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方便的油墨丝印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01469发布日期:2020-10-30 21:06阅读:92来源:国知局
操作方便的油墨丝印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油墨丝印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操作方便的油墨丝印结构。



背景技术:

丝印机是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现代印刷机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等机构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先将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装在印刷机上,然后由人工或印刷机把墨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间接地转印到纸或其他承印物上,从而复制出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

在不需要对丝印机进行使用时,为了防止灰尘等杂物的干扰,一般都会在丝印区上方设置封盖板,并通过封盖板来隔绝外物对丝印区的干扰。

现有技术中,为增加封盖板的可视性,会在封盖板的中部一般由玻璃制成,这样的话,玻璃的重量较大,在开启与关闭封盖板过程中存在不方便操作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操作方便的油墨丝印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封盖板的重量较大,在开启与关闭封盖板时操作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操作方便的油墨丝印结构,包括丝印箱以及封盖板,所述丝印箱上设置有丝印区,所述封盖板封盖所述丝印区;所述丝印箱上设置有转动结构,所述封盖板的一侧通过所述转动结构与所述丝印箱转动连接;沿远离所述封盖板方向,所述转动结构上设置有配重结构,所述配重结构与所述转动结构同轴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结构包括支撑块以及转动轴,所述支撑块内具有通孔,所述转动轴穿设在所述通孔内,并可绕所述通孔往复转动;所述封盖板的一侧朝外延伸形成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所述转动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结构包括与固定杆以及配重块,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轴固定布置,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封盖板方向延伸并呈空置布置,所述配重块布置在所述固定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块中间具有固定孔,所述固定杆穿设在所述固定孔内,所述配重块可沿所述固定杆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块上设置有第一锁死结构,所述第一锁死结构包括第一螺孔以及第一螺钉,所述第一螺孔沿所述固定孔的截面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固定孔导通,第一螺钉穿设在所述第一螺孔内,并可沿所述第一螺孔的延伸方向旋进或旋出。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块上设置有第二锁死结构,所述第二锁死结构包括第二螺孔以及第二螺钉,所述第二螺孔沿所述通孔的截面方向延伸,并与所述通孔导通,第二螺钉穿设在所述第二螺孔内,并可沿所述第二螺孔的延伸方向旋进或旋出。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结构布置在所述转动轴的正中部。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所述转动轴的端头上固定有转动把手,所述转动把手与所述转动轴垂直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螺钉包括螺钉柱以及调节阀,所述调节阀呈圆环状布置,所述圆环内部设置有多个加固条,所述加固条的内端交汇为一点形成交汇块,所述螺钉柱固定连接在所述交汇块上。

进一步地,所述加固条朝向背离所述螺钉柱方向弯折布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操作方便的油墨丝印结构,在丝印箱上设置有转动结构,封盖板的一侧通过转动结构与丝印箱转动连接,通过在远离封盖板方向设置配重结构,这样的话,在用户开启和关闭封盖板时,由于配重结构位于封盖板的另一侧,在配重结构的重力可以为封盖板的开启提供一部分动力,从而减小用户所需要开启封盖板而施加的力,开启关闭更加轻盈方便,便于用户的使用及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操作方便的油墨丝印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操作方便的油墨丝印结构的a部放大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操作方便的油墨丝印结构,包括丝印箱110以及封盖板100,丝印箱110上设置有丝印区,封盖板100封盖丝印区;丝印箱110上设置有转动结构,封盖板100的一侧通过转动结构与丝印箱110转动连接;沿远离封盖板100方向,转动结构上设置有配重结构,配重结构与转动结构同轴转动。

上述提供的操作方便的油墨丝印结构,在丝印箱110上设置有转动结构,封盖板100的一侧通过转动结构与丝印箱110转动连接,通过在远离封盖板100方向设置配重结构,这样的话,在用户开启和关闭封盖板100时,由于配重结构位于封盖板100的另一侧,在配重结构的重力可以为封盖板100的开启提供一部分动力,从而减小用户所需要开启封盖板100而施加的力,开启关闭更加轻盈方便,便于用户的使用及操作。

另一方面,在关闭封盖板100时,配重结构向上移动,封盖板100向下移动,配重结构的重力抵消一部分封盖板100在封盖过程中的重力,这样的话,在关闭封盖板100过程中封盖板100更容易被控制,方便对封盖板100的轻开轻放。

