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装饰用热转印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63713发布日期:2020-07-31 20:37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装饰用热转印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转印膜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装饰用热转印膜。



背景技术:

热转印膜是由聚乙烯薄膜作衬纸上印有木纹装饰层,表面涂有保护层、底色层、脱膜层和热熔胶层构成,通过加热高温硅辊,将温度和压力施加于转印箔上,使装饰木纹印层、表面保护层、底色层构成的转印层与聚乙烯脱离、转印到人造板表面或家具部件上面,便形成了装饰表面图形,并使其表面具有耐磨、耐热、耐光等优良性能,花纹新颖美观、色调稳定,是一种用途广泛的装饰材料。

现有的热转印膜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目前热转印膜在组合的过程中,其装饰涂层处的保护层无法对装饰涂层进行完善的保护,即保护层在高温热转印的过程中,易在高温下出现性能衰退,导致在转印后的装饰涂层在外环境的刻蚀下出现软化破损和光亮度下降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装饰用热转印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热转印膜在组合的过程中,其装饰涂层处的保护层无法对装饰涂层进行完善的保护,即保护层在高温热转印的过程中,易在高温下出现性能衰退,导致在转印后的装饰涂层在外环境的刻蚀下出现软化破损和光亮度下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装饰用热转印膜,包括脱膜层和特氟龙保护层,所述脱膜层的底侧在位于水平位置处设置有特氟龙保护层,所述特氟龙保护层的顶端表面与脱膜层的底端表面呈相贴设置,所述特氟龙保护层的底侧在位于水平位置处设置有装饰层,所述装饰层的顶端表面与特氟龙保护层的底端表面呈相贴设置,所述装饰层的底侧在位于水平位置处设置有底色层,所述底色层的顶端表面与装饰层的底端表面呈相贴设置,所述底色层的底侧在位于水平位置处设置有热熔胶层,所述热熔胶层的顶端表面与底色层的底端表面呈相贴设置,所述脱膜层的顶端端面在位于水平位置处设置有聚乙烯薄膜,所述聚乙烯薄膜的底侧连接于脱膜层的顶端端面处。

优选的,所述脱膜层、特氟龙保护层、装饰层、底色层和热熔胶层为热转印后粘贴于物体表面的涂层结构。

优选的,所述特氟龙保护层可在温度为二百四十至二百六十摄氏度的温度下进行使用。

优选的,所述聚乙烯薄膜在热转印的过程中被加热辊自脱膜层处剥离。

优选的,所述脱膜层、特氟龙保护层、装饰层、底色层和热熔胶层的厚度为零点二毫米。

优选的,所述热熔胶层在温度高达一百摄氏度的环境下即可粘贴于物体表面。

优选的,所述特氟龙保护层不会掩盖装饰层和底色层所显露处的颜色形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装饰用热转印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特氟龙保护层在设置的过程中覆盖于装饰层的表面,其在使用过程中,可通过其良好的抗热性,来阻止在加热过程中出现的热衰退现象,并且该特氟龙保护层,可在转印后为装饰层提供良好的疏水、耐磨损和耐侵蚀性能,可大大的延长装饰层的色彩艳丽度,更加美观的同时也更加实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装饰用热转印膜的分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装饰用热转印膜中转印后涂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装饰用热转印膜中保护层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聚乙烯薄膜;2、脱膜层;3、特氟龙保护层;4、装饰层;5、底色层;6、热熔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装饰用热转印膜,包括脱膜层2和特氟龙保护层3,脱膜层2的底侧在位于水平位置处设置有特氟龙保护层3,特氟龙保护层3可在温度为二百四十至二百六十摄氏度的温度下进行使用,特氟龙保护层3的顶端表面与脱膜层2的底端表面呈相贴设置,特氟龙保护层3不会掩盖装饰层4和底色层5所显露处的颜色形式,特氟龙保护层3的底侧在位于水平位置处设置有装饰层4,装饰层4的顶端表面与特氟龙保护层3的底端表面呈相贴设置。

