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0141发布日期:2019-08-16 21:54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蒸化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染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蒸化机。



背景技术:

蒸化是用蒸汽来处理印花织物的过程,蒸化的目的是使印花织物完成纤维和色浆的吸湿和升温,从而促使染料的还原和溶解,并向纤维中转移和固着,蒸化机是用于对织物印花或染色后进行汽蒸,使染料在织物上固色的专用设备。

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4370170U,授权公告日为2015年6月3日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蒸化机,包括一箱体,该箱体的前沿与后沿的两侧均垂直设置有布架,布架上设置有牵引辊,所述箱体内上方沿箱体的长轴方向依次横向设置有进布辊、若干并列设置的过渡挂布辊以及出布辊,该进布辊由两个前后平行设置的辊体A和辊体B组成,在辊体A和辊体B的表面缠绕一层硅胶包辊带,所述织物的背面由辊体A的表面平行移动至辊体B的表面,进而避免织物的正面与进布辊接触。

但是,在进布辊进入蒸化机箱体内的时候,由于布的重量本身就轻,进布辊与布的摩擦力不会太大,所以布进入箱体的时候就发生偏移,导致布在箱体内蒸化的效果可能不同,影响布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化机,设置的张紧机构能够在增加布与进布端辊的轴向摩擦力,使布进入蒸化机箱体内的时候不会发生偏移,提高布的品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蒸化机,包括机架和传送辊组件,所述传送辊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张紧机构,所述张紧机构包括第一张紧辊、第二张紧辊、第一框架和调节组件,所述第一框架转动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张紧辊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框架的一端;所述第二张紧辊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框架的另外一端,且所述第二张紧辊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张紧辊的轴线平行;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与所述第一框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在卷绕传送辊组件之前,先卷绕第一张紧辊然后再卷绕第二张紧辊,调节组件调节第一张紧辊与第二张紧辊在机架上的位置,使第一张紧辊与第二张紧辊在布卷绕传送辊组件之前对布进行张紧,使布在卷绕传送辊组件的时候,增大了布与传送辊组件的摩擦力,使布进入蒸化机的时候不会发生偏移,提高布的品质。设置的张紧机构增大了布与传送辊组件的摩擦力,使布进入蒸化机的时候不会发生偏移,提高布的品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齿轮、螺杆、连接杆和转盘,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框架键连接;所述螺杆转动连接在所述机架上,且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螺杆连接;所述转盘与所述连接杆的另外一端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转盘,使转盘带动连接杆转动,连接杆会带动螺杆转动,从而使第一齿轮转动,最终实现第一框架转动,第一框架转动能够使第一张紧辊与第二张紧辊对不同厚度的布进行张紧,提高张紧机构的适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张紧机构上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张紧辊,且另外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张紧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限位件,能够限定布卷绕第一张紧辊与第二张紧辊上的位置,从而限定布在传送辊组件上传送的位置,最终限定布在蒸化机内部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送辊组件包括第一传送辊和第二传送辊,所述第一传送辊转动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传送辊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传送辊下方的所述机架上,且所述第二传送辊的轴线与所述第一传送辊的轴线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第一传送辊与第二传送辊不仅能构对布进行传送导向作用,而且还对布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传送辊与所述第二传送辊之间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喷水机构,所述喷水机构包括第一喷淋管、第二喷淋管、进水管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喷淋管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上,且朝向布的一端;所述第二喷淋管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上,且朝向布的另外一端;所述第一喷淋管与所述第二喷淋管均与所述进水管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从进水管进入到第一喷淋管与第二喷淋管内,使第一喷淋管与第二喷淋管对布的两端进行喷水,使布湿润,使布上的颜料与色浆更好的进入布的纤维中,使布的固色效果更好一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喷淋管与所述第二喷淋管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喷淋管内设置有过滤网和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滑槽、凸块、T形块、放置槽和固定组件,所述第一喷淋管沿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所述滑槽;所述第一喷淋管沿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所述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与所述滑槽连通;所述凸块设置在所述过滤网的周侧,且滑移连接在所述滑槽内;所述T形块的一端通过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凸块连接,且所述T形块的一端滑移连接在所述滑槽内,所述T形块的另外一端滑移连接在所述放置槽内,且通过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放置槽(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过滤网上的凸块通过固定组件与T形块连接,然后将凸块与T形块在滑槽内滑移,然后再将T形块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在放置槽内,使过滤网固定在第一喷淋管与第二喷淋管内,对进入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内的水进行过滤,防止第一喷淋管与第二喷淋管堵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螺栓和螺纹孔,所述凸块上开设有所述螺纹孔,所述T形块靠近所述凸块的一端也开设有所述螺纹孔,所述螺栓穿过所述凸块上的螺纹孔与所述T形块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T形块远离所述凸块的一端开设有所述螺纹孔,所述放置槽的侧壁上也开设有所述螺纹孔,所述螺栓穿过所述T形块上的螺纹孔与所述放置槽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螺栓穿过凸块上的螺纹孔与T形块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更够将凸块固定在T形块上;螺栓穿过T形块上的螺纹孔与放置槽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能将T形块固定在放置槽上,从而使过滤网固定在第一喷淋管或者第二喷淋管内;设置在的螺栓与螺纹孔螺纹连接的方式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与拆卸,从而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框架上设置有阻挡机构,所述阻挡机构包括挡板、转轴和驱动组件,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二框架转动连接;所述挡板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上,且与所述转轴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带动转轴转动,使挡板能够在第二框架上转动,然后将第二框架上的第一喷淋管与第二喷淋管挡住,使水不能喷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齿轮、齿轮条和气压缸,所述气压缸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齿轮条设置在所述气压缸的活塞杆上;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转轴键连接,且与所述齿轮条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气压缸,使气压缸的活塞杆带动齿轮条移动,从而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使转轴转动,带动挡板转动,从而使挡板将第一喷淋管与第二喷淋管遮挡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设置的张紧机构增大了布与传送辊组件的摩擦力,使布进入蒸化机的时候不会发生偏移,提高布的品质;

