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证卡打印机的分体式色带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79277发布日期:2020-01-24 12:21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用于证卡打印机的分体式色带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机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用于证卡打印机的分体式色带轴。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证卡打印机通常包括色带,在证卡打印机打印的过程中,色带需要从绕卷好色带的色带供给轴过渡到收卷打印过的色带的色带回收轴上,通常将色带供给轴、色带回收轴设计为相同结构,一般将色带供给轴、色带回收轴统称为色带轴;现有技术中的色带轴通常包括外壳和安装于外壳内的转动主体,由于色带轴上卷绕有色带,色带有油墨,在使用过程中,油墨、灰尘等容易从外壳和转动主体之间的缝隙进入,造成色带轴内部受污,时间一长,容易影响色带轴的正常使用,且由于外壳通常为一体式圆筒结构,导致拆装不便,不易清洗内部和后期维护。

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证卡打印机的分体式色带轴,其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实现了色带轴的分体式结构设计,易于拆装,便于清洗和维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证卡打印机的分体式色带轴,包括主体部和包覆于主体部外的壳体;所述主体部具有一体成型于主体部一端的用于色带轴与证卡打印机设备的驱动结构连接的旋转部以及一体成型于主体部另一端的用于可旋转式固定色带轴的固定部;

所述壳体包括相互拼接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围构形成一安装腔,所述主体部位于安装腔内,所述旋转部、固定部分别露于壳体的两端;

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主体部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凸柱、第二定位凸柱,所述第一定位凸柱、第二定位凸柱分别位于主体部沿径向方向的两对侧,所述第一定位凸柱、第二定位凸柱分别适配于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内;

所述第一壳体沿轴向方向上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半环形限位臂,所述第二壳体沿轴向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半环形限位臂、环形限位臂,其一第一半环形限位臂与第二半环形限位臂相对接,另一第一半环形限位臂的外侧受限于环形限位臂的内侧,另一第一半环形限位臂、环形限位臂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相应的第二连接孔通过螺丝锁固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有若干第三定位孔、若干第三定位凸柱,第三定位孔、第三定位凸柱依次间隔设置;

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有若干第四定位孔、若干第四定位凸柱,第四定位孔、第四定位凸柱依次间隔设置;

所述第三定位孔与第四定位凸柱相适配,所述第四定位孔与第三定位凸柱相适配。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旋转部包括本体和自本体的外侧壁向外一体式凸设的用于与打印机设备的齿轮相啮合的齿部;所述本体具有镂空部,所述镂空部内设置有若干加强筋,若干加强筋均匀间距布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有定位卡扣,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定位卡孔,所述定位卡扣适配于定位卡孔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壳体沿轴向方向上的两端的外侧壁上凸设有弧形作用部,所述弧形作用部沿径向方向凸设。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将壳体设计为相互拼接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从而实现了色带轴的分体式结构设计,使其易于拆装,便于清洗和维护,且其结构设计巧妙合理;通过定位凸柱与定位孔的设计,使得壳体与主体部的连接定位简单稳固;以及,通过于第一壳体上设置的弧形作用部,更有利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拆卸。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主体部11、旋转部

111、本体112、齿部

113、镂空部114、加强筋

12、固定部13、第一定位凸柱

20、壳体21、第一壳体

211、第一定位孔212、第一半环形限位臂

213、第三定位孔214、第三定位凸柱

22、第二壳体221、第二定位孔

222、第二半环形限位臂223、环形限位臂

224、第四定位孔225、第四定位凸柱

101、第一连接孔102、第二连接孔

103、定位卡扣104、定位卡孔

105、弧形作用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所述色带轴包括主体部10和包覆于主体部10外的壳体20;所述主体部10具有一体成型于主体部10一端的用于色带轴与证卡打印机设备的驱动结构连接的旋转部11以及一体成型于主体部10另一端的用于可旋转式固定色带轴的固定部12;所述壳体20包括相互拼接的第一壳体21、第二壳体22,所述第一壳体21与第二壳体22围构形成一安装腔,所述主体部10位于安装腔内,所述旋转部11、固定部12分别露于壳体20的两端;所述第一壳体21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一定位孔211,所述第二壳体22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二定位孔221,所述主体部10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凸柱13、第二定位凸柱,所述第一定位凸柱13、第二定位凸柱分别位于主体部10沿径向方向的两对侧,所述第一定位凸柱13、第二定位凸柱分别适配于第一定位孔211、第二定位孔221内。

以及,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21沿轴向方向上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半环形限位臂212,所述第二壳体22沿轴向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半环形限位臂222、环形限位臂223,其一第一半环形限位臂212与第二半环形限位臂222相对接,另一第一半环形限位臂212的外侧受限于环形限位臂223的内侧,另一第一半环形限位臂212、环形限位臂223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孔101、第二连接孔102,所述第一连接孔101与相应的第二连接孔102通过螺丝锁固连接。

于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21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有若干第三定位孔213、若干第三定位凸柱214,第三定位孔213、第三定位凸柱214依次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壳体22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有若干第四定位孔224、若干第四定位凸柱225,第四定位孔224、第四定位凸柱225依次间隔设置;所述第三定位孔213与第四定位凸柱225相适配,所述第四定位孔224与第三定位凸柱214相适配。

优选地,所述旋转部11包括本体111和自本体111的外侧壁向外一体式凸设的用于与打印机设备的齿轮相啮合的齿部112;所述本体111具有镂空部113,所述镂空部113内设置有若干加强筋114,若干加强筋114均匀间距布置。

还有,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21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有定位卡扣103,所述第二壳体2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定位卡孔104,所述定位卡扣103适配于定位卡孔104内;以此,通过定位卡孔104和定位卡扣103的结合设计,可使得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之间的组装更加稳固,不会出现脱离的现象。

另外,所述第二壳体22沿轴向方向上的两端的外侧壁上凸设有弧形作用部105,所述弧形作用部105沿径向方向凸设;以此,通过弧形作用部105的设计,在组装后的壳体20需要拆卸式,可通过外力作用于弧形作用部105上,从而更有利于将第一壳体21与第二壳体22拆卸分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将壳体设计为相互拼接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从而实现了色带轴的分体式结构设计,使其易于拆装,便于清洗和维护,且其结构设计巧妙合理;通过定位凸柱与定位孔的设计,使得壳体与主体部的连接定位简单稳固;以及,通过于第一壳体上设置的弧形作用部,更有利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拆卸。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