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浅色细线图案的制版印刷方法及一种保护浅色细线图案的制版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56274发布日期:2019-05-24 21:19阅读:652来源:国知局
保护浅色细线图案的制版印刷方法及一种保护浅色细线图案的制版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制板印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护浅色细线图案的制版印刷方法以及与之配套的一种保护浅色细线图案的制版。



背景技术:

凹版印刷,简称凹印,其网点相对于板材平面是以完全下凹的形式存在的。印刷时,油墨填充于凹陷下去的网点内,通过压印再转移到介质上。在凹印制版过程中,一般通过控制其上网点深浅的方式实现印出图案的深浅及粗细调节。如较为大、深的网点其容纳油墨量较大,其印出的图案即较深和/或较粗,同理较浅的网点用于印出较浅和/或较细的图案。

在实际生产中,在凹版表面涂抹油墨后需要通过刮板刮过凹版的表面,从而使得油墨填充于网点中,并刮除多余的油墨防止印出图案因多余油墨的变形。在实际生产中存在以下问题:较浅的网点中的油墨容易因为其深度较浅被刮板部分或全部带出,进而导致被带出油墨的网点无法有效转印出完整的图案,导致产出质量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护浅色细线图案的制版印刷方法及一种保护浅色细线图案的制版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该方法及制板可以实现浅网点中涂抹油墨时油墨的完整保留,从而可保证转印出的图案的完整、有效印出,提高生产质量。

为实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其方法技术方案如下:

保护浅色细线图案的制版印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刻版,在雕版表面的浅网上根据所需印刷图案进行激光刻版,其刻版产生的网点根据图案线条的深浅及粗细分为印刷深色及粗线条的深色点和印刷浅色及细线条的浅色点;

a2,制作保护层,根据上一步浅色点的分布区域在纸质保护层上激光印制制作形状与浅色点分布区域对应的保护区;

a3,涂墨,在雕版表面根据保护区与浅色点分布区域的对应位置覆盖保护层,并在完全覆盖并压实后在雕版表面涂抹印刷油墨;

a4,刮墨,使用刮板将涂抹后多余的油墨刮除;

a5,印刷,将保护层去除后利用雕版在印刷物表面进行印刷。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结构技术方案:一种保护浅色细线图案的制版,上述方法技术方案所述的保护浅色细线图案的制板印刷方法,包括所述雕版,所述雕版表面覆盖有所述浅网,所述浅网表面上方具有可拆的所述保护层,所述浅网表面分布有呈圆形开口的所述网点,所述网点包括按照印刷图案颜色及形状排列的浅色点和/或深色点和/或标准点,所述保护层表面存在有贯通栅孔组成的保护区,所述保护区与所述浅色点分布形状及区域相对应,所述保护区的面积为其对应的所述浅色点区域的80-120倍。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标准点开口直径为150-200μm,所述标准点的深度为6-20μm。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深色点的开口直径与深度为所述标准点开口直径与深度的30%~100%。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浅色点的开口直径与深度为所述标准点开口直径与深度的0%~30%。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栅孔的直径为所述标准点开口直径的3%~4%,所述栅孔在所述保护区内密集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保护区边缘形状与所述浅色点分布形状相同,其面积呈以所述浅色点的分布形状向外均匀的等比增大。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保护区覆盖于所述保护层全部表面。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保护层侧面连接有与所述雕版连接定位的定位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保护层可实现刮墨步骤中对于浅色点内油墨的保护,防止其被刮走从而提高转印质量;

2、通过保护区、深色点、浅色点、标准点和栅孔的参数设置可以实现有效的质量和流程控制以确保转印质量;

3、通过保护层及保护区的形状结构设置实现其应用于本发明印刷方法时的操作便利性和高效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刻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项分别为:1雕版,2浅网,21浅色点,22深色点,23标准点,3保护层,31保护区,32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保护浅色细线图案的制版印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刻版,在雕版表面的浅网上根据所需印刷图案进行激光刻版,其刻版产生的网点根据图案线条的深浅及粗细分为印刷深色及粗线条的深色点和印刷浅色及细线条的浅色点;

a2,制作保护层,根据上一步浅色点的分布区域在纸质保护层上激光打孔印制栅孔,栅孔组合形成制作形状与浅色点分布区域对应的保护区。

a3,涂墨,在雕版表面根据保护区与浅色点分布区域的对应位置覆盖保护层,并在通过压板或沾水、粘结剂实现保护层的完全覆盖并压实后在雕版表面涂抹印刷油墨;从而使得油墨在浅色点处呈向下穿过保护层的栅孔后最终进入到浅色点内的状态。

