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熔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70159发布日期:2020-07-07 13:48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热熔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版印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热熔机。



背景技术:

网版印刷过程中,复合网纱一般采用人工刷胶的方式获得,这种复合网纱一般采用人工涂ab胶或uv胶粘接后处理获得,操作繁琐,效率低,且由于人工操作有其不确定性,造成复合网纱的质量稳定性无法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熔机,其无无需人工涂胶,人工参与少,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获得的复合网纱质量稳定性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热熔机,包括机架、底部加热件、承载组件和顶部加热件,所述机架包括滑杆、设置在滑杆底部的底板和设置在滑杆顶部的顶板,所述滑杆为4根;所述底部加热件包括第一加热板,所述第一加热板设置在底板上;所述承载组件包括承载台、滑块和用于弹性支撑滑块的弹性件,所述滑块连接在承载台上,且可滑动设置在滑杆上,所述承载台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尺寸不小于第一加热板的尺寸;所述顶部加热件包括支撑板、气缸和第二加热板,所述支撑板可滑动套置在滑杆上,位于承载组件和顶板之间,所述气缸一端固定在顶板上,另一端固定在支撑板上,所述第二加热板设置在支撑板上,位于靠近承载组件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底部加热件还包括第一隔热板,所述第一隔热板设置在底板和第一加热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顶部加热件还包括第二隔热板,所述第二隔热板设置在顶板和第二加热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热板和第二隔热板均为陶瓷板。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滑杆上,位于底板和滑块之间。

优选的,所述通孔为阶梯型,所述承载台顶部的开口宽度d大于其底部的开口宽度d。

优选的,所述第一加热板的宽度小于载台底部的开口宽度d。

优选的,所述第二加热板的宽度大于网框的内径,不大于承载台顶部的开口宽度d。

优选的,所述承载台顶部的开口宽度d与底部的开口宽度d之差2l不小于网框的外径与内径之差2j。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中,承载组件和顶部加热件均采用在滑杆上滑动的方式进行高度的调整,保证了其使用的稳定性,保证了复合质量的稳定性;同时,弹性件的存在可以使网纱复合后与加热板的分离更加便捷,减少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避免人工操作时烫伤情况的发生;本实用新型使用便捷,且复合效果好,利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优实施例中热熔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承载台的剖视图;

其中,11为滑杆、12为底板、13为顶板、21为第一隔热板、22为第二加热板、31为滑块、32为承载台、41为支撑板、42为气缸、43为第二隔热板、44为第二加热板、51为网框、52为网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优实施例中一种热熔机,包括机架、底部加热件、承载组件和顶部加热件,所述机架包括滑杆11、设置在滑杆11底部的底板12和设置在滑杆11顶部的顶板13,滑杆11为4根;所述底部加热件包括第一加热板22,第一加热板22设置在底板12上;所述承载组件包括承载台32、滑块31和用于弹性支撑滑块31的弹性件33,滑块31连接在承载台32上,且可滑动设置在滑杆11上,承载台32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尺寸不小于第一加热板22的尺寸;所述顶部加热件包括支撑板41、气缸42和第二加热板44支撑板41可滑动套置在滑杆11上,位于承载组件和顶板13之间,气缸42一端固定在顶板13上,另一端固定在支撑板41上,第二加热板44设置在支撑板41上,位于靠近承载组件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网版附有两层网纱52及热熔膜的一面朝上放置在承载台32上,启动气缸42,在气缸42的顶出作用下,第二加热板44抵接在网版上,并随着气缸42的进一步顶出压缩弹性件33将承载台32向第一加热板22推移,由于通孔的尺寸不小于第一加热板22的尺寸,最终第一加热板22穿过通孔,将待复合的网纱52挤压在第一加热板22和第二加热板44之间,此时,第一加热板22和第二加热板44开始加热,完成网纱52的复合后,气缸42回缩,同时,在弹性件33的弹性支撑下,承载台32上的网版同步向上移动,气缸42回缩完毕,复合后的网纱52与第一加热板22和第二加热板44彻底分离,完成复合过程。本实用新型中,承载组件和顶部加热件均采用在滑杆11上滑动的方式进行高度的调整,保证了其使用的稳定性,保证了网纱52复合质量的稳定性;同时,弹性件33的存在可以使网纱52复合后与加热板的分离更加便捷,减少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避免人工操作时烫伤情况的发生;本实用新型使用便捷,且复合效果好,利于推广应用。

具体的,为了防止加热过程中热量对机器的损坏,所述底部加热件还包括第一隔热板21,第一隔热板21设置在底板12和第一加热板22之间。所述顶部加热件还包括第二隔热板43,第二隔热板43设置在顶板13和第二加热板44之间。优选的,第一隔热板22和第二隔热板44均为陶瓷板。

具体的,弹性件33为弹簧,弹簧套设在滑杆11上,位于底板12和滑块31之间。弹簧成本低,且弹性效果好。

参照图2,具体的,所述通孔为阶梯型,承载台32顶部的开口宽度d大于其底部的开口宽度d,阶梯型通孔更加便于网版的固定。

具体的,为了更直观的表明各部件之间的尺寸大小关系,以下第一加热板22、第二加热板44以及通孔均默认为正方形,第一加热板22的宽度小于载台32底部的开口宽度d,以便于第一加热板22穿过通孔抵接在网纱52上。第二加热板44的宽度大于网框51的内径,不大于承载台32顶部的开口宽度d;使得第二加热板44抵接在网框51和网纱52上的同时,下压网版时,压力作用于网框,避免网纱52受力变形,影响复合质量。承载台32顶部的开口宽度d与底部的开口宽度d之差2l(即两个l的长度)不小于网框51的外径与内径之差2j(即两个j的长度);使得网框51不会突出于通孔内,保证网版固定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网版附有两层网纱52及热熔膜的一面朝上放置在承载台32上,启动气缸42,在气缸42的顶出作用下,第二加热板44抵接在网版上,并随着气缸42的进一步顶出压缩弹性件33将承载台32向第一加热板22推移,由于通孔的尺寸不小于第一加热板22的尺寸,最终第一加热板22穿过通孔,将待复合的网纱52挤压在第一加热板22和第二加热板44之间,此时,第一加热板22和第二加热板44开始加热,完成网纱52的复合后,气缸42回缩,同时,在弹性件33的弹性支撑下,承载台32上的网版同步向上移动,气缸42回缩完毕,复合后的网纱52与第一加热板22和第二加热板44彻底分离,完成复合过程。本实用新型中,承载组件和顶部加热件均采用在滑杆11上滑动的方式进行高度的调整,保证了其使用的稳定性,保证了网纱52复合质量的稳定性;同时,弹性件33的存在可以使网纱52复合后与加热板的分离更加便捷,减少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避免人工操作时烫伤情况的发生;本实用新型使用便捷,且复合效果好,利于推广应用。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