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盒测试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48365发布日期:2019-07-24 09:31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墨盒测试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墨盒再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墨盒测试组件。



背景技术:

墨盒对于整个喷墨打印机而言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其好坏直接影响喷墨打印机的打印效果。墨盒属于打印耗材,使用一段时间后即需要更换新的墨盒。一般而言,喷墨打印机的墨盒分为一体式墨盒和分体式墨盒。所谓一体式墨盒,是指将喷头集成于墨盒上,而分体式墨盒则是指墨盒与喷头相互独立。一体式墨盒由于可以实现比较高的打印精度、打印质量易于保证,因而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但是,也正是由于一体式墨盒上集成有喷头,因此,其设计较为复杂,造价较高,在一些中低端打印机中,更换一次墨盒价格可以达到打印机整体价格的一半左右。除了价格昂贵之外,大量一次性使用的废墨盒被丢弃,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由此,墨盒再生行业应运而生。

墨盒再生过程中,厂家会购入大量不同型号的空墨盒,然后进行筛选、清洗、注墨以及芯片复位等工序后包装出售。再生墨盒在芯片复位后,需要对喷头的控制电路及喷头本身进行测试,以确保再生墨盒能够正常使用。相关现有技术中披露的做法是购置与墨盒型号一一对应的喷墨打印机,将待测试的墨盒对应安装至喷墨打印机上,然后利用喷墨打印机的试打程序进行墨盒检测。

这种墨盒测试设备存在两个不可避免的弊端:1)市面上收购回来的空墨盒型号多种多样,对应地需要购入多种型号的打印机,一些墨盒由于厂家、生产批次等原因难以找到对应的打印机;2)墨盒安装于打印机进行试打以后,用户购买墨盒并安装至打印机时墨量显示不再是100%,影响用户体验;3)以对应型号的打印机进行墨盒测试,由于墨盒安装、程序运行需要等,需要消耗较长的检测时间。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墨盒测试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墨盒测试组件,该测试组件能够通用于多种型号的一体式墨盒,以使该测试组件所安装的墨盒测试设备能够驱动多种墨盒进行测试。

一种墨盒测试组件,所述测试组件可拆卸安装至墨盒测试设备上,并包括用于安装待测试墨盒的墨盒夹具以及设置于所述墨盒夹具上的接口模块,所述接口模块连接于所述墨盒与所述墨盒测试设备内的主控板之间以在两者之间传递数据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口模块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设置有用于连接至所述主控板的主控板针脚以及对应于所述墨盒芯片的墨盒针脚。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板针脚和所述墨盒针脚分别设置于所述板体的两侧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墨盒夹具包括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的左夹持块、右夹持块以及上夹持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左夹持块和/或所述右夹持块可动设置于所述本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夹持块枢转连接于所述本体上,所述上夹持块具有导入弧面和定位面,当所述墨盒滑入所述左夹持块和右夹持块之间时,所述墨盒上表面的限位块沿所述导入弧面滑动至所述定位面抵靠所述限位块的前侧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夹持块与所述本体枢转连接处设置有扭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左夹持块和右夹持块上均设有滑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墨盒夹具上设置有能够吸合固定至墨盒测试设备上的磁体,并且/或者,所述墨盒夹具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测试组件至所述墨盒测试设备的连接孔。

优选地,所述磁体设置为多个。

上述墨盒测试组件中,不同品牌、型号的墨盒对应安装于不同墨盒夹具上,并通过设置于墨盒夹具上的接口模块适配于测试组件所安装的墨盒测试设备,这样,墨盒测试设备的复用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墨盒测试设备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墨盒测试设备的另一视角视图;

图3为墨盒测试设备安装有打印纸后的工作状态图;

图4为拆去壳体后的墨盒测试设备的结构图,其中显示了背板上各个零部件及接口的分布;

图5为拆去壳体和背板后的墨盒测试设备的结构图,其中显示了导纸机构的部分结构;

图6为拆去壳体、显示屏、前板等零部件后的墨盒测试设备的结构图,其中导纸机构展开并处于工作位置;

图7为测试组件的爆炸结构视图;

图8为测试组件的整体结构图,其中显示了测试组件朝向背板方向的部分结构;

图9为图8中的测试组件的另一视角视图,其中显示了测试组件朝向打印区域一侧的部分结构;

图10为上夹持块的立体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

2、前板;