a4,刮墨,使用刮板将涂抹后多余的油墨刮除;在刮板刮除过程中,在经过保护层上方时最多只会带走保护层的栅孔内的油墨,从而使得浅色点中的油墨得以留存。

a5,印刷,将保护层去除后利用雕版在印刷物表面进行印刷,因上述步骤,浅色点内的油墨在刮除油墨后仍旧完整的存在于其中,即此时去除保护层后的浅色点内的油墨也完整的保存,从而可以实现高质量的转印,避免缺点、漏印等问题。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保护浅色细线图案的制版,用于实现上述保护浅色细线图案的制板印刷方法,包括平板或辊筒形状的雕版1,雕版1表面完全覆盖有浅网2,浅网2表面上方具有可拆的保护层3,浅网2表面通过激光刻版分布有呈圆形开口的网点,网点包括按照印刷图案颜色及形状排列的浅色点21、深色点22和标准点23,在一个雕版1的浅网2上,可以为上述三种点的其中任一或两两或全部的组合,其具体分布视具体需要印刷的图案而定。保护层3为隔离纸制成,其表面存在有通过激光印出的贯通栅孔32组成的保护区31,保护区31与浅色点21分布形状及区域相对应,保护区31的面积为其对应的浅色点21区域的80-120倍,从而可以保证在涂抹及刮除油墨的时候可以对浅色点21区域的全部覆盖,以保证所有的浅色点21中的油墨都可以完整的留存。在实际生产中,若印刷图案全为浅色点21,可以选用保护层3为全部覆盖雕版1的保护层3;若印刷图案的浅色点21和深色点22或标准点23所处的区域清晰的分离,可选用保护层3通过裁剪至只覆盖浅色点21的区域;若印刷图案的浅色点21和深色点22或标准点23所处的区域存在交错、混杂,选用的保护层3也可以覆盖深色点22或标准点23,只需提供足量的油墨并保证完整有效的涂抹刮入,可以保证实现油墨通过栅孔32流入并完全填充深色点22或标准点23。

本实施例中,标准点23开口直径为150-200μm,标准点23的深度为6-20μm。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参数在上述范围内的标准点23将其定义为本雕版1所能印出的颜色最深、最粗的基本点,深色点22和浅色点21的尺寸参数以其为标准进行设定。标准点23的具体尺寸数值在上述范围内由具体印刷图案所需的最深、最粗的部分的需求而定。

本实施例中,深色点22的开口直径与深度为标准点23开口直径与深度的30%~100%(包括30%,不包括100%)。浅色点21的开口直径与深度为标准点23开口直径与深度的0%~30%(不包括0%和30%)。在实际生产中,根据大量的生产经验所知,随着开口直径和深度的渐小,在刮墨步骤中被刮板带走油墨的可能性越大,被带走油墨造成转印缺陷等问题在开口直径和深度为标准点23的30%以下时开始大量出现并随着比例的渐小急剧增多,故设置为标准点23的参数30%以下的网点为浅色点21,并通过覆盖保护层3的方式进行油墨的保护。

本实施例中,栅孔32的直径为标准点23开口直径的3%~4%(包括3%和4%),栅孔在保护区内密集分布。若栅孔32直径占比小于3%,则栅孔32的孔径过小,油墨在由上向下压入的过程中因油墨的自身粘性而难以向下流动进入网点中,会导致网点中无法有效填入油墨;若栅孔32直径占比大于4%,则又因较大的开口进入油墨过多而容易导致过多的油墨向保护层3和浅网2的贴合接缝处溢出渗入,导致去除保护层3后浅网2没有网点不起印刷作用的部分沾染油墨影响印出质量。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近似,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保护区31边缘形状与浅色点21分布形状相同,其面积呈以浅色点21的分布形状向外均匀的等比增大。即本实施例中的保护区31只覆盖浅色点21所在的区域。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近似,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保护区31覆盖于保护层3的全部表面,即可以保证其覆盖范围内都可通过栅孔32向下填墨并实现对油墨的保护。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近似,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保护层3侧面连接有与雕版1连接定位的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可以为使得保护层张紧的框架或丝线,该框架侧面伸出有卡接在雕版1边缘的延长杆或该丝线端部伸出并拉紧在雕版边缘,通过定位装置的张紧和与雕版1的配合可以使得保护层3实现快速、高效的放置和去除,从而可以提高在保护层3放置定位时的便利性和高效性,使得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工业化的重复生产。

以上实施例只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落入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