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70164发布日期:2020-07-07 13:48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顶框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版印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顶框机。



背景技术:

网版印刷过程中,网框上的丝网需要有一定的张力。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拉网机对丝网进行拉网,然后用托板将网框顶起送至丝网处,这种操作中,由于托板底部受力不均,经常造成托板倾斜或托板变形,影响顶出质量以及托板的使用寿命,且拉网过程较繁琐,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框机,其无需拉网,且有效保证托板受力均匀,保证网框的顶出质量。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顶框机,包括支撑板、固定在支撑板上的面板、固定在面板上用于固定丝网的限位件和向面板方向顶出网框的顶出组件,所述顶出组件包括顶出气缸、支撑架和托板,所述顶出气缸设置在面板的下方,所述托板固定在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与顶出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面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托板的尺寸不大于通孔的尺寸,所述支撑架的周向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支撑板竖直方向上凹设有与滑块对应的滑槽。

优选的,所述面板的厚度小于托板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限位件为限位板,其截面为倒l形。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为3块。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对应面板的侧板内侧凸设有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托板的上端面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外框和呈对角线连接在外框上的两支撑杆,所述顶出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在两支撑杆的交点上。

优选的,所述外框的尺寸和通孔的尺寸相同。

优选的,所述滑块为燕尾型或t型。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滑块在滑槽内滑动的方式,限制了托板的运动轨迹,有效避免了顶出气缸顶出时托板倾斜现象的发生,使托板上网框能为丝网提供更加均匀的顶出力,避免丝网受力不均影响产品质量;采用支撑架作为顶出气缸和托板之间的中继,进一步保证托板受力的均匀性,有效避免托板的变形,延长使用寿命;且生产过程中无需拉网,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优实施例中顶框机(除去一支撑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顶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支撑板、11为滑槽、2为面板、21为通孔、3为限位件、31为加强筋、41为顶出气缸、42为支撑架、421为外框、422为支撑杆、43为托板、44为滑块、51为架体、52为夹板、53为同步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优实施例中一种顶框机,为了便于观察内部结构,除去一侧支撑板1,顶框机包括支撑板1、固定在支撑板1上的面板2、固定在面板2上用于固定丝网的限位件3和向面板2方向顶出网框的顶出组件,所述顶出组件包括顶出气缸41、支撑架42和托板43,顶出气缸41设置在面板2的下方,托板43固定在支撑架42上,支撑架42与顶出气缸41的活塞杆连接;面板2上开设有通孔21,托板43的尺寸不大于通孔21的尺寸,支撑架42的周向上设置有滑块44,支撑板1竖直方向上凹设有与滑块44对应的滑槽11。使用时,将固定有丝网的夹具放置在面板2与限位件3之间,顶出气缸41顶起,将托板43上的网框顶紧在丝网上,上胶干燥后将顶出气缸41回缩,即完成该工序。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滑块44在滑槽11内滑动的方式,限制了托板43的运动轨迹,有效避免了顶出气缸41顶出时托板43倾斜现象的发生,使托板43上网框能为丝网提供更加均匀的顶出力,避免丝网受力不均影响产品质量;采用支撑架42作为顶出气缸41和托板43之间的中继,进一步保证托板43受力的均匀性,有效避免托板的变形,延长使用寿命;且生产过程中无需拉网,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具体的,为了保证网框的顶出效果,面板2的厚度小于托板43的厚度,使得托板43顶起后相对面板2具有更高的高度,为网框提供更好的张力。

具体的,限位件3为限位板,其截面为倒l形;限位板3为3块,方便夹具收放的同时保证限位效果。

具体的,限位板3对应面板2的侧板内侧凸设有加强筋31。加强筋31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限位板3强度的同时,可有效接触丝网,避免网框顶出时丝网从夹具中滑脱。

具体的,托板43的上端面设置有防滑纹,防止顶起时其上网框的滑动。

具体的,支撑架42包括外框421和呈对角线连接在外框421上的两支撑杆422,顶出气缸41的活塞杆连接在两支撑杆422的交点上。这种框架结构可以使托板43顶起时受力更加均匀,避免托板43变形,影响顶框效果。

具体的,外框421的尺寸和通孔21的尺寸相同,由于滑块44设置在外框421上,使得顶起时仅有托板43可穿过通孔21,滑块44又起到限位作用,防止顶出气缸41过度顶起。

具体的,为了保证托板滑动的稳定性,滑块44为燕尾型或t型。

具体的,为了进一步保证夹具在面板上的固定的稳定性,保证丝网受力的均匀性,顶框机还包括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架体51、夹板52和同步气缸53,架体51设置在面板2上,位于未放置限位板3的一侧,同步气缸53一端固定在架体51上,另一端与夹板52连接,夹板52悬置在面板2上。同步气缸53至少为两个,防止夹板52向下夹持在夹具上时变形。夹具放置在面板后,同步气缸53顶出,将夹板52向下推送至不高于限位板3高度,即完成夹具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滑块44在滑槽11内滑动的方式,限制了托板43的运动轨迹,有效避免了顶出气缸41顶出时托板43倾斜现象的发生,使托板43上网框能为丝网提供更加均匀的顶出力,避免丝网受力不均影响产品质量;采用支撑架42作为顶出气缸41和托板43之间的中继,进一步保证托板43受力的均匀性,有效避免托板的变形,延长使用寿命;且生产过程中无需拉网,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顶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固定在支撑板上的面板、固定在面板上用于固定丝网的限位件和向面板方向顶出网框的顶出组件,所述顶出组件包括顶出气缸、支撑架和托板,所述顶出气缸设置在面板的下方,所述托板固定在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与顶出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面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托板的尺寸不大于通孔的尺寸,所述支撑架的周向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支撑板竖直方向上凹设有与滑块对应的滑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的厚度小于托板的厚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限位板,其截面为倒l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为3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对应面板的侧板内侧凸设有加强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的上端面设置有防滑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外框和呈对角线连接在外框上的两支撑杆,所述顶出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在两支撑杆的交点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的尺寸和通孔的尺寸相同。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顶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为燕尾型或t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顶框机,包括支撑板、固定在支撑板上的面板、固定在面板上用于固定丝网的限位件和向面板方向顶出网框的顶出组件,所述顶出组件包括顶出气缸、支撑架和托板,所述顶出气缸设置在面板的下方,所述托板固定在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与顶出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面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托板的尺寸不大于通孔的尺寸,所述支撑架的周向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支撑板竖直方向上凹设有与滑块对应的滑槽。其无需拉网,且有效保证托板受力均匀,保证网框的顶出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江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冈网精密制版(湖北)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31
技术公布日:2020.07.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