3、显示屏;

4、测试组件;40、接口模块;400、板体;401、主控板针脚;402、墨盒针脚;41、墨盒夹具;410a、左夹持块;410b、右夹持块;410c、上夹持块;4101、导入弧面;4102、定位面;411、连接孔;42、墨盒;420、限位块;43、磁体;,44、扭簧;45、滑道;

5、导纸机构;50、电机;51a、第一带轮;51b、第二带轮;51c、第三带轮;51d、同步带;51e、张紧轮;52、支承座;53、推拉板;54a、第一滚轮;54b、第二滚轮;55、盒体;550、推拉板连接部;551、斜面;56a、纸卷轴;56b、连杆;56c、转轴;57、托辊;

6、提手;

7、背板;70、网络接口;71、打印纸放置架;72、控制开关接口;73、数据传输接口;74、主控板;75、电源接口;76、电源开关;

8、底板;80、打印区域;

9、打印纸。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说明的是,以下的描述中,在无相反说明的情况下,所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均是参考墨盒测试设备的使用面向墨盒测试设备时的方位。“内”、“外”则是相对于壳体、前板、背板以及底板围合形成的空间而言,围合形成的空间以内为“内”,暴露在外的位置为“外”。

如图1至图2中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墨盒测试设备,包括壳体1、前板2、背板7组成的外壳以及底板8,其中:前板2上设置有显示屏3以及能够安装待测试墨盒42的测试组件4,底板8上设置有导纸机构5,其上能够安装打印纸9。壳体1上还设置有便于提起墨盒测试设备的提手6。当墨盒测试设备工作时,显示屏3能够显示当前测试的墨盒42的检测信息、试打的图样信息等。

参考图3所示,墨盒测试设备工作时,导纸机构5将打印纸9逐渐放卷,使打印纸9经过底板8上的打印区域80,从而使测试组件4内安装的墨盒42能够在打印纸9上按照预设图样进行打印,使用者可以参考打印纸9上的图形判断墨盒42上的喷头的喷墨情况。

参考图2及图4中所示,背板7上朝外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备用打印纸9的打印纸放置架71、用于连接开关控制接头的控制开关接口72、数据传输接口73、网络接口70、电源接口75以及电源开关76。背板7上朝内的一侧设置有主控板74。当电源接口75连接墨盒测试设备至外部电源时,电源开关76能够控制主控板74上电工作或者断电,主控板74用于控制测试组件4、导纸机构5以及显示屏3等工作部件按照预定程序工作。数据传输接口73可以设置为USB接口或者其他能够连接外部数据存储装置的接口,以通过该数据传输接口73向墨盒测试设备传输更新程序、试打图样等。

参考图3、图5及图6中所示,前板2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测试组件4的透孔,测试组件4经由该透孔连接至主控板74上,以使测试组件4能够在主控板74的控制程序驱动下进行试打。测试组件4内的墨盒42上集成有喷头,底板8正对于该喷头的位置形成前述的打印区域80,导纸机构5用于带动打印纸9经过该打印区域80。

导纸机构5包括电机50、连接于电机50输出轴的传动机构、用于存放打印纸9的放卷辊以及滚轮。电机50在主控板74的控制下以合适的转速转动,并向传动机构输出旋转运动,带动滚轮滚动,打印纸9安装于放卷棍上,并使打印纸9的自由端被滚轮压住,这样,滚轮随传动机构转动,利用滚轮外周面作用在打印纸9上的摩擦力,驱动打印纸9移动经过打印区域80。可以理解的是,放卷棍并非实现打印纸9存放的唯一形式,例如,打印纸9以单张或者长条叠放的形式存放于墨盒测试设备一侧,并将其自由端压入滚轮的下方即可。

