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52676发布日期:2019-09-12 09:37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热敏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有效避免热敏打印头附着异物的热敏打印机。



背景技术:

打印机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在有异物(如灰尘、较大颗粒的杂质等)混入打印机的内部的情形下,异物可能进一步附着在打印机的功能性部件上。以热敏打印机为例,有一种这样的情形:异物进入打印机的内部之后,可能会出现异物附着于热敏打印头表面的发热体上的现象。

这一现象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阻挡打印头发出的热量准确、及时地传递给待打印的热敏纸,从而导致待打印的热敏纸在印字动作结束后出现印字不良的现象。尤其是异物的粒径较大的情形下,甚至可能出现印字局部缺失的现象。也就是说,异物在进入打印机的内部之后如若附着于热敏打印头的发热体上,会影响整机性能,降低用户体验。

因此,本实用新型需要一种新的热敏打印机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敏打印机,旨在解决现有的热敏打印机由于异物附着于热敏打印头的发热体上而出现的印字不良甚至印字局部缺失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敏打印机,所述热敏打印机包括打印机本体,所述打印机本体包括用于安置热敏纸卷的纸卷保持部、用于输送热敏纸卷中的待打印的热敏纸的输送部、用于完成待打印的热敏纸的印字动作的打印部以及用于发放已打印的热敏纸的纸张排出口,其中,所述打印部包括上下对置的热敏打印头和压纸辊筒,所述热敏打印头配置有防护部,所述防护部设置成能够防护异物接触所述热敏打印头的发热体的表面。

由于异物混入热敏打印机的内部的路径有多种,因此很难从源头上完全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护部的设置,防止异物在混入打印机的内部之后附着于热敏打印头的发热体的表面。如防护部实现该功能的原理可以是:定期移除已经附着在发热体的表面的异物或者在异物进入打印机的内部后即阻拦异物到达发热体的表面。

如前者的一种实现方式可以是:在打印机的内部配置可以往复移动机构,往复移动机构的执行末端为能够将异物从发热体的表面移除的结构,如执行末端为能够将异物以粘附于其上或者将异物清扫。这样一来,在需要移除异物的情形下,使机构处于工作状态,即执行末端与发热体的表面直接接触,此时的印字作业通常无法进行,而在无需要移除异物的情形下,使机构处于非工作状态,即执行末端退出至不影响正常印字工作的位置。示例性地,执行末端为可伸出至或者退回发热体的表面的毛刷,并且在毛刷伸出至发热体的表面时,毛刷呈放射状与发热体的表面接触,通过使毛刷旋转的方式将发热体的表面的异物清扫。而后者的一种实现方式可以是:在不影响正常印字动作的前提下,为热敏打印头配置一个罩体以防止杂物尽可能少地与发热体的表面接触,如罩体的外表面为具有吸附能力的面。

可以理解的是,防护部实现其功能的上述两种原理以及每种原理的具体结构只是示例性的描述,并不造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必要的限定。在不偏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产品形式对防护部的实现原理及其具体形式进行合理的调整,只要能够保证防护部的设置不干涉打印机的正常作业并且能够阻挡异物停留在热敏打印头的发热体的表面即可。

对于上述热敏打印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部沿热敏纸的排出方向设置于所述热敏打印头靠近上游的位置,以便阻挡沿热敏纸的排出方向进入打印机内部的异物靠近所述发热体的表面。

由于异物通常是顺着热敏纸的排出方向进入打印机的内部。这是因为,一方面这个方向有热敏纸的移动因此容易“掀起”异物的移动,另一方面由于输送部的动力辅助使异物的移动被“掀起”之后被“导引”至热敏打印头的位置。鉴于此,通过将防护部设置在热敏打印头靠近上游的位置,即可正面阻挡正在朝向所述发热体的表面移动的大部分的异物。如阻挡之后,异物可以从防护部掉落,也可以附着于防护部。

此外,相比于定期移除的防护方式,随时阻挡异物靠近发热体的表面的方式能够更为可靠地保证印字质量。而且定期移除的防护方式通常需要执行末端在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之间切换,阻挡式防护也节省了用于状态切换的机构,因此简化了结构。

对于上述热敏打印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部具有至少一个阻挡面,所述阻挡面能以移除或附着的方式阻挡沿热敏纸的排出方向进入打印机内部的异物靠近所述发热体的表面。

通过这样的设置,对于可能靠近所述发热体的表面的异物而言,或者借助于防护部的阻挡面将其从可能靠近所述发热体的表面的路径或者结构中移除,或者将其直接附着于阻挡面上,从而保证了发热体的表面的洁净度,即避免了出现由于异物附着于发热体的表面而导致的印字质量受影响的现象。

示例性地,移除的方式可以是:异物在靠近发热体的表面的路径中具有必经的部件,防护部能够通过直接清扫该部件的方式将异物移除;防护部在异物靠近发热体的表面的路径中直接将其阻拦然后异物掉落至打印机的内部下方。具有必经的部件直接阻挡附着的方式可以是:阻挡面为能够吸附杂质的结构(网状结构、毛絮状结构、表面具有不光滑的沟壑或者纹理等)或者材质(如活性炭硅胶等)等。

对于上述热敏打印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部包括防护构件,所述防护构件位于待打印的热敏纸的上方或者与待打印的热敏纸接触,以便将附着于待打印的热敏纸的上表面和/或上表面上方的异物移除。

对于上述热敏打印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构件具有刷状结构,且所述刷状结构与待打印的热敏纸接触。

对于上述热敏打印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构件位于待打印的热敏纸的上方且二者之间的间隙不大于预设值,且所述防护构件在靠近待打印的热敏纸的侧部具有吸附异物的吸附结构。

