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编织袋防渗印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5119发布日期:2018-11-20 21:23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编织袋防渗印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织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编织袋防渗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编织袋通常是以聚丙烯或者聚乙烯为主要原料,经挤出、拉伸成扁丝,再经织造、编制、制袋而成。

塑料编织袋首先是织造成筒状结构,然后收卷,再截取和制袋。为了印刷方便,通常在截取之前进行连续的印刷,由于塑料编织袋是双层结构,而且并不防水,因此印刷时的油墨容易渗透,造成塑料编织袋背面的痕迹残留,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编织袋防渗印刷装置,避免油墨的渗透,提升印刷质量稳定性。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编织袋防渗印刷装置,包括:输送架、抽气机、印刷装置和吸气板,所述输送架上间隔设置有第一滚筒组件和第二滚筒组件,所述吸气板设置在第一滚筒组件和第二滚筒组件之间的下方,所述印刷装置设置在第一滚筒组件和第二滚筒组件之间的上方,所述印刷装置包括一根位于底部的印刷辊,所述吸气板上密布有微孔,所述吸气板下部设置有顶部开口的负压箱体,所述负压箱体与抽气机的进气口之间设置有吸气管。

其中,所述第一滚筒组件和第二滚筒组件分别包括两个上下间隔设置的滚筒。

其中,所述滚筒表面设置有橡胶防滑套。

其中,所述第一滚筒组件还包括一个驱动其滚筒旋转的电机。

其中,所述输送架上方设置有支架,所述印刷装置设置在支架下部。

其中,所述抽气机的排气口上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一侧连接有延伸至印刷装置前方且末端指向下方的弯管,所述弯管的底部设置有与印刷辊平行的横管,所述横管的底部设置有一排指向下方的喷气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编织袋防渗印刷装置,利用抽气机在负压箱体内抽气而产生负压,并利用微孔进行吸气,编织袋通过第二滚筒组件向第一滚筒组件输送时,人工先下压编织袋使得编织袋底部一层被微孔吸附,并在第一滚筒组件的牵引性继续滑动前移,这样印刷辊对编织袋上部一层印刷时,油墨就不会直接渗透至底部一层,再加上喷气嘴的风干作用,使得油墨快速干固,彻底避免了渗透污染问题,提升了印刷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并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编织袋防渗印刷装置,包括:输送架2、抽气机1、印刷装置10和吸气板9,所述输送架2上间隔设置有第一滚筒组件4和第二滚筒组件3,所述吸气板9设置在第一滚筒组件4和第二滚筒组件3之间的下方,编织袋放卷后通过第二滚筒组件3向第一滚筒组件4输送。

所述第一滚筒组件4和第二滚筒组件3分别包括两个上下间隔设置的滚筒,所述滚筒表面设置有橡胶防滑套,避免打滑问题。所述第一滚筒组件4还包括一个驱动其滚筒旋转的电机14,驱动第一滚筒组件4下部的滚筒逆时针旋转而带动编织袋的输送。

所述输送架2上方设置有支架13,所述印刷装置10设置在支架13下部,而且所述印刷装置10位于第一滚筒组件4和第二滚筒组件3之间的上方,所述印刷装置10包括一根位于底部的印刷辊11,印刷辊11位于吸气板9上方,对经过吸气板9上方的编织袋的顶面进行印刷,编织袋的顶面与印刷辊11接触就可以进行图案或者文字的印刷。

所述吸气板9上密布有微孔,所述吸气板9下部设置有顶部开口的负压箱体8,所述负压箱体8与抽气机1的进气口之间设置有吸气管5,利用抽气机1在负压箱体8内抽气而产生负压,并利用微孔进行吸气,使得编织袋底部一层被微孔吸附而保持向下分离的趋势而与编织袋上部一层保持一定间隙,印刷时的油墨就不会直接渗透至底部一层。

所述抽气机1的排气口上设置有排气管6,所述排气管6一侧连接有延伸至印刷装置10前方且末端指向下方的弯管7,所述弯管7的底部设置有与印刷辊11平行的横管12,所述横管12的底部设置有一排指向下方的喷气嘴,利用废气进行印刷油墨的快速干固,提升了印刷质量。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