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写真机走纸用的后挂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7098发布日期:2019-04-03 00:28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写真机走纸用的后挂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写真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写真机走纸用的后挂件结构。



背景技术:

写真机一般用在广告、图文、CAD行业中,是一种大幅面的打印机,利用喷头在专用材料上喷出各种彩色图案。在写真机打印平台的后侧进纸端一般安装有支撑走纸轮的后挂件,保证走纸平稳及精度,使打印介质平整移动至打印平台上,现有后挂件与后挂件支撑结构为一体成型的框型结构型材,后挂件外端面为撑纸结构,在走纸时容易受挤压变形,造成走纸精度低。

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设计科学、防止变形、结构强度高、易安装、安装精度高、结构稳定、走纸精度高的写真机走纸用的后挂件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写真机走纸用的后挂件结构,它包括后挂件和后挂件固定组件,所述后挂件为一体成型的弧形型材,所述后挂件的弧形角小于90°,所述后挂件固定组件为阶梯型固定型材,所述后挂件覆盖安装在所述后挂件固定组件上。

基上所述,所述后挂件固定组件包括成L型的后挂件固定板、若干后挂件支撑加强筋和成阶梯型的后挂件支撑板,所述后挂件支撑板包括内侧竖直板、中间横直板和外侧竖直板,所述内侧竖直板、所述中间横直板和所述外侧竖直板一体成型为阶梯型材,所述外侧竖直板下端一体成型有U型折边,所述后挂件固定板的内竖板上端一体成型有直角折边,所述后挂件固定板与所述内侧竖直板垂直对接,各所述后挂件支撑加强筋等距离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后挂件固定板的下端面和所述内侧竖直板的内侧面。

基上所述,所述后挂件的上端安装在所述后挂件固定板的直角折边上,所述后挂件的下端设有若干向下开口的卡槽,所述后挂件的下端通过各卡槽装配卡接在所述外侧竖直板的U型折边上,所述后挂件的上端一体成型有走纸平板,所述走纸平板上等距离设有若干长方形的走纸轮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后挂件为弧形型材,所述后挂件的下端设有若干卡槽结构与所述后挂件支撑板的下端装配连接,保证所述后挂件的下端与所述后挂件支撑板的下端相对活动,则所述后挂件在走纸时因撑纸受到挤压作用便可上下弹性调整,从而避免变形,所述后挂件固定板和所述后挂件支撑板组成阶梯型的型材,结构强度高,容易安装且安装精度高,能增强所述后挂件的结构稳定性,走纸精度高。

其具有设计科学、防止变形、结构强度高、易安装、安装精度高、结构稳定、走纸精度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1.后挂件;2.后挂件固定板;3.后挂件支撑加强筋;4.后挂件支撑板;5.内侧竖直板;6.中间横直板;7. 外侧竖直板;8.卡槽;9.走纸轮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4所示,一种写真机走纸用的后挂件结构,它包括后挂件1和后挂件固定组件,所述后挂件1为一体成型的弧形型材,所述后挂件1的弧形角小于90°,所述后挂件固定组件为阶梯型固定型材,所述后挂件1覆盖安装在所述后挂件固定组件上。

所述后挂件固定组件包括成L型的后挂件固定板2、若干后挂件支撑加强筋3和成阶梯型的后挂件支撑板4,所述后挂件支撑板4包括内侧竖直板5、中间横直板6和外侧竖直板7,所述内侧竖直板5、所述中间横直板6和所述外侧竖直板7一体成型为阶梯型材,所述外侧竖直板7下端一体成型有U型折边,所述后挂件固定板2的内竖板上端一体成型有直角折边,所述后挂件固定板2与所述内侧竖直板5垂直对接,各所述后挂件支撑加强筋3等距离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后挂件固定板2的下端面和所述内侧竖直板5的内侧面。

所述后挂件1的上端安装在所述后挂件固定板2的直角折边上,所述后挂件1的下端设有若干向下开口的卡槽8,所述后挂件1的下端通过各卡槽8装配卡接在所述外侧竖直板7的U型折边上,所述后挂件1的上端一体成型有走纸平板,所述走纸平板上等距离设有若干长方形的走纸轮安装孔9。

本实用新型的写真机走纸用的后挂件1结构的工作过程和原理是,所述后挂件1为弧形型材,所述后挂件1的下端与所述后挂件支撑板4的下端通过若干卡槽8结构装配连接,保证所述后挂件1的下端与所述后挂件支撑板4的下端相对活动,则所述后挂件1在走纸时因撑纸受到挤压作用便可上下弹性调整,从而避免变形,所述后挂件固定板2和所述后挂件支撑板4组成阶梯型的型材,结构强度高,容易安装且安装精度高,能增强所述后挂件1的结构稳定性,走纸精度高。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