由于热敏打印头的发热体位于热敏纸的上方,因此在热敏纸在被输送的过程中,位于其上方的异物以及已经附着于其上表面的异物才可能被附着于发热体的表面,因此通过将防护构件配置在热敏纸的上方,尤其是能够与热敏纸接触的位置,即可有效地将异物移除,保证印字质量。

对于上述热敏打印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部包括防护构件,所述防护构件为板状结构,所述板状结构在背靠所述发热体的一侧表面处于异物靠近所述发热体的表面的路径中,其中,该背靠所述发热体的一侧表面为能够吸附异物的结构或者由能够吸附异物的材质制成;或者该背靠所述发热体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吸附层,所述吸附层为能够吸附异物的结构或者由能够吸附异物的材质制成。

通过这样的设置,在异物通向发热体的表面的途中,直接由防护板阻拦或者吸附。优选地,可以选择性地定期清理防护板。

对于上述热敏打印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板的下端位于待打印的热敏纸的上方且二者之间具有间隙。

通过这样的设置,在能够通过板状结构的表面对杂物进行有效阻挡的前提下,保证了待打印的热敏纸的排出顺畅性。

对于上述热敏打印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板状结构的上端固定于所述打印机本体,所述防护板的下端以远离所述发热体的方式倾斜设置于所述路径中,所述板状结构的上侧表面设置有吸附层。

通过倾斜设置,异物在通向发热体的表面的途中更够与防护板的吸附层的接触面积增加,因此更充分地实现了对异物的吸附,保证了印字质量。

对于上述热敏打印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构件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打印机本体。

通过这样的设置,尤其是对于吸附式防护的防护部而言,可以方便定期清理或者直接更换防护构件,维修方便,也避免了由于防护构件上附着的异物从防护构件脱落之后进入发热体的表面。

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A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热敏打印机在无纸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热敏打印机中防护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A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热敏打印机在有纸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热敏打印机的刷头与待打印的热敏纸的状态示意图;以及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热敏打印机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1 打印部

11 热敏打印头

111 发热体

12 压纸辊筒

21 导向辊

22 支架

3 防护构件

31 基体

32 刷头

4 待打印的热敏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实用新型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和元件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参照图1A、图1B和图3,图1A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热敏打印机的结构示意图,图1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热敏打印机中防护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热敏打印机的局部剖视图。如图1A、图1B和图3所示,热敏打印机包括打印机本体,打印机本体通常包括壳体和能够相对于壳体打开或者关闭的盖体。热敏打印机配置有以缠绕状结构收集的未印字的热敏打印纸的纸卷,纸卷通过纸卷保持部安置于打印机本体内。打印机本体主要包括用于安置纸卷的纸卷保持部、用于完成纸卷中待打印的热敏纸输送的纸卷输送部和用于完成待打印的热敏纸打印的打印部。

如,纸张保持部形成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转轴,转轴贯穿于纸卷的芯部,并且纸卷的内径大于转轴的外径,这样即可使纸卷绕转轴自由活动从而完成热敏纸的提供。输送部主要包括提供动力的驱动电机以及沿热敏纸的排出方向对置的主动输送辊(与驱动电机相连接)和从动输送辊,待打印的热敏纸夹置于主动输送辊和从动输送辊之间以实现其沿排出方向的移动。打印部1主要包括上下对置的热敏打印头11和压纸辊筒12,在打印过程中,伸出纸卷的热敏纸沿排出方向被输送至压纸辊筒的上方时,热敏打印机的控制模块使热敏打印头动作,具体地,使热敏打印头向正在旋转的压纸辊筒进行推压以便使发热体能够与待打印的热敏纸接触,从而完成印字动作。为了保持热敏纸的输送平整性,可以在纸卷和主动输送辊之间或者主动输送辊和压纸辊筒之间可以设置导向辊21,如导向辊21通过支架22固定于壳体。热敏打印头11配置有防护部3,防护部3主要包括固定于支架22的基体31以及设置有基体31左端头部向下的刷头32。之后随着压纸辊筒的旋转即可使完成印字的热敏纸排出热敏打印机的外部。具体而言,打印机本体沿热敏纸的排出方向的下游端(通常是在壳体上)设置有纸张排出口,已打印的热敏纸通过纸张排出口发放至热敏打印机的外部。

以热敏纸为标签纸为例,热敏打印机在纸张排出口和(热敏打印头、压纸辊筒)所处的打印位置之间设置有切割部,切割部主要用于将已打印的标签纸切断,之后已切断的标签纸通过纸张排出口发放。切割部主要包括沿标签纸的宽度方向(即与热敏纸的排出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往复移动的切割刀以及相应的控制模块,在标签纸完成印字动作之后,切割刀完成进刀动作,将已印字的部分切断,之后退刀以面对正常的印字作业造成干涉,如此循环。

图2A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热敏打印机在有纸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热敏打印机的刷头与待打印的热敏纸的状态示意图。如图2A和图2B所示并按照图2A中的方位,基体31大致为自右向左倾斜的板状结构,板状结构的右端固定于支架22,板状结构的左端设置有作为刷状结构的刷头32。在印字作业的过程中,刷头32位于热敏打印头11下方的发热体111靠近右侧的位置,在如灰尘等杂物在自右向左进入打印机本体内部后落至待打印的热敏纸4的上表面,而这部分灰尘若想到达发热体111,刷头32的位置为必经之路,此时由于刷头32与待打印的热敏纸4的上表面接触,因此在待打印的热敏纸4输送至热敏打印头11和压纸辊筒12对应的印字位置的过程中即能够将杂物轻松地移除,从而避免了灰尘附着于发热体111上,保证了热敏打印机的印字质量。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