图5及图6中所示的为以同步带传动机构作为传动机构的实施例,所述的同步带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带轮51a、第二带轮51b、第三带轮51c、绕设于带轮外的同步带51d以及张紧轮51e,其中:第一带轮51a连接于电机50的输出端,作为主动轮将电机50的转动输入同步带传动机构,第一带轮51a上的轮齿与同步带51d上的齿啮合,带动同步带51d传动,进而驱动第二带轮51b和第三带轮51c转动。张紧轮51e设置于同步带51d的外侧,用于增大同步带51d与相应带轮之间的包覆角。张紧轮51e的布置位置与数量并不局限于图6中所示的仅在第一带轮51a附近设置一个张紧轮51e,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依据同步带51d张紧的需要,在多个不同位置设置张紧轮,或者采取其他类似的张紧措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滚轮包括:同轴连接于第二带轮51b上的第一滚轮54a,以及同轴连接于第三带轮51c上的第二滚轮54b。在同步带51d的带动下,第二带轮51b和第三带轮51c同速转动,与之同轴连接的第一滚轮54a和第二滚轮54b也同速转动,两个滚轮外周面作用于打印纸9表面的摩擦力,驱动打印纸9传输。第一滚轮54a和第二滚轮54b也可以只设置一个,只要能够向打印纸9表面施加足够的摩擦力即可。此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滚轮54a和/或第二滚轮54b的下方设置有分别与第一滚轮54a和/或第二滚轮54b对应的滚轮,打印纸9自两个相对的滚轮之间传输,从而将打印纸9与底板8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变为滚动摩擦力,减少打印纸9对底板8的摩擦。

墨盒测试设备上还设有用于检测打印纸9是否伸入第二滚轮54b下方的光耦检测装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光耦检测装置设置于前板2的内侧、第三带轮51c与第二滚轮54b之间的位置。

当电机50能够实现正反转时,第一滚轮54a和第二滚轮54b可以双向驱动打印纸9动作,当需要把打印纸9退出打印区域80时,反向驱动电机50转动即可实现第一滚轮54a和第二滚轮54b的反转。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机50采用具有正反转功能的伺服电机,以较为精确地控制第一滚轮54a和第二滚轮54b的转动速度,从而精确地控制打印纸9的传递速度。

由第一带轮51a、第二带轮51b、第三带轮51c以及同步带51d组成的同步带传动机构兼具带传动的平稳性与齿轮传动的运动精确性,尤其是,第一滚轮54a和第二滚轮54b同轴连接于第二带轮51b和第三带轮51c上,电机50输出的转动首先驱动第一带轮51a转动,然后经过同步带51d吸震后传递给第二带轮51b和第三带轮51c,这使得第一滚轮54a和第二滚轮54b的转动更加平稳。当然,也可以将同步带51d替换为普通的平带或V带,或者直接以齿轮传动形式驱动两个滚轮同速转动。

底板8上还设置有盒体55,且在一些实施例中盒体55与底板8之间滑动连接,以使得该盒体55能够被收起至底板8内部的滑槽或者下方。在这种盒体55可以滑动收起的实施例中,盒体55的自由端上进一步设置有推拉板53,盒体55的相应位置设置有用于枢转连接该推拉板53的推拉板连接部550,并且,盒体55的自由端还设置有一斜面551。该斜面551使得推拉板53能够绕推拉板连接部550转动至与斜面551贴合的位置,从而使推拉板53上端超出斜面551处形成一个握持端。如此设置,当盒体55完全收起时,推拉板53贴靠于底板8的侧面上,需要拉出盒体55以安装打印纸9时,朝向斜面551的方向压推拉板53,使其转动至贴靠斜面551的位置,此时推拉板53上端朝向底板8侧面外倾斜,可以作为拉动推拉板53的握持端。在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推拉板53与推拉板连接部550之间设置有类似于扭簧的弹性复位元件,以使推拉板53在无外力推动情况下保持于竖直状态。

盒体55内设置有前述的用于存放打印纸9的放卷辊,其包括纸卷轴56a、连杆56b以及转轴56c,其中:纸卷轴56a用于安装成卷的打印纸9;转轴56c设置于盒体55内,并与连杆56b之间形成转动连接,以使连杆56b能够以转轴56c的轴线为回转轴转动至于盒体55底面呈一定夹角;纸卷轴56a距离盒体55底面的垂直距离即为打印纸9的卷绕直径,连杆56b可以设置为长度可调整的伸缩式结构,以适应卷绕成不同直径的打印纸9的安装需要。此外,盒体55底部还设置有托辊57,参看图3中所示,成卷的打印纸9安装于纸卷轴56a上时,托辊57支撑成卷的打印纸9外周面上,该托辊57与盒体55之间也可以设置为转动连接,以减小打印纸9与托辊57之间的摩擦力。

参考图3以及图7至图9中所示,测试组件4包括接口模块40、用于安装待测试的墨盒42的墨盒夹具41以及磁体43,其中:

