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财务印章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56716发布日期:2019-11-29 16:17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财务印章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便携式财务印章盒。



背景技术:

在企业管理中,财务印章是必备的,在许多工作环节中都需要用到财务印章,而且财务印章在单位或企业的商务活动中,代表着具有法律效力的依据凭证,所以财务印章的日常保管要引起重视。

财务人员外出办理业务或管理人员出差需要携带财务印章时,通常都找不到合适的袋子装印章,而且还要同时携带印油,携带物品较多,这给财务人员造成很多不便,尤其是出差在外的人员,携带更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携带式财务印章盒,以解决财务印章不方便携带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携式财务印章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底部设有印泥盒,所述盒体内侧壁设有一个笔槽,所述盒体底部一侧设有转轴,所述转轴连接半圆弧形结构,所述半圆弧形结构内设密封条且与所述盒体卡合,所述盒体上安装有盒盖,所述盒盖外顶部设有圆环,所述盒盖内顶部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连接有弹簧,当所述盒盖盖合所述盒体时,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能够使所述财务印章与所述印泥盒中的印泥紧密接触。

优选的,所述盒盖与所述盒体螺纹连接,螺纹连接能更好的防止印泥盒中的印泥挥发。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设有三个,等距的设置在所述盒盖的内顶部,用于限定所述弹簧,防止弹簧发生偏移。

优选的,所述弹簧设有三条,弹簧的弹力用于固定所述财务印章使其能够与印泥盒紧密接触且对财务印章起到一定的限位保护作用。

优选的,所述便携式财务印章盒为圆柱体,可以方便盛放各种印章。

当财务人员外出办理业务或者公司管理人员出差需要携带财务印章时,不需要额外携带印泥盒,只需将所述财务印章直接放在便携式财务印章盒内,所述弹簧能够对所述财务印章进行一定的限位,且财务印章面直接与所述财务印章盒内的印泥接触,因为不使用时财务印章放在印泥盒内直接沾染了印泥,在使用印章盖章时,直接拿出财务印章进行盖章即可,省去了还需要另外准备印泥的麻烦,同时盒体内的笔槽可放置笔类物品,为盖章人员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携带,使用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财务印章盒的盒体底部半圆弧形结构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财务印章盒的盒盖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财务印章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盒体;2-印泥盒;3-印章;4-盒盖;5-固定座;6-弹簧;7-圆环;8-笔槽;9-半圆弧形结构;10-卡扣;11-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且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3所示,一种便携式财务印章盒,包括盒体1,所述盒体1内底部设有印泥盒2,所述印泥盒2为软泥盒,所述盒体1内侧壁设有一个笔槽8,所述笔槽8方便放置笔类物品,节省了需要另外找笔的时间,所述盒体4底部一侧设有转轴,所述转轴连接半圆弧形结构9,所述半圆弧形结构9内设密封条(图中未标出)且与所述盒体1通过卡扣10和卡槽(图中未标出)卡合,通过活动的半圆弧形结构9打开盒体底部方便取出和更换所述印泥盒2,设置密封条有利于卡合时防止所述印泥盒2中的印泥挥发,延长印泥的使用时间,所述盒体1上安装有盒盖4,所述盒盖4外顶部设有圆环7,方便外出携带,所述盒盖4内顶部设有固定座5,所述固定座5连接有弹簧6,当所述盒盖4盖合所述盒体1时,所述弹簧6处于压缩状态,能够使财务印章与所述印泥盒2中的印泥紧密接触。

优选的,所述盒盖4与所述盒体1螺纹连接,螺纹连接能更好的防止所述印泥盒2中的印泥挥发。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5设有三个,等距的设置在所述盒盖4的内顶部,用于限定所述弹簧6,防止所述弹簧6位置发生偏移。

优选的,所述弹簧6设有三条,所述弹簧6的弹力能够固定所述财务印章3使其与所述印泥盒2中的印泥紧密接触且能够对所述财务印章3起到一定的限位保护作用。

所述便携式财务印章盒为圆柱体,方便盛放各种印章。

当财务人员外出办理业务或者公司管理人员出差需要携带财务印章时,不需要额外携带印泥盒,只需将所述财务印章直接放在便携式财务印章盒内,所述弹簧能够对所述财务印章进行一定的限位,且财务印章面直接与所述财务印章盒内的印泥接触,因为不使用时财务印章放在印泥盒内直接沾染了印泥,在使用印章盖章时,直接拿出财务印章进行盖章即可,省去了还需要另外准备印泥的麻烦,同时所述盒体内的笔槽方便放置笔类物品,不需另外找笔,为盖章人员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提高了办事效率。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