配重结构能使得对封盖板100开启及关闭更加轻便的原理是,可以将配重结构与封盖板100看做一个杠杆结构,封盖板100为一动力臂,配重结构为一阻力臂,转动结构为支点,这样,在用户开启和关闭封盖板100时,由于配重结构位于封盖板100的另一侧,在配重结构的重力可以为封盖板100的开启提供一部分动力,从而减小用户所需要开启封盖板100而施加的力,达到更加省力的效果。

丝印机10是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现代印刷机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等机构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先将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装在印刷机上,然后由人工或印刷机把墨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间接地转印到纸或其他承印物上,从而复制出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

具体的,丝印机10是通过漏印板把焊锡膏或贴片胶漏印到承印物上的一种设备,在电子加工行业应用广泛,比如印制电路板的丝印标志,仪器外壳面板的标志,电路板加工过程中的焊锡膏印刷等。丝印机10包括传动机构和刮墨板,经传动机构传递动力,让刮墨板在运动中挤压油墨和漏印板,使漏印板与承印物形成一条压印线,由于漏印板具有张力,对刮墨板产生挤压力,回弹力使漏印板除压印线外都不与承印物相接触,油墨在刮墨板的挤压力作用下,通过网孔,从运动着的压印线漏印到承印物上。

另外,转动结构包括支撑块130以及转动轴120,支撑块130内具有通孔,转动轴120穿设在通孔内,并可绕通孔往复转动;封盖板100的一侧朝外延伸形成有固定块140,固定块140与转动轴120固定连接。

配重结构包括与固定杆151以及配重块150,固定杆151的一端与转动轴120固定布置,固定杆151的另一端朝向远离封盖板100方向延伸并呈空置布置,配重块150布置在固定杆151上。

配重块150中间具有固定孔,固定杆151穿设在固定孔内,配重块150可沿固定杆151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这样的话,配重块150布置在固定杆151上的位置是可以调动的,也就是说,当封盖板100开启过程中,配重块150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固定杆151缓缓滑落,配重块150的力臂逐渐增大,使得开启封盖板100更为轻松;当关闭封盖板100时,配重块150在重力作用下往回滑落,最终或落至力臂最小的一端,使得封盖板100在封盖过程中收到配重块150更小的干扰,封盖过程中更具稳定性。

固定杆151上具有外螺纹结构,配重块150的固定块140内具有内螺纹结构,配重块150与固定杆151之间螺纹连接,通过旋转配重块150,即可实现对配重块150位置的调整,简单方便、便于操作。

配重块150上设置有第一锁死结构152,第一锁死结构152包括第一螺孔以及第一螺钉,第一螺孔沿固定孔的截面方向延伸,并与固定孔导通,第一螺钉穿设在第一螺孔内,并可沿第一螺孔的延伸方向旋进或旋出,也就是说,可以通过第一锁死结构152将配重块150固定在一个特定的位置,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对配重块150的位置进行适当调整,以满足不同用户不同的操作习惯。

支撑块130上设置有第二锁死结构160,第二锁死结构160包括第二螺孔以及第二螺钉,第二螺孔沿通孔的截面方向延伸,并与通孔导通,第二螺钉穿设在第二螺孔内,并可沿第二螺孔的延伸方向旋进或旋出,当第二锁死结构160锁死以后,由于转动轴120无法再进行转动,因此可以实现对封盖板100的固定,这样,用户可以将封盖板100调整至任意一个倾斜角度,再通过第二锁死结构160对其进行固定,更加便于用户依据实际情况进行使用调整。

配重结构布置在转动轴120的正中部,可以保证配重结构对封盖板100均匀用力,开启与关闭封盖板100过程中不会出现偏轴、受力不均的状况。

至少一个转动轴120的端头上固定有转动把手170,转动把手170与转动轴120垂直布置,无需直接对封盖板100进行操作,用户也可以通过旋转转动把手170实现对封盖板100的开启关闭。

第二螺钉包括螺钉柱以及调节阀,调节阀呈圆环状布置,圆环内部设置有多个加固条,加固条的内端交汇为一点形成交汇块,螺钉柱固定连接在交汇块上,在锁死第二锁死结构160过程中,更加方便抓持以及施力。

加固条朝向背离螺钉柱方向弯折布置,增大与手掌的接触面积,更符合人体功能学设计,用户体验更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