间匹配的吸墨块,所述吸墨块为海绵,所述调压腔4下部内壁从上至下依次开有第一换气孔41和第二换气孔42,所述第一、第二换气孔41、42均与墨水腔5连通,所述调压腔4底部设有出墨口。所述调压腔4顶部设有补气口43,所述补气口43下端与吸墨块相连,所述气路6两端分别与进气腔3与补气口43连通,所述气路6上表面设有密封导气膜,所述出墨口下端安装有密封垫片7和固定密封垫片7的护罩8,所述护罩8与底壳1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墨盒的工作原理为:在安装墨盒时,向下按压墨盒使得装机扣位10扣紧在墨盒安装位上,从而安装好墨盒,安装好墨盒后,墨盒工作时从进气口进气,出墨口出墨水,当吸墨块中墨水减少至第一换气孔41处时,空气从第一换气孔41进入到墨水腔中,墨水从第二换气孔42补充到吸墨块中,形成墨水的稳压补充,提高打印质量的稳定性,在要退出墨盒时,向底壳1一侧转动装机把手9,使得装机把手9下部与墨盒安装位接触,并推动其转动,从而使得装机扣位10与墨盒安装位脱离,人工顺利取出墨盒,操作便捷,减少了装机扣位损害的几率,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