2、设置的喷水机构使布上的颜料与色浆更好的进入布的纤维中,使布的固色效果更好一些;

3、设置在的螺栓与螺纹孔螺纹连接的方式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与拆卸,从而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蒸化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体现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喷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喷淋管的爆炸图;

图5为图4中C的局部放大图,体现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B的局部放大图,体现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架;2、传送辊组件;21、第一传送辊;22、第二传送辊;3、限位件;4、张紧机构;41、第一张紧辊;42、第二张紧辊;43、第一框架;5、调节组件;51、第一齿轮;52、螺杆;53、连接杆;54、转盘;6、喷水机构;61、第一喷淋管;62、第二喷淋管;63、进水管;64、第二框架;65、过滤网;66、喷头;7、固定机构;71、滑槽;72、凸块;73、T形块;74、放置槽;8、固定组件;81、螺栓;82、螺纹孔;9、阻挡机构;91、挡板;92、转轴;93、驱动组件;931、第二齿轮;932、齿轮条;933、气压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蒸化机,包括机架1、传送辊组件2、张紧机构4和喷水机构6。机架1上设置有传送辊组件2;机架1上设置有张紧机构4,对进入传送辊组件2上的布进行张紧;机架1上设置有喷水机构6,对布的两端进行加湿,使布能够更好的固色。

张紧机构4包括第一张紧辊41、第二张紧辊42、第一框架43和调节组件5。机架1上转动连接有第一框架43,第一框架4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张紧辊41,且另外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张紧辊42,第二张紧辊42的轴线与第一张紧辊41的轴线平行。第一张紧辊41与第二张紧辊42上设置有限位件3,限位件3为布绳,布绳的一端绑定在第一张紧辊41上,且另外一端绑定在第二张紧辊42上。机架1上设置有调节组件5,调节组件5与第一框架43连接。

如图2所示,调节组件5包括第一齿轮51、螺杆52、连接杆53和转盘54。第一框架43的一端键连接有第一齿轮51,;机架1沿其竖直方向上转动连接有与第一齿轮51啮合的螺杆52,螺杆52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杆53,连接杆53的另外一端连接有转盘54(参考图1)。

如图1和图3所示,传送辊组件2包括第一传送辊21和第二传送辊22,机架1上转动连接有第一传送辊21,第一传送辊21的轴线与第二张紧辊42的轴线平行;第一传送辊21下方的机架1上转动连接有第二传送辊22,第二传送辊22的轴线与第一传送辊21的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