接口模块40固定至墨盒夹具41朝内的一侧面上,其包括板体400以及分别设置于该板体400两侧面上的主控板针脚401和墨盒针脚402,主控板针脚401电连接至主控板74上,墨盒针脚402与墨盒42上的芯片一一对应,当墨盒42正确安装至墨盒夹具41上时,墨盒42上的芯片与墨盒针脚402对应,并能够通过主控板针脚401与主控板74通讯,从而使墨盒42受控于主控板74工作。尤其是,将主控板针脚401和墨盒针脚402分别设置于板体400的两侧面时,主控板针脚401可以较为方便地连接至主控板74上。

墨盒夹具41包括本体、左夹持块410a、右夹持块410b和上夹持块410c,此处所称的本体是指墨盒夹具41上除三个夹持块以外其余的部分。前述的磁体43固定于所述墨盒夹具41本体上,并能够吸合固定至前板2上,以完成测试组件4整体的固定,磁体43优选地设置有多个,以增加墨盒夹具41的磁性吸合力。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墨盒夹具41不需要频繁更换时,墨盒夹具41与前板2之间也可以采用螺栓固定或者在吸合固定的基础上增加螺接固定的相关结构,对应地,在墨盒夹具41上设置有连接孔411,以使测试组件4与前板2之间的连接关系更加可靠。墨盒42夹持固定于左夹持块410a、右夹持块410b和上夹持块410c三者之间,并使墨盒42上的喷头朝向打印区域80。

墨盒夹具41适用于不同品牌、型号的墨盒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更换测试组件4或者将左夹持块410a、右夹持块410b和上夹持块410c做成可动式。例如,当待测试墨盒42只包含数量不多的几种时,可以给每类墨盒42配一个墨盒夹具41,与之对应地,测试组件4内安装于墨盒夹具41上的接口模块40随之更换。换言之,墨盒42不同,其上的墨盒针脚402发生变化,而主控板74是确定的,因此,主控板针脚401不发生变化,通过该接口模块40在主控板74余墨盒42之间传递数据信号,可以使主控板74驱动不同的测试组件4。而由于测试组件4与外壳可拆卸连接,因此,采用这种实施方式的墨盒测试设备的广泛适用性主要体现于测试组件4的快速拆装。当待测试墨盒42的品牌、种类繁杂时,可以通过将三个夹持块做成可动式,以利用一个可以适应多种墨盒42安装的墨盒夹具41提高墨盒测试设备的广泛适用性。

墨盒42的左、右两侧被左夹持块410a和右夹持块410b夹持固定,墨盒42的上表面设置有外凸的限位块420。左夹持块410a和右夹持块410b的朝向墨盒42侧面的面上均设置有滑道45,以使墨盒42能够沿所述滑道45滑入左夹持块410a和右夹持块410b之间,并被支撑于所述滑槽45上。

结合图9和图10中所示,上夹持块410c枢转连接于墨盒夹具41的本体上,在其枢转连接位置设置有扭簧44,上夹持块410c具有导入弧面4101和定位面4102。安装墨盒42时,墨盒42在左夹持块410a和右夹持块410b之间滑动至两者之间的区域,墨盒42上的限位块420滑动接触导入弧面4101,驱动上夹持块410c转动抬起一定角度,之后,限位块420的前侧面抵靠上夹持块410c的定位面4102,如此,上夹持块410c能够通过定位面4102与限位块420前侧面的抵靠关系,限定墨盒42向前脱出左夹持块410a和右夹持块410b之间的夹持区域,同时,上夹持块410c还可以避免墨盒42向上弹起。

参考图3所示,在使用时,通过推拉板53将盒体55拉出,然后向外转动连杆56b至合适的角度,将成卷的打印纸9安装至纸卷轴56a上,并将打印纸9的自由端伸入第二滚轮54b的下方。在开机状态下,第二滚轮54b和第一滚轮54a带动打印纸9传动经过打印区域80,墨盒42在主控板74的驱动下在打印纸9上打出特性的试打图样。测试墨盒42更换时,可以直接将整个测试组件4取下更换,或者只更换墨盒42本身。并且,区别于将墨盒42安装至对应型号打印机进行测试,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墨盒测试设备进行墨盒测试时,墨盒测试设备不进行墨量消耗的记录,因此,墨盒42的墨量测试后显示依然为100%。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