一种新型装饰用热转印膜,包括装饰层4的底侧在位于水平位置处设置有底色层5,底色层5的顶端表面与装饰层4的底端表面呈相贴设置,底色层5的底侧在位于水平位置处设置有热熔胶层6,热熔胶层6在温度高达一百摄氏度的环境下即可粘贴于物体表面,热熔胶层6的顶端表面与底色层5的底端表面呈相贴设置,脱膜层2的顶端端面在位于水平位置处设置有聚乙烯薄膜1,聚乙烯薄膜1的底侧连接于脱膜层2的顶端端面处,聚乙烯薄膜1在热转印的过程中被加热辊自脱膜层2处剥离,这样的设置,可在使用的过程中将涂层结构在加热环境下自聚乙烯薄膜1剥落,进而进行转印操作。

一种新型装饰用热转印膜,包括脱膜层2、特氟龙保护层3、装饰层4、底色层5和热熔胶层6为热转印后粘贴于物体表面的涂层结构,脱膜层2、特氟龙保护层3、装饰层4、底色层5和热熔胶层6的厚度为零点二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将由聚乙烯薄膜1、脱膜层2、特氟龙保护层3、装饰层4、底色层5和热熔胶层6组成热转印膜放置于送料辊轮处,通过加热辊进行加热脱膜处理,脱膜后,脱膜层2、特氟龙保护层3、装饰层4、底色层5和热熔胶层6组成的转印涂层通过粘贴于物体表面,在使用的过程中,采用了特氟龙保护层3,特氟龙保护层3在设置的过程中覆盖于装饰层4的表面,其在使用过程中,可通过其良好的抗热性,来阻止在加热过程中出现的热衰退现象,并且该特氟龙保护层3,可在转印后为装饰层4提供良好的疏水、耐磨损和耐侵蚀性能,可大大的延长装饰层4的色彩艳丽度。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装饰用热转印膜,包括脱膜层(2)和特氟龙保护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膜层(2)的底侧在位于水平位置处设置有特氟龙保护层(3),所述特氟龙保护层(3)的顶端表面与脱膜层(2)的底端表面呈相贴设置,所述特氟龙保护层(3)的底侧在位于水平位置处设置有装饰层(4),所述装饰层(4)的顶端表面与特氟龙保护层(3)的底端表面呈相贴设置,所述装饰层(4)的底侧在位于水平位置处设置有底色层(5),所述底色层(5)的顶端表面与装饰层(4)的底端表面呈相贴设置,所述底色层(5)的底侧在位于水平位置处设置有热熔胶层(6),所述热熔胶层(6)的顶端表面与底色层(5)的底端表面呈相贴设置,所述脱膜层(2)的顶端端面在位于水平位置处设置有聚乙烯薄膜(1),所述聚乙烯薄膜(1)的底侧连接于脱膜层(2)的顶端端面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装饰用热转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膜层(2)、特氟龙保护层(3)、装饰层(4)、底色层(5)和热熔胶层(6)为热转印后粘贴于物体表面的涂层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装饰用热转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特氟龙保护层(3)可在温度为二百四十至二百六十摄氏度的温度下进行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装饰用热转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薄膜(1)在热转印的过程中被加热辊自脱膜层(2)处剥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装饰用热转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膜层(2)、特氟龙保护层(3)、装饰层(4)、底色层(5)和热熔胶层(6)的厚度为零点二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装饰用热转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胶层(6)在温度高达一百摄氏度的环境下即可粘贴于物体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装饰用热转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特氟龙保护层(3)不会掩盖装饰层(4)和底色层(5)所显露处的颜色形式。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装饰用热转印膜,包括脱膜层和特氟龙保护层,所述脱膜层的底侧在位于水平位置处设置有特氟龙保护层,所述特氟龙保护层的顶端表面与脱膜层的底端表面呈相贴设置,所述特氟龙保护层的底侧在位于水平位置处设置有装饰层,所述装饰层的顶端表面与特氟龙保护层的底端表面呈相贴设置,所述装饰层的底侧在位于水平位置处设置有底色层,所述底色层的顶端表面与装饰层的底端表面呈相贴设置,所述底色层的底侧在位于水平位置处设置有热熔胶层,并且该特氟龙保护层,可在转印后为装饰层提供良好的疏水、耐磨损和耐侵蚀性能,可大大的延长装饰层的色彩艳丽度,更加美观的同时也更加实用。

技术研发人员:周梦超;戚裕;刘佳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吉谷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2
技术公布日:2020.07.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