第一传送辊21与第二传送辊22之间的机架1上设置有喷水机构6,喷水机构6包括第一喷淋管61、第二喷淋管62、进水管63和第二框架64。机架1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框架64,第二框架6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喷淋管61,第一喷淋管61沿长度方向上连接有多个喷头66,且第一喷淋管61上的喷头66朝向布的一端;第二框架64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喷淋管62,第二喷淋管62沿长度方向上连接有多个喷头66,且第二喷淋管62上的喷头66朝向布的另外一端。第一喷淋管61与第二喷淋管62均与进水管63连接。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喷淋管61与第二喷淋管62的机构相同。第一喷淋管61内均设置有过滤网65和固定机构7。过滤网65通过固定机构7固定在第一喷淋管61或第二喷淋管62内。

如图5所示,固定机构7包括滑槽71、凸块72、T形块73、放置槽74和固定组件8。第一喷淋管61的内壁沿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滑槽71,第一喷淋管61靠近进水管63一端的内壁上开设有放置槽74,放置槽74与滑槽71连通。过滤网65的周侧上固定连接有与滑槽71内滑移连接的凸块72,凸块72与过滤网65一体设置,凸块72通过固定组件8与T形块73的一端固定连接,固定组件8包括螺栓81和螺纹孔82,凸块72上开设有螺纹孔82,T形块73靠近凸块72的一端也开设有螺纹孔82,螺栓81穿过凸块72上的螺纹孔82与T形块73上的螺纹孔82螺纹连接,且螺栓81与凸块72上的螺纹孔82也螺纹连接。T形块73靠近凸块72一端也滑移连接在滑槽71内,T形块73远离凸块72的有一端滑移连接在放置槽74内,且T形块73也通过固定组件8固定在放置槽74内,T形块73远离凸块72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82,放置槽74的侧壁上也开设有螺纹孔82,螺栓81穿过T形块73远离凸块72一端的螺纹孔82与放置槽74上的螺纹孔82螺纹连接,且螺栓81与T形块73远离凸块72一端的螺纹孔82也螺纹连接。

如图3所示,第二框架64上设置有阻挡机构9,阻挡机构9包括挡板91、转轴92和驱动组件93,第二框架64上转动连接有转轴92,转轴92上固定连接有盖住第一喷淋管61上喷头66或第二喷淋管62上喷头66的挡板91;第二框架64上设置有驱动组件93,驱动组件93与转轴92连接。

如图6所示,驱动组件93包括第二齿轮931、齿轮条932和气压缸933,第二框架64上固定连接有气压缸933,气压缸933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齿轮条932;转轴92上键连接有与第二齿轮931,第二齿轮931与齿轮条932啮合。

具体实施过程:当布的数量为两条的时候,先根据布的厚度,转动转盘54,使转盘54带动连接杆53转动,然后带动螺杆52转动,使与螺杆52啮合第一齿轮51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框架43转动,使第一张紧辊41与第二张紧辊42的位置发生改变。

然后将两条布分别绕在第一张紧辊41上的布绳之间,再穿过第一张紧辊41与第二张紧辊42之间,然后绕在第二张紧辊42上的布绳之间,然后绕在第一传送辊21上,然后再穿过第一喷淋管61与第二喷淋管62之间,最后卷绕在第二传送辊22上,再进入蒸化机的内部。

进水管63往第一喷淋管61与第二喷淋管62内通水,第一喷淋管61与第二喷淋管62上的过滤网65对水进行过滤,然后水通过第一喷淋管61上的喷头66与第二喷淋管62上的喷头66喷在布的两端。

当布的数量为一条时,先根据布的厚度,转动转盘54,使转盘54带动连接杆53转动,然后带动螺杆52转动,使与螺杆52啮合第一齿轮51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框架43转动,使第一张紧辊41与第二张紧辊42的位置发生改变。

然后将两条布分别绕在第一张紧辊41上的布绳之间,再穿过第一张紧辊41与第二张紧辊42之间,然后绕在第二张紧辊42上的布绳之间,然后绕在第一传送辊21上,然后再穿过第一喷淋管61与第二喷淋管62之间,最后卷绕在第二传送辊22上,再进入蒸化机的内部。

启动气压缸933,使气压缸933的活塞杆带动齿轮条932移动,从而使第二齿轮931转动,使转轴92转动,带动挡板91转动,使挡板91将没有布一端的第一喷淋管61与第二喷淋管62遮挡。

进水管63往第一喷淋管61与第二喷淋管62内通水,第一喷淋管61与第二喷淋管62上的过滤网65对水进行过滤,然后水通过第一喷淋管61与第二喷淋管62喷在布的两端。

设置的张紧机构4增大了布与传送辊组件2的摩擦力,使布进入蒸化机的时候不会发生偏移,提高布的品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