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码机的双喷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3602发布日期:2019-04-29 12:34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喷码机的双喷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印领域,特别是一种喷码机的双喷嘴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喷码机的应用十分普遍,最常用的就是非接触式的喷码机。在现有技术中,喷码机的喷印存在重码或缺码现象,归其原因是喷嘴与偏转电极板的设置问题。

如图1所示,是现有产品的其中一种喷印墨滴移动示意图,双喷嘴A1和A2平行设置,正电极板,零电极板,负电极板,依次并排设置,墨滴经过电极板后偏向正电位,所以在图1中墨滴偏向左侧,然后落到承印物上,但是图1中承印物的高度不同,导致的承印平面不同,所以喷码效果就出现不同,若承印平面出现在B1处就出现了B4区域缺码,若承印平面出现在B3处就出现了B5区域重码,所以只能保证承印平面出现在B2处才能正常喷码。

如图2所示,是现有产品的另外一种喷印墨滴移动示意图,双喷嘴C1和C2平行设置,正电极板设置在中部,负电极板设置在两侧,所以墨滴会偏向于中部的正电极板,但是,喷头C1和C2喷出的墨滴也会出现交集的问题,所以承印物的承印平面不同出现的喷码效果也会不同,若承印平面出现在D1处就出现了D4区域缺码,若承印平面出现在D3处就出现了D5区域重码。

不管是上述的第一种方式还是第二种方式都会因为承印平面的高低不同,导致喷码出现重码或缺码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的中因为承印平面的高低不同,导致喷码出现重码或缺码现象,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喷码机的双喷嘴结构,适应不同承印平面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喷码机的双喷嘴结构,包括喷嘴主板,所述喷嘴主板底部设置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上安装有喷墨机构,所述喷墨机构包括喷嘴和所述喷嘴下方安装的充电极,以及所述充电极下方安装的偏转电极板,所述偏转电极板底部设置有墨滴回收槽,所述喷墨机构设置有两组,且相对的安装在所述承接板的正面和反面上,且所述偏转电极板包括第一正极板和第一负极板,以及第二正极板和第二负极板;所述第一正极板和所述第一负极板与第一组所述喷墨机构配合,所述第二正极板和所述第二负极板与第二组所述喷墨机构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喷嘴主板上设置有喷嘴安装座,所述喷嘴安装在所述喷嘴安装座上。

进一步地,每组所述喷墨机构的所述充电极和所述偏转电极板之间均安装有感应器。

进一步地,在主视方向的平面,第一组所述喷墨机构的几何中心线与第二组所述喷墨机构几何中心线左右相互错位。

进一步地,第一组所述喷墨机构的所述喷嘴底部安装的第一正极板和第一负极板,与第二组所述喷墨机构的所述喷嘴底部安装的所述第二正极板和所述第二负极板设置的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设置有背靠背的两组喷墨机构,第一组喷墨机构先开始在承印面上喷印图案的上半部分,第二组喷墨机构随后开始在承印面喷印图案的下半部分,过程中利用计算机程序实时跟踪承印物的移动速度和控制两组喷墨机构开始喷墨的时间差,最终合成一个图案,不会出现重码和缺码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第一种喷印墨滴移动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第二种喷印墨滴移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主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主视墨滴移动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A-A剖面的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B-B剖面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组喷码机构喷印墨滴移动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组喷码机构喷印墨滴移动示意图。

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1、碰头主板;2、喷嘴安装座;21、喷嘴;3、充电极;4、感应器;51、第一正极板;52、第二正极板;53、第一负极板;54、第二负极板;6、墨滴回收槽。

