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2681发布日期:2019-05-11 00:46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特别涉及一种能避免卡纸的打印机。



背景技术:

标签打印机在标签打印完成后需要将标签纸切断,其中标签打印机内设置有用于压纸的刀枕和切纸的切刀,在工作过程中先通过刀枕将待切断的标签压住,再驱动切刀动作切断标签纸,切纸完成后刀枕在复位机构下复位;其中,机芯具有出纸口,刀枕位于机芯上方,切刀位于刀枕与机芯之间,刀枕和切刀都采用直线运动的前进和回退;由于刀枕与机芯之间留有间隙用于安装切刀,在切刀处于退回状态(不切纸的时候)的情况下,标签纸出纸容易进入该空间,造成出纸不顺的卡纸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标签纸进入切刀活动空间内,从而避免卡纸的打印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打印机,所述打印机包括机芯、切刀和用于压纸的刀枕,所述切刀和刀枕位于机芯的出纸侧,所述切刀位于刀枕与机芯之间,所述刀枕上设置有用于挡纸的止挡件,所述打印机上还设置有对应于刀枕的改向结构,当刀枕回退复位时,所述改向结构作用于刀枕或止挡件,使止挡件朝向所述机芯偏移,并挡住刀枕与机芯的间隙,阻止标签纸进入该间隙;当刀枕前进时,所述刀枕或止挡件与改向结构脱离,所述止挡件复位。

采用上述结构,在刀枕向前运动进行压纸时,改向结构对刀枕或止挡件的作用力撤出,止挡件不再挡住刀枕与机芯的间隙,切刀可向前伸出而切纸;当切纸完成后,刀枕和切刀复位后,由于改向结构与刀枕或止挡件产生作用力,使得止挡件向机芯运动,挡在切刀前方的空间,从而将刀枕与机芯的间隙挡住,防止标签纸进入该间隙,保证出纸顺畅。

进一步,所述止挡件位于刀枕上朝向机芯的一侧。

进一步,所述止挡件设置在刀枕前部,未切纸时,所述止挡件位于所述切刀前方,填补刀枕与机芯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所述刀枕前部设置有高出刀枕表面的凸起,当刀枕回退复位时,所述凸起与改向结构相互挤压,使得止挡件朝向机芯运动,并保持在挡纸的位置。

进一步,所述凸起顶部为对应于挡纸保持位置的平台,所述平台与刀枕表面之间为倾斜过渡。

进一步,所述凸起位于刀枕的一侧,止挡件位于刀枕的另一侧,凸起和止挡件均与刀枕一体成型。

进一步,所述打印机还包括用于驱动刀枕向后运动复位的第一复位弹簧。

进一步,所述打印机还包括用于驱动切刀向后运动复位的第二复位弹簧。

进一步,所述打印机还包括用于刀枕前后运动时导向的导向结构。

进一步,所述刀枕前端设置有限位结构,在刀枕复位时,所述限位结构抵在所述改向结构上,限制刀枕向后移动的范围。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刀枕向前运动进行压纸时,改向结构对刀枕或止挡件的作用力撤出,止挡件不再挡住刀枕与机芯的间隙,切刀可向前伸出而切纸;当切纸完成后,刀枕和切刀复位后,由于改向结构与刀枕或止挡件产生作用力,使得止挡件向机芯运动,挡在切刀前方的空间,从而将刀枕与机芯的间隙挡住,防止标签纸进入该间隙,保证出纸顺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切纸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未切纸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常态时止挡件挡住刀枕与机芯之间间隙的示意图。

零件标号说明:

1 机芯

11 出纸口

2 切刀

3 刀枕

31 止挡件

32 凸起

33 限位结构

4 改向结构

5 导向结构

6 第二复位弹簧

7 标签

8 刀架

9 第一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打印机,其中打印机包括用于打印的机芯1、用于切纸的切刀2和用于压纸的刀枕,机芯1上设置有出纸口11,所述切刀2和刀枕3位于机芯1的出纸侧,切刀2位于刀枕3与机芯1之间,其工作过程为,标签打印完成后,刀枕3先向前运动将标签7压紧,然后驱动切刀2向前运动而切断标签纸,切完纸后刀枕3和切刀2均退回初始位置;且常态时刀枕3和切刀2都是在初始位置;其关键在于,在刀枕3上设置有用于挡纸的止挡件31,打印机上还设置有对应于刀枕3的改向结构4,当刀枕3回退复位时,所述改向结构4作用于刀枕3或止挡件31,使止挡件31朝向所述机芯1偏移,并挡住刀枕3与机芯1之间的间隙A(即挡在切刀2前方),阻止标签7纸进入该间隙A;常态时改向结构4使止挡件31保持在挡住该间隙A的状态,从而在标签7从机芯1的出纸口11伸出时,防止标签7进入所述间隙A;当刀枕3前进时,所述刀枕3或止挡件31与改向结构4脱离,即止挡件31不受力而复位,如此可避免与切刀2干涉,切刀2可向前运动而不被止挡件31阻挡。

采用上述结构,在刀枕3向前运动进行压纸时,改向结构4对刀枕3或止挡件31的作用力撤出,止挡件31不再挡住刀枕3与机芯1的间隙,切刀2可向前伸出而切纸;当切纸完成后,刀枕3和切刀2复位后,由于改向结构4与刀枕3或止挡件31产生作用力,使得止挡件31向机芯1运动,挡在切刀2前方的空间,从而将刀枕3与机芯1的间隙挡住,防止标签7纸进入该间隙,保证出纸顺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起位于刀枕3的一侧,止挡件31位于刀枕3的另一侧,具体地,所述止挡件31位于刀枕3上朝向机芯1的一侧,本例中刀枕3、切刀2、机芯1依次上下布置,止挡件31位于刀枕3前端下侧,未切纸时(即常态时),所述止挡件31位于所述切刀2前方,止挡件31刚好填补刀枕3与机芯1之间的间隙(切刀2在该间隙构成的空间内前后运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刀枕3前部设置有高出刀枕3上表面的凸起32,在刀枕3向前运动压纸时,所述改向结构4不会阻挡刀枕3的运动,即不对刀枕3产生挤压作用,当刀枕3向后运动复位时,所述凸起32与改向结构4相互挤压,使得止挡件31朝向机芯1运动,并保持在挡纸的位置(即保持在将机芯1与刀枕3之间间隙A挡住的位置),如图3所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起32顶部为对应于挡纸保持位置的平台,即改向结构4将刀枕3压下后与平台保持抵紧,并保持在该位置,直至再次切纸,其中所述平台与刀枕3表面之间为倾斜过渡,便于刀枕3与改向结构4的相对运动。本例中改向机构3为设置于打印机内的挡臂。

在一个实施例中,凸起32和止挡件31均与刀枕3一体成型。

其中,切刀2安装在刀架8上,由刀架8支撑,刀架8安装在打印机内,切纸时切刀2随刀架8向前运动。所述打印机还包括用于驱动刀枕3向后复位的第一复位弹簧9,第一复位弹簧9优选为压缩弹簧,连接在刀枕3与打印机主体之间,对刀枕3施加向后的弹力,从而保持刀枕3处于未切纸位置的常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打印机还包括用于刀枕3前后运动时导向的导向结构5,其中导向结构5可采用导向杆或导向槽等,在一个实施例中,导向杆设置在打印机内,并穿过所述刀枕3,刀枕3沿导向杆前后运动。在一个实施例中,导向杆与刀枕3固定连接,打印机或刀架8上开设导向孔,导向杆伸入导向孔内,实现前后运动导向。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打印机还包括用于切刀向后复位的第二复位弹簧6,该第二复位弹簧6为压缩弹簧,具体地,切刀2安装在刀架8上,第二复位弹簧6前端抵在刀枕3上,后端抵在刀架8上。在切纸时,由于切刀2和刀架8被驱动而向前运动,通过第二复位弹簧6的弹力带动刀枕3向前运动至压纸位置,此时第一复位弹簧9和第二复位弹簧6被压缩;切刀2继续向前运动完成切纸;在切纸完成后,施加于刀架8和切刀2的驱动力撤去,刀枕3在第一复位弹簧9的作用下复位,由于第二复位弹簧6抵在刀枕3与刀架8之间,使得切刀2和刀架8也向后运动而复位。切刀2向前运动切纸的驱动方式可采用现有技术中任意一种方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刀枕3前端设置有限位结构33,在刀枕3复位时,所述限位结构33抵在所述改向结构4上,限制刀枕3向后移动的范围。本例中限位结构33为位于凸起32前方的挡块。

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