附图中A1,A2以及C1,C2表示现有技术中的喷嘴;B1,B2,B3和D1,D2,D3表示现有技术中不同高度的承印平面;B4,D4表示没有喷码区域,B5,D5表示喷码重叠区域;此外,E1,E2,E3,表示本实施例中不同高度的承印平面,L1和L2分别表示第一组喷码机构和第二组喷码机构所喷出的最接近回收槽的墨滴的飞行轨迹,为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且与承印面相垂直,其余的墨滴飞行轨迹均为斜线,K1表示第一组喷码机构的墨滴沿L1飞行的落点,K2表示第二组喷码机构的墨滴沿L2飞行的落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墨滴由于电场的偏移,所以喷出来的墨滴都会存在横向偏转,但是越靠近墨滴回收槽6,墨滴的移动轨迹越接近直线移动,所以文中的直线打出去的墨滴其实就是接近直线且最靠近墨滴回收槽6的墨滴,其运动轨迹为L1或L2。

如图3-图6所示,一种喷码机的双喷嘴结构,包括喷嘴主板1,所述喷嘴主板1底部设置有承接板11,所述承接板11上安装有喷墨机构,所述喷墨机构包括喷嘴21和所述喷嘴21下方安装的充电极3,以及所述充电极3下方安装的偏转电极板,所述偏转电极板底部设置有墨滴回收槽6,所述喷墨机构设置有两组,且相对的安装在所述承接板11的正面和反面上,且所述偏转电极板包括第一正极板51和第一负极板53,以及第二正极板52和第二负极板54;所述第一正极板51和所述第一负极板53与第一组所述喷墨机构配合,所述第二正极板52和所述第二负极板54与第二组所述喷墨机构配合。

其中,两组喷嘴机构设置的喷嘴21的设置方向是相反的,可以方便安装以及维修等。第一组喷墨机构喷码时,喷嘴21喷墨,墨滴经过充电极3使墨滴带负电荷,墨滴进入到第一正极板51和第一负极板53形成的电场时,带负电荷的墨滴往正极方向移动,部分不带电荷墨滴继续直线移动,形成了如图6所示的墨滴移动轨迹,墨滴喷出后呈现直角三角形,其中直线移动的墨滴刚好垂直打在承印平面上。

如图3-图6所示,在主视方向的平面,在承印物移动方向即图4方向上看第一组所述喷墨机构的几何中心线与第二组所述喷墨机构几何中心线左右相互错位,所以附图3和附图4中虚线示意的是第二组喷墨机构,虚线的部分表示错位的距离,但喷墨机构的几何中心线是相互平行的。由于墨滴是具有宽度的,所以即使错开,打出来的墨滴会接近相互重合。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组喷墨机构和第二组喷墨机构均包含喷嘴21,充电极3,偏转电极板和墨滴回收槽6。通过调整喷嘴的安装角度,使得最靠近墨滴回收槽6的墨滴离开偏转电极板后做直线运动最终垂直打在承印面上。

又如图3和图6所示,第一组所述喷墨机构的所述喷嘴21底部安装的第一正极板51和第一负极板53,与第二组所述喷墨机构的所述喷嘴21底部安装的所述第二正极板52和所述第二负极板54设置的方向相反。如图7和图8所示,表示偏移方向相反,但是第一组喷墨机构喷出的直线L1,垂直打在喷印平面上的点K1和第二组喷墨机构喷出的直线L2,垂直打在喷印平面上的点K2,然而点K1和点K2由于上述的喷嘴21错位设置,墨滴喷出后离开电场的作用,L1和L2呈直线运动且相互平行,所以,最终无论承印平面在E1还是E2或是E3上,点K1和K2都是相互重合的,因此喷码不会出现重码和缺码现象。

如图3所示,所述喷嘴主板1上设置有喷嘴安装座2,所述喷嘴21安装在所述喷嘴安装座2上。喷嘴安装座2表面设置有多个螺纹孔,喷嘴21可以安装在不同的螺纹孔上进行调节安装的位置。

如图3所示,所述喷墨机构的所述充电极3和所述偏转电极板之间均安装有感应器4,感应器4可对喷咀21分裂出的墨滴定相。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设置有背靠背的两组喷墨机构,第一组喷墨机构先开始在承印面上喷印图案的上半部分,第二组喷墨机构随后开始在承印面喷印图案的下半部分,过程中利用计算机程序实时跟踪承印物的移动速度和控制两组喷墨机构开始喷墨的时间差,最终合成一个图案,不会出现重码和缺码的现象。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